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演講稿/列表

孝親敬老演講稿(精選15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孝親敬老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孝親敬老演講稿(精選15篇)

孝親敬老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相信大家看見“敬老孝親”這個詞,都會想起家裡的親人,尤其是比較年邁的老人家。今天,我要與大家談一下這個話題。

爺爺奶奶們常常默默的為子女和孫子孫女們付出。曾記得在烈日當空下,他們依舊是一鋤一鋤的在田地裡幹活;在熱浪襲人的夏夜,他們扇子蒲扇為我們驅趕蚊蟲;在寒冷的冬天,他們把最暖和的衣裳給我們披上。但為什麼,還有是又許多的老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呢?

關愛老人,是每一個人所應有的義務。大家還記得花木蘭吧!花木蘭年代女子不裹小腳。南北朝時期,朝廷為抗擊倭寇而命花弧應徵入伍。花木蘭想到父親年老多病,弟弟花木力年幼無知,決意女扮男裝,以弟弟的名字,代父從軍。開始全家都不同意,花木蘭想盡方法來說服他們。花弧本是一個老英雄,看女兒一片忠孝之心,又是智勇雙全,答應女兒穿上戰袍,跨上戰馬,趕赴邊關去報效祖國。這替父從軍的故事傳頌了千百年,這樣的精神將被世人歌頌!

曾記得,在敬老院裡,為老人們打掃衛生的場景還在眼前回放;為老人們帶去食物的愛之味還在心中縈繞;給老人們的舞曲依舊在心田盪漾。最揮之不去的,便是老人們的陣陣笑聲和欣慰的笑臉……我們就是老人的開心果,我們可以使他們永遠的開心與幸福!

大家都聽說過沉香的故事吧?今天我又看了一遍《沉香劈山救母》這篇神話故事,這個故事講了:沉香的母親被壓在華山底下,沉香為了救自己的母親,練了一身好本領,沉香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這個故事很感人,也讓我聯想到孝親敬老這個詞的深層含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我們腦海裡,也表現在我們的言行舉止中。在家裡老人都是先想到我們,再想到自己,所以我們也應該做什麼事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們應該幫助老人,為老人做一些事情,不要嫌棄老人。

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家裡要做到孝親敬老,在外面也同樣要做到孝親敬老;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語言上要孝親敬老,而且要把孝親敬老的`這個優良傳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是啊,小時候要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感謝父親的辛勤勞動,感謝爺爺奶奶的悉心關懷,感謝所有支援自己的親人們。在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孝親敬老的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發揚光大。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裡,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現在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同學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我們要知道百善孝為先。在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裡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裡一粒米也沒有,怎麼辦?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裡的山路,從親戚家裡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作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病弱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親的楷模嗎?

因些,作為一個新世紀、新時代的國小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頭上,而要付諸實際行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說:當爸爸媽媽辛苦勞動的時候主動端茶遞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我認為這就是尊老愛幼的開始。還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我們雖然能力不大,但也應該有所作為。比如說:當我們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旁邊的人卻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跑上前扶起老人,如果摔傷了,還可以扶他到醫院去;總之,每一次充滿愛心的行動,每一次尊老愛親的行為,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做下去,就必將起到榜樣的作用,在無形中可以感動和潛移默化周圍的人們。如果全社會的人都能養成尊老愛親的優良品質,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會更和諧,更融洽,更親密,人間將到處充滿愛。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行動吧!

孝親敬老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相信大家看見敬老孝親這個詞,都會想起家裡的親人,尤其是比較年邁的老人家。是啊,小時候要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感謝父親的辛勤勞動,感謝爺爺奶奶的悉心關懷,感謝所有支援自己的親人們。在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敬老孝親的心!

