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試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教育考試/列表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通用5篇)

轉眼難忘的社會實踐生活就已結束了,回顧過去的實踐活動,倍感充實,收穫良多,一起好好總結一下這段經歷的收穫和付出吧。那麼如何把實踐報告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通用5篇)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1

一、調查目的

學習國小教師教育教學的方法,瞭解學生的心理,從而幫助日後的工作、學習。

二、調查物件及一般情況

調查物件:x小師生

一般情況:

1、x小的老師一般為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其中不乏各學科教學的帶頭人。

2、x小的學生多為家庭條件寬裕,父母有較高文化水平的孩子。這些孩子由於種種原因,知識面寬廣,多才多藝,情感豐富,自尊自強,且極富個性化;但不可避免的,在日常行為規範方面有所欠缺,且自我意識較為濃重。

三、調查方式:

鑑於本人身份是實習教師,本次調查採取的是觀察法。

四、調查時間:

20xx年9月14日――――20xx年11月6日

五、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國小生的日常行為,包括學習生活習慣;教師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六、調查結果:

依據觀察結果,我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形成此篇簡短的報告。

七、事例與分析

1、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好有壞,但這與他們的行為規範與否並沒有直接聯絡,教師應一視同仁。在學生,尤其是國小生心裡,學習成績好也許就是一道最高的標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像一個標尺一樣,所有學生都以他們為看齊的物件。但並不是學習成績好就代表日常行為規範。學習成績再好,他始終也是一個孩子,也會有管不住自己的時候,這時候,教師應嚴格要求,這樣才能既敲響這個“好學生”的警鐘,又能教育其他孩子,同時樹立學習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的觀念。以前見過一個事例,教師在處理學生的日常行為偏差時,無意中忽略了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導致這名學生愈加肆無忌憚,同時學生也開始不服教師,認為教師偏心。而相反,在另外一個事例中,教師對同樣犯錯的“好學生”嚴厲指責,不僅這名“好學生”沒有再做錯,就連一些日常行為總是不合規範的學生也沒有再做同樣的事。

2、國小生年紀尚幼,心理髮育還不是很成熟,經常會在無意中受到傷害或傷害別人,教師要及時撫慰孩子,指出偏差。在我的實習期間,發生了這樣一件小事。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下文稱生甲)在小組活動時,聯合另外的孩子孤立一個日常行為規範較差的孩子(下文稱生乙)。生乙其實對這次活動很用心,因而在遭遇到排擠後,便攜憤報復,故意破壞小組活動的成果。面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安撫即將起衝突的雙方,使雙方都平靜下來,再進行了解和教育。在瞭解情況後,我得知,生乙日常行為經常偏差,生甲認為他會破壞小組活動,故而排擠他。我首先安撫了生乙,並指出他在這件事裡的錯誤,告訴他這樣的情況是來自他以前的行為偏差。之後我對生甲指出他行為的偏差,教導他要善待每一位同學。最後我又鼓勵生乙在日後將心中的委屈或困擾向老師傾訴。這件事算是圓滿解決,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發現生乙日常行為有所進步,令我十分欣慰。但這件事中有一個細節,讓我一直久思不得解決之法。生甲在訴說理由時一直強調所有的同學都這樣對待生乙,同樣的事情我已經經歷過好幾次了,而且很多學生之間的衝突都是來源於此。如果能從根本上扭轉學生這種人雲亦云,集體排斥某位同學的行為或觀點,我想將大大減少學生之間的衝突,並使孩子的心靈受到更少的傷害。但這個問題我尚未找到合理有效的解決之道,在這裡寫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3、教師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這部分我想從兩個角度來說:語文教師、班主任。

(1)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教授的是母語,中文博大精深,卻是孩子從牙牙學語時就開始學習的,所以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的用語就顯得至關重要。在給低年級的孩子上課時,不妨讓語言輕鬆活潑一些,以充滿童趣的語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給高年級的孩子上課時,不妨呈現出優美高雅的語言,以語言本身的博大精深去吸引孩子。而在批改作業時,則不妨寫得清楚易懂一些,一些在我們看來簡明的語言詞彙,在孩子們看來就是艱深難懂的專業術語。

