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關於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精選13篇)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1

美術課對於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薰陶。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才能更主動更積極的上好美術課。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課上45分鐘要充分利用好,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除常規型別教學方法外,還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如: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體驗做“小老師”,能為學生創造開放思維、自主表現和創新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優勢,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學習,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在藝術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與學生一起活動並體驗其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這樣學生在教和學得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美術課的學習就更認真了。

二、如何運用美術相關的課外知識,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八年級《西湖的美景》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水彩畫。為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西湖舊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學們陶醉與西湖美景的同時介紹水彩畫就特別適合表現西湖這種淡雅、雨霧朦朧的自然景象。接著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西湖的由來嗎?”帶著西湖神話傳說的由來,引出有關西湖的詩詞,特別介紹了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然後藉著蘇東坡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西湖特色菜——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的由來”讓學生在進入水彩畫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用實物寫生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例如一年級《給同學畫張像》一課,抓住寫生頭像一詞給學生講解,讓學生想知道頭像是怎樣,“三停五眼”是關於什麼的概念,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的同學,徒手畫自己同學。從學生中找出幾位面部結構較典型的同學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升起來了,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障。

四、藝術欣賞與繪畫技法相結合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學大綱已指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在自己創作時,儘量將畫面美化,如七年級中國畫學習,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並畫出不錯的中國畫,對十一二歲的孩子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名畫欣賞,第二部分才是中國畫繪製。在第一部分中,利用幻燈片欣賞歷代名畫,從而區分中國畫分類和技法,在第二部分中按照繪畫順序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引導學生了解技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臨摹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五、課堂評價多樣化,積極給予肯定和鼓勵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對學生的作業的點評要針對性強,善於發現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2

國小生對美術課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不影響升學,學得好不好沒有關係;有的認為畫畫要有天賦,自己將來不當畫家,學不學無所謂;比較普遍的認為繪畫比較難,因此部分學生對美術課興趣不濃……面對這些情況,如果美術教師只根據教材安排的內容,作些理論講解和示範,讓學生臨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興趣很重要。對於國小生尤其如此。根據國小生好動不好靜,好奇心強的特點,和從具象到抽象的教學規律,把繪畫課設計成一系列手工製作課,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繪畫教學的目的。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無論是三年級或是四年級,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二)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紮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後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後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教學之餘,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技能業務學習外,還經常去圖書館學習美術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3

通常,講述、談話在幼兒園是作為語言教育活動來組織的,與美術活動似乎沒有關係。但是,在嘗試幾次充分的和孩子談話後,我發現談話是美術開始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繪畫活動前的談話是教師瞭解幼兒內心活動、引導幼兒思維程序的有效途徑。通過談話中教師引導、啟發性的提問、幼兒回答及聽取他人的講述,使幼兒在頭腦中已有資訊的基礎上,產生大量的、變化的'、獨特的新資訊,以利於進行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同時,也形成了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思維的互動作用。

幼兒繪畫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同樣要符合創造活動過程的結構,即提出問題或任務,尋找方法、得出結果。在此次活動中,教師由幼兒的關注點引發問題、提出任務,通過談話活動中的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以及相互問的討論拓展幼兒的思路,尋求個性化的、充滿幻想的解決辦法,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兒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詞彙量少,對事物的形容表達不夠準確、具體,無法將內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達出來,家長和老師也就不能準確地瞭解幼兒的思維過程。在繪畫活動前,如果沒有經過談話、討論,把幼兒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在創作想像畫時幼兒很難進入最佳狀態。而將幼兒語言活動與繪畫活動相結合,在活動前圍繞話題討論,在活動最後展示、欣賞、講述繪畫作品,既為創造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思維預熱時間,也可以使幼兒更多地瞭解他人的想法,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創作想像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同時會吸收大量的新資訊,為下一次靈感的爆發做好準備。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4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現代電子技術早已迅速融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在教育上也不例外,全國各教育主管部門不斷組織學校教師學習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鼓勵教師們使用現代化電子技術輔助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而美術學科的優勢是以大量的影象資訊的再現性,恰恰與現在教學手段不謀而合。所以在美術教學中融滲電腦知識,來幫助學生拓展藝術視野,提高其聯想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通過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短期培訓學習,使我再一次感受到現代教學手段的優越性,它比多媒體教學手段又更先進了一大步,它可以幫助教師超越時空、課堂的藩籬,把計算機技術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吸引,不斷激勵學生,使學生的興趣、個性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培養,最終達到更加理想的學習境界。

在世界上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型別也很多。而“英特爾未來教育”的核心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設計“問題”。有人說“問題乃通往理解之門”,沒有問題的教學不能稱之謂真正的教學,學生只有對問題產生了深刻的興趣,才能在學生的思想意識中產生一種無形的動力。

