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作文/列表

【必備】點評作文彙編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點評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點評作文彙編9篇

點評作文 篇1

在我的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書都有,可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詮釋愛的書。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亞米契斯,他以日記題寫了義大利的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學年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裡的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女兒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相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留溢於紙上,動人心魄。直到最後安利柯轉學了,大家的十分難過,我也為此感動的心酸酸的。

愛,是無邊無際的;愛就在你的身旁。請瞧:春天的光照耀著你;夏天的綠葉遮蔽著你;秋天的風清爽著你;冬天的雪歡快著你。這難道不是愛嗎?這難道不是已經愛充滿人間了嗎?

正如羅蘭所說的:愛是什麼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將變成黑暗。還有彭莎爾所說的: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藉的人,無懼任何事,任何人。

看了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愛,也讓我認識到了愛,只有關愛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關愛。

點評評語:春天的光照耀著你;夏天的綠葉遮蔽著你;秋天的風清爽著你;冬天的雪歡快著你。這難道不是愛嗎?這難道不是已經愛充滿人間了嗎?愛包圍著整個世界啊,多珍重。

點評作文 篇2

夜幕慢慢張開,猶如一張無邊的網,罩在校園的上空。沒有星星,沒有月亮,除了晚自習課間的片刻嘈雜就是寂靜。透過窗戶,隱約可見雨絲在燈光的輻射中輕舞飛揚,有聲無聲的雨滴不緊不慢地奏響著屬於自己的旋律。如果此刻正躺在臥室裡,靜聽窗外的風雨,那該有多好啊!可是,我終究是要回家的,在這黑暗的,飄著雨絲的,我最不喜歡的夜晚。

放學了,雨似乎下得更大了,吹打在臉上,冰冷。路面早已潮溼了,可是所有的一切並不能阻擋我們回家的熱情,狹窄的人行道除了學生還是學生。

前面的紅燈在閃動,腳下的車輪加快點轉速,綠燈一亮就可以不用在那十字路口漫長地等待了。心中打著如意算盤,車子卻怎麼也快不起來。綠燈,閃爍,斑馬線,紅燈。車子只能停在可以過去又不能過去的令人焦躁的地方了。風聲,雨聲,自行車鈴聲,汽車馬達聲,鳴笛聲,永遠是十字路口不變的旋律,面對這一切,我早已習慣了。

“這個人耳朵是不是壞了!”

刺耳的聲音從後面傳來,雖然聲音不大,卻很分明,衝進了鼓膜,又鑽進了大腦,摧殘著心臟,一股莫名的惱怒充斥全身。不知怎的,我感覺這話就是衝著我來的,因為我驀然發現自己正擋著了一個轎車的右轉彎,司機那張生氣而變形的臉還沒有縮回去呢!

“這麼吵,人家小夥子肯定沒有聽到呢!……”又一個聲音傳了過來,溫馨,溫暖,如絲絲暖流,剛剛破碎的心在瞬間縫合。順著聲音,一位阿姨闖進我的視線,一身紅色的雨衣,夾在人群中似乎並不顯眼,但是那微笑的面龐,誠摯的目光,讓那位司機滿臉羞愧。

一定是她!

一定是這位阿姨用仁慈的心包容了我的行為!

懷著萬分的感激,我不由得又回望了一眼,那鮮紅的雨衣猶如荷塘中亭亭玉立的夏荷,在這樣一個陰冷的暗夜,在路燈之下,顯得格外分明,我似乎嗅到了淡淡的荷香,溫馨,溫暖!

綠燈亮了,人群湧動,我萬分難捨,又不得不前進。對面匯聚的人潮也在湧動。一個老奶奶,蹬著三輪車吃力地前行。車後堆著的廢品似乎有些不甘寂寞,一個塑料瓶子掉落了,一個又一個塑料瓶子跟著掉落。瓶子的掉落並沒有阻止路上其它車子的前行,老奶奶匆匆忙忙下來了,在呼嘯的車輪邊蹲下了身子,我有了一種衝動——快去幫幫她!可是,紅色的雨衣又一次闖進我的眼睛,那位阿姨已經飄到了老奶奶的身邊,在一堆塑料瓶子中間蹲了下來,在老奶奶感激的目光中忙碌起來。

