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當前位置 /首頁/從業資格證/人力資源/列表

2017年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精選考點歸納

人力資源管理師指從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係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員。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2017年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精選考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精選考點歸納

 檔案記錄法(企業組織資訊採集的方法一)

檔案記錄法是指向企業的檔案管理部門或檔案管理人員瞭解組織過去的建設、執行狀況以及關於重大事件或決策的檔案記錄的方法。這種方法可用於採集組織過去的決策機構效果、決策效率、決策效果、執行效率、檔案審批效率和檔案傳遞效率。

1.決策機構的效果。決策機構的效果是指從接到一項要求或一項情報,到開始正式研究的時間

2.決策效率。決策效率是指接到相關情報後做出決策的時間。

3.決策效果。決策效果是指因採取該項決策而給企業帶來的收益。例如,企業原來生產甲產品,現在根據預測分析,改生產乙產品而增加的收人,這就是決策的效果。

4.執行效率。執行效率是指在某個問題決定後,從開始執行到取得執行結果的時間。現實中,為了提高不同專案間執行效率的可比性,可按決策執行的複雜程度進行分類,並根據實際資料,訂出標準。

5.檔案審批效率。檔案審批效率是指一項報告或其他檔案從轉到負責人手中到批覆的時間。這也應根據問題的複雜程度、重要性和需要調查研究的時間,訂出幾種標準。對於重大問題應計算延誤的損失。

6.檔案傳遞效率。檔案傳遞效率是指檔案從發出單位至到達接收單位的時間,主要是企業內部檔案的傳遞效率。

  作業測時

(一)作業測時的概念

作業測時是以工序或某一作業為物件,按照操作順序進行實地觀察記錄,研究作業活動的一種方法。

(二)作業測時的基本功能

1.以工序作業時間為消耗物件,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研究,為制定工時定額提供資料資料。

2.總結和推廣先進員工的操作方法和先進經驗,幫助後進員工改善操作方法,使操作方法合理化、科學化,不斷減輕員工的體力消耗和勞動強度。

3.分析和研究多機臺看管和生產流水線的節拍,合理確定各工作崗位的勞動負荷量,改善勞動組織,提高勞動生產率。

4.為掌握崗位的勞動負荷量,以及進行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提供依據。

5.彌補崗位寫實無法獲得的`工時資料資料。例如,通過測時掌握工序作業時閥消耗值以後,根據員工每天生產任務完成情況,可換算出員工實際工作日長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實際工作日長度=[工序單件平均作業時間×(1+寬放率)]×每個工作

日員工平均完成的合格產品產量

在崗位寫實難以進行的情況下,採用測時,同樣可獲得相關資料。

(三)崗位寫實與作業測時的區別

1.兩者的研究範圍不同。崗位寫實是以整個工作日為物件,進行總體觀察;而測時只是研究工作日中的一部分,即某一工序或作業的活動情況。

2.兩者觀測的精細程度不同。崗位寫實不僅研究工時消耗,而且研究各類活動的內容及其結構比例,但更側重於後者,較為“粗略”;而測時僅研究工序中作業活動的內容及其工時消耗的情況,較為“精細”。

3.兩者的具體作用不同。崗位寫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掌握與崗位工作活動有關的主客觀多方面的資料和資料,’為崗位分析與崗位設計提供依據;而測時主要是為了改進工序作業活動的內容,使操作方法合理化,節約工時消耗,確定先進的勞動定額。

 勞動定額的影響因素

(一)與裝置、工具有關的因素

裝置、工具、材料的數量、性質、使用情況,將直接影響到操作方法和操作時間。所以,在工時定額制定之前,應查明生產裝置的種類,決定其效能,鑑 別其精度等級,並確定其數量;同時應建立必要的生產管理制度,實行定人、定機、定活,合理分工,加強協作,實現專業化生產,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與生產情況、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

加工材料對工時定額的制定也有較大的影響,如加工零件所使用的材料種類、規格、效能、數量等,以及零件本身的種類、數量、名稱、規格(形狀尺 寸)、加工面大小、加工精度等,都應瞭解是否一致。生產情況對工時定額制定的影響也很大。生產情況不正常,月初鬆月底緊,則將發生前後不一致的現象,嚴重 地影響工時定額的執行。

(三)與操作方法有關的因素

必須瞭解操作規程是否合理,工人是否遵守,與實際操作是否一致,誰做得比較好,有無先進經驗可以推廣,機動與手動有無交叉的可能’,勞動強度怎樣,操作是否需要指導等。當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後,進一步分析研究,設計合理的操作方法。

(四)勞動力的配備與組織有關的因素

對於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的配備情況、分工協作情況,應進行了解和分析,以便發現勞動組織上的不足之處,從而尋求原因,採取措施。同時,還必須了 解工人等級與工作物等級的配合情況,瞭解工作物等級的決定是否根據生產條件,是否考慮到工作物的精確性、複雜性與重要性,是否高等級工人做低等級工作,而 低等級工人卻做高等級工作;還必須瞭解工人等級的評定情形,瞭解分工與專職的情況,個別工人的工種、工齡等,以供分析時參考。

(五)與工作地有關的因素

1.對工作地的佈置應進行分析與瞭解,以決定生產裝置、工具、材料、半成品在工作地上的佈置是否合理,工作地面積是否夠用,工人的坐凳及工作臺是否適當等。

2.工作地的光線、通訊、溫度等情況。也影響到工作的進行,必須使工作地的環境與勞動條件儘可能地有利於生產。

(六)與各種規章制度及其他有關的影響因素

1.要了解本企業的作息換班制度,一班還是二班或三班,是否輪流日夜班工作,各班上下班的時間、缺勤率及遲到或早退等情況。

2.要了解勞動紀律的情況,如有無停工做私事、不遵守勞動紀律的情況及原因。’

3.要了解工資及獎勵制度推行的效果怎樣,有無對勞動生產率起到積極作用,要不要修改,瞭解這些之後,才能瞭解工人的生產情緒,掌握定額制定工作。

4.應瞭解裝置的修理制度,有無預修制度,修理制度是否合理、應否改進。如果修理制度沒有明確規定,則機器發生大故障時,也得由工人自修,修不好,再去請修理工人,就浪費許多時間。

5.對於車間的平面佈置及工作地分佈情況要力求合理,使運輸線路縮至最短,以提高效率。

  制定勞動定額的要求

“快、準、全”地制定勞動定額,是企業管理對勞動定額工作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

“快”是時間上的要求,就是定額的制定應該迅速及時,以滿足生產和管理的需要;“準”是質量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勞動定額應該先進合理,同時在不 同產品、不同車間和工種之間保持水平平衡,只有這樣,才能使勞動定額在生產和分配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全”是定額制定範圍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勞動定額應該 完整齊全。凡是需要和可能制定勞動定額的產品、車間、工種、崗位都要實施定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