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試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教育考試/列表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通用10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1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節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裡勞動的情景,表現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下面yjbys為大家帶來的是《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參考!

《我和祖父的園子》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言幽默,富有詩意,真實地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講述了作者在祖父園子裡的一些故事,讀起來彷彿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在作者筆下,園子裡的小動物,小昆蟲,花草樹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

在教材研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這份美好就在於:在祖父的園子裡,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文章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作者首先描寫了祖父的園子是個五彩繽紛的昆蟲的世界;接著寫自己在祖父身邊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種白菜時的瞎鬧,除草時的亂勾,灑水時的亂鬧,到處瘋玩;結尾處昇華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園子是個自由的園子,是我是我心中的樂園。於是,教學的重點和大體思路也隨之順利出來了:

首先默寫與課文結合緊密的.三組詞語並讓學生找到相對應的段落,小組內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進行研讀和交流。

接著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祖父的園子是個五彩繽紛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個自由的園子,我在祖父的園子裡是自由的、快樂的,並通過對擬人句和排比句的多層面的練習,從而達到理解、品味、積累、運用語言的目的,學生的回答也十分精彩,如果有更多的時間的話,還會有學生有更精彩的回答。

然後讓學生從3-10自然段看看在園子裡,作者的表現是怎麼樣?讓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和詞語進行品讀、體會作者的可愛、活潑、自由。在教學中,對朗讀的指導還不夠,特別是祖孫倆的對話,應該多請兩個學生來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祖父的慈祥、寬容。

教學時有些地方還相對粗糙,教學時各方面都有所涉及,但不夠深入,如果能夠拿出一段來,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我相信學生的體會更深的。

最後的練說如果能和書後的練習結合得更緊密些,練說句式再明確些,學生的收穫也許會更大。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2

隨著作者富有詩意的語音,教學時主要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發揮想象,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整個過程有兩個“亮點”值得回味: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近她魂縈夢饒的祖父的園子。

1、抓住佳詞佳句感悟作者的寫法。

文中許多ABB式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說這樣的`蜜蜂握在手裡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說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夥伴,胖乎乎的。這樣有機的在佈置學生寫“廣告語”時,如果引導其力爭在寫話中運用上“願意”、“瞎鬧”、“亂鬧”等詞語,不僅深化對這些關鍵詞的理解,還能獲得真正的意義延伸。教學本該如此,在敗筆與遺憾中生長教學智慧!

2、在聯想中感受自由。

課文中的作者字裡行間體現出童年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是豐富多彩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裡做什麼,學生們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說著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說著自己喜歡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受。體悟童年生活的情趣。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3

《我和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成名作《呼蘭河傳》,文章用輕鬆活潑的語言回憶了“我”小時候在祖父的園子裡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走近作者,才能走進心靈。我首先領導孩子們交流了有關蕭紅的資料,對她有了深刻的認識。

教學這一課,我最大的感受是文章看似平淡,實則蘊藏著作者深深的情感,那麼,教者就要引領學生將這種感情通過對字裡行間的咀嚼,慢慢得以品味,同時也要讓學生通過開放自由的感悟方式去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在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精妙的同時,感悟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作者在文中多處運用了反覆的表達方式,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在教學時,我感到引導學生體會“我”在祖父的園子裡快樂、自由的幾件事的體會由於時間偏緊,感悟還少夠深入,所以,在課結束時,“當你輕輕走出祖父的園子時,它給你留下了什麼?”這一問題的交流還是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4

德國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說:“家園是人類詩意的棲居地”。“祖父的園子”就是作家蕭紅精神的棲息地。《我和祖父的園子》講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 那份在祖父的園子裡隨心所欲,想做什麼便做什麼的自由令人嚮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在通過 課文的學習,為學生開啟一扇窗戶,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感覺她和祖父的一段親情。瞭解先輩的一段生活歷史,初步感覺蕭紅語言文字的魅力,體 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讚譽──“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在對教材的多次研讀後,我們發現整篇課文的 第13自然段概括了主題。課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快樂。教學時,我緊扣情感線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在朗朗的書聲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 由和快樂。整節課以自由、快樂為線索,“四讀”13自然段,在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學生的認知得以昇華:一讀13自然段,初步感受園子裡的一切是自由、快樂 的;二讀13自然段,學生感知園子裡的一切的快樂是因為我是快樂的,引導孩子們在字裡行間中徜徉,感受“我”的快樂;三讀13自然段,學生懂得了“我”的 快樂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重點品讀對話,感悟濃濃的'祖孫情;四讀13自然段,體悟寫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瞭解作者生平,昇華對作者 的情感認識,感悟作者追尋精神家園的那份執著。

