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精選12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精選12篇)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1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熱愛家鄉、珍愛民俗文化、懷戀美好生活的深厚情感。

2.探究寫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

3.體驗平凡生活中蘊含的人生趣味,善於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和詩意。

【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感受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童年的懷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調動自身體驗,感受平凡事物中蘊含的情感和平淡生活中的情趣。

【教學方法】誦讀感知法,合作探究法,賞析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絡傳統,匯入新課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從2008年開始我們國家的法定假日增加了三個傳統節日,同學們知道是哪三個嗎?(清明、端午、中秋)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農曆五月初五)我們這裡過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嗎?(吃粽子、吃雞蛋等)同一個節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那麼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鄉過端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讓我們一同欣賞“端午的鴨蛋”,去領略鴨蛋的神采,品嚐鴨蛋的滋味,感受那無盡的生活樂趣。(板書標題及作者)

二、瞭解作者,檢查預習

1.作者汪曾祺(PPT呈現):汪曾祺(1920-1997),現當代著名作家,江蘇高郵人。小說代表作《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汪曾祺散文注重表現“凡人小事”,能做到“以小見大”。

2.字詞預習檢查(PPT呈現):

咂摸 擰成小繩 用酒和 莧菜 絡子 大襟 車胤 囊螢映雪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要求學生根據所寫內容的不同,用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

提示:

①(別具一格的)端午的風俗;

②(別有風味的)家鄉的鴨蛋;

③(別有情趣的)端午的鴨蛋。(板書)

四、圍繞目標,合作探究

㈠欣賞“鴨蛋”,探究鴨蛋特點,感受童年端午

1.作者家鄉的鴨蛋到底有怎樣的特點呢?(PPT呈現)請同學們仔細品讀第二、三段,請以“這是 的鴨蛋,因為 (文中語句)”為句式說一段話;或為高郵的鴨蛋擬一句廣告詞,宣傳一下高郵鴨蛋,注意突出高郵鴨蛋的特點。

(學生自讀思考,小組交流探討)

提示:

①用句式說話要注意尋找文中表現高郵鴨蛋“聲名遠揚、與眾不同、歷史悠久、質細而油多”等特點的語句;

②為高郵鴨蛋廣告詞時可以借鑑已知廣告,但一定要注意突出高郵鴨蛋的特點。

2.高郵鴨蛋是這樣的讓人垂涎、心動,那有鴨蛋相伴的童年的端午又是怎樣的呢?(PPT呈現)請同學們閱讀4—6段,可採用這個句式:“童年的端午是 的,因為 (文中所寫的童年趣事)”。

提示:童年的端午是快樂、幸福、美好、充滿情趣的,因為掛鴨蛋絡子、玩鴨蛋、蛋殼裝螢等。

㈡品味“鴨蛋”,體會作者情感,探究語言特點

1.高郵鴨蛋之所以令我們心馳神往,就在於作者寫得好,情深意切。那麼本文的語言寄寓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呢?(PPT呈現)下面同學們採用美讀——通過恰當的語氣、語速、重音,讀出語句的意蘊和情味。要注意讀出文章的言內之意和言外之意。(採用朗讀競賽的方式)

提示:

①“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造型式的語言生動寫出了家鄉鹹鴨蛋的美味可口,讓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兩個字眼就能寫出事物的特色神韻。這種繪聲繪色,這種動感,以及快感,從一個“吱”字中得到了活靈活現的表現。問題探究:“——”的作用是什麼?(聲音的延長)“一……就……”表明了什麼,能否去掉?(不能。表明了油多,冒得快,令人欣喜。)將“冒”改為“擠”、“流”可以嗎?(“冒”能更好地表現鴨蛋被扎後紅油溢位的情態)請同學繪聲繪色地讀出來。

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的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所食鴨蛋多矣”帶有文言性質,增強幽默意味。以他鄉比故鄉,褒貶之情十分突出。

③“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但是《醃蛋》一條我看後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有點愛屋及烏了吧!

④“我在北京吃的鹹鴨蛋,蛋黃是淺黃的,這叫什麼鹹鴨蛋呢!”——淡淡的幽默,濃濃的深情,超越事實的評價。

⑤“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象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實際上認為高郵不僅出鴨蛋,還有那麼多心靈手巧、勤勞能幹的高郵百姓,自豪和讚美之情油然而生。

一提起家鄉的鴨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訴說對家鄉的讚美,飽含自豪之情。這種讚美,這種自豪都緣於作者那濃濃的思鄉之情,緣於對童年美好記憶的深切懷念。(板書:熱愛家鄉 懷念童年)在這裡,作者寫鴨蛋——而實際上是抒發熱愛故鄉、懷念童年的情感,這種寫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2.如果同學們體會完了語言蘊含的情感,再採用與同伴合作的方式,探究本文語言其它方面有什麼特點。

提示:語言特點可從三個方面探究:

①口語色彩濃厚,用方言表現地方特色;

②語言平實樸素,淡而有味;

③運用古漢語作點綴,或幽默或典雅。

3.這篇課文寫的是“端午的鴨蛋”,而開頭一段卻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寫故鄉的風俗,寫了哪些風俗?這樣寫是否偏離了中心?