又一股暖流在心中盤旋,溫暖了大腦,溫暖了手腳,我也麻利地把剩下的幾個瓶子塞進了車子。阿姨微笑著望著我,似乎是讚賞,似乎是欣慰,我的眼前再一次浮現了那亭亭玉立的夏荷,似乎又嗅到了那淡淡的荷香。

我知道,這是阿姨美好的心靈發散出來的沁人的芬芳,這芬芳溫馨而持久,因為我似乎在為這股芬芳注入了鮮活的力量。

老師點評:

習作緊扣文章標題,巧妙地擷取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用充滿詩意的語言描繪了充滿芬芳的教養的真實含義,細節描寫細膩,語言乾淨利落,很具基本功。

點評作文 篇3

董小玉,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

等待中的故事

尊重的記者朋友們:

我就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進行點評。

今年與往年一樣,也是給材料,自己擬題作文。材料如下:

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請公交司機等一等他媽媽。過了一分鐘,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開始埋怨,說母子倆耽誤了大家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個作文材料雖短、事件雖小,但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兼具情感性與思想性。它弘揚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乘客們表現出的理解、體諒、關愛,展示了親情的可貴、理解的寶貴、關愛的珍貴,體現了社會的和諧與溫暖,滲透著時代的正能量。

首先,領悟材料飽含的豐富情懷。

濃濃的母子情:剛上車的小男孩為什麼讓司機等他媽媽呢?因為母親腿腳殘疾,行走不方便。兒子就成了母親的小柺杖,成了母親的小嚮導。孩子請求等待的行為,體現了他對母親的體貼和關愛,也體現了對母親的孝心與呵護。

深深的大眾愛:司機和乘客等了一分鐘,孩子的媽媽沒到,乘客們開始抱怨,認為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在現代社會,時間就是生產力,時間就是效率。在埋怨聲中,母親一瘸一拐地上車了,這時,車上所有人都沉默了。這一沉默蘊含了什麼?蘊含了對弱勢群體的憐憫、同情、尊重、包容,也蘊含了普通人的溫暖情懷。

和諧的社會情:生活中,一個平凡的小細節、小場景,隨時可以爆發由埋怨引起的爭吵,甚至鬥毆。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可貴的理性、理解、理智,同時也需要一種寧靜、溫潤、成熟的境界。這個材料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其次,剖析材料蘊含的深刻思想。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文化語境下,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強現實的針對性和鮮明的思想導向性。它能引導人們,沉靜下來、反思自己、反思社會,重新認識生命、認識價值、認識崇高。

孩子要求司機等待媽媽上車,乘客由不滿、抱怨到沉默,這一變化體現了什麼思想?體現了和諧健康的精神走向。具有而言,可以從幾點進行挖掘:

其一,寬容精神。寬容的人不會對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會一味喋喋不休地抱怨。寬容精神其實很簡單,就是停止抱怨。

其二,敬畏生命。生命是平等的,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正常人與殘疾人。只要是生命,都應當得到尊重、愛護、敬畏。

其三,道德價值。人活著,應當懷著溫柔與悲憫,保持對善良、友好、光明的渴望。把道德的善,人性的美,作為生活的良方。

其四,平和心態。平和是社會和諧的基點,平和讓人感受生命的溫情。這個材料從側面揭示了和諧心態的重要性,提醒人們保持樂觀開朗、豁達舒暢、寧靜安詳。

總的來說,這次作文不容易跑題,審題的門檻並不高,但是要寫出材料蘊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卻需要平時眼觀社會、思考社會、心繫他人、胸襟開闊、情感飽滿。寫作時,考生們既可以從情感性入手,也可以從思辨性落筆。要力爭立意深遠、視角獨特、擬題新穎,思維清晰、語言流暢,寫出人味情味思味。

點評作文 篇4

今年大學聯考,全國有近20套作文題,昨日三位名師從中評出了九宗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請你結合自己的體會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點評:命題作文幾乎佔據今年大學聯考作文題的半壁江山,天津卷則通過命題開啟一扇讓社會了解90後的窗戶。這個題目既能讓考生了解自我,又能讓他人走進90後眼中的世界。

