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通用49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假期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通用49篇)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

世間之書多矣,有些書讀後如雁過無痕,在你的內心深處難以留下印跡;有些書讀後宛如湖中漣漪,雖有一時的盪漾之美,可終究輕拂而過,難有深思。然而徐飛老師的著作《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則讓人體驗到醉後的清醒:醉是因為書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讀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則是因為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思考與啟示讓人產生頓悟之感。

我很喜歡徐飛老師對氣象一詞的解讀,在他看來一個氣象萬千的讀書人,不拘泥於個人習見,不執著於一己私念,而是將生命開啟,向一本本好書開啟,向豐富多姿的生活開啟,善於吞吐吸納,如此才有一種開闔的氣度。而我翻開這本書,則如同走進一個氣象萬千的生命,領略生命深處的詩與思、真與美。

未經思考的讀書沒有意義

文如其人。書中的文字如徐飛老師本人一樣優雅和高貴,沒有華麗的修飾,卻能讓人安靜地思考。徐飛老師的QQ和微信暱稱都是優雅的刺蝟,他很喜歡這一稱謂。優雅的刺蝟典出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代表著外表堅硬而內心柔軟、優雅高貴的讀書人形象。在徐飛老師看來,銳利的刺容易傷害別人,而乏力的優雅卻會成為美麗的空殼。深刻卻不世故,圓潤而不圓滑,正如徐飛老師所獨具的文風特點:安靜的文字背後浸潤著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師提倡作為思考者的閱讀姿態在閱讀時應伴隨思考,反觀生活。本書中,四大思考貫穿始終:對經典的思考,對閱讀本身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教育的思考。

對經典的思考源於徐飛老師身上的學者情懷,這種情懷是對真理的渴求與探索。閱讀經典是一條充滿艱辛的尋求智慧的旅程,通過閱讀經典獲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園。對閱讀本身的思考,使徐飛老師跳出了傳統的閱讀經驗,在讀書中學會讀書,自己摸索出一套讀書方法。無論是專業發展的主題性閱讀,還是以言傳言的表述性閱讀,以及觸類旁通式關聯性閱讀,這些閱讀不斷豐富徐老師的教育生活和內在生命。讀書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與狹隘,讓我們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對於人生,徐飛老師用了成全一詞,我想,這裡的成全是對讀書人的期許,是對人生的釋然,人生的圓滿便是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作為教師,徐飛老師用最厚重的筆墨書寫了對教育的思考,書中的思考不僅包括對語文學科的思考,還有對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師每讀一本書都會伴隨思考,大多寫成讀書筆記,近幾年,他單發表的讀書筆記就達二十多萬字。他以自身的讀書姿態告訴我們:未經思考的讀書沒有意義。

讀書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

徐飛老師將自己的`讀書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浪漫滿足興趣;第二階段,現實應對工作;第三階段,綜合成全自己。只有經歷一、二階段的浪漫與功利,才能到達第三階段中的成全自己生命的不斷完整。這裡的成全自己不侷限於對現象的思考,而是抽象於自身的意識世界,反覆咀嚼,將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為自己的結構。當讀書超越功利層面到達審美層面,讀書本身就是讀書的目的。實際上,功利式閱讀在短時間內或許見效,但這種片段式、割裂式的閱讀,會逐漸讓讀書成為一種負擔,將思維僵化於單獨的場域內,難以使人獲得整體智慧的提升。

徐老師將玖玖雅集教師書友會的讀書宗旨定為為學生讀書,為自己讀書。徐老師已將教師這一角色深深烙進了自己的生命裡,他提倡,為學生讀書,讓讀書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懷與教學智慧。我想起著名關懷倫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內爾諾丁斯的重要觀點:好教育就應該極大地促進個人和集體的幸福。往深處說,為學生讀書與為自己讀書並不是二元對立關係。教書是一門讓師生獲得更多幸福的職業,因為教師在閱讀時將職業角色與自己人格合二為一,讀書的過程是個人滿足與服務學生的雙重行為,它本就存在於教師本職工作的範疇,是教師實現自己的必然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徐老師所倡導的讀書傾向是為著幸福的閱讀。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一句話:在最後審判的那天,那些偉大的征服者、律師和政治家前來接受他們的獎賞王冠、桂冠或英名鐫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萬能的上帝看到我們腋下夾著書走近時,他轉過身來,不無歆羨地對彼得說:瞧,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什麼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讀書人不需要外在的獎賞,因為讀書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伍爾芙的這一觀點,在徐老師的這本書裡也會有最好的呼應。

讀書貴在轉化

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一個十足的讀書人,這是高萬祥先生對徐飛老師的評價。真正與十足所展現的是徐飛老師最純粹的一面。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將書本看成自己的摯愛,恰如呼吸,它一定會聯結著心肺,呼吸之間含著你的氣息、你的味道。同時,徐老師的讀書又總是力圖打通書與生活的通道,跳出書本的視野,與生活世界有著密切的聯結。

這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閱讀成全自己,是從價值論的角度揭示教師讀書的意義;第二章在讀書中學會讀書,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介紹了教師讀書的策略;第三章專業閱讀的眼光,體現出學科特點,介紹了語文學科的讀書智慧;後三章是徐老師的讀書隨筆,來一次思想的遠行是哲學、教育學經典著作的讀書隨筆,心靈脩行的藝術是文學作品的讀書隨筆,且教且讀是教學方面的讀書隨筆。整本書既有讀書意義及方法的講述,更有具體生動的讀書示範,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讀書智慧。

