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2018屆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卷1題目及答案

大學聯考語文備考除了知識點的記憶背誦,更需要多做模擬試卷題來提高答題技巧,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2018屆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卷1,希望能幫到你。

2018屆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卷1題目及答案

  2018屆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卷1題目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不同時代的熨斗儘管造型多樣,用途迥異,但無一例外的黝(yóu)黑、沉實,彷彿被它熨平的,不光是峨冠(guān)

博帶,還有隱藏在時間縫隙裡的各種褶皺。

B.《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改編至唐七同名小說的古裝玄幻電視劇於未播之前就深陷(xiàn)抄襲爭議,在微博和豆

瓣(bàn)網上遭遇了網友的大量抵制。

C.新發現的天一閣所藏抄本《琅(láng)嬛文集》,收錄了張岱佚(yì)文二十餘篇,即使相同篇目者也多有異文,可以

訂正今本的很多訛誤。

D.街角的長凳上坐著一個老頭,他戴著一頂皺(zhòu)巴巴的帽子,帽簷耷(dā)拉在前額上,眼袋鬆弛下垂,一副疲憊

不堪的樣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 ,3題。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淩氏,二百年來以“崇文•慎思•克儉•厚德”為家訓。其故鄉凌家大院高屋華堂,危簷曲廊,既有名門望族的巨集偉氣勢,又有書香門第的古雅淡泊,佈設之美,建築之精,非同一般,處處體現家風族訓,承載人文風流。[乙]淩氏先祖講究“地勢之聚,文運興盛”,建築大院時設計成“福”“喜”兩個院,均按漢字繁體筆畫布局,上下兩層,下面是磚券窯洞,洞上建房,屬晉中山區民居式樣,院裡精緻雅觀的挑簷牌樓,精益求精的影壁花牆,美觀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圖案、挑角護脊等無一不是工藝珍品。[丙]舉頭可見“退一步想”、“夫然後行”等體現家訓的刻字匾額,兩院又互聯相通,與周圍地形構成一個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聖手巨擘。這番設計,足顯凌家先祖重文厚德蔭庇後人的良苦用心。淩氏一門果然顯赫,有晉冀魯豫邊區督學、研究員、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長、博物館長、海內外著名作家等數十人,精英薈萃,群星閃耀。

2.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名門望族 B.精緻 C.精益求精 D.蔭庇

3.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甲 B.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

2.5儼然已成為中國當下最敏感的話題之一,1月30日全國霧霾面積已達到143萬平方公里,社會各界呼籲儘快出臺治

理空氣汙染,各城市和地區開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處事謹慎,善於思考,也很有主見,對別人的意見從來不隨便苟同。

C.尋找人類的精神家園,就是尋找人作為文化的人應該得到的一個樸素寧靜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寫詩過程中常常傾注頗多心力在一兩個字上,這一兩個字常常使詩歌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產生

出來。

5.請把下面的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只寫序號 (3分)

音樂創作的過程是一種特殊而複雜的藝術生產過程和審美創造活動。作家 ▲ , ▲ , ▲ , ▲ ,

▲ , ▲ 。整個創作過程是形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等多種思維方式和心理形式共同參與協作完成的。

①通過音樂語言加以表現 ②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加工、重組、創造

③形成直接或間接的體驗 ④並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觀念等融入作品之中

⑤以現實生活為基礎 ⑥產生創作衝動

6.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5分)

(1)學校即將舉辦戲劇節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訶德》等劇目。請你為演出節目單撰寫一段角色介紹文字。要求寫清劇目與角色名稱,突出角色的形象特點。

(2)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喜歡在“圈”裡晒晒照片,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綁架”,甚至退出了微信。對此,你有何思考?請寫一段文字,表達你的觀點和理由。

(3)請以“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為首句,寫一段抒情文字。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0分)

文化認知應告別無限度“啃老”

提起文化符號,最容易想到的還是孔子、書法等傳統中國文化,兩千年文明古國,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秉承了中國文化的先驅與精髓。事關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巨集篇敘事自然也少不了這些祖輩先烈世代相傳的“中國味”,譬如京劇,譬如書法,譬如造紙術,譬如中醫。中國文化也因為傳統文化的彰顯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輝。

