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熱點/列表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事蹟材料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

小索,中共黨員,2019年10月26日起在崗巴縣崗巴鎮門德村擔任鄉村振興專幹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協助村(居)“兩委”抓好社會穩定、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服務群眾、基層黨建等工作。同眾多奉獻在鄉村振興事業道路上的基層工作者一樣,在日常巡邏的村道上、防疫執勤的設卡點、紙筆繁忙的辦公室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總是熱情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參加工作以來,她迅速轉變思想,成功地完成了從初出校門的學生到群眾工作者的角色轉型,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群眾事業中。

一、堅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我

夯實政治理論,增強黨性修養。思想是行動的根基和源泉,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時刻跟著黨走是每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她一直堅持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加強黨對“三農”工作決策的悟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作風,奮力開創新發展理念,努力落實高質量鄉村發展措施,不斷努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爭取讓農牧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牧民充滿幸福感、獲得感,始終將自己融入群眾圈子,同大家一道,奮力將農村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常向群眾學習,提高業務水平。為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她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始終抱著一顆學習之心向群眾請教、向村“兩委”請教。在基層的鍛鍊中,她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轉變了思維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履職盡責顯本色,服務發展踐宗旨

一肩多挑,支援推進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踏實進取、認真謹慎、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為切實改善民生,她邊學習邊實踐,積極配合該村集體經濟專案(養羊合作社、沙場、勞務輸出、生態崗位)負責人擔任會計職務,日常管理賬本、起草會議紀要、統計分紅、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寫村委工作簡報、統計上報檔案、搞好黨建、整理精準扶貧材料等文職工作,確保了各類專案的有效執行。

預防為主,維護社會政治安全穩定。她積極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更新綜治臺賬,舉行綜治宣傳號召。重要節日、敏感節點都加強值班備勤;強化掃黑除惡向持續縱深開展。特別是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積極入戶宣講疫情防控知識並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疏散人員聚集、關閉聚集場地。每天同村醫一道給疫情期間入村人員量體溫,教他(她)們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做好居家隔離;她積極籌備設卡點建設,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製作防疫宣傳欄並以張貼海報、宣傳單以及先進模範者照片;配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給每個黨員講解《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併發放藏漢雙語版的影印件。當夜空中星星閃亮之際,村莊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堅守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堅持組織雙聯戶、黨員進行晝夜交叉巡邏,積極參與設卡點值班,並組織參與了疫情聯防聯控重點公安檢查站、公安幹警、縣鄉醫院的一線工作人員進行走訪慰問工作和為武漢疫區捐款活動。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她發現該村黨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較滯後,更加積極投入相關工作,在建立黨支部活動室、健全工作機制上勇越建言獻策,使該村黨建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建設。村“兩委”班子也曾誇讚道:自從她來到門德村,加強了我們村的黨建工作,規範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們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還經常開玩笑說:“她是我們村裡最耀眼的星”。

三、立足本職,制定目標

回顧近四個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黨性認識得到了加強。實踐讓她深刻的認識到:搞好調查研究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基礎,不斷學習提升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前提,為群眾辦好實事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後將繼續加強政治理論知識學習,科學指導實踐。不驕不躁、始終如初、再接再厲地積極配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做好各項脫貧攻堅工作。她將努力為鄉村振興發展做實事、做好事,嚴格以黨員標準要求自我,充分調動個人工作積極性,壓實責任,緊跟落實,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發力,始終把人民群眾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做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標。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2

鄭xx,女,1970年10月出生,20xx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普陀區六橫鎮杜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自20xx年擔任村書記以來,她始終葆有闖勁、幹勁、韌勁,著力提升村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整合村莊資源,深挖村莊歷史文化底蘊,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下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途徑。在她的帶領下,杜莊村先後被評為省級善治示範村、省級衛生村、省級綠化示範村、市級文明村。

勇於破題的“闖勁”

20xx年,鄭xx任六橫賀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少,不夠支付村裡日常事務支出和村幹部工資,無法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鄭xx下定決心,要為村裡發展闖出一條路。

“當時村裡有大量土地長期荒蕪。國家出臺土地流轉政策,我就挨家挨戶宣傳,通過土地流轉搞活經濟,帶領村民富起來。結果,99%以上村民都願意把承包的荒蕪土地進行流轉。”鄭xx說。而後,村裡流轉土地達300多畝,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體經濟。

“沒想到拋荒的土地也可以帶來好收益,我們的生活條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劉先生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開心極了。

攻堅創富的“幹勁”

20xx年,原杜莊、賀家、橫安3個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鄭xx擔任合併後的杜莊村黨總支書記。上任後,她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建設專案,在峧頭、臺門購買了4間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萬元。“現在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經濟上去了,更能為群眾辦實事。”鄭xx說。

此外,鄭xx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帶領杜莊村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月老杜莊”文化品牌。每年舉辦的七夕活動都會吸引當地及周邊地區青年男女參加,培育開發的鄉村特色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步步幹出了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浪漫經濟”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新事業。

為民擔當的`“韌勁”

“群眾的事是首要大事。”鄭xx平常十分注重與村民溝通聯絡,建立了黨員聯戶清單,將責任落實到每個黨員,實現村內黨員和群眾聯絡的全覆蓋。

在抗擊颱風“利奇馬”期間,鄭xx率先帶頭組織黨員幹部轉移受災群眾、清理受災道路。在檢視高危地段時,她摔傷手腕骨折仍堅持工作,履行一名黨員幹部對村民的承諾,得到杜莊村村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有一次颱風來了,我家住在低窪地帶,鄭書記帶人幫我搬傢俱和生活物資,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謝她。”村民陳女士說。也就是在這一次防颱工作中,鄭xx帶著村幹部走在約60公分深的水窪地裡幫助村民搬東西,盡全力幫助村民挽回損失,獲得村民的認可。

“我要更加努力讓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獲評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後,鄭xx表示,她要繼續跟隨黨的步伐,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把杜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帶領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3

小文,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

小文1993年入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裡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說,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小文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小文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鍊,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幹事”是小文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於創新,老師們的教導小文一直記在心裡,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脫貧

20xx年6月,小文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xx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小文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xx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小文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衛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小文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小文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後,小文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戶。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戶家裡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於當地衛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衛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小文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小文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小文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小文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儘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裡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鬥,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裡人也開始講衛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小文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採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絡,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裡的衛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裡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小文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餘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臺淨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小文打趣道:“頭髮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說:“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鬆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幹部們眼裡,小文一直是特別能戰鬥、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幹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小文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週,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小文笑著說:“起初什麼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說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眾脫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網際網路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網際網路的形式,通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小文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小文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慧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迴圈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採用5G資訊科技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慧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小文結合雲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絡南海區製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小文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於利用科技智慧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小文說。

扶貧期間,小文及其團隊為雲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專案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脫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髮展。20xx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雲浮56條村,助力脫貧攻堅。20xx年底,雲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脫貧摘帽。

“看到群眾脫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幹事,小文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4

譚xx,男,漢族,中共黨員,34歲,20xx年7月入黨,現任xx鎮合旺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農民疾苦,自擔任合旺村支書以來,他就紮根在了村委辦公室,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壓在了他的肩頭。

心繫民生,一言一行皆為民

20xx年是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一年,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他從來沒有抱怨,他率先垂範,帶頭領著村、組幹部逐戶逐人進行摸排,完成了全村貧困戶的調查摸底,建立貧困戶臺賬,為精準落實脫貧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政策落地有聲,加大幫扶力度,他組織包保幹部定期走訪,及時動態調整貧困戶基本資訊,駐村幹部和村支兩委及包保幹部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摸排,時時掌握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和存在的困難。並對接鎮裡相關政策,及時提供幫助,對照“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不脫專案”要求,對標查詢短板和返貧專案,核查未落實的扶貧政策,建好“回頭看”臺賬,對達標不穩定和存在返貧風險的農戶,研究“回頭幫”措施,完善幫扶計劃,做到脫貧路上不掉隊,不漏一戶一人。

兩年多來,他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硬化通組路、機耕道等15公里,為185戶農戶硬化了庭院和串戶路,67戶老舊房和危房改造,新建文化活動廣場2座,組織農業技術培訓145人次,為特殊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等等,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合旺村代表平壩區接受國家第三方脫貧評估,零問題通過評估,同時合旺村被列為20xx年全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立示範村,得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嘗新嘗變,闖出脫貧致富好路徑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作為合旺村脫貧攻堅隊的隊長,他進一步完善脫貧制度上牆和責任分工,實現掛圖作戰,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當前全村開展工作的重點納入到村委重要議事日程,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製度保障。除此以外,為建好基層黨組織這個戰鬥堡壘,他嚴格規範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積極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錘鍊黨員作風,完善黨員發展流程,積極吸納優秀青年,壯大後備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戰鬥力量。與此同時,他深深明白,產業發展是鄉村富裕的必要途徑,單靠村民單打獨鬥,種植農作物是很難實現脫貧奔小康的。他守正創新,多次到地裡進行考察調研,並派請專家、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調研、外地考察,借鑑多個優秀種植基地經驗,結合合旺村實際,利用交通區位優勢和傳統的蔬菜、瓜果種植經驗基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引進以種植大頂苦瓜,毛節瓜,香芋南瓜等反季節瓜系列蔬菜為主廣東江門鶴山市共和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安順市平壩區天地和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構建產、供、銷一條龍、“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的雙向合作模式,帶動農戶增收。

