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

當前位置 /首頁/職業培訓/普通話/列表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通用9篇)

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故事通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描述某個範圍社會的文化形態,也有說法認為,故事並不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他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佈具有很大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普通話小故事,歡迎閱讀。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通用9篇)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1

作為教師,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十分重要的。我在上師範二年級的時候,就以朗讀測試滿分的成績提前拿到了“普通話合格證”(那時還沒有實行考級)。那次我們全年級只有十位學生拿到了這個“合格證”,所以,我當時還是覺得特自豪的。參加工作之後,我又通過考試取得了“二級甲等”證書,算是合格了吧!儘管這樣,但是普通話也只是在課堂上使用,日常生活和“普通話”不沾邊,覺得講普通話只是課堂教學上的事。

但是,有兩件事改變了我對使用普通話的看法。

那年,我參加了陝西省教育廳舉辦的“義教工程”校長研修班,研修班學員大都是來自全省農村地區的基層學校校長,年齡偏大,講話都是方言。培訓的最後一項內容是組織我們全體校長到山東考察。那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山東半島最美麗的城市——青島,一群從未見過大海的人,都想早點見識大海的魅力。晚飯後我和其他五位校長一起,悄悄地溜出了賓館(本來領隊是不讓單獨行動的),美麗的夜景和帶著腥味的海風讓我們這群“土包子”流連忘返,越走越遠,想起要回賓館時,竟然“不知歸路”。一位校長說:“沒事,我去問問。”但是,問了好幾個人,說了老半天,也沒個結果——別人聽不懂他的方言,他越說越著急,聽者卻只能一臉無奈,愛莫能助。看到這種情況,我說:“讓我試試吧!”其實我們幾個校長裡面我年齡最小,當時還不到三十歲。我走到一個看起來像是保安的年輕人跟前,用普通話說明了我們的情況,他馬上替我們叫了一輛計程車,囑咐司機把我們送回賓館。我替大家解決了難題,那些老校長對我也刮目相看了,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講普通話,太重要了!”

其實,這也是我的感嘆!

另一件事,是普通話讓我登上的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校長論壇”。

去年,我在雲南參加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星巴克”鄉村校長培訓班。在去雲南之前我和我們省上的領隊——陝西省國小教師培訓中心的冉勝利老師通了一次電話。當我用比較流利的普通話和冉老師講完話後,他認為我的普通話還不錯,當即決定讓我在這次培訓班結業時的“校長論壇”上代表陝西省參訓校長做報告。當時我真是非常激動,因為這樣的機會,對一個偏遠落後地區的農村國小校長,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再遇到了。所以,在去雲南之前,我就準備好了“校長論壇”的發言稿,到昆明後,又和冉老師一起多次研究修改我的報告內容。正是因為提前做了這些充分的準備工作,再加上我較為標準的普通話,所以,我在“校長論壇”上的報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也因此被評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星巴克’鄉村校長培訓班”優秀學員。這次培訓,為我的教育生涯添上了終生難忘的精彩的一筆。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次之所以能站在這麼高規格的“校長論壇”上,和我多年來孜孜不倦的學習和踏踏實實的工作分不開,也和冉老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但是,讓省上領隊冉老師賞識我的起初因素卻是我的普通話,所以,是講普通話給我帶來了這樣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我從此結識了一位一生難求的導師——冉勝利老師,他用他淵博的專業知識指導著我的教育工作,讓我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方式時時處在教育發展的前沿。

以上兩件事,讓我對講普通話的重要性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前幾天,我收到了我們學校一位年輕教師的郵件,她建議讓全校師生都講普通話,不僅是在課堂上,下課後也得講;不僅要讓學生講,而且要求所有的老師必須要帶好這個頭,都得時時處處講普通話,並且給我附上了實施這個方案的措施。我非常贊同這個想法,我心裡也在醞釀著這個大膽的計劃。我想如果我的計劃能實施的話,對全校推廣“普通話”這項工作來說,那將是一次質的飛躍。

