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精選14篇)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x月x日下午,我園大班年級組按計劃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水果拼盤”親子活動。家長們自帶水果和工具,愉快地進行著水果拼盤。家長和孩子將各種時令水果進行有機的組合,再配合精彩的刀工技術、設計造型,他們忙得不亦樂乎;而小朋友們時而品嚐,時而幫忙,時而和爸爸媽媽們說幾句悄悄話,時而又開懷大笑。在各自家長的指導下,他們用西瓜、香蕉、荔枝、蘋果、櫻桃、火龍果等原料,變幻出造型各異的水果拼盤。

本次活動從整體來說,達到了我們理想中的效果,並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援。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既能豐富孩子們的經驗,又能增進家人與孩子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家長們體會到了創作與成功的樂趣。

《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這個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水果是幼兒極其喜歡的食物,讓幼兒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徵,知道水果還有其他的吃法,通過製作水果拼盤一來引起幼兒的興趣,二來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他們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在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也增進了他們親子間的感情,所以孩子們比較喜歡,這樣的活動就具有生命力的,也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應該說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活動,一切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融科學社會藝術為一體,沒有刻意雕刻的痕跡,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動手動腦,發揮了極大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有的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超出了我的預測,幼兒的合作意識也增強了。但是在活動中,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個孩子不會做或者是為了怕孩子影響作品的美觀,所以很少提供給孩子動手的機會,也就讓很多孩子失去了一次最好的動手學習的機會。

而且在活動後期的成果展示環節,其實應該也是整個活動的亮點和主體部分,如果按照我的構想應該是作品陳列後,有組織的引導家長和孩子仔細的欣賞每一個大家用心做出來的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是一個藝術品,可以讓孩子欣賞色彩、造型,同時也可以讓小朋友說說這個作品使用哪些水果做出來的,如果是自己班級的還可以說說是誰的作品,這樣當孩子能夠把這個作品視作一件藝術品的時候來欣賞的時候,可能就不會急於把他消滅掉了,也會更加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勞動成果,當時我們花了很多功夫做出來的水果拼盤卻沒有花很多的功夫去欣賞,也讓我們家長和孩子們失去了一次美的享受和充分體驗成功的機會,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欣賞去選擇他們最喜歡的作品,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藝術教育。

本次活動還有一些不足

1、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在活動的開展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難題。例如:活動場地的限制,由於家長和幼兒人數太多,場地較擁擠,操作起來很不方便。在今後活動的開展中,我們會事先設想好所有的可以利用的空間,使活動的開展更為有效。

2、活動組織過程中,欠缺對一些環節中的細節的考慮。在製作水果拼盤這一環節只是結合圖片,從造型、顏色、水果拼盤按什麼樣的規律來對孩子進行簡單的滲透,沒有讓孩子真正理解怎樣通過色彩、造型的改變來拼盤。

3、在活動中忽略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對於這一點我認為在教師指導的過程中要重視整合各方面有利的教育因素,積極探索教與學的最佳切入點。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2

春暖花開,春風送爽,氣候宜人,正是一個外出遊玩的好時節。幼兒園組織全園的小朋友開展了春遊活動。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彩和豐收的喜悅!

孩子懷著歡快而新奇的渴望同老師們一起來到了公園裡,在公園裡孩子們處處感受著春天的氣息: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滿眼的嫩綠。別看孩子們年齡小,但在老師的語言引導下,他們利用各種感官去尋找著春姑娘。“老師,春姑娘藏在小草裡呢!”“老師,春姑娘在樹上。”小朋友指著樹上發出的嫩芽說。“老師,春姑娘在我身上呢!”大家好奇得在他身上尋找起來。“春姑娘在我身上,我的衣服越穿越薄了。”在自由、愉快、寬鬆的氣氛中,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自己的語言感受、描述著春姑娘:它在柔軟的小草裡、它在鮮豔的花叢中、它在搖擺的柳條上,孩子們還盡情地在嫩嫩的、軟軟的草地上滾著、爬著,享受著春天帶給我們的溫暖。春天就在那裡,春天在各個角落,春天在孩子們的笑臉中。

在春遊活動中,家長們都為孩子準備了一隻小口袋,孩子們呢,把剝下的橘子皮、擦過的紙巾等垃圾,自覺地放入各自的袋中,然後再扔入垃圾箱。一時找不到垃圾箱的時候,孩子們也不隨手扔掉,而是拎著小口袋,直到把它扔入指定的地方。那些被風颳落在地的食品袋,孩子們也一一拾起。看著孩子們為環保忙碌的身影,公園裡的人們紛紛翹起了大拇指,誇我們是環保小衛士呢!

