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38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通用38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

當母親將這本書冠以“好書,名著”等標籤推給我時,我百般不願,心中的浮躁一層又一層,但當我翻開書頁,看了幾頁時,我對它頓時改觀。

超乎預料的有趣呢。而且,書中母子兩人書信內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龍應臺女士與安德烈,他們看著同一片星星,在同一個太陽的光芒下生存,但他們接觸不到被此,熟惡而又陌生。在這三十六封書信中,他們對簧富差異、美學、人文、各國文化差異等等提出了探討與研究。這三十六封跨海書信,使這對母子有了連結,重新認識到了對方,她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看著書中風趣幽默的語句,我看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可悲的貧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樹”:我知道了“間題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本書,這本書也沒有讓我失望記憶猶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為逗留”。

咖啡館幾乎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建築,我也常常習慣在空暇的時間去這類環境幽靜,氣氛高雅的地方,點杯咖啡,寫寫作業或是看看書我喜歡這樣的氣氛,這可以讓我放鬆,且愉悅。

然,在香港這個地方,羊目細尋,你竟是尋不著咖啡館的龍應臺女士在書店買了書,想要尋一家咖啡館,鈷進一個寧靜的.角溶,在咖?香氣的繞裡,把整袋新書翻完,可香港是沒有咖啡館的她在信中如此寫道:“那天很熱,我揹著很重的書,一條街一條街找,以為和臺北一樣,轉個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沒有,真的沒有。去餐廳吧,可是那是一個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帶著對時國企業斷的不滿,他們對本土產業的滅不情願在那裡消費而即使坐下來,身邊也總是匆忙的人,端著托盤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館裡瀰漫著一種時間壓迫感。

這就是香港,這個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們工作時間之長,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澱、寧靜觀照,哪一種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哪一種都不可以。

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靈感的,能量的爆發。“留”才有沉澱、累積、醞釀、培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整本《親愛的安德烈》,其中《給河馬刷牙》《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這兩章令我感觸頗深。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覺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嗎?”其實要看你站在哪一條跑道上。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衝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會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裡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呼呼地追過來了,他會因而恐懼,覺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世界上本來就存在著大樹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嗎?書中舉了個提摩的例子:他從18歲開始失業,到41歲還在失業中。那麼大了還沒有工作,因為沒有工作,也就沒有結婚,沒有家庭。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樣。為什麼害怕呢?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沒有意義。每天為了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與其為了金錢和名聲成為工作的俘虜,不如找一份能充分體驗生活的工作。

龍應臺說過這麼一句話:“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很多讀者回信說自己就是在被迫謀生,我相信我身邊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謀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義呢?

不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尋找自己安適之所在,那還談何“平庸”?“平庸”是跟別人比,我們的終極負責物件是自己,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平庸”與否,不是在於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於你做的是否有意義,是否快樂。這樣看來,小草平庸嗎?答案是“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

在這我上國小高年級的時候,發現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談話越來越少;與父母越來越疏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後對父母只說“爸爸媽媽早上好。”然後就做自己的事情齒。吃飯時自己猶如與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發。猶如與父母站在同一塊冰山上,最後這塊冰山不知被什麼?是兩代人的代溝;還是因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就一個人呆在學校裡,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與父母談話。最後慢慢得與父母疏遠,慢慢得與與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七年級我的成績很不理想,父母幫我找了一位家教,當時我只是預設。補習了一段時間,那位家教知道我與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給了我一本書叫《親愛的安德烈》……

在這本書中寫了作者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14歲的時候離開了歐洲,去了臺北任職,在等到她回來的時候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小夥子。龍應臺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年;也是兩國人。中間隔著東西文化龍應臺覺定一定要認識18歲的安德烈。於是龍應臺與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時間互相通訊。就這樣他們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因此龍應臺在人生中認識了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母親。

在我讀完這本書後自己深有體會,覺得自己應該與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訴說自己的心裡的痛苦和快樂…在書中第16封信中寫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鎮以及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像我覺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適感到快樂感到不寂寞的小鎮,也許這算不上是一個小鎮,一個家,但是卻令我感到一種特別的眷戀。也許以後你要永遠告別這個小鎮,永遠離開你的那些朋友,也許你和他們還沒有深交,也許以後,他們將從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遠就是這樣,一條道路往前走…現在就應該回想自己擁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裡,讓它溫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記得自己是從哪裡來。而對於一個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個成人的人千萬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囉嗦,因為他們永遠都是為你好,為你的將來考慮,而且他們永遠都是你最親愛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4

陸陸續續的最後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狀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唯美的網名

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發奮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5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臺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後,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閒暇的日子裡,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臺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牆,但她沒有越過這堵牆,而是透過牆上的窗戶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並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裡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閒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為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裡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裡,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6

我有開明的父母,生活,學習,社會,國家,世界,我們之間無話不談。有的時候親密無間,不像是中國傳統的子女父母之間的關係。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關係也是有代價的。他們從未乾涉過我,但在對保送、大學聯考與否;選擇哪所大學這件事情上,他們完全把我的意願否定,將我的夢想束之高閣,讓我面對現實。然而在我進入大學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和夢想背離的痛苦的現實。如今的我仍然奔著夢想前進,並且因為大學父母為我做的選擇,讓我的追夢之路更加曲折,漫長。看到現在的我,我的父母應該是有遺憾和愧疚吧。所以現在他們對我的選擇並不一味干涉。他們只要我對現實有清醒認識,對未來有明確規劃,並且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我父母的轉變,是以我的妥協和痛苦為代價的。我有過埋怨。然而在看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對孩子不信任,想讓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之上的階段。而這樣強權的方式,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放緩孩子成長的.速度,甚至讓孩子處於痛苦之中。

“認為自己年長,吃的鹽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態不只是父母專有的。身為老師的我們,可能也會不經意間陷入這樣的思想狀態。我們常常跟孩子講應該怎麼怎麼做。然後用我們親身的經驗當例子說服他們,期待把他們引導我們認為的正道上來。但是孩子聽的時候就算覺得萬般正確,聽了之後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個要參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聽不錯,就是做聽力的時候沒有讀題目、預測問題的習慣,導致聽力完成情況和她實際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講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聽力題目之後,審選項。再通過選項對問題進行預測,這樣聽的時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聽力一開始就開始做筆記,效果仍然是不好的。這是考聽力不是考速記,並且我們沒辦法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這樣的話,講到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這孩子習慣還是沒改。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7

匆匆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合上書頁,我不知是該羨慕安德烈的生活,還是應該為自己眼下的生活悲哀。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有很多的煩惱圍繞著我。別玩電腦遊戲了,快睡覺!快點去,明天還要上課!一陣刺耳的聲音又從媽媽的嘴裡不耐煩地跑出來了。我心裡暗想:好煩,遊戲正玩到精彩的地方媽媽又來煩我了。看這就是我成長中的第一個煩惱:電腦遊戲和媽媽之間的戰爭,而且戰爭有愈演愈激烈的趨勢。另外在學校裡發生的一些事情,我也不願與家長談論,因為只要一談,他們就要長篇大論,不准我插一句話,而且我的.耳朵也受不了那麼多話的進出,所以我不願讓耳朵受罪,就不想與家長囉嗦!

我只是想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的空間。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8

讀了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臺所說的:“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臺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閒暇時光裡,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床……無限迴圈。在週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每當父母說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倉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嚮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9

陸陸續續的最終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景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教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教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教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可是,中國的家長和教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教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0

這些書信最初的願望是龍應臺想借此走入十八歲的兒子的內心世界;因為她發現,她和兒子,幾乎已經無話可說。那個曾讓她擁抱,讓她親吻,讓她牽手,讓她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冷冷的看著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她無法忍受和兒子成為了這樣有愛、但卻彼此不認識不瞭解不喜歡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兩代人之間,還是異國的兩代人之間,而且是好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異國的兩代人之間,其實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裡去了?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小鳥長大了,總會要單飛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麼溫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小雞仔長大了,它金燦燦、毛茸茸的樣子哪裡去了?我鬢髮蒼蒼了,二十歲的青春容顏哪裡去了?