最和諧

廣東卷:命題作文《與你為鄰》

命題作文《與你為鄰》:你我為鄰,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鄰,無法迴避,卻可有所選擇。請你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以《與你為鄰》為標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點評:這個題目可以選擇有形的鄰居或無形的鄰居來寫,既可寫實又能寫虛,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情感關係融合在與你為鄰四個字中。

最深刻

全國卷I:漫畫作文

最哲理

安徽卷:材料作文

題目:吳興雜詩(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根據你的思考或聯想寫一篇文章。題材不限,不少於800字。

點評:這個題目哲理味很濃,對學生有啟示性,發揮的空間大,有助於考查考生的價值觀。

最要命

重慶卷:命題作文難題

以難題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點評:如果問今年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最難的題目,請看重慶卷。《難題》,確實是個難題。

最時尚

浙江卷:命題作文《角色轉換之間》

題目: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銜食餵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此現象稱為反哺。

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

以角色轉換之間為題,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文體除詩歌外不限,字數在800字以上。

點評:90後的孩子如何讓65前的父母以及45前的爺爺奶奶,理解雷,聽懂冏,搞清楚槑?說實話,這道題目將中國的孝理念21世紀化了~~~贍養老人

餐桌,許多貓吃魚,就一隻貓捉老鼠,別的貓說:有魚吃還捉老鼠?

點評:唯一採用諷刺漫畫作為題目材料,貼近90後的閱讀趣味,引導考生感悟人生,從中看出考生的思想深度,能較好地彰顯考生的能力。

最低碳

上海卷:材料作文

題目: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垮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裡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點評:這個題目考可持續發展思想,可以從國家、社會、個人等不同的層次來寫,展現考生的思想層次。

最溫馨

江西卷:命題作文《找回童年》

題目:為什麼要找回童年?因為現在社會太功利了,小朋友們壓力過大,童年早已離開。

現在的社會需要純真,需要找回童年。

重點關注找回這個動詞。記敘議論都可以,文體要明確。

點評:這個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認識自我。很多孩子可能借題大發牢騷,如此未必討好。要出新就要寫出個性,不一樣的生活經歷,不一樣的尋找方式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材料。

最貼近

天津卷:命題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題目:世界似畫家筆下繽紛的色彩,世界琴絃上跳動的音符;世界因創新而進步,世界緣和諧而溫馨;世界可以存在於神奇虛擬的網路,世界更演繹著平凡真實的人生;世界說起來很大,世界其實又很小

最飄渺

北京卷:命題作文《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不限文體。

點評:就題目的立意來講,體會得出命題者佈道的苦心,但考生寫作容易不著邊際,難寫出亮點。如果把仰望星空改成幻想夢想理想,而把腳踏實地改為現實。呵呵,眼前一亮,湖北卷很有首都範兒。

點評作文 篇5

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我有一個聰明的爸爸和一個賢慧的媽媽,他們都關心我,十分疼愛我。

有一次,媽媽告訴我今天晚上吃魚,我十分高興,因為最愛吃魚了。終於該吃晚飯了,雖然媽媽正在做魚,但我已經在椅子上坐不住了,跑到媽媽身邊去催促媽媽。魚終於作成了,當媽媽把魚端到桌上時,一股香噴噴的氣味迎面撲來。剛巧那天晚上爸爸不在,我想:幸虧爸爸不在,要不然我又和上次那樣吃得少。爸爸總是跟我搶魚吃,開始吃飯了,媽媽知道我喜歡吃魚,就夾了一大塊魚肉放到我碗裡。沒過多長時間,半條魚就讓我吃完了,而媽媽還在吃那個魚頭。“媽媽,你為什麼不吃魚肉呀?”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卻說:“媽媽喜歡吃魚頭,你趕快吃吧,不快吃就涼了。”我又問:“可是魚頭沒有肉,一定不好吃嗎?”媽媽沒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直到晚飯結束,媽媽也沒有吃幾口魚。

現在我知道了,媽媽吃魚頭是為了讓我多吃魚。媽媽這樣做是因為她愛我。

爸爸是個聰明的人,爸爸跟我搶魚吃也不是他想多吃,而是他想讓我不要太自私,不能光想自己也要為他人著想,爸爸這樣做因為她愛我。(事例不具體)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的愛無處不在。早上媽媽早早地起床,為我和爸爸做飯,汗水卻爬上了媽媽的額頭。每天晚上爸爸悄悄走進我的房間,為我把蹬開的被子蓋好……

