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作文/列表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精選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精選5篇)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

依然清晰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往返市區跟學校的公交車上,總在播放一條叫做"Family"的公益廣告。母親一直在追孩子,從頭髮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髮蒼蒼、氣喘吁吁。而孩子,從家跑到國小、高中,再從大學進入社會,最後,才在疲憊的晚上停下了腳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蹣跚的母親。就這樣,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幾乎兩代人的一生濃縮其中,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而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龍應臺對母與子關係的描繪,也很有意思,與之前看的公益廣告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母親與兒子是萍飄,水浪一打,就四處散去。她說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時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裡有熊熊燃燒的柴火,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與菲利普在裡面短暫歇腳,避風取暖,天亮時柴火熄了,又繼續上路。她還說,母與子的緣分,就是一次一次看著孩子離開,對著他的背影默默揮手。這些描繪有意思在於,它們都以離開與被離開的關係力證了父母與孩子日漸疏離的不可抗事實。

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為目的,愛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愛他,就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們的上半程沒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們也不可能與他們共度。無論我們和孩子彼此多麼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只是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援,讓孩子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和建議,幫他建立起照顧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所以,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裡,記錄了很多她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爭取交換留學的競爭中落榜了。十歲那年,安德烈參加一場音樂測試,表演曲目是《兩隻老虎》,因為太緊張,加上沒自信,唱出來的聲音就像指甲在颳著黑板壁,忽高忽低,一會兒斷掉,一會兒又續上,歌詞大半都忘了。而這些都不由讓龍應臺想起自己十四歲那年,從臺灣的鄉下苗粟縣進入了臺南大城市的經歷。苗栗縣的學校旁邊是水汪汪的稻田、綠油油的清水池塘,體育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少了那麼幾分"正式"的味道。而臺南的學校,操場的周圍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包裹著,上體育課就是操練各種器械,鉛球,標槍,跨欄……這些全是身為鄉下孩子龍應臺沒見過也不會使用的東西。扔鉛球是城裡孩子的基本活動,鄉下孩子不會扔,會被笑,因為城裡孩子從未見過不會扔鉛球的人。

所有這些安德烈與龍應臺經歷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交換留學賽場上的安德烈是失敗者,城裡大學校操場上的龍應臺也是失敗者。做一個失敗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會痛,被落下會失望,被放棄會氣餒一樣。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關於"失敗者"的奇怪定義。就跟龍應臺的一個比喻一樣,同樣一個操場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衝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稱為"失敗者",百米衝刺的人可以把氣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稱為"失敗者",氣定神閒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滿面通紅的百米衝刺者歸為"失敗"的。然而,實際上是,大樹有大樹的長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樹不行,大樹裝小草,也同樣不行。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2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主要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6封書信,母子倆分隔兩地,一個在臺灣,一個在德國。文化的差異、時空距離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日益陌生。母親渴望關心孩子,瞭解孩子,但孩子長大了,作為一個成年人,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使得母子間隔閡越來越大,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絡。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她邀請兒子安德烈以通訊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通訊內容涉及兩人對歷史的看法,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對社會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兩代人、不同地區的人不同的思維方式,讀來耐人尋味。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龍應臺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我們所有做父母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逐漸的長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興的,但說真的對他們的憂慮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後會變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對父母語重心長的建議和忠告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以為然,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擔憂和痛苦,不可否認,年代不同了,條件不同了,社會價值觀變化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青春期出現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麼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3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裡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教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回到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開啟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當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當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4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著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並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麼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著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於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著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並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係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開啟這本書,而且開啟之後,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我驚訝於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於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係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著龍應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著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於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著。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5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著名的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共收錄36封書信,龍應臺與安德烈透過這些信件相互瞭解、彼此靠近。

此書的大意可概括為:在安德烈14歲時,龍應臺因工作離開安德烈去了臺灣,母子兩個分離,等她回到兒子身邊時,安德烈已經18歲了。他們不但是兩代人,而且是兩國人。龍應臺女士發現,雖然兒子長大了,但母子之間卻無形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隔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待同一問題,雙方意見分歧;這堵牆阻礙了他們之間的親情,兒子不願意向母親傾訴,更不願意聽母親傾訴。為了融化這塊兒堅冰,母子兩個用了三年時間,以書信的形式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龍應臺瞭解了18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非常羨慕這種真誠的沒有絲毫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兒女也能敞開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傾聽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書信是一種非常樸素的交流方式,運用書信交流沒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煩惱,甚至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他們改變或者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讓我學習到了育兒知識,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會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聽,少一些急躁。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做父母的朋友,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