書信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書信函/列表

給教師的建議53批註

掌握知識和獲得實際技巧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複雜的認識活動。[木舟:教師的指導性作用必須體現,而不是左藤學所提到的那種“主體性神話”。]強烈的學習願望、掌握知識的願望,是這一活動的重要動因。列寧寫道:“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

給教師的建議53批註

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兒童的良好情緒,對於培養學習願望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即強烈的學習願望。[木舟:滿足也就是成就感的前提吧。有了成就感,會有繼續學習的願望。]

在1949—1950學年裡,我們在分析八年級的一個班的上課情況時,發現個別學生對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別的同學的學習成績,抱著某種消極的、漠不關心的態度。這種態度表現在對書面作業的評分、對回答教師問題時的答案的質量,都顯得無動於衷。……不及格的分數並沒有使這些學生感到不安。他們對自己的同學的成功和失敗也抱著與我無關的態度。我們向自己提出了一項任務:分析一下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和家裡的學習情況,找出這種消極態度、缺乏學習熱情的原因。

我們聽了一個叫阿拉的女學生在文學、代數、物理和歷史課上的回答並進行了分析,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個女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並沒有體驗到那種心情激動、精神振奮的情感(這種情感能表明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是花了力氣的)。因而,在這個女學生的思維活動中,沒有克服困難的強烈願望,而且她連困難的地方也沒有覺察出來。……顯然,她在準備功課的時候,本來就缺乏那種認真地思考一切、把一切都弄清楚的願望,也就是說,她選擇了一條把最容易、最好理解的東西機械地背誦下來的道路,以便在上課時能夠不太費力地複述出來。阿拉的回答是單調乏味的,既不能激動她自己,也不能感動別的同學。該班許多其他學生的情況也是如此。[木舟:上課學習沒有激情。]

我們發現,這個班裡對同學的回答的質量也缺乏集體的關心,這種情況是學生對整個集體的學習缺乏熱情的後果。一個學生回答得很糟,前言不搭後語,全班學生對此無動於衷;同學回答得很好,表現了他有很好的知識,也同樣沒有任何人表示激動。如果說“二分”還能引起一個學生的不安,那麼得個“三分”他就完全心滿意足了。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只要得個“三分”他就滿心輕鬆地坐下去了。對於完成家庭課業的認識,學生們首先把它看成是要“學會”教科書的若干頁數而已。[木舟:對自己的學習沒有絲毫的目標。]

這些觀察使我們得出結論:必須在課的本身、在教育過程的組織中去尋找學生這種冷漠態度的原因。對一些課和教師工作情況的分析表明,我們上面指出的事實的根源,就在於教師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熱情。例如文學教師,他在備課的時候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難的難點上。更有甚者,教師竭力把這些“難點”化為極其容易的東西,造成一種印象,似乎教材裡並沒有任何複雜的地方,一切都很容易,不需花費特別的努力就能掌握的。他沒有強調指出困難的概念和大綱裡難懂的部分,沒有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上面。這是一條錯誤的道路。教師人為地把一些“稜角”磨平,減輕學生掌握教材時的難度,這就代替了教給學生去克服困難。其結果,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把困難的教材降了格,或者馬馬虎虎地學過去。……[木舟:一種結果,學生的學習跳過了困難部分;另一種結果,教師將困難嚼碎了餵給學生。學生沒有克服困難後成功的體驗,那麼,逐漸地也就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了。]

教師工作中的另外一個重大缺點,就是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學生的不好的回答沒有觸動教師,沒有迫使他去認真地思考學生知識薄弱的原因。教師帶著同樣冷漠的心情給學生打“五分”、“三分’’和“二分”,因此,學生也並不把優異的分數看成是頑強勞動的結果,而認為是碰巧;對不及格的分數並不認為是失敗,而認為是“正好碰上了難的問題”。[木舟:教師對結果的冷淡會蔓延到學生那裡。]