我相信我能做到!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2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不會講普通話,是一件多麼尷尬的事情啊!你們有沒有不會講普通話的自身感受?那、你們是不會明白的。而我就有過這樣的自身感受,才知道那是多麼令人傷心。在10歲那年,有一次,叔叔帶著我和哥哥去了蓮花山,那裡真是美麗極了!這些各種各樣美麗的花花草草都是我們在山下所不能看到的。我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句:“哇!好漂亮的花啊!”說完這句話以後,哥哥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嗨!你的普通話好怪啊!好像跟我說的不太一樣啊。”我想:我講的也是普通話,以前的學校裡,老師和同學們講的都是這樣的普通話,為什麼到了他這兒,就變得不是普通話了呢?我的心咚咚直跳,一個上午都不好意思說話。遊玩了一個上午,我口乾舌燥,肚子也有點的餓,真想買點吃的喝的。可剛走到超市門口前,又停住了腳步,心想,我那說的不標準的普通話,肯定會引來售貨員阿姨們的嘲笑,就憑我這個說話的聲音、語氣,無奈,只好忍著。

由於我的普通話不好,平時很少說話,但也讓我養成了仔細傾聽別人的習慣。每天晚上吃飯前,爸爸總是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正好,練練我的說話,我認真地聽著,認真地看著,看播音員的說話舌尖是怎樣變化的,嘴脣是怎樣移動的。看到她們有氣質的形態和表情、聲音的時候,真是令人羨慕啊!有時候,我自己一個人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地練著。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我終於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了,家人們不用天天看我的笑話了,姐姐、哥哥和我談的話也多了!

11歲的時候,爸媽給我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他們希望在這裡,完全改掉我滿嘴的萊蕪方言。在那一刻,我感覺欣喜萬分。親戚姐妹們都非常願意和我在一起談話,也開始漸漸瞭解我,熟悉我了。我也開始熟悉他們了,其實他們不是不想和我說話,而是怕我自己覺得普通話不標準,會自卑的。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這時,我覺得我該和我的方言說聲再見了。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3

我出生在農村,國小乃至中學都是在農村上的,所以接觸到的同學,甚至老師都是一口濃重的地方方言,當然我也練就了一口地道的方言。這在當時並未引起我太大的不適,只是隱隱覺得自己說話不太洋氣罷了。等上大學到了外地,這種不適就越發明顯了。

這不,開學第一天我們就因此鬧了笑話:午飯時,我們同來的幾個人一起到飯館吃飯,席間喝湯需要幾個湯匙,於是就有人對服務員說:“請給我們拿兩個(我們方言中的‘兩個’指‘多個’)匙子。”“什麼?”服務員好像沒聽清,我們又放慢語速重複了一遍,心想這次一定聽清了,哪曾想服務員還是迷惑的看著我們,我們只好一邊說一邊比劃著,總算服務員好像明白了,只見他快步離去,很快給我們拿來了兩個匙子,我們看後不覺一愣繼而哈哈大笑:“怎麼,你們不是要勺子?”“我們是要勺子,但不只是兩個,而是多個。”“剛才你們不是說要兩個?”我們一時語塞。

如果只是這樣一個笑話,我也就把他當笑話了,但這僅僅是一個小插曲,所以,我不禁陷入了深思:是誰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對,是學校教育,就是因為我們上國小乃至中學時,普通話普及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學校的老師不僅自己不講普通話,也沒有讓學生去規範自己的語言,這就造成了我們滿口方言而不適應社會的現狀。作為一名師範生,我們將何去何從,是順著老路走下去還是改變現狀?走老路顯然是行不通的,不僅若干年後走上講臺行不通,就連眼前都過不了關,所以,我們只能改變現狀。

