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書信函/列表

給教師的建議54批註

為了使學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長,就必須使他有對知識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識的願望。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使我深信,兒童的學習願望是一些細小的源泉,它們匯合成“教學與教育的統一”的大河。怎樣才能開啟這些源泉呢?怎樣才能使它們不致淤塞呢?怎樣才能防止兒童對學習漠不關心的現象呢?遺憾的是,我們當教師的人經常會遇到這樣令人憂慮的現象:兒童在入學的時候是帶來渴求知識的火花的,但是這點火花很快就熄滅了,而產生了教學上最凶惡最可怕的敵人——兒童對學習的冷淡態度。[木舟:作為教師,雖然時常有著這樣的遺憾,但是我們也確實需要前面不停的設問,在設問之餘,還要努力的實踐,力圖改變現在的狀況。]

給教師的建議54批註

或者可以這樣說:怎樣安排班級和學校的全部教學和教育工作,才能使兒童希望自己今天在精神上變得比昨天更豐富,在智力上變得比昨天更聰明,使他感覺和體驗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長,為此而感到自豪,使這些情感成為激發兒童去克服困難的動力呢?要知道,兒童想要好好學習的願望,是跟他樂觀地感知世界(認識周圍世界,特別是自我認識)不可分割的。很明顯,如果兒童對學習沒有一種歡樂的喜愛,沒有付出緊張的精神努力去發現真理,並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動和驚奇,那是談不上熱愛科學、熱愛知識的。[木舟:好好學習的願望,既是精神上豐富的果,也是因,只有這樣,智力才會得到發展,他才有自尊感、成就感,從而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為了使兒童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就必須使他有一種豐富多彩的、引人入勝的智力生活。我們應當經常關心的是: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後,不要把他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識字課本的框框裡,不要讓教室的四堵牆把他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為在世界的奧祕中包含著思維和創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我們想讓兒童高高興興地學習的話,那就無論如何不能用學校常用的那些方法來侷限兒童的智力生活,即一味地要求他識記、背誦和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而把知識再現出來。

順便說明一下,我不希望給讀者留下這樣的印象,好像作者對識記和背誦抱著輕視的態度。不,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如果把教學變成單純的記憶活動,那麼它就變成了無的放矢的教學,因為只有在把記憶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結合起來,只有在對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深入思考的時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發展。要使國小生的智力生活豐富多彩,就必須保持思考和記憶的和諧。尊敬的同行們,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這件事:在國小裡,首先要使兒童善於思考,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尋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認識的世界裡去漫遊。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好學生。[木舟:不是反對識記和背誦,而是反對一味地只使用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描述也不全面,反對的是隻有識記而無思考。我不由得記起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前幾天去一辦公室,聽到一位應對教師多遍默寫的案例,如教師罰抄20遍,有位學生會手握兩隻筆,書寫十遍,應付了事。更有甚者,同時手握4只筆書寫的同學也同樣存在。也許,這裡應對罰抄的做法和蘇翁所講的“單純的記憶活動”類似。]

這裡我想介紹一下我校低年級教師所取得的一些經驗。在我們學校,對兒童的教學是在他們入學前的一年裡(即預備班裡)就開始的。兒童們生活在一個對他們來說十分有趣的思考的世界裡。我們對這些學前兒童進行一種被稱為“思維課”的特別的活動。這種活動,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到思維的源泉那兒去旅行。我們帶領孩子們到花園裡、樹林裡、湖岸邊去,在他們面前展示出各種事物、現象、關係和依存性的極其多種多樣的細微差別和各方各面。一個人由於看見世界,他就不會成為消極的觀察者,而是成為真理的發現者,由此便產生了活的思想。我們認為,只有在我們教會自己的學生積極地看見世界的情況下,才能防止兒童眼睛裡那種好奇的火花熄滅下去。亞里士多德曾經指出:思維是從驚奇開始的。大家知道,兒童對於從周圍世界裡以及日後從他本身裡所揭示出來的東西的強烈興趣,是他渴望知識、追求認識真理的志向的源泉。譬如,兒童用自己的智慧懂得了這樣一條引人入勝的真理:太陽是生命的源泉;不管生命是以怎樣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只有陽光才能使它甦醒。這一真理在孩子們的內心引起很大的激動。在孩子們面前,產生了各種猜測,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聯絡和關係,雖然他們還不理解這些聯絡和關係的實質,但是他們很想去理解它。當兒童用自己的智慧把握住一個真理以後,他就藉助它去解釋許多新的現象。但是,兒童理解了的東西越多,也就會產生更多的不理解的東西,於是他就會更加積極地思考,對知識的追求就更加迫切。這種精神狀態,能使兒童的智慧對於一切必須識記的東西具有特殊的敏感性。一個人勤于思考,能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真理。他也就會以巨大的積極性和強烈的興趣去感知和識記。[木舟:這一段所講的,是一個人投入地學習的過程,首先是周圍世界中的驚奇引發的思維活動,這時,他需要家長或老師的引導,依靠努力獲得成就體驗,然後產生更多的疑問以及探索的興趣。]

