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心理學經典書籍優秀讀後感心得

心理學總給人一種荒涼感和無奈感,學習心理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心理學讀後感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理學經典書籍優秀讀後感心得

  心理學讀後感篇一

心理學讀後感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關於心理學的書,對於我這個對心理學沒有什麼認識的人來說,確實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書上有太多心理學上的術語,使我對書本的理解加大了難度。

我閱讀的作品名叫《面對——鏡子裡的自己》,這是一本在非典期間,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中心開通了全國公眾的“非典熱線”,對非典患者與醫務人員的心理干預以及種種困惑進行了解,並通過一些故事情節總結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15對心理矛盾:

內控與外控

我們是生活的泥瓦匠,有的人只知道忌日地砌磚頭;有的人明白自己是在蓋樓。當摩天大樓豎立起來的時候,有的人和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種是內控型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收穫與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決定和自己付出的努力。因此,認為自己是個人行為的主宰,自己可以影響行為的結果。外控型的人則認為人們不管怎麼努力都無關大局,他們認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為的結果。

自卑與自信

自卑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做出偏低的評價,總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並因此而悲觀、慚愧、羞怯等複雜情感。過度的自卑會使人脫離現實,造成生活適應困難、阻礙人格健康發展。而自信會鼓舞一個人的行為,它會影響人們對任務選擇、付出努力的多少、遇到困難時的堅持性等。

樂觀與悲觀

看見半杯水時,有的人覺得有水喝,而有的人覺得不夠喝。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我們處事心態不同。樂觀與悲觀的產生源自矛盾和壓力,矛盾無時不有,壓力無時不在。因此,我們應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壓力。

衝擊與防禦

在我們的心裡,有一種類似於隱身的東西,我們不知不覺地在使用。但是,我們更多地用它來騙自己,讓我們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內心。經典的心理分析理論認為個體內心的衝突是心理活動的核心,為了適應這些衝突,自我發展出防禦機制,它的作用是減少衝突、減低緊張、保持內心平衡、調節自尊,並對於應對焦慮有重要作用。

孤獨與充實

一個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都會經歷孤獨,是孤獨著孤獨,還是充實地孤獨,這是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能夠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不覺得孤單;在冷清的時候,不覺得寂寞;在空閒的時候,不覺得無所事事,這些所靠的正是內心的豐富與充實。

真誠與虛偽

真誠與虛偽不僅是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性格特點,也是一個人對待自己內心的'特點。然而,真誠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當一個人選擇虛偽時,就是人在軟弱的時候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如果我們能真誠,我們就能把握住實在的自己,就能感到一種滿足和愉快。

自私與利他

自私是指人以損害他人、社會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為。而利他行為則是指毫無回收報酬的前提下,表現出志願去幫助他人的一種行為,完全沒有個人的意圖在裡面的。

熱情與冷漠

熱情和冷漠,所體現出的含義和境界大相迥異。熱情往往與樂善好施、周到服務相關聯,冷漠卻總是與事不關己、拒絕提供幫助相提並論。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經營”自己的感情,他們都希望把自己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受到傷害,導致社會中的人越來越冷漠。

狹隘與寬容

寬容是一種心理能力,而狹隘是一種心理殘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都可以看到寬容和狹隘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寬容可以表現在接受他人有和自己的不同的行為。我們知道只關心自己是一種狹隘,而不知道只關心自己所愛的某些人、某些群體也是另一種狹隘。因此,我們需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我們身邊出現的人。

責任與逃避

沒有誰能夠逃脫自己的角色去當人純粹的觀眾,每一個人都必須扮演著各自的角色,這種種角色的背後就是我們的責任。責任是個體經過認知、判斷之後採取的一種行為,而這種行為與社會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是我們無法逃避,必須面對的責任。

安全與風險

安全感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導致精神障礙。安全總是相對的,風險總是絕對的,做任何事情,風險都會存在。我們需要以沉著的心態去應對風險,克服猶豫,堅定果斷,讓風險化險為夷。

