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總結/列表

軟體測試期末總結

第一章

軟體測試期末總結

1:軟體缺陷的定義

bug :描述軟體失敗的詞彙很多,總之都是因軟體執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統稱為bug

bug定義:

(1)軟體未達到產品說明書中已經標明的功能;

(2)軟體出現了產品說明書中指明不會出現的錯誤;

(3)軟體未達到產品說明書中雖未指出但應當達到的目標;

(4)軟體功能超出了產品說明書中指明的範圍;

(5)軟體測試人員認為軟體難以理解、不易使用,或者終端使用者認為該軟體使用效果不良。

軟體缺陷特徵:

“看不到”——軟體的特殊性決定了缺陷不易看到

“看到但是抓不到——發現了缺陷,但不易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所在

軟體缺陷產生原因:軟體產品說明書(需求)56%;設計27%;

編寫程式碼7%;其他10%。(圓餅圖)

2:IEEE將軟體可靠性定義為:系統在特定環境下,在給定的時間內無故障執行的概率。

3軟體測試的定義

在IEEE提出的軟體工程標準術語中,軟體測試被定義為: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執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楚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4:軟體生命週期:一個軟體生命週期包括制定計劃、需求分析定義、軟體設計、程式編碼、軟體測試、軟體執行、軟體維護、軟體停用等8個階段

5軟體測試的物件:

軟體測試不只是對程式的測試。

軟體測試貫串於軟體定義和開發的整個過程。

軟體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需求規格說明、概要設計規格說明、詳細設計規格說明以及源程式都是軟體測試的物件。

6:軟體測試的基本問題軟體測試應回答4個問題(WWWH):(1)測試由誰來執行(Who)。(2)測試什麼(What)。(3)什麼時候進行測試(When)。(4)怎樣進行測試(How)。

7:軟體測試的目的(1)測試是程式的執行過程,目的在於發現錯誤;不能證明程式不存在錯誤(除非僅處理有限種情況)。(2)檢查系統是否滿足設計要求。(3)一個好的測試用例在於發現了還未曾發現的錯誤;一次成功的測試則是發現了錯誤的測試。

8:軟體測試的週期是“測試->改錯->再測試->再改錯”這樣一個迴圈過程。

9:測試停止的依據(標準)第一類標準:測試超過了預定時間,則停止測試。第二類標準:執行了所有的測試用例,但並沒有發現故障,則停止測試。第三類標準:使用特定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案作為判斷測試停止的基礎。第四類標準:正面指出停止測試的具體要求,即停止測試的標準可定義為查出某一預訂數目的故障。第五類標準:根據單位時間內查出故障的數量決定是否停止測試。

10軟體開發幾種模式及其優缺點

(1)大棒開發法

源於能量爆發創造宇宙,萬物都由能量和物質積聚而成的理論,但如果不是遵循某種正確的排列和組合,形成的將不是預先期望的事物。大棒模式與上述理論一樣:一大堆能量(這裡指開發軟體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放在一起,巨大的能量進行釋放,通常的結果可能是產生了優秀的軟體產品或成為一堆“廢品”(不成功的軟體)。

優點:思路簡單,通常可能是開發者的“突發奇想”

1

缺點:開發過程是非工程化的,隨意性大

關於測試:有的較簡單,有的則非常困難

(2)邊寫邊改法採用邊寫邊改法的軟體開發通常只是有了比較粗略的想法就開始進行簡單的設計、然後進行較長的反覆編寫、測試與修復這樣一個迴圈的過程。在認為無法更精細的描述軟體產品要求時,就釋出產品。優點:能夠較為迅速的展現成果,適合需要快速製作而且用完就扔的小專案,如示範程式、演示程式等。缺點:其編碼和測試可能將是長期的迴圈往復的過程。