(2)班主任

班主任作為和孩子打交道最多的教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深刻的影響。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能以貶低孩子作為主要語言。我親身經歷過一件事,一位老師,不知是出於何種原因,總是在課堂上這樣說“你們這群垃圾學校的垃圾學生”。誠然學校可能不是很好,學生可能不是很優秀,但是這樣的老師又有何資格站在三尺講臺之上?我就親耳聽聞這名老師的學生議論他說:“我們是不是垃圾學生還有待觀察,但他一定是垃圾老師!”且不管事件的後續如何,單看這樣的語言,只能是學生也是用這樣的語言去評價事物。班主任也是教師中和家長接觸最多的,並不是所有的家長素質都很高,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十分配合教師的工作。所以在和家長溝通時一定要注意用語用詞。孩子再調皮,再不認真學習,那也是家長心頭的一塊寶,而你對孩子的每一點評價都將影響家長對你的看法,影響家長對教師工作的配合,影響家長對學生的教育。經過多次的觀察,我發現,當發現學生行為或學習上出現偏差,需要與家長溝通時,一定不能再自身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事實證明,當教師情緒激動時,說話總是有欠深思熟慮,很容易與家長起衝突,從而影響對學生的教育。畢竟教師和家長雖然都是為了孩子好,但畢竟血脈親情使得家長有護短心理,而教師也是人,在情緒激動之下也會出現錯誤。

4、課堂上處理好所謂“好學生”與“差生”之間的關係。

孩子之間其實差異並不大,絕大多數都是正常水平。成績上的優劣主要源於孩子是否認真學習,還有就是孩子智力的開發早晚。有研究表明,同齡的孩子智力可能相差達六歲。作為教師,評價標準就不能一刀切,而要做到因人而異。個人認為,只要是有進步,無論是從95變成96,還是從15變成16,都是值得表揚的。當然這並不是指每次的考試的具體成績,而僅僅是做一個比方。在課堂教學中,不妨給那些所謂的“後進生”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而且我覺得不應僅侷限於簡單問題,而是涉及中等難度的問題,乃至中等偏難的問題。而對所謂的“優等生”來說,也不能將他們視作專門解答難問題的“工具”,因為這樣極易造成他們高高在上的心理。故而,對於“優等生”來說,課堂既能讓他們展示自己,又能真正學到知識,他們既可以回答難的問題,也可以回答簡單問題。

5、孩子的自控力弱,怎樣做到日常行為規範?

以排隊下樓來說,孩子在排隊下樓時,總是喜歡趴在扶梯上,也總是嘴裡說個不停,他們很難做到“快、靜、齊”。但很難做到並不是絕對做不到,經過多次努力,我發現,只要將要求事先說明,並且以此為標準,一遍遍練習就很容易做到。包括桌椅之間適合的距離等等都可以以同樣的方法做到。也就是說,要在事先將規範要求說清楚,並嚴格按要求來做,是比較容易達成目標的。

6、自我意識與集體意識和他人意識。

現在的孩子通常為獨生子女,家中以他們為寶,呵護非常,因而孩子通常呈現出自信自尊的面貌,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而相應的,很容易就會出現自私的一面,同時缺乏集體意識。他們伶牙俐齒,多才多藝,善於且樂於展示自己,但是集體的活動中他們又很難有較好的表現,即使有,也是將之作為展示自身的舞臺。同時,他們較少考慮到他人的感受。以一件小事為例。一次,一名女生踢毽子,踢到了旁邊的學生,她不僅不道歉,反而責怪那名學生擋了她的道,而事實上那名學生正在打掃衛生。一葉落而知秋,小事也可以見出現在孩子的自我意識之濃與忽略他人感受之可怕。曾經有則笑話說,美國孩子不知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如果將來中國的孩子不知道他人也會有喜怒哀樂,我不知該有何種表情。而且我並不認為這是杞人憂天,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有一個孩子,公然在課堂上揭自己好朋友的瘡疤,將自己的好朋友置於極其尷尬之地。還有一個孩子,要求想和自己做朋友的孩子跪下來求自己。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7、教師的自我定位。

短短八週的實習時間,我和孩子們都建立了友好關係。但其實我一直在思考教師的自我定位問題。我是孩子們的老師,是他們的朋友,他們不怕我,我很高興,我不需要他們怕我。他們對我很親密,會對我訴說煩惱,告訴我小祕密,在我面前展露最真實的自己,更有甚者,在我面前公然抄作業。有同學對我說,“老師,你應該凶一點。”但我並不認為“凶”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你對孩子凶,只能使孩子們怕你。而作為一個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一旦學生怕一個老師,他就會對該老師所教的學科產生厭學心理(在此哀悼我的高中化學)。所以,我堅持認為,“凶”不是教師的制勝法寶。那怎樣做到既使學生願意向自己傾訴,又使學生尊重教師呢?個人覺得x小的L老師可謂深諳其中要領。在上課時,她是循循善誘的老師,平時是和藹可親的大姐姐,和同學相處時彷彿就是他們的玩伴,在他們受傷時她就是值得依賴的長者,但該嚴厲要求時她也絕不姑息。她看得到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也重視每一個學生的每一點偏差,可以說,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當如是。