徐老師讀書,既有欣賞、接納,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於生活。我很喜歡他的一個比喻讀書如蠶。讀過幾本書,真不值得拿來說事,正如一隻蠶吃掉幾簸箕桑葉,是不值得炫耀的,關鍵還看吐出的絲是否白而長。評價讀書人,不是看他讀了多少本書,而是看他將書中的智慧轉化了多少變成他生命的智慧。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師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他不是閉門讀書;徐老師似乎是實用主義的讀書取向,但他不會功利世俗。

柏拉圖說:思維,是靈魂的自己談話。而我認為,讀書也是靈魂的自己談話。讀《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這本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下來的,我聽到了內心深處冰層碎裂的聲音,我也像徐老師一樣,在水波盪漾中看到了越來越清晰的自己。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

愉快而又艱辛的假期實習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個月裡,我經歷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我體會到了老師的辛苦,在課堂的佈置上,在課時的掌握上,都有了一定的經驗。一個月的時間不長,但感受頗多。現將在假期補習班中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初為人師,為人師表

實習開始以前,我在學校聽過老師們的無數節課,對老師的講課有所瞭解,今日為人師表,我來時領悟了怎麼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因為老師可以說是學生的榜樣,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在這次補習班實習中,我儘量做到為人師表,主要表現如下:

1、投身於知識的全面講解。雖然,以前聽過不同老師的.講課,但是對我來說真正的教學生,這還是第一次。從學生轉變為老師,這之間需要付儲一定的努力。首先,在開課前兩天,我翻了高一課本的大體框架,為正式上課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

2、在實習中,我不僅僅只限於講課,我是他們是老師,也是學生的朋友,有大半我都認識,但這兩者之間的距離保持適當。我與他們一起開玩笑,下課一起玩他們的小遊戲機,與他們打成一片,加強了與他們之間的感情,而在上課和最後的測試時,對他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有一定的嚴肅度,這樣在學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

二、做老師容易,做好老師難

做一名老師容易,做一名好老師的確很難,實習報告《教師假期實習報告》。開辦這個補習班的目的就是讓前來的所有學生都學到知識,要顧及其中的每一名學生,不能讓一名學生落伍。我弟弟也在我們這個補習班中學習,但我沒用因為他是我弟弟就不關心其他的人,對於有問題的學生我都會一步一步講到他們懂為止。還要多關心、留意學生,經常與他們進行交流,給予他們幫助。做他們學習上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實習工作就要結束了,但我相信這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新的起點。在實習中獲得的經歷和體會,對於我今後走上工作崗位,都有很大的幫助。經過這次實習,也讓我理解了老師的辛苦。在以後工作後我會有爭取更大的進步。相信今後無論什麼時候回想起這段經歷,都會覺得是快樂的,而且永遠銘記於心。

總之,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勇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才會更易成功。

創新,並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造去隨意地瞎編亂造,而是要注意繼承前人優秀的成果,在別人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創新才會顯得更有意義。英國17世紀的科學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不可謂不豐富。可當別人問及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的成績時,他說:“如果說我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只是一時謙虛之詞,但細細想來,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如果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研究天體的執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執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才是可取的。

繼承和創新是雨與水的關係,沒有了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會成為空中樓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一在一起,才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會結出成功的果實一樣。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

曾在一個時間裡《從與青春同行》中看到教育專家李鎮西與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卡婭:圍繞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實質進行了一個深入的探討,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個性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將孩子作為一箇中心去研究的,一個學生一方面要掌握各門學科的基礎性知識,還要在某一門學科上有突出的興趣和特長以凸顯其才能、尊嚴、自信和今後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以個性的色彩加入到所在的集體中。卡婭也說:父親更注重對孩子的情感教育,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交往、尊敬、同情、快樂、愛等情緒、情感的教育,讓他們在多樣的生活中去體驗,從而形成自我獨立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是的,通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不論是蘇霍姆林斯基筆下喜歡動手製作的尤爾柯,還是對一切事情都無所謂的巴維爾,都是在教師的薰陶、感召下,由對一樣事情感興趣,慢慢地從自己“心愛”的活動中成長起來,而變為一個積極身上、富有朝氣的少年。更有他筆下成功少年的例子:柳芭研究植物的抗旱效能的創造;安納託利製造新品種小麥田間管理的專用機;維克托設計的送肥料的載重汽車;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個性發展成功的案例。

其實我們在教學中也以不同方式,不同方面地感受到孩子的個性差異,也以自己的'理解和操作方式進行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進行了教育和引導,只是總的來說,沒有向蘇氏這樣的到位,原因還是指導思想的問題,更是因為教育細節沒有到位的原因。

通讀本書,受益極大,認識到了很多自己在教育教學中一些值得深思的行為。我想在蘇氏思想的指導下,將會更加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和精神世界,擴大自己的知識量,儘量使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做得更精細一些;將教育過程中規律性的東西更適時地把握和遵循,會越來越好地駕馭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賦予自己‘教師’歷史的最大意義。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

