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2018屆贛州市高三語文二模擬試卷題目及答案

大學聯考是全國性的考試,語文則是大學聯考必考的科目之一,我們可以從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卷中得到更多大學聯考的相關知識,更熟悉大學聯考的相關知識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2018屆贛州市高三語文二模擬試卷,希望能幫到你。

2018屆贛州市高三語文二模擬試卷題目及答案

  2018屆贛州市高三語文二模擬試卷題目

一、現代文閱讀(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

我國古代的書寫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簡牘,遠在商代已然如此。《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在甲骨文中“冊”字作,是像若干支簡編聯成冊之形。當時稱呼史官就叫“作冊”。

依質地分,簡牘有竹、木兩類。與竹簡的寬度相仿的木條則名札。竹簡和木札在用途上並無區別,所以木札也可以稱為簡。不過竹簡修治好了以後,還要烤乾主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並防止變形,叫“汗青”或“殺青”。文字則寫在篾黃的一面,是為簡的正面。篾青是簡的背面,篇題有寫在這一面的;因為捲起來之後,它反而露在外面。木簡則無須殺青,它的材質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毛白楊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簡寫長文時,須先編聯成冊。編繩多數為麻繩,它的專門名稱叫“書繩”,講究的簡冊用絲繩編聯。根據書寫的內容不同,簡的長度亦有別。最長的三尺簡是“書法律”用的,故漢人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說法。書寫儒家經典要用漢尺二尺四寸的簡。皇帝的策書長二尺。策書以下的制書、詔書、誡敕等用的簡短些,為漢尺一尺一寸,稱“尺一詔”,或簡稱“尺一”。用簡牘作為書寫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應充足,自有其方便之處,缺點是太笨重。古人雖然也有用帛代替簡牘的,但絲織物價昂。東漢時當過濟北相的崔瑗有一部書要送人,猶自稱“貧不及素”,即用不起帛來抄寫。這些情況促使我國發明瞭紙。

我國西漢就有了紙。它們以破舊的麻絮、麻布、繩頭等為原料,已經過簡單的切、舂、打漿和抄造,然而纖維交織狀態差,紙面粗糙不平,大約只用作包裝材料。到了東漢前期,在蔡倫的主持下,造紙技術出現了一次飛躍。這是在原料中增加了樹皮和魚網。用樹皮造紙是一項新技術,它開闢了木漿紙的先河。可是要把樹皮製成紙漿,僅用類似漚麻的石灰髮酵是不夠的,還必須反覆舂搗、脫膠,並以強鹼液蒸煮。魚網的網結硬,也必須施以強化的機械處理和化學處理;而這一套新技術推廣到麻紙生產上,又必然使後者的質量得到改進。1974年在甘肅武威旱灘坡出土的東漢晚期字紙,是一種單面塗布加工紙,厚約0.07毫米,塗層均勻,紙面平整。它的纖維帚化度高,交結緊密,是已經發現的東漢最精工的紙張。

到了晉代,造紙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開始在紙外塗一層礦物質白粉,繼而採用植物澱粉糊作塗層。之後,又將澱粉糊直接摻到紙漿中,成為懸浮劑,可使紙漿中的纖維均勻分散,便於抄造。採用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為了堵塞紙面上纖維間細微的孔隙,使運筆時不致滃暈走墨。此外,還先後採用施膠、染潢、加蠟、砑光等法對紙張進行加工。其中染潢是以黃檗液染紙。黃檗是芸香科的樹木,其韌皮中含有小檗鹼。用黃檗液染過的紙呈淡黃色,防蛀。由於紙是黃色,書帙(書套)隨之也用黃色。潢紙還可以用雌黃塗改誤筆,雌黃與潢紙的顏色相近,誤寫處“一漫即滅,仍久而不脫”(《夢溪筆談》)。後來衍生出“信口雌黃”的成語,指任意竄改和胡編亂造。染潢後加蠟砑光的紙叫硬黃紙。經過後來技術的不斷改進,到了唐代,這種紙堅硬光滑,書寫流利,抗蛀防水,是當時最高階的紙張品種。

(節選自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第一、二、三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國古人在商代就採用竹木和簡牘作為書寫材料,與竹簡寬度相仿的木札之所以也可稱為簡,是因為它在用途上和竹簡併無區別。