眼看著爸爸媽媽的白頭髮越來越多,鄒紋佈滿臉上,我會立刻衝上前來,幫爸爸捶捶背,倒杯茶。幫媽媽做一些家務,講個開心的笑話。當父母親微微地翹起嘴巴,開心的.笑一笑,我已十分滿足了,心裡比蜂蜜還甜大多,孝順父母就是兒女應該做的。

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辛苦了大輩子,也應該休息一下了,但為了我的安全,奶奶每天都來接送我上下學,風雨無阻。爺爺每天不厭其煩的每天通過電話問候我。外公外婆住的最遠,他們竟然為了和我聊天,居然學上自己上網聊天。要知道,老人家要學上電腦,談何容意。所以,我每年一到過節,都會寄賀卡給他們,這裡面藏了我敬重年邁家人的。一絲絲心意。

我們要學會敬老孝親,敬重老人家,多關心家人,孝順父母,從一句溫暖的問候做起,從一的席位的動作做起!

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想問一下大家,在剛剛過去的九九重陽節,各位的手機是否被關於你陪我漸漸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為題的內容刷屏了?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天,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走進了移動營業廳,將一部十分古老的手機拿給維修人員,當維修人員仔細檢查過手機並告知手機沒有任何問題時,老人默默地流下了兩行淚,喃喃的自語道:那我為什麼就接不到孩子的電話呢?看到這些,我想大家會立刻抄起電話給遠在老家的父母、親人打去問候的電話並講訴一下自己的近況。

在我們這個飛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人們都忙於工作,忙於事業只能通過電話、視訊來解決對遠在故鄉親人的思念,已盡兒女之孝。那麼,跟我們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又應該如何對待呢?

我的家裡共有六口人,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我和弟弟,其樂融融的.一個大家庭。我和弟弟更是在外公、外婆的關愛下長大的,從我記事開始就知道在爸爸、媽媽那裡解決不了的事情,外公、外婆那裡都能辦到。然而隨著他們的年紀到了八十高齡,外公又患有輕度中風、腦萎縮,耳背、眼花,問題就都來了。他會經常忘記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為此總是懊惱、自責,認為他在這個家裡沒有了價值,只是家人的累贅。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接我和弟弟從少年宮上課回來沒有帶鑰匙,剛好外婆又去菜市場買菜,家裡只有外公一個人。我們按門鈴,沒人應答;打手機,不接;敲門,沒人理會。整整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我們站在門口重複著按門鈴、打手機、敲門,從盼望到無奈。當電梯門開啟,外婆大包小裹的走了出來,我就像看到救星一樣,立刻奔過去接過

外婆手裡的袋子激動地說:外婆,快開門吧!我快累死了!外婆不解地問:你外公不是在家嗎?我無奈地說:按門鈴、打手機、敲門,沒有人理會呀!所以我們只能等你了。隨著外婆開啟房門,來到外公的房間,看到外公正端坐在搖椅上看著電視。外婆生氣地說:你在家也不聽著門鈴和手機,他們在外面站了兩個多小時,累壞了,你還有心情在這看電視?外公一臉無辜地站了起來,怯怯地問:他們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沒聽見門鈴呀!我沒有好氣地說:外公,我們都快砸門了你都聽不見,我的腿都已經酸了。說完我就躺在客廳的沙發上。外公看了看我欲言又止,轉身對剛剛走過來的爸爸說:你看今天真是的,我真的沒有聽見門鈴聲,老了,不中用了!害得你們在門外站了這麼久。這時,我忽然看到外公眼睛裡流露出的不安和歉意。

爸爸雙手扶著外公在沙發上坐下,親切地說:這不怪你,是我們忘記拿鑰匙了,別往心裡去。可是外公還是不斷的在檢討自己,爸爸又笑著說:我們忘記帶鑰匙,您沒聽見門鈴,我們都有錯下次一起注意。聽了爸爸的話外公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也笑著說:下次我一定改正。說完慢慢地走回他的房間。目送外公離去的背影,忽然覺得他好可伶,以前多麼能幹的一個人,老了為什麼會這樣?我更不解的是爸爸為什麼總是說自己有錯?於是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明明是外公在家沒給我們開門,為什麼你說是自己沒帶鑰匙的錯?爸爸看了看我意味深長地說: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雖然做不到聖人那樣,但遇事也要從自身找問題,而不是埋怨、怪罪別人。更何況外公沒有錯,而是年紀大了造成的。