20xx年,合旺村又迎來了一次歷史發展機遇,省委、省政府決定,以合旺村、高田村為核心,打造萬畝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共涉及3600餘塊土地,涉及農戶1100餘戶;基礎設施建設需徵地100餘畝,需遷墳300餘井。面對這個“大活路”,他沒有退縮,總是把最困難,最嚴峻的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入戶走訪、協調矛盾、流轉土地、檢視產業專案,他的足跡踏遍了合旺村的.每一個角落。走訪、考察歸來,連夜在辦公室整理走訪資料,夜深人靜,合旺村村委辦公室總有一盞燈亮至深夜,彷彿是整個村的燈塔;白加黑,5+2的工作機制,讓他本來年輕的臉龐顯得有些憔悴,每次見他總能看的他的眼圈佈滿血絲。但他從不覺得累,總想著再快一點,再努力一點,村民就能早一步踏上小康之路。正是他這種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動了合旺村的許多群眾,漸漸地贏得了他們的理解、信任與支援,紛紛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中來。人心齊,泰山移,一年以來,在他的帶領下,合旺村遷墳幾十井,倒地坎兩萬多米,全村流轉土地4500餘畝,完成蔬菜基地供水灌溉保障工作以及產業大道排水溝建設,蔬菜種植不斷規模化,群眾收入不斷增加。

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讓群眾滿意,切實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譚xx奮鬥目標和永遠追求。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偉大程序中,他一直兢兢業業,敢扛事、願做事,時刻體現著一名青年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真正本色。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5

我叫何xx,現任xx鎮團委副書記、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很榮幸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工作心得,我報告的題目是《立足平凡崗位,樂於奉獻青春》。

2018年,是我從大學校園進入社會的拐點,這一年我從大學生村官很幸運地考上了鄉鎮公務員,組織分配我到xx鎮政府工作,崗位在扶貧辦任扶貧幹事。

xx鎮是我縣北部山區大鎮,版圖面積222。1平方公里,74個村僅貧困村就有9個,貧困戶有5537戶16354人。走上工作崗位,才知道鄉鎮工作難,從事扶貧攻堅工作更難。儘管之前在綠楊鄉有過大學生村官的經歷,也開展過結對幫扶工作,認為自己能夠很輕鬆勝任這份工作,也想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幹出一些成績,但接手以來,看似很輕鬆的工作,自己卻一直幹不好,如何落實好“雨露計劃”幫扶政策,如何做好扶貧專案實施和扶貧資金管理,如何寫好扶貧典型宣傳材料,各項工作任務的難點讓我倍感壓力,對於領導交辦的任務也不能按時完成,看到兄弟鄉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做出來的成績,內心多多少少有些失落,工作上也表現出了消極的狀態,甚至覺得自己幹不好這份工作。為了能夠改變眼前的局面,快速投入到工作當中,我開始積極學習上級扶貧相關政策,翻閱大量的扶貧資料,加班加點完成各項任務。通過兩年的`不斷堅持,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鍛鍊,工作效率也有明顯提高,各項工作取了較好成效。1000多萬的扶貧資金精準到戶,扶貧專案後續管理得到有效完善,扶貧典型得到了較好宣傳,年度村出列、戶脫貧任務如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也得到了鎮領導的肯定。我鎮也於2020年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537戶16354人貧困戶全部脫貧,1000多戶貧困戶通過產業扶持實現了脫貧致富。我鎮也榮獲省級“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稱號。

回首我走過的脫貧攻堅路,可謂步履維艱。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鎮還有121戶234人貧困戶未實現脫貧,剩餘的未脫貧戶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再加上疫情影響,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行百里者半九十”,為了能讓剩餘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我和扶貧辦人員對未脫貧戶逐個走訪,分析致貧原因,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堅持因戶施策,通過綜合施策、組合幫扶、政策託底,全面落實精準幫扶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貧困群眾紓困解難、增收致富。範坳村單身貧困戶汪月嬋,年近八旬,患有長期慢性病,屬於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最難啃的硬骨頭”,由於缺乏勞動力、居住位置偏遠,年人均收入和“安全飲水”兩項指標未達標,為了能讓其如期脫貧,我多次上門瞭解情況,將扶貧政策逐條逐項地講解給她聽,幫其樹立脫貧的信心和決心,並幫助其申請低保,讓她享受政策紅利,為解決安全飲水問題,我多次協調鎮自來水公司,上門為其免費安裝自來水。如今,兩項脫貧指標均已達標,實現穩定脫貧。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6

四月櫻桃熟,六月枇杷黃,八月桃李摘、打核桃,九月打梨,十月的柿子紅了皮,還有滿山的紅刺果和板栗。吃土雞,嘗野菜、遊果園,摘果子,一年四季積儲足,可款四方賓客……按照青年村民黃xx的設想,再過兩三年,村裡會變成四季飄香的果園,村民們都有事做,讓留守兒童不在留守,能和鄉親們一道盡情享受豐收致富的喜悅。

黃xx,家住平壩區安平街道大寨村,曾經在黎陽廠開餐館,每年收入在十萬元以上,丈夫是大寨村八角坪組的,經常有人叫她們幫在八角坪買土雞,說上面的土雞品質好。

有一次黃xx和丈夫到八角坪去,和村民們在一起坐著聊天,村民們就叫黃xx幫她們找活幹,說到外面打工照管不了老人和小孩。於是她就想,我們八角坪的空氣很好,無汙染,種養結合的條件很好,問村民們願不願意種養殖,村民們都願意,但是要黃xx帶起她們幹,黃xx當時就滿口答應說好,只要大家願意。

之後,黃xx開始籌劃成立養殖合作社,並於20xx年12月成立了xx市平壩區慧鑫養殖合作社,她帶領鄉親們養殖,自己出錢先後買了5000羽雞苗給村民們飼養,她堅持把好生態關,不喂新增飼料,農戶們紛紛加入了她的合作社,有了經濟收入。隨著合作社的發展,黃xx在八角坪的名氣越來越大,建檔立卡戶找上黃xx,看她能不能想辦法多帶些人走上致富的道路,於是黃xx左右協調,20xx年11月又成立xx市平壩區八角原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

在平壩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現在八角坪已種有150畝核桃樹,300畝冰脆李,還有梨子、板栗、蔬菜300畝,養殖生態土雞3000只、肉牛150頭。在黃xx的帶領下,143戶建檔立卡戶有了收入,在她的'合作社工作每天有100元工資,輕輕鬆鬆在家門口掙錢,增加了收入,說起黃xx,大家都豎直了大姆指,稱她為青年女強人。

有好的產品還得有好的銷路,黃xx聽說網際網路資訊傳播快、使用者多,在網上好賣農產品,在政府的支援下黃xx開了網際網路超市,註冊了商標“八角平”,現在八角坪的雞和雞蛋都是供不應求的,需要預定。

在平壩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援和村民們的齊心協力下,大寨村現在越來越好,以前是安平街道的貧困村,現在煥然一新,村裡的道路寬敞,建檔立卡戶住上了溫馨舒適的房子,每天來合作社工作,大部分人不再外出務工。黃xx希望她的合作社能越來越好,能帶動更多的家庭困難人群,讓大寨村留守兒童不在留守,把大寨村八角坪組發展成生態農業觀光園。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7

小東,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秉持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意識,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以“三變改革”為有力抓手,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居民脫貧致富,以改善人居環境及精神文化建設為重點,帶領村委班子成員,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為環境美麗、農民富裕、產業興旺、品質提升的美里鄉村。

2018年3月,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退役軍人小東當選了該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當村支書,意味著他要放棄常年在西安經營的高薪酬生意。小東猶記每次回到村裡,鄉親們圍住他問長問短,看著老鄉們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這些年,無論走多遠,最惦記的還是這個生他養他的老地方,他決定放棄西安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讓鄉親們也富起來,讓延家川村舊貌換新顏。

凝聚班子的戰鬥力

自18年換屆任職後,發現村裡存在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如一盤散沙,可如何要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整合,對我這樣的一個新手真的也是難上加難,經村兩委多次和村裡的老黨員,老同志群眾代表探討,研究,商議後,最終我們把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妥善善解決,村風,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提高,村裡現在不但團結安定,文明和詣,還被列為先進重點文明村。只有解決好問題安穩,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該同志始終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完成了全村92戶188人脫貧,帶領群眾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終堅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換取貧困戶的放心”,經常“到戶中、面對面”入戶瞭解農戶困難,對本村所有貧困戶的家庭實際情況均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瞭如指掌”,並且能真正做到把貧困戶當做自己的親人,針對貧困戶的困難需求,能夠及時到戶瞭解並幫助解決,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

產業發展創益明顯

他上任後發現,延家川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全村土地閒置荒蕪,村集體經濟落後,主導產業薄弱,在家群眾增收困難,村民人心渙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深入學習中轉變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結合“三變”改革,圍繞盤活集體資產、農村土地、林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要素,啟用發展潛能,先後到山東壽光考察溫棚種植,陝南革命老區柞水,天津毛家裕,楊凌農高會等地學習考察;為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產”,他決定流轉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個長效穩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用三變改革六步法,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轉川地60畝來發展蔬菜大棚專案,建成標準大棚27個,同時大棚基地設施配套400噸蓄水池,管網,電,路,太陽路燈等均己建設安裝完成,帶動全村387戶1089人增收,同時,大棚種植專案僱傭貧困勞動力20餘人,戶均家庭務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這樣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還能壯大集體經濟,儘早實現全村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轉土地100畝用於栽培高標準、高品質紅薯,預計穩定增產40%,可直接帶動20戶62人增收。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看著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他說,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礎設施大變樣

