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職場/列表

家鄉發展的心得體會

家鄉的自然生態、風土人情,是每個人記憶中最美的底色。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家鄉發展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家鄉發展的心得體會

  家鄉發展的心得體會範文一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推進嚴打整治優化發展環境專項行動,切實做好黨的安保工作,努力圓滿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7月6日上午,我縣全面開展“愛家鄉、增幹勁、保穩定、促發展”活動。通過學習省委書記張慶黎同志在全省領導幹部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工程主題報告會上的講話、市委書記許寧同志在市委十屆三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和全會結束時的講話、縣委書記楊文堂在全縣領導幹部大會上和縣委十一屆三十次縣委棠委會的講話,我切身體會到領導的立意高遠、統領全域性、求實創新、團結奮進,這值得我們不斷的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內涵與精髓,並將之貫徹到實際工作之中去。

一、強化學習,把市委全會精神領會好。

認真研讀許寧書記在會上所做《深化科學發展再造戰略優勢為建設京畿強市善美保定而不懈奮鬥》的報告,並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學習領悟會議精神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置。通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檔案中的精神實質和內涵,堅持與時俱進的政治品質,緊緊圍繞重點工作,深化對政府決策重大意義的理解,切實提高對自己自身使命和主要工作的認識。

二、自查自糾,把黨員幹部作風紀律整頓好。

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堅決摒除“庸、懶、散、軟、貪”,振奮精神、轉變作風、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一查思想認識。使自己能夠做到自覺與縣委及委局總體安排部署保持高度一致,能夠做到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能夠做到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和決定。二查工作狀態。使自己做到工作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精力集中、措施得力、效果顯著。三查工作作風。使自己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較高的工作效率,杜絕消極懈怠、墨守成規、僵化保守。四查工作紀律。使自己不存在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行為,不存在自由散漫、紀律鬆弛、不講程式、不懂規矩的問題。

三、把握關鍵,把黨的安保措施落實好。

穩定是基礎,發展是目的。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更要進一步增強做好紀檢監察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準確把握形勢,充分發揮職能,確保期間我縣信訪穩定。一要立足全域性,始終保持開闊的視野和清晰的工作思路。二要突出重點,認真做好矛盾隱患排查化解工作。三要抓住關鍵,堅持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根本著力點和落腳點。四要把握規律,著力提高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科學化水平。

四、常抓不懈,把發展環境優化好。

優化發展環境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保障,這就要求我們在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時,必須解放思想,樹立發展意識、創新意識、改革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地以全縣人民的福祉為重;必須強化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良好形象,一切圍繞發展大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時刻把優化發展環境放在心頭,努力開創一個健康優越的發展環境。

五、統籌結合,把重點工作推進好。

要不斷增強敬業意識,大局意識。學習會議精神,重在貫徹,重在落實,平時必須勤勤懇懇工作,紮紮實實做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心血花費到工作上,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勤勉敬業,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和業績為保定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總之,在今後工作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好“愛家鄉、增幹勁、保穩定、促發展”的要義,立足自身工作職責,明確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舉措,適應發展需求,強化大局意識,強化學習意識,強化責任意識,將活動精神貫徹到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向黨的獻禮。

  家鄉發展的心得體會範文二

社會實踐之旅告一段落,但實踐中所見都記憶在腦海裡,此次社會實踐讓我對家鄉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定,提出實施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和以工促農,以城鄉的基本途徑,是縮小城鄉差距,擴大農村市場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明確任務,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強力推進,用科學規劃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村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國家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援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發展戰略。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建設新農村20字方針,既是我國新農村建設長期的奮鬥目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各個方面相互聯絡,互為因果。主要包括髮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構築新設施,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方面的豐富內涵。發展新產業,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是全面建設村小康的著力點。建設新村鎮,就是要改善農村人居住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構築新設施,就是要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包括清潔,安全飲水,道路交通,電力,資訊網路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培育新農民就是要加強基礎設施教育和職業培訓,推進農村科技推廣和醫療衛生體系等,照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樹立新風尚,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治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倡導新風尚。我必須全面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新”的內涵,切實做好新的文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具有五個鮮明的特徵,一是時代特徵。這次是新農村概念的提出,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三大理念引領下的.創新,是新農村最富時代特色的標誌。二是綜合特徵。新農村不僅僅侷限於某個生產領域或者某個環節,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綜合協調發展。三是聯動特徵。新農村建設的含義和工作部署,是城鄉融為一體,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考慮的,而不是新農村論農村,就農業抓農業。