我愛你,勤勞智慧的媽媽,我愛你,聰明的爸爸,我愛你們。我愛這個家。

點評作文 篇6

“哎,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愣愣地望著窗外,星星忽明忽暗,像母親捉摸不定的心。

不遠處,傳來鄰家小女孩的聲音:“媽媽,媽媽,星星為什麼會眨眼?”我突然痴了,思緒一下子飄出去很遠、很遠…… 那時候,也是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星光,寧靜而又溫馨。我依偎著媽媽,呢喃嬌語,嬉笑不斷,媽媽手輕輕地滑過我的面頰,輕輕柔柔……呵,眼睛好累,酸酸的、澀澀的,也許是昨天沒睡好的緣故吧。我揉揉眼,手突然便溼了。時間過得奇快,一轉眼,我長大了,媽媽似乎也變了,變得陌生起來,看見媽媽,競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絲逃避的想法,為了什麼呢?是為了那本泰戈爾詩集,是為了我滔滔不絕談天論地。還是因為我在日記裡寫上了“愛情”這兩個字眼?是嗎,媽媽。是為了這些嗎?為什麼?我看見您的疑慮緊鎖在眉頭,您的懷疑閃現在眼裡,在擔心什麼呢?媽媽,女兒大了,該有自己的思想呵,您難道希望她永遠只是個漫遊仙境的小愛麗絲? 晚風輕輕地吹過,星星亮晶晶的,寧靜的夜晚,我的心海卻翻湧著波浪。“還是鎖起來的好。”朋友的勸告又在耳邊響起。是嗎?也許吧。默默地,我給抽屜加了一把鎖,小巧玲瓏。但鎖住了一切。 我不再笑語如珠了,我不再神吹鬍侃了。只是,靜靜地,當夜深人靜時,讓自己整個兒沉沒到書海里去,或者由著心的旋律在精美的日記裡徜徉,那裡方是我的世界、我的天地。我悠然自得。可是,媽媽,我敏感的媽媽呵,為何你的眉頭鎖得更緊,為何你的眼中競流出一絲淡淡的哀愁?為什麼?我的筆尖在日記本上劃過一串串深深的問號……

夜深了,一件衣服輕輕地披在了身上,母親不知何時踱到了我身邊,我一驚,下意識地蓋住了日記。抬眼看時,母親卻又默默地退了出去。我愣了愣。房間裡又靜了下來,心卻怎麼也難以平靜,筆尖無意識地從紙上劃過,窗外的蟋蟀響過幾聲顫顫的輕鳴,我的心忽地也微顫了起來。墨水滴落,洇染了一片。模糊了我的雙眼。依稀記得,兒時媽媽的手臂像溫暖的搖籃,還有那啟迪智慧的溫柔的眼眸……哦,媽媽!我合上日記本,輕輕地走出房門,可媽媽屋裡的燈光依舊亮著——媽媽在等待什麼? 我推開門,——“媽!”媽媽一抬頭,一絲絲驚喜,一絲絲詫異。“媽。今晚我陪陪你。”母親的眼角彎了,笑意從嘴角漾開。我看見有兩簇亮晶晶的東西在媽媽眼裡閃現。靠在媽媽的懷裡,我呢喃著,哦!多少天的猜疑迷惘!媽媽靜靜地聽,微微地笑:“孩子,你真的大了,知道嗎?媽媽只是擔心會失去你。”媽,女兒已經明白,媽媽一直沒變,仍是那份沉沉的愛心,仍是那份濃濃的愛意。“媽,我的抽屜再也不鎖了。”媽媽微微地笑了:“不,可以鎖,但不要鎖得太多。”溫柔的手滑過我的臉頰,那感覺又好似回到了童年。 窗外,星星亮亮的,一如從前。

語言指津:

本文是在記敘中融入抒情的成功之作。作者意在抒寫母女之間的至真至親而又不無隔膜的情懷。在此過程當中,作者不僅將事情本身寫得具體細緻,而且善於借景物抒發對人的情感。注意細節描寫以及環境的烘托。文章中思緒飄飛時的“夜晚星光”,母親蓋衣後的“墨水洇染”等,描寫與抒情相結合,使這些精彩的細節描寫,都極富情感魅力,也使文章情景交融,有動人的感染力。