傳統文化的體認與傳承,彪炳著國人在現代性社會裡對歷史的一種認知和闡釋,特別是在功利主義洪流大舉進犯的文明危機下,常懷緬懷傳統文化之心能實現價值觀的自我揚棄。無需附庸風雅,也無需故作清高,在傳統文化符號的推選中,我們看到了那些影響深遠的中國特色“古色古味”。

傳統文化符號被大舉推崇,是好事,至少說明其在開化性的文明發展史中有其立足之地。但我們又應該有所認知,與之相對應的當代文化缺失使我們的切膚之痛。

無限度的透支傳統文化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在這種習慣中,我們鮮有看到將其托起至揚棄和革弊的層面,對普羅性的大眾而言,傳統文化成了萬金油——大家都大概瞭解,大家都為之驕傲,大家都能侃侃而談,但對其體認也僅停留在驕傲和談資的深度。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啃老”行為。一方面,傳統文化在現代性社會的建構中被屢屢搬上臺面,能夠和國外媲美,能夠彰顯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被用了再用;另一方面,當代文化的發展和架構始終落後半拍,或者說上不了臺,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

當然,這裡面有個心態問題。傳統文化的“中國化”情結根深蒂固,固化的思維和邏輯鎖導致的是容不下其他能夠代表中國特色文化的存在,即使是當代先進文化也不能上升到“中國符號”的高度,對被抽查的大學生而言如此,對廣大國人亦是如此。因為可能無需多想,提到文化符號,腦子裡都會理所當然的將孔子、書法、中醫等“文化元老”拿出來,這已經變成一種毋庸置疑的體認習慣——這就衍生為在文化符號選擇上出現的趨同性和理性化及其與日常文化趣味的分離的情況。

另外的問題還在於在現代文明社會的建構中,功利主義氾濫,膚淺和偏執文化如洪水猛獸,文化多元化的一種弊病就是文化冗雜繁多,核心文化價值缺失。這是最需要警惕的,因為即使是傳統文化都會出現最近的“糟粕精華”如何界定的學術爭論,而當代文化雖然批判性和抵制性大有,卻依然不能消弭和擺脫落後和腐朽文化的擾攘侵蝕。在現代社會價值觀體系的建構下,當代文化缺少“領頭羊”,既有文化的深度和廣度尚需錘鍊,特別是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特色”的當代文化符號岌岌可危。需要拯救和弘揚的,正是那些身處龐雜文化侵擾的“中國味”,譬如魯迅,譬如鳥巢等等。

在各種思潮氾濫的情況下,中國當代文化既要自證清白,出汙泥而不如染,還要自我昇華,自我琢磨。而這一切,都得依靠國人的力量,那麼在這場當代文化符號的提格與拋光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實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糾偏——不能無限度“啃老”。

7.下列說法不符合文字內容的一項是(3分) ( )

A.文化多元的弊病是文化的多樣化,然而核心文化價值缺失。

B.文化符號選擇出現趨同性和理性化及其與日常文化趣味的分離。

C.文化功利主義、膚淺和偏執文化影響當代社會對待文化的態度。

D.中國當代文化的發展方向是自證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分) ( )

A.京劇、書法、造紙術、中醫等等,這些祖輩先烈世代相傳的“中國味”實際上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

B.對傳統文化的體認與傳承,顯示著國人對歷史的一種認知和闡釋,常懷緬懷傳統文化之心能實現價值觀的自我揚棄。

C.當前,傳統文化符號被大舉推崇,不但如此,我們也已經常看到,大多數將其托起至揚棄和革弊的層面。

D.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特色”的當代文化符號岌岌可危,譬如魯迅、鳥巢等等,尤其需要我們的拯救和弘揚。

9.根據文章內容,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文化。(至少寫出三點)(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菩提本無樹 熊召政

1五祖寺在黃梅東山上,雖然其規制比之省城歸元寺、當陽玉泉寺,略欠恢巨集。但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說放在鄂省,就是放諸全國來考量,也是不可替代的。

2大家都知道,佛教傳自印度。但自從禪宗產生後,佛教才算實現了中國本土化。這個過程經歷了數百年,儘管曲折,但最終找到了出路。這種皈依是雙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

3禪僧們依漢土的文化習慣,稱自家門派的開創者為祖。依其傳承的譜系,則初祖達摩來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則都是大別山人。前二位在山北,後二位在山南。我的家鄉在大別山主峰之下,我每以此為驕傲。但人們往往只知道大別山是紅色革命根據地,是一支英雄的山。卻不瞭解它同時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見鳥忘機的佛國禪峰,不但產生了四位禪宗領袖,而且還培植了個性鮮明的中國式的宗教智慧與情懷。

