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

當前位置 /首頁/職業技能/茶藝/列表

皖西黃大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皖西黃大茶加工技術加工工序為炒茶、初烘、堆積、烘焙。下面,小編詳細地為大家講講皖西黃大茶的加工工序流程,快來看看吧!

皖西黃大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炒茶

炒茶分生鍋、二青鍋、熟鍋三鍋連續操作。生鍋主要起殺青作用,破壞酶的活性;二青鍋主要起初步揉條和繼續殺青的作用;熟鍋主要是進一步做條。

炒茶鍋都採用普通飯鍋,按傾斜25。~30。砌成相連的三口鍋炒茶灶。炒茶都使用竹絲紮成的`炒茶掃把,長約1米,竹絲一端分散直徑約為10釐米。所不同的是炒法,當地茶農總結為“生鍋要旋,二鍋帶勁,熟鍋要鑽”,另外鍋溫也有所不同。生鍋鍋溫為180℃~200℃,投葉250~500克,兩手支起炒茶掃把在鍋中旋轉炒拌,使葉子隨著掃把旋轉翻動,受熱均勻,此即“滿鍋旋”。

同時注意旋轉要快,用力要勻,並不斷翻轉抖揚,散發水蒸氣。炒3~5分鐘,葉質柔軟、葉色暗綠時,可掃入二青鍋內繼續炒制。二青鍋鍋溫略低於生鍋。進入二青鍋後,及時用炒茶掃把將葉子困住在鍋中旋轉,轉圈要大,用力也較生鍋大,即“帶把勁”,使葉子順著炒把轉,而不能趕著葉子轉,否則滿鍋飛,起不到揉捻作用。

然後再加上炒揉,用力逐漸加大,做緊條形,通過多次炒揉,當葉片皺縮成條、茶葉黏著葉面、有黏手感時,可掃人熟鍋繼續做形。熟鍋溫度更低,為130℃~150℃,炒茶方法基本同二青鍋。所不同的是增加了旋轉搓揉,使葉子吞吐於竹絲掃把問,即“鑽把子”。如此炒揉、搓揉連續不斷進行,待炒到條索緊細、發出茶香、達三四成干時,便可出鍋,進行初烘。

  初烘

炒後立即高溫快速烘焙,溫度為120℃左右,投葉量為每烘籠2~2.5千克,每2~3分鐘翻烘一次,烘約30分鐘,達七八成幹,茶梗折之能斷,即為適度。這樣就可下烘堆積或者直接交售給茶站,由茶站統一堆積。

  堆積

下烘後將茶葉趁熱裝簍或堆積於圈席內,稍加壓緊,高約1米,放置在高燥的烘房內,利用烘房的熱促進蒸變。堆積時間長短可視鮮葉老嫩、茶坯含水量大小及其黃變程度而定,一般要求5~7天。

茶站對收來的茶葉,先進行拉小火,烘到九成幹,而後堆積,堆積時間相對長一點。堆積到葉色黃變,香氣透露,即為適度,可開堆進行烘焙。

  烘焙

利用高溫進一步促進黃變和內質的轉化,以形成黃大茶特有的焦香味。烘焙是採用櫟炭明火,溫度為130。C~150。C,每烘籠投葉約12.5千克,兩人抬籠,僅幾秒鐘就翻動一次,翻葉要輕快而勻,防止斷碎和茶末落入火中產生煙味。

火功要高,烘得足,這樣色香味才能得到充分提升,時間為40~60分鐘,待茶梗折之即斷,梗心呈菊狀,茶梗顯露金色光澤,芽葉上霜,焦香明顯,即可下烘,趁熱踩簍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