(3)瀑布法瀑布模式是將軟體生命週期的各項活動,規定為按照固定順序相連的若干個階段性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終得到軟體產品。優點:易於理解;調研開發的階段性;強調早期計劃及需求調查;確定何時能夠交付產品及何時進行評審與測試。缺點:需求調查分析只進行一次,不能適應需求變化;順序的開發流程,使得開發中的經驗教訓不能反饋到該專案的開發中去;不能反映出軟體開發過程的反覆與迭代性;沒有包含任何型別的風險評估;開發中出現的問題直到開發後期才能夠顯露,因此失去及早糾正的機會。

(4)快速原型法

根據客戶需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使用者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完成可演示的產品。這個產品只實現最重要功能,在得到使用者的更加明確的需求之後,原型將丟棄。

(5)螺旋模式法螺旋模式是瀑布模式與邊寫邊改演化模式相結合,並加入風險評估所建立的軟體開發模式。主要思想是在開始時不必詳細定義所有細節,而是從小開始,定義重要功能,儘量實現,接受客戶反饋,進入下一階段,並重覆上述過程,直到獲得最終產品。每一螺旋(開發階段)包括5個步驟:①確定目標,選擇方案和限制條件。②對方案風險進行評估,並能解決風險。③進行本階段的開發和測試。④計劃下一階段。⑤確定進入下階段的方法。優點:嚴格的全過程風險管理;強調各開發階段的質量;提供機會評估專案是否有價值繼續下去。

11測試執行過程的三個階段

(1)初測期

——測試主要功能和關鍵的執行路徑,排除主要障礙。

(2)細測期

——依據測試計劃和測試大綱、測試用例,逐一測試大大小小的功能、方方面面的特性、效能、使用者介面、相容性、可用性等等;預期可發現大量不同性質、不同嚴重程度的錯誤和問題。

(3)迴歸測試期

——系統已達到穩定,在一輪測試中發現的錯誤已十分有限;複查已知錯誤的糾正情況,確認未引發任何新的錯誤時,終結迴歸測試。

第二章

1:軟體測試和缺陷修復的代價:

(1)不能修復所有的軟體故障

——原因:①沒有足夠的時間;②修復的風險太大;③不值得修復;④不算真正的軟體缺陷;。

——結論:關鍵是要進行正確的判斷、合理的取捨,根據商業風險分析決定哪些故障必須修復,哪些故障可以不修復。

(2)軟體測試的代價

——工作原則:就是如何將無邊無際的可能性減小到一個可以控制的範圍,以及如何針對軟體風險做出恰當選擇,去粗存精,找到最佳的測試量,使得測試工作量不多也不少,既能達到測試的目的,又能較為經濟。

2:什麼是軟體測試策略?

——是軟體工程為完成測試過程定義的一個模板。該模板應該提供可以用來檢驗一小段原始碼是否得以正確實現的底層測試,同時也要提供能夠驗證整個系統功能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高層測試。某種測試策略必須為管理者提供一系列重要的階段標誌(里程碑)。測試的進度必須是可測量的。

2

3: 靜態測試與動態測試

(1)靜態測試:靜態測試不實際執行軟體,主要是對軟體的程式設計格式、結構等方面進行評估。靜態測試包括程式碼檢查、靜態結構分析、程式碼質量度量等。它可以由人工進行,也可以藉助軟體工具自動進行。靜態測試方法也可利用計算機作為對被測程式進行特性分析的工具,但與人工測試方式有著根本區別。另一方面,因它並不真正執行被測程式,只進行特性分析,這又與動態方法不同。所以,靜態方法常常稱為“分析”,靜態測試是對被測程式進行特性分析方法的總稱。

(2)動態測試

動態測試的主要特徵是:

——計算機必須真正執行被測試的程式,通過輸入測試用例,對其執行情況即輸入與輸出的對應關係進行分析,以達到檢測的目的。

動態測試包括:

((1))功能確認與介面測試

((2))覆蓋率分析

((3))效能分析

((4))記憶體分析

4:按照測試規劃的不同出發點,軟體測試方法可以分為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兩大類