教學這堂課,我感覺思路是清晰的,教材的把握是準確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課堂 上師生的思維激情碰撞,學生靈動、智慧的語言,聲情並茂的朗讀充分展示了我們東臺實小孩子厚實的語文素養。課堂節奏的把握也比較到位,開課的歡快,課尾的 傷感,感染著孩子。如果把這樣一篇課文僅僅解讀為自由、快樂,那肯定是片面的,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出作者對自由、快樂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資料的呈現顯 得尤為重要。經過再三推敲,最終選擇了課中的簡短介紹,卻字字給學生以引導和啟示,因此學生的感悟是深刻的,也是水到渠成的。這堂課留給我很多的思考:一 切設計應由學情出發,併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要做作者的知音,真正走進作者的心,才能正確把握文字。面對豐富的課程資源,教者如何取捨、選擇,從而讓課程 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到最優。教學中,一節課要讓學生學到什麼,怎麼去指導孩子們樂學樂思,並學有所獲。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5

這篇文章中,蕭紅的文字充滿了“童年”的味道。只有童年的孩子眼中,才會有蜻蜓、蜂子、蝴蝶、螞蚱;只有在孩子的眼中,這些東西才會顯得富有生機與活力。只有在孩子的眼中,種菜才會變成踢土;只有在孩子的眼中,才會將韭菜當作野草割掉;只有在孩子的眼中,才將將狗尾草當成穀穗……

既然,這是一篇充滿“童年”味道的文章,就應該用“童年”的味道去教這篇文章。

首先,用“兒童”的眼睛去看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裡充滿了童年的樂趣,肯定與園子裡面的東西有關,因此在初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以“祖父的園子裡有哪些東西?”為題引導學生仔細、認真的閱讀課文,找出祖父園子裡的東西。這對學生很容易,學生很快會說出,有蜻蜓、蜂子、蝴蝶、螞蚱、黃瓜、倭瓜、白菜種、玉米、甚至當然有作者“我”和祖父,不然這些東西是誰看到的呢?板書也可以不用老師寫,直接讓學生將看到的東西寫到黑板上,孩子們也很開心,這樣也能提高孩子的興趣和孩子的.成就感。列數了祖父園子裡的東西,這是讀懂課文的第一個步驟,可是祖父的園子裡東西太多了,如果順勢將祖父園子裡的這些東西分類,用總分的句式來表達,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便也得到了鍛鍊。看到了祖父的園子裡有這麼多的東西,能不能用一到兩個詞語來形容一下祖父的園子?這是分類之後的又一個提升過程,也中積累學生詞彙的過程,孩子們也很快想到了一些詞語,如五彩繽紛、應有盡有、生機勃勃……

其次,用“兒童”的心去看祖父的園子。從文字中,不難看出,祖父的園子裡的東西有哪些。但是如果用心去看,則是將文字的理解推進了一個層次。看到祖父的園子裡“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的“願意”,好像這些植物有自己的想法,並後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可以體會到園子裡的植物的“自由與自在”。園子裡的植物都如此的自由了,更不用說這園子裡的人——蕭紅了。祖父做什麼,他她便做什麼,而且祖父是在勞動,而她不但沒有幫忙,反而還在幫倒忙,只為了自己開心就行,小蕭紅在這園子裡享盡了快樂與自由,天真與爛漫,更難得的是,祖父對於小蕭紅所做的一切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很耐心的為她講解,再用一層眼光去看,小蕭紅在這園子裡的自由也不是沒有條件的,那就是祖父的寬容與耐心。而祖父對她的寬容與耐心正源於祖父對她的愛。沉浸在愛裡面的孩子,什麼不是快樂的?什麼不是自由的呢?