答曰,隨時間去了。

父母終歸就是父母。是那個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響他的人;是那個怕他飢,憂他寒,為他千里擔憂的人;是那個願意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樂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孩子終歸是孩子。是那個感恩父母的無私奉獻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個願意用自己的寸草心來報答父母的三春暉的人。他真切的願望是,等有一天我長大了,要讓父母因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沒法強求自己一定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們沒法強求何一個人成為自己的知己一樣。因為年齡,父母不會熱衷於同樣的事情,因為經歷,你走過的路他還沒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們興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靈犀的知己。而對於父母,卻是從全心依賴到慢慢分離,交集越來越少,觀念愈發迥異。小鳥長大了會單飛,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獵,孩子長大要獨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來難免會不可思議。父母只是那個巢,而不可能是它飛行的旅伴。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成就的是——“我之為我”。

所以不要試圖清晰孩子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追問他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祕密,否則就會陷入一種愛得深太想問,但知道問了會換來抗拒和逃離的傷感境地。

雖然這本書講述的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但是我想我們身為老師,那些可愛的學生不正相當於我們的孩子麼,拿出一顆對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們會健康成長,我們也會一點點蛻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1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時,我總有一種想再讀一遍的感覺。《親愛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親和她已成年的兒子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寫的36封信。讀了裡面的信,總是讓我感慨萬千。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親說話,只是為了錢才寫信,所以他們有不同的寫信心態。即使安德烈並不是真的想寫一封信,但龍應臺想深入兒子的內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關係得到緩和,想認真研究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話語,也讓安德烈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最後,安德烈寫信只為了和母親交流。當然,他們對彼此的認識越來越深。

龍應臺的一些地方,讓我感覺很深刻,面對兒子的不耐煩和不想說,她沒有使用逼的辦法。儘管她自己寫的幾行字只換來了兒子的隻言片語,但她還是用每句話引導著兒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說幾句。她只是想認識她的兒子,多麼偉大的母愛。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即使他們日夜流汗,時刻操心,但對於孩子們,他們有過什麼可抱怨嗎?我們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們。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誰總能想到這些,並經常做到。

父母對我們的照顧,我們會把它當成嘮叨,充耳不聞。有時還會和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和朋友們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忘記撫養我們、為我們著想的`父母,他們在一天天變老。我們能給予父母的最好回報就是和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和他們聊聊天、說說笑。

想到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時使我的父母難過,使他們傷心。從現在開始,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體諒父母的,多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不讓父母操心。

《親愛的安德烈》讓我看到母愛的呈現,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永遠陪伴著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2

第二次讀《親愛的安德烈》感覺有所不同!我把自己和媽媽平時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一起帶入書中,去感受兩個家庭,兩代人之間的差別。

書中安德烈生活極其幸福,豐富,充滿樂趣,他可以喝酒,聊天,開party,旅遊……遇到挫折,會有很多人鼓勵他,成功的時候,朋友就會為他慶祝。而身在中國的我們,聊天,開party只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每天都是早早起床,上學,寫作業,複習預習,偶爾的娛樂和放鬆。安德烈可以做的事,中國和他同齡的大多數人都只是渴望。我們也希望有那樣放鬆的生活。

在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他們之間慢慢出現一座無形的牆,但在他們母子的努力下,這座牆,被擊垮了。而我們,極大多數的孩子都在爸爸媽媽的身邊,他們之間的代溝無聲無息地變得越來越大,把他們越隔越遠。他們也有尋找解決的方法,但有一些卻只會更加地彼此傷害。中國教育和外國教育相差甚遠,中國孩子從小就要努力讀書,考大學,這段時間裡,根本就像與世隔絕。讀大學就為了張文憑,可以找份工作嗎?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大學生沒有工作?他們沒有社會經驗。在外國,他們經常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身經驗,他們的適應能力才更強。西方國家是那麼尊敬小孩,在中國,只要家長聚在一起,就是是講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沒有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揚過孩子,而是講他們做事怎麼怎麼不好,他們以為這是謙虛,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被深深地傷害!

真希望中國的爸爸媽媽們讀讀這本書,體會一下快長大的孩子的內心,多給孩子一些放鬆的時間,讓他們有自己的時間安排自己的事,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一心為孩子好,幫他們打點一切,可我們也需要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啊。

真希望我們可以彼此瞭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3

終於讀完了“人生三書”之一——《親愛的安德烈》。這是一本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分。

作者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分隔在異國他鄉,兩人的關係似乎沒有曾經那麼親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齡、閱歷導致的不同視野等等。

對一位母親而言,不論你的年齡有多大,都始終是她的孩子。龍應臺,也是這樣一位母親,只是我認為她的愛有些過盛,自始自終都將安德烈當作一個幼童來對待。而安德烈,雖然有愛,但卻成為了一個彼此不認識不瞭解的.人。

在最開始,這份母愛名曰“佔有”,但後來,卻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鳥兒一樣,不喜歡被束縛的感覺。與其讓孩子每天像一個提線娃娃似地聽從指揮,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開創一片新天地。我想這個道理大多數家長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嘗試,並且沒有中途放棄的,又有幾個呢?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也相當重要。寫信這種方式其實比面對面更好。因為在有些時候,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會忍不住端起長輩的架子。而寫信,能更好地讓父母換個角度與孩子溝通。由此觀之,龍應臺很成功。她處在一個朋友的視角,與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夠接受那些大多數家長無法忍受的詞彙、言語。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希望我們能走在他們為我們鋪好的路上。但我們走遠了,他們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裡,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護,我們全部都牢牢地記在心裡。當然,我們也願意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父母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裡行間知道現在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而年輕的我們,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著龍應臺那一封封飽含母愛的回信,也許會對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4

再次翻開龍應臺的書,沒想到竟是我讀大二的時候。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讀過她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等幾篇小短文,當時只覺得她的文章與自己平時讀得名著大不一樣,文章很有股霸氣。一直就理所當然的以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沒想到這次讀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才發現她不僅是位女士,而且還是位和普天下母親一樣,對自己的孩子,飽含深情的媽媽。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臺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三十多封書信組成,中間穿插了些讀者的.來信。龍應臺因為與兒子幾年未見,再相見時,兩人已從親密變得陌生。為了拉近兩人的距離,龍媽媽提議兩人通訊,於是這本書便誕生了。

當時買這本書,我是被封面上介紹的,這本書讓許多"親子"由熟悉的陌生人變得能互相理解而觸動。當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圍人與他們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明明都深愛對方,卻無法表達,無處述說。結果都這樣僵持著渡過,然後揮手,帶著對彼此的誤解,走進自己的人生。我想這是無數人都正在經歷,或已經經歷過的事。我不想讓這樣的遺憾繼續,我也想通過這本書讀懂我的父母,讀懂我們的關係。

沒想到,我已開啟這本書,得到的卻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們在信裡的交談,那麼陳懇。他們是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平等的地位交談,他們的通訊中,也許有過爭執,也許有過分歧,但他們始終願意試著去理解彼此。我和書裡的讀者一樣,真的很羨慕他們這種關係。我自己也曾給父親寫過幾封信,可惜他太忙,沒時間回信,所以,我們對彼此的理解,也沒能加深。而現在看見別人做成功了曾經自己沒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許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動。

想想父母遲早會老去,自己遲早會長大。但我們卻也許都再不能走進彼此的內心。我也許到老,都不會知道我的父母,他們年輕時有怎樣的理想,他們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們又是如何把我們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喪氣?而他們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實,會不會害怕?他們又是否會也在試圖理解我們,試圖走近我們的心?

