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愛因斯坦逃學讀後感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逃學讀後感

——讀後感

他有著蓬鬆凌亂的頭髮,喜好隨意的穿著;他雖是一名科學巨匠,小時卻常常逃學;他是現代物理學之父,熱愛和平;他就是世界聞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97年,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南部,他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從小便喜歡思考,總愛問為什麼,他的創造性思維遭到了舊教育體制的壓制,可他依然我行我素。一個小小的羅盤將他逐漸引入了科學的殿堂,在他上完大學後來到了瑞士,並加入了瑞士國籍。可他四處奔波卻四處碰壁,但困難卻擋不住他探索科學的腳步,狹義相對論終於創立完成。隨後,他又開始繼續研究,並且用智慧勾畫出了一個全新的宇宙。五十多歲時,因納粹的迫-害,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尋找宇宙間最高的和諧。因納粹已開始研究核彈,愛因斯坦便勸羅斯福總統制造核彈。但這頃刻間造成了廣島、長崎兩個城市的毀滅,他很痛心,四處演講呼籲和平。一份呼喚和平的宣言卻成了他最後的遺囑,他在生命的最後的日子裡鄭重地提醒人們:科學是一把雙刃劍!

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對人們做出了許多貢獻,還因為他有著高尚的品格。愛因斯坦到哪裡都很隨便,很平易近人。並且他很善於思考,很愛問為什麼,從來都是心無旁篤。他的這些優點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因為要想做一名成功的人就不能太過驕傲,做事情時也不能被它事影響,多多問為什麼。我覺得愛因斯坦還有一個優點——專心致志於自己的目標。不管別人怎樣評論他,他都毫不在乎,當然,這也是他的成功的條件之一。

我很佩服愛因斯坦,我一定要遇事多問為什麼,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老師們都說:“要善於思考,多問問題,有問題一定要問,學習好的一定是愛問問題的學生。”老師們還說,上課時,我們都能聽懂。而我們的差異在是否聽懂了,是否想清楚了,是否能說明白,是否能夠清楚地書寫出來。並且,如果我們能將所學知識歸納總結,學得就會更紮實,就是沒見過的題型也能解答出來。

我覺得老師的話很有道理,在未來的'國中三年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勤于思考,善於提問,事事刨根問底,搞個明白,做一個會學習的學生。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儘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時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國小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裡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在叔父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的受到了科學和哲學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