壓力與衝突

壓力是在當事有發覺到環境刺激超過自身應付能力時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全身性反應。而衝突也是人們生活中一個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之間就會產生衝突,併成為壓力的一個重要來源。

封閉與開放

人們在受到某種刺激時,會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不同有表現方式。一種是封閉,由於某種刺激造成的傷害導致他們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外界接觸,從而導致焦慮、妄想等現象的出現;另一種上開放,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向美好的一方面想。

從眾與獨立

從眾與獨立是行為的表現與結果,個人在自己沒有信心、缺乏知識或不佔優勢的領域內,往往更容易從眾;在自己有信心、有知識或者佔有優勢的領域內,更容易表現出獨立性。總之,從眾與獨立都是一個正常的人發展成熟過程中的兩個方面。

迷茫與信念

人類面前的路卻永遠是未知,我們的心靈也不時的縈繞在無知、無奈與恐懼之是,迷信的想法與行為也正是產生於人尖的無知和無奈之中。這時,信念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沒有信念,人類將無以生存。

在閱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懂得了人們所面對有事情都是多方面的,人們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行為、思想、命運,只要我們作出正確的選擇,向好的一方面想,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的美好、幸福。

  心理學讀後感篇二

近期看了好幾本之前一直想看的心理學書,選了這本來寫個讀後感,是因為這本的學術味不濃,而且研究的問題還是蠻有趣的例項,能有較好的接受度,是本公眾可以接受的茶餘飯後居家旅行必備好書。當然,前提是你的接受能力夠好。

讀了幾年心理學,覺得心理學對人們會有種無法抗拒的魔力,我想這種魔力來源於人們的“擁有的慾望”和“本能的不安全感”。就像鍊金術一樣,讀心術也是一直令人無限嚮往。以這種嚮往來讀這本書,的確是種好動力。但是如果你當成一本讀心高手速成本,或者致富寶典來看的話,那又太脫軌了。或許,它是本另類的《失樂園》。其實它是一本教授的論文報告集,不過只是將報告濃縮得只剩問題和結論。其實一般的心理學研究流程應該是:1、找個問題。2、選個能量測的方法。3、找人做實驗。4、統計資料。5、得到結論。雖然說,得出的結論範圍更大更嚴密,但其實語調和天氣預報的應該差不多——“經過統計預測,明天晴天的概率為70%”。

當然,公眾也不會要求氣象臺每天公佈計算的公式和預報資料。所以這本書,比起我看的另外幾本心理學的書,每個案例都少了一百來頁的資料統計表、計算公式和緯度分析等一堆專業的東西。或許看客們會覺得這些東西枯燥,但沒有了這些,心理學還剩什麼呢?雖然的確令看客們更能集中精力關注這些隱藏在生活中的細節包含的涵義。但前提還是那個前提——你的接受能力夠好。

心理學總給我一種荒涼感和無奈感。

700萬年前開始有傳統意義上的人類,而人類文明只有7、8千年的歷史,那人的一生不過100多年,一生之中又有多少時間思考自己自身呢?每秒的思考,都承載著人類在這星球上700萬年的記憶和本能。讓你放棄喜歡了十幾年的東西都難,何況是700萬年呢?每步都如向喜馬拉雅山頂攀爬,步履維艱。

這本書不過提醒了你,不要忘了思考。為什麼這個笑話好笑?為什麼你覺得星座準?為什麼你會喜歡這件禮物?為什麼你要結婚?為什麼你渴望公平?為什麼你覺得這些情況是正常的呢?為什麼你覺得這種事是幸運呢?為什麼你覺得這個邏輯是可行的呢?為什麼?為什麼?……

以上問題認真想了麼?覺得步履維艱麼?如果有人負氣地說,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啊?想那麼多幹嘛,要追尋我的內心。那你的內心是什麼?是什麼構成的?你怎麼證明這個內心是你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的?……是不是想想都糾結呢?麻煩出門轉左吧,這本書不太合適你的,真的,畢竟25元也不便宜,夠搓一頓好的了。