我想時間不會重來,而我們有深愛對方,那為什麼不試試再多打幾個電話,多寫幾封信。我已決定,開始提筆寫信。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5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主要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6封書信,母子倆分隔兩地,一個在臺灣,一個在德國。文化的差異、時空距離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日益陌生。母親渴望關心孩子,瞭解孩子,但孩子長大了,作為一個成年人,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使得母子間隔閡越來越大,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絡。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她邀請兒子安德烈以通訊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通訊內容涉及兩人對歷史的看法,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對社會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兩代人、不同地區的人不同的思維方式,讀來耐人尋味。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龍應臺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我們所有做父母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逐漸的長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興的,但說真的對他們的憂慮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後會變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對父母語重心長的建議和忠告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以為然,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擔憂和痛苦,不可否認,年代不同了,條件不同了,社會價值觀變化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青春期出現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麼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6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著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經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我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我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異常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一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我悶在房間裡,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可是和我在一齊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之後,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歡樂的事情應當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明白了我的情景,也會很歡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齊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我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路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我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路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期望她能經過閱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脫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說,你到今日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臺明白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必須會明白她的想法的吧!

我期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閱讀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7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在安德烈十四歲那年,龍應臺離開歐洲去臺北市政府工作,這一走,就是四年。等龍應臺四年之後再回到安德烈身邊時,她發現安安變了,以前那個讓媽媽擁抱、親吻、牽手,以至於讓媽媽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站在龍應檯面前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樣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等,龍應臺都一無所知。四年的時間,猶如一道鴻溝,把龍應臺遠遠地阻隔在一個鮮活的世界之外,以至於“想和他說話,可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應對母子之間這樣的陌生和距離,龍應臺決定打破。

這樣的場景,一點也不難理解,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個階段,成長的不僅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當兩人的交往出現四年休眠期時,當兩人有了四年的距離時,你再想進入對方的世界,就必須想辦法打破阻隔兩人的堅冰,即使你們是母子。

為了瞭解安德烈,龍應臺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

在35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5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在這35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為這不僅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是兩種文化在對話。

對於作為母子關係的兩個人來說,兩人之間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例如,母親拒絕奢華、崇尚簡單生活,在生活上從不浪費、不奢侈,對於這樣簡單的生活,兒子怎樣看待呢?兒子的評價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個裝馬鈴薯的麻布袋或者蓋上一條地毯”,兒子十分疑惑:“為什麼不花點時間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為什麼不偶爾去個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自我從來沒有聽過的音樂?”再例如,對待寫作,龍應臺總是在好多天前就準備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寫稿子;龍應臺寫作時是“吹毛求疵,注重細節”,安德烈寫作時是一邊聽音樂一邊和朋友寫MSN一邊寫信給媽媽;龍應臺把寫作當做“事”,安德烈把寫作當做“玩”,他期望寫的本身就是一個好玩的、愉快的過程,而不是工作壓力……

這就是媽媽,這也是孩子,很多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於家長的看法。家長要想培養出一個有思想有見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許孩子對自我說“不”。

對於作為中西方代表的兩個人來說,兩人的對話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別,這種差別體此刻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上。龍應臺很驚奇歐洲青年為什麼沒有任何畏懼,背起揹包就敢千里闖蕩;為什麼滿腦子都是玩;為什麼他們的父母不要求他們努力讀書,出人頭地;為什麼他們的學校對他們沒有期待,期待他們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其實,這一系列的疑惑背後,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西方人崇尚“個人思維”,東方人崇尚“團體思維”。也就是說,在西方人意識裡,一個人背起揹包就能夠走天下;而在東方人的意識裡,即使玩,也應當是一群人圍在一齊,唱歌、跳舞,玩大風吹或者躲貓貓,也要有必須的意義和價值,要從群體中尋找安全和歡樂。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則是更為閒適的生活方式:三兩個朋友,坐在咖啡館裡,就為了友情而來相聚,就為了聊天而聊天,就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感受一下微風習習的午時……

這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區別,東方人習慣於團體主義思維模式,西方人習慣於個人思維模式。很難說,是“團體思維”高於“個人思維”,還是“個人思維”優於“團體思維”,但有一點不能否定,在西方個人思維模式下,他們變得愈加的獨立和自尊,而我們的盲從和隨大流意識,跟我們的團體思維也應當有很大的關係。

經過龍應臺的文字,我再次審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到底是什麼關係?子女是父母的附屬品嗎?是父母的私有產品嗎?父母有權利對子女的一生做出規劃嗎?

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我一向採取的是“放養”態度。但,看看龍應臺的文字,我對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父母僅僅是子女來到世界的一個通道,父母僅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護者以及成人後的守望者。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熱切地望著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願景,而父母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

龍應臺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說:“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對於長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權利參與他的生活,或者幫他做出決定呢?我們再看看龍應臺的做法。當二十一歲的安德烈開始抽菸時,龍應臺也很生氣,恨不得把他嘴裡的香菸拔出來,“扔進大海”。但,龍應臺沒有這樣做,她在內心對自我說:“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是一個‘別人’。”二十一歲,已經到了獨立自主的年齡,是成人就得為自我的行為負責,也為自我的錯誤承擔後果。一旦理解了這個邏輯,他決定抽菸,做父母的就沒有權力或權威約束他。龍應臺只能說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處一室的人,所以,請你不在室內抽菸。”

關於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看法,龍應臺的文字也給人很大的啟示。當安德烈對媽媽說,他也許會很平庸時,龍應臺這樣說:“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歡樂。什麼樣的工作能夠給你歡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你歡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比較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一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還不如每一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是的,人生過程本無意義,而我們就是要賦予它意義,我們賦予它意義的唯一方式就是體現自我的價值,感受生活的歡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時,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歡樂。

除了對工作的看法,龍應臺對朋友關係的思考也很精闢。她又打了一個比方:“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能夠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攔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僅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能夠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職責捆綁,被自我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慨友情的難得,殊不知,是自我沒有精力和本事再去培植友誼。

較之龍應臺的《目送》和《野火集》,《親愛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種溫情,因為她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去書寫,但,即使是和十八歲的兒子的通訊,睿智的人也在字裡行間播撒下思考。親愛的朋友們,在讀艱澀的文字之餘,在繁忙走親訪友的間隙裡,不妨,也拿起這本書,放鬆一下,看龍應臺到底在怎樣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8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於是,龍應臺邀兒子安德烈以通訊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去認識她生命中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也使兒子安德烈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孩子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和母親漸行漸遠。他們是兩代人,中間隔了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了東西文化。在他們的對話中,涉及到了生活習慣,藝術鑑賞,東西文化,甚至衰老,死亡。

書中《給河馬刷牙》裡,龍應臺說了這樣一句話:“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現在的學生都被要求努力學習,上著國小,中學,大學,最後工作。但是,有多少人卻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又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與權力每天忙碌著,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工作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去體驗人生,感受生活的快樂。而金錢與權力,從來就不是快樂的核心因素。而現在有多少人已經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快樂,忘卻了最初的夢想,迷失了自我?所以,現在的努力是為了以後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去選擇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工作。

《獨立宣言》裡安德烈說:“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後也像小時候一樣喜歡他們,可是孩子長大後也會有自己的思想,會接受新的事物,也就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而父母的關心往往卻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父母不能永遠陪伴著孩子,孩子總有一天會走向社會。所以父母應該學會適當地放手,去讓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在這本書裡,我也看到了一位努力嘗試走近兒子生活的母親。她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她去接受新的事物,努力想去了解兒子的世界。這是多麼無私而卻卑微的愛。作為兒女的我們,在接受了許多新事物,在認識這個世界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回頭看看,去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父母?