提示:

⑴共寫了7種風俗:先寫了端午節的一般習俗:

①系百索子

②做香角子

③貼五毒

④貼符

⑤喝雄黃酒。而後又詳細介紹了家鄉特有的風俗:

⑥“放黃煙子”

⑦吃“十二紅”等。(PPT呈現,展示風俗圖片)⑵從文章思路來看,談“端午風俗”也屬必要。文題為“端午的鴨蛋”,因此,必須首先寫端午風俗,從各地均有的風俗寫到家鄉獨特的風俗,再寫到“十二紅”,寫到“鹹鴨蛋”,於是水到渠成地轉寫“端午的鴨蛋”。從寫作手法上,先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端午”的氣氛,就為文章主體“鴨蛋”預設了一個合理的背景。

㈢評說“鴨蛋”,質疑探究

對於這篇妙趣橫生、風格獨特的美文,同學們還有沒有疑難呢?(PPT呈現)請大家先簡單交流一下,發言時可以有疑而問,藉助集體的力量共同解決疑難;也可以明知故問,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

提示:

①可探究文章結構,如課文結尾作者寫到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人認為是贅筆;也有人認為是很自然的聯想,很隨意自由,正體現了汪曾祺散文閒適自由的風格。你同意其中的一種,還是另有看法?

②可探究文章細節,如作者說自己不喜歡袁枚這個人,他自己不會做菜,好道聽途說,但卻又全文引用他的文字,這二者矛盾,該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③也可探究文章語言,如作者說“我在北京吃的鹹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麼鹹鴨蛋呢!”“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鹹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你認為作者這些說法符合實際嗎?對這些說法你是怎樣看待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對家鄉鴨蛋的喜愛之情,以及對故鄉的熱愛和對童年的懷想之情。)

五、小結課堂,昇華主題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家鄉的鴨蛋”,感受到作者熱愛家鄉的濃郁情感;透過品味“端午的鴨蛋”,感悟到作者超然自在的童心,引發我們對童年生活的懷想。並且這二者本來就是難解難分的,兒時故鄉的一切,在成年之後,都會罩上一層光輝,它們就像高郵鴨蛋裡面冒著紅油的“雙黃”;作者在寫鴨蛋的時候又是在“端午的風俗”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端午家鄉的風俗就成為這個大鴨蛋的蛋青。這就是高郵的雙黃蛋。(教師結合板書畫出鴨蛋圖形)

同學們,當我們長大成人、離家遠遊之時,所有這些與童年與故鄉有關的美好記憶,都將被珍藏在記憶深處,並會在某個孤獨的夜晚,化作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撥動你思鄉的心絃。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語言上的特色,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語言特色,感受本文的情趣。

2、理解文章於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和對故鄉的熱愛。

3、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關注日常生活細節的習慣,引導他們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

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賞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永恆的美學價值。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文章的結尾?是妙筆,還是贅筆?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由端午節的風俗匯入課文:

五月初五端午節,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種風俗帶給人多少樂趣。單是一個小小的鹹鴨蛋,就有說不完的美妙之處。倘若沒有一種故鄉情結,沒有一顆超然自在的心,誰能從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許滋味?

2、簡介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劇。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發表小說《受戒》、《大淖記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選集》。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儘量讀出文章的風味和情趣。

3、推選兩名同學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其餘同學點評。

4、精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結構,整體把握文意。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對家鄉端午節風俗的描寫,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時表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鄉最有名的是鹹鴨蛋,尤其是雙黃鴨蛋。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寫孩子們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鴨蛋。

5、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意。

(1)提問: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這與寫高郵鴨蛋有何聯絡?明確:

作者先介紹端午節的一般習俗:

①系百索子

②做香角子

③貼五毒

④貼符

⑤喝雄黃酒。而後又詳細介紹了家鄉特有的風俗:“放黃煙子”、吃“十二紅”,進而引出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和“掛鴨蛋絡子”的習俗。

(2)學生朗讀文章第

2、3自然段。

提問:家鄉高郵鴨蛋有何特點?作者著重寫了哪些內容?在寫法上有何特點?(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家鄉最有名的是鹹鴨蛋,尤其是雙黃鴨蛋,因此作者對此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述。第二自然段開頭,作者採用連環承接的方式,說明家鄉盛產鹹鴨蛋。接著用“肅然起敬”和“特別標明”兩個短語,說明家鄉鹹鴨蛋的出名。

高郵鴨蛋多出雙黃鴨蛋,作者在這裡採用對比的方法,說明家鄉雙黃鴨蛋“多”。

“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後,裡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這裡用多重轉折方法說明家鄉雙黃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後作者採用多層轉折、層層鋪墊的手法,說明家鄉鴨蛋的“好”。第三自然段具體點明高郵鹹蛋的口味特點,結合自己生活經歷表現作者獨特的生活感受。

(3)學生閱讀課文最後三段。

提問:這部分寫了什麼內容?你是如何理解課文結尾,作者寫到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這部分作者介紹了“掛鴨蛋絡子”的習俗,具體寫了做鴨蛋絡子的鴨蛋的挑選到孩子們的吃法,吃完後的用途等等。作者將現在的成人立場和在故鄉時的少年人的視角交織在一起,以童趣寫出了對家鄉的依戀和熱愛。課文結尾,作者寫了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段話與課文主要內容無關,是贅筆;也有人認為,由螢火蟲在鴨蛋殼裡閃閃發亮的樣子聯想到車胤苦讀用的囊螢,很自然,正體現了汪曾祺閒適自由的風格。

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聯絡,不求統一答案。

三、朗讀課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本文的語言魅力主要靠反覆朗讀才能體會得出。有些語段還應指導學生讀出語氣語調、讀出韻味。通過朗讀,感受本文的情趣。

