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簡單的邏輯學》優秀讀後感(精選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簡單的邏輯學》優秀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簡單的邏輯學》優秀讀後感(精選3篇)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1

近來從網上看到一本小書,是一個美國人寫的,不足150頁,但讀起來感覺越來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國作者的魅力了,甚至連本書的編輯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這本書書如其名,就是《簡單的邏輯學》。

本書將邏輯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是準備,為成為一個邏輯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邏輯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確的邏輯思考。第二章闡述了引導邏輯思考的基礎事實,第三章重點是“論證—邏輯思考”的外在表現形式。第四章,探討導致非邏輯思考的態度及思維模式。第五章圍繞“謬誤—非邏輯思考”的細節展開。

邏輯,作為一個整體,是個寬廣、深奧、精彩紛呈的領域,這本書既沒有刻板的理論論述也不是正規的教科書,這是一本現實應用的指南,對那些初次接觸邏輯的人介紹邏輯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實踐者,而不是理論家。

通讀全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邏輯學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稱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訴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們都有其自身的根源。當然“問題”,比如質量問題、投訴問題、收費問題等等,作為事物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理論上,產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個人去追尋探究的。所謂原因,它必能導致我們所觀察到的結果,並在結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記;每一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體探尋問題根源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從結果出發。每一個問題必然與其結果之間存在必然的相似之處,是我們要遵循的原則。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探尋某個原因的時候,我們不能知道產生某種原因的結果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前面的結果得到關於它的間接的知識。通過統計、評估結果的強度、分佈、性質,我們可以推測出原因的部分特性,這些知識將指引我們繼續探尋的方向。這這裡作者舉了一個誰打翻了廚房裡的牛奶的故事。從奇怪的聲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見螞蟻,到金絲雀出籠,到窗戶外鄰家的貓,作者一步步探尋和排除,最終鎖定那隻灌木叢中正添嘴的貓為重點懷疑物件。

其次,對原因的探尋不要半途而廢。事實經常告訴我們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發生的原因,而B的發生又導致了C,C接著帶來了D……,如圖示:A→B→C→D……假設圖中D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發現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決事物的正確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則,我們決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邏輯思路走到這裡是值得表揚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還不夠遠。C確實是導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鏈的源頭是A,A導致B,B導致C。B和C都是一個過程結果,關於B的問題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夠的干預,否則D的問題就難以得到徹底的解決。陳院長常提到的“燈不亮了”故事就是一個典型,還有我們所知的“蝴蝶效應”、“多米諾骨牌效應”。

作者同時指出,有時,我們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僅僅是因為我們懶惰,沒有充分地研究;有時則是耐心不夠。對於要做的事情,我們總想著用最快的、一勞永逸的辦法來解決,殊不知,問題的根源還在原地嘲笑我們呢!

最後,我們應該合理地區分原因。前面我們主要討論“動力因”,就是它的活動可以決定某個事物存在與否或者改變其存在狀態。其實除了“動力因”,還有其他“原因”的存在。古希臘自然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曾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說”。他認為事物由“形式因”、“質料因”、“動力因”和“目的因”組成,其中目的因是終極的,是最重要的。

目的因,對於行動來說,就是行動的目的或目標;對於客觀事物來說,就是它的功用;質料因是組成事物的具體材料;形式因是決定一個事物是此非彼的特殊性質。作者以鳥籠舉例分析。它的動因是弗萊德,他製造了它;它的質料的松木、釘子、螺絲和油漆;它的形式因是鳥籠特定的外形,以此來區分檔案櫃或窗櫺之類的東西;它的目的因是為小鳥提供一個可以棲身的場所。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2