基於產品功能的測試,目的是檢查程式各個功能是否能夠實現,並檢查其中的功能錯誤,這種測試方法稱為黑盒測試(Black-box Testing)方法。

——黑盒測試又稱為功能測試、資料驅動測試和基於規格說明的測試。它是一種從使用者觀點出發的測試,一般被用來確認軟體功能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

基於產品內部結構的測試,目的是檢查內部操作是否按規定執行,軟體各個部分功能是否得到充分使用,這種測試方法稱為白盒測試(White-box Testing)方法。

——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邏輯驅動測試或基於程式的測試,一般用來分析程式的內部結構 5:軟體測試過程流程(圖

6:單元測試針對每個程式的模組,主要測試5個方面的問題:——模組介面、區域性資料結構、邊界條件、獨立的路徑和錯誤處理。(圖

單元測試的執行過程:

在單元測試時,如果模組不是獨立的程式,需要設定一些輔助測試模組。輔助測試模組有兩種:(1)驅動模組(Drive)用來模擬被測試模組的上一級模組,相當於被測模組的主程式。它接收資料,將相關資料傳送給被測模組,啟動被測模組,並打印出相應的結果。

2)樁模組(Stub)用來模擬被測模組工作過程中所呼叫的模組。它們一般只進行很少的資料處

理。

驅動模組和樁模組都是額外的開銷,雖然在單元測試中必須編寫,但並不需要作為最終的產品提供給使用者 (圖)

7:整合測試

(1)、非增量式測試與增量式測試的比較

非增量式測試的方法是先分散測試,然後集中起來再一次完成整合測試。假如在模組的介面處存在錯誤,只會在最後的整合測試時一下子暴露出來。

增量式測試是逐步整合和逐步測試的方法,把可能出現的差錯分散暴露出來,便於找出問題和修改。而且一些模組在逐步整合的測試中,得到了較多次的考驗,因此,可能會取得較好的測試效果。

(2)、自頂向下與自底向上增量式測試的比較

自頂向下增量式測試:

——主要優點在於它可以自然的做到逐步求精,一開始就能讓測試者看到系統的框架。

——主要缺點是需要提供樁模組,並且在輸入/輸出模組接入系統以前,在樁模組中表示測試數

據有一定困難。

自底向上增量式測試:

——優點在於,由於驅動模組模擬了所有呼叫引數,即使資料流並未構成有向的.非環狀圖,生

成測試資料也無困難。

——主要缺點在於,直到最後一個模組被加進去之後才能看到整個程式(系統)的框架。

8:什麼是迴歸測試?

——在整合測試策略的環境中,迴歸測試是對某些已經進行過的測試的某些子集再重新進行一遍,以保證上述改變不會傳播無法預料的副作用或引發新的問題

——在更廣的環境裡,迴歸測試就是用來保證(由於測試或其他原因的)改動不會帶來不可預料的行為或另外的錯誤。

迴歸測試可以通過重新執行所有的測試用例的一個子集人工地進行,也可以使用自動化的捕獲回放工具來進行

第三章

1:等價類劃分法是一種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測試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它將不能窮舉的測試過程進行合理分類,從而保證設計出來的測試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使用等價類測試主要有兩個動機:希望進行完備的測試儘可能的避免冗餘

對於測試來講:整個集合就提供了一種完備性,而互不相交可保證一種形式的無冗餘性。

(1)

(2) 弱一般等價類測試—基於單缺陷假設定義:通過選擇每個等價類(區間)中的一個變數實現,確定測試用例的個數。(圖 強一般等價類測試—基於多缺陷假設定義:通過選擇每個等價類(區間)的笛卡爾積的

