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國小科學課程《我從哪裡來》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國小科學課程《我從哪裡來》教案分析

1、初步學習用文字、記錄表、圖畫、流程圖、數學表示式等建立模型。

2、利用不同的模型進行解釋,形成探究的結論。

3、培養學生敢於猜想和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各種生物的繁殖方式是不一樣的。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討論引入。

“我從哪裡來”這個內容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由於城市、農村的差別,導致了學生很小就從不同水平的父母那裡得到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的回答內容也導致了學生自己對此內容的.不同看法,因此揭開此祕密正順應學生的好奇心理,也為初步建立模型進行較好的解釋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學時要注意,此話題的討論既可以在前一單元的結尾處進行,以便給予學生充分的課下蒐集資料、建立模型的時間,也可利用學生的興趣,單獨進行一次討論,待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後,佈置下一個環節。

二、課下蒐集資料。

學生對“我從哪裡來”這個話題將會各抒己見,但他們的想法尚屬猜想階段,為了找到有力的證據,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身邊已有的資源、學過的表達方式等進行課下相關資料的蒐集活動,教師可提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及時交流反饋意見,必要時教師可跟蹤某一小組的具體蒐集活動,選擇相應的方法,以利於學生的整理與分析。

三、整理與活動。

教師可將兩個環節合併到一起,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在展示中注重學生表達觀點所用的方式,並提醒學生及時補充、完善、評價,然後從中提取模型解釋的不同方式,即文字描述、示意圖、折線圖、數學表示式、流線圖等等。教學時注意,雖然學生們蒐集到有關人誕生的資料較多,但交流前的整理以及選取的觀點表達可能尚未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教師要在交流前給予學生一部分時間瞭解整理方法,然後進行交流與評價,待學生對幾種模型與解釋方法有所認識後,再帶領他們進行“給小寶寶安家”遊戲,以便流程圖這種方法。

四、拓展活動。

在學生對人的誕生知識瞭解的基礎上,拓展其思路,利用以前學過的動物和植物的有關知識,選擇自己喜歡的模型方式進行表達,從而在鞏固二級目標訓練的基礎上,使學生認識到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徵,各種生物的繁殖方式都不一樣的特點。

TAG標籤:教案 科學 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