文字的“童年味”來自於祖父的寬容與愛。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6

《我和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成名作《呼蘭河傳》,文章用輕鬆活潑的語言回憶了“我”小時候在祖父的園子裡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走近作者,才能走進心靈。我首先領導孩子們交流了有關蕭紅的資料,對她有了深刻的認識。

教學這一課,我最大的感受是文章看似平淡,實則蘊藏著作者深深的情感,那麼,教者就要引領學生將這種感情通過對字裡行間的咀嚼,慢慢得以品味,同時也要讓學生通過開放自由的感悟方式去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在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精妙的同時,感悟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作者在文中多處運用了反覆的`表達方式,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在教學時,我感到引導學生體會“我”在祖父的園子裡快樂、自由的幾件事的體會由於時間偏緊,感悟還少夠深入,所以,在課結束時,“當你輕輕走出祖父的園子時,它給你留下了什麼?”這一問題的交流還是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7

早在大學時期,我對作家蕭紅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愛。人教版第十冊《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正選自蕭紅的成名作《呼蘭和傳》,為了上好課,我全身心投入到文字中,去感悟語言,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線索,琢磨應該用怎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跟我一起感悟語言的魅力。

拿著教材,腦子裡思路比較亂。正所謂是名家名篇。在網上收集資料時,發現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剛上過這一課,上得非常精彩。可是當我讀完課文後,被蕭紅的文字深深感動,所以就硬著頭皮上這一課了。我深知應該向大師學習,但是上課的教師、學生不同,教師對文字的解讀也不同,不能夠隨意“克隆”大師的教學設計,必須自己深入鑽研教材,設計符合自己特點,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案。

在教材研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著讀,逐字逐句細細地讀,讀著讀著,漸漸地主題清晰起來:作者寫了童年生活的美好,這份美好就在於:在祖父的園子裡,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文章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作者首先描寫了祖父的園子是個五彩繽紛的昆蟲的世界;接著寫自己在祖父身邊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種白菜,除草,灑水,到處瘋玩;結尾處借景抒情,昇華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園子是個自由的園子。於是,教學的重點和大體思路也隨之順利出來了:以“自由”為突破口,以文字為抓手,通過“在祖父的園子裡在祖父的園子裡,一切都是自由的,這個句式進行多層面的練習,達到理解、品味、積累、運用語言的目的,使課堂洋溢位濃濃的

但是,光有粗線條的思路是不行的,怎樣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文字的語言,提升學生理解的層次,也是設計教學預案時的重點。那就接著再讀課文,讀著讀著,好多地方會突然之間頓悟,靈感頓生。教自己的頓悟過程,恰恰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像園子的自由一部分內容,在多遍的朗讀中,找到了中心句,體會園子中萬物的自由。

復多遍的閱讀、朗讀文字的過程中,我還不斷調整教學預案,課堂上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如果我們僅僅考慮自己的角度,考慮自己一廂情願想要達到的理解高度,不管學生的實際水平的話,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學生會不賣你的賬,課會上得很累的。因此設計中還要多問幾次:這裡學生能跟得上嗎?我希望學生的回答達到怎樣的程度?如果不行,我該怎麼引導?

課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學預設,教學內容的實施比較流暢。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文字,內化文字上,學生在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能基本感受文字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通過引導學生對詩意的語言的品味朗讀,通過對文字留白處的想象描繪,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

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有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的意識,但是因為教學經驗不夠,所以還有過多的顧慮,還欠缺嫻熟的引導技巧。學生個別朗讀比較有感情,齊讀部分效果還不夠理想;課上設計的幾次說話訓練,學生有內容說,但面不夠廣,說得還不夠生動。當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感情時,當學生說話語言貧乏,語調平淡時,我因為趕進度而沒有充分引導,給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機會。因此,學生的情緒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有沉悶的感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擯棄這些功利的想法,實實在在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教學,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堂上作重要的因素來考慮。

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課堂上,讓我們語文老師帶著學生在美麗的文字間徜徉,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領略語文的詩情畫意。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8

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節選自現代優秀髮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主要寫了“我”幼時和祖父在園子裡自由生活的情景,具體而又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好奇、自由和快樂。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文中的語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樸實、充滿童趣,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整齊而優美。

一、充分閱讀,感悟文字

本文的語言描寫十分有特點,貼近學生生活。現在的語文教學應該是以學定教。薛法根老師曾說道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1、把講課文變為學語言。2、把讀課文變為學閱讀。3、把悟課文變為學表達。我在教授本課時,運用多種形式來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充分理解課文,感悟課文中的情感,把教教材變為用教材學語言,教語言。特別是對於重點詞語及難以讀準的地方及時指導。通過語言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愛閱讀,愛語文,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動力。