《簡單邏輯學》是由美國作家麥克倫尼寫的一部著名的邏輯學著作,雖然薄薄的一本書但裡面卻飽含著豐富的內容。總之,讀了《簡單邏輯學》讓我受益匪淺,它開闊了我的視野,鍛鍊了我的思維能力;讓我的認識能力得到了提高,對問題的判斷不停留在感性的認識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簡單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地思考,準確的判斷。簡單邏輯學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說話的藝術。《簡單邏輯學》這本書很好的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對提高一個人說話的邏輯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通讀全書,我比較喜歡的是第二章邏輯學的基本原理的第三點:萬物終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訴我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們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們不盡知每個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為理性的動物,當我們想知道為什麼事物會是這樣時,我們就會用相當一部分精力來探尋這些理由。從理論上來看,關於本源的知識是非常讓人感到振奮的,因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們。但是關於本源的知識同樣可以廣泛應用於實踐領域,因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發展,控制事物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我們可以確定某種細菌是引發某種疾病的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消滅細菌的方式來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們知道萬物的根源後,弄懂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絡,從而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在探尋事物根源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從其結果開始。我們面對這樣或那樣的現象,並需要為之做出解釋。也就是說我們面對這些客觀的事物;去探尋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所做的探尋工作必須遵循如下原則:每一個原因與其結果之間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處。這就是說,所謂原因,它必能導致我們所觀察到的結果,並將在結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記:每一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這樣的邏輯學思考有什麼重要的實踐意義呢?當我門在探尋某個原因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知道產生了某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但是我可以通過面前的結果得到關於它的間接知識。通過評估結果的性質,我可以推測出原因的部分特性,這些知識將指引我們的探尋方向。在這章節裡裡作者舉了一個誰打翻了廚房裡的牛奶的故事。從奇怪的聲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見螞蟻,到金絲雀出籠,到窗戶外鄰家的貓,作者一步步探尋和排除,最終鎖定那隻灌木叢中正添嘴的貓為重點懷疑物件。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運用邏輯思維的場合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的邏輯思維好就有助於事情的順利完成;相反,如果我們缺乏邏輯思維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邏輯無處不在。無論我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邏輯無時不在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讀了《簡單邏輯學》讓我認識到了自己以前思考問題的片面性。讀了這本書對我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學到了邏輯的初步知識和基本技巧。通過對邏輯學的學習我相信,我以後思考問題一定會更加全面,言語表達一定會更加的清晰,邏輯性更強。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3

蔡康永曾經說過“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書,那你永遠只能知道已經知道的事”,所以依據連嶽的推薦選了些科普類的書來讀。

美國學者DQ麥克倫尼的《簡單的邏輯學》是一本簡單易懂的邏輯學科普入門書。看完這本書感覺重溫了大學課程《離散數學》,只是這本書更人文、淺顯些。

以前的我一直都很困惑學生時代所學的各種知識的作用。當初課本上的邏輯學在期末考試後還會有什麼用處?我知道“A和B,所以A;所以B”,我知道“A或者B,A,所以非B”。可這些如何來指導我的生活呢?後來寫東西才發現論證無處不邏輯。

好的文案讀來環環推理、層層遞進,說明一件事或論證一個觀點邏輯思維不強就沒有說服力。比如論證一個體系是正確的,首先看它是否是體系,含體系中的各種必要元素;再從它的合理性、科學性、先進性等方面進行論述,最終得出它是正確的。

我最愛看的辯論節目《奇葩說》中就有很多邏輯學運用的例子,有的選手辯的壓根就不是論題,有的選手偷偷地將A換成B。這時一個人的邏輯能力就呈現出了高低之分。好多次我被繞的雲裡霧裡時,反方“奇襲”幾句就點明方才論述中的邏輯錯誤。

所以如同平日裡的大米飯給身體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一樣,邏輯學給大腦提供必不可少的推理方法和工具。當然,吃下的米飯還要通過運動和消化來變成骨肉,學到的知識也要通過練習和使用才能發揮效力。

書中寫到:任何觀念都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受時代及個人的影響,當我們的大腦很難客觀的反映事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關於空間的認識,古人的地心說,及稍後的日心說在當時都是先進的思想,可隨著科學的進步,現在的我們知道無論“地”、“日”都不是“心”,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不斷學習使我們更清楚此刻的客觀世界的狀態。

無論我們有意或者無意,我們學過的知識總是無時不刻指導著我們的思維和日常行為,所以多學知識就可以較少次地墜入陷阱,但是萬一摔倒了也不用太懊惱,站起來繼續前行就是,畢竟沒有一個人能躲過生活中所有的坑。

TAG標籤:讀後感 精選 邏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