在這樣的群眾活動中,可見孩子們不單是玩得開心,而且懂得更多的是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環境。

幼兒園親子春遊活動總結,春遊活動圓滿的召開了,老師孩子們都收穫不一樣的體驗,關於這次的春遊活動我們總結一下經驗,以便於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3

人生沒有第二個童年。童年時期來得快,也去得快。成長中的孩子對於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過些時候有些事就會顯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時,未獲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將無法面對未來我們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發展個人的智力、生理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往後將難以彌補這份遺憾。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學習以及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時刻將不復重視。

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範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相處,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幫助。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並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立體的,豐富的,實現這種發展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親子教育的宣傳工作。

1、召開親子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親子活動的目的、意義、在活動中家長應承擔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和注意的事項等內容。另外,我們還將我園開展親子教育所走過的歷程和辦學特色向家長做了說明,懇求得到家長們的配合。

2、有針對性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免費諮詢活動,使更多的人瞭解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親子教育對社會來說是一件新名詞,開展、普及親子教育對於我們和家長來說是涉及的一個新的領域。於是,我們在眾多教育資訊中,篩選適合這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的資訊,利用製作園報的形式發放給家長,使家長有針對性的瞭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問題。另外,開展免費諮詢活動,可以是更多的家長了解親子教育是什麼,自己在親子教育中要承擔的責任等。

策略二:利用訪談形式瞭解家長教育觀念,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我們利用訪談的形式儘可能多的瞭解看護者在親子教育中的種.種資訊,通過對35名幼兒看護者的瞭解,我們看到了他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指導策略,從而幫助家長儘快提高教養水平,為孩子終生教育的基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談到自己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如何處理時,我們的談話是這樣的:玉兒的媽媽說:“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靜下來再給她講道理”。“她只有2歲,你跟她講道理,她能聽懂嗎”?“她能聽懂,能接受,我覺得比直接說她有效。你要當時訓她,她肯定特別寧,而且不接受,會哭鬧,非這樣不行。然後,我就先不理她或等過了這件事以後,我再給她慢慢講道理。”我說:“您這樣做特別好,對於孩子有一個等待,孩子有一個發洩,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再講道理”。以上談話內容,幫助家長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增強家長科學育兒的信心。

策略三:開發家長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

1、利用身邊的資源,用家長教育家長,用家長啟發家長。

如:一次,壯壯和媽媽玩串珠子的遊戲,媽媽在引導寶寶的過程中,利用遊戲的方法將這種玩具的玩法進行了變化,如:認識顏色、數量、數數、比較多少,使寶寶的興趣持續很長時間。這種一物多玩的引導方法體現了家長的先進教育理念。於是,在遊戲結束後,教師請這個家庭給全體家庭做了一次示範,使其他家長從中受到了啟發。

另外,發現問題,我們請家長參與討論,集思廣益。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孩子在交往中被打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之間打鬧是正常現象,孩子哪有不捱打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捱打時家長應該及時制止,或幫助解決;還有的家長認為,要給孩子講道理等等。家長對於這種現象紛紛發表了看法,但並沒有看到孩子間打鬧原因何在。於是,老師幫助家長分析孩子間打鬧原因可能是:孩子語言發展晚於動作發展,孩子只能用爭搶或打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孩子經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滿意時用打鬧來宣洩情感等。教師與家長對於同一個問題說出了多種看法,幫助家長從生理、心理和環境、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使家長能從多種角度去看待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

2、手遞手主題經驗分享交流會

手遞手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的開展源於我在進行訪談時發現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許多優於我們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是通過自己的嘗試得到的並且是有效的,因此,我們想這種寶貴的經驗應介紹給更多的家長,這樣既可以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有可以彌補我們在教育中的不足。於是,我們將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記錄下來,如:有家長尊重孩子,與孩子能平等相處的,有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請他們分別介紹給所有親子園的家長,使他們在今後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啟發和借鑑。另外,老師和家長們還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如:當孩子任性怎麼辦?當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聽話是給孩子面子,還是給孩子面子等。家長們各抒己見,老師還針對如何培養情感智力,關注孩子情緒、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闡述。活動結束後,家長們表示願意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也願意共同分享科學育兒的經驗。