而今天我首先要談的問題是讓英特爾未來教育核心課程中的框架問題——走進美術教學。

其目的是引導學生依託現代裝置的技術手段,科學、合理的蒐集影象資訊,分析、處理、整合影象資訊,使學生學會利用現代裝置來不斷武裝自己的`能力。在問題求解的過程中,使學生置身於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真正成為問題的積極思考者、解答者、實踐者,培養其高雅情趣和高階思維的技能。

關於美術教學中的框架問題是有層次性的,主要分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這三者涉及的知識面逐漸拓寬,難度逐步增大,問題的答案由唯一變為不唯一。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不但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單元目標和課題目標設計問題,而且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及對知識的外延性更科學合理的設計問題。

在框架問題的設計中應注意選題是否恰當,是否具有資訊化發展的空間;問題提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嵌入的情境是否有情趣,是否能使學生有機會解決所有框架問題。

既然問題已經產生了,這就免不了要談到教師的教法和學生如何學的方法。教師只要僅僅抓住“一切是為了學生”這一中心思想,在教學中以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的簡報、課件及其借鑑查詢到的相關網路資訊資源作為依託,在教學中不斷探究、發現、解決新的問題;不斷討論、分析、總結經驗和教訓並形成發展性的科學的理論。只有教師的教法是抓住“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這種教學就是可行的。

如果教師的教法,缺少了學生的積極配合,那麼也只是空洞的論調。所以美術教學中的框架問題、方法是伴隨學生而確立的。學生只有在框架問題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與問題有機結合,積極開發並充分應用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建構有效的學習方式,促進問題解決得最優化。

如讓學生能在家或在學校訪問教育資源,訪問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提綱以及其他問題資訊。如在網上的藝術網頁上發表學生美術作品及其留言或反饋途徑,並及時給學生提供解決的補充資源及共享渠道。再如學生可以利用電腦軟體技術設計問題模組、演示模組、評價模組等。

所以,學生只有明白了學習美術與“英特爾”之間的真正意義和作用,才能在自己的思想意識形態中對學科產生一種科學的觀點;才能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才能在學習生活中主動探究問題,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

總而言之,讓美術走進“英特爾未來教育”是時代賦予現代美術專業教師的神聖使命!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5

本課教學目標是瞭解、學習紙偶的製作方法,學生能把想象中的紙偶製作出來並戴在手上表演。這堂課通過觀賞圖片、展示教師課前製作的紙偶樣品,激發學生對紙偶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我採用“講故事”形式匯入新課。講故事的同時展示課前製作好的紙偶,讓學生對紙偶有初步的認識。故事講完後引導學生想出本課題目及主要內容。之後一系列的啟發引導式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基本瞭解紙偶的製作步驟。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製作方法,便帶領著大家一步一步地做個簡單的手指紙偶。隨後展示部分學生作品,以示鼓勵。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要求再做更多的紙偶,我便順著他們的思路佈置課後作業:以小組為單位編故事,同學合作將故事的主人公用紙偶的方式展現出來。

但是因為教學經驗不足,這又是第一次被校長及專業任課教師聽課,心裡非常緊張,臨場應變能力也尚不足夠。上課時有個別學生說:老師,我還是不會做。當時我採用了鼓勵、示範的.方法,幫助他完成作品。課後我覺得當時應幫助他調整“我不會”的心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鼓勵讓其自己完成作品,或許會有很不錯的作品出來。

今後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適應國小教育教學的需要,爭取在以後的課堂上,有更大的進步,成為能獨立工作的合格教師。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6

本課內容屬於九年義務教育國中階段美術課程“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新課標指出:“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應“以形成學生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為目的”,“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絡社會生活,關注環境和生態”。遵循這一原則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材料,巧用這些材料創作令人耳目一新的美術作品,變廢為寶,或應用於生活,或美化環境,體驗其中的新奇,享受其中的樂趣。

本課原是九年級第17冊的課程內容,現今放在七年級上冊進行教學,不宜設定得太多理論知識或專業術語,我認為應以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基礎製作技能作為出發點。

本課是一節融入了尋找材料、設計構思、巧手製作三部分內容的課程。首先培養學生有意圖地去發掘生活中的材料,根據材料自身特點去思考和構思。然後在選擇恰當的表現形式,探索不同的製作方法,完成一件作品。整節課主要是通過欣賞和了解環保創意作品,使學生感受環保設計理念,領悟美術與生活的關係,體驗製作中的材質美與創意美。