八、總結

與其說這是一篇調查研究報告,毋寧說如我的題目所言是一篇感悟,我所寫的,是我的`實習感悟,有我的發現,有我的觀察,還有我不成熟的思考,總結成文,而至於此。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2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個暑假,我參加了橄欖樹文化傳播公司育良教育中心的夏令營,知道、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我們作為志願者,在夏令營裡主要負責帶6至12歲的孩子的生活起居,通過23天的教育,使他們有所改變、有所進步。

一、概況

夏令營第一階段的營地在區體育館內,場所是一個老闆無償提供的,條件蠻辛苦的,但教育孩子需要這種環境。這個少兒班有四十個孩子,80%孩子的父母是離異了的,20%中有三四個孩子是孤兒,他們的家庭結構都是不完整的,都是很特殊的。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大的缺陷,要有所改進的。我們作為他們的生活老師,在生活中發現他們的不足之處,並且讓他們改過,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孩子還小,有問題,是家長的過錯,我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有孩子來參加這個夏令營,一定要家長帶過來,家長也要進行培訓,讓他們知道、學到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如何去教小孩子。只有家長改變了,孩子改變後回去的環境也繼續像夏令營那樣,那才有效。所以,家長孩子一起學習。

生活老師六點前已起了,接著早上六點左右的起床鈴響起,孩子起床,生活老師指導孩子們洗漱,完後,六點二十集合,出去徒步,七點二十回來,七點半吃早餐,八點開始上課,一個早上三節課程,下午兩節課程。課程的內容很多,文化課主要是上《弟子規》,讓孩子們好好學習生活中如何去做。

勞動課讓他們勞動,辛苦辛苦;個人衛生課,讓孩子講究衛生,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用語課,孩子們會學到很多文明用語,做個文明公民;傳統文化禮節課,讓孩子們學傳統禮節,在家如何做子女、兄弟姐妹,做好孝和悌。我們設有體育課、游泳課等等,孩子們學到生活常識,讓孩子們更獨立。

第二階段我們下鄉了,在農村呆了十多天。很多孩子都是城市的,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寵著小孩的,我們帶他們下去參加農活,像拔花生、摘花生、收割稻穀等等,讓他們也辛苦辛苦,體驗農民的辛苦勞作,糧食來之不易,真要珍惜糧食。孩子們在鄉下聽話,幫農民伯伯們做了很多活,收穫很大。

二十三天過去了,夏令營結束了,每個孩子都學到了知識,大部分孩子改變很大,內向的變外向了,大大咧咧的了;壞毛病改了,又是一個好小孩;原來很固執想維護自己一個小團體的孩子也融入了大的班集體,大家真成了兄弟姐妹。雖然付出很多,但我們的效果很好,我們很開心,我們能為社會作出自己一點點的貢獻。

二、問題與建議

1、家庭方面

這期夏令營的效果不錯,但那只是四十個孩子而已,社會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現代社會,離婚率很高了。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許多行為習慣、道德素養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結構特殊的孩子們由於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孩子的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家長的問題,要改變孩子首先從家長下手。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儘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僅滿足孩子物質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科學的生活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要單方面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孩子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所以父母要多關注孩子,再忙也要關注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

針對單親監護和隔代監護的情況,通過興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親子溝通方式,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家長學校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開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2、學習方面

孩子也在學校,所以學校教育也很重要,要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管理機制。學校教育,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孩子們更多關懷和呵護。

(1)建立健全兒童檔案,增強學校和老師對孩子的關愛。

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摸底工作,將其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記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老師應多與孩子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讓孩子們一起多玩,一起溝通;讓孩子多學科學知識、常識等。

(3)廣泛開展有助於孩子提高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

三、結束

家長要樹立科學的具有前瞻性的家庭教育觀念,不斷地調整庭教育的策略,順應社會的發展和個體的發展,還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榜樣。當然,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離不開學校和社會,大家都努力了,相信我們能培養出一個個習慣良好、理智講理、熱愛學習、獨立自主、快樂感性的孩子,他們能感受快樂,與人分享快樂,有一顆感恩的心。那麼我們就會很欣慰,祖國花朵會怒放,社會會更美好。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3

從20xx年xx月份至20xx年xx月份通過學校組織的這次實踐。讓我第一次與幼兒親密接觸,這次真槍實彈的練習,讓我受益匪淺,讓我逐漸愛上了幼兒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親自嚐到了在一線奮戰的幼兒教師們的辛苦。

一、實踐目的

能瞭解幼兒園教育與教學工作的特點,鞏固和加深所學的工作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初步能力,加深學生對專業的理解與熱愛。

二、實踐的內容

1)、觀察幼兒園各年齡段教學班的半日教學活動內容,初步瞭解幼兒園的工作性質與過程。

1、觀察幼兒園的環境佈置與建設,瞭解幼兒園環境佈置的特點及環境對幼兒園教學的作用。

2、觀摩幼兒教師是如何組織教學活動的,初步瞭解自己未來的角色與工作狀況。

3、觀察保育員是如何進行保教工作的,初步瞭解保教工作的重要性。

4、瞭解當今幼兒園對幼兒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明確自己的專業特點與努力的方向。