寒假裡,閒來無事,翻了翻兒子的許多書被一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愛的教育》,就拿來讀了。這本書是國中學生必讀書中的一本,在我上中學時,還沒有這樣的要求,所以也從沒讀過這些書。其實,書對我們來說,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你有需要,你就可以讀你喜歡、感興趣的書。

愛就像空氣,雖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我們忽略。《愛的教育》,講述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書中描寫了一群快樂,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有出身於貧窮家庭的,但他們互相尊敬,互相關愛。這些孩子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呢?兩個孩子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孩子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我不再 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常有家長拽著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慷慨的對老師對老師說:“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的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為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當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群天真的孩子,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老師的的一個擁抱,撫摸,對孩子來說,也許比嚴厲的批評效果更好。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的學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孩子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孩子時,孩子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 父母。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5

如果要偏愛,那就偏愛每一個幼兒吧。

——題記

因為家有小妹在幼兒園,有一天在去接妹妹的時候,看到了幼兒園的一個黑板上寫了這麼一句話,還加了書名號。通過題目我敏感的捕捉到這可能是她們今天的培訓內容,於是,迫不及待的從手機上去搜索,原來,還不是一本書,只是一篇文章,是講述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關愛的。同樣是老師,平時很少接觸幼師這個行業,也是看了之後才之知道幼兒園老師的辛苦和付出。其實作為老師,我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學生的愛,一直以來都覺得我很愛我們班的'學生,但是前幾天去家訪的時候,看到學生家長眼神中流露出對孩子的關切和愛意,才意識到,我對我們班的孩子所謂的那種愛,是那麼的少,那麼的淺,完全沒有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些孩子我在班裡甚至都沒和她說過幾句話,但是她卻是爸媽心中的寶貝啊,我們做老師的如果能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寶貝,那還會有什麼工作上的難度呢。帶著這樣的反思,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作者有這樣一段話:假如我們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規、聽指揮,假如我們總是用成人的標準評價孩子的創作、孩子的行為。假如我們對孩子的做法不去努力的理解和加以鼓勵,孩子的潛能就會在我們的管教中慢慢的銷蝕殆盡。

看到作者的話,很是感慨。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找別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天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通過學習書本的內容和自己工作多年的感悟,情感是最少的投資,收益卻是巨大的,愛的力量永遠大於一切,正如書中所言:心中有愛,高地闊;讓愛成為習慣,讓愛在我們工作的細節中展現,愛不會受損,但是愛需要表達,愛的極致就是寬容。

愛學生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一句宣言,也不僅僅是一份承諾,它應該有科學的方法和細膩的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讓自己更有耐心,更寬容,孩子父母的眼神,不僅盯在學生的身上,對我也有深深的觸動,只要我對孩子沒有那樣的眼神,那我就做的還不夠。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6

隨著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教育這一行業也在逐漸的改變。教師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使者了,他還承擔著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神聖使命。那麼,現在的學生究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呢?這就是當前的學生出給老師的考卷!當前社會給與老師的要求。

儘管每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她的幽默,喜歡她寫得很漂亮得板書,甚至只因為你對他說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我認為他們喜歡的'是尊重學生,瞭解學生需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感情的老師。他們喜歡是對學生真誠、坦蕩,能得到學生真心與信賴的老師,他們喜歡是有豐富閱歷的、能言、善辨、談古論今,嚴肅而不失活潑,莊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師。他們還喜歡與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並能積極參與他們的老師。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聖陶先生的話:你這糊塗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裡有牛頓,在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聖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這天我正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學生頭靠在課桌上,一隻手按著肚子,面露出痛苦狀,一問才知道,早上起床晚了,為了能趕上上課連早飯也沒有吃,下課後,在我的強制要求下(他開始有些不好意思,執意不肯去)這個學生來到我的家給他煮了一碗麵條。後來他就成了我家的常客,因為他媽總是讓他給我帶一些東西,像幾把麵條,一點炒麵之類的東西給我,我執意不要,可是他總是放下就跑。他還和我的小侄子能了好朋友。語文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另外一個學生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被我叫起來回答問題,他有點結巴,因為緊張就更說不清楚了。問題終於回答完之後班上的同學早就笑翻了天。看著旁邊的同學這樣他哭了。我費了很大的勁才使教室安靜下來,我拿出一張面紙幫他擦乾眼淚後讓他坐下,我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然後我對全班同學說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不是嗎?並帶頭鼓掌,其他學生或許是被我的行為感染到也開始鼓掌。從那以後我總是有意識的常常叫那個學生回答問題,其他學生從笑他慢慢開始替他緊張,當他回答完之後總是在我之前給他掌聲。那個學生慢慢的結巴沒有那麼厲害了。每次坐下的時候總是望著我笑了。

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做好一個老師,至少讓你的學生偏科不是因為討厭你。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7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麼?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裡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裡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裡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裡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以“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8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使命與職責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行為示範”,加入教師這一行業後,就需力求用一個教師的標準來規範自己。近來,學校舉行教師禮儀講座,組織教師學習金正昆教授主講的禮儀,使我對教師禮儀有了新的認識。