點評作文 篇7

從我懂事開始,我就喜歡聽《西遊記》的故事、看《西遊記》電視。在我印象中,我至少已看過不少於十遍的《西遊記》電視和VCD了。只要電視裡播放《西遊記》,我甚至可以不吃飯,因為這,我沒少挨爸爸的“罵”。小小的我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高興、悲傷、著急、氣憤。爸爸媽媽知道我喜歡《西遊記》就給我買了一套《西遊記》的連環畫和VCD片,在電視中我第一次看見了《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形象,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金箍棒、緊箍咒。有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出去逛書店,我總要讓爸爸媽媽買回一些跟《西遊記》有關的東西。

《西遊記》中最迷人的人物是孫悟空,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上天入地,獨來獨往,無拘無束,成了孩子們理想的象徵和寄託。西行路上的八十一難以及一路的神奇怪異、動人心魄的神魔衝突,反映取經過程中遭受的磨難和艱辛。“真經”已成了“成功”和“目標”的象徵。每每我碰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孫悟空為幫助師傅唐僧取到真經,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就會勇敢起來,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

點評評語:生活中,處處有坎坷,事事有困難,如果我們真的用孫悟空的堅強意志作為我們生活的精神支柱,我想,任何事情在我們的眼中也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了。二年級的同學能從《西遊記》中有此感悟已屬不易,作者如能將感受寫得再翔實一些就更好了。

點評作文 篇8

隨著語文教育改革討論的逐步深入,人們逐漸形成一個共識:大學聯考語文標準化考試是產生當前語文教育諸多弊端的癥結所在。它捆住了廣大語文教師的手腳,窒息了語文教學的生機,也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使語文教學越來越走入死衚衕。

不久前,《中國青年報》將1998年大學聯考語文試卷分別寄給了國內幾位知名教授,其中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教授在研究了這份試卷後,寫下了這篇感想。

思維被納入固定模式我們的根本教育觀念已到了該反省的時候給我的任務是評論大學聯考試卷。

我讀了,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題目要求就費了極大的勁,有的至今也沒有弄得太清楚。這兩大部分、六大項、三十五小題、十大頁,據說有一萬二千字的標準化的考題,形成一種無法抗拒的力,要把我的思維強行納入某一種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剛性的模式中,進而控制我的心靈:我感到生命的窒息,陷入了莫名的恐怕與痛苦之中。

而且我知道這種"考試"的威力:你(或許還有你的家庭)未來的命運都掌握在它的手中,你必須臣服。記得魯迅曾提到有一種"山羊",它能夠"率領羊群,悉依它的進止";在我的感覺中,這種"考試"其實就是更為高明的"帶頭羊"。於是,眼前幻化出一幅"漫畫":"山羊"在前面走著,"胡羊們(千百萬的學生,連同他們的老師、家長),就像魯迅所描寫的,"成了一長串,挨挨擠擠,浩浩蕩蕩,凝著柔順有餘的顏色,跟定他匆匆地競奔它們的前程"。魯迅說:"我看見這種認真的忙迫的情形時,心裡總想開口向它們發一句愚不可及的疑問--‘往哪裡去?!"(《華蓋集續編·一點比喻》)這才是要害所在:"往哪裡去?!"客觀地說,考試本身就是帶有一定的引導性的,並且也總是要遵循一定的規範的,由此造成的某些弊端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從根本上取消考試--"文革"中也真的這麼做了,其理由之一就是要根除考試的弊端,其結果是造成了更大的危害。這一段歷史,是我們今天重新審視考試之弊時所不能忽視的,那是一條線,我們的反省不能走向那樣的極端。因此,所要討論與質疑的不是考試本身,而是考試所要引導的方向,也就是魯迅所說的"往哪裡去"的問題。具體地說,就是要追問考題的背後,所暗含的預設的課程標準、培養目標,而這又必然追問到根本的教育觀念上去。人們對目前語文大學聯考的種種不滿,包括本文開頭所描述的考題給我帶來的恐懼和痛苦,說到底,就是因為在這些"教育的原點"上出了問題。我們的反省,應該深入到這些根本問題的冷靜的思考與討論上。這樣的討論必須是民主的,應該讓不同的意見充分發表,並展開充分而平等的討論。

