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

當前位置 /首頁/升學畢業/大學聯考/列表

高校“雙一流”來臨 985、211註定要重新洗牌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飛了幾年的“雙一流”終於在猴年即將結束之時,有了規範性檔案為其正名。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高校“雙一流”來臨 985、211註定要重新洗牌

在此之前,已有諸多先兆↓↓↓

先是,2015年8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正式通過,“雙一流”建設成為了繼“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後,又一個以國字頭命名的高等教育發展戰略。這注定使其成為2016年高教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

然後,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宣佈失效一批規範性檔案,其中包括《關於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專案的意見》《關於補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設規劃的通知》《關於實施“重點特色學科專案”的意見》《關於繼續實施“優秀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意見》等檔案。

再次是蜂擁而上的各省斥巨資扶持本地重點高校,建設一流大學。比如,這樣的新聞頭條您肯定不會陌生:

  山東省

計劃投入50億,建設1-2所世界一流大學,6所高校進入全國百強,5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30年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廣東省

計劃投入50億,建設2所世界一流大學,17所國內高水平(理工)大學,此外還要建設110個重點學科。

  四川省

計劃建設15所國內高水平大學,30個世界一流學科,100個國內一流學科以及100個去與一流學科。

  北京

預計投入100億,推進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目前已經公佈了兩批19個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上海市

投入36億建設高峰高原學科,計劃建設20個世界一流學科,18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20%,建設過程中執行嚴格的監管和動態評估機制。

  江蘇省

15所以上高校進入全國百強,10所進入前50,100個左右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國家一流學科數,不低於全國總數的10%;2030年建成兩所世界一流大學。進入全國百強的省屬高校每年新增1億元。

  安徽省

建設1所世界一流大學,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和國內一流行列,另外安排70億用於省屬高校,實施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甘肅省

建設1所世界一流大學,5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3個世界一流學科,50個國內一流學科,1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陝西省

建設1-3所世界一流大學,5-7所國內高水平大學;50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山西省

建設1-2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3所區域一流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2020年5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2030年建成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050年再增加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建成1所世界一流大學。

  湖南省

2020年4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5個左右的學科進入全國前10%;5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或特色大學行列,2050年4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

  浙江省

建設2所世界一流大學,10所高校進入全國前100;5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100個左右學科進入全國前30%,若干學科進入全國前3。

  河南省

10年投入31億,5個左右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10個學科進入ESI前1%。

  貴州省

5年投入5個億推進區域內大學和學科“雙一流”建設。

  河北省

5年25個億,建設3個國內高水平大學以及一批國內一流學科,個別學科進入國際一流行列。

  湖北省

每年投入10-20億,2020年力爭10所以上大學進入全國百強,至少5所大學列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2030年至少2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至少10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力爭更多高校進入全國百強。2020年6個以上的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左右進入前200位,70個以上學科進入前1%,在全國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的學科數佔全國總數的10%左右,60個左右學科進入前5名,120個左右學科進入前30%。到2030年,湖北高校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國內一流行列。到本世紀中葉,湖北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國內一流大學和學科的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

  重慶市

力爭2-3所高校躋身國內一流、行業一流大學行列,建成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一流學科。

  吉林省

投入15億重點支援吉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江西省

建設1所國內高水平大學,10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個別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

  寧夏回族自治區

投入2億元重點建設寧夏大學和6個國內一流學科、10個西部一流學科

最終,在雞年鐘聲即將敲響之時,於2017年的1月25日公佈了雙一流實施辦法,將“雙一流”建設方案、遴選條件與程式、管理方式等予以明確。至此,雙一流建設正式開始。

或許,大家對於“雙一流”高校名單的關注,更甚於這個《實施辦法》。這並不奇怪,考生與家長將對於“985”、“211”的認識,延伸到“雙一流”的身上。換句話說,肯定有很多考生與家長有這樣的認識:“雙一流”是另外一種的“985”“211”。以前奔著“985”“211”報考,現在奔著“雙一流”報考就是。真的是這樣麼?非也!搞清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這個“雙一流”。

  何為“雙一流”?與“985”“211”有何區別?

簡單的說,“雙一流”就是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提高中國高等教育水平, 使更多中國高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對此,《實施辦法》中,是這樣描述的: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看到這,有沒有備受鼓舞?若干年後,不出國門就可以就讀全球名校……目前的.高三學子,若干年後在這些全球知名高校教書育人也不錯呢。

  “雙一流”是不是變相的“985”“211”?

上個世紀末,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之下,我國相繼實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經費投入,科研支撐,政策支援下,我國研究型大學和國外研究型大學的差距迅速縮小。一部分大學和學科經過近20年的積累和沉澱,已經步入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行列。在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上,進入榜單前200名的高校中,中國佔據39個席位。在2016/2017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中國56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國內地33所。

但是,也應該看到“985”、“211”所造成的教育資源極其不均衡的現實,使得“985”“211”之外的高校,尤其是那些有實力卻無“實名”的高校,面臨發展瓶頸,中國的高等教育水平也因此被拖累。在這樣的背景下,“雙一流”應運而生。

相比,“985”“211”的終身制,“雙一流”推行的是“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每5年一個建設週期。這使得更多高校看到希望,在爭創雙一流的路上更有奔頭。

  什麼樣的高校才有資格入選“雙一流”?

《實施辦法》中如此描述: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具有先進辦學理念,辦學實力強,社會認可度較高,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在改革創新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成效顯著。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應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換言之,目前大部分的985,211都是有一定的申請資格和實力的。北大陳平原教授曾這樣評價“雙一流”:“雙一流獲益的還是精英大學"。過去的幾十年裡,源源不斷的中央地方財政給養,使得985、211高校個個實力不凡,而今,申請雙一流憑藉其雄厚的實力,以及來自地方政府雄厚的資金投入,便猶如“如虎添翼”一般,申請“雙一流”自然不在話下。

當然,還有一部分在某些學科領域表現不俗的非211高校,也是很有機會入選雙一流的,比如在財經領域實力搶眼的東北財經大學,比如在外語外貿領域實力高調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比如在建築領域熠熠生輝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等。

也應該看到,雙一流建設,在促使高校彰顯辦學特色,學科特色與實力的同時,也督促部分綜合實力沒那麼強勢的985院校,彌補學科弱勢,爭創一流大學。比如部分位列985的理工類院校。

對於高三學子而言,是機會,也是挑戰

  現在選擇的雙一流,畢業之後還依舊位列雙一流榜單麼?

有進有出的彈性稽核機制,也使的部分急功近利爭創雙一流的高校,難以在雙一流的榜單上持久存在。對於高校而言,是機遇,更是巨大的考驗。對於考生家長而言,需要極大的智慧去篩選值得報考的雙一流高校。

  究竟優先考慮一流大學還是一流學科?

能兩者兼顧,肯定完美。但是很多考生都會遇到優選院校還是優選專業的難題,雙一流之下,這種糾結更甚。兩者不能兼得的情況下,是考慮一流大學的非一流學科?還是非一流大學的一流學科?這就需要結合院校的綜合實力與發展潛力,專業的學科特色與辦學水平等權衡。

對於雙一流,老樑在“ 樑挺福:高校‘雙一流’來了,985、211高校註定要重新洗牌”一文中對其進行價值判斷。其有利有弊。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之下,這個領域,這個領域的受眾,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批判,而是應對之道。所以,作為教育從業者,作為教育的每位參與者,我們更多的去看其有利之處,並充分利用,從而科學指導我們的升學規劃之路。


TAG標籤:洗牌 高校 來臨 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