在這個急功近利、物慾橫流的社會,只有學校這片天空純淨。在學生的眼中,教師不同於社會的一般人,教師應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們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學生把禮儀規範、道德高尚的老師作為學習的榜樣。他們常把師德高尚的老師作為自己的榜樣,有的學生甚至還模仿老師的為人態度、情趣愛好、行為舉止、音容笑貌等。

在教學中,我認識這樣一個語文教師,上課風趣,為人正直,深得學生的喜愛。一段時間後,我們在進行學生作業展覽時,發現他的學生的字型筆跡竟和這位老師相仿。這一點讓我很震驚,原來老師的行為會對學生會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可以說,教師專業素質重要,道德素養更是不可忽視。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既要言傳,又要身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強調教師的自省自律,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要為學生做出表率。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我覺得上課時用清晰條理的板書、正楷剛勁的粉筆字是必要的。所以上課時,我總是很認真的去做好這個“表面”工作,一筆一畫的寫,並且告訴學生,“寫好方塊字,培養正直品格。”

“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教師要從生活小節入手,從小事做起,從嚴要求自己,才能做到為人師表。學校本學期要求每一個學生身穿校服進入校園,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身份學生,是來求知的;也可以保證學生的安全,防止閒雜人員進校。對於這一舉措,學生並不明白,所以我上課也穿工作服,並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對於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著裝要求,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再說這新廣播體操的學習,我不知道學生在體育課上是否學得認真,但當我們教師站在學生後排,跟著學生一招一勢做時,學生們做得是很認真的。我想,正是在這小事中,我們教師對自己嚴格自律,學生也會培養良好的習慣。

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也應該成為求知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隨著形勢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今年開學初,我將所教的班級進行分組教學,並要求每個小組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同時要求班級幹部給我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並請班幹部監督。每天早晨,當我進教室時,我就大聲讀學生給我的作業(學生要檢查的,可不是鬧著玩的);學生也大聲背誦讀我給他們的任務。這樣,在我和學生之間,就形成了互督促互進步的學習氛圍。我相信,我會用我的求知熱情去帶動學生進步的。

有人說教師這個職業神聖而偉大,我想說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所有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士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併為之不斷地竭力追求。讓我們撐起的這片教育天空愈加湛藍,愈加純淨吧。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9

教師的快樂,來自學生;教師的崇高,來自學生,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師德,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己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裡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0

童年時,讀書如看雲。

童年是等待的童年,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假日,等待著過節常常在企盼、在幻想,歪著頭凝望天上緩緩飄過的浮雲盼望著長大,盼望著流浪,盼望著去看山那邊的那片海。

世界上最亮的那雙眼睛,是屬於童年的。

童年時看雲是看世界。在孩子的眼睛裡,世界是童話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奇異精彩。譬如看雲,有時如山巒壯,群峰疊翠;有時如棉花狀,絮團錦簇;有時如水紋狀,煙波浩渺;有時如瑪瑙狀,瑰麗多彩;有時又作輕紗狀、煙狀、獸狀真是變幻無窮,奧緲莫測。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片千姿百態的世界。而書則引領孩子們走進了一個千姿百態的地下迷宮。小孩讀書是憑著一種好奇的天性和發自內心的原始活力,毛手毛腳地一頭扎進《西遊記》、《水滸》、《三國》、《說唐》等古今名著,一路看下去,一路東張西望,沿途引發許多奇思妙想,找到了許多成年人無法體悟得到的樂趣。

童年是屬於夢幻的。生活在夢幻裡的小孩子讀書,是用一雙純真、澈淨如琥珀的雙眼去打量書裡的精彩世界,亦如看雲,只能看個大概。那種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恬淡,小孩是讀不出來的。原本識字不多,只好一目數行,蹦蹦跳跳地看下去。於是,讀書成了嘗書,淺償輒止,也就嚐個半分,因為冷不丁碰上艱澀的文字就啃不動了,剛嚐出點新奇味,就乏了,歪在書頁上,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臉上還漾著淺笑,也許是同書裡的主人公碰上面了呢。小孩讀書是趴著讀,趴在書上翻呀翻的。然而,正是這趴著看個大概,嚐個半分,一本好書,就深深烙在了孩子的腦子裡,伴其一生,甚至影響其一輩子。因為,以孩子們渾樸、天然的好惡和純潔的心態去看、去嘗書,看到的或嚐到的恰恰就是最美好純真的東西。