5、寫出觀察日記、見習報告、自己的感想和實踐專題總結。

2)、實踐的收穫

(1)、本次實踐達到了實踐目的,圓滿、順利地完成了實踐的各項任務,使學生初步瞭解了幼兒園的工作性質、特點與過程,也瞭解了自己未來的去向與專業定位。

(2)、學生能夠遵守實踐時間和實踐紀律,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幼兒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地、打掃衛生和環境佈置等。

(3)、觀摩了幼兒園最好的、最具有超前意識的活動課程教學,使學生對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

(4)、每個實踐學生都寫出了見習報告和實踐專題總結,都有不同的體會與感想。

3、教學工作

因為我們所在的專業是數學教育,因而被分到大班擔任班主任,指導教師王老師,40左右言談爽利,是個非常有經驗的優秀老師,她在教學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幫我分析上課的每一個環節,她精益求精甚至每個細節都會給我更好的意見,如何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更容易的發現老師的意圖,接受新的知識等等。我是從第一週的星期五開始上課的,王老師說這是練習課,她不打算去聽,只是給個機會你去和學生接觸,感受他們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為下週一的新老師上課做準備。

上課,除了傳授新知識,讓學生學得更好,不應是一節課得全部。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感受學習的快樂,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好動愛鬧是幼兒的天性,集中教育活動時間不僅要有好的備課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課堂紀律,否則就是含破喉嚨也無濟於事,所以能讓小朋友在比亞時候安靜的聽講,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第一個集中教育活動時,我既興奮又緊張,很累。之後的每個集中教育活動我都認真備課:熟悉教學內容、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精心準備各式各樣的教具,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讓她們能快樂的學習知識。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我也穿插一些小遊戲,以讓達到幼兒在玩中學。

、意見與建議

1、實踐期間,我發現了自己的許許多多不足,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1)表達能力不強,綜合概括能力仍欠缺。

(2)語速、語調掌握還不夠好,語言不夠童化。

(3)專業技能不紮實。

(4)人際關係的處理有待提高。

(5)與教師的交流顯得有些少。

2、實踐總結的體會與啟發

本次認識實踐達到了預先的實踐目的,完成了實踐任務,使學生對幼兒園和幼兒有了一個感性認識,對專業教育的開展和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專業思想起到了應有的作用。認識實踐是學前教育專業一個不可缺少的實踐教學環節,認真組織和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的辦學特色和需要。只有抓好各教學階段的實踐,才能提高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才能為高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實踐讓我第一次置身於社會活動中,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關係,讓她們對你又愛又怕。所謂愛就是讓小朋友都喜歡你,喜歡你組織的活動,怕呢,就是讓小朋友聽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動。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與幼兒相處的方法,這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實踐讓我的思想逐漸成熟,行為收斂了許多,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會繼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這對我將來學習和就業有很大的啟發與幫助。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4

一、課題的提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知感恩,懂回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說:“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就是教育人們要懂得孝順父母,敬重兄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等眾說周知的古語,都體現著報答知遇之恩、養育之恩、培養之恩、提攜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事實上,從今天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來看,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一種受恩的情形下生存著,生活著。大至宇宙萬物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和條件——陽光、雨露和空氣等來,小至社會中任何一個人對你有形或無形的服務和支援,如果沒有來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與,我們就很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然而,當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人們在物質享受得到極大的滿足的同時,精神的因子卻逐漸從靈魂和肉體中消失。人們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卻肆意破壞朝夕相處的環境;面對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贍養觀念卻異常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只懂被愛,不知回報;在祖國的滋養中成長,對國家、社會給予的關愛認為理所當然,只會接受,不知責任??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孩子們不知感謝自然的滋養之恩,不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知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不知感謝祖國、社會對自己培育之恩。

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格完善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學生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愉快,更加健康,這也是學生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等健全的主體人格的構建。學會感恩,能夠呼喚人間真情,抒發美好情感,樹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進而營造和諧社會。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指出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要“從他們的具體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正是鑑於當前現實,根據這種指導思想,我們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課題,是一個人正常的、被世俗社會所認可的一種思想情感狀態。有學者提出所謂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並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它源源不斷地滋潤著心田,讓生命充滿生機,遍灑陽光,享受社會的美好和幸福。

感恩教育就是通過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培養感恩意識,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老師之恩,養育之恩,幫助之恩??使“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情生根、開花、結果。