策略四: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教育環境。

1、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遠足。

陳鶴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於是,我們將環境創設的空間擴充套件到大自然中。我們定期帶幼兒去公園或社群去參觀,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摸、去看、去聞、去聽,用他們親身的體驗感受這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世界。在組織親子班的活動中,我們主動將早期親子教育送到社群,帶領幼兒和家長到龍山的龍恩木屋遊玩。遊玩之前,我們認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聯絡旅遊公司的汽車,發告家長書,簽訂安全責任狀等等,讓孩子和家長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盡情遊玩,盡情感受自然環境中的教育。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幫助家長捕捉身邊的教育契機。如:在去公園的路上,教師發現樹根處長出一些小蘑菇,於是請孩子們觀察,並讓孩子們觀察蘑菇的形狀、請他們摸一摸有什麼感覺,這時家長還說:你看小蘑菇長得多向小傘呀?另外,到了公園後,一個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鴨子,媽媽為我們小朋友帶了一些食物,來到湖邊和孩子們一起餵鴨子,臧老師邊餵鴨子請孩子學鴨子的叫聲,觀察鴨子的外形。來到岸上,老師請孩子一起學習小鴨子走路。(在石子的坡路上)等等。以上這兩個小案例是我們在計劃中沒有想到的,但在自然的環境中自然發生了,教師便及時的捕捉教育契機,使家長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動的空間不僅要在固定地幼兒園內,要充分的挖掘環境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接受適合他的教育,同時也讓家長親身感受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2、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其中。

在親子活動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活動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家長的手,即使能夠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長的手牽引下。這種現象令我們擔憂: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動的手腳被家長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長怕孩子失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諸多的擔憂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縮了,以至於出現了孩子任性、膽小和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調整了親子活動的內容和指導策略,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到我們的親子活動中,並指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賞識自己的孩子,如何給孩子提供獲得成功和自信的機會。

在親子活動中,我發現蕭蕭媽媽的手始終拉著蕭蕭或抱著蕭蕭,我問媽媽:“您為什麼不讓蕭蕭自己動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說,孩子那麼小,他也做不了呀?”聽了蕭蕭媽媽的話,我開始反思我們親子活動內容是否合理與全面,孩子自我認知、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樣是我們親子活動不可忽視的內容。所以我們調整了週末親子班的活動時間,由原來1小時延長到2小時;活動內容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們通過這些活動指導家長解放孩子的小手,並通過這些活動讓家長髮現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賞識孩子。引導家長儘可能的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能夠逐步認識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3、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立足本園實際,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

在一次戶外活動的分散活動過程中,發生了這樣一個場面:呂瑩琨、蘇少鵬等幾個小朋友圍著親子班的一個文弱的小男孩兒說著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呂瑩琨小朋友拿了一塊糖給了這個小男孩,然後,又要帶著他去玩滑梯。這時,小男孩的媽媽說:“俊俊,媽媽跟你一起玩兒吧。”只見俊俊抬頭看著媽媽,好象要說什麼。“您的孩子平時和誰在一起呀?”我問媽媽。“平時一般我帶他,很少和其他人在一起玩兒。我帶他來親子班就是想讓他開朗起來,他現在見生人就怕。”聽完俊俊媽媽的話,我連忙對她說:“俊俊看上去好象比較內向、膽小,您應該多讓他接觸更多的小夥伴,多與他人交往,現在不是很好的機會嗎?”“你們幾個帶著小弟弟玩滑梯去吧,注意別碰著他。”這時,我們班的幾個小朋友帶著俊俊跑向了滑梯。在我的看護下,他們玩了兩次滑梯。看到了俊俊的表現,俊俊的媽媽也笑了。這件事引發了我們對家長參加親子班的目的進行訪談、篩選。在與家長的訪談中,76%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與夥伴交往。我園中一班的孩子們每天都會成為親子班孩子追寵的“夥伴”。這一現象,啟發了我們在親子活動中進行“大帶小”活動方式的嘗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在自然狀態下,更多的觀察、瞭解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家長認識到,孩子的交往夥伴是多元的,“同齡”夥伴是必要的,“大齡”夥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策略五:親子活動中的示範、指導更多的是指向家長。

親子活動中,加強了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及時將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遷移。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家長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顆設身處地為幼兒著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師在組織用小沙錘給音樂配節奏的活動時,教師在對家長的指導時很自然地告訴家長,回家後,可用小瓶子裝上豆子或米,然後在將瓶子封好就可以進行這個遊戲了。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培養孩子情感方面,教師會情緒飽滿的面對家長和孩子,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會用語言、表情、擁抱等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同時對孩子確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問題時,教師會主動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緒問題或技能問題等。如:孩子在玩搭積木時,孩子可能會反覆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對這種現象,家長會認為孩子在搞破壞,其實,孩子是對推這個動作感興趣,在反覆搭高、推倒這個動作中發現、感受一些變化等。

總之,在親子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通過不同形式為家長和寶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和諧的心理環境以及家長經驗交流的機會。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對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對於培養“根”的事業不但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4