青年人讀書是在吞書。青年人血氣正盛,精力噴薄,滿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以其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毅力,毫無顧忌,橫衝直撞,取捨由我,進退自如,在知識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邀遊,隨意攫取。年青人讀書不帶絲毫的功利性,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如飢似渴地吞,不講章法地吞,以其奇異之思想、敏銳之直覺,徑直叩開文學、經濟、哲學、歷史等許多學科的大門,幾乎到了肆無忌憚,毫無節制的地步。海是博大、深遂的。海是一本大書,是一本從古到今歷經無數人翻讀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盡讀的大書。而書浩如煙海,包羅永珍,貫通三界。為讀懂海的雄偉、海的神奇、海的深奧,年青人以其充沛的精力,精銳挺進,孜孜不倦,如攻城略地,吸納精華,在書海里縱橫捭闔,勢如鷹擊長空,其於知識資訊、資料的吸收,俱兼收幷蓄,來者不拒吞之,以求其廣博。然而得之精華何其艱難?即便吭哧吭哧地閱遍《四書》、通讀《五經》,也因黑燈瞎火,不辨門徑,亂走一氣,何窺堂奧?只能是得之璣羽,失之鵬鯨了。於是,好讀書的年青人總因不求甚解,難免掩卷了無得,心中時怏怏。然而,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要從實地行,直造光明域,唯有拿出懸樑錐股的意志,鍥而不捨,方能融會貫通,正所謂埋頭讀書,抬頭做人。前者要的是一股吞的虔誠與韌性,後者講的是一種挺直脊樑的骨氣。意即讀書如做人,應當自信不迷信,活讀群書,敢於批評征服,勇於超越自我,以啟發心智,陶冶性情。倘若是一味地頂禮慕拜,毫無取捨,為書所役,淪為書的奴隸,則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但海永遠是寬容的海。她一味慈愛地接納和包含著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的好讀書的年青人,以其極富營養的風、浪和陽光,滋養和溫潤著年青人的'羽翼。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才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為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學生人格;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四、懲戒要符合相關程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群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1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班主任與每次活動》是我讀到的第一本班主任如何開展各種各樣活動的專業書籍。細細地讀著,慢慢地記著,用心地比對著,不斷地思考著,慢慢地感受到激情與夢想同飛翔,感受到這本書中讓人回味綿長的那些東西。

八個專題教育活動細細品來,我就在想:這樣整體性的安排有何用意?為什麼要安排這樣八個專題而不是其它的專題呢?我還會在核心問題處注目思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該怎樣做呢,我會做的'合適、做的科學、做的更有效果嗎?每個案例故事細細品來立馬就可以就感受到案例的典型、立體和多樣,馬上就引發了我這個一線班主任豐富的思考;以案例故事為物件,“對話班主任”“對話專家”和“綜合評析”,既有一線班主任的實踐智慧,又有專家學者的理性分析,最後通過“綜合評析”,回放、深入和超越案例,既評析了案例的成功之處,又指出可以改進之處,既引發了讀者的思考,又能在實際教育中加以借鑑。

而“相關資源”和“拓展案例”讓我們感受到編者的用心良苦:在有限的篇幅內,儘可能讓我們的認識能夠更加全面、更加立體,讓我們的感受更加豐富,同時還能通過相關資源感受到班級活動的基本策略、流程,使我們以後的工作更有依據,更充滿理性。專題最後的學員作業一一思考下來,覺得儘管自己已經有著十六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了,但是這些問題也未必能完成的比較到位。這一欄目的設定讓我們每個專題學下來以後都能反思一下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活動。於是一邊思考,一邊遺憾:為什麼自己沒能夠親身參加這次培訓活動,若能親自參加,

和學員們一起,和專家們一起熱烈討論,思維碰撞,這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啊。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好書,好書是值得品味的。這本書這是這樣,對於我來說是一場及時雨,正當時。現在,命運把我安排在了教育崗位上,做了一名國小教師,我就要做一名快樂的教師,一名進步的教師,一名孩子喜歡的教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2

暑假裡,我們學習了2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地是有關於德育方面的討論,下面作一總結: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的學科。概括的來說作者認為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應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實際出發,使道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實際。以孩子的實際行為與感覺為切入點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條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將道德教育真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應堅持以養成教育為基本方法,重視對少年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他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他們往往是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在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伴隨著自身的成長而認識到道德價值,樹立起道德觀念。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重在體驗,而道德教育重在養成。

那麼,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許有些老師認為,國小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為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係更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為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為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裡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後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反觀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對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覺是:傳統的德育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

首先,傳統的德育教育雖然在內容上顧及到了學生的年齡特徵,能逐步做到由淺入深,由簡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卻忽視了學生品德心理髮展特點。就拿道德規範或知識學習來說,在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初期,還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維,其人際交往活動區域和與外界有效交流量較小時,直接向兒童傳授具體的行為規範,先入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影響,使正確的道德行為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也許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當兒童成長到一定年齡,邏輯思維開始發達,人際交往頻繁,對外界社會交流和了解增多,單純地進行灌輸,容易使他們對所灌輸的內容與外界現實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導致其道德價值觀的混亂,進而則會感到成人社會的虛偽,並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產生反感。可以說,學生中出現對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藥性"與此不無關係。總之,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在內容上,也應該在所採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適應學生的年齡發展水平。忽視學生心理髮展變化,依然沿用大中國小生一個樣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勞而無功。

其次是忽視了兒童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心理傾向。對上一代人極為有效的方法,若全盤照搬,對下一代則可能收效甚微。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德育方法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有效而在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時期又不那麼有效的現象。當今的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的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創新、變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與他們時空距離較遠的內容,對他們作用自然十分有限。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如果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缺乏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其效益必然遞減。

第三是忽視了道德的內化過程,學生的道德認知過於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對中國小生採取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行為準則的養成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文明規範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與情感體驗使之內化,他們對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認識和操作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則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因為他律必然是有時空條件限制的,當學生處於失去外部道德規範制約的環境中,不少人就可能會有不道德的言行。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3