三、研究內容

我們這個課題研究的重點在於對國小生開展感恩教育,從生活入手,讓學生意識到父母、老師、同學和身邊的人對自己的關愛和幫助,教育他們知恩圖報,從而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然後通過一些具體活動,讓學生推恩及恩,進而愛自然,愛生命,愛祖國,逐步使感恩成為一種態度,一種美德。

1、感恩意識的培養途徑研究

具體內容有:

①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②對父母親人的報答之心;

③對師長的敬重之心;

④對社會的仁愛之心;

⑤對祖國、人民的熱愛之心。

2、感恩活動的開展研究

具體內容有:

①感恩教育調查;

②感恩意識的培養(案例、報告);

③學校感恩活動開展(案例、報告);

④感恩行為品質的養成教育

⑤感恩教育論文

3、感恩行為的規範研究

具體內容:

①對待父母及親人的態度與行為;

②對待師長的態度與行為;

③對待學習態度與行為;

④對待社會的態度與行為;

⑤對待自然的態度與行為。

四、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預期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圖報。樹立學生的感恩情懷,懂得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祖國,愛自然,愛生命,對給予自己關愛和幫助的人懷有感恩之心。通過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化為美好的品德。

五、研究方法

感恩教育,以小見大,由此及彼。橫向輻射,縱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務社會。以主題活動、學科滲透、課外延伸為載體,以角色換位、實踐體會為行動策略

根據課題性質,型別,主要採用:

1、行動研究法,在一系列具體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改正,最終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感恩教育的體系和機制。

2、輔助採取調查法。

3、文獻研究法和觀察法等。

六、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xx年10月—xxxx年11月)

1、建立課題研究組,明確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

3、學習相關理論資料。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xxxx年12月—xxxx年6月)

1、各種感恩活動方案的制定與開展。

2、階段總結。

3、關於各種感恩活動的理論研究。

4、形成一些有價值的階段性的成果加以完善。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xxxx年7月—xxxx年9月)

1、課題組成員完成研究成果,進行資料整理。

2、完成課題論文、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七、研究過程及成果

(一)、開展問卷調查,瞭解感恩現狀

為了解國小生感恩意識的現狀,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我校國小3-6年級1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60份,收回調查問卷160份,其中男生86人(佔53.75%)、女生74人(佔46.25%)。整套問卷共設計20道選擇題,分別涉及學生的感恩認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為。

國小生感恩認知是本次調查的基點,它主要包括學生對感恩、知恩、識恩、報恩的必要性的認識。大多數學生表示感恩父母、老師、社會、自然是應該的。感恩情感是人們在認識感恩時所產生喜與悲、樂與苦、愛與恨等主觀體驗。我們結合國小生實際設定部分情境的愉悅度調查,其他採取訪談形式。88.75%的學生愉悅於被他人幫助,94.375%的學生高興於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回

報了老師的教育、父母的養育,95%的學生對幫助他人感到愉悅,96.25%的學生對回報了曾幫助過自已的人感到高興。

對國小生感恩行為的調查,根據感恩的物件分為感恩父母的行為、感恩師長與他人的行為、感恩社會的行為及感恩自然的行為。由調查可知,只有13.75%的學生經常表達對父母的祝福、感謝,15%的學生偶爾表達,71.25%的學生沒有表達過對父母的祝福、感謝;只有16.25%的學生在父母工作勞累或不舒服時會主動做家務,17.5%的學生偶爾做,而沒有做過的居然佔到66.25。這種令人遺憾的現象說明國小生感恩父母的意識並沒有轉化為行動。、

由調查可知,26.25%的學生在公交車上經常主動給他人讓座,13.125%的學生不會讓座;對於參加公益活動,86.875%的學生願意參加,這說明國小生參與意識強,絕人多數願意參加公益活動。目前針對國小生開展的公益活動少之又少,多組織適合國小生參加的公益活動也有利於他們感恩意識和行為的培養。

由調查可知,只有11.875%的學生經常隨手亂扔垃圾,11.25%的學生經常踐踏學校草坪。這說明目前針對國小生在保護環境、感恩自然方面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對學生進行感恩必要性教育,讓學生知恩,懂恩。

1、營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圍,讓學生知恩。

我們針對大多數學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現象,首先在全體學生中進行感恩知識專題講座。通過這次講座讓學生明白什麼是感恩,感恩就是回報,就是感激,讓學生明白我們需要感恩,把生活中的一些感恩故事與學生產生共鳴,在學生情感上激起浪花,最後明白感恩就在身邊,離自己很近,觸手可及,動手可做,有時只是一個表情,有時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只要心存感激,那麼就會成為一個會感恩的人。

2、瞭解身邊的感恩故事,讓學生懂恩。

學生在對感恩有了初步的認識後,這還不夠,我們讓學生進一步去觀察去發現身邊的感恩故事,比如瞭解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的父母,你的周圍環境,你的祖國,認真去感受,更進一步地加深學生對感恩的瞭解。以此為契機,我們準備了一些活動。

