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

當前位置 /首頁/體育/太極拳/列表

如何練好太極拳起勢的動作

導語:起勢是太極拳由無極到太極的開始。起勢中的要領將貫串於整套太極拳之中。一個太極拳起勢,可以說“已盡含太極精蘊”。那麼如何練好太極拳起勢的動作呢?

如何練好太極拳起勢的動作

一、 入門

初練時,不要想過多要領,每次只想一個要領,練熟形成自然後,再想下一個。這時應以求外形正確為主。要求:立身中正,全身放鬆,二目平視,精神內守。兩手鬆掌,徐徐提起,漸漸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 -

動作要領:在兩臂未舉之前,應仔細檢查一下預備式是否符合要求,頭頸應正直鬆豎,下頜略向後收,意寓頂勁,眼向前平視。含胸拔背。然後開始做動作,這時思想要集中在動作上。-

第一步,兩臂緩慢向前輕輕抬起至高與肩平,手心向下,十指微曲,要輕靈無滯,兩臂平舉的速度確定整套太極拳的速度。做兩臂平舉時,先要意識到怎樣舉,然後再徐徐舉起,兩臂前舉時兩肘不可挺直,須有下墜之意。即使是已經練得很熟練,也要這樣做。否則,內外動作容易散亂。 -

第二步,兩臂與肩平後,由吸氣轉為呼氣,雙手下按掌心吐力。隨手下按至跨前(或跨側)掌心向下,同時屈膝下蹲,確定整套拳的高低程度。雙手下按時要用意識沉肩墜肘,使膝肘相對,兩肩不得聳起、緊張或用力。必須鬆開下沉。十指隨呼吸而張縮。下按到極點時,要撥出全部空氣,十指伸張。沉肩墜肘,兩臂前舉及兩掌下按時均須沉肩墜肘。兩肘下沉帶動兩掌下按時,要以肘尖帶動手掌,在兩掌已按到兩胯前,仍然要求墜肘。(這時的墜肘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兩肘微曲,使小臂微彎,這樣肘尖突出,仍然可以達到“墜肘”的要求。要做到坐腕。所謂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注意不要用力翹起,要自然才能把勁貫至掌根,手指也有微脹的感覺。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從兩臂上舉到兩掌下按其間不可停斷,要均勻圓活,綿綿不斷,在兩臂舉至肩平時即下落,不可停頓,要做到“似停非停”。 -

在這個階段,關鍵要練姿勢的正確、熟練、自然、協調。要調節到符合生理自然條件,特別注意不可養成前俯後仰的毛病。-

  二、 進階

這一階段要能用意念,調呼吸,熟知用法。起勢不僅是動作的開始,也是用意導引行氣的開始,全部動作在一吸一呼中完成。這時形與氣是緊密相關的,氣與意又是密不可分的,四肢動作,要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外面形式之順,是內中神氣之和。外面神氣之正,是內中意氣之中,所以能見其外而知其內也。“內外合一”是外形正的真正目的。 “起勢”也有它的'技擊攻防作用。例如(劉晚倉傳)敵人從外線用雙鳳貫耳來攻我時,我則採取起勢,將精神凝注於手背腕骨之間,用來沾取敵臂,將氣沉入丹田,仔細聽勁,或轉腰,或卷腕均能化解來-

口訣: “太極起勢精神斂,虛領頂勁呈自然。抬起雙臂鬆無滯,調和呼吸守丹田。寓意對手取外線,立肘上棚沾其腕。雕弓直放轉腰斜,雙風貫耳奏效難。” 用法還有(王輝璞傳):腕部前棚,對手將自己手腕攥著時,我將五指撮攏回收使腕部向前突出,擊其拳心而使對方身體重心傾斜後仰跌出。腕部下采,對方攥著我手往後拽時,我隨即將五指舒伸,向下向後沉採(注意鬆肩墜肘,鬆腰屈膝),此時對方及應手前撲跌或前栽。即為“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的典型用法。不僅限於此,還有一些用法及變化,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愛好者可自行領悟。-