村民富裕起來後,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落後,他多方爭取,積極協調,依託政府和社會力量,解決了鄉親們吃水難的問題,新建3口水井,維修2處水井;同時打造村委陣地,對陣地會議室打造和牆面,亮化燈,廣場運動器材的安裝打造,全村路燈的更換90多盞,熱水器56個,新式電錶370餘戶,硬化村裡道路一公里,為全村新建廁所235戶;同時發展紅薯產業一百畝,建成可容納30人的幸福家園,爭取200萬包大棚河提解決了父老鄉親們的出行難,用電方便問題,提高了我村形象硬體設施建設,面貌煥然一新。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2019年中秋節,舉辦了延家川新民風表彰暨中秋大會,為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評出10名個人先進進行表彰,通過表彰,大力弘揚道德模範的無私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村民,以道德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推進全村公民道德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同時營造出勤勞致富光榮、安於貧困可恥的社會新風氣,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團結老兵共創共建戰疫一線勇敢逆行行

作為延家川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為更好地服務退役老兵、團結退役老兵,他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建檔立卡,每一名退役軍人一戶一檔,收集訴求與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紅色基因故事、致力軍人精神傳承。將優秀退役軍人延維浩選為村環境衛生監督員,號召退役軍人群體參與村集體建設,以軍人精神的引領示範作用營造全村積極進取氛圍。

戰役一線勇敢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群眾築起一道堅固防線。他從臘月二十八接到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帶領村兩委成員,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衝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通過網格細化,班子成員與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確保戶戶到位、人人知曉。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在村各出入口設立卡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他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始終堅守著軍人的性格和氣質、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精神,時時處處彰顯著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養和赤膽忠誠,是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代表,是一面旗幟。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為了全體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不遺餘力。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8

她,雖是一名90後女孩,卻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和擔當;她,雖從小生活在市裡,卻對農村有著一份特殊的眷戀和情懷;她,雖有拿高薪做白領的機會,卻毅然放棄選擇服務家鄉和父老……,她就是董家街道董家村鄉村振興專員小丹。她入職以來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參與村級各項工作,成為董家村的一名得力干將。

做好黨員的帶頭示範員

作為董家莊村黨委第一黨支部書記,她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黨委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中,積極主動、衝鋒在前,為第一黨支部其他35名黨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在支部日常管理中,她積極下達上級的各項指示和學習任務,對於支部內行動不便的老齡黨員,及時將學習材料送達老同志手中,不讓第一黨支部內的一名黨員掉隊。

疫情期間,她作為分網格長,積極調配網格內的黨員團員防控志願者分片分段,進行人員排查盯控、村內大集勸離、宣傳防控知識、下達防控通知,有效地防止了人員聚集,提高了村民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築牢了村黨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她帶頭上交了壹仟元“特殊黨費”,支部36名黨員全部上交併積極捐贈,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在安置房分房現場,她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擔任志願者,為村民提供服務,保障分房現場有序進行,保障村民按時按規進行抽籤選房。

做好群眾的政策講解員

作為董家村第1、2、3村民小組的臨時負責人,她積極做好政策的講解員,讓村民真正聽懂弄通相關政策,尤其在處理十村整合分房問題過程中,為了協助村兩委積極穩定村民情緒,化解存在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吾鄉董家”在網路上積極發聲,弘揚正能量,使區委、區政府的政策、答覆意見和聲音及時貫徹到全村,點選閱讀量每次都能達到三四千,幾乎覆蓋了董家村全體人員並通過各種微信群向外擴散,使更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瞭解實情,及時有力正面宣傳引導群眾把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政策意見上來,使矛盾逐步化解,使分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姑娘戶土地收益分配問題上,她配合管區、村積極參與到調解中,整理歸類相關法律政策檔案,為順利調解提供依據,避免了矛盾升級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做好黨建工作的創新策劃員

服務黨建,融入黨建,開展活動是關鍵。她積極協助村黨委開展好傳統學習課堂的同時,改變和創新學習方式,協助策劃組織開展了“因為,我是共產黨員”宣講報告會、慶七一“愛誠仁孝虞麓下,喬遷新居頌黨恩”朗誦活動暨“中國夢新時代話小康”系列宣講活動,從“被動聽”到“主動講”,從“傾聽者”變成“講述者”,直觀生動的宣講,身邊的黨員講述身邊的事,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把純粹的'理論轉化變成黨員的身邊實踐,從“細微處”凸顯“大格局”,切實激發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頭做實事,主動擔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行,讓實地課堂用起來。在黨員教育中,她協助配合村黨委運用觀摩、體驗、講授、研討等多種學習方式,採取主動學、走出去、學回來等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先後協助策劃組織黨員赴長清大峰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董家街道甄家村等地學習教育用實地實情實景教育黨員、感化黨員、激勵黨員,進一步了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學習模範人物典型事蹟的積極性,以及對標進行黨性自檢,汲取精神營養的自覺性。

發揮科技優勢,改變教育模式,讓網路課堂聯起來。在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接觸,她協助村黨委利用網路平臺,運用學習強國APP中的強國視訊會議,協助開展多次線上主題黨日活動,雲學習不斷檔。每次視訊會議後,積極聽取黨員意見,群策群力,不斷優化學習流程,努力讓老齡黨員也加入到網路學習中,更努力滿足年輕黨員自主便捷的學習需求,延伸學習研討時間空間,實現學習資源共享。網路課堂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網路課堂豐富的學習資源,讓黨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學,帶著問題學,從而運用到實踐中。

做好黨建工作的總結宣傳員

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適應村改居管理模式的變化,在管理區崔書記的指導下,她總結歸納出《董家莊村黨委“321+6”黨建工作法》,是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的再延續,更是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探索。

運營“吾鄉董家”微信公眾號,充分發揮其輿論傳播功能,宣傳董家莊村黨委黨建工作、村委會村務工作新動態,廣泛收集民意,提升群眾對村兩委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她積極協助編寫村兩委各類彙報材料,如優秀黨支部事蹟材料、文明單位申報材料等。仔細認真梳理董家莊村文明村建立與文明實踐站的相關檔案,規範早期檔案,提升建立水平,將村兩委各類工作切實展現出來,做好文明村建立與文明實踐站的檔案整理員。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員,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立足本職,為董家的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9

小紅同志於起任上海市零陵中學黨支部宣傳統戰委員,9月起擔任校工會主席連任至今,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圍繞教育、教學和黨務工作,恪盡職守,發揮了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出色完成了上級黨組織交予的各項任務。在她的大力協助和辛勤努力下,校工會獲年終考評“綜合優秀”,並榮獲“度徐彙區教育新聞報道工作先進集體”,多名黨員、教工被評為區級以上各類先進,化學教研組榮獲“徐彙區新長征突擊隊”、“徐彙區白玉蘭巾幗文明崗”和“上海市教育系統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在全校落實學實活動整改事項工作中,作為整改事項督辦小組組長,她團結帶領全體黨員立足崗位,凸顯“三高”,整改事項有序推進,如期全部辦結。

一、勤於學習,善於反思,不斷提升黨建執行力。

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她自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和黨務知識,認真參加區委黨校組織宣傳委員培訓,積極探研問題,自覺用理論指導黨建實踐,推動學校發展。她協助支部制定《統戰工作六項制度》,在宣傳委員培訓會上進行經驗交流。在宣傳和統戰工作中,她依託黨支部,發揮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制定和諧校園建立規劃,做好宣傳策劃,落實統戰制度,完善輿情反饋,營造輿論氛圍,事蹟材料《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為更好地突出宣傳效果,她整合學校各路工作,組織制定《零陵中學迎辦世博宣傳工作實施方案》,統籌落實各路宣傳工作,營造積極進取、敬業奉獻的和諧氛圍。她協助支部完善教代會制度,以黨內民主帶動校內民主,以黨務公開推動校務公開,尊重黨員和群眾主體地位,落實黨員和教工民主權利,使黨的工作在群眾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本人鑽研業務,積極參與區學科德育課題研究。作為課題組成員之一,結題成果正參評區第十屆教科研成果獎。同時她及時總結工會工作經驗,總結材料受到上級工會的好評。

她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嚴謹務實。身為工會主席,她始終以黨務工作者的政治覺悟,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學校中心工作。她協助支部發揮工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反映群情民意,把工會工作融於學校黨建工作中,調動了黨員和群眾參與學校工作的熱情。如,她以學校工會三年發展規劃的制定為切入口,貫徹“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履蓋,突出維護”的十六字方針;按照黨建“一二三”格局要求,落實和完善教代會制度;在校務公開工作中,她能按照有關工作條例要求健全制度,規範程式;在校慶45週年演講比賽活動中,她認真籌劃,精心組織,11位上臺演講的教工中有7位是黨員,充分展示了黨員的綜合素質和宣傳水平;在迎世博“三五”行動中,她帶領黨員、教工走向街頭志願服務世博。

她有較強的全域性意識和大局觀念。在承擔京津滬渝四城區教育黨建研討活動接待工作中,她以到位的.宣傳、有序的協調和精心的服務,宣傳了徐匯教育,展示了徐匯教師的形象和風采,受到教育黨工委宣統科的表揚。