四是漸進特徵。新農村的建設,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農村的建設必須通過科學制定規劃。推進永續的實施,有效地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連續性和持續性。五動態特徵。新農村建設立意十分高遠,內容非常豐富。隨著時代的發展,還將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和新的內容,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拓寬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新農村建設在抓好硬體建設的同時,還要抓好軟體的建設。軟體建設的重點是要抓好農村群眾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智力支撐和精神力量;抓好文明村,文明戶等各類文明建立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反對鋪張浪費,開展“法律進萬家”,“婚育新風進萬家”等活動,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樹立健康文明,節儉,勤勞的社會風氣。

新農村建設不是蓋幾棟新房子,建幾個新村莊,應該是全方位的新,全方面的建設。外在的物質要建設得新美,內在的精神更要建設高尚,兩個文明的建設必須齊頭並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十分全面的目標。但在重建的內容很多,人力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有所側重,有先後,有急緩。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基礎設施必須儘快建設,更高層次建設可以稍緩。

新農村建設中,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既要立足當前緩解突出矛盾,又要著眼長遠,解決根本性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多建房,多修路,其根本落腳點是帶領農民致富。農業發展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要依託優勢產業,加快提升傳統產業,調整和優化該產業結構和合理佈局,同時要多方引進專案,加大建設力度通過專案建設這個載體,集聚各類生產要素,科學合理地發展新農村建設。因此,我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將以實際出發,創新思維模式,探索新的途進,創造新的條件,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

不管農村多麼苦,多麼窮,多麼髒,多麼亂和多麼差。她所承載的歷史重任和未來責任,多是無可用語言歸納和掂量的,也是我們這個正在負重前進的農業型的大國再也找不到替代的所在。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家鄉的發展對自身有很重要的影響,我會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自己家鄉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家鄉發展的心得體會範文三

根據部機關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統一安排,這次利用清明節回老家祭祖空閒時間,看望了自己的親人,順便拜訪了村社幹部、部分父老鄉親,採取拉家常、談談心,面對面、心貼心交流,進一步瞭解家鄉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情況,並廣泛徵求意見建議。

一、家鄉的發展變化

我的家鄉位於崆峒區安國鄉餘莊村餘莊社,地處312國道以西南部山區,全村轄4個社,現有農戶125戶,528人,勞力276人。距市區20公里、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交通便利。20XX年考入中專到工作,離開生我養我的家鄉20多年,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每到週末、節假日經常回老家幫家裡幹農活,近10年來由於成家立業、工作繁忙,回去的次數漸漸少了。但對家鄉的情況非常熟悉,見證了家鄉的發展變化。

現在回想起來,尤其近幾年家鄉的發展縱相比變化很大。勤勞勇敢、淳樸善良的家鄉人民,在黨的陽光的普照下,在黨的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全村人民搶抓機遇、艱苦創業、奮發拼搏、勤勞致富,都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村容村貌、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全村告別了點煤油燈的歷史、戶戶通上了電;告別了人擔驢駝吃水困難的歷史,家家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實施了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專案,家家搬出了土窯洞,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村莊主幹道路實現了硬化,新修了村委會辦公用房、文化廣場;家用電器、農用車、摩托車、手機電話電視等都基本普遍化。全村呈現出經濟發展、鄰里團結、和諧穩定、村風正、民風淳、心齊氣順、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二、村社幹部、農民群眾的意見建議