看著成長中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我感到自豪。轉眼間,我似乎仍能聽到孩子們的笑聲。我也想整理我的想法,總結我過去的工作經驗,以便更好地提高我的工作水平。在思想政治方面: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政治思想將直接影響兒童。我有很高的自律標準。積極參與園區各項活動,認真做好記錄。不要遲到或早退,樹立教師形象。

二、教育教學:

從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主題活動,精心安排每週計劃的活動材料,精心組織各項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獲得全面和諧發展的同時得到個性的發展。

1.從生活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習慣。本學期,根據我們班在課堂計劃中的幾個薄弱環節,我們將重點開展以下活動,以促進作文在課堂上形成經常性的良好氛圍:及時表揚進步的孩子,鼓勵落後的孩子。在活動中,我將教育每個孩子實現三輕,即:輕說話、輕抱玩具和輕玩玩具。

2.堅持兒童每天的戶外體育活動,帶領兒童認真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和鍛鍊。在每週計劃的活動中,根據兒童的現狀,合理設計每天的戶外運動資料和運動量。自開學以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逐漸提高。

3.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小班兒童的學習方式是遊戲。我注意到探索每項活動的遊戲價值,讓孩子們在準備好的遊戲活動中獲得自我發展。在改變傳統方法後,在每次活動中,我首先在課堂上安排一些與主題活動相關的知識材料、圖片或其他環境創造。讓孩子在環境中學習,在與環境和材料的互動中發展。

三、商務學習

我深深體會到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育教學觀念在不斷更新和變化。我非常注重商務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剖析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文化專業知識水平。

幼兒園組織的上課、外出學習等活動,在我的工作思想和教育行為上給了我很多啟發,我也意識到,在團結向上的幼兒園群體中,改進是一種需要和必然。我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一些關於學前教育的書籍,瞭解了學前教育的最新趨勢,學習了《學前教育雜誌》上的文章,瞭解了學前教育改革的新趨勢,看到了優秀教師的先進教育方法,並及時提取出來,同時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邊幹邊學,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專業水平。

在商業學習中,我學到了觀察和理解放在第一位,干預和指導放在第二位,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進步和發展。我自制了一張兒童觀察記錄。在每一次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我都認真關注每一個孩子和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平凡時刻,通過觀察發現問題。

有一次,我發現建築區的孩子們總是無法平靜下來,所以我觀察到。起初,他們在爭論房子裡住著什麼小動物。你不能蓋房子嗎?還是怎樣後來,我發現建築區域的輔助材料和小動物太多,導致在選擇玩具的過程中出現混亂。他們可以建造各種各樣的房子,但他們對住在小動物身上爭論不休。

因此,我調整了施工區域的輔助材料數量。引導孩子們用各種輔助材料豐富自己的作品。孩子們不再為動物爭吵了。我很高興我沒有匆忙打擾他們的比賽。但是要看到問題的本質並解決它。

四、家長工作

這學期我和父母相處得很好,我的工作得到了父母的一致認可和表揚。我建立的愛服務站受到了家長們的歡迎,在那裡我可以與家長交流幼兒教育,並介紹有關育兒知識的新書。

當課堂上的各種活動需要家長的支援時,家長會給予最大的支援。例如,在主題活動《玩具總動員》中,安排家長為孩子們帶來各種玩具。父母把他們從家裡帶來,讓孩子們一起在幼兒園學習。

五、缺點:

1.努力在下學期完成今天的工作,避免因自己懶惰的想法而拖延。

2.嚴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分析問題和科學研究的能力。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那些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全心全意地愛每一個孩子。努力克服自己的弱點,爭取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5

此次,非常有幸能參加幼兒園準備的這次教師培訓課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雖然離開課堂多年,但我還是非常懷念在課堂中的那些日子,尤其是在收穫和成長的時候,更是讓人心懷喜悅。

而在此次的培訓中,主要針對的是幼兒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知識,雖然我在幼兒教育方面也有了今年的經驗和收穫,但在聽了這次的培訓課之後,我才知道自己原來還只是一個尚在學習的人,面對這些的知識和經驗之談,我過去的行動,而就像是一個故步自封的人。如今的學習又重新打開了我的心扉,讓我認識到教育的世界是多麼的遼闊!