二、為人正派,以身作則,真心實意服務教工群眾。

作為支委,她努力引導黨員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落實整改事項中,她組織落實黨員各項學習活動,支援學生黨校、社群共建工作,使支部凝聚力工作富有成效和實效。

她作風上平易近人。教工們都喜歡和她交往,有了大事、喜事總要邀上她,而她也總是克服各種困難,熱情參與,事事處處與群眾打成一片。黎明中學退管會併入後,學校退管會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但她本著真誠待人、一視同仁的態度,不抱怨、不歧視,熱心組織各項活動,經常家訪慰問。

小紅同志思想作風正派、為人謙虛,處事正直、廉潔自律。她關心群眾,待人熱忱,工作細緻,傾聽民聲,想教工所想、急教工所急,熱心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努力為教工辦實事、辦好事,深得黨員和群眾的信任好評。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0

小張莊社群,沂源縣魯村鎮的一個農村社群,社群年收入達60餘萬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萬元。說出這組數字,用不了1分鐘時間,可幹出這組數字,小張莊社群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xx用了3年。

“我們社群是一年一個新變化,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對於社群的變化,村民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基層幹部的辛苦程度,決定了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數。小張莊社群的變化,得益於社群有位敢想敢幹的好書記劉xx。

近年來,在劉xx的帶領下,小張莊社群先後榮獲“淄博時代先鋒單位”、“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社群”“美麗鄉村”“沂源先鋒基層黨組織”“優秀村”“先進村”“紅旗村”等榮譽稱號。

重分土地清欠款,給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20xx年11月,劉xx當選為小張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上任後第一件事,他就瞅準村裡的癥結所在,重新丈量土地,給老百姓一個公正的說法,讓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可土地均分不是小事,關係著村民的切身利益。為此,他帶領村兩委成員進行土地摸底。

提起土地均分摸底時的情景,村民老李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那是寒冬臘月的天氣,我們早上5點準時集合,頂著雪花,到田野裡丈量土地,劉書記走在前邊,我看到他因為統籌安排許多事項,忙得竟然沒有穿襪子,雪花落進棉鞋裡,迅速融化,等到休息的時候,他的鞋子竟然冒著熱氣,也不覺得冷。”

不懼嚴寒不畏困難,劉xx統籌規劃各片土地,排解種種不安定因素,前後僅僅用了短短半月的時間;隨後,帶領黨員、村幹部同心協力將村內1984年以來從未變更過的土地進行收回重新分配,人均分得8分土地(分地前每口人6分)。佔地後口糧田全村均分竟然越分越多了,成了村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一件趣事。

土地調整,容易引起集體上訪和聚眾鬧事事件,許多村莊因為這個原因,只敢想不敢動,可劉xx剛上任就將這個難題攻克了,在小張莊村土地調整期間,沒有上訪更沒有動亂,如此安定的原因主要是小張莊分地前的摸底調查工作做得充分紮實。全村20xx餘畝土地,摸底、丈量、抓號、認地、到戶、認可,歷時15天,無上訪、無糾紛、無異議,安定平穩的將土地均分到戶,得到鎮領導一致好評、村民的積極擁護。為此,許多鄉鎮來小張莊學習分地經驗,劉xx都傾囊相授。

地分完了,還有部分佔地補償款需要均分,劉xx借分款機遇,將村民欠村集體的60萬元承包欠款進行扣回,依法依規將全村土地和扣回的這部分資金按人口進行了重新分配。

任職3年期間,他將佔地補償款發放到戶,人均每年分款800元,公平公正累計分款共計400餘萬元,分地分款期間從未引發矛盾糾紛和上訪事件。

抓黨建強基礎,讓村民分享發展紅利

劉xx經常說,村民信任就要勇於擔當,幹大事就不怕得罪人。他任職後,用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轉變了小張莊村兩委的工作態度,變“要我幹”為“我要幹”,變“催著幹”“推著幹”為“爭著幹”“比著幹”。

20xx年2月,著眼從根本上整治轉化軟弱渙散村,魯村鎮黨委按照“先進帶後進”的思路,選任劉xx兼任臨近村楊莊村黨支部書記。楊莊村曾是有名的“亂村”,班子鬧彆扭,工作推不動,上訪頻繁。到楊莊村跨村任職後,經過認真分析梳理,他認為“低保不公”是該村最棘手、也是群眾最不滿意的問題。為此,組織村兩委立即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依照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取消違規低保戶18戶,新增符合條件的5戶,以實際行動贏得了民心,也為能在楊莊村順利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若不積極推進,容易形成工作堆積,工作進度停滯不前,為了改進閒散推諉現象,他精減了村組長,楊莊片區的8個小組長精減成2個,原來8個人的'工作兩個人去幹,進度反而快了。

為徹底改善楊莊的基礎設施建設,又積極爭取鎮級“一事一議”民生資金8萬元,為楊莊配套完善自來水設施,解決了村內180餘戶村民吃水難問題;與移動公司合作,通過共享公司電源線路,解決了村內用電問題;爭取上級幫扶資金,硬化村內連戶路和上坡生產路2萬餘米,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切實提升了楊莊村民的生產生活質量。20xx年,小張莊楊莊合併為小張莊社群,劉xx當選為小張莊社群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社群富了、美了,才能讓外邊的人走進來,讓走出去的人回來。

劉xx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五化”建設,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修建配套大口井2處、水池11個、大橋2座,進行自來水改造,新建淨化水廠1處,讓社群居民喝上免費的淨化水。美化了路邊環境,建花池栽植特色苗木月季10餘畝,形成花園式社群,支部領辦建立新陽合作社,栽植大櫻桃等320畝,水肥一體化配套,實行分紅制,讓村集體增收提高村民收入,受到一致好評。

觀光采摘悠閒,打造農旅融合示範區

大河有水小河滿,集體收入增加了,村民也就順勢得到實惠。

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劉xx先後對1000餘畝社群集體“四荒”土地和閒置土地進行重新發包租賃或招商引資,20xx年,小張莊村“兩委”把位於東北嶺的荒地約700畝,流轉給沂源暖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專案,年實現社群集體增收40餘萬元,切實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指數,促進了集體增收和快速發展。南山、西頭閒置土地600餘畝分別流轉給萬利、通和等合作社,發展高效農業,給農戶每畝地800-1000元的土地流轉費,閒置勞力再去合作社打工賺錢,提高了村民經濟收入,讓農民的土地由荒草慢坡變成良田,長出顆顆金果實。

20xx年,合併後的小張莊社群集體出資,建設沂源新陽果蔬專業合作社、沂源泰陽果蔬專業合作社。要想的到長期受益,就得先投資,自20xx年2月起,合作社投資280餘萬元,完成荒山地平整200餘畝、整穴10000多個,栽植了以梅棗為主要品種的大櫻桃4000餘株、晚黃金3000餘株,下一步還將栽植獼猴桃3000餘株。

預計20xx年,農莊果品進入盛果期後,年可增加集體收入10餘萬元,帶動本社群及周邊村戶均增收1萬餘元。

在合作社的經營運作方面,他們主要按照現代農業園的最新模式、最新技術、最高標準,建設大櫻桃、晚黃金桃、獼猴桃等高效果品種植園,同時將旅遊理念貫穿莊園建設始終,處處體現旅遊元素,打造成集農業示範、觀光采摘、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農旅融合示範區。

敢想敢幹、雷厲風行,劉xx帶著小張莊社群的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大道,他本人也當選為沂源縣人大代表,評為淄博市有擔當有作為村書記。

劉xx介紹,下一步,他們要立足於小張莊社群發展優勢,將實行社群改造,把老宅基地集中復墾,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村集體收入,繼續抓好招商引資,讓環保工業駐社群辦廠工作,集中建設水果示範園1處、集貿市場、水果批發市場1處。在社群實施旱廁改造、自來水改造工程,修建老年幸福院2處,並計劃整合社群內800餘畝土地建成節能管網灌溉農田,發展高效農業,讓社群民種地掙錢不出社群,共同建設美麗幸福和諧美好新社群。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1

郭xx,男,1993年11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20xx年4月參加工作,現任xx省xx市xx鎮柏林西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xx普陽鋼鐵集團董事長、團委書記,兼任全聯冶金商會副會長、xx省節能協會會長,邯鄲市政協委員、邯鄲市青年企業家商會發起人。曾榮獲“xx省新時代冀青之星”“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軍人物”“xx省誠信企業建設優秀工作者”“xx省優秀團幹部”“xx好人”“邯鄲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邯鄲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

近年來,該同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誠實守信、矢志奮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響應黨團組織號召,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聚團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實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組建青年志願服務隊,主動開展精準扶貧

作為一名農家子弟,郭xx熱愛自己的家鄉,並時刻滿懷為家鄉做貢獻的熱情,20xx年普陽鋼鐵集團與xx市xx鎮政府簽訂精準扶貧合作意向書,郭xx第一時間組織各廠部室青年員工,成立青年志願服務隊,主動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去,和駐村扶貧幹部一起到鎮上24個村摸排統計,深入農戶家中瞭解貧困群眾狀況,最終確定幫扶建檔立卡戶270戶,涉及貧困群眾701人;為112名70歲以下有一定勞動能力的留守老人設立了公益性崗位,每年支付工資80餘萬;出資22萬元為19戶貧困群眾修葺危房;出資100萬元建立了“精準扶貧基金”,對全鎮失去勞動能力的“特困戶”進行幫扶,解決他們的日常開銷;每年出資300多萬元為建檔立卡之外相對貧困的邊緣戶補助醫療保險,進一步減輕了他們看病就醫負擔。發起青年志願者“一對一”幫扶活動,每逢傳統節假日,郭xx都會和青年志願者們為困難群眾發放米麵油等慰問物資,各村支部書記都說:“每個貧困戶都能領一大袋米、一袋面,兩壺油,過節可不愁了。”

在郭xx和他的青年志願者隊伍的'熱心幫扶下,20xx年xx鎮24個村701名建檔立卡群眾全部高標準脫貧,當地群眾誇讚郭xx為村裡新一代年輕人的榜樣!