為了創造思維和記憶之間的和諧,需要到自然界裡去上一系列這樣的思維課(從預備班到四年級末,共5年)。這一套思維課是我們訓練思考的學校,沒有它,我們就很難設想不僅在國小的所有課堂上,而且在以後的教學和智力發展各階段,會有完滿而有效的腦力勞動。這種訓練思維的學校,是發展創造性智力的基礎,是為了掌握一批批新的知識所必不可少的。我校低年級的全體教師認為,思維課的教育意義,首先在於它能使知識得到經常不斷的運用。[木舟:知識在應用中才說明掌握了與否。]要培養兒童的學習願望,正是需要讓兒童在國小裡掌握的知識不致成為死的堆積物,不要把它們堆放在兒童的頭腦裡,僅僅為了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從這個“堆疊”裡取出來檢查一下。所謂發展智力,這就是使知識處於運動之中,處於運用之中。充滿樂觀情緒的自我認識是兒童渴求知識的前提條件。要培養這種樂觀的自我認識,就要使兒童通過親身體驗認識到:知識能變成他的思維和勞動的工具,他可以通過運用知識來表現自己的智慧,表現自己的為人。在思維課上進行著一種複雜的過程,這就是個性在創造性的思維中,在對待周圍世界的現象的態度中,在解釋和深刻理解這些現象中進行的自我表現的過程。正是在這裡,在兒童的好鑽研的智慧與直接接觸到周圍世界的現象之間、人的勞動與世界之間的極其精細的相互關係的時候,才能激發和表現出兒童的積極的智力;正是在這裡,他才第一次感到自己是知識的主人,才能學會珍視信念,因為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東西是特別寶貴的。[木舟:蘇翁多次表達了自己的知識觀,知識不是一些死的“堆積物”,而是能夠促進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智力的一種東西。它應該時刻處於運動之中,處於運用之中。]

我們深信,由於上了思維課,學生變得善於思考了。當然,這種思維課並不是什麼萬能的東西,也不是培養智力和學習願望的唯一手段。但是,考慮到兒童的感知和思維的年齡特點,這可能是形成學生對腦力勞動和對自己本身的觀點和態度的最適當的手段。而最主要的是:早在學齡初期,就要使一個人自覺地珍視他的善於思考的個性。離開這一點,那就根本談不上有自覺地掌握知識的志向。

一個年紀幼小的人,由於經常不斷地親身感覺和體驗到運用知識的歡樂,感覺和體驗到自己是知識的主人的自豪,他就會把這種對待周圍世界的態度遷移到自己身上和書籍上來。我們教給兒童觀察自然界,[木舟:觀察能力是人非常重要的能力,蘇翁雖沒有正面提及,但多次涉及到。]是為了教會他讀書,而要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愛鑽研、會思考的讀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這跟僅僅教會學生流利地朗讀並不是一碼事兒。只有當兒童的智力生活是在書籍中度過的時候,他的學習願望才能確立起來。然而,許多學校的一個最大的弊病,正在於精神生活中缺乏書籍。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學校,那裡的圖書館的書架上,正好沒有供學齡初期兒童閱讀的書籍。我們提倡閱讀,並不單單是為了讓兒童找點可做的事情,而是為了讓他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裡。[木舟:讀書的目的,在於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從而培養一種正確的人生態度。]

現在,書籍正面臨著跟其他的資訊來源(電影、電視、錄音帶等等)進行競爭的局面。[木舟:現在還加上了網路。]因此,即使在那些有好書供學生閱讀的地方,書籍也會經常擺在書架上,成為“沉睡的巨人”。

我們認為,教育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這場競爭中,要使書籍始終成為勝利者。只有在書籍成為學齡初期兒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會有學習的願望,這種願望才能確立起來。學生在讀些什麼,是怎樣讀的,讀後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什麼痕跡?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我們不準備就課外閱讀的內容問題提出廣泛的建議。一個深思熟濾的教師,從他開始兒童工作的最初幾天起,他就在周密地考慮:在國小期間,應當讓每一個學生閱讀(和反覆地閱讀)哪些書。當然,圖書館裡一定要備有這些書。不如此,學校就會從智力文明的策源地變成死記硬背佔統治地位的場所。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裡航行。我們的任務,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嚐到這種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個敢於獨自闖進人類智慧的無際海洋的勇士。[木舟:閱讀、思考、獨立思考,這是蘇翁一貫堅持的目標。]