二、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語文教學活動的根本在於時刻關注學生,跟隨學生,以生為本。在課堂中老師的教學設計是一條主線,但不應該是一張大網。我覺得,教師的思路應該像一條猴皮筋,可以根據學生情況被扯來扯去,但始終能夠迴歸原位,但我在上本課時思路就像一條棍子,雖然沒有被扯遠,但更關鍵的卻沒有吧學生思維充分開啟,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這一點是應該注意的。說到這裡,不得不說教學機智。教師的教學機智在課堂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或者是承上啟下,或者是查缺補漏,或者是畫龍點睛,但不論那一種,最根本的就是要為學生服務,而不能成為教師譁眾取寵的工作。教學機智的培養其實更多是經驗和反思的積累,思考的.多了,教學機智也就自然而然浮出水面了。

另外,教師的評價語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以前的單純的鼓勵性語言已經不太能適應現在的語文課堂,評價語言應該是能夠促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思考深度,以評價語來推動課堂往更深的層次裡進行。

三、習慣養成,基礎訓練

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是讀書姿勢、寫字姿勢、握筆姿勢等,都要隨時性地進行糾正和指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習慣。另外對於字、詞、句、段、篇的學習方法的滲透還需要更加藝術化,學生感悟更深,效果更明顯。鄒局長說:語文教學應該是紮實、細膩、簡約、空靈,這就要求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從根本出發,藝術性地進行指導,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徵,從原來的大環境中走出來對自己、對學生能夠有一個特殊的評判。

語文教學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工作,抓住學段目標,言意兼得,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課堂更有語文味。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9

教學中抓住詞語讓學生去感受,文中許多ABB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說這樣的蜜蜂抱在手裡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說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夥伴,胖乎乎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裡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爭著說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說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

整節課的教學,我著力引領學生感悟文字,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字進行解讀。課文學習快結束時,我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裡玩著,鬧著,玩累了就在園子裡的那棵大榆樹下睡著了,一覺醒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裡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篇10

《我和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蕭紅《呼蘭河傳》。文章通過描寫我跟隨祖父在園子裡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教學這篇散文時,讓學生感受快樂的氣氛不難,但讓學生透過快樂感受眷戀懷念之情就稍顯困難了。

在教學中,我遵循著散文“文散而神聚”的特點,在初讀的基礎上,直接抓住學生的初讀感受——小女孩在園子裡是快樂的、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充分朗讀,感受文中自由的快樂。

其一:學生抓住課文中快樂的事,體會小女孩的自由。無論栽花、拔草,也無論種菜、鏟地,學生在朗讀那些看似重複,又充滿情趣的句子時,臉上是帶著笑的.,心裡也一定是快樂的。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狗尾草”“澆菜”的段落更勾起孩子們的回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時,我也用這樣的感嘆來回應著孩子們的朗讀和交流:“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種子,可飛出的卻是快樂!”“我揚起的不僅是水滴,更是我的無憂無慮”“是呀,玩得累了,玩得睡著了,玩得多盡興呀!”……

其二:學生們抓住自由的景物,體會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尤其是課文第二、和倒數第二自然段。文章中那些抓住色彩來描寫的語言、那些“要怎麼就怎麼”的無拘束的語言,充滿著感染力,學生在朗讀挑戰中發出這樣的感嘆:“園子裡那些黃瓜、倭瓜、蝴蝶、蜂子都是自由的,生活在園子裡的我和祖父更是快樂的了!”“這樣無拘無束的天地,一定充滿情趣,我敢說是我們大家都向往的!”我也附和著他們的感受說:“是呀,快樂是不嫌重複的,自由是不嫌羅嗦的!只有擁有了愛的快樂和自由,才是最快樂的,最自由的,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其三:引導學生抓住快樂的主線,感受親情無限。當孩子們帶著滿心的歡喜,滿懷的自由,陶醉其中時,我拋給學生一個問題:這樣的快樂是怎樣獲得的呢?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閱讀課文,終於,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奧祕,那就是“笑”,祖父的笑。這時,我們才完全明白了,是祖父的愛讓“我”擁有了快樂和自由。“是這份溫暖的愛,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祖父那甜甜的笑時,蕭紅的心中的園子,就立即成了一個愛的園子,一個充滿快樂和自由的園子。”至此,孩子們才從更深的情感中感受著課文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