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心理學講座優秀讀後感心得體會作文

心理學是現代才有的學科,現在的人比較關注心理健康。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心理學講座讀後感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理學講座優秀讀後感心得體會作文

  心理學講座讀後感篇一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書中沒有找到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明確定義,而是通過介紹教學過程,通過與鄰近學科的比較向我們展示教育心理學的性質作用和意義。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巨集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為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物件,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這本書談到教育心理學的物件,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絡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物件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為主的一門邊緣科學”。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為目的的。

  心理學講座讀後感篇二

在聽了東北大學張平教授“大學生心理減壓漫談“後,使我對心理健康的學習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這也是我們學校這次講座的主要目的。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慧、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

應環境…但是現在, 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面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由於心理不健康而發生的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件,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將迫在眉睫。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認為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經過這次的心理講座學習,我學到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無論是與親人還是朋友交往,我們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用一個寬容的心去待人,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與親人朋友的關係,使我的身邊少許多爭吵,多許多的愛與溫暖。

通過這次的心理講座學習,我學會很多知識和道理。我知道當彼此遇到誤會,要換位思考,要寬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說出來。忍一尺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論與多少人同處,總要存心公正,一視同仁,不可特別與一兩個人親近,卻與其他的人疏遠。尤其不可袒護自己所愛的人,一有這種情形,勢必引起別人的嫉妒,許多糾紛就因此發生了。父母對子女,師長對學生,上司對屬員,兄弟,姊妹,同學,同事,彼此中間都必須謹防這種情形。

通過這次的心理講座學習,我覺得人與人之間要及時溝通,與父母之間要敞開心扉,不要制著想,通過上課,我變了很多,希望有機會上更多這樣的課。上課的老師很棒,很詳細,雖然老師和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絲毫感覺不到她與我們之間存在的任何代溝,上課沒多久,同學們就被老師感染了,也都活躍起來。經過上課,我的知識更豐富了,辦法更多了,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按老師教的方法合理去對待每一件事,開啟心扉與別人溝通,不與別人產生隔閡。

心理健康講座令我受益匪淺,我感悟到人世間愛的可貴,學會了與人共處,我會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愛,報答愛。就讓我們乘著愛的翅膀去騰飛!在心理健康講座上,我學到很多知識,也回答了很多問題,我還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並下決心改正。

  心理學講座讀後感篇三

今天上午去聽華夏心理學校在鶴壁分校舉行的“走進心理學”公益講座,上午9點開始。王校長首先發言,接著是崔素貞老師講《愛在我們身邊》

素貞先以“為什麼我們擁有的.物質東西越多,反而快樂卻越來越少呢?”這個問題開始了她的講座,吸引了在座的心理學愛好者。接著又提問“為什麼我們認識的人越多,反而朋友卻越來越少呢?”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思考。接著素貞向我們講了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五種需求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人在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後,就會向高層次的需求進軍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在做善事就是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所以當我們擁有了物質後,我們的高階需求沒有被滿足,我們就會感覺不快樂。當然,我們認識的人多,交心人的少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張顯自己的個性,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一直在說自己的事,沒有尊重到他人,所以真心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我學習了心理諮詢之後,才慢慢的改變了自己的做法,知道了人們心中需要的是什麼,是被尊重,被認可,這樣,我就學會了從心中認可別人,找別人的優點。現在,我確實比以前快樂了很多。

素貞談到結婚後會出現的三個時期:三年左右的磨合期,七年左右的危險期,十年左右的倦怠期。又談到了夫妻溝通的學問:給人所需,在家庭中妻子需要丈夫的認真傾聽和滿懷愛心的擁抱,丈夫則需要妻子的滿目的欣賞和發自內心的尊重。人際交往的時候重點是:不要總想著改變對方,改變應當從自己開始;改變首先要學會寬容;改變不是從抱怨開始,是從讚美開始。我要謹記這一點。

還有一句話我很受用:你想要什麼就要向自己發出想要的訊號。——我想要什麼,就向自己發出想要的訊號!

最近我在讀的《不抱怨的世界》。昨天,我和老公,兒子在老公單位打了會兒藍球,羽毛球。我累了,他們倆人繼續運動,我坐在他們單位的涼亭中看這本書,這本書帶給我了很多心靈的平靜。是你想要什麼就向自己發出想要的訊號的另外一種解釋。如果你想要朋友,就要把自己面對的人想像成能夠和自己心心相印的朋友,這樣的話,這個人就真的向你想像的方面發展了。我想要我自己的目標,所以我想像我的目標已經實現,我也相信我的目標會實現。因為我已經在心中畫上目標實現的具體藍圖,我想要什麼就向自己發出想要的訊號!真是句了不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