讓我們一起朗讀文章第二、三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點。

明確:

師生可以一同談談自己對某一語句的感受、體會。要使學生認識到:好的語言不一定是華美的詞藻和整齊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語句同樣有韻味有情致。文章語言生動、口語化,又從容舒緩,富有韻味,寫盡了作者對窮家鄉、名鴨蛋的感情,也使他筆下的故鄉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延伸

讓學生交流一下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談自己的體會。

要求:先讓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接著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節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學生交流之後,可以就“端午節”這一話題,自選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師還可向學生推薦沈從文《端午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風情,鼓勵學生關心、參與有益的民俗活動。

五、小結

《端午的鴨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在小小鹹鴨蛋裡嚐出生活的滋味,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讀來從容閒淡,大有月下聽長者談古論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間,流露出的是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文章於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結構的嚴謹,但在隨意之中也體現了構思的嚴謹與和諧。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家鄉獨特的端節習俗,理解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朗讀行文思路,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1)注意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注日常生活細節的習慣。(2)激起學生對兒時生活懷想和對故鄉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1)瞭解作者家鄉獨特的端午習俗,理解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蘊涵的人生情趣和詩意之美。

四、教材分析:

《端午的鴨蛋》是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第17課,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節為主題,本文十分典型的地體現了汪曾祺散文的“小敘事”的特點。文章信筆拈來,從容閒適;文筆自然生動,語言平實有味。內容簡單但寫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細讀此文,要引導學生欣賞作者優美語言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口味日常生活中動人底蘊。

五、學情分析: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六、課型:

預習展示課

七、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出示:“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這首詩。)今天我們跟隨汪曾祺,這位有著濃濃鄉情,帶著芬芳鄉土氣息的作家去他的家鄉,看看他小時候過端午節吃些什麼,玩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5分鐘)(獨學)

(一)出示學習提綱: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讀一遍課文,積累字詞。

2、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用簡潔的語言給第1段、2-3段、4-5段擬小標題)

三、默讀品悟,合作探究。(15分鐘)(對學或群學)

(二)出示學習提綱:

1、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習俗,他詳細介紹了哪種習俗?為什麼詳細介紹?

2、作者是帶著什麼感情向我們介紹自己家鄉的特產——高郵鹹鴨蛋呢?跳讀其中語句進行品析。

3、根據內容你能用自己的話誇誇“咱家鄉的鴨蛋”嗎?

示例:我家鄉的鴨蛋是美名遠揚,因為“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鹹鴨蛋!’上海的賣醃臘的店鋪裡也會賣鹹鴨蛋,必有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

4、作者寫端午的鴨蛋寫了什麼趣事?讀一讀,品一品。

5、探究:作者為什麼如此津津樂道談論“鹹鴨蛋”?

四、精讀賞析,品味語言。(15分鐘)

(三)出示學習提綱:

以小組為單位,組內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邊品味邊和小組成員交流體會。

五、聯絡自身,拓展遷移。(5分鐘)

(四)出示學習提綱:

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或物件。

六、教師小結: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關注,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願同學們每一天都生活得快樂!

附:板書設計:

板書:端午的習俗——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

(豐富、獨特)(質細、油多)(快樂、有趣)→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4

學習目標

1.體會文章語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韻味和情致。

2.關注民俗,瞭解民生和民間文化。

學習難點

學習品味富有情致和特色的重要語句,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

學習方法:自主、研討、探究。

學習時數

二課時

教學設想

中心環節是閱讀和討論。

教學程式

預習、朗讀、質疑、討論、作業。

特別說明:預習是課上預習

第一課時

預習課上預習(自主學習)

七項任務:

1.讀課文,查字典處理生字生詞。(工具書:《新華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成語詞典》等)

2.查詢相關資料:作者、背景等。

3、詳看課下注釋,瞭解相關資訊,進一步理解課文。

4、再讀課文,同時標註自然段的序號並概括各段段意(一為說話方便;二為理清文章思路。)。

5、圈點勾畫重要語句並作賞析,做旁批(一段)、眉批(一頁)。

6、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題。

7、寫出自己的疑惑。

說明:

1、預習的閱讀方式——主要是默讀。(默讀最有利於思考,多用默讀,)

2、預習在課上預習。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介紹作者,讓同學們互相展示收集的有關汪曾祺的資料。

二、整體感知。

1、接力朗讀課文。要求:讀的同學力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

聽的思考:本文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說明設計目的:

(1)檢查預習概況,包括字詞。

(2)進行朗讀訓練:通篇朗讀,加強朗讀。

(3)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思路:端午節的風俗→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

(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5、6自然段)

2、.快速瀏覽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設計目的:鍛鍊快速整理資訊的能力)

3、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為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不能忘懷?(設計目的:訓練概括能力。)

明確:

三、品味語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這三點在課文中能看出來嗎?請你朗讀課文,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設計目的:(1)“用”課後題,由原來的二、三段擴充套件到全文,意在引導學生品味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2)繼續訓練朗讀)

四、討論:.如何理解文章最後一段的爭議?

課文結尾,作者寫到了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段話與課文主要內容無關,是贅筆;也有人認為,由螢火蟲在鴨蛋殼裡閃閃發亮的樣子聯想到車胤苦讀用的囊螢,很自然,很隨意,正體現了汪曾祺散文閒適自由的風格。你看呢?