這是一本兩代共讀的書,在這本書裡,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的愛;父母也可以更加認識孩子的世界,學會放手。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9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親愛的安德烈》由36封電子家書所組成,新穎別緻地構建出了一個兩代人溝通、瞭解的平臺。 父母與孩子應是如何溝通的?本書給予了無數被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父子、母子啟示與感動。兩代人的思想差異和與時代相應的價值觀又是怎麼樣的?在這本書中集結了你想要的所有答案,提供了兩代人溝通的全新思維和方法。

在那一封封家書中,我看到東西方孩子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書中的安德烈擁有他所崇尚的青年人應有的生活。他愛喝酒,經常與朋友開Party聊天;他愛踢球,每週有三個下午踢球,週末還會去當一幫小鬼的教練;他愛旅行,享受自己的畢業旅行......讀書在他們而言只佔一小部分,但他們不是放任無止境地玩,只是愛玩並懂得玩。他也會思考類似"華氏.9.11"的問題,但他輕鬆地承認自己與朋友的看法終究是膚淺的。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個月又會有多少時間深入思考那些富含哲理的問題?我想,如果能有五分鐘就不錯了。在他年輕卻並不輕狂的青春態度上,我對他是十分崇拜的。雖然我們更看重學習,但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枯燥。我們依然可以專注於我們的興趣,擁有可以令我們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

我看到了東西方人對待孩子的不同觀念。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這樣的結論,被龍應臺吃驚地得以證實了。其實,孩子也需要肯 定與尊重,他們渴望像大人一樣,得到平等的對待。孩子的“獨立宣言”是值得父母批准的,這樣的家庭政策無疑是拉近父母與子女的最好方式。

讓我們試著與父母溝通,也許在飯桌上、在回家的路上抑或是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這不僅僅是心情的敘述,更是心靈的慰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0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著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1

《親愛的安德烈》是臺灣作家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的三十六封信!他們經過寫信的方式,敞開心扉,瞭解彼此!

在很多時候,我們期望能夠擁有自我的空間,不被束縛。其中有一段對話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

是的,這是一個兒子與母親之間乏味的對話。我們長大了,總認為自我是個獨立的“人”了!

可是,我們沒有想過父母,他們很愛我們,很期望我們之間有更多的瞭解,並經過有效地溝通來增進彼此的感情,也期望走進我們的內心,能夠更加了解我們。

正如龍應臺所說:“我明白他愛我,可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能夠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經十八歲了,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黏著媽媽了,他長大了,也變的獨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溝通問題上,天下的媽媽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上了國中,因為離家較遠,所以我不得不住校。離開了溫暖的家,不能每一天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每一天晚上的電話成了我和媽媽的必修課。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如龍應臺和安德烈一樣。“今日怎樣樣?”“挺好的.。”“學校生活還適應嗎?”“十分適應”……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了這種對話的蒼白無力。本來我與媽媽之間的溝通就是為了瞭解彼此,可是此刻這樣的簡短對話,既還原不了我們的真實生活,也供給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幫忙,對我們來講都毫無意義。猶如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一次週末回家,在飯後的閒聊時間,恰巧媽媽和我談及了相同的問題。原先,我們兩個心裡都有著同樣的感受!媽媽因為捕捉不到我真實的生活資訊,而感到無助和不安;我也因為逃避問題,而過於敷衍,流於套路,沒有真實勇敢地表達自我。

經過這次談話,我也認識到我在和媽媽的溝通中存在不少問題。我想:下次和媽媽電話溝通時,我會如實說明我在學校的真實情景,即便媽媽跟我談些我不想說的事,我也會端正態度,耐心回答!媽媽也說以後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提高。經過這次談話,我們改變了溝通的策略。媽媽每次打電話會更加關注我的感受,開場白變成了:“今日感覺怎樣樣?”這樣的問話,讓我感覺很簡便,沒有被逼迫,被隨意評判。於是我更加願意多向媽媽講一些我在學校的生活狀況。大多數時候媽媽只是默默傾聽,偶爾有一些問題,媽媽也會供給一些自我的觀點和角度。每當這個時候,媽媽雖然沒有給我供給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總會讓我豁然開朗。我們的通話時間也比以往長了許多。媽媽也會把自我每一天的所見所聞,生活的高峰低谷告訴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單調乏味。我們的對話資料不再蒼白無力,逐漸變得充實起來。我們也開始真正走進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父母會不愛孩子?我們在長大,他們也會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再年輕。我們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齊的時光,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就是這樣,龍應臺母子倆敞開心扉!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

我相信,經過這樣的談話,我和媽媽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媽媽也會重新認識她人生裡第一個十三歲的我,我也會更加深入瞭解我的媽媽!這更會增進我們的感情和相互欣賞。因為愛就是溝通的理由!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2

“你18歲的時候,最快樂的事是什麼?最遺憾的是什麼?你和你父母談過嗎?”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很多學生都會問我這些問題。當時,他們與父母的溝通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的關係甚至處於冰點。所以,我決定和我的學生們一起讀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她是一位凶猛的文學鬥士,被譽為中國最強大的筆;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親,有兩個反叛獨立的混血兒子。”《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大兒子安德烈的書信集。它包含36個字母。這36封信反映了母子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意識形態的影響。它們記錄了兩代人為消除隔閡和衝突所作的努力,為中西文化碰撞提供了清晰生動的例證。

在序言中,作者說:“要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你必須從頭開始。你必須放手。”不管我們是誰,我們18歲的孩子可能很熟悉,相信理想,嚮往自由。但面對我們18歲的學生或孩子,我們總是在他們的地位和身份方面與他們進行不公平的溝通。他們會反抗,他們會掙扎,他們甚至會開始逃跑。我們生活中許多18歲的孩子和父母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正如作者所說,“就像水上的浮萍,他們彼此分離,對世界其他地方漠不關心”。我們更需要的是一起努力。讓我們在生活中再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他們也第一次認真地瞭解父母。無論是通過信件、對話還是遊戲,我們都需要找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聯絡。

想想我18歲的時候,忙碌緊張的高中,我早晚都遇到了父母。我們的談話似乎都是關於“你想吃什麼?”今天學習怎麼樣?”考試怎麼樣?”這樣的關心和問候。現在學生的情況也差不多了。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學習。似乎他們對孩子的情感、愛好和願望知之甚少。更不用說深入的交談和理解了,更何況,幾天不跟家長說一句話是不可能的。”我只知道有多少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個房間裡,但沒有什麼可談的。他們彼此相愛,卻不認識對方。他們渴望接觸,卻找不到一座橋。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兩代人之間的對話可以如此廣泛和直接,沒有說教,而是敞開心扉。從“當德國人在德國踢球時,你會為他們歡呼嗎?”為了探索兒童對歷史和國家的理解,從一部關於階級與貧富差別的電影和社會公正兩方面探討生活中的兩種道德,從一夜之間的新聞事件談起民主理想主義的觀點,從香港和德國的咖啡館談起文化。從彼此的問題中談論死亡和未來。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瞭解一個人,你可以試著瞄準一個問題,不僅是你的提問和回答,而且是互動交流,這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果18歲的擔心不是生死攸關,肯定是一些小事,但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家長會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學會像雞湯一樣平衡,但很難體諒別人的感受,照顧好自己的位置。但這是我們生活中應該學會處理的麻煩,因為我們的思想是獨立的`,但我們是社會群體中的人。對於未來,我們需要牢記龍應臺的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功,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的框架下,什麼樣的工作更有可能給你帶來幸福?首先,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對你很有意義。如果你的工作沒有綁架你,讓你成為工作的囚徒,讓你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更有可能幸福。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時,你就會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了你時間,又沒有剝奪你的生命時,你就有了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感會讓你快樂。”長久以來,無論是大學聯考、考研、就業、升學、戀愛、婚姻、家庭等,都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認清生活的本質。我們的最終責任物件是“我們自己”。而那些18歲的老路,無論誰有高人的指點,有多少深坑和險情你都要避免,還是自己走。