在“今天我當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節假日裡當一天家,讓學生體會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付出,從而獲得了真實的感受,理解到當家的不易,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學會為父母分憂,學會了感謝,學會了關心,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同伴對我的幫助”的主題班會活動中,讓學生敞開心扉,在班會上通過對平時生活中點滴小事的回憶,重溫溫馨的友誼,讓每一位同學都認識到同學朋友的真切關懷,懂得對別人的幫助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學生懂得關心、愛護、幫助別人,使學生懂得珍惜友誼,學會寬容謙和的態度與人相處,學會感激人,關心他人。

我們還開展觀看愛國影片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愛國注意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激勵小時真系幸福生活,樹立感恩意識。在觀看了《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火燒圓明園》之後,學生們認識到了落後就要捱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中華民族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對於個人而言,我們不但接受老師、父母、社會的恩澤,還在享受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各種賜予。但是我們中的很多人卻毫無感恩意識,認為理所應當,在無節制的揮霍的同時,還在肆意破壞著大自然,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迫在眉睫,正是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我們組織了“祖國在心中,環保在行動”-----觀看環保影片、召開綠色主題班會、徵集環保標語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破壞環境的危害,從內心深處打動學生,使同學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了環保的知識,瞭解環保的一些措施,並順勢引導號召全體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動動手,讓校園環境更溫馨;彎彎腰,讓校園環境更潔淨。在徵集環保標語中,同學們積極響應,蒐集設計了許多標語,這些標語有的辭藻優美,琅琅上口:“留住草的美,體現你的美”,“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有的振聾發聵,引人深省:“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世界上的

最後一滴水”,有的語言樸實,充滿童趣:“還地球媽媽一張乾淨的臉吧”,“天空是小鳥的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生動有趣的標語不但易記,而且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開展感恩行為活動,讓學生報恩、施恩。

在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知恩、懂恩教育後,我們適時組織學生利用學校和社會這個大熔爐,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會感恩會報恩的品質。

1、利用節假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在清明節,人們都有紀念祖先或緬懷先烈的習俗。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利用清明節,組織我校師生代表到葉縣革命烈士陵園進行了掃墓活動。

活動自始至終,各位參加隊員都嚴肅對待。首先由少先隊員代表獻了花圈,將代表著純真、熱忱的花圈放在烈士紀念碑前。然後全體少先隊員默哀三分鐘,向這些為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而英勇捐軀的英雄和先烈致敬、默哀,感受著記載在歷史的長河中英雄的事蹟。之後請葉縣革命烈士陵園餘主任給師生們講革命烈士們的歷史故事,讓我們真正瞭解了各位烈士的英雄事蹟,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艱辛和偉大,我們懂得了和平的來之不易,接著再由少先隊員代表講話,她代表學生表明了決心。隨後由大隊輔導員帶講話,要求隊員們要向向烈士致敬,烈士學習,好好學習,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努力學習。

回校後,各班召開了班隊會,參加掃墓的師生代表介紹了本次掃墓的過程,使全體同學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隨後,經過同學們的精心準備,我校召開了“感恩英雄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的演講活動,通過這次演講比賽,使全體師生們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大地激發了師生們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情懷,真正讓同學們認識到:今天我們悼念革命先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就是要以先輩為榜樣,為我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材。正如一位同學在演講裡講到:“我們應該記住千千萬萬的烈士們,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刻,他們拋棄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勇往直前,把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的大地。他們的英明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唯有記住他們,我們才能更強烈的感到,中華民族的心崛起需要我們每一個後來者奮發圖強,沿著英雄們的足跡前進、前進、再前進!

我們利用三八節開展“我為媽媽洗腳”感恩活動,在“三八”節這一天為辛苦的媽媽洗腳,在洗腳的過程中可以學著給媽媽按摩腳部,跟媽媽聊天、講笑話,讓媽媽的身體和精神得到放鬆,感受自己的行動給媽媽帶來的愉悅。此次活動培養了學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許多家長也反應這次活動後,好多學生在家裡比以前懂事多了,不再任性了,有的開始搶著做家務了,這樣的活動和教育應該多做幾次,

我們在元旦開展了“感恩老師,我為老師送賀卡”活動,通過這一次自制賀卡的活動,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對老師深深的愛。每一張精緻漂亮的賀卡都凝聚著同學們對老師深深的祝福,飽含了濃濃的愛意,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都飽含著一份沉甸甸的愛與感恩:“小小賀卡,雖不華麗,但這是我的一份心意,送給我最親愛的老師。”“獻給敬愛的老師:象天空一樣高遠的是您的胸懷,象大山一樣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老師!請接愛我誠摯的祝”,“親愛的老師,您就象那春天的細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您給予我們的愛和關懷將鼓舞著我們走過艱難困苦。”本次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達到了使學生學會向老師感恩,感恩老師的愛心,感恩老師的勞動,感恩老師的教誨的目的。同時通過這次活動加強師生交流,增進師生感情,改善師生關係,讓學生懂得學會感恩,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

