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通用10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伊利亞特》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通用10篇)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1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主要圍繞英雄阿基琉斯的兩次瘋怒展開,全篇一開始交待殘暴、貪婪的阿伽門農王在一次議會中引發了卓越的阿基琉斯的憤怒,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事件又催發了特洛伊人最勇敢的赫克托爾殺死了阿基琉斯的同伴,如此激發了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憤怒,最後以阿基琉斯為同伴報仇,憤怒平息而收尾。

如此看來統領全篇的是阿基琉斯的兩次憤怒,但是從荷馬所敘述的一系列事件來看,左右了阿基琉斯憤怒的卻是至高無上的神明——宙斯和赫拉的的內鬥引發了神與神,神與人,甚至人與人之間的殘酷戰爭。這是受那個時代神化傳說的侷限,並非出自荷馬的意願。

從目前的觀點來看,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索是海倫,一個貌美如天神的女人引發的。但從《伊利亞特》的情節來看,荷馬似乎否定了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索是海倫引發的,相反,他認為引發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至高無上的神明蒙惑了阿伽門農王的頭腦,從而觸發了阿基琉斯的憤怒,使得特洛伊人有機可趁。其實,那根本就不是神明的意旨,而是殘暴的統治者,是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紛爭不斷,這點我們可以從史詩中找到。當然,那個時代的人通常把統治者視若神明,以至於到了今天都有很多學者認為特洛伊戰爭是為了一個女人而爆發的,其實大錯特錯,也是荒唐可笑的,甚至一些學派,如精神分析法也為此奠定了理論基礎,說來更是讓大家啼笑皆非了。

事實上,特洛伊戰爭之所以會爆發,無非就是當時的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為了統治更遼闊的疆土,聯合各方的首領,而他們又各懷鬼胎,且都想從戰爭中撈到好處,或者說是得到戰利品。攻城略地,洗劫一空,佔為己有,同樣,那個時代的英雄也是如此,搶奪肥沃的土地,俘虜他國的人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奴隸。往往把戰爭美化的是那個時代的文人。然而,荷馬卻沒有,他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戰爭的慘烈和殘酷,英雄戰死沙場,妻離子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他以悲天憫人的敘述力,感動了無數的讀者,這就是荷馬史詩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對後世的一種警告,他慟哭著一次次告訴後人,戰爭的血腥和殘酷。

荷馬史詩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是複雜的,這是幾經轉手、改編造成的,《伊利亞特》並非出自荷馬一人,所以根據書中的某些內容,很難斷定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但我們不難發現荷馬在歌頌英雄無畏的同時,也提出了鮮明的反戰立場。

荷馬史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包羅永珍的比喻了。其中,用真實的生活作形象的比喻,讓人耳目一新。比喻中,詩人為讀者展現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文化、生活、習俗等各式歷史圖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尤其第十八卷寫匠神赫菲斯托斯為阿喀琉斯製造鎧甲的經過,詩人用了長達150行的詩句來描寫阿喀琉斯盾牌上的圖畫,那上面反映了那個時代日常生產勞動的情景及諸多細節,其中包括大自然的景色,農村和城市的風光,戰爭、婚禮和宴會的情景,競技場上的表演等等。

荷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是栩栩如生的,常常把戰場上英雄之間的搏鬥比作獅子、野豬同獵人、獵犬之間的搏鬥。詩人善於描寫戰爭,場景巨集大,尤其是特洛伊人放火燒阿開亞人的戰船,兩位埃阿斯力戰赫克托爾及眾特洛伊將士登船那一幕,讓人驚心動魄,如臨其境。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對後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在以後的史詩中都能感受到。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2

《史記》和《荷馬史詩》都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鴻篇鉅製,它們的創作時間相差幾千年,創作地點橫跨了兩個版塊,使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字……但正是它們之間的這種差異,更從某種角度體現了中西方審美意識形態上的相似之處。