對於課堂效果,總的來說,自認為按計劃完成了課程內容的教學,基本達到了教學預定目標。按教參上的設計,本課該設定2課時,我為了在公開課上方便操作,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改設為一個課時,最終驗證,順利讓學生接受,這樣的課時安排還是可行的。而在教學程式裡的時間安排上,我覺得自己還是疏忽了合理設計,將學生製作、教師巡視輔導的時間僅設定十分鐘時間,且還包括了展示評價所需的時間,這就顯得太倉促,也讓整節課顯得教師講過多。

這節課出現了突發狀況,影響最大的是多媒體音響裝置無法播放,以及材質材料的遺漏。而這些情況的出現很大部分是由於我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去預先準備,準備好課室,準備好教具。以那樣匆忙的腳步趕到多媒體第二室後發現有班級在上課,課間時間引導七一班學生進入課室後已是逼近上課,而鈴聲響後才發現音響裝置有故障,而這時候我又沒有靈活處理,只裝作若無其事的上課,卻想不到可以找空隙求助資訊老師,疏忽之下,造成課後聽聞後面的老師和部分學生有時聽不見我的聲音,課件設定的音響效果也完全無效。雖然說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嚴格來說不需要在聲音方面要求太多,但從藝術審美的追求上來說,聲光色彩的全面配合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個人對此挺在意的,也對上課時這方面的欠缺很是遺憾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7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美麗的葉子》一課,雖然學生對葉子並不陌生,但對於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葉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啟發孩子根據觀察課本第17頁上四位作者所採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現出的葉子四種狀態的美,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葉子,特別是有的孩子選擇了用幹葉子刷上水彩拓印葉子,因為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水彩顏料,可以說對蘸滿顏料的葉子和水彩所顯示出的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校園裡的樹葉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校園的樹木上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適時提出問題:我們能部能選擇乾的葉子用上這些美麗的顏色拓印出葉子的外形和葉脈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並印出自己喜歡的.葉子,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8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型別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9

本週進行的研討活動,我試上的是一節美術課《小詩人的家》,試想以往我上美術課總是先出示範畫再通過一些遊戲、故事、兒歌來化解某些美術技巧,這次我就想可否有意識地改變一下我的課堂程式,看能否先不給予幼兒指導只規範詩句的內容,讓他們組成小組共同創作合作作畫,然後將幼兒的畫集合起來,通過幼兒自己對同伴畫的欣賞、比較而提升自己,最後教師再將幼兒在畫中出現的一些美術技巧給幼兒講述從而化解難點,試上下來卻發現出現了許多問題,如沒有事先的指導和目的要求,幼兒整個一開始就全憑想象無目的作畫;欣賞評價時幼兒也主觀上憑自己的喜好,或者對某位幼兒的喜歡來評價別的小朋友的畫;教師的美術技巧的'難點化解放在最後,已讓幼兒不感興趣,也難以出效果。這次嘗試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某些地方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是它引發了我對幼兒教育好課標準的深層思考:

1、好課應該充滿童趣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教師應該多瞭解幼兒心理多分析教材,關注幼兒生活的點滴,從而對教學環境創設設定研究如何運用充滿童趣的方式化解教學難點使複雜的事物簡單有趣化來支援幼兒主動地學習,讓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產生主動建構經驗。有效的師幼互動是如何在教育的節奏和兒童發展的真實節奏之間尋找平衡,如何支援幼兒的發展和學習。

2、好課應該著眼於為孩子的一生成長奠基。

教師應以兒童為本的兒童觀發展觀,幼兒教育要注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為其一生髮展打下基礎;如學習觀、教育觀,幼兒教育要遵循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如質量觀,評價教師、幼兒的標準應是多元的。

3、好課應該在不斷的反思中加以完善。

教師根據幼兒發展的情況 ,分析班級教育目標是否恰當,瞭解教育內容、方法、手段是否適宜,是否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育過程是否能為幼兒提供有益的學習經驗,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從中教師發現自己成功方面和需要改進的問題,通過分析指導,提出改進計劃來促進幼兒的發展。

總之,幼兒的課堂教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陣地,課堂教學的質量關係到整個幼兒教育的成敗。在幼兒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明確了好課的標準,才能在實踐中上出好課,幼兒教育才能在我們的努力下不斷地發展、提高。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10

目前教育局正在開展“德育滲透千堂課”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在所教的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作為一名美術兼職教師,我經過深深思考結合湘教版二年級美術上冊教材說一說美術課中的德育滲透。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大自然等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地美的享受。但是,人們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美的感受,即審美。國小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可見,在國小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

