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作文/列表

感受的作文【優秀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受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受的作文【優秀5篇】

感受的作文 篇1

這個暑假,我真的體會到了做父母的辛苦,早起晚睡,還要做家務,做飯,家裡的大事小事都要操心,暑假裡我所做的不算累,因為只是偶爾做一下,還只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大人們,則是把一切事情都扛起來,每個人的身上都揹著或多或少而又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不能再以年紀小,學業重為理由,不幹家務了。

我們也越來越大了,身上的責任也越來越多,而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揹負責任,讓父母省心。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他們一直在為了我們操勞。我呢,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做家務確實很累,但那也是尋找幸福的一種途徑,能讓我們在勞動中實踐,體驗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培養我們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而更多的,只有等到我們確實做過,才能體會各中真諦

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感受的作文 篇2

在山上,在那祈福的地方,在那被團團桃花包圍的地方,在那微風拂過的石梯上,那裡是寂靜的,那裡是充滿無限遐想的。那裡有最好的傾聽者,你所有的煩心事都可以與他訴說,你所有的.期望都可以告知於他,他不會把你的祕密說出去,他永遠只會靜靜笑著。

那裡總是靜悄悄的,只有微風發出的呼呼聲,美妙又柔和,桃樹的枝丫隨著風微微地擺動,彷彿是在跳著古典的舞蹈。在那若隱若現的嫣紅中,是一座寺廟,寺廟是那樣的古樸,很幽深的美,也不知道里面是否有人呢。那裡沒有孩子們天真活潑的聲音,但如果你站在那寺廟前,站在那嬌俏的桃花之下,便能聽到風的聲音和花隨微風飄落的旋律,那是一幅山中畫,而你是畫中人。

偶爾會有人出來,他手中拿著掃帚在地上輕輕拂著,而灰塵隨之柔柔地飄起。山上的寺廟,寺廟前隨風飄落的桃花,加上那靜靜掃地的人,更是說不出的幽美。如若天空中開始飄雨,越來越大,那一滴滴的水,順著屋簷落下,在地上"啪"一聲,蕩起一串波紋,那石質的階梯很快就被打溼。滴滴嗒嗒的雨水聲,伴著花落下的聲音,在山林之中來回徘徊,就如同風鈴搖動的聲音。

在那座山上,或許會出家的人,或許會有隱居的人,或許還有遊山玩水的神仙呢!在這不易察覺的地方,你並不孤獨,也許有你不知道的人與你相伴呢

感受的作文 篇3

在一個僻靜的小樹林裡,有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溪,在燦爛的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無比耀眼,金燦燦的,宛如一條巨大的金龍。

在這岸邊的石頭上,坐著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子,令人陶醉,她與小溪、樹林融為一體,使人忍不住去多看幾眼。

在她的周圍,圍著一群蝴蝶,但這蝴蝶卻只能成為她的的陪襯,不為什麼,只是因為她的容貌。

這時,從樹林裡傳出沙沙的響聲,不用看也知道這是什麼——一群可愛的小鳥。連鳥兒也被她的容貌深深地吸引了。

她無奈的嘆了口氣,好像是給動物們說,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語:“哎!早知道我出走後沒有銀子花,我還不如去做那什麼禮節,更悲哀的是我堂堂殷蓉雲居然能在這小破林裡面迷路了!!!現在可好,想回都回不去了,好想吃後悔藥,嗚嗚嗚……不,不對!我堅決不能回去,萬一我那兩個做死的哥哥真的把我“賣”到那宮裡面就完了,還美其名曰:這是為了你好,萬一你當了妃子,豈不是給我們爭光嗎!哼!爭光?!我才不要去那個地方,沒自由的'地方!而且,如果本人當了妃的話第一個就是斬了你們!再說,你們就那麼確定我可以當了妃?”某人說出了與她的氣質非常不相符的話。

好吧,我承認,我坦白,那就是我!