安德烈與母親龍應臺的交流,是我們生活中的望遠鏡和放大鏡,它使我們能夠看到遠處的天空,以及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和平凡。我們也可以在這裡找到18歲問題的正確答案。我們也慢慢地用眼淚和離開去理解:所謂的父母是那些不斷地快樂和悲傷到背後,想要找回擁抱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這是第一次出生併成為人類。再說,他們是第一對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批孩子。事實上,我們都在成長。當孩子因為父母而幸運時,他們為父母感到驕傲。這是我們必須獨自走的路!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3

這本書一口氣就能讀完,書本身內容不多,更主要的是引人入勝(也許這麼說有點不恰當),能讓人跟隨文字一起感受一起思考。

看書的簡介就知寫的是母親與兒子的對話,想象內容肯定和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啊交流什麼的有關,確實也是這樣,但書不單單是寫代溝的。由於母親和兒子身處不同的文化環境,交流也多了一層特殊性。豆瓣上的內容簡介中寫道“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我覺得太誇張太官方了,其實這就是一本很親切的書,與我曾走過的成長心路親切,與充滿疑惑的青蔥歲月親切。

書的內容就不重述啦,只是讀的時候想到自己19歲時也是這樣的對世界相看,什麼都有話說,愛記錄,有很敏銳的感受,困惑迷茫而又充滿希望,現在看來覺得很淺但是很真實,生命活得自由自在。詞窮了,願我們漸漸長大的同時也不忘擁有,或是曾擁有過,一顆年輕的心。

以下是書中摘錄: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十八歲時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心愛植物,但是生活藝術,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尷尬的局面就常出現,譬如說,講“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中國人的美學”時,很多人句子講一半就,嗯,卡住了,不知怎麼講完這個句子,因為,執政以來,自稱“中國人”在今天的臺灣可能招來白眼,極端不正確。但是把句子改掉,說,“勤儉是臺灣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臺灣人的美學”,又好像偷了別人的東西似的。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因為,清純靜美,白衣白裙別上一朵粉紅的蝴蝶結——誰抵擋得住“美”的襲擊?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者自以為是的心得報告。

如果在一條直線上,你一定要我“選邊站”——站在中間“偏左”還是“偏右”的位置,我萬不得已會選擇“左” 。說“萬不得已”是因為,老天,如果說我目睹和親身經歷的二十世紀教了我任何東西的話,那就是: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我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

我也願你看清理想主義的本質──它是珍貴的,可也是脆弱的,容易腐蝕腐敗的。很多人的正義感、同情心、改革熱情或革命衝動往往來自一種浪漫情懷,但是浪漫情懷從來就不是冷酷現實的對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層輕霧的假的美麗和朦朧。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

(安德烈)人跟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是生活裡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香港沒有這樣的生活藝術。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4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著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並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麼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著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於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著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並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係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開啟這本書,而且開啟之後,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我驚訝於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於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係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著龍應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著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於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5

用了很長時間細品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的合著《親愛的安德烈》。兩年前,兒子購得此書,推薦與我。由於頸椎原因,一直沒能讀盡。近幾日,端起此書。這本書用母子間互通的三十六封家書來抒發母子情,同時又將兩代人的相左勾畫的淋漓盡致。其實對於我來說,看到這本書著實晚了些。所以我把此書的觀感記錄下來,告知有需要者。

媽媽與兒子的隔空交流,不僅在文字上、感情上、思維上,更是兩代人的融合,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一個十八歲的孩子疾呼:“媽媽,我能感到苦悶,表示我還活著,但為什麼我總覺得找不到自己,原來這就叫迷失?”“我想要嚎啕大哭,但我沒有眼淚,我想要逃走,但我沒有腳,我想要狂吼,但我沒有聲音。

兒子,我好像死在你陰冷的影子裡。”青春的波動,使他迷茫。我們每個人何嘗沒有過這樣的情形呢?而書中的母親更是對兒子的所作所為不理解。她認為本該刻苦學習的時段,卻突然間出現那麼多的變故,成為“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怎麼看事情,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得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作為母親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經歷呢?

其實,母親對子女的愛不等於喜歡,更不等於認識。正常的溝通不能因為愛而省略。多少個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出現過嚴重的問題。曾幾時,我面對高中的兒子也是一籌莫展。慈母的愛凍結在終年累月的嘮叨和沉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面對高中緊張的學習,兒子卻依戀上網路,幾近節省伙食開銷,用午休和晚休的時間,鑽進網咖。

這還得感謝“大智若愚”的友情提醒,使我第一次偷看了兒子的qq日誌。他思想的起伏之嚴重令我窒息,我不知所以。之後便是沉默,便是小心翼翼。這也真成了可望溝通卻沒了語言。平日的嘮叨戛然而止。若當時看到這本書,也便像黑夜海上的旗語,被我這隻小船看見,豁然開朗,遇見了方向。可是沒有,我在黑夜的航船上摸索,不是很順利的溝通,只能用最笨的辦法搬家陪讀,切斷一切入網咖的時間,在我的降服中告一段落。兒子很優秀,也很現實,曾幾何時,他也留給我一封信,現在?狗旁諂椒康某樘肜鎩?春筧夢藝鵓。信讓龍應臺母子三年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更如冰水融?……

龍應臺曾用“清狂”二字形容兒子青春期變化,而我要用“傲滿”來形容現在的孩子們,“清狂”絕非“輕狂”。“輕狂”含舉止輕佻之意;“清狂”則謂:放蕩不羈。杜普《壯遊》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蘇東坡時:“老夫卿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我相信他所寫的就是清狂。而“傲滿”不只是“驕傲”,更不是“充溢”,而是自大、自戀、自清、自狂。

對於母親,對於孩子,都應該認真仔細的閱讀這本書。讀後會令你清新明瞭,母子相處之道能少走不少的彎路。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6

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她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我可愛的安德烈哪裡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她一定要認識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該書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永珍,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裡面涉及到政治內容和文化內容也讓人收穫頗多。但我更感動於的是這對母子之間為拉近彼此關係、消除隔閡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理解和包容。應該說,父母對女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這種愛所帶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的。所以說,愛,並學會如何去愛,這大概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學習的課程吧。

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為什麼良好的意圖有時會帶來令人失望的結果呢?可能有人會歸之於“社會”、“政策”、“時代”甚至“孩子本人”等因素上,可我覺得,最主要是你沒有找到愛的方法。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父母又該如何去愛,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首先,我們要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安德烈對母親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我相當欣賞這句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附屬於任何人。可現實是怎樣的呢?書中的一個例子很有意思:龍應臺的小兒子菲力普說:“媽媽,你的華人朋友要問我什麼問題時,我就站在那裡,可是他們的眼睛是看著你的,並向你提問。”比如:他幾歲?他會說中文嗎?他讀幾年級?龍應臺大受震撼,從此以後,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她也會彎下腰去和他說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孩子代言的程度可能遠不止如此,孩子的愛好、學習甚至工作、情感我們是不是也幫他做出了決定,並自認為是為孩子好?當孩子反抗時我們是不是大發雷霆呵斥他的不聽話不懂事?孩子也許需要引導,但決不是粗暴的干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7

一直都很喜歡讀龍應臺的書,有人說:“讀龍應臺的雜文,可以感受到她的萬丈豪情。”但是,讀《親愛的安德烈》,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作為一個母親面對孩子時的萬丈深情。不管她的頭上有多少讓人仰慕的光環,但是,在孩子面前,她和我們一樣,只是一個柔腸百結的母親。

用了一天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8

親子教育是每一代的父母都很關心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責任;特別是這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多元使這些年代的父母們面臨更多親子教育的棘手問題,一大批教子的書籍和講座應運而生;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生活中和實際工作中,我發現這樣的現象:重視親子教育並看過很多教子書籍的父母、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理論、知識轉變為行為,甚至存在誤解和歪曲。春節假期裡,不經意間看到龍應臺寫的的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使我感慨,也激發我整理這些年對“親子教育”的思考。

我發現父母抱怨“孩子出問題了”,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不瞭解“發展心理學”。雖然父母都是從小一步步長大,可很多時候當我們長大成人後,就忘了十歲、二十歲時,我們是怎樣的?!