在國小裡,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髮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獨立閱讀在學生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也影響著他的學習態度。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學生在童年時期,就閱讀一些關於自然界、關於本民族的英勇的過去、關於蘇維埃人在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為祖國的自由和獨立而進行的鬥爭以及關於文化、科學、教育的優秀作品。我們在幾十年時間內編訂了一個“童年閱讀書目”,其中包括每一個學生在國小期間應當閱讀的250種書的名稱。我們仔細地為這個書目挑選圖書,所選的書籍一定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認識價值。這些書籍將作為寶貴的財富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在這些圖書中,關於英雄人物的書籍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這些英雄人物成為孩子們摹仿的榜樣。真正的教育開始於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開始於兒童對人的道德高尚和偉大的嚮往。[木舟:沒有自我的教育,一切外部施加的壓力,都不會長久。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滿的教育。閱讀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是因為人在讚賞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時候,就會聯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為人。閱讀和麵對書籍思考,應成為學生的一種智力需要。這一點對於培養思維素養也是極其重要的,沒有思維素養,也就不可能有對學習的渴求和不斷掌握新知識的願望。[木舟:很多時候,我們要尋求發展,就是因為這些榜樣的力量,他們時刻在指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前進。]

通過閱讀而激發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成長,取得收成。由於能對書籍進行思考,學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綱規定的教材。學生對書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內心中由於書籍而激發的喜愛感越強烈,他學習起來就越容易。

思想好比火星兒:一顆火星兒會點燃另一顆火星兒。一個深思熟慮的教師和班主任,總是力求在集體中創造一種共同熱愛科學和渴求知識的氣氛,使智力興趣成為一些線索,以其真摯的、複雜的關係——即思維的相互關係把一個個的學生連線在一起。早在國小的時候,就要設法使兒童不僅自己熱愛學習,而且把自己對知識的熱愛轉移給同學們,使這種智力情感激勵別的學生。建立在思維基礎上的兒童之間的相互關係,不應當僅僅侷限在課堂上。有經驗的教師們都時常跟兒童進行一些關於書籍和創作的談話。讓兒童給同學們講述一些使他感到激動的事情,會使他要在智力上變得更豐富的志向確立起來;他給別人講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就會變得越豐富。

創作活動對於建立一個完善的兒童集體具有重要的意義。這裡首先是指語言的創作。我們學校低年級的每一位教師都經常舉行兒童創作的晨會。兒童在會上朗讀自己寫的故事和詩歌。這基本上就是讓兒童用藝術的形式,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感到有趣、驚奇和激動的事物表達出來。思維的火花在於它的情感色彩。使一個人感到激動的事,也會使別的人感到激動。例如,一個學生向同學們朗讀他寫的一篇關於冬天的早晨的作文。他是觀察了自然界的現象,為讚歎它的美而寫出這篇作文的。當孩子們聽著他的朗讀時,就體驗到對於思考的迷戀。於是,每一個人都想在創作上嘗試一下自己的力量。[木舟:人是活在集體中的'人,集體的影響不可小榷。]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兒童還達不到這樣的創作水平,即一個學生的思想還不能感染別的學生,它的美還不足以激起別人的創作願望,那該怎麼辦呢?根據我的親身經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出來首倡,點亮第一顆火花。我自己寫一篇關於使我激動、入迷的事物的作文。我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孩子們,在他們的智慧和心靈中激發所需要的意向。[木舟:點燃第一粒火花,既需要教師的能力,也需要教師的素養,還在於教師的教育技巧。]

創作是獨立思維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上,兒童認識到自己思考的歡樂,體驗到一個創作者的精神上的滿足。讓每一個學生都做到這一點是多麼重要啊!沒有智育就不可設想會有完滿的教學,而智育正在於使兒童用語言的手段進行創作時,感到自己是一個作者,為把生活、自然界、人與人的關係的美變成思想美而感到由衷的喜悅。