他已經很內疚了,我們應該體諒他,對老人我們永遠都要包容、原諒。幾天後我放學回家,突然發現在原有的門鈴旁邊多了一個按鈕。出於好奇心,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按門鈴而是按下了這個新按鈕。正當我等待著奇蹟出現時,外公開啟門站到我的面前,接過我手裡的書包微笑著說:回來了,快進屋,外婆已經把飯做好了。我滿臉疑惑的問:什麼情況?天真的弟弟跑過來,興奮地說:哥哥,你按了外公的專屬門鈴。專屬門鈴?你看好了。說罷他便跑到門外給我做示範。

弟弟按下門鈴,屋裡傳來一陣響亮的鈴聲,我順著聲源來到外公的房間,一個心形漂亮的門鈴展現在我的面前,它就插在離外公最近的插座上。我問外公這是新門鈴嗎?外公高興地對我說:是啊,你媽媽專門給我買的門鈴,漂亮嗎?這個聲音好大,我能聽見。看著外公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我忽然明白:在孝敬老人的過程中,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只有從自身上找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在這裡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孝”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是我們身為人子的義務,是至純的道德。孝順父母長輩,敬重長輩,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父母孕育我們長大,從來不曾虧欠我們分毫,那作為子女,我們有孝順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我們能夠有今天這樣的生活,是父母他們努力的成果,他們辛苦勞作換得我們安逸順遂的生活,我們難道不應該去孝敬父母這些長輩嗎?我們要做的是有孝義之人,而不是忘恩負義之人。生而為人,就要有做人的領悟。

“敬老”是要尊敬老人,對他們要回饋我們的尊敬、尊重和關愛。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時代因為不斷髮展,在進步的同時,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必須要學會敬老,愛護這些老人,他們也曾經為這個社會付出過很多的努力,社會的建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能建設起來的,是融合了眾多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身份構成,所以老人他們已經貢獻了他們一生,我們也是在他們的努力下成長起來的,那我們就不能忘恩。

孝親敬老很簡單,在平時對於父母,我們盡孝道的方式就有多種,首先就是不要總是惹爸媽生氣,在家裡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是最好的',或許我們還不能像他們一樣,做很多的事情,但是能分擔一分的辛苦,就儘量去分擔,這樣也能夠讓他們輕鬆一些,這也是一種盡孝。其次,父母賺錢供我們學習,那我們努力學習,獲得優秀的成績就會對父母的一種回報,至少我們沒有辜負他們的期盼,不是嗎?第三就是不管未來我們走向哪裡,都要記得回家陪伴爸媽,時常打一通電話,讓他們放心,這也是一種孝順。對於老人,不管是自己的爺爺奶奶,還是他人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本身就應該要尊敬他們。在外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我們勇敢的伸出雙手去提供幫助,在公交車上讓座,提供便利給他們,讓他們老有所依。

孝道主義從古至今都一直有,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一直傳承,從我們自己開始做起,我們去給別人做出榜樣來。當今的社會和時代,這種孝親敬老正是所需的,那麼大家就一起做到孝親敬老吧。

謝謝大家,演講到此結束。

孝親敬老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著不計其數的家傳美談: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程門立雪……這一個個故事都是要教給我們孝親敬老,尊師重學。

無論你身在天涯還是海角,有一些人,他們總是佔據你內心的黃金位置。“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九九重陽菊花為他們而盛開,他們就是你的父母和親人。孩提時代,總是在母親的故事聲中酣然入睡,總是在父親堅實的臂彎下蹣跚學步,總是在老雙親的呵護中茁壯成長。你可曾想過生病時,父母為你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你可曾想他們鬢角的青絲為誰而生。但是,或許你還不知道他們的年齡和生日。驀然回首,從前的我們知道些什麼?只有調皮和叛逆。

面對親人的愛,能夠當之無愧說我已經回報過親人的人簡直是子虛烏有。其實回報父母之恩,用不著為家做出多大的貢獻,而是以一顆孝心和平常小事去回報。像黃香為父親溫被子一樣,一件小事,足以讓他們的心中暖融融的。當父母年老時,牽著他們的手去賞夕陽美景;在他們生病時,做到“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雖然報恩簡單,卻要我們用一生一世去持續。