此次培訓,我聽了的很多,也分析了很多,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心中想的總是怎麼去引導孩子,怎麼用自己的方式,去讓孩子變的聽話、有禮貌、向著一個理想的乖孩子發展。但聽了老師的教導後,我才認識到,孩子是一顆發展無限的種子,我們的引導,不應該是以自己的想法為目標!每個孩子本身就有這自己的天賦和那能力,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這一點,而不是孩子聽不聽管理和教育。

此次的教育課上,聽著老師們理念和方法,讓我感受到了很多,也漸漸找回了自己最初的想想法和理念。曾經我也想過要成為一名引導幼兒們發現自我的教師,但卻在自己的學習上走偏了道路。如今看來,儘管是一名幼兒教師,但在教育幼兒之前,我們也要多加省自己的情況,認識到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

且在這次的收穫中,我也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問題的原因。作為一名教師,我絕不應該固步自封,在工作中我缺乏了交流和溝通,不僅僅是和身邊的老師們,對於其他班級、家長、孩子,甚至其他學校的老師,我都應該多去交流,多加思自身的情況!這樣才能讓工作不斷保持更新,才能積極的在教育的道路上成長進步!

如今,經歷了這次的學習,讓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乏。在對今後的教育過程中,未來的教育上,我會繼續對自己進行思,擴寬自己的交流,提升自己的眼界,我會繼續努力的前進,努力的更新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學習型教師!今後,我一定會更加優秀的完成作為幼兒教師的教育的事業!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6

《尋找小魚》是一節很有趣的美術活動,看似平凡的捲曲線中變出了一條條神奇的小魚,這個過程是多麼的奇妙呀!

我根據幼兒當前的繪畫發展水平結合《指南》要求,制定了以下兩點活動目標:1、能在隨意的捲曲線中找出小魚,添畫出魚的眼睛、嘴巴、尾巴等部位並用線描畫的方式裝飾小魚。2、喜歡進行線描畫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繪畫活動不應只是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應成為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效的體驗和成功的喜悅。我巧妙利用了白板課件,讓孩子通過點選白板來尋找小魚,在所點選的捲曲線中出現小魚的瞬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通過觀察同伴間的探索習得尋找小魚的方法,使活動更具趣味性和師幼互動性。

活動中,我較清楚明確的交代了作畫要求,每位幼兒都能在捲曲線中找到小魚。但在材料準備方面,捲曲線中的圈形狀存在差異,一些較圓的橢圓形由於形狀不似常見的魚形,一些幼兒在繪畫中產生了疑惑,不知道該如何添畫小魚的頭,最後還是按照常見的魚的形狀用自己的方法將捲曲線中的圈添畫成了小魚。

在講評時,我重點強調了幼兒線描畫的裝飾效果,但活動中出現的個別幼兒尋找小魚的困惑和自發產生的方法卻未提及。其實在講評中,我應該針對繪畫中發現的個別幼兒尋找小魚的不同方法進行講評,肯定幼兒的想象和創作,還可以就此一點展開延伸,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嘗試用多種方法、多個角度在捲曲線中找出小魚、添畫小魚。

同時,本節活動還可進一步延伸,如在接下來的區域遊戲或課堂教學中,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繪畫卷曲線,並在其中找出小魚、添畫小魚,用多種方法裝飾小魚,還可為小魚添上漂亮的魚塘背景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正如《指南》中所說:“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於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我們應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美術活動中鼓勵孩子的大膽創新,而不是用成人的想法來框死孩子的創造力。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7

我很喜歡上幼兒自己探索的課,可以是科學類的,也可以是美術手工類的。在探索的過程中,幼兒會自己進行思考,發現問題,並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在活動中,幼兒就必須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等著老師想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預先講清方法。試誤,是一種學習,我個人認為,還是個很有效的學習方法。

當第一次研討提出花格子大象時,我腦子中就有了這樣一個設想:讓孩子自己來研究製作方法,發現線條的作用,發現正反畫的祕密。所以在試教時,我就採用了這個教學方法:每張桌子上放一頭製作好的花格子大象,幼兒通過看一看、拆一拆、想一想的步驟,來研究大象是怎麼變出來的,這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但結果讓我很失望,幼兒是自己進行了研究,但教學的時間遠遠超出了30分鐘的規定。所以在權衡之下,只能將難點降低,全班一起討論製作方法,教學重點定在了線描畫上。

線描畫,對大班的幼兒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因為在中班時,我們就畫過。通過對幼兒自己設計圖案的鼓勵,班上幼兒還是能畫得比較好,能畫出很多教師沒有展示過的圖案。

3種手工線條的講解,也是我們研討的內容。分隔線、折線、剪線,到底要講解到什麼程度?是讓幼兒自己看、老師輕輕一句帶過,還是演示一遍?通過對幼兒能力的分析和時間考慮,最後定為稍稍提點,一句帶過的教學方式。