——一個一歲多的嬰兒撕破了媽媽喜愛的書、把媽媽一遍又一遍遞到手裡的玩具扔到地下,嬰兒的行為可能會讓已精疲力盡的媽媽很煩、很生氣。那麼,你知道嬰兒是在探索世界嗎?他是怎樣瞭解事物的呢?嬰兒期養育的關鍵是什麼?作為父母,我們怎麼幫助嬰兒瞭解世界而不是打擊他?

——三四歲的孩子,早上媽媽急急忙忙把孩子穿好衣服、襪子趕著上班,可孩子偏偏把穿好的襪子脫了,倔強地擺弄著襪子非要自己套在腳上不可!孩子為什麼要這樣?是孩子不聽話嗎?父母是否意識到這是孩子要成長、要“成為自己”最初的獨立宣言?這樣的“獨立宣言”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就像書中安德烈對母親龍應臺的獨立宣言“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在親子教育中,父母總關注知識技能的獲得,卻很少關注身為父母的自己,殊不知,父母人格的完善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有次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跟在爺爺身後,看見地上有個花花的.糖紙,定定的看著糖紙、然後自言自語似的說:“爺爺,糖紙…,有人吃糖,…吃糖不好…,爺爺,這是誰吃糖了?”這一幕使我想到,假如這個孩子長大後,因為不曾對糖有美妙的記憶不吃糖,或者不再壓抑、控制對糖的嚮往而使自己無法控制特別愛吃糖,他知道自己的這個特性是怎樣形成的嗎?假如,把“糖”換成“願望”,對我們內心的願望,比如:性、工作、成功呢?

——一個9歲的孩子伸著頭看著幾個同齡孩子抱著手機遊戲陶醉其中,我猜測,這個孩子很羨慕,這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因為那些遊戲確實很好玩,因為孩子是通過一起玩耍、相同的話題跟小夥伴建立連線的;但當他看到媽媽走過來時,卻說:“玩遊戲對眼睛不好!”;

——一個10歲學鋼琴的小女孩,每天晚上要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當看見媽媽有意也或無意看鐘表的舉動,就急忙起身離開電視去彈琴了;

在這些孩子和父母的互動中,外在的東西已不重要,也沒有對錯,不管是糖果、電遊還是鋼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自己:自主還是被動?依賴還是獨立?我們的人生選擇是服從於內心還是外在?我們是怎樣表達自我的?我們有怎樣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只有知道了自己,才可能更深刻的理解到,在親子教育中,作為父母是怎樣刻畫著孩子的心靈!在這本書裡,龍應臺給兒子的信中,有很多是對自己的回顧和整理,而不是對兒子說教。

親子教育中的誤區: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

“我的”意味著:我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我想要的就是你想要;你很了不起我也了不起;你失敗就是我失敗……

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安德烈對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書裡也蒐集了一位讀者的來信,這位讀者說出自己的痛苦:因為沒有按照母親的意願選擇職業而和母親關係僵化。寫到這兒,我有些難過,想起前幾天問孩子:“你是不是有時候很煩媽媽管你?”雖然,我知道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為我總會有些不隨她意的要求,要她別睡太晚、別起太晚,要她別吃不健康的東西……可心裡還是希望孩子能理解媽媽,並且知道媽媽已很努力地“放手”讓她做自己了,就像龍應臺寫到:“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著你、奶著你、護著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不容易啊!”。後來,我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給孩子一封信”的時候,寫了內心真實的想法,“媽媽在你成長路上,肯定會出錯,會誤解你、傷害你,但媽媽在努力……”沒想到,孩子看完信感動地叫著“媽媽”跑過來,擁抱著我!其實,孩子更容易寬容我們!

——“我把經驗教訓傳給孩子,就可以使孩子免遭挫折,少走彎路”

可以說這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好的願望未必預想的結果。因為,人生成長中最有價值的其實是挫折!當我們到了不惑之年以後,回想自己的過去,讓我們變得睿智的是當年“不聽老人言”而導致的“吃虧在眼前”;可我們卻幻想著我們的孩子不用這樣成長!這對父母來說的確難以做到。龍應臺看著失戀的兒子,這樣寫到:“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我只能讓你跌倒,看著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進來,照亮你藏著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教育就是“言傳”“說教”或者“講道理”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兒童有超出我們想象的能力,甚至這些能力是成人喪失的;有心理學家說“從來沒有嬰兒這回事”,的確,假如我們大人當著孩子面說的不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千萬別以為你“說的”會有用!言語只是溝通表達的一種形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9

輕如鴻毛的陽光鑽過樹隙,跌落在指尖。

“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就講述了龍應臺母子兩國異地生疏,以這36封家書慢慢建立起來久違的母子親情。這是一部兩代共讀的暖心作品。

使我有著較深感觸的,莫過於《給河馬刷牙》這篇了。前文安德烈不屑於回答母親關於理想的問題而胡謅一通,引起了她的深思。她列出了一組資料:聯合國青年失業率。再加上自殺率,這怕是讓所有家長都退避三舍的問題了。21歲的'安德烈是否也感受到現實的壓力呢?大作家提摩,一直過著不穩定的生活,身為人母的龍應臺自然出於母性本能擔心自己的兒子淪落成如此。

記憶追溯到那個美麗的夜晚。清晨三點,安德烈點起煙。他告訴母親:他,很平庸。到這個時候,他的母親終於能回答他了。“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這讓我的眼睛蒙上了一層霧,也讓那個夜晚變得更加寂靜。一位母親,她放棄了自己的兒子可以帶給自己的體面和榮耀,只是用一種更無私的愛去帶給他關懷與希望。安德利。如果要去為錢去勾心鬥角,還不如給河馬刷牙。他,為自己而活。我不知道給河馬刷牙這個題目有意或無意,幫我略解了一位母親一顆包容的心。

我的母親,現在還希望我能過上高品質的,社會上層人的生活。嚴格嗎?其實更多的是寵溺吧。或許多年以後,她也會跟我這麼說,“孩子,只要你快樂就好。”

陽光籠罩著我,慢慢淌進我的心間。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0

很早就聽說《親愛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開始到今天,兩天時間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書,他是一封封信的合集。

原本我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去讀,可最終結果是我有點人格分裂,我家寶寶才一歲,我無法將他代入到安德烈的角色。而更加本能的是,我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18歲代入了。一方面我是母親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在閱讀安德烈的部分時,我又是18歲時候的我。甚至找出了18歲時候的日記來看,瞧,我都忘了18歲的我在想什麼了。

我很羨慕安德烈,他有小王子一樣的家庭背景。他可以大談政治、愛好、休閒的生活方式,他去過了半個世界,他的家庭讓他會三種語言。在他的18歲,他已經做了大多數人50歲都做不到的。即便如此,他覺得自己很平庸。

我的18歲在做什麼?我出生在典型的內陸的農村家庭,家裡重男輕女。我學習成績特別優異,可是我沒想過要考大學,因為我知道我沒錢去,能讀高中在我們那個村子我已經是特例了。那個時候的我,留著男孩頭,每天都是穿校服,現在的我想回過頭看看那時候的我長什麼樣子,可是卻沒有照片。我從來不知道政治跟我有關係,也沒去過除了縣城以外的地方。英語課文和試題我答得比誰都好,對於我而言,它就是是一門功課,我從沒想過別的國家的文化,天哪,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體驗。