我們的生命中,有一些人是掌握命運的天使,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未來藍圖的畫家,他們就是老師。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深夜裡,總有一些人還在奮筆疾書,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學生,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為人類付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桃李滿天下,弟子勝三千”這是他們最大的欣慰。老師,您用心血澆灌我們求知的渴望。沒有您,我們難以爬上人類進步的階梯;有了您,世界才文明。荀子曾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您就是為我們開“求知號”小船的船長。

但是,面對老師的奉獻,我們總是昧著良心去迴避。驀然回首,你可否發現自己不尊師的'行為?上課睡覺,作業不寫,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高等動物的“尊重”。驀地,在質問自己時,想起了宋朝的一件事。

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放棄高官厚祿,到河南拜程顥為師,後來程顥死,而楊時也有四十多歲了,但仍舊刻苦學習,於是便於友遊酢一起去程顥的弟弟程頤那裡登門求拜,但去時,程先生正在閉目養神,他們便在門外等候,天公不作美,忽然大雪紛飛,但他們仍舊畢恭畢敬地站著,大半天,程頤才醒來,但發現兩人已成雪人,而且毫不倦怠。

比比我們,與老師鬥嘴是特長,隨便進辦公室是專利,豈是尊師?

尊師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因為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和傳遞者,我們豈能讓它們為我們操心?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改掉以往的錯誤,讓尊孝伴隨我們成長!我相信,這些優良品性是我們成長中的一劑良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我看是父母親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迴圈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小時侯,聽祖父講過這麼個故事。故事說:有一個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總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兒子和兒媳婦便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這個故事說明了你做什麼,你的後代也會跟你學。

有時我們回憶過去,你有沒有想過,是誰給我們這麼美好的童年?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用了很長的時間教你用湯匙、用筷子教你吃飯,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梳頭髮,或許你不會在意,認為那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每一個事情都是他們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戶戶都有,大家並不陌生。他們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對我們的社會貢獻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裡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會更美好的。

孝親敬老是我們的責任,每句問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為孝親敬老的美德。他們付出了,我們要回報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最後我想說:“孝親敬老,人人做好!”

孝親敬老演講稿8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

“百善孝為先,行孝教為本”。一個“孝”字,飽含了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一個“教”字,左邊是“孝”字,右邊是“文”字,蘊含的就是孝道文化。

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為此,我們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傳承優良傳統,爭揚孝德之風。

我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秉持的“孝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被遺忘。面對孝文化的斷層危機,弘揚孝道文化必然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強烈呼喚。

用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傳承孝德傳統、爭揚孝德之風,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二、孝親起於自身,敬老見於小事。

事親行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它不需要偉大作為和豪情壯志,它需要的是堅持,我們可以用平凡演繹孝德。孝敬父母、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工作細節做起。

全體教師要加強孝德修養,努力踐行教師“孝行十個一”,將“孝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切實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積極將孝道文化教育融入課程計劃,尤其是語文、德育課教師更要以課程為切入點,以自身為主力推手,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孝德”教育的典型事例開展教學工作;通過多種方式交流孝德教育的經驗和做法,倡導良好風尚,對“反哺”事例和身邊發生的“孝敬父母”優秀事蹟進行廣泛宣傳。

全體學生要按照五自好習慣、積極踐行學生“孝行”十個一,為父母洗一次腳、敬一杯茶、梳一次頭,點點滴滴見真情;為父母披一件衣、鋪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給父母打一個電話、送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多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相信我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付出,社會便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美好。

家長朋友要加強對孩子的孝道教育,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要讓孩子體察父母的慈愛和奉獻,要讓孩子從一些細節中產生對父母的敬慕之情和孝敬之心,利用身邊活生生的典型孝道事例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做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無聲”。把孝道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更要讓孩子明白“尊重長輩並不是迂腐,粗魯撒野並不是瀟灑,只有對長輩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愛戴,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與風範”。只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媒體導向形成合力,孩子就會由愛父母和家人進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傳播文明禮儀,規範基本動作。