B.為了防止蠹蟲蛀蝕和材料變形,竹簡在修治好後還須烤乾主材中的水分,這叫“汗青 ”或“殺青”,木簡則無須進行這樣的工序。

C.如果書寫長文,則須先把多支竹木簡編聯成冊,甲骨文中的“冊”字就體現了這一特點;一般的編繩為麻繩,更講究的簡冊則用絲繩。

D.簡的長短決定了書寫內容的不同,最長的用來“書法律”,其次用於儒家經典,再次用於皇帝的策書,策書以下則用最短的材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因絲織物價格昂貴,如果用它作為抄寫材料,即使像當過濟北相的崔瑗這樣的人也難以承受,這樣自然就促成了我國紙張的發明。

B.東漢前期,人們在造紙原料中增加了樹皮和魚網;用樹皮造紙開闢了木漿紙的先河,而對魚網處理的新技術又使麻紙的質量得到改進。

C.晉代的造紙技術主要體現在使用礦物質白粉,使澱粉糊成為懸浮劑,以及對紙張採用施膠、染潢、加蠟、砑光等方面。

D.因為黃檗中含有小檗鹼,人們採用黃檗液染紙,這種染過的紙叫做潢紙;潢紙除了可以防蛀,還便於用雌黃塗改筆誤。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國西漢的紙因纖維交織狀態差,紙面粗糙不平,只適合用作包裝;而東漢因新技術的出現,出現了質量更高、更適合書寫的紙張。

B.作者引用《尚書•多士》和《夢溪筆談》中的言論,主要是為了分別說明我國古代書寫材料的出現時間和雌黃塗改筆誤的作用。

C.文中“汗青”指的是對竹簡的一種加工方法,而文天祥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指代史冊,兩者意思不同。

D.我國古代書寫材料不斷得到發展,商代主要是竹簡和木牘,西漢開始出現紙,東漢、晉代紙張不斷獲得改進,唐代則出現了高質量的紙張。

現代文閱讀(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12分)

十年筆墨與生活

老舍

十年來,我主要的是寫劇本與雜文。

是,我並沒有寫出來優秀的作品。可是,我的筆墨生活卻同社會生活的步伐是一致的。這就使我生活得高興。我注視著社會,時刻想叫我的筆追上眼前的奔流。我的才力有限,經驗有限,沒能更深刻地瞭解目前的一切。可是,我所能理解到的那一點,就及時地反映在作品中,多少盡到些鼓舞人民前進的責任,報答人民對我的鼓舞。我慚愧,沒能寫得更好一些,可是我也高興沒叫時代遠遠地拋棄在後邊。時代的急流是不大照顧懶漢的。寫那些通俗文藝的小段子,用具體的小故事宣傳衛生,解釋婚姻法,或破除迷信等等。文章小,文章通俗,並不損失作者的身份,只要文章能到人民的手中去,產生好的作用。

我也幫忙編輯《說說唱唱》——一個全國性的通俗文藝刊物。因編輯這個刊物,我接觸到有關於民間文藝的種種問題,豐富了我對繼承民族間文藝傳統和發揚文藝的民族風格等等的知識。因為接觸到繼承民族文藝傳統等問題,我的那一點古典文藝知識就有了用處。我給《說說唱唱》編輯部的和其他的青年朋友們時時講解一下,幫助他們多瞭解一些古典文藝的好處,並就我所能理解的告訴他們怎樣學習和怎樣運用古典文藝遺產。我們的創作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粗魯地割斷歷史。

我本來不大會寫劇本。十年來,我一共寫了十多本話劇與戲曲。其中有的被劇院演用,有的扔掉。我是在學習。出廢品正是學習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失敗一次就長一次經驗。因此,即使失敗了,也不無樂趣。不怕失敗,就會長本事。我的確覺得越多寫便越寫得好一些,功夫是不虧負人的。寫完一本戲,當然要去找導演與演員們討論討論。他們是內行。跟內行人談談,自然而然地就會長見識。就是這樣,我慢慢地理解了一些舞臺技巧。這又是一種樂趣。在新社會裡,人人願把本領傳給別人。只要肯學習,機會就很多。我把我的作品叫做“民主劇本”。這就是說,我歡迎大家提意見,以便修改得更好一些。當然,修改是相當麻煩的。可是,只要不怕麻煩,麻煩便帶來樂趣。況且,導演與演員並不只誠懇地提意見,他們也熱誠地幫助我。我的民主劇本得到多少導演與演員的支援啊!這難道不是樂事麼?大家協作是新社會裡的一種好風氣。劇本演出後,觀眾們也熱情地提意見,這又是一種協作。