《史記》代表者中國古代歷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在西漢散文由前期向後期轉變的時期出現的,因此,它既有前期感情激切、氣勢巨集大的特點,又有後期敦厚典雅、深廣巨集富的特點。在《史記》中,作者司馬遷對歷史進行了反思,同時,又做出了溝通天地人的驚人創新。《史記》中的十二本紀是按照帝王時代順序記述各個朝代興衰的終始。項羽雖然最終並沒有成就統一霸業,但是他實際上是秦漢之際主宰天下的人物。因此,司馬遷將項羽放在了本紀中進行敘述,並且是著墨最多的一個英雄人物。這其中,有司馬遷對項羽這類悲劇式人物的同情和對自身的感嘆,但也從一定意義上體現了中國人對英雄、對雄性美的推崇。事實上,正如豪放詞和婉約詞的對比一樣,中國人一向是有一些排斥陰柔美的。這與中國社會的社會結構不無關係。而且,這種審美趨勢一直延續至今。

《伊利亞特》是古希臘的一部史詩,它與《史記》的相似之處是都有寫“史”的成分。但是在《伊利亞特》中,除了英雄人物以外,還出現了一批威力強大、等級分明的神。而《史記》則是按照史書的規範去進行事件的敘述。在這一點上,除了生產力和民族性格的原因之外,還體現了中西方在對待神話傳說上的態度。古希臘的神話傳說是一個相當完整、複雜的體系,並且這些神話傳說流傳至今,給整個歐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中國上古時期的神話思維應該相當的發達,但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對神話傳說採取一種排斥的態度。這就造成流傳後世的神話大多隻是一些片段,有完成情節故事的不多。在正統的史學或儒家的典籍中,那種半人半獸形的形象被抹殺了,因為這種形象很難被納入歷史譜系之中,而且也違背了理性化的原則。正如司馬遷所說:“其文不雅馴,縉紳先生難言之。”

在語言和寫作手法上,比較性更加明顯。魯迅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一點就充分體現了《史記》在文學語言上的價值。但是,由於古希臘文字的特點,在《伊利亞特》中出現了程式化用語,即飾詞。詩人會有意識的忽略飾詞的原意和使用的語境,只把它們當作單純填充格律的成分。另外,荷馬在寫作中,大量運用了比喻和象徵的手法。比如“鐵”被用來比喻英勇的武士,“青銅“被用來比喻與兵器或戰鬥有關的事物……

在《伊利亞特》中出現的眾多英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阿喀琉斯莫屬。這位希臘聯軍的第一勇士勇猛、直率、敢愛敢恨,甚至簡單得有些可愛。據說他出生後,母親為了使他能刀槍不入,便把他浸入冥河水裡,但他被母親捏住的腳踵未能浸到冥河水,成了他的致命弱點。阿喀琉斯殺死赫克托爾後繼續建立了許多功績。後來他被帕里斯射中腳踵而死,死後住在冥間,統治亡靈。

作為希臘聯軍的主將,阿喀琉斯對於特洛亞人來說簡直就是惡魔。他身著便裝站在陣前大吼三聲,竟可以在敵陣中造成大亂。而當他的朋友帕特洛克羅斯穿著他的鎧甲出現在戰場上時,特洛亞人如臨大敵,龜縮在工事中不敢迎戰。當阿喀琉斯重返戰場時,他穿上了火神赫淮斯托斯為他打造的鎧甲,手持樺木杆長槍出現在希臘軍隊陣前……

兩軍相接,在漫天的煙塵和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有一位讓敵軍膽寒的勇士。他身著有華麗雕花的鎧甲,手持銀柄劍,正在敵陣中奮力砍殺。他的雙目圓睜,彷彿要噴射出憤怒的火焰。頭上的黃金頭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手中的利劍在鮮血的浸潤下泛出青銅的寒光,猶如一臺專門為戰爭而製造的機器,殺氣騰騰……

雖然阿喀琉斯在戰場上英勇無比,甚至殘酷得近乎冷血:他將赫克託耳殺死後,殘忍的將他的腳筋抽出,綁在了戰車上……但是,當赫克託耳的老父親滿面淚容的在他面前哭訴喪子之痛時,他又動了惻隱之心,將赫克託耳的屍體還給了老人。

在《史記》中,司馬遷運用了複雜人格的多維透視和旁現側出的筆法。項羽是殘暴的,焚燒咸陽,坑殺俘虜;他又是仁愛的,鴻門宴中動了惻隱之心。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以一敵百。可當他看見負傷的士兵時,又會傷心的落淚。他的百姓的暴戾,他對劉邦的婦人之仁,最終導致他四面楚歌,自刎烏江。