(明確:本題是一道發散性的問題。只要學生自圓其說就可以。認為是贅筆者,主要是為保證結構嚴謹,這對於中學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認為“自然、隨意”者,實際上已經到對作者風格的品評了。)

五、作業佈置:(任選一題)

1.假如你向大家推薦《端午的鴨蛋》,請寫一篇課文簡介;

2.請你介紹你記憶中的美好端午或其他傳統節日。

教學反思

一篇課文學下來了,靜坐反思,幾多得失。有幾點比較滿意:

一、學生學得很愉快。雖然是初次見面,但課前的有效溝通,以及一些方法的交流,師生減少了許多陌生,多了許多默契,有效的溝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整個課堂學生參與面很廣,回答積極,課堂氣氛輕鬆愉悅。

二、學生能掌握一些學習記敘類文章的一般的學習方法,因為預習課的七項任務,不但適合本課的學習,也適和其他課文的學習,能以此教給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基本方法。

三、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其中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難以忘懷?”我設計了讓學生用給定的句式:這是-——的鴨蛋,因為“——”。前一問需要學生的概括能力,後一問則進一步鍛鍊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因為難易適度以及恰當的引導,學生做的非常好。

人常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確乎如此。儘管在這之前我非常認真的研究了教材,設計了教學,研究了學情,但依然也有很多遺憾。比如:在備課時我就將“學習品味富有情致和特色的重要語句,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作為學習難點重點了,在自主學習時,也作了必要的引導,但在課堂上學生對本文的語言品析的依然有些遺憾,汪先生的語言風格確實獨具風味,恰當的使用方言及淡淡的幽默學商再反覆讀文後,能有較好地把握,但對其‘平淡而有味’的語言風格,確實知其然卻不能準確地說出其所以然來,雖然能說個大概,但總感覺未盡如意。課堂上很是糾結,遇到這種時候,教師該怎麼辦呢?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字進行過度發揮。”因為我不想過多的將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所以也就沒有做太多的講述,也因為引導不多,所以感覺這一語言風格品的不夠。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請文章思路。

2、學習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3、感受鴨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提倡珍惜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xxxx

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

非常不錯,大家懂得還真多。播放幻燈片。讓同學們說說幻燈片上顯示的是哪個節日的活動、物品,並讓同學們自由地說說這個節日的風俗習慣。不過今天我們就來看鴨蛋,有人會說鴨蛋有什麼好看的?我們就來一起欣賞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看看他筆下的鴨蛋是什麼樣的,他又是怎樣玩鴨蛋的。

二、明確本課課文學習的目標。

三、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在弄懂字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簡單概括課文重點寫了哪些內容,體會文章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端午的鴨蛋

端午的風俗 家鄉的鴨蛋 端午的鴨蛋

四、品讀課文,欣賞“鴨蛋”

1、文中哪幾小節寫家鄉的鴨蛋,家鄉的鴨蛋有什麼特點?

小組合作

請以“這是xxx的鴨蛋,因為xx(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為句式說一段話。

那麼,作者是帶著怎樣的感情向我們介紹自己家鄉的特產——高郵鹹蛋呢?(讚美,自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

2、寫鴨蛋——抒故鄉情,這種寫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3、有人說,本文寫得最有趣的要屬四、五兩段了。你認為有趣在哪兒呢?

四、拓展延伸

根據你的瞭解,你認為現在社會上流行過的節日有那些?

原因是什麼?

小結:社會現狀----傳統文化的失落。我們要珍視傳統文化

五、師生交流小結

談談通過今天這篇文章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穫或不足?

讀________,我感到了________。讀________,我想到了________。

最後,我要送大家一句話:

我們必須珍視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就像珍視自己生命的價值一樣

六、佈置作業

片段作文: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介紹印象最深的童年時代的物件或者經歷。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閒適自由的風格;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4、激起學生對兒時生活懷想和對故鄉的熱愛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解讀文字內在的韻味,感受作者獨特的情趣;

2、解讀文字,品讀語言。

教學過程:

一、情境設計,匯入新課

一枚小小的鹹鴨蛋,本是極普通、平凡的,可是在作家汪曾祺的眼中,卻有說不完的美妙之處。倘若沒有一種故鄉情結,沒有一顆超然自在的新,誰能從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許滋味?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鴨蛋》,去品味這濃濃的家鄉味道。(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瞭解作者

1、你掌握了嗎?

(多媒體出示課後字詞,請學生度,並解釋“肅然起敬”的含義)

2、你知道多少

(多媒體出示作家資料)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文字,想想:散文寫了哪些內容?

(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回答後,師生明確:家鄉的端午、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板書家鄉、端午、鴨蛋這三個關鍵詞)

2、各部分又分別寫了哪些內容?

⑴、家鄉的端午——習俗豐

①、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生答後,師明確: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②、對這些習俗的介紹,用筆是一樣的嗎?為什麼這麼介紹?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與外地風俗一樣的略寫,與別地風俗不同的詳寫;描寫吃十二紅,自然引出家鄉的鴨蛋。

③、如果讓你介紹我們家鄉的風俗,你會介紹哪些?與作者家鄉習俗比,誰更有趣味?