人與人的關係變了。這就是我筆下的主要內容。我寫了藝人,特別是女藝人,在從前怎樣受著剝削與虐待,而在解放後他們卻被視為藝術家,不但不再受剝削與虐待,而且得到政治地位——是呀,現在全國有不少男女藝人做了地方的和全國的人民代表或政協委員!我在解放前就與他們為友,但是除了有時候給他們寫點唱詞,無法幫助他們解決其它的問題。現在,不但他們的問題解決了,而且有不少人也有了文化,會自己編寫唱詞了。

在我的劇本中,我寫出許多婦女的形象。在舊社會裡,一般的人民都很苦,婦女特別苦。在新社會裡,首先叫我受到極大感動的就是婦女的地位提高。從一個歡歡喜喜地去工作的媳婦或姑娘身上,我看見了人與人的關係的`大變化。男女平等了。婦女跟男人一樣地創造著新時代的歷史。

是的,我寫了許多方面的事實與問題,因為這些事實與問題就都在我的眼前。看見了,我就要寫。而且我不能作為旁觀者去寫,我要立在劇中人物中間,希望我是他們中的一個。這樣,我才能成為群眾的學生,有了非寫不可的熱情。假若我的作品缺乏藝術性,不能成為傑作,那只是因為我向人民學習得還太不夠,脫離了群眾。哪裡去找創作的源泉呢?難道只憑我個人的想象,就能找到新時代的人與人的關係,新穎的藝術形式,與活生生的語言麼?我不敢那麼狂妄!

十年來,我寫了一些作品,應當感謝人民!是人民給了我值得寫的人物與事實,給了我簡練有力的語言。我要繼續向他們學習,以期得到更好一些的創作成就。

(選自《老舍自傳》第六章,有刪節)

相關連結:

生於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林喬亞【注】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不求甚解。繼學師範,遂奠教書匠之基。(《老舍自傳》第一章)

【注】布林喬亞:英文“資產階級”的音譯。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認為自己十年來沒有寫出優秀的作品,主要原因是才力有限,經驗不足,以及沒能更深刻地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這樣的說法帶有自謙意味。

B.老舍為了讓自己的古典知識發揮作用,不僅幫助《說說唱唱》編輯部的和其他的青年朋友們瞭解古典文藝的好處,並教給他們怎樣學習和運用古典文藝遺產。

C.十來年,老舍一共寫了十多本話劇和戲曲,有成功也有失敗,但由於他能夠坦然面對失敗,在寫作過程中他不僅獲得了樂趣,也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D.對於藝人尤其是女藝人,老舍為從前無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深懷愧疚,又為他們解放後不再受剝削和虐待及政治地位的提高而深感欣慰。

E.作者三歲時失去了父親,對母親特別有孝心;小時候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書籍;在師範的學習經歷,為他後來當老師打好了基礎。

5.上面兩則材料在語言特色方面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3分)

6.試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老舍“劇本和雜文”的創作特點。(5分)

現代文閱讀(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4分)

竹子就在跟前

沈祖連

喬遷新居,一家人喜氣洋洋。最高興的莫過於母親了,她進入客廳,進入臥室,進入廚房,最後來到陽臺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陽臺,幾乎成了母親的最大心願,她要在陽臺上養幾盆花,要在陽臺上安一張躺椅,每天能充分地享受陽光,而最實際的是可以在自己的陽臺上晾晒衣服,這是老人最最期待的。

給我找根竹子。”母親發話了。

大姐說,“就交給他吧。”

大姐夫不很樂意,但還是毅然受命:不接受行嗎,丈母孃的要求,妻子的命令。再說,不就是一根竹子嗎?

可接受下來,大姐夫才知道自己的荒唐:要在老家,要根竹子,提刀上山,便可手到拿來。可在這大都市裡,去哪裡找?可憐的大姐夫,騎著自行車,跑了市場,跑了生產資料公司,跑了土產公司,一無所獲。

午時歸來,大姐問他要到沒有。大姐夫說:

“還沒。我想,用根不鏽鋼管不是更好嗎?”