兩個人物都具有複雜的性格,鮮明的個性和無法彌補的缺陷。他們想要完成人生的理想,想要與命運抗爭。但是,這些理想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3

《伊利亞特》是古希臘文學中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總共24卷,15693行。這部作品開始的時候只是口頭文學的方式在民間傳播,後來由荷馬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用其出眾的藝術才能編寫成了具有統一思想和完整藝術佈局的史詩。荷馬生活於公元前9世紀和8世紀之間,是一位民間歌手,也就是所謂的“行吟詩人”。史詩是古希臘文學的主要表現方式,內容是對特定的戰爭環境下的描寫。由於古希臘人的觀點,世間的一切都是按照神的旨意,或者是在神的參與下發生的,戰爭也不例外。因此在史詩中,每一個情節都往往分成神和人兩條線索,將神話和現實的因素相結合,用客觀的敘事方式在描寫。戰爭的起因源自於特洛亞的王子在希臘做客的時期拐走了斯巴達王后海倫,並帶走了大批的珠寶和財物。戰爭的烽火由此點燃。希臘的部落為了奪回海倫,各部落聯合起來有阿迦門農為統帥帶兵攻打特洛亞。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年。最後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設定木馬計攻破了特洛亞。

在這場戰爭的描述中,作者用旁觀者的身份親眼目睹般的述說了戰爭中的兩位英雄-郝克托爾和阿基琉斯在這場戰爭中的語言和行為。同時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描寫和誇張手法突出了兩位英雄的精神面貌。作者雖然偏向於希臘,但是對兩位英雄都採取了肯定的態度,讚美了兩位英雄為部落而戰不畏犧牲的英勇精神。通過本文的閱讀我們還可以瞭解到,在古希臘時代,戰爭不僅是英雄們為部落而戰,大顯身手建功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因為戰爭的殘酷,由此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災難和憂慮。甚至變成了各部落貴族間以爭奪財富和奴隸的掠奪行為。郝克托爾性格內向,穩重,且遇事比較冷靜,富有人情味。當他在戰場上面對阿基琉斯的時候,他曾經於阿基琉斯相約:無論成敗,對方都應該將戰敗者的屍體交給死者的家屬,決不殘忍的侮辱,給家屬一個安慰。但是相比之下阿基琉斯則顯得過於自尊,任性而固執。面對郝可托爾的約定,他凶狠的說道:獅子和人之間是沒有條約而言的;狼和綿羊永遠不可能有信誓。通過這些語言明確的宣告:戰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結局,即使戰鬥結束,也必將不會是郝可托爾所期待的那樣有善果。當郝可托爾被阿基琉斯一槍穿過咽喉死亡後,殘忍的阿基琉斯竟然剔穿了他的腳筋,用皮帶將他繫上戰車,然後揚鞭驅策戰馬在郝克托爾的家人面前賓士,任由郝可托爾的屍體在地上拖曳,翻滾。面對眾人的哭泣阿基琉斯在勝利中洋洋得意。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中國的一句成語:得饒人處且饒人。現實生活中,競爭日趨激烈。成者為王敗者寇。如果我們都以阿基琉斯這種仇恨的態度去面對曾經戰勝過我們又被我們擊誇的'人,泯滅了人性中的善良,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寬容可言呢?給別人一次機會就是給自己一次機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敵人,有的只是對手。而我們,需要對手。在競爭的狀態下,與對手較量,用智慧和能力來征服對方,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戰。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4

日前,重讀《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引出一些感想:特洛亞戰爭,導火索只為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美麗妻子海倫被特洛亞王子帕里斯誘走,墨涅拉俄斯組合希臘聯軍而發動的戰爭。這場戰爭,日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海上女神忒提斯、愛神阿佛洛狄忒、戰神阿瑞斯、主神宙斯悉數到場,卻各為自己的利益而明爭暗鬥:在眾神操縱下,希臘軍隊同特洛亞軍隊展開持續10年之久的爭戰,許多無辜的年輕戰士因此而命喪沙場,令人扼腕嘆息!