二、匯聚鋼城青春力量,大力支援鄉村治理

作為一名農村黨員幹部,身為年輕一代的企業管理者,郭xx一直想為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爭做工業反哺農業的典範。為了讓鄉親們能夠享受更加美好幸福的鄉村生活,為了讓村裡的街道更寬敞、房子更漂亮、廣場更時尚,為了讓大家能夠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20xx年郭xx積極落實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要求,一方面組織青年志願者經常開展環境衛生治理、關愛留守兒童、走訪慰問困難群體等志願服務活動,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發展優勢,大力支援本村及周邊村莊的鄉村治理工作。對xx鎮商業街實施復古修繕,建設了便民圖書室3處、黨史閱覽館2處、健身廣場10處、大型停車場4處、地標性文化雕塑3處;種植各類觀賞花木7萬多平方米,美化牆壁15餘萬平方米,合計出資800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千年古鎮的居住環境。同時,出資1。5億元美化了柏林村西近萬畝荒山,保護了生態環境,並大力扶持發展種養殖等生態農業,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130餘人,通過村企聯合的方式,開闢了產業助農新渠道。

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秉承著“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建立幸福家園”的職責使命,郭xx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全面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出資3億多元鋪設暖氣管道400多公里,為周邊13個村10000多戶居民提供集中供暖,讓農村群眾溫暖過冬;捐資7億多元建設的邯鄲市高等幼兒專科師範學校已經正式投運1年,源源不斷為農村地區的幼兒園、國小輸送青年教師人才,助力農村教育發展;20xx年8月,向河南鄭州、xx邯鄲抗洪救災合計捐款3000萬元,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此外,普陽鋼鐵集團近幾年穩步強健的發展勢頭也很好地帶動著周邊各行各業的同步發展,大大促進了周邊鄉村的商務、餐飲和村鎮建設的協同振興;解決了貧困山區7000多人的就業問題,並安排下崗職工及未分配大中專畢業生900餘名,安置退伍軍人500餘名。40多年前,普陽鋼鐵集團所在的xx鎮,在年收入百元的家庭裡,恐怕十戶裡難有一輛自行車。現如今,許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早就過上了住二層樓、開小轎車的小康生活。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2

於xx,女,漢族,1985年12月出生,xx市天源酒廠總經理、xx市xx區荊可威家庭農場負責人。

20xx年1月任職xx市天源酒廠總經理一職,任職以來一直努力工作,恪盡職守。為了企業有更好的發展及立於不敗之地,20xx年投入資金進行酒廠改建,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生產率,把產品銷向全國各地,給企業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提高了員工的平均收入。企業現有職工9人,其中燒酒師1名,起重機司機1名,車間工人4名,保管員1名,食堂阿姨1名。她堅持“釀好酒,共致富”的人生信條,以誠信為本,以質量優先,帶領員工走上長效、穩定的'致富之路。20xx年11月與家人共同創辦肉牛養殖場,養殖場佔地31畝,有牛舍6棟,可飼養1200頭育肥牛,共有員工15人,其中飼養員12人,機械修理工1名,倉庫管理員1名,獸醫1名。一直以來養殖場效益良好,員工收入穩定。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3

xxx,性別男,民族漢,1987年1月出生於xx省xx市,20xx年參加工作,20xx年7月入黨,本科學歷,就職於河北省建設投資集團秦皇島秦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內職務為駐村第一書記(中層副職)。根據工作需要,xxx於20xx年2月至今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關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關工作。在脫貧攻堅時期主要榮獲了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河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河北省優秀駐村工作隊”;20xx年度被共青團河北省委評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團青建功”—“百名青年風尚人物”;20xx年度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河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xx年度被評為秦皇島秦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被赤城縣委評為赤城縣“優秀第一書記”;20xx年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扶貧脫貧進駐村工作隊”;20xx年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脫貧進駐村工作隊”;20xx年被河北省總工會評為“河北省職工道德先進個人”。

近年來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東溝村基本情況

東溝村位於赤城縣以北35公里,東溝村目前由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全村耕地面積約為591畝,其中主要耕種玉米、土豆、油麥,無水澆地。東溝村地形為“兩山夾一溝”,山多地少,資源匱乏,自然條件惡劣,生產條件艱苦;農業基礎設施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極低,耕地少且土質差;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成果共享程度低;勞動者素質差,勞動技能低,科技發展意識淡薄,傳統的經營、養殖模式依然存在,貧困人口觀念落後,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自身發展能力不足;醫療條件落後,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時醫治,久而久之,小病就變成重病,從而影響自身發展。

全村總人口253戶502人,常駐貧困戶30戶59人,非貧困戶7戶10人。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47戶272人,20xx年整村貧困退出,20xx年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東溝村作為易地搬遷安置村,預計於20xx年10月遷入安置區。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1、協調資金建設基礎設施。為了改善農村面貌和提升生活質量,解決村民迫切解決的各項問題,20xx-2018年期間協調派出單位捐贈資金累計56萬元分修繕村委會、全村路燈亮化工程、新建文化廣場500平米、全村巷道硬化入戶工程、全村引水入戶等工程;

2、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20xx年-20xx年期間為了能夠因地制宜落地產業專案,切實提升貧困戶收入,轉變農戶傳統種植思想,也為了增強貧困戶參與的積極性和種植信心,開展調研和制定參與及分配模式。協調派出單位捐助28。35萬元建成春秋大棚11個佔地13畝,確定了種植錯季蔬菜,按捐贈大棚面積免費平均分配給參與種植貧困戶,第一年的種植成本由派出單位進行幫扶,次年以後由村民們自行承擔。我們積極跑辦購買種子、化肥、農藥,考慮到種植風險,引進架豆種植技術、聘請專家現場授課,聯絡銷售渠道,打消群眾的顧慮。最終,帶動貧困戶27戶54人,此舉不僅不耽誤他們的.正常外出打工和田間種地,20xx-2020年期間實現了參與貧困戶每年額外增收至少3000元以上。

3、做好橋樑紐帶作用,全心全意為民辦事服務。中秋、春節等重要節日慰問常在村貧困戶,送去米麵油、棉被、春聯等物資,將黨和政府、幫扶單位的關懷送到農戶身邊,增加村民幸福感。凡事村裡家中有人去世,第一時間自發出錢出物進行慰問,村裡老人李世亮、李春艮、李愛葉、李大義等老人去世,第一時間送去慰問金;村裡老人戚文梅老人冬天突發腦梗,第一時間趕到拉往醫院,及時搶救;多次幫助老人李勇前往張家口取藥等等。通過真心實意服務群眾,和村民們建立了真正的血脈聯絡。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4

何xx,男,1990年生,黨員,xx縣南城經濟開發區雲路口社群人,現任xx鎮鄉村振興辦主任,團委副書記。榮獲2020年度xx縣“優秀團幹部”、2021年度xx縣xx鎮“優秀黨務工作者”。

立足平凡崗位,樂於奉獻青春

我叫何xx,現任xx鎮團委副書記、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很榮幸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工作心得,我報告的題目是《立足平凡崗位,樂於奉獻青春》。

2018年,是我從大學校園進入社會的拐點,這一年我從大學生村官很幸運地考上了鄉鎮公務員,組織分配我到xx鎮政府工作,崗位在扶貧辦任扶貧幹事。

xx鎮是我縣北部山區大鎮,版圖面積222。1平方公里,74個村僅貧困村就有9個,貧困戶有5537戶16354人。走上工作崗位,才知道鄉鎮工作難,從事扶貧攻堅工作更難。儘管之前在綠楊鄉有過大學生村官的經歷,也開展過結對幫扶工作,認為自己能夠很輕鬆勝任這份工作,也想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幹出一些成績,但接手以來,看似很輕鬆的工作,自己卻一直幹不好,如何落實好“雨露計劃”幫扶政策,如何做好扶貧專案實施和扶貧資金管理,如何寫好扶貧典型宣傳材料,各項工作任務的難點讓我倍感壓力,對於領導交辦的任務也不能按時完成,看到兄弟鄉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做出來的成績,內心多多少少有些失落,工作上也表現出了消極的狀態,甚至覺得自己幹不好這份工作。為了能夠改變眼前的局面,快速投入到工作當中,我開始積極學習上級扶貧相關政策,翻閱大量的扶貧資料,加班加點完成各項任務。通過兩年的不斷堅持,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鍛鍊,工作效率也有明顯提高,各項工作取了較好成效。1000多萬的扶貧資金精準到戶,扶貧專案後續管理得到有效完善,扶貧典型得到了較好宣傳,年度村出列、戶脫貧任務如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也得到了鎮領導的肯定。我鎮也於2020年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537戶16354人貧困戶全部脫貧,1000多戶貧困戶通過產業扶持實現了脫貧致富。我鎮也榮獲省級“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稱號。