我們做出這個結論是有具體事實作根據的。女學生拉伊薩在文學課上得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在課間休息時間,我們問她:“你應當怎樣做,才會不再得不及格的分數呢?”她回答說:“假若我碰上了一個比較容易的問題,我是能夠回答得好的……”這個回答說明,有些學生不是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知識上,而是靠碰運氣。為什麼學生會對學習產生這樣的觀點呢?[木舟:其實這是一種內因和外因的問題,如果我們總是把失敗歸因為外因,那麼就表明我們自身是不積極的,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夠高的。]

我們研究了學生的知識和教師的提問方式,看出教師總是有意無意地給最差的學生提些比較容易的問題,而對較強的學生提出的總是難問題。這套“辦法”造成的結果是,當學生一聽完教師面向全班提出的問題後,就能大致估猜出它是要求誰來回答的。有一些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在學習上沒能力”的牢固概念。既然教師平時很少向這些學生提問較難的問題,那麼他們怎麼會不形成這種想法呢?這些學生和全班學生都形成了固定的想法,例如,拉伊薩在各門學科上,包括俄羅斯文學在內,都只能學到“三分”的程度,就連拉伊薩本身也習慣於這麼想了,教師對這一點也是深信不疑的。如果偶而給拉伊薩打了一個“四分”,那麼她多半是感到“不自然”,而不是體驗到滿足和歡樂。[木舟:一種固定的認識模式,使學生已經完全喪失了“我還行”的自信。]

我們分析了八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後,就把培養學生的學習願望的問題(即培養一種穩定的情緒狀態——學習熱情的問題),提到校務委員會上進行討論。我們揭露了上述缺點,促使教師們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全體教師得出了一致的結論,認為在蘇維埃學校裡,熱烈的學習願望是一種道德的和政治的情感,培養這種情感首先是我們教師的職責。學習願望並不取決於學生的任何天賦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勞動中、在克服困難中逐步培養出來的一種品質。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話裡分辨出真正的熱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虛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調。他們不喜歡教師那種毫無熱情的表現(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現.而是指內心的流露),因為這裡面隱藏著教師對學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因此,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真正的、布林什維克式的滿腔熱情這種必不可少的品質。沒有這一點,缺乏對學生的知識的真心誠意的關注,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熱烈的學習願望。[木舟:要求學生對學習有著良好的積極性,教師首先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有著良好的積極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集體向每一位教師提出這樣的任務:在備課時,要深刻而周密地考慮讓學生通過什麼途徑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無論如何不能迴避這些困難,而要引導學生走上克服困難這條雖然艱鉅然而受益極深的道路。每一個學生都應當竭力追求在學習上達到最好的成績,被這種願望所鼓舞。但是,這種鼓舞的精神並不是靠什麼特別的措施(談話啦,開會啦,等等)所能造成的,而首先是正確地組織學生的勞動的結果。我們把培養學生熱烈的學習願望這個問題提出來了,這就促使每個教師認真思考自己的整個工作體系,而首先考慮講解新教材時的教學法。[木舟:培養學生自己克服困難,然後享受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這是培養積極性的重要一步。]

下面我們還是以八年級那個班為例,來說明學校的教師集體在培養學生的學習願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八年級上學期末的時候,這個班裡共有四名俄語不及格的學生。要在這門學科上改正不及格的分數,就必須刻苦耐心地學習,而想達到這一點,就必須使不及格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開始時哪怕是很不顯著的進步。學生尼古拉已經習慣於得不及格的分數,作文和默寫總是得“二分”,這已經不再使他感到激動。尼古拉對於自己在俄語方面無法得到好成績的想法已經如此牢固,以至他每逢要完成這門學科的家庭作業時就感到煩惱。任課教師雷薩克給自己定下一條目標——一定要打穿這堵冷漠態度的牆壁,使尼古拉和別的學生樹立起能夠學好語文的信心。