為一個女人發動這麼長久的戰爭實屬不該!傾一國之力,讓許多生命消亡,讓千千萬萬的家庭妻離子散,讓廣大的人民受窮,這一切的一切為了什麼?只為追回一個不忠的女人!更可恨、可惡的是隱藏在戰爭雙方背後那些眾神,因他們的教唆與推動,讓戰爭變得長遠而凶殘!其實後期戰爭已讓敵我雙方疲倦,初達共識,準備締結和約,卻觸犯某些神的利益,被攪局,造成人類歷史的劫難!

縱觀當今世界,《伊利亞特》的故事和如今的某些大國的嘴臉是多麼的相似!有他們的後臺操縱,在前臺的小國紛紛變色、變臉,苦難的卻是廣大的人民!利比亞、敘利亞就是極好的例子,據說近期烏克蘭的瘋鬧就有大國背後慫恿的影子,本來好好的一個國家被揉成一盤散沙,克里米亞的議會大樓也飄起俄羅斯的國旗,不知內戰又何時將開起?

唉,那些災難深重的人民!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5

一部流傳萬年的珍貴史詩,一本諸神與戰爭的唯美著作,一首唱不盡的英雄讚歌。翻開扉頁,彷彿在那聖潔的雲端之上,天使吟唱著聖歌,灑落黎明的曙光之中太陽之神駕著馬車飛馳而過,雲層霧靄下的英雄,卷著滾滾黃沙對峙在寬闊的平原之上。神與神之間的妒忌,人與人之間的仇恨,神對人的主宰,人對神的挑戰——在古希臘思想的無限想象拓寬之中,一場亂世的謳歌拉開帷幕。

可戰鬥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勳傳到來世。”在《伊利亞特》中,這便是我們所看到的英雄。英雄不畏於戰爭的殘酷,卻鄙恨戰爭的殺戮;他們的背後是一個家庭,一片城池,一個國家。縱然他們不擁有完美甚至是悲慘的結局,但仍然可以在那一片緘默的廢墟中找到那還屹立著的為自己的國家而生的無悔之心。神的憤怒與威脅不會使他們畏懼;縱使妻離子散,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著那些高舉著長矛的勇士,但哪怕最後一秒,死神近在眼前,他們的武器仍然朝著廝殺的方向,後背頂著的是生養自己的土地。那些聖靈們凌駕於雲端之上,也會為那些將鮮血染紅土地的英雄默默祝禱吧。這是人性的尊嚴與驕傲。

亂世的愛情是可貴的,情感是人類超越於神的優勢。因為情感,人類有了戰勝諸神的勇氣;因為情感,人類突破了諸神設定的重重障礙;因為情感,人類在這無垠的宇宙中有了更勝於雲端上那華麗諸神所帶有的光輝。正是因為人不可能如神一般的生活,每個凡人有跌宕起伏的生活節奏與重重阻礙,人們才不會甘於神靈對他們命運的操控。在人生的史詩中盡情表現著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另一方面,從這部著作中就可以看到人類對於自己命運的倔強以及對於和平的渴望。我們可以讀到生命的可貴,我們不可能永遠如諸神一般長久的存活於一個恆定不變的世界,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身邊的美好。如果不盡心的去保護,最終也會如司馬達王墨逞拉奧斯一般失去自己的摯愛,同時也在瞬息之間,一個王國便由於這種仇恨而灰飛煙滅。一場傾城之戀也漸漸消謐在被戰火碾壓的廢墟之中。

《伊利亞特》從特洛伊戰爭到最後史詩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數百年的民間口頭創作、流傳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多重複雜的情節,曲折生動的論訴使得史詩變為一個複雜的混合體。一個僅僅發生在約五十天裡的事情,始終圍繞一個人與一件事為圓心向四周無限的展開討論與延伸:敘述了憤怒的起因,後果和憤怒的消解,《伊利亞特》精心的題材裁剪和結構安排帶給了我們以當時古希臘社會文化文明的精華與絕妙。

《伊利亞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將人物多面的、立體的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伊利亞特》歌頌英雄,但他們並非完美無缺,詩人不僅賦予他筆下人物高大正面的特點,同時也指出他們的弱點,這些弱點又成為了整個悲劇的根源。《伊利亞特》敘事風格明快,語言樸實流暢。彷彿一個個鮮活的神話人物形象與事件立即躍然於讀者眼前,令人細細咀嚼品味,挖掘出事件背後存在於古希臘人思想中的精髓及對於未知世界的獨特想像。

