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研修

當前位置 /首頁/企業管理/總裁研修/列表

企業經營管理的九大法則

企業作為一個利益實體,與生俱來的本性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此必須實現交易的最大化和風險的最小化,這可謂是企業經營之道中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關於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遊戲規則,筆者多年來通過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的觀察和思考,結合日常生活的經驗和常識加以總結出來,具有通俗易懂、簡潔明瞭,一看就懂、方便運用等特點。對此,本文將作簡要闡述。

企業經營管理的九大法則

  一、“老馬識途”法則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只要嚮導帶路就會很快到達目的地,省去盲目亂轉而耗費的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對陌生的行業、陌生的領域、陌生的專案、陌生的業務以及以企業發展中遇到從來沒有解決過的難題,一味靠自己琢磨和尋思肯定不是最好的辦法,影響時間效率不說,甚至會給企業的發展、目標和任務的完成造成嚴重影響。

比如企業地轉型期,往往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經營難題和管理難題,尤其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兩個轉折點(企業在10年左右向規範化轉型、20年左右向品牌經營轉型),如果沒有嚮導的幫助,企業很難靠自己的力量順利完成轉型。

例如,蒙牛的牛根生,在牛奶行業已經十多年,他本身就是一個好的嚮導,但是蒙牛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得益於其身後一大批的知名的品牌專家、營銷專家和管理專家,是這一群人幫助蒙牛完成了最先的發展。現在蒙牛雖然遇到發展過程中的冬天,但相信在牛根生的背後依然會有一大批專家團在幫助其出謀劃策、指導引路。

眾所周知的“小肥羊”,在國內具有相當的知名度,而且在國內飲食連鎖業排名第二(肯德基第一、麥當勞第三),但是由於當初缺乏商標意識,沒有對“小肥羊”的商標進行註冊,等到清醒過來的時候,全國遍地都是“小肥羊”,誰都無法證明自己就是第一家,商標註冊一度受阻,但在國內知名品牌專家和法律專家的幫助下,先通過國內馳名商標的認證,再進行商標註冊申請,這條路現在已經走通了。

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也如此,有許多的企業在創立初期如果向會計、律師、管理顧問諮詢一下,對所從事的行業和產業作一番深入的瞭解,也就不會貿然投資,搞得血本無順,民營企業也就不會出現在創業期就有40%的高死亡率。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內部的決策系統、財務系統、業務管理、風險系統等如果都能經過專家的問診和指導,想必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的低階管理錯誤。

另外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對於任何專案和任務,都要選用最優秀的、最有能力的人、最有經驗的人擔任指揮或負責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切忌讓能力低的人領導能力高的人,尤其是不能讓外行領導內行。讓能力低的人領導能力高的人,能力高的人會本能地處處證明自己的能力,拼命幹超越自己的能力事,當速度、規模、高度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的時候,除了失敗沒有更好的結果;外行領導內行,除了折騰內行,把內行搞爛、搞臭、搞死別無選擇。這些都是對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導致風險迭出的根由。

  二、“種牛痘”法則

按照現代醫學的研究,人體免疫系統共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由面板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組成。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特點是出生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後天性免疫)。

人在進化過程對各種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都有本能地作出反應,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但是,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並非所有的風險都進行有效的管理,對沒有經歷過的、沒有經驗的階段、過程、專案和業務,其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往往事先都處於不可預見和不可確定的狀態,為此企業就要通過生小病來防大病,通過區域性的、少量的、漸進的方式先積累經驗再進行推廣或進行大規模投資。

行業和產業如此、專案和業務如此、客戶也是如此,經營管理也是如此,都需要經歷由小到大、由點到面的試驗式推廣,這樣才能把企業的經營風險和管理風險降到最低。

“種牛痘”式接種的免疫試驗,通過風險事件試驗逐步積累經驗,刺激企業對特定的'風險生成免疫功能,是企業風險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三、信託法則(授權法則)

信任產生責任,信託和授權自古有之,尤其是在軍事活動中,如果沒有信託和授權戰事就無法進行。《孫子兵法.九變》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合。泛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將在外君名有所不受,可能是信託法則或授權法則的最早的出處了。

信託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卻起源於英國。英國的信託制度又起源於中世紀的“用益設計”。用益設計自13世紀起開始流行於英國民間,其目的是為了規避當時英國封建法律對土地等財產的移轉和處分所加的限制和負擔。當時的英國,宗教信仰十分普遍,教徒死後往往把土地等財產遺贈給教會,而當時的法律規定對教會不能徵稅,這種遺贈影響了封建君主的收益。13世紀,英王亨利三世頒佈了《沒收法》,規定誰要把土地遺贈給教會,須經君主或諸侯的許可,否則就予以沒收。

為了擺脫該法的限制,土地所有人想出一個辦法,即把土地委託給第三人使用並將經營土地的收益轉交給教會。這種做法逐漸發展到對其他財產的委託。具體做法是:甲將自己的財產轉移給乙,由乙為丙的利益持有該財產。通過這種方式,甲可以得到以下利益:逃避稅負、將財產贈與或遺贈給依法不能受贈與或遺贈的人丙等,同時,他也承擔了失去財產的風險,因為在當時,受託人作為該項財產法律上的所有人可以合法地將其據為己有。產生糾紛後,受益人的權利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英王亨利三世時衡平法院根據公平正義原則對有關當事人的權益進行了公正保護,到16世紀,最終形成了信託制度。

而企業管事管理是的授權理論卻產生很遲,上個世紀50~60年代,基於大公司面臨的等級制度弊端和管理效率低下問題,才有人提出了這一管理思想。授權是指主管將職權或職責授給某位部屬負擔,並責令其負責管理性或事務性工作。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許多企業,特別是大公司,需要減少中間管理層次,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辦事效率,以便滿足客戶的需要。授權則是一門不可少的管理藝術,充分合理的授權能使管理者們不必親力親為,從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企業發展上,以及如何引領下屬更好地運營企業。

授權是組織運作的關鍵,它是以人為物件,將完成某項工作所必須的權力授給部屬人員。即主管將處理用人、用錢、做事、交涉、協調等決策權移轉給部屬,不只授予權力,且還託付完成該項工作的必要責任。

在企業風險管理中,風險總是不確定的,甚至無法預見。所以,日常風險管理除了有基本的流程、制度以及緊急處置預案外,同時還要基於信任和委託,根據職能和職權對特定崗位人進行特別的授權,並給予信託責任,對特定的事件有啟動風險管理預案的權利以及特別緊急處置權,這是企業風險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原則。

TAG標籤:企業 管理 九大 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