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會考歷史九年級必備知識點歸納

九年級的學生備考歷史的過程中,要注意加強複習的力度和廣度,將所學知識梳理明白,並且記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考歷史九年級必備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會考歷史九年級必備知識點歸納

  會考歷史知識總結

列強的侵華史

一、列強侵略概述

1、鴉片戰爭:1840.6—1842.8 ,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 ,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 程度進一步加深。

3、19世紀中後期的邊疆危機 (19世紀70年代以後)

4、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區域性侵華戰爭。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7、美國支援蔣介石發動內戰(1945—1949) 發動侵朝戰爭,入侵臺灣海峽。

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是:外國列強的侵略、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和綜合國力的衰弱。

二、列強侵略階段特徵

第一個階段從19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為了開闢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資本主義發展成就最突出的英、法、美等國開始侵略中國。這一時期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劇變,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第二階段從19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 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開始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帝國主義為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擴大資本輸出,加緊分割中國。這時期有更多的國家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先後出現了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英、俄對中國邊疆地區的侵略等歷史事件。列強侵略的加劇,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政治上,中國社會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三階段從20世紀初到1945年。 由於經濟危機的打擊,世界法西斯勢力猖獗,日本加緊推行“大陸政策”。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又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這是近代列強對中國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侵略戰爭。

第四階段從1945年到建國初期。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為建立世界霸權,支援蔣介石打內戰。並通過侵朝戰爭威脅我國安全。

  會考歷史常考知識

一、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歸類

1、割地:

①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

②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去臺灣、澎湖列島等。

2、賠款:

①《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 ②《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

③《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

3、開埠通商:

①《南京條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權。

②《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最西端)、蘇州、杭州為商埠。

4、攫取中國的特權:

①《南京條約》:規定了協定關稅權。

②《馬關條約》:日本首先取得開設工廠的特權。

③《辛丑條約》:列強取得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權

5、有突出特徵的條約

①《南京條約》: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②《璦琿條約》:割地最多。

③《馬關條約》:最能體現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的特點

④《辛丑條約》:賠款最多;體現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二、列強侵華罪行

1、兩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燒圓明園。

②八國聯軍侵華期間,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2、鎮壓中國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槍隊”(華爾),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組成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 ③抗戰勝利後,美國扶蔣反共。

3、製造大屠殺:

①甲午中日戰爭期間,1894年日本製造了旅順大屠殺;

②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日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4、製造事變:

1931年九•一八事變(瀋陽);1937年七七事變(北京盧溝橋);1937年八•一三事變。

  會考歷史九年級知識

統一國家的建立

一、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二、張騫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臵西域都護府,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三、絲綢之路

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

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四、秦兼併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

秦朝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

政治上: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中央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二級行政機構,把全國分為分為36郡,郡下設縣。

思想上:焚書坑儒(小字部分)

經濟、文化上:車同軌(統一車輛形制,規定所有車輛兩個輪子的距離是六尺),書同文(統一小篆為標準文字,後推行隸書),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度量衡。

軍事上:修萬里長城

作用:以後歷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

五、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的主要措施:

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政治上:採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司隸校尉,在地方在13個州部設刺史。

軍事上:出擊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脅。與少數民族地區的交往: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對外交往:開拓了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