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大學聯考政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必背知識點

有些的知識點是學生必背的,這些知識點是大學聯考中政治的常考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政治一些必背知識點,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大學聯考政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必背知識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必背知識點

1、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形成什麼樣的民族關係?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我國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2)處理民族關係,我們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2、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的關係?

互相聯絡、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3、簡述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程序?

為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務院、地方各級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實施了與之配套的法規、規章、條例等。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有力地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了各民族共同發展和繁榮。

4、如何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三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洲、自治縣(旗)。

(3)民族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

(5)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原因:它是由我國的歷史傳統(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現實情況(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特點)決定的。

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哪些優越性?

(1)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2)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3)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4)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6、如何全面正確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

(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兩個方面: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是為了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禦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3)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7、如何以科學態度對待宗教?

(1)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

①宗教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滅或發展宗教,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發展規律,科學處理宗教問題。

②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信仰上的差異,並不影響其在政治上、經濟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③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為了加強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團結,把他們的力量凝聚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目標上來。

(2)要弘揚科學精神。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要堅持不懈對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3)中學生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創造美好人生。

單元綜合探究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有哪些?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即真實性內容與多樣性形式的統一,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高中政治大題答題規律總結

有關“認識論的知識”的命題

1.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設問模式:結合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

答題模板:真理的特點+真理的檢驗+真理的發展+真理的作用+材料

答題要素:

①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與謬誤不容混淆。

②一切真知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中真理才能得到發展。

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正確與錯誤往往相伴而行。

④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追求真理無止境。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體現

設問模式: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相關道理的?

答題模板:可知論+實踐論+認識的基礎+認識的發展

答題要素:

①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之物。

②實踐特點: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③實踐決定認識:來源+動力+唯一標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