學生自由回答,體會現在風俗習慣逐漸淡漠的現狀。

⑵、家鄉的鴨蛋——真有名

作者家鄉高郵盛產鴨蛋,而且非常出名,作者是如何表現家鄉鴨蛋的有名呢?請用“高郵的鴨蛋真________”說話,並用文中的語句加以佐證。

預設學生會回答:

①、高郵的鴨蛋真是聲名遠播。因為每逢提到高郵,大家都會肅然起敬的說:“你們那裡出鴨蛋。”而且賣鴨蛋的,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鴨蛋”;

②、高郵的鴨蛋真是與眾不同。因為這裡出雙黃鴨蛋,可以成批輸出,使人驚奇不以;

③、高郵的鴨蛋歷史真悠久。因為在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小選單》中就介紹了高郵鴨蛋。

④、高郵的鴨蛋味道真好。因為它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入口細滑;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

⑤、高郵的鴨蛋吃法真多樣。因為它可以帶殼切開吃、用筷子挖著吃、白口吃、還可以做成名菜;

⑥、高郵的鴨蛋顏色真美麗。因為有淡青色的殼、白的蛋白、紅的蛋黃,顏色鮮豔美麗。

⑶、端午的鴨蛋——真好玩

①、在作者家鄉的端午節,玩掛“鴨蛋絡子”是最有趣的一件事了。請同學們讀這部分內容,讀出趣味來。

②、掛“鴨蛋絡子”怎麼玩?為什麼好玩呢?

請學生回答後,師小結:挑鴨蛋—裝鴨蛋—掛鴨蛋—吃鴨蛋—玩蛋殼,在端午這天,可謂是幸福、快樂的一天,鴨蛋既可以吃,又可以玩,還玩出了趣味,多麼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四、深入探究,感悟品味

1、你覺得作者對家鄉的鴨蛋懷有什麼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

請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相關語句,並用熱愛、讚美、自豪的語氣讀一讀。

2、文章津津樂道談論“鹹鴨蛋”,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本文寫家鄉端午的習俗,寫家鄉的鴨蛋,寫端午的鴨蛋,想表達的就是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3、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請朗讀課文第二、三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明確:

如:

⑴、“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醃鴨蛋。”一句一斷,有生活中說一句停一下略想後再說的神態。

⑵、“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我在北京吃的鹹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麼鹹鴨蛋呢!”樸素的大白話,信口而出,自然而然,又有淡淡的幽默,使文章生活氣息更濃厚,讓人倍感親切。

⑶、“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白嘴吃也可以”,用方言和造型式的語言生動寫出了家鄉鹹鴨蛋的美味可口,讓人垂涎欲滴。

⑷、“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的家鄉的完全不能比!”“但是《醃蛋》這一條我看後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典雅的文言詞語與極質樸的口語相映成趣,極雅與極俗的兩種語言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倍添文章韻味。

小結:作家的語言,熔書面語與口語與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然之中又流露出典雅雍容,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

五、拓展延伸,深刻反思

⑴、話佳節

請學生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

⑵、深反思

(多媒體出示資料)看完以上資料,你對民俗有什麼看法?從自身角度談談對傳統節日的態度。

⑶、寄希望

民俗是我們和中國文化聯絡的血脈,沒有繼承和積澱的民族是沒有根基的民族。從這些流傳至今的民俗裡,同學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願每個同學都能從本節課中獲得教益,從自身做起,珍視民俗傳統。

六、佈置作業,以我手寫我情

用你的筆,對你家鄉的風俗文化讚美一番,寫出自豪,語言生動傳神,有文化氣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7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框架,感知課文內容。

2、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3、體味文章中蘊含的情感。

4、瞭解端午風俗,感受鴨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提倡珍惜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2、學習民俗文化,加深對民族的瞭解和感情。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明確教學目標、重點。

2、簡介端午節、作者。

二、學習課文內容。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旨。

2、精讀課文,把握脈絡和主旨。

三、語言品析。

1、默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愛的語句,細心品味語言的精妙並體會語言特點。(結合研討與練習二)

2、四人小組交流,讀一讀,品一品,說說你的感受和理由。

3、明確作者的語言藝術風格。

四、拓展延伸。

1、有關端午的詩詞。

2、發表自己對傳統節日的看法。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在次品味語言特點。

2、小作文:寫一寫自己過傳統節日的點滴體驗。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8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整體把握文章的框架,感知課文內容體味文章所蘊含的情感

2. 能力目標: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3. 情感目標:認識民俗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的框架,感知課文內容

體味文章蘊含的情感,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 預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蒐集有關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端午習俗知多少?我想請同學來說一說家鄉的習俗。

吃粽子,賽龍舟,有關屈原的故事,掛艾草菖蒲……

莆田有句俗話: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封圖,裁新衣服等……

還有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早、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龍牙草、積雪草、澎蜞菊、麥穗癀、稞葉……採集了一大筐,洗乾淨之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百草百藥,以藥草蒸蛋,蛋吸入百味草中的.藥理效能後,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又曰:“吃午時蛋能頂雷陣雨。”初五忙了大半天,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

這些習俗有些漸漸地被省掉了,沒有幾個人會說這些俗語,但是在老人家的口中,他們能用莆田話將其演繹地很美。今天我要帶大家走進汪曾祺的家鄉,領略一下他們家鄉的端午。

二、 作者簡介

汪曾祺,是個美文家,他的作品《受戒》、《大淖紀事》、《蒲橋集》,為讀者所歡迎。這人還有“二美”之稱,一個是美學家,還有一個則是“美食家”。

三、 研讀與賞析

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標序段序,疏解疑難生字詞,請同學讀一讀生字,檢查預習情況

醃門楣莧菜肅然起敬囊螢映雪

2. 同桌互動,理清文章脈絡,思考交流:文章寫了哪些內容?(自由作答)