作文大量出現"父母雙亡"沒有個人意志想象創造空間迫使考生瞎編我注意的是考題的兩個特點。先看第一部分題目,要求考生判斷拼音、寫字、詞語(包括成語)運用的正確與否,判斷句意明確與否,判斷文章的排列、表述恰當與否,判斷對文章的理解正確、準確與否……等等。這裡,可注意之點有二:一是偏向於對考生(教育物件)的判斷力、理解力的要求,而要求考生理解判斷的主要是報刊上的文章與科技文章;二是對考生思維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思維的正確、明確、準確、恰當與精密,而對正確性、準確性……的理解又是十分機械而刻板的,實際上是按照"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去要求考生。孤立地看,要求本身似乎並無問題,但如果聯絡著想象力、情感力、感悟力、形象思維的能力,以及思維的創造性、批判性(逆向思維)……等等,就不得不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此片面的考試標準,究竟預設著怎樣一個語文教育與人才培養目標?這就要說到考題中的作文部分。本來這部分是可以讓考生髮揮他(她)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但我們所看到的題目卻是:"現今中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差異較大,有的像雞蛋殼那樣脆弱,有的卻很堅韌。那麼你是怎樣的呢?……寫一篇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很容易就注意到,題目的前提--對現今中學生心理素質的評價是成年人作出的,或者說是社會流行的一種看法,而且也是社會所關注的;卻並非考生(教育物件)的自我評價,也未必是他們所關注,感興趣,真正有話要說、可說的。而且題目本身:《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就已經規定了寫作的內容、價值取向。這實際上就是要把考生的思維與寫作,納入到一個早已預設好的,符合社會公共意志與規範的,幾乎沒有個人意志、想象、創造空間的模式之中,而且是強制性的。

寫到這裡,我才明白,我面對考卷所產生的壓抑感,以至於恐懼與痛苦,就是這樣產生的。考生是年輕人,當然不會有我這樣複雜的,並且是無可奈何的反應,他們有自己的應付辦法,就是瞎編--於是這屆考試中就出現了大量的"父母雙亡"的"考驗"下"戰勝脆弱"的"假話"。我從這孩子們的扭曲的"反抗"中看到了心靈的可怕的扭曲--想想看,隨意拿父母的死亡"做"文章,這意味著什麼?!"標準化"造成人格缺陷忽略獨立自由精神的培育可能使受教育者走向反面於是,我終於明白,這樣的"標準化"的試題,實際上已經規定了一種所要培養的"人才標準"。這將是怎樣的一種"人才"呢?他們有一種很強的能力,能夠正確(無誤)、準確(無偏差)地理解"他者"(這"他者"在學校裡是老師、校長,在考試中是考官,以後在社會上就是上級、長官)的意圖、要求;然後把它化作自己的意圖與要求,如果做不到,也能自覺地壓抑自己不同於"他者"要求的一切想法;然後正確、準確、周密地,甚至是不無機械死板地貫徹執行,所謂一切"照章(規定,社會規範)辦事",做到恰當而有效率,並且能夠以明確、準確,邏輯性極強而又簡潔的語言文字,做出總結,並及時向"他者"彙報。這樣的人才,正是循規蹈矩的標準化、規範化的官員、技術人員與職員。他們能夠提供現代國家與公司所要求的效率,其優越性是明顯的;但其人格缺陷也同樣明顯:一無思想,二無個人的創造性,不過是能幹的奴隸與機械的工具,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也是"齒輪與螺絲釘",而且是國家機器與商業機器上的雙重的"齒輪與螺絲釘"。

這裡,我們所面對的,正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悖論:一方面,它確實需要培養有能力有效率的專門科學技術人才(包括技術官員),但同時它又存在著使人工具化、奴隸化的陷阱與危險。我們今天大學聯考的弊端與暴露的教育危機,並不在於對知識、能力的訓練本身,而是我們走向了"科學主義"的極端,一方面知識、能力的訓練陷入了繁瑣哲學,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為教育的根本對人的心靈、智慧的開發,對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與個性的教育,獨立、自由精神的養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與控制受教育者的心靈的反面--我們之所以如此尖銳地提出"向哪裡去?!"的問題,正是出於這樣的危機意識。因此,我們有必要提出呼籲:請解放我們的孩子,連同他們的老師與家長,甚至包括考官們(作為個人,他們十分辛苦,也並無責任),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讓我們的教育從科學主義與繁瑣哲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失去了靈魂的教育功能觀念與相應體制中解放出來。