但真正讓我下決心改變現狀的還是課堂內外的尷尬局面。以往上學時,用方言與身邊的人交流起來很方便,但如今,只與同來的幾個人有共同語言,與其他人根本無法交流,並且與周圍人標準普通話相比,越發覺得自己的話很土氣,這使我很自卑,不僅課堂上不敢開口說話,就連生活中也很少與人交流。每當聽到別人用流利的普通話回答問題或交流時,甭提心裡多羨慕了,不僅如此,我們那些年過半百的講師教授的普通話,更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聽他們講課簡直就是一種享受,我多麼希望自己執教後也能像他們一樣啊!當然,也有個別的講師教授不用普通話,他們講的話有的`就很難理解,這就更增強了我改變現狀的決心。

決心一定,就要付諸行動,於是我為自己擬定了一份學習普通話的計劃,並買了一本學習普通話的書,按書的要求我先從學字母入手,然後是單個,再到詞、短語、最後是句子語段,我不僅從書本上學,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僅讀課文時用,還在與別人交流時大膽運用,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普通話水平提高了,我的生活學習也好生了巨大的變化,我不僅交了許多外地朋友,而且課堂上也敢回答問題了,我頓時覺得,生活很充實,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普通話的推廣,所以我要高呼:“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4

今年,我開始接任七年級年級三、四班的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既領略到了七年級學生的天真、調皮,又體驗到了新課改後師生關係的其樂融融。

由於自己是“奔四十”的人了,長期使用地方語言的語言習慣,使本來就不是十分流利的普通話變得更加生疏,但是,由於教學工作的需要,給學生上課時,我又必須使用普通話。於是我便對我的學生說;“老師的普通話講得不好,就用家鄉話來給你們上課,如果有領導和老師來聽課,那時我就用普通話。但你們上課時一定要使用普通話。” 在我看來,一方面,好象用地方話給他們講課,更能講得清清楚楚;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自己這笨拙的普通話漏洞百出,在學生面前丟了自己的面子。這麼對學生一說,我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再也不用為課堂上說普通話犯愁了,壓力一減,上課時的感覺就輕鬆多了。

哪知過了一個月,在學校組織的學生評議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教的兩個班的20名同學居然有一半以上提到我上課不用普通話。我震驚了,原來他們是非常在意的,只是懾於老師的威嚴不敢正面提出。其中有一個同學寫得讓我很感動,她說:“老師你要大膽地使用普通話,你說得不好,我們不會笑話你,我們還會鼓勵你。如果你平日不用,那麼等到領導和老師來聽課,你肯定說不好。所以你要平時練習說,有不對的地方,我們就幫你糾正,這樣你的普通話水平肯定會提高。”

從那以後我每節課的備課除了備好教材、學生外,還要認真地查閱字典,把自己認為不準確的讀音做好標記,拼上正確的讀音,在課堂上完全使用普通話。這樣講課速度儘管慢了些,但我看到同學們聽得格外認真,有些字我的發音不正確,他們不但不取笑我,還不時地給我訂正。例如有一次我在讀一道課後習題時有這樣一句話 “養牛的農民愛養貓(māo)”,我把它讀成了máo,他們一齊在下面訂正“愛養貓(māo)”,看著他們那一本正經的樣子,於是我又大聲地跟著他們讀了一遍“愛養貓(māo)”。這時,有的同學伸出了大拇指,有的同學則做出了“OK”狀手勢,我們都會心地笑了。

如今,我再也不用為上課講普通話犯愁了,因為我除了有一位不會說話的字典老師外,我還有接近一百名聰明的“學生老師”。從課堂講普通話這件事上,我徹底放下了老師高高在上、聽不進學生意見的架子,通過普通話這條紐帶,我和學生的交流多起來了,和學生們的距離拉近了,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這件事還使得我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管做什麼事都能正確地認真地去對待,並且信心十足。與學生們在一起,教學相長,其樂無窮。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5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話時時刻刻在我們的身邊,它離不開我們。我們交流要要用到它,普通話,人人都需要他!

