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職場/列表

會計的四大基本假設指的是什麼

即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假設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個基本前提。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會計的四大基本假設,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的四大基本假設指的是什麼

  會計的四大基本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上假設企業法人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 。會計假設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夥人。會計主體假設產生的原因在於恰當地維護業主投入到企業的資本的需要。

2.持續經營假設

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要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式。

3,會計分期假設

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物件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便提供會計資訊,是正確計算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4.貨幣計量假設

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示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會計假設的定義

會計假設這一名詞,在1922年佩頓所著的《會計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最早是1961年美國的坎寧在《會計的基本假設》中進行的論述,他把會計基本假設看成是會計賴以存在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設,是比會計原則上更為基礎和理論性的概念,它不是人們的主觀想象,而是客觀實踐的產物,是有客觀依據的,一般在會計實踐中長期奉行,無須證明便為人們所接受,是從事會計工作、研究會計問題的前提。[1]

會計假設是組織會計核算工作應當明確的前提條件,是建立會計原則的基礎,也是進行會計實務的必要條件,所以又叫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個基本前提。[2] 會計假設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它們本身是會計人員在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假設也需要不斷的修正。在通貨膨脹時代,對幣值穩定的假設的否定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或現時成本會計;在資訊時代,會計主體假設的外延被擴充套件。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於所有企業,對清算會計的運用漸增。當貨幣計量假設不足以滿足人們對資訊的需求,人力資源會計應運而生。衍生金融工具顯示人們為保持幣值穩定而做出的努力。權責發生製假設為會計假設增添了新的內容。

  會計假設產生的影響

會計假設的設立是為了引申出相應的會計原則,如:持續經營假設可說是最重要的假設,它是資產計價的最重要的基礎,衍生了歷史成本、折舊、資本保持等會計原則。它使會計的重心轉向了未來,資產計價應依據公司的長期收益能力,除非資產價值的變化對持續經營價值產生影響。否則就沒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再估價。加上幣值穩定假設,歷史成本就成為資產價值的一種重要形式;固定資產的購置為了長期使用,應採用折舊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分期轉換為費用;由於股份公司必須保持資本完整,才能確保經營的連續性,而為了保全資本,企業只能從累計利潤支付股利,又導致了精確區分資產和費用的必要。會計分期假設首先為持續經營提供了技術的可行性,其次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以計算定期收益,使成本與收配比的問題。又如權責發生製假設,要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現金時確認其影響,並將它們記入相聯絡的期間的會計記錄並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反映。由此導致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同時又要考慮應計和遞延費用以精確計量利潤。


TAG標籤:假設 四大 會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