教師點撥:找出中心句,即可很容易地找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明確:

①一般習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

②不確定特有的風俗:“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③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和掛高郵絡子的風俗

3. 研讀“高郵鴨蛋”這一部分

a. 指名朗讀,請同學從課文中找出高郵鴨蛋的特點

明確:

①多為雙黃蛋

②質細而油多

b. 同桌互動討論:作者寫了高郵鴨蛋的特點,還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

①挑鴨蛋

②吃鴨蛋

③玩鴨蛋(結合學生的童年生活,體驗童年時代的樂趣)

四. 質疑探究

1. 作者為什麼要在高郵的鴨蛋上大做文章呢?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各言其說,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點撥:袁枚的《隨園食單·小選單》,說自己不喜歡袁枚這個人,因為這人只會說,不會做,唯一能讓他覺得親切的是《醃蛋》,這裡的蛋不是別的地方出產的,正是自己的家鄉高郵出產的。

教師明確:作者對童年快樂的懷念,家鄉的懷念,為家鄉自豪。而高郵的鴨蛋給他的生活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情趣,更是人生意味。寫對兒時生活的懷想,既是對故鄉的熱愛,也是對生活的熱愛。

2. 小組討論交流,根據課後練習題二,體味語言特色

明確:平淡而有味——(親切自然)“鴨蛋有什麼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

地方特色——“白嘴吃也可以”

淡淡的幽默——“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是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

平淡有味給人以親切自然,方言入文脫口而出,直率樸素,文言色彩典雅之美,幽默引人入勝。

五. 小結:

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日常生活是富含情趣,富含人生意味的。生活不一定要驚濤駭浪,如果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的源頭,那這樣的生活也就賦予了平淡的詩意。現如今的社會,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因此,我們要發現簡單的生活美,學會熱愛我們的生活。

六. 佈置作業

1. 思考文章的寫作手法

2. 完成字詞練習

七. 連結材料:老舍的《七律·端午》

七律·端午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附:板書設計

一般習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

家鄉特有的風俗:“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特點:多為雙黃蛋、質細而油多

樂趣:挑鴨蛋、吃鴨蛋、玩鴨蛋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9

【教材分析】

《端午的鴨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散文。這個單元主要內容與民俗有關,旨在讓學生關注各地的民俗,瞭解民間文化,通過民俗風情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無窮韻味。

【學情分析】

青春期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對文學作品有獨特體驗和看法。但他們對傳統文化卻相對疏遠,缺乏認識瞭解傳統文化的機會,更不知道如何欣賞傳統文化,如何運用法律來保護傳統文化。可見,老師的正確引導就顯得十分必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中生字詞,感受鴨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體會文章語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情韻,理解作者在自然而然抒寫獨特感受的妙處;初步瞭解保護地方特產和民俗文化的法規知識。

2、過程與方法:從本地端午習俗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品味語言,對文字進行多元解讀;在討論交流中理解鴨蛋中蘊含的情感;通過反思家鄉民俗,提升文化傳承意識。

3、情感價值觀:教育學生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操,並且形成自己對民俗的理解;初步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商標法》的相關條款。

【教學重點】

認真品讀,感受作者情感和體會作者的獨特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多元解讀作者在文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式】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初步瞭解作者汪曾祺;預習課文,掌握文中生字生詞把握文章基本內容;瞭解自己的家鄉端午節習俗、家鄉土特產等;教師列印《商標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中涉及到特產或節日民俗保護的有關條款(每生一份)。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是星期六,本該放假,我們為什麼還要補課?(學生回答)對,今天補課就是為了端午節能放大家回家過節。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關於它的來歷有不同說法,但更多人比較贊同的是: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名臣、偉大的詩人屈原。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詩人節。我們這裡的端午都非常隆重,而且有很多習俗,誰來說說有哪些習俗?(學生髮言)。在中國,是不是每個地區端午的習俗都一樣?(學生回答)不一樣,比如江蘇省高郵一帶的習俗就和我們本地的有較大區別,那裡的端午與鴨蛋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當代作家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鴨蛋》,去感受作者家鄉的風俗,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思。請同學們將課本翻到17課。

二、感知與品味

(一)明思路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課文題為“端午的鴨蛋”,全文是否只寫端午的鴨蛋?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否;課文分別寫了家鄉端午的風俗、家鄉的鹹鴨蛋、端午的鴨蛋。(螢幕展示)

2、作者家鄉高郵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你認為作者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習俗略;螢幕展示習俗圖片)

3、作者將吃“十二紅”放在各種習俗之後,將介紹家鄉的鹹鴨蛋放在端午的鴨蛋之前,這樣安排有何作用?