回首我走過的'脫貧攻堅路,可謂步履維艱。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鎮還有121戶234人貧困戶未實現脫貧,剩餘的未脫貧戶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再加上疫情影響,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行百里者半九十”,為了能讓剩餘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我和扶貧辦人員對未脫貧戶逐個走訪,分析致貧原因,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堅持因戶施策,通過綜合施策、組合幫扶、政策託底,全面落實精準幫扶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貧困群眾紓困解難、增收致富。範坳村單身貧困戶汪月嬋,年近八旬,患有長期慢性病,屬於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最難啃的硬骨頭”,由於缺乏勞動力、居住位置偏遠,年人均收入和“安全飲水”兩項指標未達標,為了能讓其如期脫貧,我多次上門瞭解情況,將扶貧政策逐條逐項地講解給她聽,幫其樹立脫貧的信心和決心,並幫助其申請低保,讓她享受政策紅利,為解決安全飲水問題,我多次協調鎮自來水公司,上門為其免費安裝自來水。如今,兩項脫貧指標均已達標,實現穩定脫貧。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5

小西,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人,2019年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2019年10月份擔任崗巴縣崗巴鎮瓊修村鄉村振興專幹。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幹,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服從組織指揮,第一時間投身到戰“疫”中,在戰疫中磨練自己,服務社會,以一名年輕幹部的擔當與使命,為瓊修村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摸清底數做好排查工作

防疫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任務緊急。1月23日,武漢市正式封城,1月24日鎮政府要求統計崗巴籍湖北省就讀學生後,他主動配合駐村、村兩委及時入戶對本村群眾外出情況及身體健康情況進行全面細緻排查,要求如實報告個人外出行程,對有感冒、發燒等症狀,近期返藏特別是有湖北出行經歷或有與武漢人員接觸史的群眾進行重點關注,排查出的1名返藏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並跟蹤測溫。他主動擔任返藏人員“一對一”管理任務。他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帶頭成立了青年志願隊,為打好防疫戰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他配合村醫護人員做好重點人員的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工作。在為了不影響居家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在配合村醫做好日常體溫檢測等工作後,還為其送去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方便日常的生活。

未雨綢繆做好村內卡口防守

按照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部署,小西積極配合村委做好村內設卡處防守工作。一方面通過以身作則積極號召更多黨員參與到防守工作中,併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村內設卡處防守的工作任務,有效保證瓊修村在疫情下能夠固若金湯。在發揮在村幹部帶頭前提下,他找出先進方法提升防守效率,在他的建議下村裡暫停一切聚集性活動、所有經營場所暫停營業,並簽訂了《瓊修村人員車輛出入協議書》。瓊修村採用組建封路網、建造臨時檢查站等方式,對村進出口實行半封閉式管理,24小時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盤查、詢問,消毒,提醒佩戴口罩,並測量體溫,做好登記,加強本村人員的管控。在提升防守效率的同時,也保證成任務的'質量。

凝心聚力宣傳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瓊修村全體上下,思想重視、認識統一、宣傳到位、服從指揮、戮力同心、迎難而上,展現出良好的政治素養、大局觀念和精神風貌,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投入到疫情防控鬥爭中去。

瓊修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是組織帶頭全村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及時傳達學習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員先鋒隊爭當宣傳員、巡邏員、管控員,監督員,努力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作用。二是由小西帶頭的青年志願服務隊用通俗易懂語言和發放宣傳單子形式各家各戶進行宣講疫情防控措施,並由他負責每天早上和下午兩個小時村廣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截止目前,帶頭入戶宣講6次,受益群眾125人,發放宣傳單84份,消毒清潔22場次,監督巡邏32次,發放口罩130只,臉盆、毛巾、香皂各122個,洗潔精22瓶,並開展科學規範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引導農牧民群眾紮實做好防疫工作。

他說:疫情是對我們年輕幹部的一次考驗,我會努力面對考驗,堅持戰鬥在“疫”線,用擔當奏響青春凱歌,與全村廣大幹群一道,更好地履職盡責,相信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我們也一定會戰勝疫情,“疫”去不復返。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6

一、個人簡介

馬xx,女,1986年9月生,漢族,邢臺南宮人,中共黨員,學歷碩士,畢業院校上海師範大學。2012年至2019年任靈壽縣大學生村官,現任靈壽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馬xx在村官任職期間,切實履行村官職責,紮根基層幹事創業,立足靈壽特色農村資源優勢,領辦實體,開展品牌培育,建立產品標準,發起成立產業協會,成功申報註冊“靈壽醃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著力發展了靈壽特色醃肉產業,推動醃肉產業實現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並通過訂單幫扶方式,帶動農民增收,示範帶動作用強,對推動靈壽特色產業發展貢獻突出。

二、詳細事蹟

馬xx在村官任職期間,發起成立靈壽縣醃肉特色產業專案,該專案採用“公司+協會+農戶+合作社”的模式,按照三產融合的理念,以醃肉加工為帶動,向前延伸訂單幫扶與農戶合作,帶動農民發展生豬養殖;向後延伸發展精深加工、營銷及服務業,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及餐飲服務一體化經營,通過促進靈壽醃肉特色產業鏈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1、走訪調研,挖掘靈壽特色。

靈壽是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歷史悠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醃肉是靈壽地方特色名吃,聲名遠播,但醃肉作為地方名優特產,卻並沒有很好的實現商品化、品牌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沒有充分挖掘。馬xx通過深入的走訪調研,瞭解醃肉工藝、特色、文化,認為可以推動醃肉實現產業化發展。

2、領辦實體,立志小產品做出大產業。

馬xx在2016年6月註冊了靈壽縣束脩齋食品有限公司,註冊資金300萬,公司使命和目標為“匠心小產品,做出大產業”,以靈壽醃肉為主打,圍繞醃肉這一地方特色,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並不斷拓展產業多種功能,整合醃肉上下產業鏈,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公司在2018年10被認定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3、註冊商標,紮根品質,開展品牌培育。

公司成立以來,先後註冊了單品類商標“漫山飛豬”和全品類農產品商標“靈山壽水”、“靈靈和壽壽”。山區村民多養豬,“漫山飛豬”是山區景象的真實寫照,也承載著企業的美好願景,希望讓靈壽漫山的豬飛出去,讓山區的百姓富起來。通過培育醃肉品牌“漫山飛豬”,在將醃肉做深做精的基礎上,進行品類延伸,打造全品類的農產品品牌“靈山壽水”、“靈靈和壽壽”,推動我縣核桃、板栗、食用菌等其他特色農產品專案全面發展。並從選材、工藝等方面,設定多道質量關卡,建立產品標準,確保品質,有力的推動了醃肉產業實現品牌化、標準化。

4、發起成立協會,成功申報註冊“靈壽醃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馬xx在2017年發起成立了靈壽縣醃肉協會,成功申報註冊了“靈壽醃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靈壽醃肉”的地標屬性,使其成為“土特產”中的精品,“靈壽醃肉”區域公共品牌的發展,對培育地方特色主導產業,打造地域品牌,促進產業叢集培育,發展區域經濟,推進鄉村振興有重要作用。

5、訂單幫扶,就業帶動,助農增收。

該專案把幫助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點,採用訂單幫扶的方式,已累計與近200戶農戶合作,帶動農民發展生豬養殖,合作農戶戶均增收4000元。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銷售、服務等融合經營,也有效促進了農村貧困勞動力向加工業、養殖業、和服務業轉移,累計帶動人口約600人,服務人口約2000人,提供就業崗位21人。

6、電商+實體店,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該專案通過電商+實體,搭建營銷體系。線上開通淘寶店、拼多多店、企業官方抖音賬號,並開通“靈壽印象漫山飛豬”微博,通過微博打造一個靈壽醃肉資訊交流地;線下開設了靈壽縣城第一家醃肉實體店。以醃肉為主打,同時帶動靈壽紅薯、粉條、食用菌等其他特產銷售,2020年銷售額突破500萬。

7、縣長主推,靈壽醃肉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

2020年4月20日靈壽縣《縣長來了》淘寶直播活動,靈壽縣委副書記、縣長馮素偉攜“縣長天團”走進直播間,推介靈壽好物,“漫山飛豬”醃肉被選為縣長直播主推產品。2020年6月18日,共青團中央、靈壽縣政府共同主辦的騰訊QQ直播助農河北靈壽分場,國家發改委掛職副縣長帶貨“漫山飛豬”醃肉,有“縣長背書”的直播也讓消費者對“漫山飛豬”品牌更加信賴。

隨著鄉村振興的大力推進,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馬xx說她將立足本職工作,持續推動靈壽特色產業發展,爭取為靈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做出更大貢獻。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小軍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裡的貧困在省裡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小軍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著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裡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小軍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小軍是否來鍍金。但小軍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裡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小軍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小軍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小軍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小軍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小軍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小軍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溫泉專案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小軍通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援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通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小軍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通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小軍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小軍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小軍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7

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幹,小布始終不忘組織的要求、為村民服務的宗旨。一場蔓延性的疫情在全國席捲而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處於擴散期的嚴峻形勢下,他始終堅定信念、團結一致、服務群眾,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與全村黨員雙聯戶長等共同組建“黨員突擊隊”“雙聯戶長突擊隊”“人大政協突擊隊””退伍軍人突擊隊”,堅守崗位、服從安排、隨時待命,爭當防控一線的“排頭兵”、為民服務的“勤務員”。