我國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加強禮儀規範教育,有利於塑造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傳承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學習、傳播“文明禮儀”,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努力學習文明禮儀、傳播文明禮儀,積極踐行國小生文明禮儀規範,還要積極開展孝親文明禮儀標準二十條的家庭量化考核活動;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加強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友善、融洽,使校園的孝道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各位教師、學生及家長朋友:弘揚孝道,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希望你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全社會形成孝親敬長、感恩圖報的良好氛圍,讓我們一起攜手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孝親敬老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從我做起。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孝親敬老之德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中一代又一代傳承。從“哇哇”落地的嬰兒到長大成人,父母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來撫育我們。從古至今、從偉人到百姓,甚至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多少人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養育孩子,孩子長大後孝敬父母,是我們從骨肉中傳承下來的。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發自內心。就像“回家”這首歌裡唱的`那樣,老人們從不希望孩子能為他們做的太多,哪怕他們再累再苦,只要孩子回到身邊,和他們說說話、聊聊學習、聊聊家常,就是他們最高興的時候。

同學們,我們在平日裡可以為父親母親、爺爺奶奶捶捶背、梳梳頭、端茶盛飯、洗洗腳,從小事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常懷感恩之心,多行孝親之舉!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

“百善孝為先。”

孝是心靈裡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恆、持久地散發著清香。

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讓我們翻開史冊,碾過歷史的車輪,尋找孝的蹤跡。二十四孝中有一則“恣蚊飽血”的故事,家喻戶曉。講的是晉朝有一個叫吳猛的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因為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於是,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這就是孝!

孝其實很簡單,它不需要你做得多麼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父母捏一次肩,倒一杯茶,或者是一句溫暖的問候,都是孝的體現。這些“孝”看起來都很渺小,可是它卻足以成為我們腦海裡永久的.記憶。而父母則會因為我們做的這些點點滴滴的“孝”而幸福無比,因為我們懂得了“孝”。

回頭望過,9年前,我的爸爸媽媽用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他們便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顧我,養育我。

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慢慢長大,那麼辛苦,那麼努力!

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是父母耐心教導的結果,我第一次拿湯匙是父母耐心教導的結果,我第一次繫鞋帶,第一次學寫字,第一次梳頭髮……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導!

當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的人是父母;當我取得好成績時,會衷心為我慶祝,和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當我外出遊玩時,牽掛我的人還是父母呀!

可是,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呢?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親人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親人的愛呢?

親愛的同學們,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真心為父母做些事情吧!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給他們唱段歌曲,講個笑話。就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一起將這份感恩之心延續,共同弘揚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孝親敬老演講稿11

親愛的同學們: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誠信禮儀之邦”。古人說“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可見“孝親敬老”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

說到敬老孝親,我不由想到了我自己,每天媽媽把水果幫我削好皮,可我仍不想吃;奶奶幫我把飯端上桌,可我仍覺得不可口;做事拖拖拉拉,房間裡物品擺放亂七八糟,一遇到困難就哼哼唧唧,一離開父母生活就不能自理。雖然每天自己洗襪子,飯後擦桌子,可是和一些自理能力強的同學相比,我會做的還很不夠。

這個樣子怎麼能行呢,我要慢慢學著孝敬,聽父母的話,不惹父母生氣;還要慢慢學會堅強,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不逃避,不退縮,做一個勇敢的好少年;更要從平日裡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幫助家裡大人更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平時我喜歡吃烙餅,奶奶做的烙餅是我的最愛。有一天,我就在奶奶的幫助下,從和麵開始,擀麵、烙餅、切塊,自己做了烙餅。吃著自己做的烙餅,真香。奶奶嚐到我做的烙餅,真好~看著奶奶一天天蒼老的背影,我想到奶奶多麼辛苦。我要學會做烙餅,讓奶奶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不但自己吃,還要讓奶奶、爸爸、媽媽吃。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啊~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一杯水、一碗茶、一聲輕輕的問候、一些小小的行動來感恩我們的父母、老師、長輩,向他們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演講稿12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我的爸爸媽媽也一樣。