有兩隻小鳥像是要幫助我的樣子,一隻輕輕的叼起了我的裙角,一直叼起我的袖口;我跟著它們慢慢地向森林更深處尋去,然而,走到半路,這兩隻該死的鳥竟然自顧自的飛走了!我剛想“完了,更走不回去”的時候,感覺到頭上有熱氣,脖子上癢癢的……我機械般的慢慢將頭扭過去——熊!!那熊也等著我反應過來,它揮動著它那肥厚的爪子要來抓我,而我正好條件反射般的往後跳一步,那熊撲了個空,在她反應過來時,我已經開始逃跑了,本人既然是大家閨秀,當然體力就不怎麼樣!剛跑了不遠就氣喘吁吁了,而那隻熊的體力還很旺盛,不會吧!我就要葬死熊手了?!

感受的作文 篇4

“真正覺悟的青年,應當捨身到最黑暗的地方,只有在最黑暗的地方,需要你們覺悟的光明。”作為青年的我們,正面臨著人類歷史上又一大挑戰——新冠肺炎正肆虐著全球。我們都應當發問:我可以做什麼?

一個個平凡的人沉默著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青年志願者!我想,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人們無意間談論起了20xx的春天,他們一定不會忘記那危急關頭,最美志願者的身影。

20xx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了,但這裡仍然居住著900萬人。他們仍然需要生活。曾經看似平凡的衣食住行,求醫問藥,現在都成了問題。所以,有這麼一群人默默的開始行動,他們的出現填補了疫情期間一個又一個物資、人力的空白。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青年志願者!

“疫情結束後,就想好好休息一下。”25歲的林德賢這麼說道。他是廣東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志願者,持續40天服務,為老人免費送物資100餘次;“做護士這麼多年,最大的意義就是出現在武漢。”北京積水潭醫院呼吸內科“90後”護士丁笑純認為。她總擔憂自己的力量薄弱,感慨自己能做的太少,但是轉念一想,“對患者來說,只要每天能見到我們,就有了安全感。我們是他們的靠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南京農業大學的學生們也主動申請前往當地的高速路收費站、社群等地,成為了防疫志願者,承擔起給來往人員、車輛檢測體溫和資訊登記的工作。

沒有一份力量是多餘的,渺小的我們也是這場戰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都靈留學生黑米,米蘭留學生盧茜,怎麼會有以德報怨,沒人在罵我們病毒;如果沒有汪勇、鄭能量這些自願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們,我們的白衣天使們上下班都成了問題;如果沒有朱仁、方鍾欽這些甘心頓頓送餐到醫院的志願者們,我們的白衣戰士們連一日三餐都恐怕吃不好。也許曾經,他們都是陌生人,而此刻,疫情使他們牽起了手,支撐著疫情中的中國。像這樣,點滴之力匯聚起來,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我們生而不凡,因為我們是中國的未來!我們勇敢逆行,讓青春在戰役中熠熠生光!相信我們的力量吧,20xx要讓世界都感受中國青年的力量!

感受的作文 篇5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來源於生活,中學生作文也不例外。在這裡有必要對“生活”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釋。筆者認為,不能將“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現在作文中,應該是具體的、實在的,一片樹葉、一塊石頭、一首歌曲、一種氣味、一絲味道、一份觸覺、一個身邊的人、一件身邊的小事或是一個場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這也就成了觀察、感受、思考的具體物件。