他始終堅定信念、堅守崗位,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關鍵時刻不懈怠、不退縮,在防控疫情鬥爭中踐行宗旨意識、錘鍊理想信念。

在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組織下,小布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疫情防控措施,並做藏語翻譯,細緻講解、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況知識,勸導村民加強自我防護,不參加聚會活動、無特殊情況暫不外出;引導村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在全村營造濃厚的防疫氛圍,提高村民的防護意識。

他主動對對近期返鄉人員的工作地點、返鄉途徑等進行詳細登記。每天電話等方式逐一詢問反鄉人員的.身體狀況、其中從湖北省武漢市返鄉回鄉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檢測每日體溫,做到精準到戶、精準到人。同時,監督村裡各家商鋪,檢查商店商品有無漲價,蔬菜、糧食等群眾日常用的物資供應情況,有無存在供不應求情況。定期安排人員到市區購買生活用品、滿足村裡生活必需品,讓“制度與溫度”並存。

他定期對每家每戶進行消毒,對公共垃圾箱、村便民服務中心、村超市等人流量相對多的區域消毒,日夜輪流巡邏。耐心勸導集中聊天、晒太陽消遣的村民回家;提醒不戴口罩就出門的村民做好防護措施。

幾天以來,小布與工作隊和黨員始終堅守在各村出入口,逐一排查、登記外來車輛人員,耐心勸返前來走親、串門、拜年的外來人員,牢牢守住防範疫情輸入性風險的前沿關口。

他說:“我也會同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為“抗疫情”全面勝利作出更多貢獻”。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8

趙xx,女,漢族,1988年生人,中共黨員,華眾康果蔬種植家庭農場總經理,養前村電商負責人。

她為人誠懇,帶人熱情,更是為廣大農戶帶貨,讓農戶多賣錢,她幫助農戶把不好賣的好產品,賣給有需要的人。實現農產品直接對接消費者!買賣貨,顧客不來直接發貨或用她送貨的,她一直都是盡心給摘好的.,包裝的整整齊齊,不會缺斤少兩,所以迎來很多顧客的信任與好評。她為人處世,不拘小節,幫農戶帶貨,更是盡心盡力。如果平時遇到問題,更是努力想辦法解決,輕易不麻煩他人。但農戶遇到問題,電話溝通不清,她就直接去人家裡幫忙解決,是個熱心腸的人!她絕對是個好榜樣,好黨員!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19

小衚衕志自20xx年3月入駐拉伯鄉拖甸村委會以來,按照省、市、縣關於“回頭看”檔案精神,紮實開展“四項工作”,以走村入戶瞭解情況、徵求意見為前提,以解決群眾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目的,與當地黨員群眾同學習,同工作,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了拖甸村委會幫扶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訪,準確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於拉伯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47公里。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610戶,2542口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1戶,667人。

小胡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駐地當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溫的考驗,起早貪黑、走村串戶,深入農戶調查摸底,訪貧問計,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足跡踏遍了拖甸村委會15個村民小組,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159戶。他還不時與村組黨員幹部、農民群眾座談交流,瞭解生產生活狀況,認真記好民情日記。通過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訪調研,他不僅準確掌握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第一手資料,還清楚掌握了整個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詢扶貧物件是否精準

小衚衕志剛來,正趕上全省扶貧工作轉入整改階段,按照省、市、縣關於“回頭看”檔案精神,先後進行了7次“回頭看”。他先後參與了拖甸村委會易地搬遷工作存在問題的摸底調查、拖甸村卡外農戶的摸底調查和託甸村精準扶貧動態調查等專項活動。小胡與兩委班子一道,及時組織廣大扶貧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政策要點,吃透政策精神,並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六九五六”貧困退出標準,嚴格對標對照,逐戶分析研判。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進村入戶摸底調查等工作任務。

在調查工作中,小衚衕志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脫貧目標,深入查詢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創業、安全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查詢扶貧物件是否精準,扶貧措施是否有效,資金管理是否嚴格,貧困退出是否真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評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對村內建檔立卡戶進行核實,擬定貧困戶於組內,經村內評議、村內張榜公示後無異議報鄉政府,確保了全村貧困戶的準確性。

摸底調查結束後,他與其他隊員一道不辭辛苦,認真撰寫出《寧蒗縣拉伯鄉託甸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入戶調查統計表》、《託甸村回頭看整改意見彙總》、《託甸村回頭看統計表》《託甸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增減情況明細表》、《託甸村貧困戶資訊表修改》等,準確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員會建檔立卡貧困戶變動情況,著力降低錯評率、漏評率,努力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從而確保了拖甸村委會“整改”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謀劃專案,農牧民受益匪淺

小衚衕志與雲南省社科院駐村工作組,籌建了託甸村委會精準脫貧作戰室,並以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為出發點,同村班子一道,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把跑辦幫扶專案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盡最大努力爭取專案資金。

小胡與他的隊友們,在確保託甸村委會貧困戶1萬元掛聯配套資金、家庭助學基金10萬等足額投入外,時刻關注並落實託甸村委會三江口、布落、兩家村“灌溉用水”、託甸村委會文化活動廣場等工程專案推進情況。同時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金幫助村民解決安裝太陽能路燈及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等專案建設。為此,小衚衕志親自認真撰寫了《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專案立項申報建議書》、《安裝太陽能路燈專案立項申報建議書》等報告。經過小胡等同志不懈的努力,雲南省社科院共落實專案資金27萬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魯甸三個村組試探性地實施了太陽能路燈專案,經評估驗收後進行運營,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時間內辦成了讓群眾看得見,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實事,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贏得了群眾的認可。

小胡還直接參與了《託甸村精準脫貧示範村建設專案》方案的草擬工作。通過深入調查,瞭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發展現狀,初步確定了以打造4個示範村,即民族文化生態示範村、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燈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環境淨化工程、特色產業、村民素質提升工程、基層黨建創一流工程等為主的10大惠民專案。

艱辛的付出,收穫了累累碩果。如今,拖甸村委會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發展思路明確,農村經濟有了堅實的保障。走進拖甸村,一條條寬敞的路面、一盞盞明亮的太陽能路燈、一間間整齊的民房、完善的各類公益設施,儼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祥和、安康的農村新景象。

牢記宗旨,展現人民公僕形象

在離開昆明時,小胡在他的日誌中寫道:說實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項全新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挑戰性,何況是去偏僻的鄉下,有那麼一瞬的忐忑。但這次去的地方,卻是生我養我的故土,我能拒絕嗎?我拒絕得了嗎?故鄉時時象一隻無形的手,牽絆著我的心,何況我的故鄉還是那麼落後、閉塞,我能為她做點什麼呢!好吧,去了再說,那怕只有三分力,我會使出四分勁!就讓我帶著一顆誠心,一份熱忱,故鄉我來了!

剛入村那天,看著從車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鄉黨委書記驚訝地說:“真住啊?”小胡真誠地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從此,一住就是5個月。作為雲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小衚衕志首先認真思考了四個問題,一是省委為什麼要開展“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為主題的整改活動,二是下派駐村工作隊到村做什麼,三是駐村期滿給黨員群眾留下什麼,四是回去收穫什麼。小衚衕志為了回答好這四個問題,他時刻警醒自己,駐村工作隊是一面旗子、一面鏡子,要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

小衚衕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堅持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學習”。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教師,他深知脫貧攻堅工作事關黨群、幹群關係;事關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他毫無怨言、義不容辭地投入鄉村。時刻把基層黨員群眾的反映做為第一訊號,時刻把群眾滿意又不滿意做為標準。他時常對身邊的年輕隊員說,我們工作隊來村是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不是來享福的,要多向老黨員、老幹部請教、學習,加強黨性鍛鍊和思想改造,自覺把廉潔自律貫徹到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小衚衕志善於宣傳教育和政策落實,他不僅帶頭講黨課,而且在深入村組和貧困戶家中時,耐心細緻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解釋政策變動的原因及新政策要點,使群眾理解支援政策調整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幾個月的相處,老百姓把小胡和他的隊友當成了親人,他們的住處也成了村辦公室,一天到晚總會有老百姓來嘮家常,村民誰家有事,不管大小都願意來和工作隊商量。小胡感慨地說:“都說群眾工作不好做,通過駐村這幾個月工作經歷,我看只要心裡始終有老百姓,帶著感情真正走到群眾中去,老百姓就會把你當自己人,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寧蒗,回報家鄉,這是本人長久以來的一個強烈願望。在駐村期間,我一定嚴守扶貧工作紀律,勇於擔當,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項扶貧攻堅工作任務,給組織和當地民眾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這是小衚衕志抵達拖甸村委會後第一篇日誌中的話,可也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20

“我叫小仁,是一名鄉村振興專幹,2020年春節,是我入職的第一個節日,也是特殊的一個節日。按照組織安排,我本來是有機會回到老家過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但就在這個時期,全國爆發了冠性病毒疫情,通過各個媒體平臺看到每天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激增,我猶豫了,想到入黨申請書裡的誓言,我決定,放棄節假日,我要和國措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用身體為群眾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線,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小仁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提前結束假期紛紛赴村到崗,全力投身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和鄉村幹部一起,攜手同心、主動作為,當好宣傳員、勸導員、戰鬥員、服務員,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百姓。