話多,囉嗦,是我的毛病,平時在上課時自己也感覺得到,挺簡單的一件事情,就怕孩子聽不懂,我會一遍、兩遍、三遍地反覆說,說上很久。在備課時,我就時刻提醒自己,話語要簡單、扼要,爭取一遍過。背教案時,也謹記簡單話語,不多囉嗦。所以在整堂課裡,這個問題基本沒有出現。但在給孩子們提製作要求時,原來我對大象的耳朵是沒有具體要求的,可以按示範上的空白著不畫,也可以給她畫上漂亮的圖案。但在說時,一個嘴快,說成“每個格子”了。這樣,幼兒在製作時就產生疑問了,到底是按老師的範例不畫?還是按老師的要求畫?以後還是要記住教案上的每一句話,畢竟這是推敲出來的結果。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8

本次活動是故事《大頭魚和小頭魚》的第二課時。在活動中,我組織孩子們進行識字遊戲,讓孩子們認識重點字詞:躲、嘴巴、花紋、偷偷地、鯊魚、漩渦。一開始請孩子們跟著我認讀字寶寶時,我發現孩子的興趣不高,有些孩子在下面悄悄地玩,有些孩子在與同伴竊竊私語,注意力不夠集中,只有坐在前排的孩子在小聲地跟著我讀。當我拿出其中的一個字寶寶請孩子們認讀時,我發現還有許多孩子不會認讀,讀錯,而且經過幾次認讀的錯誤,孩子們越來越沒有信心了,都放棄了回答,參與人數寥寥無幾。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請孩子們和我一起來玩捕小魚的識字遊戲。請兩名孩子牽手做魚網,其他孩子當小魚,當小魚被漁網網住時,必須大聲把老師手中字卡上的字讀出來才能獲救。在遊戲中,我發現孩子們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個個熱情高漲,都爭著舉手參加遊戲,而且為了能夠讓自己獲救,孩子們都想盡辦法記住字卡上的字寶寶,在正確地把字寶寶讀出來時,孩子們很是興奮,高興地直叫:“耶,我讀對了”。一直到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地對我說:“老師我還想再玩,好好玩哦!”活動結束後,我把字卡放到閱讀區識字欄裡,我發現在休息的時候,孩子們會主動找到同伴,去外面玩捕小魚的識字遊戲,都沉浸在快樂的識字遊戲當中。

通過這次的活動,讓我反思到:不厭其煩的帶讀,很難引起孩子們識字的興趣。教師必須做到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注意幼兒學習的基本規律,不能把識字看做一種純粹學習書面語言的活動。識字活動一定要和遊戲活動相結合,才能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產生對學習的熱情。在識字活動中,要充分注重孩子游戲的參與性,將靜態學習和動態學習方式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去識字,有興趣去學習,才能獲取得最佳效果。

另外,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新穎性對引起他們的注意有重要作用。而且小班孩子的有意注意應該在外界環境,特別是在老師的要求下發展。在識字時,應該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新穎有趣的遊戲,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的目的和任務,提高識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識字對小班孩子在閱讀中的表現會有深遠的影響。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他們就會嚐到文字世界的無窮樂趣,把識字看成世界上最奇妙、最好玩的東西。在今後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反思、實踐,利用識字和遊戲相結合等多種有效方法,讓孩子輕鬆、快樂地識字!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9

教育筆記:不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的軒軒

背景:孩子在幼兒園裡至少有3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戶外活動中集體遊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能否積極參與集體遊戲直接影響到幼兒戶外活動的質量和身體的生長髮育狀況。

實錄:幼兒午睡起床後,又該是戶外活動的時間了,這次安排幼兒們玩大型玩具,大型玩具一直是幼兒們最喜歡的戶外活動之一,說到玩大型玩具,幼兒們都特別興奮,迫不及待的想爬上去玩一玩。遊戲開始,幼兒們自主分散開來,爬上小樓梯,有的玩滑滑梯,有的玩盪鞦韆,有的玩攀爬,有的在底下鑽洞洞,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笑得可開心了。正當別的幼兒都玩得很開心的時候,軒軒小朋友卻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呆呆地看著人家玩。老師引導他和其他幼兒一起去玩,他也不樂意,依然僵持在那一動不動,叫其他幼兒帶領他去玩,他也不願意,還一直說:“不要,我不去。”無論老師說什麼做什麼,他就是不願意去玩。

分析:軒軒小朋友對於集體戶外活動不是很樂意參與,可能是因為幼兒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言談,對於人際交往比較膽怯,不夠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交往。另外,他的交往方式比較單一,只和排在自己旁邊的幼兒講話、拉手,不會主動地去和好朋友一起遊戲。在同伴交往中處於被動。

措施:

1.利用放學時間和微信多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資訊,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生活情況。

2.與家長交流,瞭解孩子在家的生活、活動情況,共同商討,找出問題的緣由。

3.建議家長在節假日多帶幼兒出去與其他幼兒一起玩玩,或是多到鄰里走動走動,加強幼兒的交往、溝通能力。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10