在植樹節開展植樹活動,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一點綠色,為給學校發展作點貢獻,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在父親節裡我們開展“放歌六月,感恩父親”活動等等,向辛苦勞作的父親說

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為長輩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親享受一份感動。同學們在活動中感悟到長輩的恩情,也體會到爸爸媽媽也需要我們的關心,一個簡單的動作會讓他們露出笑臉。做個心中有愛、心中有情、懂事的好孩子。

2、讓學生走進社會,走進農家,通過社會實踐,感恩社會,回報社會,不斷增強感恩思想,不斷提高社會公德意識。

我們特別組織學生在三月份開展了知恩、感恩、關愛孤寡老人活動,讓學生走進孤寡老人家中,給他們送去溫暖,送去愛心,送去歡聲笑語,在給孤寡老人的孤寂的晚年送去一份關愛的同時,也給學生們心底種下學會施愛的種子。

(四)知恩、懂恩、報恩、施恩,不能僅限於一次次的活動中,還要作為學生的一種品質修養常抓不懈,持之以恆,把感恩的行為經常化,把學生的感恩行為養成習慣,變成自覺的行為。

我們號召學生不管校內校外一個樣,對人對物一個樣,心存感恩意識,常懷感恩思想,伸出友愛的雙手,撒播愛心的種子。通過我們的努力宣傳教育,我們看到了學生之間禮貌待人、互幫互助蔚然成風;學校裡髒亂差現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乾淨整潔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見了老師主動打招呼的比比皆是;向災區捐款,每個同學都是踴躍參與。正如一個同學在“感恩老師,與愛通行”現場作文競賽裡寫到:老師,您的付出無法衡量,您的愛像一盞明燈,引領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您的愛像一葉小舟,承載著我們,在書海里盡情遨遊。還有一個同學在“感恩父母”手抄報活動中寫到:是誰不分晝夜地操勞?是誰在半夜為我掖好被角?是誰在風雨中接送我上學放學?是我的父母!他們把源源不斷的愛播撒在我心間,而無怨無悔。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絕不辜負他們的期望。我想用歌聲唱給您:

感恩的心

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五)、對學生進行感恩實踐教育後測調查

我們的課題從09年10月開始,歷時一年,通過開展大量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深入研究分析,在學校的大力支援和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課題得以圓滿完成。在教育活動即將完成時,我們進行了後期調查。

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比較前期調查問卷,以活動期間時間為限,在我校國小3-6年級1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60份,整套問卷共設計20道選擇題,分別涉及學生的感恩認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為。學生的感恩情感得到了明顯的昇華,學生對感恩的認識增強後,更能體會到感恩。

在活動期間,78.75%的學生經常表達對父母的祝福、感謝,只有1、25%的學生沒有表達過,在父母勞累或不舒服時,56.25%的學生會主動做家務,有5%的學生沒有做。

調查還可知,教師節有91、725%的學生給老師送出了禮物,別人遇到困難會主動幫助的學生有95%,老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有98.75的學生會原諒。所有的學生都願意參加公益活動。只有3%的學生會經常隨手扔垃圾,1%的學生會踐踏草坪。

從測試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經過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學生的感恩意識明顯增強,感恩情感得到了昇華,感恩行為明顯增多,並在生活中初步養成了感恩習慣。

(六)通過近一年的課題研究,我們在國小生感恩教育及培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了顯著的教育效果,產生了較深的社會影響。

1、學生的感恩意識增強

通過對學生感恩教育與培養的研究,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圖報。樹立學生的感恩情懷,懂得愛父母和愛老師,愛同學,愛自然,愛社會,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過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內化為良好的品德,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學生懂得了“贈人玫瑰,留有餘香”蘊含的感恩思想;領悟到“感恩”的深刻含義:“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

2、教師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師通過對感恩教育與培養的研究,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相關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意識到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積極參加到教學科研中來;教師理論學習主動性將大大提高,並勇於把新理念體現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在課題完成之際,參與課題的教師根據自己親身體會和經驗總結,每人都完成了一片質量甚高的國小生感恩教育論文。這都為教師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促進我校的教師逐步走向科研型。