每個元素確定測試用例的個數。(圖

(3) 弱健壯等價類測試——健壯體現在它考慮了無效值,弱是因為它基於單缺陷

假設。定義:①對於有效輸入,確定有效類中的一個值;②對於無效輸入,

確定測試用例中擁有一個無效值,並保持其餘的值都是有效

強健壯等價類測試——健壯要考慮無效值,強是指多缺陷假設。定義:從所有等價類笛

卡爾積的每個元素中確定測試用例。. (4)

2測試用例的定義:

(1)測試用例是為特定的目的而設計的一組輸入、執行條件和預期結果的資訊組合。

(2)測試用例是測試執行的最小實體

3:測試用例設計書寫標準

識別符號——惟一標識每一個測試用例測試項——準確的描述被測試的物件及其特徵測試環境要求——執行該測試用例需要的測試環境輸入標準——執行測試用例的輸入需求(這些輸入可能包括資料、檔案或者操作)輸出標準——按照指定的環境和輸入標準得到的期望輸出結果測試用例之間的關聯——標識該測試用例與其它的測試(或其它測試用例)之間的依賴關係

4:NextDate函式的等價類劃分

再將NextDate函式的有效等價類細分如下:

month變數的有效等價類:

M1:{month=4,6,9,11} M2: {month=1,3,5,7,8,10}

M3: {month=12} M4:

{month=2}

day變數的有效等價類:

D1:{1≤day≤28} D2: {day=29} D3: {day=30} D4: {day=31}

year變數的有效等價類:

Y1: {year是閏年} Y2: {year不是閏年}

考慮各種有效的輸入情況,程式中可能採取的操作有以下六種:

a:1day+1

a:2 day=

a:3month+1

a:4month=1

a:5year+1

5:邊界析法就是重點對輸入或輸出的邊界值進行測試的一種黑盒測試方法。通常邊界值分析法是對等價類劃分法的補充,其測試用例來自等價類的邊界。

怎樣用邊界值分析法設計測試用例?

(1)首先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或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該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

(2)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資料,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 6:邊界值法選擇測試用例的原則:

(1) 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範圍,則應取剛達到這個範圍的邊界值以及剛剛超過這個範圍邊界的值作為測試輸入資料。

(2) 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個數,則用最大個數、最小個數和比最大個數多1個、比最小個數少

1個的數作為測試資料。

(3) 根據程式規格說明的每個輸出條件,使用原則(1)。

(4) 根據程式規格說明的每個輸出條件,使用原則(2)。

(5) 如果程式的規格說明給出的輸入域或輸出域是有序集合(如有序表、順序檔案等),則

應選取集合中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元素作為測試用例。

(6) 如果程式中使用了一個內部資料結構,則應當選擇這個內部資料結構的邊界上的值作為測

試用例。

(7) 分析程式規格說明,找出其它可能的邊界條件。

7:構造決策表步驟:(1)確定規則的個數。有n個條件的決策表有2n個規則(每個條件取真、假值)。

(2)列出所有的條件樁和動作樁。(3)填入條件項。(4)填入動作項,得到初始決策表。(5)簡化決策表,合併相似規則。若表中有兩條以上規則具有相同的動作,並且在條件項之間存在極為相似的關係,便可以合併。合併後的條件項用符號“-”表示,說明執行的動作與該條件的取值無關,稱為無關條件。

第四章

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針對被測單元內部是如何進行工作的測試。它根據程式的控制結構設計測試用例,主要用於軟體或程式驗證。

1測試人員圖論

一、圖(又叫線性圖)

是一種由兩個集合定義的抽象數學結構,即一個節點集合和一個構成節點之間連線的邊的集合。 (1)圖的定義: G=(V,E) V={n1,n2,,nm},E={e1,e2,,ep} 其中每條邊ek={ni,nj}是一個無序對偶, ni,nj ∈V 我們通常把節點看做是程式語句,邊表示控制流。 對於測試:

2)節點的度

定義:節點的度是以該節點作為端點的邊的條數。我們把節點n的度記做deg(n)。

如果節點表示物件,邊表示訊息,則節點(物件)的度表示適合該物件的整合測試範圍。

3)路徑

路徑的定義:路徑是一系列的邊,對於序列中的任何相鄰邊都擁有相同的端點(節點)。

路徑可以描述為一系列的邊,也可以描述為一系列的節點。一般更常見的是節點序列。 定義:節點ni和nj是連線的,若且唯若它們都在同一條路徑上。 “連線性”是一種圖的節點集合上的等價關係。 它有三個特性:

自反性:每個節點都在到其本身長度為“0”的路徑上

對稱性:如果 (ni, nj) 在一條路徑上,則 (nj, ni)也在同一條

5)元件

定義:圖的元件是相連節點的最大集合 壓縮圖是為測試人員建立的一個簡化機制。 定義:給定圖G=(V, E), 其壓縮圖是用壓縮節點替代每個元件後構成的圖。 性質:給定圖的壓縮圖是唯一的。 對於測試的意義:元件是相對獨立的,因此可以單獨測試 定義:圖G的圈數V(G)=e-n+2p,其中: e是G中的邊數 n是G中的節點數 p是G中的元件數(區域數) 6)壓縮圖 路徑上 path 傳遞性:if (ni, nj) path and (nj, nw) path, then (ni, nw) 4)連線性 (7)圈數(圈複雜度) V(G)的值給出了組成基本集的獨立路徑上界,也就是覆蓋所有基本路徑所需的測試用例上界。 其他圈複雜度計算辦法: 1流圖中區域的數量對應於環型的複雜性;2給定流圖G的圈複雜度V(G),定義為V(G)=E-N+2,E是流圖中邊的數量,N是流圖中結點的數量;3,給定流圖G的圈複雜度V(G),定義為V(G)=P+1,P是流圖G中判定結點的數量。

2有向圖(控制流圖)

有向圖對一般圖稍微做了改進:邊有了方向的含義。 (1)有向圖的定義: D=(V,E) V={n1,n2,,nm},E={e1,e2,,ep} 其中每條邊ek=<ni,nj>是一個有序對偶, ni,nj ∈V 在有向邊ek=<ni,nj>中,ni是開始節點,nj是終止節點。

)路徑和半路徑

定義:(有向)路經是一系列的邊,使得對於該序列中的所有相鄰邊對偶ei,ej來說,第一條邊的終止節點是第二條邊的初始節點。

環路是在同一個節點上開始和結束的有向路經。

(有向)半路經是一系列的邊,使得對於該序列中至少有一個相鄰邊對偶ei,ej來說,第一條邊的初始節點也是第二條邊的初始節點。或第一條邊的終止節點也是第二條邊的終止節點。

3試覆蓋率:用於確定測試所執行到的覆蓋項的百分比。測試覆蓋率可以表示出測試的充分性,在測試分析報告中可以作為量化指標的依據,測試覆蓋率越高效果越好。測試覆蓋率包括功能點覆蓋率和結構覆蓋率

白盒測試中的邏輯覆蓋方法有以下6種:

1) 語句覆蓋

2) 判定覆蓋

3) 條件覆蓋

4) 判定-條件覆蓋

5) 組合覆蓋

6) 路徑覆蓋

4路徑測試方法是在控制流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控制結構的環形複雜度,匯出執行路徑的基本集,再從該基本集設計測試用例。

基本路徑測試方法包括以下4個步驟:

(1)畫出程式的控制流圖。

(2)計算程式的環形複雜度,確定獨立路徑條數。

(3)匯出基本路徑集,確定程式的獨立路徑。

(4)根據(3)中的獨立路徑,設計測試用例的輸入資料和預期輸出。

基本路徑測試方法是在控制流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控制結構的環形複雜度,匯出執行路徑的基本集,再從該基本集設計測試用例。基本路徑測試方法包括以下4個步驟:

(1)畫出程式的控制流圖。

(2)計算程式的環形複雜度,確定獨立路徑條數。

(3)匯出基本路徑集,確定程式的獨立路徑。

(4)根據(3)中的獨立路徑,設計測試用例的輸入資料和預期輸出。

畫出控制流圖:

如右圖所示

計算環形複雜度: V(G)=e-n+2p

10(條邊)- 8(個節點)+ 2X1 = 4

匯出獨立路徑(用語句編號表示)

路徑1: 4→6→9→12→13→4→14

路徑2: 4→14

路徑3: 4→6→7→14

路徑4: 4→6→9→10→13→4→14

1. 基本概念

控制流測試是面向程式結構的測試,控制流圖和測試覆蓋準則一旦確定,即可產生測試用例。資料流測試是面向程式中的變數。

程式變數的作用:

(1)儲存資料 (2)引用資料

形如:y=X+Z,if P then S else T

軟體測試期末總結 [篇2]

工作剛滿三個月,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內,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對軟體的熟悉與理解

2. 跟隨開發人員對軟體的改進進行了跟蹤測試,利用功能組合的方法,對各種工具進行了測試,提交Bug共計405個,已驗證關閉268個。

3. 對軟體使用者手冊和管理員手冊的一部分進行了測試與更改,期間也加深了對該軟體各個功能的理解

對已經實現的功能基本上都進行了測試,對軟體使用上的改進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期間也瞭解了軟體的功能需求,主要是對客戶端伺服器端及方案設計器進行了功能測試。在這段時間裡學到了不少東西。

在這段期間軟體根據使用者的反饋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基本上每天都會有變化,我跟據開發的進度一直在不斷的測試,對新增加的工具邊使用邊學習,提交缺陷報告,並及時與開發人員進行溝通處理有歧異的缺陷報告,反覆驗證修復後的缺陷。直到上一週利用他們出差的時間,我有對以前測試過的工具重新進行了更深一層的的組合測試。 通過這段時間的改進,軟體的各項功能已經越來越全面,

目前軟體的基本功能都已實現,致命錯誤越來越少,

期間也試用了自動化效能測試工具LoadRunner,由於軟體還沒有整體完成,在使用中不好匹配協議,現在正在熟悉另一個自動化工具RationalRobot來進行效能測試。

下半年,主要工作時是:

1. 隨著軟體的逐步完成,將細化功能測試並及早的著手準備效能測試,介面測試,易用性等其他方面的總體測試,

2. 測試所有與本軟體有關的文件

3. 解決所有遺留的有歧異的缺陷報告,參照提交的缺陷報告進行迴歸測試。

4. 隨著其他專案的開展著手準備測試前期的工作。

具體的工作實施安排還將根據專案組的工作進展和規劃進行調整。

軟體測試期末總結 [篇3]

時光荏苒,如今12年的帷幕已經謝下,13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在公司高層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佰騰科技又走過了一年。而我也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同事的幫助下完成了2012年我所負責的工作,以下就是我對過去這一年的工作總結:

一、測試工作及經驗

作為軟體部測試組的一員,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在2012年中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XXXX測試用例的編寫,對系統的測試、跟蹤;

XXXX需求、高保圖、介面和功能的測試;

XXXX功能測試用例的編寫,高保圖、系統的測試;

XXXX的靜態頁面測試和功能測試;

5.XXXXXXXX的功能測試;

6.XXXXXXXX第一、二、三迭代高保圖測試,測試用例編寫,靜態頁面和功能測試,並主持參與測試用例評審;

7.XXXXXXXX平臺高保圖的測試和系統靜態頁面、功能的測試;

8.XXXXXXXX的高保圖測試和測試用例的編寫;

9.XXXXXXXX的靜態頁面和功能測試,參與測試用例的評審;

10.XXXXXXXX的高保圖測試、靜態頁面和功能測試;

11.XXXXXXXX使用者使用手冊的編寫;

一年的工作,讓我獲得很多方面的經驗:

1.編寫邏輯覆蓋率全的測試用例甚為重要。在理解需求的前提下編寫測試用例,使得我掌握了多種測試用例編寫方法,更讓我對產品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須知對需求是否理解透徹決定了能否有效、全面地對產品進行測試;

2. 要站在使用者角度對系統進行測試。從一些專案中出現的未能及時發現的bug中,我認識到使用者體驗的重要性,現在能夠越來越多的從這方面來執行測試;

3.對拿到手的專案有較清晰的思路,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發現問題;

4.越來越規範的工作流程的讓我們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讓我深刻認識到工作的規範性是多麼的重要,並且從中學習如何從文件和流程上規範工作。

5.同事間的溝通很重要。現在不管遇到什麼不確定或疑惑,都與開發人員、

產品經理等及時溝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加強自我能力的提高

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各種的能力,才能勝任越來越艱鉅的任務,因此在工作相對不飽和的時候,我自己進行了一些學習。

為提高對“使用者體驗”的理解,我學習了《下一站使用者體驗》,書中一些經驗確實讓我獲益匪淺。不能總拿別人的使用者體驗去改進自己的產品,但是有一些卻是通用的,比如:太多彈出框、按鈕會給使用者帶來憤怒感,要適當的給頁面減肥等等。

深知單純的介面測試和功能測試已經漸漸不能滿足今後平臺的開發,所以我學習了效能測試的一些相關知識,並在師-父的指導下運用LR工具進行簡單效能測試,以後必須堅持學習。

三、存在的不足及明年計劃

一年的工作讓我有所進步,但是很多地方還是存在不足,比如:有時候看問題比較主觀,不是很細緻,沒能深入地去測試,會有遺漏的bug;自身專業技術能力還不足,不能從系統穩定性這一點上對系統進行測試。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改善。

在2015年的工作中,我計劃:

1、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更加認真、負責的完成工作;

2、要儘可能深刻的理解需求,堅持編寫覆蓋率強的測試用例;

3、按照系統穩定性測試方案,要逐漸對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進行測試;

4、繼續研究效能測試,並要將LR工具運用在實際工作中;

5、多多的學習,參加一些有益的培訓,在實際工作中活學活用。

四、個人建議

這一年來我們部門有著的顯著進步,越發規範的工作流程,越來越明確的責任制度、管理體系等,都讓我們更加有凝聚力。在此,個人提出以下幾個小建議:

1、希望可以加強對專案的把控,儘量能將延期風險降到最低;

2、從各個組對需求理解的不一致,以及資訊更新不及時等問題上看,溝通

問題還是有待完善;

3、希望能夠在需求這一關卡上能更詳細、準確的確定產品的功能要求;

4、雖然工作任務繁重,還是希望部門能夠多組織活動,完善獎勵制度,可

以讓大家更加激情的為部門、為公司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向著同一個目標進發,軟體部甚至整個公司必定會大展全新的巨集圖偉業。

軟體測試期末總結 [篇4]

#總經理您好!

本人因需個人更好的發展和您的熱忱誠意地邀請於####年#月##號來到貴廠面試,通過與董事長和您誠懇的當面溝通,瞭解到##集團歷來創業的輝煌成就和未來發展的巨集圖目標,此時此刻已經深深地打動我願到貴廠服務的決心,並於####年#月#號正式到司報到,自到貴廠入職上崗已有#個月之多,期間擔任常務副總經理一職。