用有限的生命抗拒無限的困苦和磨難,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獲取和展現自身的價值,使它在抗爭的最熾烈的熱點上閃爍出勇力、智慧和進取的光華。這便是這部史詩留給我們的人生意義。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6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主要圍繞英雄阿基琉斯的兩次瘋怒展開,全篇一開始交待殘暴、貪婪的阿伽門農王在一次議會中引發了卓越的阿基琉斯的憤怒,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事件又催發了特洛伊人最勇敢的赫克托爾殺死了阿基琉斯的同伴,如此激發了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憤怒,最後以阿基琉斯為同伴報仇,憤怒平息而收尾。

英雄,這一詞語在人類繽紛的文字中,在幾千年的世界文明中,被賦予了眾多光榮與神聖的色彩,任幾番蕩氣迴腸,幾度慷慨激昂。在讀過《伊利亞特》後,我能很強烈的感受到古希臘神話中英雄的剛強威武、機智勇敢,和他們在同異族戰鬥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和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而且詩中每個人的個性都比較鮮明,阿喀琉斯英勇善戰,每次上陣都使敵人望風披靡。除此之外他還十分珍愛友誼;他也有很強的同情之心,可是他又傲慢任性,為了一個女俘而和統帥鬧翻,退出戰鬥,造成聯軍的慘敗。他暴躁凶狠,為了洩憤,竟將赫克托爾的屍體拴上戰車繞城三圈。除他之外,特洛伊統帥赫克托爾的形象也十分鮮明。他是一個更加完美的英雄形象。他身先士卒,成熟持重,自覺擔負起保衛家園和部落集體的重任。他追求榮譽,不畏強敵,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危急關頭,仍然毫無懼色,出城迎敵,奮勇廝殺。最感動我的一點是他敬重父母,非常愛他的妻兒,決戰前告別親人的動人場面,讓我感動流涕。

《伊利亞特》中,荷馬用很多經常使用的一項來表現戰爭的殘酷和戰士的英勇。比如“獅子”、“野豬”、“黑夜”、“風暴”等意象就被經常出現。如第五卷中的埃阿斯一樣:“跨站屍軀,像一頭獅子”。在描寫戰爭的陰霾即將散去時,詩人以奧德修斯的口吻講說:“黑夜涉過長途,黎明正在進逼”。荷馬常常這樣使用只含兩三個詞彙的比喻,但又不侷限於以這類簡短的方式呈現他那出神入化的明喻。在第十一卷中,詩人藉助一個四行的明喻對赫克託耳的強悍作了出神入化的描寫。明喻式的特色鮮明的語言是對情節式語言的裝扮和糅合,對於讀者饒有興致地欣賞詩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第十二卷中,詩人運用一個雪的比喻形象地烘托出戰場上萬矢齊發的巨集大場面,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衝擊,昇華了故事情節的可讀性,豐富了所敘場景的表現性,實為詩人匠心獨運的生花妙筆。

詩中有很多大型場面的描寫,每次讀到大場面的部分時,詩人總能用一些特別生動的比喻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第二卷中,為了向讀者們展示希臘聯軍整裝待發的浩大陣容,詩人使用了長達三十行的明喻以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譬如:“宛如不同種類的羽鳥,有野鶴、鸛鶴和脖子頎長的天鵝,生活在考斯特里俄斯河邊,飛翔在亞細亞的沼澤,這裡,那邊,展開驕傲的翅膀,然後叢集停泊,整片草野迴盪著它們的喧響陣陣;就像這樣,來自各個部族的兵勇,走出海船營棚,蜂擁到斯卡曼德羅斯平原,使土地承受人腳和馬蹄的踩踏,發出可怕的吼聲。他們在花團錦簇的斯卡曼德羅斯平原擺開戰陣,數千之眾,像春天的綠葉和花叢。”