每年對於假期我們都有太多的期待和盼望,但是當一個長長的假期真正地到來的時候,我們卻無所適從,將以前對假期的規劃都忘到了九霄雲外,最後只剩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無聊而煩躁地過活,所以有時候我想,一個長達一個月的假期真正地做的有意義的事情都不及一個普通的週末。當一個假期結束後更多的是回憶起來有點遺憾,奇怪的是假期結束了,你想起了假期前的所有計劃,比如說讀書,那麼如果下一個迴圈就是期盼下一個假期我該看哪些哪些書,似乎又進入了一個怪圈,從現在開始我要遏制住這個惡性迴圈。

說起假期讀書心得,十分慚愧,其實說實話如果不是放假前學校的硬性要求,我想我這個假期都不會撿起一本書來看,或許懶是一種病,在假期的時候發作的有點嚴重。所以在這種情緒下,我讀書的狀態也可想而知,粗淺地讀了兩本書,感受不是很多,但是有那麼幾點還是有點小啟示的。

我看的第一本書是《教師工作方法》創新案例集,說實話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如果不是看到創新二字我不會翻下去,在工作中校長總提倡我們要創新,一個民族更要創新,但是創新提了那麼久,什麼是創新,怎樣才是創新,我想沒有人說的清楚,慢慢地創新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開啟書看到目錄,這本書的章節十分清晰,作為一名新教師一定會受益匪淺,從備課到課堂到作業和課外延伸,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粗略的翻看之後,我沒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看到那些在教育教學書上常看的字眼時,我想起了我大學老師的一句話,她說教育理論就像草料一樣,你吃的越多你的體力越好。或許你剛入職的時候,把你大學學的理論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了,但是在你的言談舉止中一定會滲透一些科學的工作方法,你走的有多遠,就看你的儲備有多少了。所以我又細心地從頭看起,看過之後我發現創新的基礎是,我們踏實做好每一步,首先我們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做教學不能花哨,首先我們得紮實基本功,並且要將最基本的教學落到實處,讓孩子們把該學的東西鞏固好,有了這個基礎和目標,我們接下來就要花心思去想好每一步該怎麼辦?當然一定要有重點突破,比如說一個簡單的生字,孩子讀幾遍就記住了,我們就沒必要費盡心思講解這個字該怎麼記,孩子抬抬腳跟能夠到的東西就該給他自己,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創新?以前我總想換著花樣地帶著孩子學習,孩子們是很喜歡,可是時間久了就流於形式了,孩子們根本不注重知識本身了,所以這個還要運用得當,當孩子不感興趣了,怎樣也記不住讀不好了,我們就要換一種形式激起他的興趣。書看到最後,我會發現其實做教育就需要我們細心,有時候我就是過於浮躁,什麼都急於求成,這樣就會事倍功半,或許我們靜下心來細心做好一件事,那就勝於一百件沒有成功的事情,並且愛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要愛孩子,愛他們的一切,在愛的過程中就是對創新最好的.詮釋。

看的第二本書是畢淑敏的《幸福的尺度》,說實話還是第一次接觸畢淑敏的作品,當年她的《挖薺菜》令我印象也挺深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對她作品一直很牴觸,就因為幸福二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看著看著,我發現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畢淑敏的經歷讓我佩服,從醫生到作家到心理諮詢,她的觀點我由衷的贊同,書中的心理諮詢的案例讓我痴迷,散文中帶有哲學性的說理我更是喜歡,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她文字的魅力。書中她引用費爾巴哈的名言“你的第一責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是別人幸福,因為幸福的人願意在自己周圍只看到幸福的人”,這句話我深有感觸,在我當代課老師的日子裡,我總感覺有許多的煩心事,我感覺自己不幸福,工作不穩定,沒有合適的物件,常常看什麼都不順眼,即使我在別人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可是後來才發現,其實大家都從你臉上看到了不幸福,無論你用多少笑容去掩蓋,慢慢地我發現我的學生他們在我面前似乎也不幸福,一切都進入了一個怪圈,但是當一切發生轉機以後,似乎一切都變了,工作穩定了,結婚了,似乎什麼都順理成章了,大家見到我都說你怎麼變漂亮了呢?或許這就是相由心生?自己幸福了,就希望周圍都是幸福的光芒,我的孩子們也積極上進了,幸福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說實話剛結婚,對於婚姻還是有一些迷茫不知所措,但是書上的一句話讓我釋然了“家啊,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聖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從這句話就看出來婚姻很複雜,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鍵看解決的方法吧,有人說幸福的婚姻源於你對婚姻別無所求。幸福不是形式,幸福不是語言,幸福就是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許我一無所有但是我幸福,我也同樣希望我周圍的人幸福。

簡單地談了一下看的兩本書,看的不深入,《幸福的尺度》還值得再讀,接下來讀書吧,因為讀書的人是幸福的。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4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裡,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裡,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 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裡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5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裡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著在心裡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為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願我會做好!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6

只有當他成為自我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一樣於舊式教育裡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期望他們安靜。但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就應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我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我的主人,當他成為自我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7