討論交流後明確:這樣安排能很好地起到層層鋪墊的作用。

(二)品情思

(人們都說汪曾祺是美文家、美食家,他以優美的筆法抒寫美食之精華,風格可謂別具一格,看似尋常事物,只要用心品味,定能品出物外之味。)

讀課文2—6段,勾畫富有情趣的語言,說說作者在鴨蛋中寄寓了怎樣的情思?用“從字裡行間,我感受到了汪曾祺(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短語)的情思”這個句式表達出來。

(分組完成:1、3組重點品讀2—3段,3、4組重點品讀4—6段,找出相關語句加以品味)

學生交流:從字裡行間,我感受到了汪曾祺(如深深的自豪感、熱愛家鄉、對童年生活的懷想、思念家鄉等等)情思。

(三)嚼語言

讀課文2、3段,談談你對課文語言特點的理解和體會。

學生交流明確:多用口語和方言,適當以文言和古詩句點綴。語言平淡有味,不乏幽默。

三、拓展延伸(螢幕出示)

1、說一說,你所知道的與表達思鄉之情有關的古詩句。

例如以下古詩中有關詩句:

李白《靜夜思》《渡荊門送別》

杜甫《月夜憶舍弟》

2、想一想,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特產?這些特產如何推廣和保護,可能會涉及到那些法律條款?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誘導點撥(《商標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

3、請分別為家鄉的某一特產或高郵鹹鴨蛋各擬一則廣告。

五、總結本課(螢幕出示)

結語:現代社會中,我們可能更多地注重外國節日和文化,常常忽略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民族文化。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自己的民族,沒有理由不熱愛這個民族的文化。其實,只要我們用心體會,自然就會發現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多瞭解、關心自己的我們的民族文化,更要做好我們文化的傳承人。

六、佈置作業

蒐集、積累與端午節有關的古詩和對聯。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瞭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飽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細節的習慣。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品讀,鑑賞,教師點撥。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本課。

(多媒體展示汪先生生前的照片)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作家,請大家看大螢幕,(學生看大螢幕)這是當代散文家汪曾祺老先生,從面容和穿著上看,汪先生是個怎樣的人?(明確:慈祥 樸素。)

師:慈祥、樸素是汪先生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其實,他的文章也像他的為人一樣,語言親切,平實樸素。

二、整體感知

1.正音、正字。

系(jì) 用酒和(huò) 絡(laò)子 薄羅(baó) 門楣(meì)

2.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預習情況。

3.精讀課文。

(1)課文一開篇具體寫了作者家鄉端午節的哪些習俗?這其中哪些是家鄉特有的風俗?這與後文寫端午的鴨蛋有何聯絡?

明確: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由放黃煙子和吃“十二紅”,進而引出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和“掛鴨蛋絡子”的習俗,水到渠成地寫到了端午的鴨蛋。從寫法上說,先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端午“的氣氛,就為文章主體“鴨蛋”預設了一個合理的背景。

(2)作者為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不能忘懷呢?請找出相關的語句並且把它讀出來。(學生邊讀教師邊做指導。)

明確:一枚小小鴨蛋,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的讚美熱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美好懷想之情。這實際不是作者個人的心態,這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兒時的一切,在成年之後,都會籠罩一層異樣的光輝。

三、 品味語言,感受情趣

(過渡)師:其實和高郵的鹹鴨蛋同樣有味道的還有作者的語言,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這三點你能在課文中看出來嗎?

朗讀課文2-3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可以參考下面的表達形式。

“ .......”(這個句子)使用了口語(或方言、書面語、古語、成語等),(形容詞,如形象、幽默、風趣、樸素等)地表達出(或寫出)的(情感)。

比如這一句:“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句中的“完全不能相比”“實在瞧不上”“曾經滄海難為水”運用了通俗易懂的口語、成語,樸素中帶有點點幽默地表達出了作者以家鄉能有這樣的鴨蛋感到無比自豪的情感。

(學生活動)

師:汪曾祺的語言,熔書面語與口語於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然之中又時時流露出典雅雍容,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

四、問題探究

有人認為,文章如此津津樂道談論的僅僅是“鹹鴨蛋”,是生活中太過平常的東西,甚至有人認為作者是小題大做、無病呻吟。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待?

明確:(學生可圍繞下面內容來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平凡事物,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都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並不總是驚濤駭浪,也未必處處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種種快樂、悲苦、平淡以及詩意,我們才算真實的體驗到生活的滋味!

五、創設情境,深刻反思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一些傳統文化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不必說端午,也不必說中秋,就是春節,這個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在今天似乎顯得年味有點淡了,越來越多的國人不貼年畫,不吃年糕,不糊窗花,以至於不斷有民俗專家擔憂春節會否消失,因而有必要掀起一場“保衛春節”的文化運動;然而,與之相反的是,春節在多個國家成為了時尚,春節開始走紅世界——印尼把春節定為全國性假日,英國首相、美國總統、加拿大總理、俄羅斯總統等許多國家領導人,都會以新春賀信等方式,給華人拜年。而韓國已經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 …學了本文後,談談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六、佈置作業

聯絡自身,調動自己的經驗積累,介紹印象最深刻的童年時代的物件或經歷。(寫在練筆本上)

七、板書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目的】

瞭解端午的風俗,準確理解作者情感。

【教學重點】

透過文中平淡而又有味的語言,理解鴨蛋帶給作者的情與趣。

【教學手段】

手工製作蛋絡子、端午的習俗的一段flash動畫。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由詩句和謎語來猜中國傳統節日:

(分小組競賽)

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⑶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⑷ 三角四樓房,珍珠裡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2、用幻燈展示出端午的習俗照片:

(引導學生設想自己寫端午會選擇寫哪方面?引導學生質疑:產生對文字探索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緊緊扣住學生心中的疑問:作者為什麼不寫划龍舟、吃粽子等習俗,卻偏偏寫小小的一枚鴨蛋?