我的18歲,幾乎裸考,考上了一個還行的學校。好在有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我上了大學。人生因此變得不同。原來自由、政治、生活方式,這些我都可以開始追求。我的.18歲,一個人去了遙遠的南京,開始從一個封閉無知的環境,進入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城市,開始追求我的夢想和自由。那個時候我並不清楚自由的真正含義。以為旅遊是自由,以為恣意瀟灑是自由。

很羨慕安德烈擁有可以交流的母親,除了要有對孩子的尊重與用心之外,我認為其中的必要條件是母親的文化、包容。我的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母親,她每天任勞任怨、全心為這個家付出,可是我們確是無法溝通的,學習、世界、情感,沒有一樣她能理解,她只能木訥的聽著、聽著,就這樣了。

大學四年,很少回家,都是在打工賺生活費。偶爾按賴不住回家一聚,完全沒有共同語言、日復一日的枯燥,很快就讓我厭倦逃離。

對父母,我沒有責怪,他們非常勤勞但沒有情感上的溝通和追求,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共同特徵。相反,我很感謝,至少我不用和村裡的同齡人一樣做底層的流水線工人、到年齡隨便找個人嫁了、然後生孩子、帶孩子、過上和他們的上一輩一樣重複的日子。我可以有更輕鬆但賺更多錢的工作、我可以有思想來思考我的現狀和未來、我可以有時間來休閒來發展愛好,這些是與我的父母輩不同的,因為我的改變,我的後代也會更加的不同。雖然與安德烈相比,相隔了天差與地別的。但這就是每個人的命運。正如龍應臺所講,即使是安德烈,會不會有另一個方面的貧窮呢。

讀到你是哪國人,講述幼兒園、國小、中學畢業的鏡頭,一開始的捨不得,到後來奔向前方的果斷。我想起我自己第一次住校,哭哭啼啼了很久,而到後來,每次回家呆的厭煩了巴不得腳踩個風火輪離開。也設想了,現在每天全身心依賴我的小寶寶,以後長大了也會成為一個迫不及待離開撒歡的臭小子。我的眼淚就那麼的流下來。

關於他們說的香港、中國臺灣、德國的文化和政治,我理解度很低,畢竟離我很遠,沒有體會。我只知道我們那時候,同一個種族同一個地方還會分你來自哪個學校我來自哪個學校的小團體,很正常。我對政治的敏感度尤其低,確實也跟我沒有關係,誰上臺不都是共產黨當政。只要我黨保佑有生之年不打仗就好。我覺得中國人是很幸福的。雖然會有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一套房子、家人一生大病就回到解放前、教育資源貧富不平等、社會傾向於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但至少我們可以自食其力,餓不著凍不著,也不用擔心隨時有生命危險。

貧窮使我缺少對於物質的敏感和賞玩能力,但卻加深了我對於弱者的同情和理解。我永遠記不住那些英文品牌的名字,老公說我沒有品味。我都承認。我不敢大膽搭配,嘗試新的風格,所謂的極簡主義就是我的擋箭牌。但是對於弱者,我有超過常人的同情和理解。我希望地下通道不再有常住的流浪漢,希望醫院門口、車站廣場那些斷手斷腳的人可以得到安置。我很早就知道我不適合做商人,我做不到榨取員工剩餘價值,我做不到爭取利益最大化,我做不到要犧牲一些環境或者付出一些代價。

讀完這本書,其實我沒有找到舒解我迷茫的方法,其實我的問題也不是這本書能解決的。但至少,在書中、包括讀者來信中,我看到了跟我一樣迷茫的人。原來我並不孤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1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裡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教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回到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開啟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當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當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2

這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兩代人相互瞭解、溝通的方式。龍應臺和安德烈,他們談對政治、國際、民主的主張,談品味、談音樂、談對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樣年紀的我,卻無法說出自己的獨立想法,深感慚愧。

“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父母親,杜宇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他、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知識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裡,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只有的鏡頭不斷重複:你上中學,看著你重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遊學,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你說這次遊行留給我什麼印象?一,一小撮人上街去爭取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制度下(只要有錢就行);三,大學生對政治——眾人之事——毫無關切;四,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

“我發現我在心裡對自己說,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

“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禦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說話,傻就不假裝聰明。”

“我像你的兒子一樣,發現要找一條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術刀分割開來。狠狠地把他們視作獨立的別人,看清楚他們的優點缺點,把兩代數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釋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本書不僅僅在自我成長方面給予我營養,更在親子教育方面給與我更多的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3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是龍應臺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

看這本書時,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我和龍應臺一樣,想要了解我十六歲的女兒,即將成人的她,在想些什麼,今後想要幹什麼,這個世界在她眼裡究竟是怎樣的。

龍應臺女士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愛的小男孩“安安”,而是變成了一個稜角分明,有點“冷”的陌生人。為了瞭解自己的兒子,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歷時三年寫成這本書。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的驚喜,雖然龍應臺女士和我母親同齡,而且她和兒子生活的.背景更國際化,臺灣、香港、德國,她們接觸到的世界更廣闊,所以她們談話的內容更豐富,涉及親情、愛情、價值、國家、歷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書中最核心的內容,母子之間通過書信表達的愛與關切,是最打動我的。

做為一個有著十六歲女兒的母親,我也渴望和女兒的交流,我們也愛著彼此,但就像書中說的,我們不會交流,不懂表達。吵架成了我們之間溝通最多的方式。

這本書涵蓋了太多的東西,讓我瞭解到了臺灣、香港、德國種。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我驚奇於龍應臺女士的敢說,對時事、對政壇敢於批評。也驚異於安德烈的思想豐富,對國家、對價值觀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而我和女兒,在這方面欠缺的太多,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貌似資訊極其開放多元的時代,可我們在談論什麼,在思考什麼呢?

我們談論的最多的是學習、功課、考大學,可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涉及這方面的話題,他們幾乎沒有討論。他們討論的事太豐富、太多元,他們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們呢?有多久沒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韓劇的我們,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見自己頭頂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遼闊,多麼精彩。

看完這本書,我反思了很多,雖然我們因為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學識經歷有限,導致目前這種膚淺的生活,貧瘠的思想,但只要認識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晚。

多讀書,多寫字,對女兒多瞭解多溝通,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讓我們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裡,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深入瞭解生命的真相。

從今天開始,試著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哪怕覺得很吵,也要聽完。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4

《親愛的安德烈》是臺灣作家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的三十六封信!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敞開心扉,瞭解彼此!

在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不被束縛。其中有一段對話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

是的,這是一個兒子與母親之間乏味的對話。我們長大了,總認為自己是個獨立的“人”了!

可是,我們沒有想過父母,他們很愛我們,很希望我們之間有更多的瞭解,並通過有效地溝通來增進彼此的感情,也希望走進我們的內心,可以更加了解我們。

正如龍應臺所說:“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經十八歲了,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黏著媽媽了,他長大了,也變的獨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溝通問題上,天下的媽媽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上了國中,因為離家較遠,所以我不得不住校。離開了溫暖的家,不能每天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每天晚上的電話成了我和媽媽的必修課。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如龍應臺和安德烈一樣。“今天怎麼樣?”“挺好的。”“學校生活還適應嗎?”“非常適應”……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了這種對話的蒼白無力。本來我與媽媽之間的溝通就是為了瞭解彼此,可是現在這樣的簡短對話,既還原不了我們的真實生活,也提供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幫助,對我們來講都毫無意義。猶如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一次週末回家,在飯後的閒聊時間,恰巧媽媽和我談及了相同的問題。原來,我們兩個心裡都有著同樣的感受!媽媽因為捕捉不到我真實的生活資訊,而感到無助和不安;我也因為逃避問題,而過於敷衍,流於套路,沒有真實勇敢地表達自己。