3、促進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作溝通、和諧發展。

八、不足之處

感恩教育不但要體現在各個活動中,更應體現在我們日常的學科教學中,這一點我們有待加強。

  體驗教育類的社會實踐報告5

這次實習中,我再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真正體會到處於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很難說,我能做出怎樣的成績。不過,我收穫很多。這對於我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來說是如此的重要。我們的實習主要包括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這兩項,在這兩個方面我都獲益良多。其中,班主任教育實習工作主要是貫穿於主題班會來進行。也就是說我們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來進行教育實習工作。就在班會籌備和組織中,我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在教育過程中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步伐,人們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師生平等。怎麼去把握這個“平等”的度呢?我這次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回答:在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我想這才是我們的教育所需要的“師生平等”。“導師”,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卻是對我們教育者新的要求。我們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而要了解學生絕非平時耳聞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這需要我們近距離地接近學生,耐心聆聽學生的心聲,逐步取得學生地信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在整個主題班會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有了契機跟學生接觸。期間,我們和學生們進行交談,並取得了他們一定的信任。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很真誠地把心聲告訴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對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我們也驚訝:我們的學生心有著如此多彩斑斕的想法、經歷。就有一個學生,有姐妹倆,姐姐學習成績好,並升上了重點大學。於是,父親就一直拿她跟姐姐比較。所以,她感到壓力很大,灰心,覺得自己怎樣努力都不可以了令父親滿意。於是,她的行為變得更加叛逆……。又有一個女學生覺得她和爸爸媽媽一直也演著一部長篇的電視連續劇,爸爸媽媽都是此劇的導演和編劇,而她,則只可以永遠是此劇的演員。導演和編劇不停地導演著,演員不停地演出著。他們編導些什麼,演員便演出些什麼。演員不可以為自己編一些劇情,也不可私自把自己的感情、表情、動作表露出來。只能麻木地按著導演和編劇所編制的表演。她覺得很累,很想表達出來,改變這種情況。瞭解了這個情況後,我們對她們做了一定的疏導,併為她提供了機會,讓其在班會上以表演形式述說自己的心聲。就是這樣,在於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聆聽到很多不同的小故事,從而逐漸瞭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斷地充實了主題班會的內容,並逐步做好了各種籌備工作。

二、自主管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在主題班會籌備的開始階段,我們實施的是跟蹤指導的方式,具體跟著學生進行排練,發現有問題及時糾正。但我們逐漸地發覺這樣做不妥。因為,我們的學生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本來就很難坐穩,站好來聽講學教,而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好動性,好問性,易受干擾性。所以,當我們在一旁進行監督指導時,他們就吵吵鬧鬧,亂成一窩蜂。我們只能丟下排練,來整理紀律,這樣子搞了一個晚上,結果,進度緩慢,效果不高,而且我們也很累。

後來我們決定採用新的管理方式--學生自主管理。採用這種方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學生有著相當強的表演慾,很希望能夠有機會進行表演,並希望所表演的節目能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認可。所以他們很珍惜班會這個機會,以便大顯身手。

2、學生中間有著一些組織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他們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就是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為沒有被賦予充當管理者的權利。我們借鑑了心理學上的“強化”方法,把每個節目都分成一個小組,指定一個管理負責人,有他全權負責指揮組織。並跟每個組定下一個約條:“經過一定時間進行檢查,排演得好的話,就上臺表演,否則,取消該組節目”。這種方式的實施效果是立杆見影的。每個組都希望得到強化物,一下子激發起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認真進行排練,管理負責人也發揮了他們重要的作用。到檢查之時,他們表演得很出色。可見,這種方式的效果很好,而且我們也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下來,進行班會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

可以說,這種方式的實施是我們班會之所以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在班會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素質

教育工作主要目標是什麼呢?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一個理想——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也就有了所謂的“素質教育”之提法。在這一點上,我們主要的問題在於把學生素質的培養過於形式化。組織學生在活動裡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時甚至只在上級領導巡查時才草草作個樣子。認為這就代表“素質教育”的成果。明顯這種做法是欠妥的。

我們這次的教育實習同樣進行班會活動。在活動組織、籌備、演出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很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我們的管理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從良好的效果來看,鍛鍊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其次,學生上臺表演,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一次鍛鍊。就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她平時性格內向,缺乏自信。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爭取了這次班會的機會,擔當了班會一舞臺劇的主要角色,而且,演出也得到其他同學的好評。

再次,在班會活動中發揮學生的才能。其實班會的雛形很不成熟,內容也顯得有點與班裡同學的特點不相符。但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很多有才能的學生為班會出謀劃策,主動為班會編排節目,從而充實了整個班會的內容,為班會的舉行作好了鋪墊。其中有一個女同學熱心地向我們提出為班會編寫一個舞臺劇,結果寫了一個長達21頁劇本,為班會填充上了一份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把她的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最後,我們深入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學生的很多心聲都向我們傾訴,我們可以盡我們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對待困難,對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TAG標籤:教育 報告 實踐 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