好了,送走一部分不喜歡聽課的人了。現在來講講“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個概念。具體百度去吧,我這裡只說形成原因。就四條:1、人質強烈地感受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生命。2、在綁架過程人質必須感受到綁匪施的恩惠。3、除了綁匪資訊外,和其他資訊隔離。4、人質必須相信沒法逃脫了。那我偷換個概念,想想人類700萬年的動物本能,想想7千年的文明社會,像不像個綁匪啊?你就揹負著這個人類的軀殼,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無處可逃。到了年紀,就開始喜歡別人了,然後身邊的人告訴你要結婚啦,要嫁娶什麼樣的人,還要加個孩子生活才完整呢,供書教學,幫兒女們把關男女朋友,對對,孫子孫女們要可愛,要四代同堂。這樣的人生就美滿了。

這是RPG麼?你還欠多少關才爆機啊?

哦,對了,心理學的最新統計,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質大概為30%,就是說30%的機會,你自己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患者,只不過沒有遇上劫案,所以沒有辦法體現而已。當然,這個資料來自美國的聯邦調查局對人質的心理學統計而已,不包括 其他國家其他型別的人類。如此而已。

  心理學讀後感篇三

在百度你找了一些心理學入門的書籍,看來看去還是決定去看老師推薦的《心理學的故事》,我看過之後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明確,而且簡單易懂!《心理學的故事》,由美國作家墨頓·亨特著,由李斯翻譯。

這本雖然寫的很易懂,但是不認真仔細的閱讀也是不能品位出這本書所傳達的知識,所以我只是認識閱讀了個大概,只能說以後在仔細閱讀了!

這本書其實可以當做一本很好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因為情節比一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生動、有趣,所以不會顯得枯燥無味,我在看書的過程也不會因為太難看懂或者無趣而中斷我的看書熱情。

看第一章,希波克拉底認為人的情緒和情感來源與大腦,人的喜悅、悲傷、憂鬱以及眼淚都來自與大腦!

我剛來讀大學的時候就學了《蘇格拉底的答辯詞》,雖然這篇文章和心理學的聯絡不是很深,但是從這篇文章之後,我知道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這兩個著名的唯心論哲學家,並不認為心理學和哲學有多大關係,看過《心理學的故事》之後,才瞭解,心理學最早起源於哲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形成一門獨立的研究學科。原來眾多的文化之間是有這很深的聯絡。

柏拉圖認為,肉體是腐朽的和墮落的,靈魂是不可玷汙的,純潔的;慾望和飢餓是麻煩和罪惡的源泉,而哲學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路。肉體把各種愛和肉-欲和恐懼和新奇的喜好盡數塞給我們……我們成了伺服(肉體的)奴隸。如果我們有了對任何事物的真正的知識,我們就必須拋棄肉體——靈魂自己會照看自身的一切。然後,我們會得到希望的智慧,變得純潔,與純潔的人對話……而且,除了靈與肉的分離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純潔可言呢?”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是參考了網上很多人見解,但是還不是很理解,我想只有仔仔細細看完書才能理解,不過這句話,我以後可以慢慢體會!

在第一章前科學心理學裡,講了很多的學者們,有是心理學家的,也有無心插柳的學者們,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們的思想,他們參與涉及心理學的故事,但是因為很詳細,所以我們很簡單的就可以瞭解到各個學者們的思想和理論。

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認為心理學就像書上說的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以心理現象為研究物件。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用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心理學也是人類自我思維、行為方式認知和剖析,研究人類怎樣感知外界資訊和怎樣進行資訊內化處理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的科學。

書中有段對梅斯梅爾氏療法的描述,使我對催眠法很是神奇,書中寫到1882年,法國科學院接受了催眠法,認為它是一種與磁力無關的神經生理學現象。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TAG標籤:書籍 心理學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