作為一名新教師,尤其在多次聽取聽課意見後,對自己的課堂設計與表達上面有一些迷茫。這本書裡面提倡的魅力課堂著實有一些雪中送炭。

書中眾多章節解我困惑,比如《動》一章節指出“從做中學”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讓學校裡的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絡起來。所以要讓學生動起來。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動起來的條件——案例、任務、師生互動等,要突破傳統式的教師單向傳授的模式。而《趣》這一章則指出學生為什麼而學習?學生因什麼能學習?一個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有趣。當教學有“趣”時,學生的學習“欲罷不能”,這便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那麼如何讓課堂充滿“蓬勃的生氣”?如何讓教學有趣?趙希斌老師藉助案例向我們闡述了要做到讓課堂有趣可以從樂趣、興趣和情趣三個方面入手。時下有很多老師會認為如果要營造有趣的課堂,勢必會影響到課堂的高效。其實有趣與高效並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當課堂教學趣味十足的時候,孩子們也便快樂十足。英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郝伯特·斯賓塞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中說過教育始於快樂,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效果最佳!孩子快樂,一切教育都是有效的;孩子不快樂,一切教育都是蒼白的!我想讓一節課變得有趣一點也許還是比較簡單點,但是讓每節課都變得有趣高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在這本書的幫助下,讓我的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8

《最牛的教師》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好的見解與思路。它給我們列舉的那麼多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們不再為單一的理論而感到枯燥與無從下手。

這裡有身為校長而繼續不停研究學問的陳垣老師,他的學習精神與不斷的反思值得我們學習;有不僅在生活和文學方面幽默的大師,同時也是一位講臺上的幽默大師的林語堂老師,他的課,形象生動,詼諧有趣,給世人留下了許多雅緻雋永的佳話;有能讓一個被眾多老師拒絕、家長放棄、自己墮落沉淪、成績全部倒數第一的學生考上北京大學的王金戰老師……有太多的教師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我們去細細推敲最後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教師,本來就是一種極具魅力和境界的職業,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才會願意多親近你,才會聆聽你的教誨。本文出自易百特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欄目。

這種魅力是自己所獨特的品格、修養,這些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與在教學中的不斷髮現所積累起來的`。教師的魅力同時又是需要有一定的境界,而教師的境界當是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不斷學習與充實自己,樂讀書、善讀書。不管是魅力與境界都離不開學習、發現、反思以及反思後的實際行動,只要把這幾點中的每一點都不辭辛苦的做好,那麼你就已經成為了一位極具魅力的教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19

《這就是幼兒教師》本書的核心思想:是以一位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心態寫出了自己對工作的一些想法。寫出了幼兒教師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三直個孩子一起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後頭還跟著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於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場面那傢伙那整個一人間練獄啊!哭還算小事,現在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兒園,所以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就從這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同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裡話,一些平常事。但多看了幾篇後,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作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幸福。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因為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裡的不同。雖沒有國小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麼的高階,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才子們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0

清朝學者李惺說過:“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至善無過高,要令其可從。”學生是成長中的蓓蕾,過嚴、過高的要求反而會摧殘了孩子的天性,限制了孩子活潑的思想與行為。即便是指責過錯吧,多一分幽默,少一分嚴厲也未嘗不可。教育即生活。

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以為脾氣特別暴躁的太太。一天,蘇格拉底正在與客人閒談,太太突然跑進來大鬧,並隨手將臉盤中的水潑在蘇格拉底的身上。這對一個有血性的男子漢來說是無法忍受的,何況還當著客人的面?誰知,蘇格拉底卻笑了笑,說:“我早知道,打雷之後,一定會有大雨。”一言解僵局,他的妻子也不由笑出聲來。幽默既讓大哲學家擺脫了窘境,更讓後人留下了無限遐想回味的空間。做人有如此的胸襟,還有什麼樣的`仇怨不能化解,還有什麼樣的人心不能征服?

學生是有思想、有個性、有情趣追求、有分辨能力的鮮活的生命個體。班主任的幽默實際上也是班主任人格修養的一部分。班主任隨不是演員,但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學生無疑是用觀眾的心態來看待的。觀眾大多數喜歡喜劇角色,因為他善用幽默。班主任放下矜持的身份與架子,把自己當做學生中的一員,巧用幽默,其說服教育效果絕非刻板的說教可以比擬。

所以我最後想說的是,老師們,願你的教育藝術中也有一點幽默。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1

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讓我想起了這樣一件事情,它們是那樣的相似。記得在一節班會課上,我向學生強調校園文明行為的養成問題,特別強調部分同學在看到老師時候熟視無睹、缺乏禮貌的現象,希望大家能自覺樹立“以文明有禮為榮,以目無師長為恥”的榮辱觀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去。但在課後,一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向有的老師問好,但是他不理我,這樣還要問好嗎”?

學生的問題觸發了我的深思,學生談到的這個現象確實存在。我們常常聽到有的'老師抱怨現在有不少學生缺乏教養、沒有禮貌,以前我也這樣認為。但是後來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有所覺悟:是不是教師的某些行為促發了學生的“無禮”呢?

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需要一種良性互動,我們在強調學生對老師主動問好的同時,卻似乎忘了自己該做些什麼。如果學生一次向您問好,您不理不睬,兩次、三次,長此以往,他還會主動問好嗎?也許您忙於工作,也許您正在思考,也許您要事在身,也許……但這些“也許”,都不應該成為您疏於迴應的理由。

面對學生的質疑,我作出的回答是:“大家要理解老師工作辛苦,這種現象只是偶然的,老師不是故意不作迴應的。有一點我們要明白:你向老師問好是一回事,而老師迴應與否是另外一回事。記住:好學生、好習慣是一如既往的!”