一、觀察要立體

感受的敏銳性來自於細心的觀察,沒有對周圍事物進行細心的觀察,感受便無從談起。因此,首先要對觀察能力進行訓練。觀察是立體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單一的,雖然人從外界得到的資訊約有90%來自視覺和聽覺,但還有10%左右的資訊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視覺和聽覺的訓練。筆者曾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問學生可以通過什麼來感受秋天的到來,絕大部分同學說從落葉或黃葉,很少有同學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風的聲音,秋天的氣息,還有秋風掠過臉龐的涼意等等。這些體驗學生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被激發,或者說沒有被有效地訓練。國學大師錢穆寫的一組回憶散文中談到當年如何教國小生寫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講的:“又一日,命諸生各帶石板石筆鉛筆及毛邊稿紙出校門,至郊外一古墓,蒼松近百棵。命諸生各自擇坐一樹下,靜觀四周形勢景色,各自寫下。再圍坐,命諸生各有陳述。何處有人遺忘了何τ腥飼嶂氐怪茫何τ腥訟群笫Т危即據實景互作討?&”“餘又告諸生,今有一景,諸生多未注意。諸生聞頭上風聲否。因命諸生試各靜聽,與平日所聞風聲有何不同。諸生遂各靜聽有頃。餘又告諸生,此風因穿松針而過,松針細,又多隙,風過其間,其風颯然,與他處不同,此謂松風。試再下筆,能寫其彷彿否。”(《八十億雙親 師友雜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17頁)由上文觀之,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讓學生從身邊具體的事物入手,去看、去聽、去聞、去嘗、去觸控,並堅持寫觀察筆記。教師也應該有計劃地提供給學生一定的事物,讓他們在特定的情景下去進行觀察。這樣,學生的'感受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細心的觀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礎,但還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沒有情感的參與是不行的。我們從“感”字的字形來看,“感”是從“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內在情感連線起來,觸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產生鮮明生動、印象深刻的感受。莊子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劉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誠感人,以情感動人,則作者必須是一個精誠的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在我們的作文訓練中,面對同一事物,為什麼有的學生能因之激起無限的情感,寫出聲情並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學生卻不能,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沒有積極調動起內心的情感因素。“觸景生情,睹物生情”並不是說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個互動體,一個內心沒有多少情感衝動和體驗的人怎麼可能對外物生出情來呢?而對於情感豐富的人來說,一個平常的動作,一片普通的樹葉都會觸動他(她)的情思,有情才會使他(她)所表現的事物靈動而富有韻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為什麼會感動幾代人,這正是因為作者賦予了父親的動作、語言以強烈的感情;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母親同樣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潤才散發出迷人的魅力。於漪老師說:“一書一畫,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聲讚歎,一次批評,一個場景,無不是誘發情感思維的因素。要讓學生懂得,習作時不能拿到籃裡就是菜,至少要把握兩點:不是著力寫景狀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僅僅以它們文章的由頭,為思緒的觸發劑,認清它們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選擇的事物須和自己的心靈有溝通之處,外物和內情碰撞,才可能閃現火花,否則,物與情隔離,思路就阻塞,難以流出新鮮的思想。“(《於漪語文教育論集》第504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時進行情感浸潤的意識和習慣,讓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終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寫出感人的文章,否則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觀察著眼於外界的客觀存在,以獲得外界資訊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思考,則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之上,對生活的理性認識。在寫作中,思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之上,產生自己對生活的認識,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我們對生活的認識只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認識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須理性。任何優秀的文章、作品都體現著作者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這些認識都是思考的結晶。文章從生活中來,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寫作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有思考才會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動物,這也是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思考不是簡單、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夠從一個事物或一種現象得出一個人生或社會的命題,其中最重要的標誌是深刻性。最新的大學聯考考試說明明確地提出了對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對生活的思考,是從偶然到必然、從特殊至普遍、從表象到本質的逐步深入的過程。一般說來,應遵循以下原則: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經驗為基礎,間接地認識客觀事物;由表及裡,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分析、綜合、比較,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發現一類事物所共有的本質或各種事物之間的規律性聯絡;由個別到一般,將自己的個別情感上升到對人們普遍情緒和情感的概括。這種概括越廣泛就越具有典型意義,就越能引起共鳴。且看20xx年一大學聯考考生對“茶”的一段思考:“用溫水泡茶,茶葉漂於水上,平靜但無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葉幾經沉浮,終於落定,茶香嫋嫋,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厭惡苦難,但換個角度,也得感謝苦難。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難讓你在人世中翻轉沉浮,才使你最終釋放出生命的翠綠與人生的清香嗎?”(大學聯考優秀作文《野茉莉的幽香》)這篇作文之所以能夠獲得高分,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對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發出了獨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對觀察、感受、思考這三種能力的培養應該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體現,則必須依靠寫作實踐活動。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勤,要讓學生的觀察、感受、思考成為一種習慣,在觀察的同時有感受,且進行思考,三者最終融為一體。另外還要讓學生勤於練筆,把觀察、感受、思考的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堅持著做,相信同學們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TAG標籤:感受的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