從擔任此崗位那一天起就知道肩上負有工作壓力的沉重性,之前和您溝通工作上的話題時,已經瞭解一些本廠現存在的內部管理上的弊端和不足。經過幾天的摸索和了解,才知道本廠遺留的管理問題超過本人的意料,工作困難程度已超越我以前曾經歷的管理模式。入職七天內我的思想意識有些波動,是放棄還是留下來?當時真的左右為難,通過汪經理真誠地與我交流,在工作期間會遇到不少的問題及困難,但是我相信“解決問題方法總比出現的問題多”,所以我憑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及積極性和我多年的工作管理經驗,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工作期間可以和大家共同解決各種管理上的疑難雜症和弊端,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信心,一直在為建立一支規範化、制度化和有凝集力的團隊而努力工作。 現本人將自入職以來到至今工作期間的工作情況和進展給予回顧,對一些問題在下面的內容中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和說明,並編寫此總結報告書,呈交各位領導審閱,望各位領導過目後給予批示,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 公司內部管理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1、 每個企業在建立和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四大資源是:資金資源、物資資源、人力資源、資訊資源。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各行各業企業經營的發展,資金資源、物資資源和資訊資源三大資源並不為現代企業發展的競爭焦點,而競爭或企業“活”下去的主要方面是企業內部管理,企業只有重視內部管理才是以後發展的根基,否則若干年自然被淘汰。現代企業管

理改革=人力資源競爭,總而言之,人力資源則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因本廠建立經營已有10年之久,發展歷史比較悠久,過去全國企業普遍不重視內部管理,管理機制建設不健全,只重視生產和市場開拓,忽視行政人事方面的管理,並將人力資源排列最後一位,導致公司經營和內部管理不能同步發展,整體管理遺留很多弊端和不足,這就是存在問題的根源之處。我個人認為如公司不設立遠大目標去發展,現在的企業管理模式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發展的(我想老闆是不會這樣做的)。如公司設立更大的巨集偉目標,現在的企業管理狀況和公司發展目標就不能成正比了,也就是現在的企業管理能力遠遠跟不上公司發展的需求。比如說,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骨骼中缺少了鈣元素,產生營養不良,那麼這個孩子身材雖然長得很高,那又怎樣呢?

2、 我曾在檔案管理櫃中查閱過公司以往的管理資料,比如規章制度,工作標準和流程,質量管理體系檔案等,其實公司很多所需管理資料還是有的,這不過沒有真正的利用起來成為加強企業管理的法寶,而變成了一張張廢紙陳列在檔案櫃內,實在可惜。

3、 因沒有企業管理基礎,公司人員逐步形成散漫,“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新進人員同樣薰陶,就變成了管理上的惡性迴圈,這也是本廠管理上的歷史遺留漏洞和管理者最頭疼的事情。

4、 公司人員文化程度、素養、意識底子薄,公司人員有一部分小民意識太強,不知道其他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是什麼樣子,只是坐井觀天,我行我素。有的員工在廠工作已到10年之久,平時也沒有經常培訓和指導,養成散漫的工作行為,每個人都在同一水平線上開展工作,沒有超越自我的意識,平時工作能幹就幹,不能幹就推辭的思想。團隊精神意識極差。

5、 公司領導幹部班子大部分是從基層員工培養升職的,就產生了雖然在技術 方面過硬,但在這種管理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幹部,管理基礎就不可能建立起來,所以在管理方面就不能獨當一面和履行本崗位真正的職責,曾經有位主管這樣給我講:我只管生產,別的不要

找我,我不會去管的!可想而知我們公司骨幹領導者的管理能力和知識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6、 生產車間勞動紀律差。生產現場管理七大方面是:“貨期”、“質量”、“資訊”、“紀律”、“產量”、“安全”、“成本”,其中勞動紀律直接影響公司整體管理水平和員工工作態度及行為的好壞,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勞動紀律車間就會一片混亂,不但影響公司形象,而且影響正常的生產效率和秩序。這段時間據我觀察在車間還是存在不少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比如:員工坐姿不規範;不按規定佩戴工帽和工牌,上班穿拖鞋;在車間抽菸產生安全隱患;把推車當作玩具損壞公物的行為;上班時間玩耍手機;邊做工邊聊天;物品亂丟亂放;串崗,擅離職守、夜間工作時間睡覺等。

TAG標籤:軟體測試 期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