④慧可、僧璨、道信與弘忍,四位禪宗的道場分別在太湖的司空山、潛山的天柱山、黃梅的雙峰山與東山。這大別山中的四座峰頭我都專程拜謁過。觀其風樹從容、丹青開於空際的景象;聽其泉流嗽石、鐘磬飛而遠聞的韻致,我的心難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塵之思。

⑤老實說,這四處祖庭,東山的風景不算最好。禪是靜謐的、安寧的,它的生機如枝頭開放的鮮花,雖然燦爛,卻無聲無息。東山喧鬧了一些,過多的俗聲,使滿月蓮花境界稍受影響,也侵擾了諸佛的莊嚴。但是,專程前來拜謁的旅人,若有參透了般若智慧的禪風禪骨,一定能夠剔去囂雜,在寺中曲折的廊廡間以及生著青苔的石階上,聽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個舂米的和尚吟誦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⑥這個舂米的和尚釋名慧能,他目不識丁,曾被五祖弘忍稱作“獦狚”,這含了一點點貶損的意思。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來,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廚下做苦力。三年後,他卻因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徵著禪宗正脈的袈裟傳給了他。

⑦在湖北這片土地上,有兩件事在歷史中都具有典型的意義。一是劉備看中二十七歲的諸葛亮,拔擢為“軍師”;二是弘忍看中慧能,讓其成為接班人。若按各自當時的情況看,劉備麾下,不但有關羽、張飛與趙雲,還有大謀士徐庶。諸葛亮寸功未建,只憑一個《隆中對》就立即受到重用,用現在的話說,他只是一個回鄉知識青年,連城市戶口都沒有。而慧能呢,只是一個廚房裡的雜役,弘忍門下,一千多個弟子,可謂眾星燦爛,特別以神秀為首的十大弟子,個個都是“博士後”,與他們比,慧能只能算是一個“農民工”了。但僅憑二十字偈,他就成了禪宗的第六代領袖。儘管事後看,諸葛亮與慧能的選拔都是正確的,但在當時,這種選拔難免遭到世人的非議。中國用人,歷來論資排輩。若劉備與弘忍兩人,不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起用新人,則諸葛亮與慧能,恐怕就會混跡於眾生,終老江湖了。

⑧基於此,無論是用世間法還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會感受到它的卓爾不群。

⑨我個人認為,政治領域中諸葛亮的《隆中對》,佛教領域中慧能的《菩提偈》,都具有石破天驚的意義。慧能之前的五祖,規定了禪宗的方向,但尚未讓禪宗走向民間。讓佛教走向大眾,用智慧啟迪人心,慧能是第一人。

⑩凡是智慧的,必是大眾愉悅的;凡是眾生愉悅的,必是簡便的.。有《六祖壇經》傳世的慧能,早成了令人景仰的智慧大師。弘忍畢生做了很多功德,然而他最大的功德,莫過於發現了慧能。

⑾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參謁。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裡。在五祖傳衣缽處,新蓋了一座祖師殿。殿角有一棵參天古樹。導遊小姐說那是菩提樹。一位年輕的遊客茫然地問:“不是說‘菩提本無樹’嗎?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樹呢?”

⑿導遊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著。我看到這一幕,忖道:若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這樣的對話,便是禪家活潑潑的機鋒了。

10.簡要賞析文章第4段劃線句子。(4分)

11.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這種皈依是雙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2分)

(2)無論是用世間法還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會感受到它的卓爾不群。(2分)

12.簡析第七自然段寫劉備請諸葛亮和弘忍看中慧能的作用。(6分)

13.有人認為文章最後兩個自然段可以刪去,這樣使文章更簡潔,你贊同嗎?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4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

東 軒 記 蘇轍

餘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氾濫,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於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闢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餘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於一。晝則坐市區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於所謂東軒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餘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於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②,尚可自養,而不害於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生死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餘方區區欲磨洗濁汙,睎③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餘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裡,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遊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注]①漘:(chún)江邊。②抱關擊柝:守關擊梆。這裡指出任守門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敗刺史府門 敗:沖毀 B.假部使者府以居 假:借用

