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劃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計劃/列表

第一學期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有了新的工作,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計劃了。但是工作計劃要寫什麼內容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學期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第一學期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

第一學期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落實我校學科教研組建設工作,我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深化課程改革為動力,突出課程與文化相滲透的戰略,藉助於多種形式,全面開展課程建設,全面推進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尊嚴,形成自覺和自我負責的課程文化和學習氛圍,為學校的教研組建設和發展不斷努力。

二、主要工作:

1、關注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發揮教研組優勢,利用黑板報、綠地間等每一個方寸、每一個角落,因地制宜營造具有濃郁特色的校園文化,為建立“書香”校園、“詩意校園”添磚加瓦。

2、教研組工作目標:爭創校優秀教研組 會考成績爭取有所進步

3、教學常規制度建設:教學常規制度化、常態化,教研集體化、資訊化。

教研常態化:每週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集體教研和學習活動。

各年段備課組長:七年級社會 楊穎穎 八年級社會 鞠國秀 九年級 張秀

教研集體化:建立教學資料庫,形成集體備課、集體學習、集體研討、集體發展的教研氛圍,形成教研凝聚力。

做好校本培訓,整合教、科、研資源,搭建互動的教、科、研平臺,注重校本教材的研究和開發,關注學校特色文化建設,推動特色校園建立工作。

三、加強校本課程開發,開展時事教學。

藉助校園文化建設和課程文化建設,開展多種多樣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踐。比如:中國傳統文化課堂、法制大講堂、時事政治大課堂等活動,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資源,對學生進行自覺和自我負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建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積極開展時事教學。時事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每位教師積極開展時事教育和課堂教學的時事滲透。在時事教學中可以採取即時釋出新聞、即興時事點評,搞時事專題講座,召開時事專題座談會,組織時事知識測驗和競賽,鼓勵學生寫時事點評小論文等幾種形式。時事教學可以培養同學們對國內外形勢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提高了綜合素質。

四、做好組內說課、公開課工作。

第三週開始佈置和著手組內說課、公開課工作,努力做到:集體備課——自主備課——說課——上課——評課——反思的程式,集思廣益,不斷打磨,在活動中讓每個老師都受益。要求做到公開課一要“新”:上課的理念要新,思路要新,手段要新。二要“趣”:課堂上教者要注意引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三要“活”:教法要靈活,教材要活用,學生要教活。四要“實”:內容要充實,訓練要紮實,目標要落實。

第一學期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2

  1、明確教研主題,統籌安排

教研活動往往缺乏整體性,大多是事務型活動,活動間的關聯性很小,缺乏一條能將其聯絡起來的教研主線。因此教研活動的'策劃必須做到主題明確。主題是一定時限內教研活動的核心,統領著每位教師的教研行為。主題要分解為不同的小主題,通過不同時段一個個小主題的研討形成系列化的教研活動,提高針對性、實用性。

(1)從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確立教研主題。

要求教師結合自己教學的困惑上報研究主題,經過全組討論提煉出有普遍意義的問題轉化為教研主題。

(2)從學科發展的趨勢中確立教研主題。如我校正在推進的“先學後教”“導學稿”模式等為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2、開展主題學習,在參與中提升。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經驗,但由於缺乏理論基礎,難以將經驗上升為可以推廣的理論知識。為此,我們將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學習主題往往圍繞著教研主題展開,要做到“三定”:一定“方向”,二定人員,三定時間。在自主學習的同時,還堅持走出去,通過專家的引領、同伴的互助、自主研修等形式建構多元絡,提升理論內涵,打造學習型教研組。

  3、開展課堂觀察,優化教學行為。

課堂是教師發展的主陣地,開放自己的課堂和不如他人的課堂有利於獲得課堂體驗、提升教學智慧。但在傳統的聽評課中,大多數教師總以旁觀者的身份進入課堂,課前又沒有設定觀察目標,所做的判斷、建議絕大多數是基於經驗和印象的,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撐,隨意性較大。開展課堂觀察有助於營造“同伴互助式”聽評課文化,優化教學藝術。

(1)合理選擇觀察視角,合作共生

(2)科學設計觀察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TAG標籤:計劃 教研組 學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