太極拳運動全在手領(即端引),轉關在鬆肩,堅持練習則肩的骨縫自然能夠鬆開,不能勉強,肩鬆不開則轉關不靈。肩如能鬆開,則全胳膊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盪,“活潑潑毫無滯機”。所謂“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在手將起之時,要使手能承住來勢,使對方不能割斷我之神氣血脈,在承接之後,要使之能得機得勢。來脈真,機勢得,轉關自然靈動。“打拳者,手要極虛極靈,物有挨即知,即能隨機應之,不惟手,即背面全身盡是虛靈”。中氣要運到手指頭方為運足。 -

 三、登堂入室

這一階段身形要領已基本掌握並形成自然,要注重用意不用力。要做到用意精至,全神貫注。自然進入虛、靜的境界。能虛,則血脈相和;唯靜,方能達到察精觀微的境界。起勢之前,應先鎮心凝神。開始由意動,然後勁動,轉接處要一線穿成。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要練出鼓盪之勁。 -

口訣:“立身中正頂頭懸,腹內鬆靜氣騰然,三陽聚首於百會,氣沉丹田在關元。太極長拳號內勁,呼吸導引十四經。吐吶本是內家功,推陳佈新調元神”。 -

要心平氣和。以百會穴領其全身。即所謂“虛靈頂勁”。“頂勁者,是中氣上升上衝於頭頂者也,不領則氣塌,領過不唯全身氣皆在上,足底不穩,病失上懸,即頂亦失於硬,扭轉不靈,亦露笨像。是在似有似無,折其中而已。”特別要注意不要領過,一些愛好者將頂勁領過,以至於頸部僵硬,轉動不靈。自頭頂、軀幹至會陰始終要成一條直線,兩眼平視前方。要含胸拔背,小腹部要微向裡收,叫做斂腹。尾閭要收起,命門穴要飽滿,從湧泉到百會穴上下一氣貫通。全身要放鬆,摒除雜念。使腳掌腳趾貼地,腳趾無離地或抓地感覺,這樣全腳受力均衡,氣機也就自然地隨之發動。手臂棚起時,從梢節一沾而起,中節相隨,根節相摧。意念在手指肚;收胯墜肘,意達命門。迎身平肩,旋落丹田,歸於湧泉。重心落於湧泉,勁起於足跟,帶動兩臂向前並舉,小臂不能有力,舉至肩平。然後沉肘坐腕舒指,把意識送至指肚。

手臂下落時,氣血由手指甲開始通過含胸入地。意念則在手指甲。兩臂一起一落,伴隨著兩臂的起落,兩腳也同時有雙沉或雙輕的變化,不能浮,也不能重。從腳底的鬆緊分佈來,,同一只腳在沉時或輕時,還有陰陽之分。 “腳尖--腳跟--腳心”是太極拳起勢的關鍵。手臂前起時,手隨勢而起,人的重心前移至腳尖,有下沉拔開的意念。由腳 跟向腳尖,湧泉像泉水由地面向上湧起,丹田有如平靜的水,無動相,相不外露,但看不見的氣像海中的湧,一波接一波地向前湧動,是氣如海水中的能量不斷蠕動,這一剎那便必須蓄勁,蓄勁是內蓄,是氣蓄, 順著自己的氣,帶動橫隔膜的下降,使身體內的元氣、真氣引下丹田。把氣往下至尾閭, 倒運渡命門,到夾脊,變成牽動往來氣貼背, 由下向上引,融合自己的神、意、氣、勁、勢,此時發勁象似推波助瀾把對方發出去了,即為採浪花。後移時,手隨勢而沉,人的重心後移至腳跟,有自海底上拔的意念,回覆到湧泉後,依*尾閭的擺正,意氣入地,上下貫通,中空無掛礙。 -

中間胸腹至天突穴至關元。要平心靜氣,不要使橫氣填塞在胸中。胸膈橫氣要卸到腳低湧泉,要“吸氣由丹田,呼氣歸湧泉”即使不能卸到湧泉,也應當卸至丹田。將胸鬆開,胸一鬆,就能感覺到全體舒暢。