一天中午,媽媽煮了我們最愛吃的荷包蛋。坐上座位後,眼疾手快的我一下子就夾到了一個荷包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妹妹也夾了一個。我吃完第一個又吃了第二個……直到剩下空空如也的盤子。這時,我心裡暗暗責備自己:“都怪我,搶什麼搶!這下好了,媽媽吃什麼?”於是我準備從我碗裡夾一個給媽媽。媽媽見了,微微一笑,說道:“我感冒了,不可以吃蛋,否則病情會越來越重的。”我信以為真,便免為其難小口小口地吃了起來。吃完後,我就去寫作業了。當我上來喝水時,好像發現了什麼,媽媽正在吃我沒吃完的荷包蛋!原來媽媽說的話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媽媽是想讓我多吃些,好長身體。剩下的蛋媽媽也不想浪費,於是媽媽才撒了這個謊。在一旁的我默默地流著淚。這就是我媽媽的愛,細微而又充滿溫暖。

我爸爸呢?則是位“虎爸”。爸爸雖然工作繁忙,但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來督促我寫作業。記得一年級時的家庭作業,我寫的字歪歪扭扭的',正好被“虎爸”看見了。一開始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麼寫,可是,小小年紀的我還不懂那麼深刻的道理,我聽得糊里糊塗的,一點也沒聽進耳朵裡。這時,“虎爸”火冒三丈,氣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把我臉打青了,我哭得淚流成河。過了一會,“虎爸”換成了“慈爸”。“慈爸”蹲了下來,撫摸著我的臉心疼地問我疼不疼,告訴我那些字應該怎麼寫,並解釋給我聽,爸爸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打我,爸爸是想讓我記住不認真寫作業時的深刻教訓。自從那次經歷以後,我再也不會把字寫得扭扭歪歪了。這就是我爸爸的愛,粗獷而又真實。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限的。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好孝敬父母、尊敬父母,讓他們永不變老!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要陪父母變老!

孝親敬老演講稿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X。孝親,一種美,更是一種責任。

孝親敬老,是幾千年來人人廣為傳送的美德。多少動人的詩歌、樂曲,讚頌了多少孝親敬老的孝子。可是我認為,孝親,不單單是掛在口頭上的一句口號,個是一種人人都需擔當的責任。

其實,孝親並不是什麼難事,就算是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也能將它淋漓盡致:親戚家的小孩子,每天早上出門上學時,總會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我去上學啦。”放學回來也會和長輩打招呼。我第一次看到時,總覺得這孩子有些傻。因為他雖然每天都保持著這“好習慣”,可是卻極少能得到父母的迴應。可時間久了才發現,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舉動,儘管不像“王祥臥冰求鯉”那樣的偉大,但也表達了她心中對父母的感激。也能使親人感到慰藉。

一個小孩子,尚且能做到這樣,又何況我們呢?

總是抱怨父母嘮叨的我,開始了改變:當媽媽又開始念她的“緊箍咒”時,我不再怒氣衝衝的甩門而去,而是靜靜聆聽;當爸爸又拉下那張包公臉時,我不再頂撞,而是默默地看。

果然,父母臉上的怒色漸漸褪去,附上了甜蜜的笑容。

想到這裡,又忽然聽見了鄰居家傳來了一陣陣聲音——原來是年近七旬的爺爺送別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路上慢一點,拿上雞蛋。”老人急促的囑咐著,儘管兒子一個勁的抱怨父親太能嘮叨,可又有誰能明白他心中的寂寞?就要走了,兒子推脫著攔下了要去送他的老父親,自己嘟囔著帶著孩子走了。背後傳來老人無奈的、不捨的、略帶苦澀的笑聲。我都有些震驚:難道說,人們天天說的“孝親”,就是讓老人獨自落寞嗎?

不,不是的!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有孝心,懂敬老的人,我們一定要記住: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何況我們這有血有肉的人呢?別人給予的點滴恩情,當湧泉相報,有何況父母的養育之恩呢?所以,請讓孝心——這份美德,這份責任,永遠傳承下去!

