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幼兒/列表

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的8個最佳途徑大綱

引導語:學習英語,要從娃娃抓起哦。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的8個最佳途徑,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您的閱讀,祝您閱讀愉快。

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的8個最佳途徑大綱

一、多聽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學習多偏向於“聲音”的刺激,因此,小耳朵變成了接受新訊息地小雷達,“聽”成為寶寶快速吸收語言的開端。如何讓寶寶時是處在一個聽外語的環境中呢?除了隨時播放外語教材的CD以外,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外語兒歌CD,為孩子播放輕鬆快樂的英語歌謠,會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方式。輕鬆快 樂的旋律加上淺顯易懂的歌詞,很快地,寶寶便能朗朗上口,輕鬆學會歌詞中的單詞和簡單用語,並牢牢記住,學習的速度將是顯而易見的。

 二、多看

除了聽覺刺激的潛移默化之外,還能利用視覺上的刺激,來幫助孩子強化學習印象。選擇寶寶喜歡的卡通動畫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活潑的動畫、可愛的角色以及劇情的吸引,讓孩子很自然地進入虛擬的情境中,熟悉英語說法,學會用句型,增強聽、說能力。建議家長一定要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進行。

家長也可在卡片上寫上對應的英文名稱,並張貼在家中用品上,如在門上貼上寫有“door”的卡片、在電腦上貼上寫有“computer”的卡片,時時提醒寶寶各種用品的念法。

 三、多玩

“玩”是孩子注意力最集中、學習力最強的時候。通過遊戲的方式,免去壓力,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學習。因此家長要選擇有啟發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圖 書。年齡較小的幼兒可使用卡片幫助孩子學習簡單的單詞。年齡稍大時,可利用多媒體互動的方式,通過動畫、影象、聲音、文字的組合,來引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 趣。

  四、多說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在車上播放英文童謠。吃飯時時常問孩子:“Whatisthis?”讓孩子知道肉是“meat”,魚是“fish”。也可以用簡單的英語同孩子交談。

 五、小眼瞧一瞧

光靠輸入語言是不夠的,還要有效地運用有意義、有清楚圖畫的卡片,從語音、單詞到語句。讓孩子完整地瞭解外語的運用模式。另外,故事書、動畫影片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學習,不需特別翻譯,藉著生動的圖片,就能讓孩子進入一個有趣的外語世界。

  六、聽音樂學外語

通過充滿輕鬆旋律的童謠,可以糾正孩子的語調、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快樂地融入外語的學習中。而音樂的韻律性不但能讓孩子感到開心、愉快,也能加深他的記憶力。

  七、親自動動手

最好的語言學習方式,就是親身去體驗。

 八、建立完整概念

每個單詞與句型不能之出現一次,通過不同的方式,音樂、動畫、親手製作卡片等方式,加深寶寶的印象和理解力。

延伸閱讀:不要盲目逼幼兒學外語

一、美國幼兒園不教外語

據記者瞭解,美國幼兒園一般不教小孩子說外語,他們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學第二種語言是不可思議的。英語是幼兒園裡的官方語言,孩子們接受的教育也都用英語來進行。由於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幼兒園並不反對孩子回到家裡說母語,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幼兒園只教英語,而且從字母開始。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個過程,幼兒的發音器官不成熟,發音尚處於較幼稚、未定型階段,雖然他們模仿力強,容易接受新知識,但如果學的是純正的`外語還好,如果走了樣,將來改都不好改,反而不利於以後的外語學習。

美國兒童一般都是從十多歲起才正式開始學習外語。美國家長對孩子沒有中國人那種“望子成龍”的思想,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學外語的事情可以慢慢進行。

二、多語言環境可能讓孩子變“啞巴”

此外,過早接觸外語還容易讓孩子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目前美國兒童自閉症發病率比上世紀80年代增長了10倍,每300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生活在多語言的文化環境中,因不適應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而患上自閉症。

家住曼哈頓的李女士是講廣東話的香港移民,請的保姆是講方言的武漢人,先生是普通話的北方人,電視裡的動畫片則是純正的美國英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們的孩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裡變得越來越不愛講話,到後來乾脆什麼都不說,只是終日低頭玩自己的玩具,變得像啞巴一樣。本以為過一段時間會慢慢好起來,誰想今年都6歲了仍是“金口難開”,並拒絕上學。經醫學專家診斷,在混亂的語言環境中,孩子無所適從,患了嚴重的兒童自閉症。

紐約州教育廳官員羅漢中近日表示,幾乎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聰明的孩子,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在教育上也應考慮因人而異。即使對在1—2歲間就具有較強表達能力的“資優兒”,家長也不要過早地強迫他們學外語。

三、幼兒學外語要有地道的雙語環境

語言學家指出,母語學習能力可以轉移到第二、甚至第三種不同的語言上,只要引導得法,又有地道的語言環境,就不會有干擾的情況出現。像美籍華裔一般可以流利地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與人交流,就是因為家庭提供了漢語環境,學校和社會提供了英語環境。

很多中國移民看重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黃香蕉”。所以,他們在家裡一直與多多說漢語,而多多在幼兒園接受的是英語教育。長期堅持的結果是,多多不僅英語流利,用漢語與父母溝通也沒有問題。看到多多有“雙語”的本領,還能到臺上表演背唐詩,幼兒園裡其他孩子的家長非常羨慕。一些義大利裔的家長後悔不已地說:“早知我們也從小教孩子學義大利語了,現在孩子只能說英語,我們不遷就他,他就不與我們交流,想扭轉也來不及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地道的雙語環境,家長還是順其自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