記得在我五歲的那年,我已經學會說一些普通話了,可總是有一個字的讀音讓我讀不準——能,他的讀音是néng,可我總是把他讀成了néng。到了九歲,我還是覺得它的讀音就是讀néng,我想léng不就是“能”嗎?真搞不懂大家為什麼都把它的讀音讀成néng呢?我試著把léng的讀音改成néng,可不管我怎樣改就是發音發不準。有一次,我和同學們圍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旁邊的朋友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我老是把néng讀成léng。我後悔我沒有努力去糾正過來,我感到很難過。我下定決心要把“能”的讀音糾正好。

每天,我努力的去糾正,用錄音機把自己讀準的音全錄下來,然後用耳機塞到耳朵裡,走到哪,聽到哪,仔細的聽,認真的聽,聽的時候,我就在心裡一點點的讀,慢慢的去糾正,沒想到學會一個字簡單,要丟到一個字難啊! 過了許久,能的讀音讀的不會那麼的拗口了,可有時還是讀不準。我很快就要把這個難以解開的讀音糾正回來咯!我要加油!

在睡覺前, 我把“能”這個字的讀音在心裡讀上了100遍,睡覺時,把錄音機放在旁邊,邊睡邊想這個字的讀音,聽著聽著,進入了美夢,在美夢裡我看見我靜靜的坐在沙灘上,吹著海風,嘴裡讀著“ néng,néng,néng…”我努力著。漸漸地,我把“能”的讀音改正過來了。此時,我的臉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早上起來,我發現我終於把“能”的讀音改過來了。我跑到一個寂靜的樹林裡,張開大嘴,充滿信心的喊:我成功啦!néng,néng,耶!”

普通話,人人需要他,他帶著巨大的能量,它能讓我們互相交流,讓我們知道別人在說什麼呢!所以說,普通話也是很重要的。學好了普通話,也就學好了國語喔。讓我們去熱愛普通話、學好普通話吧!讓普通話永遠流傳下去……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6

我們生活在中國,學習普通話是必經之路,如果學不好普通話,會鬧出很多笑話。我一開始不以為然,後來,我經歷了太多的普通話的故事,我才明白普通話的重要性。

我一直前後鼻音不分,很是麻煩,比如說,有一次,爸爸過生日,我給他挑了一個禮物,然後寫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爸爸,祝你身體健康,天天快樂!”,“樂”當時忘記怎麼寫了,就用拼音代替,結果我寫成了“爸爸,祝你身體健康,天天快ne”,我仔細看了一下卡片,滿意的點點頭,放在禮物旁邊。爸爸回來了,他看到了禮物,然後看到了旁邊的小卡片,我爸爸看著看著,好像發現了什麼地方有錯,很吃力的讀了一遍:爸爸,祝你身體健康,天天快ne。爸爸叫來我,告訴我錯誤,我尷尬的笑了笑,然後就改好了,爸爸這時才露出開心的笑容。

我為了這件事,努力地練了很久,一開始,媽媽建議我多練拼音,糾正發音,我採取了意見,後來我才發現,如果這樣,我練多了就會累,如果很累,舌頭就會不“聽”話,反而越練越糟糕。正在我冥思苦想的時候,爸爸告訴了我一個好主意,可以多聽新聞,糾正發音,我半信半疑的採取了爸爸的意見,後來我發現,這個辦法真不錯,過了幾個月,我的普通話可標準了!我深有體會,看來,普通話不是一般的重要,我們一定要學好普通話呀!現在,中央領導很關注普通話的發展,加油吧!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7

你一看這個題目,你一會感到很奇怪吧!奶奶和普通話有什麼關係呢?那就聽我慢慢的說給你聽吧!

我的奶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從沒有上過學,還是後來結了婚由爺爺教會了她漢語拼音,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計算呢!雖然說我們樂亭縣算不上特別重的方言地區,但說的話還是那麼土,離普通話可是差遠了。莊前莊後說的都是清一色的家鄉話。奶奶卻在這樣的語文環境中學說起了話,你一定會感到很奇怪吧!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去年二叔在村裡開了個貨棧,聯絡全國各地的客商來這收水果、蔬菜。人一多,叔和嬸就忙不過來了,於是奶奶便主動擔負起照顧這些客商的飲食任務來,可是過了剛剛兩天奶奶便主動要求下崗了。為啥?奶奶怕髒怕累?不是?外地客商難伺候?