孝親敬老演講稿1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涓涓父母情,拳拳兒女心。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同學們,你們聽過烏鴉反哺的故事嗎?烏鴉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了,它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可曾發現有一種感情,始終包圍著你,以至於讓你忽視了它的偉大;有一種感情,永遠呵護著你,以至於讓你麻木了它的厚重。也許,朋友的噓寒問暖讓你感動;也許,陌生人的迷途指路讓你感激;也許,師長的關愛之情讓你感謝。可是,始終如一關懷著我們的只有父母。我們是否曾為之感動、感激、感謝過? 在這個世界上,惟有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最真摯,最無私的。可是,父母懂得愛,父母懂得奉獻,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孝順的媳婦在忙碌了一天後,還為婆婆打好洗腳水,為婆婆洗腳,當年幼的孩子看見媽媽正在為奶奶洗腳時,自己也打好了洗腳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我也為你洗腳”。這一場景確實很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我們長這麼大到底為父母都做過些什麼?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吃的東西?父母的鞋碼?這些看似很微不足到的事,卻表現這我們是否對父母有一份孝心。

我深深理解母親,想為母親做點兒事兒,我應該用什麼回報父母的愛呢?我便想到了為父母洗腳。母親的腳不大,也就是穿三十六號鞋的樣子,她的腳很軟面板也很細膩,我給媽媽洗腳,水涼了就加一些熱的……媽媽就撫摸著我的頭說:“我的小姑娘長大了。”我抬頭看媽媽的時候她的眼中竟含著淚……

為父親洗腳是因為父親大病臥床。父親的腳很大,我還記得父親要穿四十二號的鞋,父親的腳可粗糙了。我給父親好好的泡了泡腳。父親因為病痛的折磨已經很久不笑了,可是那天父親笑了,笑得像個小孩子

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揹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第一次離開父母……

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犯錯誤父母都會牢牢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援……

大家記得這首詩嗎?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擤鼻涕。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 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親愛的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親人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親人的愛呢?

回報父母的愛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為父母洗腳,那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可以為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可以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可以瞭解父母的鞋碼,為他們買雙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

我們也可以在一些瑣碎、簡單的事情上,給父母一個小小的回報,比如早晨或是晚上睡覺時對父母說一聲“早上好”、“晚安”;在父母做家務時,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掃地、洗菜、煮飯……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棟樑、父母的榮耀。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後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演講稿15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讓身為21世紀主人公的我們,把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美德一代代傳下去,也許在抬頭的一瞬間你就會發現,時間的老人已在父母身上留下了痕跡,是永不磨滅的痕跡,但你還會發現父母笑了,開心的笑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了山珍海味…….而是因為又兒女陪在身邊,讓父母感到了欣慰。讓孝道更好的發揚下去!

老,這樣你會永遠沐浴在愛的光輝之下,收穫一份溫暖與幸福《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迴圈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小時侯,常聽祖父講過這麼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耄耋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說: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幡然悔悟,急忙留住了老父親。這兩則故事說明,你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孩子就怎麼對待你。可見,孝敬父母不但是自己的良心使然,也是為兒女做典範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別人的老人,對待公公、婆婆,也應和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公公、婆婆老了,不能自理了,理應我們贍養。人都有老的一天,將心比心,當自己老了,無人關照,自己是什麼滋味?有一種人,生前不孝敬老人,一旦老人一口氣嚥了,就大辦喪事,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來。這也是不應該的,生前對老人孝順一點,讓老人活得健康愉快,死後,喪事簡單一點,也沒人說你不孝順。即如古人所說:“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後盡孝枉徒然;孝順傳家孝是寶,孝性溫和孝味甘;羊羔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類實可憐.

其實,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並不難,老人們大都要求都很低,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你可每月寄些生活費;在鄉下住的老人,你可以接到城裡享幾天清福;分隔兩地者,你可以常回家看看,每週打一次電話問候;回家去,親手為老人做一頓飯,洗一次鍋,燉一杯茶,敬一杯酒,同時,教育自己的子女經常問候老人;經常為老人買些衣服食品,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家裡遇到什麼事情,也讓父母親參與民主討論;吃飯時,讓老人先吃;老人有病,要及時治療,要捨得為老人花錢;作為妻子,要多關心老人的飲食起居,作為丈夫,也要關心岳父、岳母的生活和健康。

一顆感恩的心,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國小到國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國小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汙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TAG標籤:演講稿 精選 孝親 敬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