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5篇)

一段充實的社會實踐又告一段落了,我們一定積累一些相應的社會經驗,這時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實踐報告總結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實踐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5篇)

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1

學校體育設施是社會公共資源,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對於推進全民健身、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現將一年來我校開放工作總結如下:

一、開放情況:

我校採用雙休日、寒暑假、公休假等形式對外開放,學校開放設施種類主要包括田徑場、室外乒乓球室、室外籃球場等體育設施。根據目前學校體育設施適用範圍和開放服務管理能力的實際,我校開放面向學區(社群)青少年和社群居民。總活動人數達9000餘人次。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實現了體育資源的社會共享,為群眾開展體育鍛煉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開放具體措施

為保證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工作的順利開展,我校主要採取以下三項舉措:

1、是制定相關制度,與周邊社居委簽訂開放責任書,同時利用校園宣傳欄、LED電子屏進行廣泛宣傳開放的檔案內容精神,為學校體育設施向社群開放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氛圍。

2、是成立工作機構,成立包河苑國小體育設施開放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由總務處、辦公室、學校體育組等部門具體負責學校體育設施向社群開放工作的組織實施,制定了管理辦法,開放期間,學校有專人值班,負責人員出入、體育設施管理、安全衛生等各項工作。

3、是辦好公眾保險,提供安全保障。

三、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和居民的要求,加大了場地開放的力度。

在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的情況下,為方便各方來校健身的人員,我們簡化了來校參加健身活動的手續。在開放時間裡凡來我校開展健身活動的人員需憑健身卡在門衛進行實名登記,便可進校進行健身活動,體現出學校場地開放的誠意。

為了滿足居民需求,我校能及時對設施進行維修,經常更換籃球網,為了照顧廣大社群青少年活動,我們適當延長開放時間。

四、開放成效與不足

1、順應民意,滿足了廣大社群群眾的體育需求。

2、供設施,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的有效開展。

3、執行有序,保證了社群居民健身安全無事故。

4、存在不足: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工作雖然開展順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亟需改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物件導向不夠廣泛,參加鍛鍊的人數未達到預期;

(2)開放時間有待調整,不符合部分群眾的鍛鍊習慣。

五、今後開放工作打算

針對上述問題和不足,我們將打算採取以下對策:

1、擴大開放物件導向範圍,繼續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的群眾到校園參加體育鍛煉。

2、適當調整開放時間,增加法定節假日、晨練和晚間開放,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體育需求。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加強領導,優化管理,汲取經驗,不斷改進,為進一步做好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工作不斷努力。

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2

一、前言

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接班人,肩負著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神聖歷史使命,是國家未來的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目前,在我們學生周圍經常會出現某些同學因過度勞累而暈倒、生病等現象,這表明很多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營養十分充足,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造成中學生身體素質差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體育鍛煉。因此,本文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內容、動機、影響因素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對發現的問題尋找相應的對策。

二、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

1、研究物件

對榆中縣10所農村中學中每所中學抽取90名學生進行調查。10所學校分別是榆中二中、榆中三中、榆中七中、榆中五中、金崖中學、清水中學、小康營中學、和平中學、新營中學、馬坡中學,在每所學校中從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中分別抽取12名女生、18名男生,進行調查。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與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興趣等相關的大量文獻資料和書籍。

(2)訪談法:通過與榆中縣的一些農村體育教師座談,瞭解現在中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為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3)問卷調查法:共向榆中縣農村中學發放學生問卷900份,回收840份,其中有效問卷820份男生480份女生340份,有效回收率91%。

(4)數理統計法:根據研究需要,對回收問卷進行常規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不論專案或鍛鍊次數男同學均比女同學要高出20%左右。

“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任務中提出:“強調學校做到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等”,被調查的中學生體育鍛煉總體情況與此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女生,其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比男生差。

2、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內容

榆中縣農村中學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內容主要有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體育課。其中,體育課、早操、課間操作為國家規定學校組織的鍛鍊形式,96.7%的學校都組織開展,而除兩操、體育課外的其他的鍛鍊內容則很少。學校在日常的課外體育鍛煉方面,很少有組織地進行課外活動。

3、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

榆中縣農村中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動機的主流是健康的,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但從調查中發現,仍有一些不良現象,如有19.5%的學生是為了應付體育考試。這說明中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的認識和實際行動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

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3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興旺的標記,國家有沒有發展潛力看的是教育,國家富不富強看的也是教育。在知識經濟主導的今天,具備多種知識和創新意識的複合型人才,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基礎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嚴重忽略了學生身體發展,體育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嚴重遏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程中,正確對待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研究物件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