也不是,原來奶奶說的話家鄉味太濃,說的話外地人都聽不懂,沒法和人家溝通。於是就這樣奶奶學說起了普通話。為了學說普通話可把奶奶給憋壞了。要讓她改說了多半輩子的家鄉話多不容易呀!為此,從不聽廣播的奶奶天天抱著個收音機聽,學說普通話,硬是拉著晚天天給她念課文。更有意思的是,奶奶不敢過多地和村裡人來往了,說什麼怕自己被他們帶著還說家鄉話,看著奶奶那說普通話很不自然的樣子,我總是想笑。可又一看奶奶那認真勁,我可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呀!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一段時間,奶奶說的話總算不那麼土了,帶有普通話的味了,於是又光榮的上崗了,這下奶奶可高興了逢人便說:"還是學說普通話好呀!我還得繼續練習啊!"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8

普通話——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現在的我普通話標準、通順,但是,你們不知道,我的普通話也是從我姐姐那裡學過來的呢!不信,你瞧。

那是我五歲時發生的。一天晚上,我正在玩布娃娃,就在這時,姐姐走過來,對我說:“月月,我明天開始,教你學普通話好嗎?”我一聽,慌了神,想:我普通話本來就不標準,如果在姐姐那邊出洋相,那我的“機靈鬼”這個名字不是白當了嗎?但是,為了保住我這個名字,我做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學習普通話。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吃過早飯,就開始學習了。因為我爸爸媽媽都是銅陵人,而我是天天跟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所以我有時也會帶著銅陵的口音。首先,姐姐對我說:“今天,就從你最喜歡的水果——蘋果開始念。”於是,我就一本正經地念:“蘋果(bing go)。”這讓旁邊的爸爸媽媽,笑得前俯後仰。但是,姐姐卻沒有笑,只見她面對著我,說:“月月,你發“蘋”的時候,一定要把嘴緊閉,然後用嘴張開的聲音發出“蘋”;“果”是要把嘴變成“0”形,然後用舌尖貼住嘴的上膛,就這樣,才可以把“蘋果”這詞說好。”我半信半疑,照著姐姐的方法試了一次。咦,還真靈,我成功學會了第一個詞語。可是,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到了中午12點整,我想:如果我這樣下去,要到何時何月呀!於是,我又下定決心,一定要認真學習普通話,並且,也教長輩們學普通話。

普通話——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那麼,就讓大家一起來學習普通話吧!

最新普通話小故事 篇9

1728年,清世宗雍正帝設立“正音書館”,在全國推行北京官話。他諭令福建、廣東兩省推行漢民族共同語(舊稱“官話”),並規定“舉人生員鞏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意思是,讀書人若聽不懂官話,不會說官話,就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一個把滿語視為國語和民族標誌的滿族皇帝,此時卻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漢語普通話的上諭,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上諭頒佈後,閩粵二省的各個郡縣普遍建立了正音書院,教授官話,凡是走讀書、考試、當官之路的讀書人都要懂得官話。甚至一度規定,不會講說官話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

雍正帝的“推普”上諭不可謂沒有遠見,“推普”措施似乎不可謂不力,然而收效甚微。據記載:“初時甚為認真,無如地方官悉視為不急之務,日久皆就頹廢,至嘉慶、道光時,福建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亦改科制,廣東則更無聞矣。”

“推普”上諭儘管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但還是有一些積極作用和影響的。作為“推普”的首倡者,雍正帝為後來的張之洞等提出“官音統一天下語言”的思想和舉措奠定了基礎。1902年,張之洞、張百熙等為清廷制定《學務綱要》指出:“中國民間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動多扞格,茲擬官音統一天下語言,故自師範以及高等國小堂,均於中國文一科內附於官話一門。其練習官話,各學堂皆以用《聖諭廣訓直解》一書為準。”

顯然,張之洞等人的“推普”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雍正帝“推普”上諭的精髓,並加以發展。1909年,清政府資政院開會,議員江謙正式提出把“官話”正名為“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