戶外活動分散遊戲的時候,我突然聽到小朋友的哭聲,我一看原來是張智豪,我趕緊走過去,“孩子,怎麼哭了?”他指著寧其順,“寧其順打我”“奧,他可能不是故意的”。我找到早已跑開的寧其順,“你快跟張智豪去道歉”寧其順笑嘻嘻的說“對不起”,張智豪邊哭邊說“沒關係”,但沒過幾分鐘,又有孩子來說“老師,寧其順打我啦”,我再次找來寧其順,“你怎麼回事?老是打小朋友”, “對不起、沒關係”問題貌似又解決了。

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了,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問題嗎?孩子們好像已經把“對不起”當成了犯錯誤以後避免處罰的“法寶”,覺得只要說聲“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說“沒關係”,接下來就沒事了。我覺得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了,除了要讓有錯的孩子道歉以外,還要讓他明白某些道理,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而且要讓他逐漸學會在行動之前要多想想可能的後果,慢慢學會自律,減少侵犯他人行為的發生。

出現這樣的情況,和老師處理幼兒矛盾時的方法有直接關係。我們普遍用的方法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先批評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其實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說“對不起”,卻沒有教幼兒怎樣才能不用說“對不起”。我們這樣做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就這件事而言,寧其順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他還是搶了,這就說明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會常說“對不起”,因為他們做事前從不想後果。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說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說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我們可以把這種精神上的安慰轉化成幼兒能夠明白的具體行動上的安慰,讓幼兒看得見,摸得到,便於執行。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通過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釋放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為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11

車子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而現在購買私家車的家庭也越來越多,汽車已成為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孩子們對車子的興趣也隨即越來越濃厚。

因此,我們選擇了生活中常見又吸引幼兒的主題——車子,叭叭叭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這一週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參觀了汽車城,認識瞭解了各式各樣的汽車;傾聽了《誰還要上車》的有趣故事,孩子們對公共汽車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上車要遵守秩序;此外,我們還和孩子一起玩車,開著紙箱車到處去旅行,分享了玩車、坐車的經驗……通過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孩子們知道了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養成良好的乘車習慣的道理。

活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劉淇小朋友認識了好多的汽車標誌,帶動了其他孩子對汽車標誌認識的強烈願望,一時間,“廣本”、“標緻”、“現代 ”……成了孩子口中奔出的最多詞彙,而殷老師的汽車“標緻307”更成為了孩子們口頭經常談論的話題。此時,我們的孩子儼然已成為了一個個的“小車迷”。

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往往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獲取的知識、經驗也更牢固。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12

今年又接小班,孩子們對我們的稱呼從姚老師、沈老師變成了大老師和小老師,小老師是沈老師,大老師當然就是我了。孩子會對爸爸媽媽說,我們班小老師怎麼怎麼樣,大老師怎麼怎麼樣,同事也和我開玩笑說:“看來年輕就是好啊,現在連孩子都嫌我們老了,都成大老師了。”

每天午睡起床,愛美的小姑娘會圍在沈老師周圍,讓沈老師給編像她那樣漂亮的辮子,如果哪天沈老師沒空,換我來,孩子們就會撅起小嘴兒不樂意。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我虛心的向沈老師學編辮子的花樣,回家在女兒的頭上做實驗,終於,我也會給小姑娘編漂亮的辮子了。平時,我會講有趣的故事,做好玩的手工,帶孩子玩快樂的遊戲,關心每一個孩子,終於,孩子們的稱呼不知不覺改變了,早上會響亮的問:姚老師,沈老師,早上好!”關於大老師和小老師的話也聽不見了。有一次,和孩子們坐在臺階上聊天,陽光暖暖的照在我和孩子們身上,我穿了件紅衣服,迪迪趴在我背上,摟著我的脖子說:“老師,你真漂亮,和新娘子一樣。”我故意說:“是嗎?老師哪裡漂亮,沈老師才漂亮呢。”迪迪搓著我的頭髮說:“沈老師漂亮,你也漂亮,你們都漂亮。”說完,怕我不信,又補充了一句:“你笑的時候最漂亮。”我忍不住笑了,這就是天真可愛的孩子對我的評價,在他們心中,美和醜的標準和我們大人是不一樣的,愛他們,關心他們的人就是美的。怪不得所有的孩子都會說自己的媽媽最漂亮,最愛自己的老師也最漂亮。

其實孩子稱呼我們什麼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當你帶著全部的愛去愛這些可愛的孩子時,你在孩子心中就是最美。