本文的研究物件是南康市唐江鎮的農村國小,正式調查始於20xx年6月15日,在各個國小發放問卷調查表29份,回收29份,有效回收率為100%,調查內容截止20xx年6月25日。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大量有關體育課程改革的相關檔案和資料,閱讀相關論著,參考有關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多篇,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抽樣調查法。通過問卷的方式,主要了解這些學校的場地器材、師資力量、學校領導是否重視、學生對體育課的期待等情況,為探討如何改變農村國小體育教學作好準備。

二、農村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的觀念與重視程度不夠

個別農村國小對學校開展體育課教學工作認識不足,認為體育教學可有可無,有的學校雖做出了相應規定,但教師在執行過程中由於監督及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就落入把體育變成為“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錯誤認識,使體育教學不能很好地開展。

(二)缺乏師資力量

體育教師的隊伍遠遠滿足不了教學的需要。個別國小,學生人數203名,6個教學班(每個年級一個班),按每週每班體育課總數是3節,那麼一個星期就有18節,而專職體育教師只有1人(每人每週3節體育課),兼職老師5人,這樣一來體育教師精力有限,使體育課“放羊式”教學成了必然。

(三)教學內容單調

長期以來,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再加上個別教師能力低下,教師不可能自主地選擇健身效果好、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及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來安排教學內容,這就促使現行的體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內容枯燥、形式單一、選擇性小的弊端。絕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課的遊戲流於形式,內容過於單調,過於競技化,課的內容常出現機械、重複的現象,創新意識不夠。

(四)場地器材嚴重不足

教育實行“一費制”後,學校教育經費本來就少,投入到體育中的經費更少了。場地的嚴重不足限制了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開展,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空間及器材的有效利用。

三、解決對策

(一)領導的觀念轉變與重視程度

要落實素質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改變以“技能教育”為主的傳統觀念,樹立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三維”全面發展的新觀念;改變傳統“三基”教學及“三中心”的教學模式,以新課標的精神為指導,大膽創新、開拓、拓展體育教學,始終圍繞著“健康第一”,圍繞著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來設計一堂課,即要注意他們運動技能的掌握,更要注意他們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培養他們終身體育意識。

(二)配齊配強師資

學校要逐步配備具有體育專業知識的人才,力爭使體育教學逐步走上專職化,規範化。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透新的課程標準,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三)整合場地器材

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維修、保養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我們還應該大力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利用現有的資源來開發與利用,使它為我們的體育教學服務。一方面,我們要巧用場地。我們可以通過平整校園來增加活動場地,還可以在充分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適當運用校外場地,帶領學生到校外活動。另一方面,我們要活用器材。一是因地制宜地自制活動器材,如撿沙袋、滾鐵圈等。二是巧用身邊現成的廢棄物品,如礦泉水瓶等。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巧妙地利用學生身邊常見的物品充當活動器材,這不僅彌補了我們體育器材不足的現狀,又能激發起學生活動的興趣。三是對體育器材要合理地重複利用。在教學中要讓器材在教學過程中反覆運用,讓同一個器材在不同的活動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體育設施社會實踐報告4

社群體育工作的開展適應了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起到了活躍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安定團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通過開展社群體育活動,使廣大居民的體育意識得到增強,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得到改善,基層開展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群眾參與健身的熱情日益高漲。

1.呼和浩特市東苑小區簡介

東苑社群原是呼和浩特市集中型社群,在08年由賽罕區區政府管理,實行社會化管理。社群內共有32棟居民樓,3196人。擁有健身房、文化廣場、閱覽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及衛生醫療服務站。從03年開始,社群成立了黨總支,成功走出了一條“黨建帶社建,社建促黨建”的路子。

2.社群體育的現狀

2.1社群的體育場地設施不足

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曾提到了東苑社群的體育場地較分散,同時多是單位的場地,社群本身擁有的場地根本滿足不了社群這麼多人日益增長的從事運動、健身的文化需要。總的來說,社群的體育活動點主要在八類活動場所中進行,在就近的公園、街道居委會場地和街頭巷尾活動的活動點居前3位。匱乏的資源,難以滿足需要,就不得不利用公園、空地作為補充,活動場所非正規化、屬地化。而且在社群中走訪的過程中很少看到或者說是幾乎沒有看到社群中有自己的.體育場館。目前的體育場館多集中在學校和單位,社會上的場館多數追求豪華型,超過普通群眾的消費能力,場館的型別多為籃、足、排球,無法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要。

2.2活動內容文體一體化

在社群人員介紹社群活動的時候,可以清晰的知道由於受體育場地設施條件的限制,社群體育的活動內容以走(跑)步、氣功、健身操、交誼舞、武術、氣排球等內容為主,非競技化、韻律化、傳統化、文體一體化特點十分明顯。