詩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人物之間的對話。詩中人物對白感情濃烈,情緒化強,極富表現力。在借海倫的口吻讚美奧德修斯時,詩人潑墨揮毫,寥寥數筆即將一個文武雙全、能說會道的奇才形象描摹出來:“當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站立起身,他只是木然不動,兩眼筆直,盯著腳下的泥土,然而,當他亮開洪大的嗓門,語句從丹田衝出,像冬天的雪花紛飛,其時,凡人中就不再有誰可以和奧德修斯比爭,我們將不再注視他的外表,帶著驚異的眼神。”詩人似畫家般,既表現出了英雄個人卓爾不凡的特質,又展示了戰場上群英逐鹿的場面。

神的參與貫穿著整部《伊利亞特》的程序。除非受到宙斯的阻止,神可以在凡人需要的任何時候下到凡間,尋找任何一個要找的凡人,談論任何想要談論的事情。作為一種溝通的方式,凡人可以通過祈禱求得神的幫助。和凡人一樣,神以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存在,而宙斯是神界的家長或旅長。並且在詩裡沒有什麼不能解釋的事情。從中我們也可看到人的作用;在史詩裡,人,儘管多災多難,但決不是無足輕重的。

總的來說,《伊利亞特》講述的神話故事很美,是一部採用神話和歷史相結合的方式來寫作史詩。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站在《伊利亞特》旁邊,我覺得這本書有10英尺高,令人驚歎不能自已。”我也只是瞭解了整個故事,和詩人想表達的部分意思,至於其中更多的美妙和高深之處,還需要我日後再次閱讀時仔細揣摩研究。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7

當我合上《伊利亞特》這本書時,我陷入了沉思。這本書太精彩了,內容也太博大了,它再次向人們展示了當年那場慘烈壯觀的戰爭場景,怪不得被稱作不朽的偉大史詩呢。

很久很久以前,當這個世界上還只有神話中的英雄種族時,在愛琴海的東岸,有一座由國王普里阿摩斯統治的特洛伊城。由於神靈們的怨恨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原本繁榮富強的特洛伊城卻註定要遭受一場曠日持久的惡戰,為此無數英雄倒在了它的城牆下,這其中有進攻方阿開亞人,也有防守方特洛伊人。最後,特洛伊被一場大火燒成了灰燼,幾乎所有的特洛伊勇士都壯烈地為國捐軀。這就是本書描寫的特洛伊戰爭。

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可怕的悲劇呢?這可能令人難以置信。

首先,我要從一場婚禮開始講起。就在位於愛琴海另一邊的佩裡翁山上,埃阿科斯的兒子珀琉斯與海神的女兒忒提斯結婚了。這場婚禮是在馬人喀戎的洞外舉行的,所有的神靈都來參加了婚禮,除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因為宙斯不贊成邀請她,免得出現糾紛和爭吵,這反而成了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索。

厄里斯因為沒被邀請,所以非常生氣。當婚禮的慶典接近尾聲,赫拉、雅典娜、阿芙洛狄特三位女神正在愉快地聊天時,厄里斯將一個金蘋果扔在了三位女神的腳下,三位女神看到地上的金蘋果,都十分驚訝,珀琉斯走了過來,彎腰把地上的蘋果撿了起來,說:“上面寫著幾個字----獻給最美的女神。”話音一落,三女神就開始爭吵起來。於是,原本快樂的婚禮就在吵架中結束了。看,為了誰最美,女神們都鬧翻了。

最後,宙斯讓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的兒子帕里斯去決定金蘋果給誰。赫拉許諾財富和地位,雅典娜許諾勇敢和聰明,都沒有打動帕里斯。打動帕里斯的是阿芙洛狄特許諾的人間第一美女----海倫。美的力量多麼大!

就這樣,帕里斯將金蘋果放到了阿芙洛狄特手中,另外兩位沒得到的女神發誓要報仇:特洛伊城在劫難逃。

帕里斯王子來到斯巴達,和國王墨奈勞斯的妻子王后,最美麗的海倫相愛了,並在阿芙洛狄特的幫助下帶著斯巴達的財寶和海倫一起逃回了特洛伊。

於是,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墨奈勞斯的哥哥阿伽門農率領希臘聯軍去攻打特洛伊,最強將領是阿基琉斯,最聰明狡猾的是奧德修斯。特洛伊方面則由普里阿摩斯的另一個兒子,帕里斯的哥哥,偉大勇敢的赫克託耳做統帥。

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阿基琉斯。因為《伊利亞特》就是從阿基琉斯的憤怒開始寫起的。阿基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兒子,他小時候就在冥河的河水裡泡過,所以除了腳踝渾身刀槍不入,而且他還有火神赫菲斯托斯打造的盾牌。最不可思議的是,他明明知道自己如果參戰,就一定會死,但他還是要勇敢地參戰,真是視死如歸啊!