教師給這四名不及格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每天把高爾基的長篇小說《母親》抄寫一頁,並根據有關的規則分析和解釋每一個詞的正寫法。只有耐心細緻地完成這項作業,才有可能取得有益的結果。學生們對這項作業很感興趣,因為它不同於平時完成的那些練習。他們感到,老師對這項新型的作業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學生的讀寫程度一定能夠提高。這就給學生增添了力量,只過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看出了初步的成績。尼古拉和其餘3名俄語不及格的學生,在小說原文裡發現了他們前幾年一直寫錯(犯有嚴重語法錯誤)的詞。學生們現在也開始仔細地閱讀其他文藝作品,在裡面尋找能夠說明學過的語法規則的詞。他們按照教師的建議,開始記正字法詞彙本,在這些詞彙本里,給每一條語法規則下面留有相應的一欄。他們把所有的正字法方面有困難的詞都抄到詞彙本里。這樣,所有的不及格學生終於都在俄語默寫方面取得了滿意的分數。這一點更加鼓舞了他們,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木舟:使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體驗到哪怕是絲毫的成功的樂趣,進入學習的“良性迴圈”。]

這些成績不僅對“差生”本人,而且對班上其餘的學生都發生了巨大影響。大家都看到了,4位同學由於所付出的努力而取得了一定成績,他們深信,每一個人都能夠要求自己學得更好。在班集體裡終於建立了一種努力學習的氣氛,否則就談不到全班的進步。這種努力學習的氣氛是整個學生集體的一種重要的情緒狀態,他們對今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有了信心。

創造這種“成功的預感”,是教師在培養持久的學習願望方面的一項最重要的任務。

我們得出結論認為,熱烈的學習願望就是學生在掌握知識或完成實際作業的每一具體階段上,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所體驗的一種道義上滿足的狀態。但是隻有在被一種遠大而崇高的目標所鼓舞的學生集體裡,才能體驗到這種道義上的滿足。那4個學生,在他們的學習上沒有取得任何成績以前,總感到自己在集體裡是很不自在的;集體即使對他們寄予同情,但也沒法替他們去學習。而當這4個學生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以後,集體就會認為讓落後的同學進一步提高學業成績是自己的目標了。這樣就樹立了集體為同學的學業成績的負責感和學生在集體面前的責任感。[木舟:培養學生對個人的學習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我們才能朝著目標前進。]

取得更好的學業成績這一崇高的目的,還要靠對勞動本身的尊重感來予以支援。我們對幾個以前在學業上落後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的仔細觀察表明:他們現在開始體驗到由於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帶來的歡樂。當教師向全班佈置了一道新的作文題以後,這幾個學生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感到有一種毫無希望的情感在壓抑著他們了。相反地,他們感到一種緊張而興奮的心情,這種興奮心情也傳給了全班學生。那些在完成語文作業方面總是得“三分”的學生,也被一種希望得到更好成績的心情鼓舞起來。[木舟:集體進入了良性迴圈。]

現在,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善於把整個學生集體保持在這種緊張感的狀態裡,並賦予這種緊張感以積極的性質。這時就需要更明確地向學生指出他們應當努力去達到的目的。……我們對學生完成課堂作業的情況進行的觀察表明,學生在著手完成作業時的那種興奮而緊張的心情,其所以是積極的因素,就是因為學生不再像以前那樣,由於對勞動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而感到一籌莫展了。我們對尼古拉這個長期被認為是學業落後而無可救藥的學生進行觀察,發現以前那種一籌莫展和滿不在乎的態度被一種活躍的情緒所代替,這種活躍情緒說明他在完成一項重要作業時所需要的智慧力量已經來潮。以前,在上課開始15—20分鐘以後,尼古拉就不能集中思想地進行學習了,而現在只要上課鈴一響,他就能立即進入學習。其餘的八年級學生也是同樣聚精會神地學習著。於是,學習願望變成了一種促使學生把全部精力動員起來的起著積極作用的情感。在作業結束以後,已經看不到學生繳了練習簿時那種沮喪的表情。相反地,他們在課間休息時熱烈地討論自己的作業,沒有一個學生表現出失望和對成績缺乏信心的情緒。尼古拉寫的作文得了“三分”,因為有4處正字法錯誤和兩處修辭錯誤。他馬上把這些有錯誤的詞抄到自己的正字法詞彙本里。這次作業以後,尼古拉又寫了幾篇不及格的作文,但是現在,這種暫時的失敗已經不會使他感到沮喪和失去信心。而是相反地,激勵著他去克服困難。教師給他指出,對哪些規則應當加以特別注意,尼古拉也能細心地完成訓練性的練習了。