步驟一: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愛的描寫鴨蛋的段落朗讀。

步驟二:分四人學習小組合作找尋問題的答案,並選出小組代表發言人。並比賽哪個小組的講解精彩﹑理解準確。

(步驟二中是實施分材教學的關鍵,在理解文字的過程中,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在這個學習環節會出現分水嶺,這個時候需要老師的小組長的引領。老師在聆聽學生意見的同時要敏銳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思路不暢的學生及時的點撥和引導)

同學閱讀討論後能明確家鄉鴨蛋的特點。

(過程中老師打出對切開的高郵鴨蛋橫截面的寫實圖片,畫面中清晰的顯示了高郵鹹鴨蛋有雙黃、油多、質細、蛋黃呈紅色的特點),整體感知中同學大致瞭解到作者對家鄉的端午的鴨蛋難以忘懷的原因是由於在端午節挑鴨蛋、吃鴨蛋、玩蛋殼等活動能帶給“我”無窮的樂趣。

步驟三:小組代表發言,解答前面的中心問題

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別的小組的發言,老師及時做現場點評。肯定理解正確的一面,並指出不足。

(經過三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從表層到深層含義的理解還需要一定的中介物方能進一步促進學生進入到深層次思考。)

步驟四:播放端午節的相關flash動畫,結合觀察身邊的社會,比較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與中國民族傳統節日在如今社會迥異的處境。閱讀老師發的另一篇輔助閱讀材料“節日的聯想”。

(汪曾祺的文章讀來有味、有趣,作者在文中飽含深情地一筆一筆寫端午的種種樂趣,可是今天,有誰還把端午吃鴨蛋當作一種幸福和快樂?端午節和許多別的傳統佳節一樣,節日意味漸淡,彷彿演繹為一種節日的符號了。它的民俗意義、文化內涵,已然完全淡化,遠不如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那樣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對傳統的佳節還有幾人有著幸福的期待?引導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他們對重視傳統文化!至少要知道,端午節、端午的鴨蛋,它是我們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記!)

三、品味語言

別說鴨蛋都一樣,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樣子(秀氣)。

筷子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鹹鴨蛋!”

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麼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裡的鴨蛋(掏)出來,吃了。

(引導學生自己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出自己對語言的理解。體汪曾祺的語言特色:平淡而有味,字裡行間有著淡淡的幽默。)

學生的發言老師可以及時做適當的點評。此環節的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引導他們以最棒的語言講出自己內心獨特的個人體驗,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中分享碰撞的思想火花。

四、梯度練習

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任選一題

查找出汪曾祺的《葡萄小令》閱讀寫讀後感

模仿汪曾祺的語言風格,片段作文“家鄉的小吃”

閱讀“節日聯想”後,仿寫一篇對中國傳統文化走向的思考。

【板書設計】

童年歲月的美好回憶

家鄉生活的溫馨回味

尋常生活的閒適體味

端午的鴨蛋帶來的

掛蛋絡子

挑鴨蛋

趣 吃鴨蛋

玩蛋殼

端午的鴨蛋教學實錄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過程與方法

1、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語言,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中華傳統節日,提倡保護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匯入——閱讀——品評——拓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目標導航

1、出示目標:

①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③品味語言,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2、讀詩激趣、匯入

下面我給大家一首詩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①請你們猜猜這首詩寫的是哪一節日?來歷如何?

明:端午節,屈子即屈原,遺俗指的是端午節

②問: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風俗嗎?在你的記憶當中,端午有什麼讓你回味無窮的東西嗎?(掛艾草,插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吃蛋……),出示端午習俗圖片。

③很好,我們今天來學習的一篇回憶性文章也是關於端午的。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寫自己過端午的一片回憶性的散文。

3、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作家。文風閒適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nào記事》散文集《蒲橋集》等。

二、預習文字,誦讀指導

字詞積累

三、探究展示

1、你覺得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分別用小標題概括。

2、文章開頭介紹了端午節的哪些習俗?作用是什麼?

3. 家鄉的鴨蛋到底好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以“這是 的鴨蛋,因為 (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為句式說一段話。 1

示例:

這是與眾不同的鴨蛋,因為“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

名聲遠播 居然讓蘇南,浙江的人因此對你肅然起敬。

與眾不同 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輸出雙黃鴨蛋

令人驚喜 切開之後,圓圓的兩個黃,竟然如此讓人驚喜不已。”

歷史悠久(“老品牌”、“老字號” ) 連200多年前的《隨園食單·小選單》就有了記載

質細而油多 居然讓人如此讓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樣 除了“可以帶殼切開吃”“可以用筷子挖著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著吃

色彩鮮豔 蛋殼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黃是紅色的。

小結:家鄉的鴨蛋是與眾不同的,聲名遠播的,歷史悠久的,吃法多樣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鮮豔的一提起家鄉的鴨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訴說內心的讚美和自豪。這種讚美,這種自豪都緣於作者那濃濃的思鄉之情,緣於那深深的故鄉情結吧。

擬寫廣告詞

示例:“天上月亮太陽,高郵鴨蛋雙黃”,請你也為高郵鴨蛋擬寫一則廣告。

4、寫端午節的鴨蛋時寫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挑鴨蛋——裝鴨蛋——掛鴨蛋——吃鴨蛋——玩鴨蛋

5、文章結尾為什麼要要引用囊螢映雪的故事,是否離題太遠?

6、你認為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

四、課文小結

這篇民俗散文,以閒適自由,平淡有味的語言介紹了家鄉高郵的端午風俗,表現了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和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這些傳統節日嗎?我們該如何對待它們?

保護傳統節日,珍視傳統文化!

六、佈置作業

用你的筆,把你家鄉的風俗文化讚揚一番,寫出自豪感,語言生動傳神,有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