“真沒用。阿媽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一根竹子,哪來的這麼多廢話?”

“那我下午繼續找吧。”

大姐夫登上樓頂,看到前街有建設工地,正在拆著腳手架,大姐夫心裡一高興,立時跑了過去。一根根卸下來的正是他所要找的竹子。

大姐夫來到了門口,找到了門衛,遞上一根菸,說,“師傅,賣根竹子給我好嗎,多少錢呀?”

“賣竹?我這裡不賣竹。”

“就是那些拆下來的……”

“那是腳手架用的,不賣。”

“可我急著用,不瞞你說,我的丈母孃……”

“不用說了,我明白,你丈母孃要一根晾衣服……”

“正是。”

“可我不能賣呀。要不你去找工長吧,”門衛指著裡邊的一個漢子說,“就是那個戴著黃帽子的。”

大姐夫來到了黃帽子跟前,叫了聲:“工長,你好。”

“什麼事?”

“我想跟你買根竹子。”

“沒有竹子賣。”

“這是腳手架,還要搬到其他工地去用。”

“我只要一根,次一點的也行。你就收回成本費吧。”

“這可沒有先例啊。”

“看在我們男人的面上。通融一下吧。”

“可是,我不能讓你在光天化日之下扛著一根竹走出去呀。這麼吧,你去找我們主任吧。他在辦公室。”

大姐夫在工長的指點下,見到了主任。

主任是個臉皮白皙的漢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可不想一聽到大姐夫說要買他的一根竹子時,卻是一副不耐煩:“去去去,買竹子怎麼找到這裡來了。”

碰了一鼻子的灰,大姐夫從工地出來,望著一地的竹子,卻是一臉的茫然。這樣回去,丈母孃問起,怎麼是好?

他在街角點燃了根菸,吸了一口,大腦皮層一下子跳出了個人:老同學李青不是在這個建築公司任職嗎?並且聽說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部門頭頭了,好,就找他,不就是一根竹子嗎?難道會不給老同學點面子?

到公用電話亭打了個電話,說是不在家,得晚上才回來。好吧,晚上就晚上,等等吧。

心裡有了點底,大姐夫便昂然地回來了。不過他還是不太敢見丈母孃。

大姐問:“怎麼,還沒找到?”

“有眉目了。”

“我的天,跑了一天,才有眉目,能告訴我,怎麼個眉目嗎?”

“阿英你別說這根竹子,手續還挺複雜的,不過總算找到了建築公司的一個老同學了,他今晚回來,我估計明早吧,明早準能要到。”

“什麼呀?為了一根 竹子,還得託人情,你這人情也用得太廉價了吧。”

這時,二姐夫騎著摩托車回來了,一聽大姐在指責大姐夫,便說,“不就是根竹子嗎,也值不了多少錢,大姐夫你說你在哪發現了,告訴我,我去搞掂。”

“不遠,在前街工地上就有。只是……

“你是說那些剛拆下來的嗎?好。”

二姐夫說著掉轉車頭,不到5分鐘工夫,便扛著一根竹子回來了。

大姐夫尷尬地問,“怎麼我去不賣,你去就賣了?”

“不就是一根竹子嗎?用什麼賣不賣的,我扛起就走。”

“那要是讓人抓住了呢?”

“那就讓罰吧,一根破竹能值什麼錢的。不過誰管?”

(選自《21世紀微型小說排行榜》,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跑了市場,跑了生產資料公司,跑了土產公司”,該句採用排比手法,既形象地寫出了“大姐夫”尋找“竹子”的辛勞,也蘊含著對相關部門官僚作風的批評。

B.“竹子”就在眼前,可“大姐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弄不回來,而“二姐夫”卻“不到5分鐘工夫”就到了手,兩相對照,說明“大姐夫”辦事效率比“二姐夫”低。

C.小說情節可概括為“母親要竹子”、“大姐夫找竹子”、“二姐夫拿竹子”;雖然作者花了大量筆墨寫“大姐夫找竹子”,但“二姐夫拿竹子”卻可視為小說的高潮和結局。

D.語言描寫是該篇小說刻畫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它的成功運用,不僅生動地表現了“大姐夫”等人的性格特點,還含蓄地交代了相關人物的身份和職業特點。