在培養學生學習和取得更大成績的持久而牢固的願望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種精神振奮的、生氣勃勃的“情調”,具有重大的意義。常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從教學法的觀點來看,對教師的課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但是教師講述教材時的那種漫無目的、有氣無力的口氣,使得學生產生一種無精打采的情緒。教師對教材的冷淡態度馬上就傳給了學生,於是教材就好像成了師生之間的一道障壁。對於“課的情調”這個難以捉摸、難下定義的概念,我們平日在日常實踐中用“課上得沒勁”這一類話來表達,但是我們並沒有力圖去找出可以解釋它的原因。在這種課上,學生沒有感到緊張勞動後的健康的疲勞。但是兒童在枯燥乏味的課上所感到的疲勞,往往大於他們在那些充滿著緊張的、內容豐富的勞動的課上的感覺。我們每年都要分析本校教師的400多節課。這項工作使我們得出下面的結論:當教師不是以學生的眼光來看自己所講的話,不考慮自己的話應當在學生身上引起什麼樣的情緒的時候,這種課往往就會上得枯燥乏味、毫無生氣。這種課從來不會引起兒童的良好的情緒感覺,兒童總覺得課上得太久,只有課間休息的鈴聲才能帶來幾分活躍氣氛。在這種課上不能培養學習願望,因此,除了所有的教學法要求之外,應當對課堂教學補充提出一條很重要的要求:課堂教學應當引起良好的情緒感覺,即從學習中得到的滿足感、從掌握新知識的緊張勞動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勞感。我們在分析和評價教師的每一節課的時候,總是詳細地研究:在這節課上,掌握知識的過程究竟是否積極,教師是否引起了全班學生的興趣。從這個觀點來分析課,能夠幫助個別教師和整個教師集體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持久而牢固的學習願望。[木舟:這是對教師的一個非常切合實際的要求。也是作為教師的一個教學素養的體現。你對上課的態度、你的激情,將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一節課的成功與失敗。]

我們還把培養學習願望的問題跟學生的意志領域密切地聯絡起來。學生應當努力地好好學習,但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和只顧自己的面子。激勵學生去學習的基本意志動機。應當是下列幾點:自覺的勞動態度,為從事共產主義社會建設者的未來活動而做好準備,集體的榮譽感,班級、學校的榮譽感等。……[木舟: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同樣重要。]

培養嚴肅的學習願望,也是思想教育、共產主義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明確地認識學習的目的和達到此目的的手段,能夠使學習願望變得更有效、更有意識。早在中學學習期間,每一個男女青年就應當逐步形成自己要達到某種生活目的的願望。而我們教師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選定自己的目標並付諸實現,也就是說,這個目標要提得切合實際。……

熱烈的學習願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最重要的動因。培養這種願望的工作,是跟學校的全部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緊密聯絡的,並且首先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的。培養學習願望,有助於鞏固學生集體,加強集體主義情感,促進互相幫助的志趣。每一個教師集體的任務,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培養這種情感,並把它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質量,提高學校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思想水平,其保障正在於此。

[木舟總評:這一節內容應該是蘇翁教育觀的重要體現。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願望的培養將是必須的。而要培養學生的學習願望,其實就是幹國祥老師所總結的學習的“良性迴圈”說。即首先通過一個小的領域讓學生得到成功體驗,在成就感的作用下,學生的自尊感、責任感會逐步得到激發,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蘇翁還著力談了教師對於課堂的態度問題,雖然教學方法無可指摘,但是如果教師本人對於上課內容沒有激情、漫不關心,那麼這樣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

還有,蘇翁還談到,要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其實還要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對人生、對於學習,學生要有目標,並有堅持到底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毅力,只有這樣,學生學習的激情才會得以長久保持。]。

TAG標籤:批註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