C.旦則復出營職 營:謀生 D.落其華而收其實 落:拋棄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乃克支其欹斜 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B.易窮餓而不怨 潦水盡而寒潭清

C.假部使者府以居 斧斤以時入山林 D.而不害於學 見笑於大方之家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第一段,記敘開闢“東軒”,坐市區,公務繁忙的全天生活,簡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啞然自笑”的無奈

心情。

B.第二段,從東軒的簡陋日子聯想到顏回苦學生活;借顏回“簞食瓢飲”之樂,追求一種“安貧樂道”精神,抒發其政

治失意後而又急於排遣的曠達心情。

C.第三段,由顏回的安貧樂道,聯想到將來“歸伏田裡”,抒發了他“分享顏氏之樂”的超然情懷。

D.第四段,交代作記時間,目的是為了增強了“記”的真實感。

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4分)

(2)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4分)

1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裡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遊以忘其老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9-20題。(7分)

[中呂]滿庭芳• 武林感舊 (元)湯式

錢塘故址,東吳霸業,南渡京師。其間四百八十寺,不似當時。山空濛湖瀲灩隨處寫坡仙舊詩?水清淺月黃昏何人吊逋老荒祠?傷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19.這首元曲描寫屢遭兵難創傷的杭州 的景象,抒發了詩人 的感慨。(2分)

20.請賞析這首元曲的主要藝術特色。(5分)

(三)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21-22題。(6分)

(1)《論語》: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2)《論語》: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3)《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21.回憶書本知識,簡要回答為什麼說“中庸”是一種至德?為什麼“民鮮久矣”?(2分)

22.《論語》《中庸》都言及“允執其中”的問題,請談談你的理解。(4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        。

(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

(3)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 。

(4)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想當年,金戈鐵馬, 。

(5)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 。

四、作文(6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昆德拉說,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然而,沒有負重,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

那麼我們將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呢?輕,還是重?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注意】1明確觀點,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3不得抄襲、套作。

命題意圖:本次作文的命題嚴格遵循了導向性、可寫性和防套性的要求。

這裡的“輕”和“重”可以做兩方面的理解。生活輕鬆、輕柔、輕盈、輕快,當然會讓人感覺到愉快,但如果是輕薄,輕浮,輕狂,又當如何?同時,“重”可以是生活的沉重,但也可以是生活的充實和豐富。本題提供了多元的主題傾向,讓考生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讓這一討論更趨理性,導向性很明確。另外,考生立足於對生活的審視,可以思考當下緊張的高中生活,也可以關注廣闊社會人生,去關注生活背後的真諦,注重理性思辨,凸顯生活體驗,要求考生寫出自我對生活的思考與感悟,可寫性很強。

防套性也是本次作文命題考慮的重點。要想提高作文題的防套性,只有加強題目的限制性,讓考生緊扣題目提供的材料和含義作文。為此,試題設定了兩種可能看法,讓考生選擇一種作文,避免考生漫無邊際地發揮。當然,為了讓考生有更大的發揮餘地,試題也允許考生在立意上有一定的自由,同時不規定具體題目,讓考生自擬。

  2018屆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卷1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音、現代常用規範漢字的能力。A.黝(yǒu)黑 B.編至——編自 D.帽簷——帽沿

2.C 【解題思路】精益求精:(學術、技術、作品、產品等)好了還求更好。此處用來形容影壁花牆不當,可改為“精雕細琢”。精雕細琢:精心細緻地雕琢,多用於比喻,形容做事認真細緻。A.名門望族:指有聲望的人家。B.精緻:精巧細緻。D.蔭庇:比喻尊長照顧晚輩或者祖宗保佑子孫。

3.C 【解題思路】 兩個並列成分的引號中間不能加其它標點符號,頓號應刪去。

4.C 【解題思路】A.賓語中心語殘缺,“出臺治理空氣汙染”後加“的有效辦法”。B.“隨便”與“苟”重複。D.句式雜糅,可將“產生出來”刪去。

5. ⑤③⑥②④①

【解題思路】(現實生活---形成體驗---產生衝動----進行創作---融入自我--語言表達)