接著,讓我來分析一下阿伽門農。他擁有宙斯的權杖,所以成為阿開亞人的首領,但他卻濫用權力,把屬於阿基琉斯的女奴和戰利品扣下,佔為己有。為此惹怒了阿基琉斯,差點造成阿開亞人全軍覆沒。還好,他知錯就改,聽從了奈斯托爾的勸告,向阿基琉斯賠禮道歉,請他重新披甲上陣。最終,依靠木馬計,取得了勝利,奪回了海倫。這使我想到了現在的反腐----擁有權力,可以做好事,但濫用權力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知錯就改,才有挽回的機會。

在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只是為了爭奪“誰最美”,只是為了奪回一個美麗的女人海倫,就進行一場長達十年的戰爭,這,值得嗎?讀完了書,我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美的力量是驚人的,是難以抗拒的,為了美,為了公平和正義,即使付出寶貴的生命,也是值得的,這就是希臘精神,一個崇尚美,崇尚英雄的民族的精神。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8

識字以來,斷斷續續看了一些希臘神話故事,零零散散地知道一些故事的梗概。終於在前幾天動了要看書的念頭的時候,找出伊利亞特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小時候曾看過、聽過不少神話故事,一直認為神是慈悲的化身,即使神總是在妖魔鬼怪禍害夠了人間之後才出手降魔。後來看舊約全書,對上帝給予人的懲罰很不以為然,也不過以為上帝是自私的特例。等到看完了伊利亞特,終於明白,神,絕不是想象的那麼善良。

血肉橫飛十年的特洛伊和希臘之間的戰爭,造成無數特洛伊人在親人面前慘死,無數希臘人倒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使其親人與其出征前的告別成了永別,源於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希臘做客時,拐走了希臘斯巴達國王的妻子海倫並帶走大批財寶。而帕里斯拐走海倫的背後,是不死神之一,愛神阿佛洛狄忒給予帕里斯的回報。對於帕里斯的可恥行為,不死神們不是給予他懲罰,甚至沒給他任何壓力,而是讓眾多無辜的人,成為犧牲品。

愛神阿佛洛狄忒何以要幫帕里斯做這等可恥之事?只是因為帕里斯認可她是3位女神中最漂亮的那位。至於另外2位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也並不比愛神阿佛洛狄忒高尚。因帕里斯不認可自己是最漂亮的女神而恨帕里斯可以理解,可她們不去懲罰帕里斯,卻把怒火燒向其他無辜的特洛伊人,同時也讓自己所庇護的民族死傷無數。此等行徑,令人瞠目結舌。

如果說女神畢竟也是女的,心眼小一些可以理解,那男神又如何呢?

眾神之王宙斯,將他的父親,克洛諾斯,打入永不見陽光不得超生的地獄,僅以此觀之,可知其天性涼薄。

在宙斯眼裡,特洛伊人和希臘人甚至不如螻蟻,他嗜好坐在高山之顛,觀看特洛伊人和希臘人互相慘殺,一時讓希臘人屠殺特洛伊人,一時又幫助特洛伊人殘殺希臘人。可憐的特洛伊人和希臘人,都以為眾神之王在幫助自己,總在祈禱眾神之王幫助自己。

赫克託耳是英雄嗎?阿喀琉斯是英雄嗎?我想不是。就如他們自己常說的那句話一樣:神給予的光榮,他們不過不死神們的提線木偶,之所以能縱橫無敵,只是神出於屠殺人的需要。若不是神的救護,赫克託耳在第一次和埃阿斯的決鬥中,就會被埃阿斯輕鬆殺掉。

不死神們能夠肆無忌憚,是因為力量凌駕於人類之上,且不受制約和約束。人類期待不死神的庇護,只是妄想,不死神可能給你一點甜頭,可隨時會讓你萬劫不復。

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而求神,更是遠不如求己。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9