在十多年的幼教生活裡,使我體驗到了好多,也漸漸的學會了如何去觀察去了解幼兒,如何去用行動關愛每一名孩子。每當我看到一雙雙炯炯有神、天真無邪的眼睛望著我時,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他讓我從每天的疲倦中清醒,讓我從失落中找回自我,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找回前進的動力。眼睛是心靈的視窗,從他們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們的不解,他們的渴望,他們的關心……

新學期開始了,我抱著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新的渴望,再一次迎來了一群活潑天真的孩子們。剛開學的這周裡,上星期經常接的康康還不算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時會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堅強的眼淚。而這時我便會走到他身邊對他說一些鼓勵和安慰之類的話語,而他也很聽話懂事,馬上就會像一個男子漢一樣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淚,用那天真的眼神望著我,每次都是……好像要和我說些什麼,而我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後的語言。

在工作中我們要全面觀察幼兒,包括髮生在他們身上的一點一滴,尤其是不要忽略對孩子眼神的觀察。我可以從每個人的眼神中看到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行,可以更近一步的去了解他們,呵護他們,並給予他們新的希望,更有利於根據每個幼兒對他們進行教育,設定符合他們的發展目標,為孩子更健康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條件。

有孩子在的地方,我們老師的想法就會多起來,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我會努力做到的。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13

近階段,出去學習的有點頻繁,每次出去學習回來,走進幼兒園,有一種回家的親切感,走進教室,會享受一種高標準的歡迎儀式,不管孩子們在幹什麼,都會雀躍歡呼地喊:“牛老師回來啦!牛老師,

我想你啦!牛老師,你去哪裡啦?”讓我心頭總是一熱,一種幸福感動的感覺。“孩子們,先上課,老師也想你們!”

去乳山學習兩天,回來的時候,晚上王伊曦的姥姥說:“孩子說,你到別的班了,不在中二班了。”還特意把孩子領過來說:“伊曦,你看,牛老師沒走,牛老師是出去學習了”。孩子才開心的笑了。

還有小朋友問:“媽媽,牛老師去哪裡了,怎麼不來上課呢!”

更有意思的是李昊陽寶貝,我回來上課的時候請他說兒歌,他竟然說:“你這麼多天不上課,我都學不會了!”

特別是幾個小姑娘,會抱著我說:“牛老師,我想你了,”還會把穿的新鞋子、新衣服展示給我看。調皮的小男孩更是急不可待的告訴我:“牛老師,我想你!你去幹什麼了?”

靜下心來,回味孩子們的表現和表達,真的有一種感動,一種不捨,每次我都會真摯的告訴孩子,老師也想你們,老師做夢都夢見你們了。

孩子們最真實的情感流露,是對老師的一種愛,一種見不到老師的小牽掛。老師想跟你們說:老師愛你們,老師想你們,老師想鞠老師,想嶽老師,因為我們中二班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一天都希望

我們能夠永遠快樂的在一起。

同時我也反思,以後出去學習是不是應該先跟孩子說一聲,就想自己的孩子一樣,出差也會跟孩子說明一下。這樣孩子們就知道了老師為什麼不在幼兒園。這也是對孩子的愛的表現。別讓孩子們牽掛!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心得體會 篇14

課件國內幼兒園的室內環境相對比較單調,上大部分幼兒園都用牆體彩繪的方式作為標識,都期望色彩這種最直接也是幼兒園最容易感受到的元素,也能夠作為最吸引幼兒的裝飾。國外在色彩上偏向於使用鮮明的色彩來為這個建築點綴和增添少許的亮點,或者使用純木、植物等自然的東西來裝扮幼兒園。

一個幼兒園最大的特徵仍屬於建築所創造的形態和空間。而國內的幼兒園則較多的使用色彩作為建築主要特徵,彩色建築也一舉成為幼兒園建築的名片可另一方面,大部分建築除了色彩鮮明之外沒有什麼特徵而言,千篇一律,彷彿色彩只是這個幼兒園的一件外衣,同時更像一則廣告。具體到建築空間的設計,差異很多。

首先,國外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上要豐富於國內,多變的內容也為幼兒的生活增多了選擇性。

第二,空間的界限設計也不同,國外幼兒園室內的空間多開敞,靈活,強調多種可能,而國內則多封閉,且為單元式,強調安全和管理的便利。

第三,國外幼兒園室內環境設計的重點一般是公共的互動空間,在引導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共享上構思很多,而國內側重於幼兒的活動室和臥室的舒適度。

第四,國內幼兒園內的自主性不足,不同於國外那種互動式的教育理念,缺乏與他人的合作和接觸,以及家長的參與。

最後,從整體的空間設計上講,國內的室內環境設計空間區分明確,多不同功能的房間組成,而國外則多由室內外環境相互滲透,室內環境設計整體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