6. 【寫作指導】(1)著眼對角色的介紹,既要清楚每部戲劇的主要人物形象,更要對形象的特點把握準確、到位。由於是介紹性文字,一要注意用語的準確,二要注意介紹時的條理性。(2)表達你對退出微信或對微信晒照、吐槽的思考,所以觀點一定要鮮明,然後再圍繞觀點進行闡述,注意說理性和條理性。(3)寫抒情性文字,但所給的限定是“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可以把這個作為抒情中心進行展開,注意突出“青春”和“太倉促”這兩個關鍵詞,用語方面要生動、形象。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0分)

7.D 【解題思路】(除了要出淤泥而不染,還要自我發展。)

8.C 【解題思路】(C選項“經常看到,大多數人將其托起至揚棄和革弊的層面”錯,原文是“我們鮮有看到將其托起至揚棄和革弊的層面”。)

9. 【解題思路】1不帶功利推崇經典文化;②抵制糟粕文化;③文化發展要有核心文化;④對文化既要繼承又要發展。(1點1分)(共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10、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2分)描寫了大別山中的四座峰的秀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貌,(1分)表達了作者無限嚮往之情。(1分)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可以從修辭方法、詞語運用、分析句子、理解文章幾個方面考慮,“觀”是視覺,“聽”則是聽覺,從試聽兩個角度分別描寫峰頭秀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貌。“我的心難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塵之思”表達作者的嚮往之情、喜愛之情。

11、(1)禪宗既包含了印度文化,又包含了中國本土文化,值得研究。(2分)

(2)無論是從世俗看還是從佛教看,五祖寺都有非凡的意義。(2分)

【解題思路】由第2段“大家都知道,佛教傳自印度。但自從禪宗產生之後,佛教才算實現了中國本土化”可知,“這種皈依是雙向的”是指禪宗既包含了印度文化,又包含了中國本土文化;“因此也是有趣的”是值得研究。“五祖寺”在山中“世間”和“山中”各代指世俗人間和佛教,“卓爾不群”意為優秀卓越。

12、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和弘忍看中慧能都是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識別人才的典型,具有歷史意義又對現實具有啟發意義,豐富了文章的內涵;(4分)引出下文對五祖寺的讚美,為下文的議論作了鋪墊。(2分)

【解題思路】解答這類問題應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回答。內容: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和弘忍看中慧能都是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識別人才,具有歷史意義。結構:引起下文,為下文議論做鋪墊,豐富了文章的內涵。

13、不贊同。(1分)理由:①文末兩段內容深化了文章主題,導遊小姐和一個年輕人的對話充滿禪意,給人啟示,收到了言有盡意無窮的效果;(2分)②文末兩段寫作者遊五祖寺時看到的菩提樹,回到現實,照應標題,使全文結構完整、嚴謹。(3分)

【解題思路】先亮明觀點不贊同,再從內容和結構上分析。內容上:文末兩段導遊和遊客的對話充滿禪意,“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深化文章主旨。結構上:照應題目,使文章結構嚴謹。

三、古代詩文閱讀(4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

14.C【解題思路】營:經營

15.A 【解題思路】A.均為副詞,才;B.錶轉折的連詞:卻;表並列的連詞C.來,表目的;介詞,按照D.對,引出物件;表被動。

16.C【解題思路】抒發了他“分享顏氏之樂”的超然情懷錯誤,應該是抒發了他“歸休田裡”的超然情懷

17.(1)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的塵事,擺脫繁雜瑣碎的事務,回到能修身養性,培養品德的場所去,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纏繞住而身不由己。(“棄”“ 而”、狀語後置句每處1分,句子通暢連貫1分)

(2)所以那種樂趣,足夠克服窮困飢餓的處境卻毫無怨言,即使是帝王也不能超過他,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足以”“雖”“南面”“蓋”每處1分)

18.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裡/治先人之敝廬/為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遊以忘其老 (斷對兩處給1分)