一、加強輿論引導,身體力行築長城

接到上級通知後,小仁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連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駐村工作隊3名隊員、黨支部在崗的17名黨員成立巡邏組、值班組、應急組,在村域內開展24小時巡邏工作,禁止群眾外出串門、聚會。在村口搭設簡易帳篷,24小時開展值班登記工作,群眾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小仁和村“兩委”代辦採購,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他憑藉幾個月來在群眾中打下的基礎,動員帶領大學生組成宣傳隊,一邊學習、一邊宣傳疫情傳染、防範知識,加強群眾對疫情的認知程度。

二、科學管控,以身垂範防疫情

疫情的爆發在藏曆春節時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國措村黨員、群眾將放下所有的工作,歡聚一堂,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慶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勢愈來嚴峻,為保證群眾生命安全,經過與村“兩委”代表和群眾代表多次溝通協商,最終一致決定,取消今年所有慶祝活動,關閉所有娛樂場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簡訊通訊方式進行,堅決把上級的各項要求和政策落實到位、落實到人,不給病毒有機可乘。

三、知恩圖報,馳援湖北送愛心

通過組織村黨支部17黨員認真學習吳英傑、齊扎拉致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後,本村17名黨員主動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學習體會,並紛紛承諾要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紮實工作,以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小仁在看到全國人民飽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來一直深受黨中央、國務院的厚愛,值此國難當頭,理應站出來貢獻發揮黨員模範引領作用,在他的`倡導下,發起“回報黨恩、馳援湖北、彰顯真情”自願捐贈活動,籌集善款5450元,交由縣民政局。大家表示,錢雖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國措村群眾的真情厚意,希望這微不足道的幫助能讓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點溫暖和關懷。

他說:“這次疫情是全國各族人民的一場戰爭,也是對我任職鄉村振興專幹的一方催熟劑,讓我明白了群眾對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擔子就有多重,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裡,我會像千千萬萬的黨員、醫護人員一樣,乘風破浪、逆風而行,守初心、擔使命,完成組織重託,不辜負群眾期望,助力全面打贏此次疫情攻堅戰”。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21

李xx,男,1976年12月9日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範莊鎮南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

李xx是一名退伍軍人,在部隊期間多次受到嘉獎,還被評為優秀士兵,由於表現突出,1996年3月在部隊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退役後,回到家鄉,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梨果儲藏銷售業,並創辦趙縣鵬承梨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帶領群眾探索梨果科學種植方法,開啟銷售市場,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一、基層戰鬥堡壘不斷夯實。

20xx年,李xx開始擔任南莊村支部委員兼村委會副主任,他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於心,熱心村內工作,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0xx年換屆當選為南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後,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軍人作風,帶領村“兩委”幹部,敢幹事、幹實事,凡事都爭先進、創一流。李xx深知,基層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村“兩委”幹部不僅要在田間地頭與群眾打成一片,瞭解群眾所需所想,還要有知識、有能力、有眼界,才能帶領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他帶領村“兩委”幹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政治敏感性,注重學習政策檔案,借鑑先進經驗,確保每一項任務落實有力、方向準確。南莊村“兩委”班子已經成為了一支有戰鬥力、有凝聚力的堅強隊伍。

二、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

南莊村地理位置優越,定浚線(G515)和回新線穿村而過,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鄉村建立中,針對村內私搭亂建這一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李xx迎難而上,帶領村“兩委”幹部認真籌謀,同群眾擺事實、講道理、宣政策、解難題,共拆除村內私搭亂建30餘處,拆除斷壁殘垣3處,拆除廣告牌80餘個,清理牆體廣告1300平方,繪製宣傳畫130平方,宣傳標語14條,安裝、維修路燈300餘根,原本擁擠雜亂的街道變得寬敞、整潔、明亮,大大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村內老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

三、強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寬。

南莊村在90年代是全縣的富裕村,現在已經大不如前。看著那些發展快的村莊越來越好,李xx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為此,帶領群眾致富成了他長久以來的心願。李xx響應號召,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趙縣鵬承梨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帶領群眾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拓展銷售市場、建立特有品牌,提高農戶收益,同時啟用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另外,通過組織召開鄉賢議事會,廣開思路,向上問計,依託南莊村2800畝千年古樹群,逐步開展古梨樹品牌打造,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內容,進一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現有古梨樹承包到戶合同20xx年到期,村“兩委”班子成員超前謀劃,積極徵求承包戶意見,為下一步加快發展爭取力量支援。

在李xx眼裡,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引領,有全村黨員幹部群眾的支援,只要踏踏實實,認準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能打贏翻身仗,幫助南莊村重現昔日輝煌。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蹟材料22

張xx,女,1992年08月13日出生,漢族,xx縣xx鎮趙莊子村人。20xx年河北農業大學植保系畢業後,為實現人生價值,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她回到家鄉xx縣xx鎮趙莊子村當起了職業農民。通過八年的努力,獲得了頗多收穫。現將事蹟總結如下。

一、以“一心一意”為宗旨,當好為民辦事的貼心人

張xx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業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可是當農民後,才發現農民沒那麼好當,首先得懂政策才行,在前期瞭解了政策背景後,她看到了鄉村發展的潛力,但初入行的她對農業生產幾乎一無所知,從零開始。搞農業,從種養技術,到電商銷售,方方面面需要學習的很多。遇到問題,她就向科研院校、農業農村局專家、技術人員請教,參加各類培訓班,瞭解最新市場動向,不斷給自己充電。她熱愛祖國,代表著一份厚重的情感,內含著對農民深沉的熱愛,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一份責任。也正是這樣一份執著的熱愛,讓她選擇了農業用自己的熱情與汗水,自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和發展現代農業,誠實守信,勇於進取,無不良記錄。

二、加強理論學習,發展現代農業

張xx就在想:“一個人致富不算啥,帶動更多的人一起脫貧致富,才是最有意義的!想做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就要能夠吃苦耐勞,沉得下心,放得下架子,融入到田間地頭,然後一切從村民的實際需要出發,以積極的`心態去幫助村民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她在20xx年10月和20xx年7月份參加了河北省高素質農民合作社骨幹培訓,通過參加培訓在今後的發展經營中學以致用,不僅讓她成為了一名綠色雜糧種植能手,還讓她成為了帶動當地農民共同發展的“領頭雁”。

以前她吃過不懂技術的虧,現在不想讓大家再走彎路。農廣校的老師常常教她們,作為高素質農民要自己幹得好,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幹好。於是,從20xx年開始,她每年免費舉辦技術培訓,她通過舉辦創業導師培訓、實訓實習、技術諮詢、專案幫辦、專案申報、技術人才引進等模式為種地大戶及廣大村民們提供服務,目前已開展的活動主要是涉及糧食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植保體系技術、農機事故應急處置、無人機等農業新科技等種植技術培訓20餘次,創新創業培訓9次,政策宣講5次,電子商務培訓3次,財務諮詢3次;培訓參加人數共達700餘人。

張xx領辦的鑫翰合作社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等。合作社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大面積應用以節水小麥種植技術為主的糧食增產技術,確保了糧食產量連年增加。小麥畝產達495公斤以上,玉米畝產達700公斤以上。近幾年來,合作社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於發展糧食生產的精神,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農業局的安排部署,取得了糧食生產豐收,農民群眾獲益,為糧食生產進一步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農民群眾依靠科技大力發展生產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的信心高漲。糧食生產在穩健中得到不斷髮展。

三、夯實基地建設,標準化農業生產

近3年來她的規模不斷壯大,現在合作社擁有耕作、收穫、土地深鬆、農作物播種、病蟲害防治等多種農用機械,合作社以誠信服務為宗旨,以推廣使用農業新技術為紐帶,在大面積承包土地種植農作物的同時為廣大農民提供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代加工業務。合作社現流轉土地13850畝,其中合作社自建基地6540畝,社員以土地入股7350畝;託管土地29500畝,每年社員分紅資金約110萬元。

隨著農民種地成本增加和土地收益的降低,農村外出務工農民越來越多,家中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一些土地因沒有及時耕種變得荒蕪。為幫助農民解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問題,張xx牽頭組建了xx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土地流轉”為切入點,以保障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力就業為目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調整種植結構,突出特色,努力實現雜糧種植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市場多元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開發雜糧種植基地;依靠科技進步,穩步擴大雜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打造本地雜糧品牌,逐步擴大市場,助推脫貧攻堅,帶領全鄉鎮村民致富奔小康。

20xx年,她意識到合作社農機化轉型升級需要更加智慧化、精準化的農機技術裝備作支撐,合作社在20xx年承擔了《河北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範專案》,在專案中與國家農業智慧裝備中心、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等多方合作,共同搭建起了農業全程機械化平臺。

她積極發展糧食深加工業,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在確保糧食市場穩定的同時,也帶動農民增加了收入,可謂一舉兩得。主要是特色農產品加工,擁有現代化綠色食品石磨麵粉、雞跳腳玉米渣生產線3條,分裝線20餘條,原糧收儲及加工基地2個,年加工雜糧雜豆90萬噸。她的合作社始終堅持“做名牌、創名牌”的經營理念,目前xx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鑫翰”農副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宸福農場”牌雜糧品牌扶貧公益品牌、“鵬沃”牌小雜糧系列產品品牌商標。助推了雜糧雜豆產品暢銷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東莞等全國50多個地區,解決了當地農戶雜糧雜豆銷售問題。

今後她將繼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為重點,以提高農業效益、促進富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努力讓土地成為“聚寶盆”、大農業成為“致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