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對於有一定政治知識基礎的高中生來說,學習必修二的政治內容是沒有難度的,只需要多看書,熟悉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識

一、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

和平問題

1、 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2、 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3、. 維護世界和平將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它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

4、 總體和平、區域性戰亂,總體緩和、區域性緊張,總體穩定、區域性動盪,認識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

5、 世界人民面臨著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的艱鉅任務。

發展問題

6、 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

7、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經濟特徵。

8、 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

9、 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10、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

11、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貧困和落後是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國際新秩序

12、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13、 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而且這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這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維繫其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條件。

14、 內容:

1) 要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2) 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3) 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開發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

4) 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15、 各國應做到以下幾點:

1) 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

2) 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進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3) 文化上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4)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推進世界和平穩定;

5) 環境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辨析: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越快,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貢獻就越大

(1)、這個觀點是不科學的。

(2)、一個國家能否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對外政策,而一個國家對外政策是由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並不是由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決定的。

(3)、經濟繁榮,且致力於維護世界與發展,不稱霸的國家,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貢獻才更大。

(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阻礙。這些國家,經濟發展越快,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威脅越大。

如何抑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應以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為基礎,有賴於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同時,還有賴於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和壯大。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

唯物論部分

1、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認為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物質的具體形態。

物質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世界的根本屬性是運動。

【原理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物質世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2、物質與運動辯證關係原理

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原理內容】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

3、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不變論。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

4、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相統一辯證關係原理

規律是指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

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認識、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具有的精神狀態。

【原理內容】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規律是客觀的,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原理內容】人們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識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分配製度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應於所實行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必然要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2、按勞分配為主體

①基本內容和要求(含義):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質基礎——生產力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

③意義:第一、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生產的發展;

第二、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製度,是對以往幾千年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④地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所有分配方式中佔主體地位。

3、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稅款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護。

4、按生產要素分配

①含義:生產要素所有者憑藉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

②內容: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

③意義:

第一、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以造福於人民。

④原則:各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二、兼顧效率與公平——分配原則

1、含義:

①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表示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要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TAG標籤:政治 高中 必修 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