8.“二姐夫”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人物形象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5分)

9.試探究小說作者的創作意圖。(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

仇鉞,字廷威,鎮原人。初以庸卒給事寧夏總兵府,大見信愛。會都指揮僉事仇理卒,無嗣,遂令鉞襲其世職。正德二年,用總制楊一清薦,擢寧夏遊擊將軍。五年,安化王寘鐇及都指揮何錦、周昂、指揮丁廣反。鉞時駐城外玉泉營聞變欲遁去顧念妻子在城中恐為所屠滅遂引兵入城解甲覲寘鐇歸臥家稱病以所將兵分隸賊營。錦等信之,時時就問計。鉞亦謬輸心腹。而陰結壯士,遣人潛出城,令還報官軍旦夕至。鉞因紿錦、廣,宜急出兵守渡口,遏東岸兵,勿使渡河。錦、廣果傾營出,而昂獨守城。寘鐇以禡牙召鉞,鉞稱病亟。昂來視,鉞方堅臥呻吟。伏卒猝起,捶殺昂。鉞乃提其首,躍馬大呼,壯士皆集,徑馳詣寘鐇第,縛之,眾遂大潰。舉事凡十八日而敗。先是,中朝聞變,議以神英為總兵官,而命鉞為副。俄傳鉞降賊,欲追敕還。大學士楊廷和曰:“鉞必不從賊,令知朝廷擢用,志當益堅。不然,棄良將資敵人耳。”乃不追。事果定。而劉瑾暱陝西總兵官曹雄,盡以鉞功歸之,鉞竟無殊擢。瑾誅,始進署都督僉事,充寧夏總兵官。尋論功,封咸寧伯,歲祿千石,予世券。八年,大同有警,命充總兵官,統京軍御之。鉞上五事,中請遣還京操邊軍,停京軍出征,以省公私之擾。尤切時弊,時不能用。鉞既至,值寇犯萬全沙河。擊之,斬首三級,而軍士亡者二十餘人,寇亦引去。奏捷蒙賚,朝論恥之。十年冬,稱疾解營務。卒年五十七,諡武襄。

(節選自《明史•仇鉞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鉞時駐城外/玉泉營聞變欲遁去/顧念妻子/在城中恐為所屠滅/遂引兵入城/解甲覲/寘鐇歸臥家稱病/以所將兵分隸賊營

B.鉞時駐城外玉泉營/聞變欲遁去/顧念妻子在城中/恐為所屠滅/遂引兵入城解甲覲/寘鐇歸/臥家稱病/以所將兵分隸賊營

C.鉞時駐城外/玉泉營聞變欲遁去/顧念妻子/在城中恐為所屠滅/遂引兵入城解甲/覲寘鐇/歸臥家稱病以所/將兵分隸賊營

D.鉞時駐城外玉泉營/聞變欲遁去/顧念妻子在城中/恐為所屠滅/遂引兵入城/解甲覲寘鐇/歸臥家稱病/以所將兵分隸賊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襲世職”指繼承世代承襲的官職,是世襲制中官職方面的一種傳承。

B.“正德”,皇帝年號,年號紀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紀年方法,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

C.“千石”,古代官 品的高低常以俸祿的多少計算,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員品級較高。

D.“世券”,又稱鐵券,形制如瓦。明代賜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權的憑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仇鉞出身低微,但受命運眷顧。他開始是寧夏總兵府的僱傭兵,大受信任和偏愛,繼承了仇理職位,後由於總制楊一清的推薦,被提升為寧夏遊擊將軍。

B.仇鉞機智有謀,立下平叛奇功。他用計獲得賊人信任後,暗中結交壯士,派人悄悄出城搬取官兵,然後哄騙賊人守住渡口,率兵擒殺賊首,最終平定賊人。

C.仇鉞功勞被奪,終得朝廷重賞。仇鉞平定賊人的功勞雖被別人竊取,但最終他官職得以晉升,爵位也有晉級,俸祿也相應提高,並且還給了“世券”待遇。

D.仇鉞妄奏捷報,遭到朝臣恥笑。大同告警,仇鉞統軍禦敵,可所部軍士死亡卻大大超過賊人,賊也退去,仇鉞奏上捷報後受到朝廷賞賜,但同時遭人恥笑。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鉞必不從賊,令知朝廷擢用,志當益堅。不然,棄良將資敵人耳。(5分)

