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點彙總

在高中政治學習中,必修三的知識內容是我們必須要鞏固好的,因為這個知識點是將來大學聯考必考的內容,那麼你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識點彙總

  必修三政治知識

一、文化的多樣性

1.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的多樣性

是什麼

含義

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表現

民族節日

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

形成

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

作用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功能

透過它,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

文化遺產

在歷史、藝術或科學及審美、人種學、人類學方面有著世界意義的紀念文物、建築物、遺蹟等

地位

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意義

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特點

具有不可再生性

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名錄的方式確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並給予保護

為什麼

地位

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意義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怎麼辦

態度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原則

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知識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①各美其美:認同和尊重本民族文化。

②美人之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美美與共: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和睦相處。

④天下大同: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進步。

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係

關係

個性(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共性)與民族性(個性)的統一

共性(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二、文化傳播

1.文化傳播

文化傳播

含義

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資訊、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

途徑

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不排除一般的人口遷徙

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更為自覺、更為直接的傳播方式

其他方式:聚會,旅遊,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等

手段

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2.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

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意義

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有利於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有利於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

態度

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的關係

關係

文化多樣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文化多樣性決定了各民族文化存在差異,也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鑑和學習提供了可能

尊重文化多樣性有利於促進文化交流

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有利於促進各民族間文化上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世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開展文化交流有利於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的交流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借鑑,取長補短的過程

  必修三政治知識重點

文化創新

1. 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2. 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決定作用: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3. 文化創新的作用和意義: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源於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3)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4. 文化創新的途徑

(1)根本途徑(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基本途徑之一(古今):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3)基本途徑之二(中外):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鑑與融合,做到博採眾長。學習、借鑑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今)與傳統文化(古)、民族文化(中)與外來文化(外)的關係。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高中政治必考知識

加強改善巨集觀調控,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一、經濟生活

1.我國為什麼要加強巨集觀調控?

①巨集觀調控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弊端,為確保經濟請問執行需加強巨集調。

②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社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加強巨集調。要把人民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把區域性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

③當經濟發展出現嚴重供需不平衡時,需加強巨集調,才能使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

④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

2.我國怎樣對經濟發展實行巨集調?

①制定正確財政政策,發揮財政促進社會公平,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執行的作用。

②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

③制定正確貨幣政策。

④完善市場法律法規,規範市場主體行為。

⑤加大對市場秩序的監督,建立問責考核機制。

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⑦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

3.當前物價上漲的原因。

①價值決定價格,農產品成本上漲引起其他商品價格上漲。

②供求影響價格。

③國家政策影響。為應對金融危機,國家刺激經濟投入大量財政。

4.農產品價格上漲對生產生活影響。

①一般說來商品價格上漲需求下降,但農產品屬於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對需求影響不大,必然加重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負擔。

②促使生產者調節生產規模。農產品價格上漲收益增加,擴大生產規模。

③食品支出比重上升,恩格爾係數變大,影響居民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

④有助於人民樹立正確消費觀。

5.穩定物價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意義。

①有利於提高居民實際購買力和生活水平。

②有利於改善居民消費結構,增加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支出。

③為企業發展和生活消費創造良好環境,避免經濟波動、混亂。

④有利於穩定匯率,樹立國際信譽,提升國際地位,促進外貿發展。

二、文化生活

1.從文化角度談談如何抑制物價過快上漲。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政府應加強正面宣傳,讓社會全面認識價格形式,增加穩定物價的信心。

②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引導人們樹立正確消費觀。

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義榮辱觀,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2.文化生活分析我國加強網路文化市場管理的原因。

①文化市場的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令人憂慮的現象,政府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②腐朽落後的文化會汙染文化環境,必須對落後文化加以改造和剔除,對腐朽文化堅決打擊,依法取締。

③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部分國家借世界多極化進行文化滲透,推行文化霸權主義,加強網路文化市場管理有利於國家安全。

④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加強管理有利於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