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裡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追求知識的願望,是靠兒童的雖不輕鬆然而快樂的、誘人的、出於自願勞動所創造的千萬條根鬚日以繼夜、不知疲勞的工作來滋養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兒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時候,他的勞動才能成為快樂的、誘人的、自願的勞動。必須使兒童感到自己是一個勞動者,使他為自己的努力所達到的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培養自豪感也就意味著在兒童心靈中樹立一種要成為思考者的願望。這是整部教育學中最精細微妙的領域之一。沒有由於腦力勞動而激發起來的自豪感,也就沒有教學過程中的教育,也就談不上教學與教育的統一。[木舟:這裡的自尊感,不是簡單的尊重學生,也不是依靠“棒棒棒,你真棒”式的膚淺的形式上的自尊,而在於讓學生在進行腦力勞動中,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之後的自尊感。能夠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的自尊感。]

為了使我們的孩子始終感到對知識的渴求,為了使學習願望成為他們並不輕鬆的腦力勞動的主要動力,我們必須關心整個學校教學的這一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兒童的腦力勞動物件既是可以理解的,同時也應當有適當的難度。[木舟:適當的難度,如何把握,也許在於最近發展區。]只有在腦力勞動對兒童的力量進行一定的考驗的情況下,才能培養兒童具有一個“思考的勞動者”的自尊感。兒童勝利地經受了這種考驗,懷著自豪而歡樂的心情回顧走過的道路,能夠對自己說:“這是我找到的。這是我發現的。”

讓我們舉例說明我們是怎樣樹立這種思考勞動者的自尊感的。我們給二年級學生讀了一道應用題:“建成了每幢有9套住宅的房屋4幢和每幢有4套住宅的房屋9幢。已有1/9的住宅裡住了人,問還剩下幾套住宅沒有住人?”我們已經訓練了孩子們,對於這樣難度的應用題,在二年級一般地都用口頭解答。課堂上籠罩著一種集中精力進行思考的氣氛。孩子們要先記住已知數(條件),理解它們之間的依存性,然後開始計算。

在應用題沒有解答出來以前,孩子們是不動筆的,只有作業都完成以後,他們才把答案寫在一張小紙上。教師在課桌當中走著,看見有誰已經做好了作業,就給那些思維最敏捷的學生再發一張卡片,上面佈置新的更難一些的題目。在我們把應用題讀過後,只經過5、6分鐘,有幾個孩子的眼睛裡就閃耀著快樂的火花:得到了正確的答案。由於受到成功的鼓舞,這些孩子很樂意再做更難的題目。[木舟:這時分層教學的思想,既不能讓思維活躍的同學感覺無事可做,也不讓思維遲鈍的同學受到干擾和失敗感。]我們看到,又有一批批孩子的眼睛裡露出快樂的閃光。可是班裡有一個差生尤拉,學習很差。我們專門為他把題目重讀一遍。我們看到,這孩子是多麼艱難地但終於弄懂了各個已知數之間的依存關係。尤拉只是理解了應用題,但他也為此感到高興。我們也應當善於對兒童思考的這一點勝利給予評價。尤拉在我們的幫助下,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讀著那些已知數。我們知道尤拉的記憶力很差。這孩子單是思考應用題的條件就費了10來分鐘。對他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接著他轉入計算。我們又一次跟他把應用題的已知數重複一遍。計算正在正確地進行,孩子感到高興,我們也跟他一起感到高興。但是突然又出現了困難:又有什麼已知數忘記了。孩子付出那麼大的勞動而在構築的房屋又倒塌了。我們又跟尤拉一起重複應用題的條件,這孩子又抓住了原來斷了的思路。當作業已幾乎進行到底的時候,又有什麼東西忘記了。我們還是耐心地給他解釋幾遍,讓他再進行思考。

終於,尤拉把答案寫在紙上了。孩子為他的成功而歡欣鼓舞。在他的精神上,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歡樂:這勝利是他經過艱苦努力而得來的!正是這種發現的歡樂,這種靠自己的努力而完成作業的歡樂,才是人的自尊感的源泉。[木舟:這句話很重要,可以指導我們分清怎麼樣的做法才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尊感。]這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兒童的心靈中激發出新的思考的能源。我們要珍惜這種力量。我們要千萬謹慎地防止兒童的腦力勞動得不到任何結果的現象。一個孩子,只要在兩三個月裡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成果,他的學習願望就會消失,因為實際上勞動本身也不存在了。兒童學習願望的源泉,就在於進行緊張的智力活動和體驗到取得勝利的歡樂。[木舟:獨立勞動後的成就感激發自尊感,並從而激起真正的學習的願望。]

在有經驗的教師的教育實驗中,最困難、最複雜的問題,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並體驗到思考勞動者的自豪感。有時候,要把一個孩子引到一個勝利的高處,像我們引導尤拉那樣,需要花費一星期、兩星期甚至更多的時間。是的,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對兒童的創造力充滿信心的埃[木舟:信任、耐心,作為教師的必備條件。]。

TAG標籤:批註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