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如何增強國小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課堂提問教學

如何增強國小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要提高問題的設計能力。可以從設計問題的數量、難度、切入點入手。設計的問題要精心謀劃,做到問題精當、難易適度、思維含量高、切人點準確。問題數量要求少而精,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特點,抓住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儘量設計容量大的問題,避免問題過於繁瑣、直白,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密度和效率,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的目的。

其次,問題難度控制要求適度合理。問題設計一要切合學生的知識基礎,二要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可以提出激起慾望的問題,如教“用字母表示數”時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有的式子只用一個字母,有的式子要用幾個字母表示數?觸發聯想的問題,如圓的面積公式是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那麼圓柱體面積公式又是怎樣得來的呢?引發爭辯的問題,如大家試著求了這個長方體木塊的佔地面積,答案為什麼不一樣呢?啟發智慧的問題,如學習圓的認識後問:怎樣在一張圓形紙片上找出它的圓心?掀起頭腦風暴的問題,如在教學多位數的讀寫時提問: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六位數、七位數和十一位數?帶出新疑惑的問題,如在教學解決問題“5個乒乓球裝一袋,每4袋裝一盒。800個乒乓球能裝多少盒?”時,提出: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

第三,提高發問的技能。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選擇恰當時機,採用適當的形式向學生提出問題,提高課堂發問的藝術性,以激發學生興趣,活躍思維。

數學動態生成教學

  指導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1)指導直觀操作,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國小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並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為順應國小生的思維特點,在教學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時,要提供具體的材料讓學生通過充分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進行抽象數學知識學習的支柱。如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把自帶的圓柱體包裝盒的側面展開,得到了一個長方形,再觀察展開的長方形與圓柱體之間的聯絡,一步步地把新知向舊知轉化,推匯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 長×高。

(2)精心設計問題,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什麼叫學問?是要學怎麼問,就是學會思考問題。”國小生由於年齡小,知識水平低,不善於思考問題,所以在學生學習新知時,教師要設計富有價值的問題啟迪學生思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學生說出推導過程後,教師可以引導:“今天學習圓的面積公式是否也可以採用以上的推導方法呢?”這樣,學生思維敏捷,躍躍欲試。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將圓分成16等份,進行拼湊,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再經分析半徑、周長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的關係,推匯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知識的方法,從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抓住時機,鼓勵學生主動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只有先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因此,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抓住有利時機,鼓勵學生質疑,啟發學生提出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以疑激思。特別要鼓勵學生敢於變換角度,能夠從別人熟視無睹的現象中發現新問題,敢於標新立異,敢於異想天開,使學生循疑而進,思疑解疑,從而培養其創造性。筆者現結合“稍複雜的分數應用題”的教學片斷來看一下這樣進行教學的效果。

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神情,眼睛裡閃動著智慧的靈光,顯得異常激動,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鼓勵質疑教學比較成功。教材中對稍複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是進行分散教學的,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進行綜合練習時,很容易把它們混淆,我嘗試把它們集中起來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巧妙地利用一個條件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串聯起來,學生在主動質疑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了各種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為解題埋下伏筆。再通過將幾道題分類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它們系統地加以比較,發現了它們間的聯絡和區別,完善了知識的整體結構,同時發展了思維,體現了“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的思想。經過幾年的學習,學生思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主動性對於他們提高能力、發展思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方法

  一、數學問題提出的有效性

數學教學過程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是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內容,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數學課堂提問不僅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要切合課堂教學內容和聯絡學生的生活體驗,注重知識的練習和遷移,在鞏固舊知識基礎上引入新知,啟發學生思考,靈活進入新知學習。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我請同學看教室,請同學們幫忙算一算,教室面積有多大?二是靈活運用提問技巧。

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少而精,選擇能引起學生數學思考的節骨眼處提問;提問形式多樣,設問、反問,師問、生問,特別鼓勵學生提問。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三是準確把握提問時機。一般情況下,老師要抓住新舊知識發生激烈衝突,思維處於較為狹窄時,知識遷移困難時,注意力渙散時的時機進行數學提問,這樣學生就能注意學習和能夠豁然思考、解答問題。四是控制課堂提問數量。在一節數學課中,我一般提問大約在20次左右,儘量控制提出問“對不對?”、“好不好?”等簡單無用的問題。

  二、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數學問題情境並非只是一種美麗的包裝,而是提高國小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在手段。我在教學中體驗到:有效的教學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於培養學生數學觀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進入情境之中去主動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創設數學問題情境要有效,一是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經驗去創設數學情境。

如教學《百分數應用》的教學中,創設模擬生活中打折、購物返錢、買贈的商場促銷方式,進行模擬學練習;二是創設易喚起學生想象的現實情境。用童話、故事、猜謎語等設計數學學習內容相關的語言情境有機地把數學知識與超現實情境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時,可以設定現場分蘋果的情境,讓學生動手、觀察、思考、討論,把孩子帶入“認識分數”探索活動之中。三是創設有數學味的問題情境。利用“開火車”、找規律、填數字、猜謎語等具有數學味的數形結合活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學數學的情感,促進學生學習數學。

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資訊社會裡,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資訊,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教師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林9票)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TAG標籤:數學 有效性 教學 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