通過這次談話,我也認識到我在和媽媽的溝通中存在不少問題。我想:下次和媽媽電話溝通時,我會如實說明我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即便媽媽跟我談些我不想說的事,我也會端正態度,耐心回答!媽媽也說以後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進步。通過這次談話,我們改變了溝通的策略。媽媽每次打電話會更加關注我的感受,開場白變成了:“今天感覺怎麼樣?”這樣的問話,讓我感覺很輕鬆,沒有被逼迫,被隨意評判。於是我更加願意多向媽媽講一些我在學校的生活狀況。大多數時候媽媽只是默默傾聽,偶爾有一些問題,媽媽也會提供一些自己的觀點和角度。每當這個時候,媽媽雖然沒有給我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總會讓我豁然開朗。我們的`通話時間也比以往長了許多。媽媽也會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生活的高峰低谷告訴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單調乏味。我們的對話內容不再蒼白無力,逐漸變得充實起來。我們也開始真正走進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父母會不愛孩子?我們在長大,他們也會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再年輕。我們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就是這樣,龍應臺母子倆敞開心扉!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相信,通過這樣的談話,我和媽媽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媽媽也會重新認識她人生裡第一個十三歲的我,我也會更加深入瞭解我的媽媽!這更會增進我們的感情和相互欣賞。因為愛就是溝通的理由!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5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 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絡。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訊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他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每每看到他們的書信,讓我嫉妒,又讓我喜歡。我嫉妒他能有這樣充滿智慧的母親,但我也深深喜歡他們的文字,感覺心靈在享受著一次次盛大的洗禮。他們能以這樣的方式去溝,這並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現在的社會,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記了和父母的交流,他們習慣於在網路上敲打文字,以無聲的方式和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從而很多問題就出現了,孩子的叛逆,這就是缺少溝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長大時,他是否也願意和我說說心裡話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們母子之間的關係,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6

近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安德烈合著。龍應臺出生於1952年2月,是一位臺灣作家,安德烈是她的兒子,出生於1985年12月。這本書被稱為“人生三書”之一。

一開始,我對這本書沒有什麼興趣,挺不情願看的,但後來在媽媽的強烈推薦下才開始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安德烈和他母親龍應臺的“家書”,“家書”這種方式使我感到好奇,母子之間明明可以打電話,為什麼要用“家書”這種書信呢?我猜是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情吧。

其實內容講的是安德烈和他母親的對話---只因他們母子之間相互不理解:媽媽焦慮,孩子自以為有見解。於是他們就採用了這種方法來溝通,後來孩子理解了他的媽媽,通過三年時間慢慢的理解對方,安德烈說“家書”記下了他們三年的生活歲月。

平時我和爸爸有許多不理解,現在也沒有解決,我準備用同樣的方法溝通,同時,我也推薦爸爸能讀讀這本書。我也要向安德烈一樣,耐心和父母溝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7

如果用“如飢似渴”來形容我讀這本書的感覺,應該絲毫不過分,當我一邊聽著舒緩的音樂一邊以驚人的速度讀完這本書的時候,突然覺得,遇到《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我的幸運,更是我的幸福。

每個做母親的都希望能夠跟自己的孩子,以恰切的方式進行交流,瞭解孩子,靠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大概是地域和工作的原因,龍應臺選擇了通訊的形式跟兒子溝通:她跟兒子有一個約定,就是母子共寫一個“專欄”並發表。三年的時光,在母子之間的“飛鴿傳書”中,徐徐度過。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入了龍應臺和兒子之間的三十多封書信,每一篇讀來都是那麼親切自然。他們談生活、談學習、談工作……讀他們的文字,似乎是在體驗一種別樣的人生,不僅可以增長智慧,而且可以豐富心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觀點明晰、思想深刻、充滿睿智的“教科書”,也許它會幫助許多彼此越來越陌生的母子、或者“隔膜”不斷加劇的父子敞開心扉,走出“陌生”、“冷漠”的泥潭,走向灑滿陽光、開滿鮮花的美好境地。

可以說,龍應臺和安德烈,無話不談,而他們選擇的話題往往給人以觸動和啟迪。他們談音樂,談交友,談愛情,談貧富,談種族,談環保,談文化,談國籍,談品位,談成敗……甚至談到生死,但他們的交流總是在一種平和、平等、尊重、商討、自然、溫婉的氣氛中進行的。一場交談,就是一場傾心的“華章”,沒有咄咄逼人,更沒有與粗暴與輕率。兒子永遠保持自己獨立的秉性與人格,他大膽表達自己認識世界、感受周遭的體驗、收穫和疑惑,母親的言語則有種春風化雨的力,講故事,打比方,拉家常,旁徵博引……不論採取那種方式,總能讓兒子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從而接近事物的“真相”。

比如,龍應臺跟兒子談到“玩”的問題時說,不懂得“玩”確實是一種缺點。她引用席慕蓉的話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有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她就沒辦法教他美術。因為,他沒有第一手接觸過美”。她還說:“上一百堂美學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到大自然裡走一天……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但是她又對兒子說:“我是否一點也不擔心我的兒子將來變成冬天裡的蟋蟀,一事無成?我當然擔心……性,藥、搖滾樂是少年輕狂時的自由概念,一種反叛的手勢;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再閃避道上的荊棘。”

這樣的談話多麼富有魅力而充滿藝術色彩啊,看得出,她即鼓勵兒子玩,但又要兒子區分玩的界限,把握玩的方式、方法和度。如果說勸誡是一種藝術,那麼在龍應臺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

再比如,談到“將來想做什麼”的時候,作者跟兒子說:“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什麼樣的工作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即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有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多麼生動而又震撼的聲音啊,發自心底,娓娓道來,入情入理,怎麼能不讓聽者為之感動?

讀到這些話,我就在想,不管是為人師,還是為人父母,我們是不是也曾經或者常常這樣替孩子著想?讓孩子快樂而又尊嚴的活著?就像有些孩子說的:“媽,你過你的人生,我過我的,好嗎?”

……

讀《親愛的安德烈》,每一封信,都有一個明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或者主題,它帶給讀者的思考是深遠的。因為,也許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讀這些信,讓我們看到了作為母親的龍應臺的良苦用心和思維智慧,也讀懂了作為母親的心願、責任和使命,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也許,他的成長正是我們自己孩子未來人生的一種印證。

不過,我明顯的感覺到,用書信和文字交流,確實有種特殊種特別的感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8

人生中,不得不需要溝通,溝通的人類最基本的能力,學會溝通,才能學會和大家一起品味人生。人的一生,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不同性格,不同品格的人溝通。溝通是通往彼此的橋樑。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作家龍應臺與她兒子安德烈的36封家書,兩代人,兩種文化,需要溝通,而這種溝通算是世界上最深情的溝通——母子之間的溝通。

安德烈那時十八歲,算是一個成年人了,而母親龍應臺對於在國外的兒子,那種最深情的愛,流露在家書的字裡行間。這位母親說道:我失去了小安安沒有關係,但我要了解、走進現在的安德烈,重新瞭解一個18歲的人,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愛他。兒子的話語中,也流露出對媽媽的關心與期待,當然是希望媽媽開開心心的生活著,他說:3年過去了,雖然您並沒有走進一個二十一歲的人的世界中,但我理解,因為你愛我,希望能夠更加了解這個二十一歲的人。這位母親第一次認識了這位二十一歲的人,而他也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除了這種最深情的母子之間的溝通,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片段讓我感動。母親讓兒子在國外不要被他人所影響;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的'機會;努力做好你自己……兒子讓母親對社會上新的事物要多去了解,不要太過於緊張;希望母親生活的開開心心;希望母親能夠走進他的世界,因為他愛他的母親。

深情的溝通,讓我感動。人世間需要太多的溝通,然而最基本的溝通,就是這種深情的溝通——母子間的溝通。學會溝通,善於溝通,瞭解他人,悅納他人,人生就會變得多姿多彩。

TAG標籤:安德烈 通用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