(2)鉞上五事,中請遣還京操邊軍,停京軍出征,以省公私之擾。(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4?15題。

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①

辛棄疾

誰向椒盤②簪綵勝③?整整④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訊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注】①詞人罷職閒居上饒,作此詞時49歲,此前兩個月,太上皇趙構駕崩,孝宗即位。②椒盤:舊俗,正月七年級各家以盤盛椒進獻家長,號為椒盤。③綵勝:即幡勝。宋士大夫家多於立春之日剪綵綢為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以為戲。④整整:詞人家中婢女。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蝶戀花”是詞牌,“戊申”是干支紀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間作”指在宴席中寫了這首詞。

B.“爭上春風鬢”寫了整整等人爭著從椒盤中取出春幡,插上兩鬢的熱鬧景象,這觸發了詞人一系列聯想。[來源:學,科,網]

C. 這首詞的上片通過節日裡眾人的歡樂而自己索然無味的描寫,反襯出了詞人與眾不同的感傷情懷。

D. “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的意思是花開晚了讓人等得不耐煩,開早了又讓人擔心它很快凋謝。

E.這首詞寫了作者從節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問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風雨無定的愁的複雜心理變化。

15.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引用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如引用“五丁開山”神話的句子是: , 。

⑵《出師表》中,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 , 。

⑶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 ”印證了這一觀點。

第Ⅱ卷 表達題(80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日本經濟新聞》12月5日報道,科技立國的日本在世界上的存在感下降。在科學技術領域,中國科技飛速發展令日本難望其項背。

B.他在能源經濟形勢釋出會上思路清晰,思維敏捷,尤其是對今年的能源經濟形勢所作的分析,使媒體記者一目瞭然,非常佩服。

C.上世紀末退休的太老師住著祖上留下的三間草屋,一生誨人不倦,把青春獻給了村子裡的孩子們,他雖然兩袖清風,卻怡然自得,悠遊書海。

D.缺乏人文主義情懷和學識基礎的官僚法學固然不足為訓,而缺乏現實主義精神和經驗支援的士大夫法學也同樣落伍於時代。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美俄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大國,雙方發展健康穩定的雙邊關係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也有利於各種全球性挑戰。

B.早在2009年,浙江有幾位較真的語文老師就對《愛迪生救媽媽》一文的真偽提出了疑問,後來經過多方考證,這是一篇杜撰的假課文。

C.2015年8月,上海打撈局企業聯合體與韓國海洋水產部簽署了“歲月”號打撈合同,赴韓國實施“歲月”號打撈工程,目前對沉船事故的打撈工作已經完成。

D.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著政府法治形象,體現著國家法治文明程度,影響著國家法治建設程序。

19.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趙州橋非常雄偉。 。 。 。 。 。 。

①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②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③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④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

⑤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

⑥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A.②④③⑤⑥① B.①⑥⑤③②④ C.③⑤②④①⑥ D.⑤③⑥①②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玉米是喜溫作物, ① 。種子發芽要求6—10℃,拔節期要求15—27℃,開花期要求25—26℃,灌漿期要求20—24℃。玉米的植株高,葉面積大, ② 。玉米生長期間最適降水量為410—640mm ,乾旱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一般認為夏季降水量低於150mm的地區不適於種植玉米。 ③ 。土質疏鬆,土質深厚,有機質豐富的黑鈣土、慄鈣土和砂質壤土都可以種植玉米。

答:① ② ③

21.下面是“無公害農產品”的主體圖形,請寫出除文字外的構圖要素,並說明圖形(小圓形中兩圖為金黃色,其餘為綠色)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暢,不超過65個字。(6分)

2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2018屆贛州市高三語文二模擬試卷答案

1.D(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根據書寫的內容不同,簡的長度亦有別”,簡的長短應該是由書寫內容決定的,選項曲解原意)

2.A(根據原文第三段“這些情況促使我國發明瞭紙”可知,紙的發明,除了價格昂貴,還有使用簡牘太笨重等原因,選項表述以偏概全)

3.A(根據原文第四段“大約只用作包裝材料”可知,選項“只適合用作包裝”說法太絕對)

