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

當前位置 /首頁/文藝/聲樂/列表

關於烏孜別克族熱瓦普的知識有哪些

烏孜別克族,中國境內稱烏孜別克族,境外稱烏茲別克族,民族語言為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葛邏祿語支。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烏孜別克族熱瓦普的知識有哪些,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烏孜別克族熱瓦普的知識有哪些

烏孜別克族的熱瓦甫源於中亞,據說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中亞傳入喀什,仿製後流行於南疆。烏孜別克族的熱瓦甫和喀什熱瓦甫外形相似,只是共鳴箱要稍大些,琴頸較寬,有5 條琴絃,全部採用鋼絲絃,兩條主奏弦同定為d音,3 條共鳴弦定音為d、a、a音,是裡外八度、中間加純五度。演奏時以主弦為主,時而會彈掃共鳴弦。這種熱瓦甫音量較大,彈奏出的音樂音色明亮、渾厚,有一種不同的美。

熱瓦甫不但是少數民族喜歡的彈撥樂器,更是一件精製的純手工藝品。聰慧的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在製作工藝不變的情況下,只稍把熱瓦甫的體積縮小,精工製做出的熱瓦甫色澤考究,精巧,而且鋼絲絃還可正常發音(但不適合演奏,)是居家觀賞、朋友饋贈及收藏的佳品。

熱瓦普簡介

熱瓦普琴身為木製,音箱為半球形,以羊皮、驢皮、馬皮或蟒皮蒙面。琴頸細長,頂部彎曲。

南疆喀什一帶熱瓦甫的琴身、琴桿和琴頭上部常以獸骨鑲嵌出美麗而豐富的民族圖案,既是一種獨奏樂器,又是非常精緻的工藝品,很受旅遊者的'歡迎。

塔吉克族人民生活在“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的東部,長期與維吾爾族互相往來,不僅經濟上有著密切聯絡,在音樂文化上也有著近緣關係,熱布普和維吾爾族的多朗熱瓦普,除琴的外形十分相像外,演奏姿勢和方法也較為相同。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人民,以鷹作為傳說中的英雄形象,既有模仿飛鷹動作的舞蹈,有用鷹骨製成的笛子,就是在熱布普琴上,也有著鷹翅形的裝飾。

熱瓦普演奏方法

演奏喀什熱瓦普,坐姿或立姿均可,但身體要端正,肩部保持平正。將琴身橫於胸前,共鳴箱正置於右胸處,皮面朝上,左彎角緊貼右胸部肌肉。左手虎口託持琴桿,稍微抬高,琴面稍向外傾斜,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均可按弦取音,右手腕部抬起與琴馬平齊、夾持琴箱,用拇指和食指持握撥片、在琴馬上方彈撥琴絃發音。

撥片常用0.3釐米~0.5釐米厚的賽璐珞板製成三角形,也可用骨片、牛角片或木片製作。喀什熱瓦普的定弦,不論五絃或七絃的,高音主奏弦(外弦)都定弦為c1,四條共鳴弦的定弦為:e、A、d、g。六條共鳴弦的定弦為:#f、B、e、A、d、g或B、e、E、A、d 、g。 音域三個八度。發音明亮柔和,音量較小,音色委婉細膩,優美抒情。演奏技巧有單彈、雙彈、彈挑、滾奏、彈彈挑、掃小滾和掃連續挑彈等,外弦演奏主旋律,共鳴弦用於奏出低音或和音。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較著名的獨奏曲有《林派特》、《亞魯》、《宮特帕依》、《塔什瓦依》、《我的熱瓦普》 和 《夏地亞那》等。著名演奏家有阿吾提熱瓦普、肉再克把戲、庫爾班·依布拉音和達吾提·阿吾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