我非常震驚於這本書。傳說中荷馬是位盲詩人,他記錄了許多民間行吟歌手的集體口頭創作。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希臘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荷馬描繪了10年戰爭中最精彩絕倫的一部分,讓我對神祕的希臘文化無限地嚮往。

荷馬的《荷馬史詩》上篇《伊利亞特》讀下來似乎比講述人與自然力量抗爭的下篇《奧德賽》要精彩。這是十年特洛伊戰爭的最後一年,最後51天的最後9天,希臘聯軍的阿基里斯不再效忠阿伽門農,在眾神祗的戰爭利益權衡下與特洛伊城的赫克托爾決一死戰。赫克托爾亡,阿基里斯後戰死。

《伊利亞特》以歌唱阿喀琉斯的憤怒作為開篇,將之視為更殘酷的命運起始的標誌——“歌唱吧,女神,歌唱帕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憤怒,這憤怒給阿開亞人帶來了無限的苦難。很多勇敢的靈魂就這樣被打入哈迪斯的冥土,許多英雄的屍骨淪為野狗和兀鷹之口。自從人中之王,阿特柔斯之子與偉大的阿喀琉斯自相爭鬥的那一日起,宙斯的意志開始得到貫徹。”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給大家看。”

關鍵在於如何“毀”。

沒有木馬屠城,沒有兒女情長,沒有詩句冗繁,卻有龐大的人物表、形象的神人同形同性、經典的“荷馬式比喻”勾勒出主旨“阿基里斯的憤怒”。這是屬於年輕的憤怒,這是青春的憤怒,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經歷的憤怒。如果說海倫的美麗值得一場歷時十年的戰爭,這樣的憤怒,也完全值得以一部最偉大的史詩作為開端。

沒有布拉德皮特的驍勇帥氣,阿基里斯躍然紙上的是天真任性的英雄氣概。圍繞著他的“息怒”,戰爭走向高潮,走向結束,走向死亡。歌頌的似乎是毀滅之後的“美好”。強大,強大。

《伊利亞特》讀書筆記 篇10

雖然從小就知道荷馬,卻從未看過《伊利亞特》或《奧德賽》,這次選修西方文學史才讓我有了這個機會。

我非常震驚於這本書。傳說中荷馬是位盲詩人,他記錄了許多民間行吟歌手的集體口頭創作。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希臘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荷馬描繪了10年戰爭中最精彩絕倫的一部分,讓我對神祕的希臘文化無限地嚮往。

《伊利亞特》中,兩位主角的形象都十分飽滿,阿伽門農是典型的統治階級,很霸道很專制,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他很勇於承認錯誤,肯為了整個希臘聯軍而犧牲自己的一些尊嚴,低頭向阿喀琉斯認錯,並將自己的寶貴財富相送,我覺得這是整個希臘聯軍十年不倒很關鍵的一個因素。而阿喀琉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勇士,他英勇善戰,為人正直,對阿伽門農的無理、囂張直言不諱,他也很講義氣,因為自己好兄弟帕特洛克羅斯的死,他氣憤填膺,殺了赫克託耳以復仇。這真的是大快人心。

另外,書中富有特色的是有許多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比如眾神之首宙斯、宙斯之女——智慧和藝術的女神雅典娜、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等。阿喀琉斯的英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眾神的相助,實在是天之驕子啊。

看完《伊利亞特》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希臘人真的很神奇。首先這本書只描繪了10年戰爭中的第十年中的幾十天,這個描寫方法實在比很多大學生喜歡的報流水賬高明許多。而且希臘人富有想象力,將這麼多的神話人物創造出來並參與了這場戰爭。另外,作為一個理工科學生來看,那些創作這本書的行吟歌手的邏輯似乎相當好,基本沒什麼情節的紕漏,這個比國內很多電視連續劇甚至美劇都要厲害,他們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的描繪也很出色,雖然簡單易懂,但又很生動。在這場持久戰中,希臘人與特洛亞人的智慧得到了完美的展現。作為一個為自己祖國悠揚文化自豪的人,我也深深地欽佩著希臘文化,這次閱讀《伊利亞特》讓我真正地“放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