4.B D(B項,老舍幫助《說說唱唱》……並教給他們怎樣學習和運用古典文藝遺產並非“為了讓自己的古典知識發揮作用”,選項理解有誤。D項“無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深懷愧疚”曲解原意,原文為“除了有時候給他們寫點唱詞,無法幫助他們解決其它的問題”)

5.○1前者通俗易懂(口語化);後者文言味較濃。○2前者句式靈活,以散句為主;後者句式較為一致,以整句為主。○3前者樸實自然;後者詼諧幽默。(每點1分)

6.○1既緊跟時代步伐,又不割斷歷史。(或“同社會生活的步伐一致,又不割斷歷史”)○2在失敗和學習中提高。○3關注人與人關係的變化。○4立足劇中人物去寫事實和問題。○5向群眾學習,在群眾中尋找創作的源泉。(每點1分)

7.C(A項,“蘊含著對相關部門官僚作風的批評”理解有誤。B項,“說明‘大姐夫’辦事效率比‘二姐夫’低”分析有誤。D項,語言描寫中甚至整篇小說都未交代“大姐夫”的“職業特點”)

8.(1)①膽子大;②頭腦靈活(或“反應敏捷”);③缺乏公德(或“無規則意識”)。(2分,答對①或②點得1分,答對第③點得1分)

(2)①和大姐夫謹小慎微(或“膽小”)的性格形成對比;②是揭示小說主題的關鍵人物;③把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3分,每點1分)

9.①揭示兩種不同的人性。(或“展示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面對物質誘惑,有人做事中規中矩,按部就班;有人頭腦靈活,膽子較大。作者通過一件細小的事情,揭示出了兩種不同的人性,耐人尋味。(或從“把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展示在讀者面前”角度,分析正確也可得分)(2分)

②引發人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有些東西通過正當途徑不易到手,而採取非常手段卻能輕易得到;有些公共財產,看似管理嚴格,其實卻可以輕而易舉地被人拿走,這些生活中的“悖論”引人深思。(2分)

③表達作者對社會不正之風的隱憂。小說中的“二姐夫”可謂是缺乏公德和規則意識的代表人物,作者通過“竹子事件”,表達了自己對“二姐夫”這類人給社會造成潛在風險(危害)的隱憂。(從“含蓄地批評了像‘二姐夫’之類缺乏公德和規則意識的人”角度,分析正確也可得分)(2分)

10.D(原文標點為“鉞時駐城外玉泉營,聞變欲遁去。顧念妻子在城中,恐為所屠滅,遂引兵入城。解甲覲寘鐇,歸臥家稱病,以所將兵分隸賊營”)

11.B(“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錯)

12.B(“派人悄悄出城搬取官兵”錯了,他並非派人搬取救兵)

13(1)仇鉞一定不會順從叛賊,如果讓他知道朝廷要提拔重用他,其意志會更加堅定的。不這樣的話,只會拋棄良將幫助敵人而已。(“擢”1分,“然”1分,“資”1分,大意2分)

(2)仇鉞上奏五件事,其中請求讓在京城操練的邊軍返回邊疆,停止京軍出征,以便減少對公傢俬人的煩擾。(“上”1分,“中”1分,“京操邊軍”1分,大意2分)

14.A(2分) E(3分)(A “元日”指正月七年級;E項錯在“喜”,這首詞作者通篇只有憂愁感傷,沒有歡喜快樂)

15.(1)對人生飄搖不定的感傷之情。花事盛衰,時光更替,詞人數度宦海沉浮,多年被迫閒居,身不由己。(2分)

(2)對國事未來的憂慮之情。詞人一生力主抗金,皇帝更替,期許朝廷改變偏安政策,春天花期已定的自然現象和國事風雨的“無憑準”使人難免憂慮。(2分)

(3)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苦悶之情。大自然的節候推移、眼前江山破碎和渴望收復失地、統一國家大業所構成的矛盾使作者憂心如焚。(2分)

16.(1)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3)學不可以已

17.B(“望其項背”: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於否定句中。“一目瞭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明白。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兩袖清風”:兩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18.D(A成分殘缺,在“各種全球性挑戰”前加上“應對”;B不合邏輯,“杜撰的假課文”應刪去“杜撰”或改為“杜撰的課文”;C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去掉“事故”。)

19.C(根據邏輯關係推斷)