2.3參與主體以老年人為主

雖然社群的體育活動是面向全體社群成員的,但由於中青年人迫於工作壓力和家庭負擔,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受到限制,因此參與主體以老年人為主。這以長林社群的情況較為明顯,而元寶社群由於多是柳鋼的家屬,企業的組織性較強,所以情況相對較好。

2.4專業性的人才還是較少

東苑社群在專業性人才這一塊做得不夠,負責人在介紹的過程中也說到社群現在缺少新的、年輕的血液,十分需要專業的社群體育指導員。

2.5經費不足,來源多於單一

東苑社群面臨著經費的問題,更多的是轄區單位的贊助和社群自籌。每年社群不可能只舉行一兩次活動,像我們所獲得的東苑社群的資料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社群每個月的活動都不止一兩次。如何解決經費的問題也是社群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3.社群體育的機遇與挑戰

3.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體育發展提供新機遇

3.1.1現在運動休閒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席勒說:“只有當人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時他才是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呼籲人性的迴歸,人的多樣性需求得到綜合的考慮。現代人不僅需要強健的身體,更需要輕鬆愉悅的心情,而休閒娛樂已經成為了現代人自覺的追求。人們從過去更多的注意如何去賺錢發財,現在發生了轉變,人們紛紛背起行囊,走出戶外,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放飛快樂的心情,享受運動的快感,運動休閒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

3.1.2個人參與體育的條件改善

進入小康社會後,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的消費能力和水平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人們不再為求生計忙忙碌碌,有了一些自己的休閒的時間,再加上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種條件支援下,隨著人們體育意識的增強,將有更大的能力進行健康投資。

3.1.3體育休閒更加受到重視

2014年國家將體育產業與文化和娛樂業一起組成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說明體育休閒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體育的層次也得到了提升。我國目前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鑑於此,黨的十六大首次將“全民健身體系”納入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使之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把體育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社群的休閒體育可以有效地形成一個全民健身的體系,在休閒娛樂中群眾可以受到各種各樣的教育和薰陶,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3.2新時期社群體育發展面臨的挑戰

3.2.1供需不足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人們體育意識也逐漸的增強,體育人口將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更好的體育服務,但目前已存在的體育資源遠遠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並且在一些地方仍存在著擠佔、挪用體育場地設施的情況。雖然國家要求開放現有體育場館設施給社群居民使用,但對越來越多的需求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近幾年也得到很大的發展,但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很低。

3.2.2體育活動更加不容易組織

現代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對體育活動專案的選擇更加多樣,出現了許多以前不存在的新的運動專案,同時,現代社是一個生活方式多樣的社會,人們工作、閒暇的時間安排也不盡相同,顯示出個性化的趨勢,並且這種現象也會隨著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程序的發展而更加明顯。像長林社群,現在轄區內有四十多個單位,這樣在時間安排上能把絕大多數人調動起來是很難的。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社群體育的組織形式和方法都漸漸失去作用,由於體育興趣各異、時間安排不同,社群體育活動更難組織。

3.2.3管理的難度更大

現代社會是一個人口不斷流動的社會,人口的頻繁流動使社群體育管理面臨一個新的難題。

4.發展社群體育的對策

4.1大力提倡“三位一體”的學區體育

如果我們把社群、學校和家庭有機聯絡起來,利用孩子帶動家長、學生教會居民,使體育融入生活,這樣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結合,有效利用了有限的體育場地設施,居民有了科學健身方法指導,家庭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彌補社群體育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從學生中選拔和培養社會體育指導者,還能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可謂是一舉多得。

4.2建設健全社群內體育場地

社群體育要發展要建設部分較正規化、具有屬地化的體育場地,像這兩個社群的情況,很少用到體育館吧!可以建一些簡易的館型場地,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搭個高頂棚就行了。長林社群還利用空地畫出一些簡易的氣排球場地,這些都可以為豐富社群體育運動提供便捷。

4.3發展社群體育俱樂部

在社群中我們也可以借鑑社會上運作成功的俱樂部模式,大力發展社群的體育俱樂部,我們不一定想它們一樣進行商業性運營,借鑑它們的組織化、制度化,同時加強社群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讓社群內的成員能夠在較好的氛圍下受到較為專業的運動指導。同時能夠調動起社群人員的積極性,因為個人的愛好不盡相同,能夠跟和自己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社群人員一起運動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而且俱樂部之間也可以組織一些娛樂性較強的比賽,增進各個俱樂部之間的聯絡。這樣又能較為充分利用社群體育指導員的專業指導。

4.4開發體育自然資源

開發好體育自然資源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費的問題,同時還能更加豐富社群的體育專案。

總之,現社群體育的發展要解決人才、經費、場地等問題,開展多樣化的、與當地民俗習慣和體育熱點相符的活動,這樣就能夠更好的調動社群人員的積極性、解決社群經費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