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資格證

公共營養學運動營養學重要知識:碳水化合物

導語:碳水化合物是運動中的主要能源物質,它供能不僅有許多優點,而且在膳食中的比例對肌糖原含量有影響,因而影響運動能力。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知識吧。

公共營養學運動營養學重要知識:碳水化合物

1. 是機體主要、快速的能源物質,約提供機體60%的能量。

2. 是大強度短時間運動主要的供能物質;中小強度長時間運動,首先利用的供能物質。

3. 供能迅速。

4. 有氧條件下代謝完全,終產物為二氧化碳,不增加體液的酸度。

5. 無氧條件下分解代謝的產物是乳酸,可供機體再合成糖元或重新被氧化。

6. 產生相同的熱量,耗氧量比脂肪少;耗氧量相同時,產能效率比脂肪高4~5%。

  人體內的糖儲備

  1.肌糖原和肝糖原

人體內的糖儲備包括肌糖原約250克,肝糖原75~90克,血糖5~6克,總量約300-400克。除極短時間的大強度運動外,各項運動都首先以糖原作為能源。

  2. 糖儲備是影響耐久力的`重要因素

運動時熱能消耗很大,碳水化合物在提供熱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人體內的糖儲備是影響耐久力的重要因素。運動時,肌糖原最先分解,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縮做功,肌糖原的儲備量直接影響肌肉收縮時的能量供應,從而影響運動能力。肌糖原儲備多,可以提高有氧和無氧的工作能力,即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通過運動訓練可以提高肌糖原的儲備量。

當肌糖原消耗較多時,肝糖原就會分解變為葡萄糖進入血液,補充肌糖原的消耗。肝糖原的儲備量也可通過運動訓練而增加。

  3. 長時間運動可使糖儲備消耗殆盡

如果由於長時間的肌肉工作,血糖下降低於正常值時,說明肝糖原已被動用得差不多了,能量供應受到影響,此時會導致肌肉和大腦的工作能力降低。因此,肝、肌糖原儲備量以及血糖的數量和運動者的耐力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大腦細胞主要靠血糖供能。糖儲備耗竭後,極易引起中樞性疲勞,甚至發生低血糖。

  碳水化合物的推薦攝入量

基於上述,運動人群合理選擇食物,攝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是增加運動前體內糖原儲存的最有效手段,如平時多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麵食、米飯、土豆、紅薯等,比賽前 4~7 天進行糖原充填(具體方法視賽程而定)。

運動營養學家推薦,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 55%~70%,約為8~10 克/公斤體重。一般運動人群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可佔總能量的55~65%,而耐力運動專案和缺氧運動專案可達70%,大運動量前可增加到70%~75%。

  合理補充碳水化合物

此外,運動前、中、後補充糖也是增加運動前肌肉糖元含量,補充運動中消耗糖元的重要方法。

運動前和運動中合理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糖原消耗,提高血糖水平,有利於提高運動能力。但不同種類的糖的功效有所不同,如葡萄糖、蔗糖較易引起胰島素反應,而果糖的這種反應較小。我國研究表明,低聚糖可增加糖原貯備,維持血糖,減少胰島素反應,提高運動能力。運動後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促進糖原貯備的恢復。據研究,運動後即刻攝入果糖對補充肝糖原的效果較好,葡萄糖與蔗糖則使肌糖原貯備在24小時後保持較高水平。

  食物來源

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植物性食物,糧穀類、薯類和雜豆類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其次來源於食糖。動物性食物中,除肌肉和肝外,只有乳類可提供一些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種類很多,應以澱粉為主要來源。因澱粉不僅價廉、來源廣,而且有生理效應的優點。如人體對澱粉容易適應,可較大量長期食用而無不適反應;消化吸收較慢,可維持較穩定的血糖水平。在糧食與薯類食物中,不僅澱粉含量豐富,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故認為以穀類為主食是有益於健康的。而其它簡單糖類只能在某些情況下適當食用,且攝入不宜過多。

蔗糖是最普通的食用糖。研究表明攝入蔗糖過多對身體有許多危害,蔗糖與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齲齒、近視等疾病的發生有關,因而反對過多食用蔗糖。

果糖是水果和蜜糖中的天然單糖。果糖在人體內的胰島素效應比葡萄糖小,血糖相對穩定。它作為肌肉運動的能源不如葡萄糖及時,但有利於運動後恢復糖原貯備。

低聚糖是一種人工合成糖,由2~10個分子單糖組成,分子量比葡萄糖大,滲透壓低,25%的低聚糖的滲透壓與5%的葡萄糖的滲透壓相當,故可提供低滲透壓高熱能的液體。此外,低聚糖甜度低,吸收快。目前認為低聚糖在臨床營養與運動營養中有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