20.①對溫度的要求較高 ②因此需水量也較多 ③玉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答對一句得2分,答對兩句得4分,答對三句得5分。)

21.構圖要素:麥穗、對勾和地球。(3分)寓意:綠色象徵環保和安全,金黃色寓意成熟和豐收,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3分)

22.寫作提示:

對於“小兒”的行為,可表示贊成,也可表示反對,還可辯證看待。

如贊成“小兒”的做法,可從小兒”的行為的本質是對生命關愛和尊重這一角度說理。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仁”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而佛家、道家更是講博愛之心,慈悲萬物,不可殺生,不可見死不救。從這一角度理解,喚起對生命的悲憫與關愛,應是教材編寫者編寫該課文的主要用意。

如反對“小兒”的做法,可從這樣的角度說理:“小兒救蜻蜓”的行為,似乎又破壞了自然界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也有悖於我們當今所倡導的生態平衡、自然和諧的精神理念。

如辯證看待,可對“小兒”行為的利弊及其影響表達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從“人文”還是“自然”角度看問題,都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應重點圍繞“為什麼”而寫作,即或贊成,或反對,或辯證看待“小兒”行為的理由;第二,立意應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若拋開材料內容,不是針對“小兒”的行為發表看法;或只把愛心、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當作話題泛泛而談,應視為偏題之作。

【參考譯文】

仇鉞,字廷威,鎮原人。他開始以僱傭兵身份供職於寧夏總兵府,大受信任和偏愛。恰逢都指揮僉事仇理去世,他沒有後代,於是便命仇鉞繼承其世襲職位。正德二年(1507),由於總制楊一清的推薦,仇鉞被提升為寧夏遊擊將軍。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及都指揮何錦、周昂、指揮丁輝謀反。仇鉞當時駐守在城外的玉泉營,獲悉此事後想逃離。可顧念自己的妻兒還在城中,擔心被叛賊屠殺,於是引兵入城。他脫下戰袍,前去拜見寘鐇,然後回到家中,臥床稱病,將所部軍隊分屬賊營。何錦等相信了他,時常去向他詢問計策。仇鉞也假裝與他們傾心而談。暗中卻結交壯士,派人悄悄出城,讓其回來後報告說官軍馬上就會趕來。仇鉞趁機哄騙何錦、丁廣,說應該迅速出兵守住渡口,遏制東岸的軍隊,不讓它們渡過黃河。何錦、丁廣果然傾巢而出,而讓周昂獨自留下守城。寘鐇因行祭旗禮去召仇鉞,仇鉞卻聲稱自己得了急病。周昂前來看他時,仇鉞正躺在床上呻吟不止。伏兵突起,亂棍將周昂打死。仇鉞於是提著周昂的腦袋,躍馬大呼,壯士頓時齊集,徑直奔到寘鐇的府邸,將他捆綁起來,於是其部曲紛紛潰逃。他們舉兵謀反共十八日便失敗了。在此之前,朝廷獲悉謀反一事,決定命神英為總兵官,而命仇鉞為其助手。隨即傳來仇鉞投降叛賊的訊息,於是打算將詔書追回。大學士楊廷和卻說:“仇鉞一定不會順從叛賊,如果讓他知道朝廷要提拔重用他,其意志應當會更加堅定。不這樣的話,只會拋棄良將幫助敵人而已。”朝廷這才沒有追回詔書。事情果然被平息。而劉瑾與陝西總兵官曹雄關係親密,將仇鉞的功勞全部歸於曹雄,仇鉞竟沒能被特別提升。劉瑾被誅後,仇鉞才進升為代理都督僉事,朝廷命令充任寧夏總兵官。隨後論功時,他被封為咸寧伯,年祿一千石,並被授予世襲誥券。正德八年,大同告警,仇鉞充任總兵官,統領京軍前去禦敵。仇鉞上奏五件事,其中請求讓在京城操練的邊軍返回邊疆,停止京軍出征,以便減少對公傢俬人的煩擾。特別切中時弊,當時沒有被採納。仇鉞到後,正趕上賊寇侵犯萬全沙河。他率軍進擊,斬首三人,而所部軍士死亡二十餘人,賊寇也退去。仇鉞奏上捷報,並蒙受賞賜,朝臣談及此事都恥笑他。十年冬,他因病解除軍務。後去世,終年五十七歲,諡號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