1、總體評價

大家普遍感到,農民今天能夠安居樂業、自主創業、發家致富,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這些都得易於黨的好政策。給農民免去了公糧義務、三提五統稅費、九年義務教育學雜費等等,農民低保、農村合作醫療、大病醫療救助、退耕還林補助、種糧直補、良種補貼等等的黨的惠農政策農民普遍得到實惠,支農產業專案、婦女小額擔保貸款、“雙聯”惠農貸款扶持農民發展增收產業。農民對黨的惠農政策感慨萬千、影響很深。

大家認為,黨的好政策能夠落實到位,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務實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能夠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黨的惠農政策宣傳到群眾、落實到農戶,踐行黨的宗旨,為人民謀利益,關心群眾疾苦。各級幹部能夠深入村社群眾當中宣講政策,幫助農民確定發展思路、增收產業、提供資訊科技服務。農民對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普遍認同。

2、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有黨的好政策的扶持,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廣大幹部的努力工作,家鄉的基礎設施、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按照全國20XX年全面實現整體小康的目標,根據平時的瞭解和這次調研走訪,“五難”問題依然存在,制約著村上的整體發展。

一是思想觀念難轉變。受過去人老祖輩傳統思想的影響較深,農民的等、靠、要思想、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全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130多人,佔到勞動力276人的47%,幾乎一半,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比較保守,一些新生事物、先進理念接受慢、灌輸比較難。這些勞動力基本上沒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民主法制意識和思想道德水平與實現全面小康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二是致富產業難培育。目前絕大多數農民感覺到外出務工投入少、風險小、見效快,把外出務工當做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不願培育、不會發展長期穩固的致富產業的問題比較普遍。增收致富渠道非常單一,外出務工絕大多數從事打零工、下苦力,沒有一技之長,而且很不穩定。

三是種植結構難調整。全村耕地面積3448畝,人均耕地6.5畝,均為坡地,靠天吃飯,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粗放型種植。加之精壯勞力不願經營土地,常年外出打工,種植農作物基本上靠老人、孩子,而且依靠傳統方式種植,滿足於溫飽。發展現代農業、科學種植、調整產業結構培育增收致富專案整體上難度比較大。

四是貧富差距難縮小。目前,全村125戶528人中,其中,外出當老闆、辦企業的富裕戶4戶20人,外出務工經濟收入較好、整體脫貧的有73戶366人,貧困戶43戶136人,五保戶5戶6人;留守婦女221人。貧困戶佔到總戶數的34%,這些家庭主要是勞力少、資訊閉塞、思想保守、沒有能力發展產業,和全村整體相比貧富差距逐年拉大、縮小的難度比較大。

五是村幹部難選拔。村黨支部下設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 15名,其中50歲以上的黨員10名,村幹部3名。黨員年齡老化、知識老化,不能很好地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村幹部報酬偏低,有經濟頭腦、精明能幹的不願幹,現有村幹部都是老實聽話、帶富能力不強,工作積極性不高。尤其在村黨支部書記人選上只能是“筷子裡面拔旗杆”,加之農民都是各顧各,入黨積極性不高,後繼乏人的問題比較突出。

3、幾點建議

1、建議進一步加強農民的思想素質教育。自從給農民取消了公糧義務、三提五統稅費、義務工以後,農民的奉獻意識、集體意識、義務意識淡化,都以自我利益為中心,關心公益事業、集體利益的人少了,索取意識增強了。因此,藉助教育實踐活動,建議對農民進行素質教育、法制教育、愛國教育、政策形勢教育,增強農民的集體觀念。

2、建議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建議農口部門結合村情實際,採取電視網路媒體、現場說教、示範帶動等方式,多開展一些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供致富資訊,引導農民科學種植、發展增收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3、建議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重點要在發展農民黨員、培養村幹部隊伍後繼乏人的問題上研究途徑和辦法,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

4、加強村幹部的業務培訓。村幹部對發展黨員的程式、“三會一課”制度等黨務知識不熟悉,建議對村幹部開展黨務知識業務培訓。

TAG標籤:家鄉 心得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