一、發現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展示給了人們:冬天白雪下的樹、秋天飄飄的紅葉、夏天碧海黃沙、春天草綠花紅、青山綠水、旭日斜陽、藍天白雲、奇花異草……自然界絢麗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獲取表象的豐富源泉,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賞大自然和接觸生活,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美,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藝術上的美都來源於生活。讓我們領著學生放飛思想,把美術課堂搬到室外去,然後再把課外獲取的美景知識帶回課堂內,讓斑斕的景色在課堂中釋放光彩。二年級美術課中《影子大王》、《美麗的昆蟲》、《小蝌蚪》等內容是學生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非常熟悉的東西,孩子們幾乎是熟視無睹,根本感受不到這些東西是美的,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些平凡的東西中蘊藏的美。可以採用通話故事,卡通音樂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發現這些東西的美,通過發現這些平常東西的美從而更加激發學生髮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對於國小生而言,老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無論他們畫出怎樣奇形怪狀的作品,都要給予肯定。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啟自己的想象空間,填滿無限遐想的想象。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11

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工作,理清了思路,掌握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十幾年的教學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我經過許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美術老師呢?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怎樣才能……我認為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去學習。

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時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們老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們的美術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著人情味,作為美術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美術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美術課都成為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美術大餐”!最後,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美術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美術課,要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美術,樂學、愛學美術。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美術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美術學習方法,體現美術課的靈魂,使美術課上出“美術味”!

通過這些年的感悟,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使我對美術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於教育事業。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12

五年級美術課《趣味文字》一課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美術教材第9冊,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會設計字型的骨架,新增雙線等基本的方法。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不難。關鍵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變形美術字的特點,掌握規律,學會設計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設計瞭解決教學關鍵的環節讓學生在活動——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設計的方法。

在這堂課中我也開始了嘗試探索教學,首先是初次探索階段,通過提問和猜想的方式來解決,我是這樣提問的,變形美術字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先來根據這類美術字的名字猜想一下,同學們的回答還不少,有的說,變形美術字就是要有變化,我肯定了他的說法,還有的說形狀有變化,我說對呀。

然後我們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在觀察和比較的過程發現規律,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作出假設和預測,這是一個利用舊知同化新知的過程,我說,讓我們來觀看黑體美術字,它的設計是在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格子中寫骨架的.。所以它的特點樸素、端莊、大方得體。那麼變形美術字該如何操作呢?這時我讓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同學們議論紛紛,大家都說形狀可以變化,如梯形、扇形、等等,這一下思路開拓了。看到同學們的想法越來越多,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最後進入了第三階段在創想和表達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在變化的形狀中設計的骨架,不同於方方正正的形中,我讓每個小組嘗試,在自己創想的形中設計骨架,誰的設計會最合理,有什麼規律可尋呢?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的形狀,學生選擇的是自己感興趣的形狀,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四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可以及時地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

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認識,一些美的示範和欣賞作品,對於學生來說是很有啟發的,作為教師還可以設計第四的小環節,那就是更有特色的完整的變形美術字。可以給學生一種完整美的啟示。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但是重視讓學生在學中收穫,作為教師的我更應該思考,因此,我要設計不同的活動,引領著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美的規律。這才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美術課堂的課後教學反思 13

美術課在國小來說是一門副課,作為一名國小美術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美術是一門基礎學科。一方面,它是一門寓德育於美育的思想教育課;另一方面,美術教育也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出發點的基礎素質教育課。所以,除了教學生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因而美術教師要千方百計點燃學生的藝術火花,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藉助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以往,上美術課只侷限在教室,學生只能看到有限的掛圖,這樣大大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藉助多媒體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鮮豔的色彩、流暢的線條,而且還可以在輕鬆愉悅的音樂聲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以音樂輔助教學

音樂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它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反映。在美術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將會更好地輔助教學。如在教學美術欣賞課時,播放音樂,使學生一邊欣賞畫中的情趣、韻味、意境,一邊感受如流水般叮咚的琴聲,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美感。在上手工製作課時,可以讓學生邊製作邊欣賞音樂,學生通過音樂薰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見表達出來,做出精美的作品。

三、尋找創作的源泉

在以往美術教學中,我們往往被純技巧、技能的追求所左右,並以此作為美術教學成敗與否的標尺。在這種教學動機指導下,學生一味地跟在教師後面模仿,侷限性大,缺乏對現實生活中真實事物的瞭解和觀察,畫出來的東西沒有靈性,顯得死板或者失真。我以為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生活經驗的積累以及對大自然的觀察瞭解,積澱豐富的感性基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作源泉。

四、激起創作興趣

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上好每一節課和學生對這節課有沒有興趣,情感有多深,永續性有多長,這就要看教師如何調動各方面的因素,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激情轉化為表現大自然的創作慾望,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總之,作為走上美術創作之路的啟蒙者,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用真誠的心點燃學生的美術藝術火花,使他們成為熱愛生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