點評作文 篇9

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人想過愛是什麼?說實話,我也沒有想過愛是什麼。但這世界有了愛,才能五彩繽紛,有了愛,才能幸福。雖然上帝讓我們擁有了眼睛,體會到了光明;擁有了耳朵,聆聽到了美好的聲音;擁有了嘴巴,傾訴出了心中的愛;擁有了心靈,體會出了世間的冷暖。上帝也讓我們擁有了思維,但卻未告訴我們愛是什麼?

愛究竟是什麼?愛是一種可以讓人從凍結的心靈中解脫出來的溫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這樣一個男孩,坐到了這個靠近垃圾筐的窗邊的角落裡,他同這個位子一樣讓人感到討厭。

父親的下崗,母親又跟了別人,使男孩的心靈凍結了起來。他感覺自己像排球一樣,被父母拋來拋去。他放棄了心愛的籃球,開始抽菸,酗酒,打架。他明白班主任把他安排到這個位子上的用意,垃圾是該和垃圾在一起的。

不久,班上換了班主任。垃圾筐也換了地方。在不經意間他發現窗外多了一株向日葵,朝著燦爛的陽光綻放驕傲的笑臉。男孩的心被觸動了。從那天起,男孩的桌子上有了一行用刀刻上的文字,抽屜裡面偶爾也會出現幾個本子,一支筆,一個蘋果……從那天起,籃球場上偶爾也會看到他的身影。

班裡的座位換了一次又一次,但男孩始終未離開過那唯一能看見那株向日葵的座位。

笑容重回到了男孩的臉上,他改掉了以前的惡習,英姿颯爽地馳騁在籃球場上。男孩的成績也驚人地上升,在班上名列前茅。每當班主任宣佈他的成績時,他們都會相視一笑。

原來,那是老師用自己熱情的心以及對學生的關愛,融化了男孩冰凍的心靈,讓他重新體會到了溫暖、體會到了愛。

愛是什麼?愛是一種永恆的支撐。

阿基米德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很多時候,促使我們成功做好每一件事的關鍵,在於找對了那個支點,找對了支撐我們前進的動力。這種動力的力量巨大得讓人難以想象。他絕對是源源不斷、持之以恆地支撐著我們前進的。愛便是這樣一種支撐。

陸幼青在《死亡日記》中展現出的與病魔搏鬥的堅強精神,也正是源於他對家人的關懷,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嚮往。《悲慘世界》中。冉阿讓改過自新,做個誠實善良的人的精神力量也源自於主教對他的寬容與理解。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很容易發現,其實這都是一種偉大無私的愛在改變著我們所作所為。

物理學家將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支撐;音樂家將整個未知的旋律世界作為自己的支撐;文學家又將對虛幻世界的描繪作為自己的支撐……但透過這些,穿越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作為,我們都應掘到一種更本質,更純潔,更自然的精神力量可以支撐起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痛苦時,在我們失意時。

這與那些其他的支撐相比,是更容易觸及我們內心深處的。這就是愛,一種偉大的精神支撐。

歌德曾經說過:“愛是真正促使人復甦的動力。”愛是什麼,它為什麼有使人復甦的能力?那是因為愛讓人們對生命擁有了渴望;愛讓我們懂得了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愛是什麼?愛是一顆璀璨的珠子,它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增添了道路兩旁的顏色。

原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榮耀,愛是鼓勵,愛就是在困難面前敢於分擔……

上帝雖然沒告訴我們愛是什麼,但他卻給了我們證實愛的能力。愛的到來,讓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個世界處處充滿了愛,處處暖人心,愛就是如此簡單。

五年級:張易馨

點評:開頭打動人心,具有真情實感。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通過豐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襯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質。一些精妙詞語的使用,無形中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描寫細膩,生活氣息濃厚,遣詞造句準確傳神。小作者的文章有超過小作者年齡般的成熟。

TAG標籤:點評 彙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