“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是太極拳的一個特點,以心行氣是心為發令者,氣是奉命而行的“傳旗”;先意動而後形動,主要是將內在意識貫注於外部動作之中。要把意念注於動作之中,而不要存想氣在體內如何執行,即是“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顯於外部動作的神態是內氣活動顯露於外的表現。一定要在鬆、靜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意識才能引導氣血下降,達到上虛下實。上虛是指上體(臍以上)虛靈;下實是指下體(臍以下)充實。並要注意氣沉丹田,再進一步從丹田沉到湧泉。氣沉丹田是在鬆靜的基礎上,通過沉肩、含胸、斂腹、鬆腰、收胯等動作在意識的引導下,有機地聯絡起來,以引導氣息下降為實現的。 -

氣沉,鬆腰,腹淨,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節節舒展。動靜虛實,開合剛柔,緩之急之。這種混合之勁就是鼓盪之勁。即從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由心氣貫串,陰陽變化而來。猶如颶風駭浪,似行雲流水,載沉載浮,大氣鼓盪。風雲莫測。太極推手中最後功夫為“爛採花”又名“踩浪花”,就是以鼓盪之勁鼓動對方,使對方如海船遇風,出入波濤之中,傾斜顛簸,立身不穩,感覺眩暈無主。太極起勢是太極拳鼓盪勁的入門練法。在起勢中練出單向鼓盪勁就可說太極起勢已登堂入室了。 -

學太極拳有一句話叫:“起勢難。”說難不是說動作的姿勢難,而是說起勢沒有動力源,因為太極拳的動,不能是自己的動,也就是說不能是配合的動。因為在起式之前沒有動力源,此時胳膊是抬不起來的,抬起來了就是人為的動、是自己動、是配合的動、是肢體運動。正確的起式應該是內動帶外動、是意動帶氣動、氣動帶形動、一動無有不動的動、即便是這樣還要有個量,也就是說,該動多少就動多少,少動一點是不到頭,多動一點就是過,就是妄動。在做手上伸時,讓人輕按、輕撫手臂面上任意一點,相互感覺一下是否“頂住了勁”。感覺像推門而不欲其響,輕了門推不開,重了門軸就要響。兩腳要像踩在棉絮之上,不能全腳踩實。太極拳要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欲在手上有內勁要從腿下求,一點有勁全身求。即所謂求“整勁”。如具有整勁,在起勢中就能體會到。可以請一人用雙手按住自己兩碗、二小臂或二大臂,起勢能輕鬆將其發出即可。

 太極拳起勢之前有六件事兒

一、正身。

正身先自下而上。腳放鬆收至踝,踝放鬆收到膝,膝放鬆收到胯,胯左右分而前包、正尾閭,尾椎放鬆下垂,沿脊椎督脈一路向上:收腹、命門後突,涵胸拔背,沉肩墜肘,順項,頂頭懸。然後,沿任脈一路下行,檢查一下各部分是否到位了。反覆三次。

 二、收心。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恬:“恬”字調心。舌抵上顎,吸氣,呼氣,隨著呼氣,把“氣”下送到小腹丹田。老百姓的話兒說得更明白:把心放到肚子裡。

淡:“淡”字從水,應著腎。溜臀坐胯,“軟槍”一頂,復“收”至命門。

虛:“氣”沿脊而上,至百會,精神放鬆。

無:“氣”自百會沿任脈而下,放到肚子裡,肢體放鬆。

真氣從之:體會肚臍的“呼吸”。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體會肚臍的“呼吸”。

反覆三次。

  三、寫意。

人立如鬆。

兩腿如立太虛:意在命門;

腦際若無所思:意在百會;

胸中空空如也:意在膻中,復下行至肚臍。

反覆三次。

 四、凝神。

視線平視前方遠處(或可參考李仲軒的說法,微上瞟),凝神片刻。

 五、調氣。

意想百會穴吸天地之氣,徐徐送至丹田。意想以有意無意為度。反覆三次。

 六、守丹。

意守丹田片刻,以勿忘勿助為佳。

這六件事兒其實就是一個事兒: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反覆放鬆入靜、體認任督二脈“小週天。

TAG標籤:起勢 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