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識體系

歷來政治課留給人的感覺是枯燥、單調。但是想要學好必修二政治生活部分的內容,我們學生就要打起精神,帶著興趣去學習才不會感覺無聊。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識體系

  高中必修二政治常考知識

處理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

1. 國際關係及其決定因素

(1)國際關係的含義

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叫國際關係。最主要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2)國際關係的內容和形式

①國際關係內容:政治關係、經濟關係、文化關係、軍事關係等。

②國際關係的形式是多樣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競爭、合作與衝突。

(3)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

A.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

B.利益的對立是引起摩擦和衝突的根源。

②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國家力量又叫國家實力,綜合國力。是主權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扞衛國家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是衡量在國際社會地位、作用和影響的尺度。

2. 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1)為什麼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維護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正當的,具有正義性。

②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對外活動基本依據。

(2)我國國家利益的內容

①安全利益。如國家統一,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鞏固。

③經濟利益:資源利用的效益,經濟活動的利益,國家物質基礎的增強。

(3)要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並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高中政治生活必背知識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1)性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

(2)職能→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

(1)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協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

(2)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3)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意義

A、有利於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黨和國家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B、有利於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C、有利於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D、有利於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維護社會團結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民族與宗教

對於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問“為什麼,怎麼做”,答題時常用的知識點:

1.我國為什麼能夠處理好民族關係,維護民族團結

(1)根本前提: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2)政治基礎:剷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3)基本原則: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4)基本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5)宗教政策: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

2.我國各政治主體在維護民族關係、促進民族團結中的職責

(1)中國共產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提高執政能力,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2)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切實履行政府各項職能,統籌區域發展,貫徹落實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人大:通過行使各項權力,為民族地區發展提供製度和法律保障,督促相關國家機關落實各項民族政策。

(4)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為民族地區發展建言獻策。

(5)公民: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大民族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自覺維護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和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自覺維護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

(一)社會歷史觀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方法論〗:要求人們要樹立科學的社會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反對落後的消極的社會意識。

2.“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原理內容1〗: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其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表明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原理內容2〗: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其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反之,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表明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又一基本規律。

3.“社會歷史發展趨勢”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4.“社會發展的動力”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改革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5.“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二)人生觀、價值觀

1.“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大的導向作用。表現在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導向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求我們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牢固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三者之間的關係。

2.“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方法論〗:要求我們把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統一起來,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3.“個人與社會相統一”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社會發展也離不開個人發展。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即既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同時又要為社會的進步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

4.“人生價值的實現”原理

TAG標籤:必修 體系 政治 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