【解題思路】先整體把握文段意思,關注名詞、代詞,確定主賓;其次,關注動詞,考慮是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情,採用什麼方式,取得了什麼結果等。文中出現的名詞和代詞有“世”“之”“先人之敝廬”“顏氏之樂”“動軒”等,抓住動詞“使得”“治”“為”等可以斷句。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我因為獲罪已經被貶做管理筠州鹽酒稅收政策的稅務官,還沒到任,就下起了大雨。筠州大水氾濫成災,淹沒了南岸的市場,漫上了北坡,沖壞了州府的大門。鹽酒稅所就在錦江邊,水災尤其嚴重。我來到任所時,房屋破敗,無處安身。於是向郡府的長官作了報告,請求借使用者部巡察使衙門暫居。郡府長官同情我無安身之處,就答應了我的請求。這年十二月,才能免支立起傾斜的房子,修補上倒塌的牆壁,又在廳事堂的東邊蓋了一間小屋,屋前種了二株杉樹,一百來竿翠竹,做為我讀書休息的處所。但是,鹽酒稅務的差事,以前由三個人來管,我來到這裡時,其餘二人,正好都卸職離去,所有的事務都落在我一個人頭上。白天我得坐守在市場上,賣鹽沾酒,收豬、魚交易的利稅,與市場上的買賣人,為尺寸的小利爭執,來盡我的職責。晚上回業,已經筋疲力盡,就昏然睡去,天已經亮了都不知道。第二天又得出去工作,始終也不得在所謂的東軒安閒地休息。每天早晚就都從它旁邊出入,回頭看看,不禁使人內心產生一種無可奈何的苦笑。

從前,我小的時候讀書,曾經暗地裡責怪顏回用一個竹器盛飯,一個瓢盛水,住在簡陋的小巷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怡然自樂。我私下認為即使不想從政做官,然而做點看門打更的小差事,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而且不妨礙治學,何至於自己貧窮困苦到如此地步呢?等到我來到筠州,每天為鹽米這些瑣事辛勤操勞,沒有一天休息的時間。雖然很想離開人聲喧囂、塵土飛揚的市場,擺脫繁雜瑣碎的事務,回到能修身養性,培養品德的場所去,但每每被繁雜的事務纏繞住而身不由己。從這以後才知道顏回所以甘心貧賤,不肯謀求一斗一升的薪祿來養活自己的原因,實在是這樣的處境對治學是有害的緣故啊。

唉!讀書人在他還沒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時候,所以他沉醉在權勢利益之中,為財帛子女經營,並以此為樂趣。等到他按著正理而尋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時候,就能擺脫虛華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時就會從容自得,連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顧,何況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種樂趣,足夠對窮困飢餓的處境漠視不顧,毫無怨言,即使讓他南面稱王他也不會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我正想以誠摯的心情洗心革面,勤學求道,希望能達到至聖先賢們的萬分之一。可是我自知我的不足,而希望差不多達到顏回憂道不憂貧的境界,不是更做不到嗎!

我已經被謫這裡,雖然知道受職事的束縛不能離開,只希望時間長久了,世人或許能同情可憐我,讓我返回家鄉,修建先人留下的破敗家園,蓋起簡陋的房屋來棲身,然後追求顏回安貧樂道的志趣,實現所向望的東軒之樂,優哉遊哉,其樂無窮,以至不知老之將至。然而這不過是幻想,我是不敢有這樣的希冀的。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人蘇轍作記。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9-20題。(7分)

19. 【參考答案】(2分)蕭條冷落 昔盛今衰 (1點1分)

20. 【參考答案】(5分)①對比(1分):“錢塘”三句起筆就進行了昔盛今衰的對比;接著“其間……荒祠”數句,運用了三個具體的對比,波瀾迭出,有力地突出了昔盛今衰之嘆。(1分,舉出一處對比並分析作用,即可得1分) ②化用前人詩句(或“用典”)(1分):前三句暗用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突出今日之衰。接著依次化用。用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句,表達而今江山殘破之意;用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句,嘆如今到處皆無美景可寫;用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句,表達而今遊人稀少、祠堂荒煙衰草無人憑弔的荒涼。(2分,舉出兩處詩句並分析作用,即可得2分)

(三)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21-22題。(6分)

21.【參考答案】“中庸”是道德修養和處理事物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用以指導修身,則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中正,性情和諧不乖戾;用以指導處理事情,則把握寬嚴適度,做到敲到好處。)因為當時社會處於一種“禮崩樂壞”的狀態,所以說“民鮮久矣”。

22. 【參考答案】“允執其中”即實行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執兩用中的原則要求主事者要多聽聽贊成的和批評的意見,然後全面考察,採取比較客觀和穩健的主張加以實行。

(四)古詩文默寫。(6分,每空1分,有差錯不得分)

23. 【參考答案】(1)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2)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3)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4)人道寄奴曾住。氣吞萬里如虎。

(5)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