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慶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節日慶典/列表

重陽節要如何關愛老人健康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雙九節、老人節,登高之餘,更要注意安全。那麼重陽節要如何關愛老人健康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陽節要如何關愛老人健康

  重陽節關注老人健康

  重陽節關注老人健康——老人秋季保健六要

秋季是老年人易發生疾病的季節,容易出現咽乾、鼻塞、咳嗽、關節痠痛、大便乾燥等症狀,通常稱為“秋燥症”。因此入秋以後,老年人搞好自我保健尤為重要。

一要注意面板衛生初秋溼熱並重,人們常常出汗過多,保持面板清潔對護膚尤為重要。但秋季老人洗澡不宜過多,以免因面板乾燥而發生面板瘙癢症,洗澡不要用鹼性肥皂。

二要注意居室通風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鐘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菸,以減少汙染,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溼度。

三要適當增強鍛鍊秋季日照充分且陽光不強,是戶外活動的最好時期。身體好的可爬山、釣魚、郊遊等。體質差的可做活動量較小的專案,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氣功等。

四要注意增減衣物不要熬夜或矇頭睡覺,要養成開窗而居、露頭而睡的習慣。適當“凍”一下有利於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但不能像年輕人那樣過於“秋凍”。

五要注意調節飲食早秋季節氣溫較高,是蚊蠅孳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時期,食物極易腐敗變質,儘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鮮類食品。老年人胃腸功能差,對冷的刺激比較敏感,即使達到完全滅菌標準的冷飲也可能會引起腹瀉。晚秋季節,多吃一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漿、西紅柿、梨、香蕉、大棗、蓮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身臨草枯葉落的深秋,常會引起老年人心中垂暮之感,易誘發消沉情緒。因而,必須注意心理上的調適,學會解鬱散結。可登高遠望,也可參與一些有趣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有怡神解鬱、穩定情緒的作用。

  重陽節關注老人健康——老人健身應當“朝三暮四”

早晚注重養生,對老年健康和某些疾病的預防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專家名人的養生經驗,即早晨做好三件事,傍晚做好四件事。

朝三即做一套呼吸操,飲一杯溫開水,吃一份水果。做一套呼吸操,清晨醒來,莫急於起床,先在床上做50次逆式呼吸,吸氣時,提肛、縮陰、收腹、擴胸;呼氣時,縮胸、鬆腹、鬆肛,悠長自然,一氣呵成。既可吐出一夜積聚的廢氣,又可呼吸新鮮的氧氣,還能因提肛縮陰防治前列腺肥大,促進排尿暢通;飲一杯溫開水,起床伊始,先喝一杯溫開水補充夜晚失去的水分,使血液稀釋,有利於預防血液黏稠;吃一份水果,早飯前空腹吃一份水果,有益於補充一天內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暮四做一小時運動,喝一杯鮮奶,飲一杯溫開水,飲一杯葡萄酒。運動一小時,傍晚做一小時的散步等健身運動,有利於促進睡眠作用;喝一杯鮮奶,鮮奶不但是營養佳品,還有預防中風、補鈣和預防膽結石的作用,牛奶的最佳飲用時間是睡前;飲一杯開水,臨睡前喝一杯開水,可預防夜裡缺水而使血液變得黏稠,與早晨那杯水的預防心腦梗死作用相同;飲一杯葡萄酒,研究發現,飲用葡萄酒等含酒飲料,可在最初20分鐘內,使血小板血栓形成減少57%,而其抗血栓作用可持續6小時以上,據此研究,睡前飲酒(高血壓例外)對在夜裡和清晨容易多發的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

  重陽節關注老人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1.認知能力下降。隨著老年期的到來,老年人的視、聽覺敏銳度逐漸下降,學習速度開始變緩,注意力分配不足,記憶力明顯減退等。這些認知能力的下降會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老年人感到力不從心,並出現挫折感或失敗感和自我評估價值的下降,而給他們的心理造成困擾。

2.內心孤獨、生活依賴。隨著生理功能的逐漸老化,自身活動能力的下降,以及喪偶、子女離家、好友病故等,老年人社會交往和交流明顯減少,而且子女和服務人員不懂得老年人的心理,不會與老年人溝通,老年人跟他們表達想法和情緒時,常被認為是不合理和不應有的,有的老年人還會遭到子女的訓斥;還有一些老年人為了不給子女增加麻煩,常常在子女跟前報喜不報憂,或者什麼都不說,由此,老年人的內心的不良情緒和想法常常得不到及時和有效的化解和溝通,使他們的內心感到更加的孤獨。另外,老年人自我機能和自我評價的下降,以及對自身安全的擔憂,使他們獨立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越來依賴。

3.情緒易怒和恐懼。許多人到老年期階段,情感脆弱、易怒、暴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腦和身體機能的變化,使得老年人情緒的控制能力下降,而身體上疾病也會讓老年人感到不適和恐懼,影響了自身的情緒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老年人性格比較敏感多疑,內心孤獨、情緒壓抑未及時溝通,也容易使老年人情緒暴發。恐懼也是老年人的主要心理特點,老年期不安全的'加重、患病、親人和老友離世、自我能力的下降及面臨生命終結,都會使老年人內心感到膽小、害怕和恐懼。

4.常伴有焦慮和抑鬱的情緒。老年人社會交往的減少,家庭和社會地位的變化,自身適應環境能力減弱,抗病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思維和記憶能力明顯下降、疾病身等生理機能發生根本性改變,甚至面臨死亡,在心理上也極易產生悲觀、憂鬱情緒,甚至失眠、煩躁、易鬧、變化無常等,從而出現焦慮與抑鬱情緒,有的甚至會出現自殺。老年人焦慮與抑鬱情緒往往老年人本人很少覺察和麵對,但他們常常奔走於醫院,見醫生就滔滔不絕地說:渾身難受,不能躺,不能坐,不願吃,不能睡,不想活動,沒有愉快感,胸口發堵,心慌,氣短,有的出現瀕死的感覺等,醫生檢查並未發現身體異常。因此,在這裡特別提示,老年人出現身體無器質性病理改變的上述症狀時,一般都是與焦慮和抑鬱情緒的表現有關。

5. 既尋求安全又希望更多的自我實現。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老年人對安全需求主要表現為對養老保障、患病就醫、活動環境以及合法權益受侵等問題表示極大地關注。儘管老年人的社會角色與社會地位有所改變,但他們對於尊重的需要並未減退,老年人希望從家庭和社會獲得更多精神上的關懷和尊重;另外,許多老年人只要身體和精力允許,他們希望在家庭和社會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滿足心理自我實現的需要。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技能高的老人有更強的自我價值感、更強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心理健康程度及生活質量也相對較高。

TAG標籤:關愛 重陽節 老人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