我不知道,這種“引導”能否自圓其說,是否有效果,如果有,效果又有多少呢?我們的部分老師您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呢?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2

一、對職業的熱愛

特級教師、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國小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說:“只有教數學的人被數學的魅力打動了,學習數學的人才能被數學深深吸引!”我是一名語文教師,當年正是懷著對教育的憧憬與夢想,才走上這三尺講臺。從教十年來,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是下面我所討論所有特質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個老師不熱愛這個職業,那還談得上去愛學生併為了這份愛去學習、去鑽研、去與時俱進嗎?

二、對學生的愛

教師所提供的`服務都是針對學生這個群體。德國教育家普朗格曾說,教育有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當老師,固然要擁有活的知識,諳熟的教法,但對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富有童心和母愛”。一個沒有愛心、不懂得尊重學生的教師,又如何贏得學生的尊重,如何讓學生滿意呢?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很精彩的比喻,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稚嫩心靈猶如露珠,需要加倍呵護,這種呵護就是愛。”我以一個學生家長的身份觀察何老師時,不就是在審視她是否愛學生嗎?我的學生對我的評價不正是認可了我對他們的愛嗎?愛學生,是進行所有教育教學的基礎!沒有這份愛,怎麼可能會讓學生對一個老師滿意呢?愛,是能感受到的!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3

教學中,我們經常目睹這樣的現象,學生寫兩遍就能記住的字,也非要寫十遍不可;有的教材上的習題還沒有弄清楚,卻忙著做試卷,更有的學生,整天埋頭在書堆裡,成績卻不好。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魏書生與民主教育》一書中,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效率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假如,我們的學生都懂得在勞動前分析一下勞動所產生的效果如何再做,都知道計算時間的利用率,那麼,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減輕很多負擔。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效率感。從長遠的觀點看,特別是在當前知識陳舊率高,知識量激增的形勢下,培養學生的效率感尤為重要。

這是一件無常規可循的事。魏書生老師講了這樣一個公式:效率=(勞動量—無效勞動時間)/時間,在單位時間內增大勞動量,需注意4點:減少猶豫時間,明確任務。持之以恆,形成習慣。利用生物鐘的規律。訂計劃,做總結。增大勞動量,減少無效勞動,這都說的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增大分子的`問題。分子固定時,如何縮小分母呢?他們做了3件事:

1、儘可能使學生對自己的勞動產生興趣。

2、用意志力約束注意力。

3、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造成一種競賽的氣氛。

現代社會資訊量大,工作節奏快,有效無效因人而異。在新內便培養學生的效率感,學生進入社會後,才能適應需要,最大限度地做實事,做有效的,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社會的事。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4

某日在電腦上看了《怎樣做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文章,讓自我又學習了一些知識,教師一向是人們所尊崇的事業,這茖職業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崇高的是職業。教師要懷著崇高的愛去傳授知識,要用滿腔的熱情去啟迪人生,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不僅僅能使孩子獲得淵博的.知識,還能使幼兒擁有豐富而高尚的靈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具備對人真誠、心地善良,有愛心,要熱愛幼兒,還應不斷補充自我的知識儲備量。這就說明我們教師就應具備求知的精神,要學而不厭,要掌握淵博的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在學以致用。幼兒教師還應具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崇高品質,凡要求孩子做的自我務必先做做好。

教師還要有耐心,應對不聽話的幼兒要耐心的教導祂們,不能侮辱祂們,這不僅僅會傷害幼兒感情,而且會使矛盾激化,在幼兒心中失去威信,教師的勞動是十分艱苦、複雜的,教師只有持續愉快平靜的心境,才能使幼兒產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提高積極性,並因此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只有用自我的言行品格去影響幼兒,才是為人師表。還有教師教書育人應是應對全體幼兒,要對班級裡所有幼兒關心,但是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還是比較喜歡那些聽話乖的小朋友,往往忽略了那些調皮的幼兒,在這一點我想在今後工作中就應要注意。

看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想我以後必須會努力,多讀一些幼教文章。爭取做一名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的幼兒教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感覺心也跟著平和了許多。這兩句話覺得值得我記錄下來,告誡自己,也提醒家長:

“健康第一,品行第二,學習第三“。

“你愛這個孩子,不是因為他好他聰明,而僅僅是因為他是你唯一的小小的孩子。“

世界上學習好能力強的孩子何止千萬,可是他們和你有什麼相關?請記住,喊你爸爸媽媽的,只有這一個!所以,請用你合適的方式,全心全意地愛他。“

“部分孩子確實存在思維甦醒比別人沉睡長久的情況——和別的孩子比起來,他們是更需要呵護的嬌弱的花朵。“

“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對待孩子。讓我們慢慢來吧。我們原本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來愛孩子的——不是嗎?方式過極的時候,只能讓孩子懼怕學習。還可能鑄成一生難以追悔的大錯。“

讀了這篇文章,發現自己真該平和心態。

一直覺得自己的心態還是比較平和的,只是現階段各方的壓力,讓自己有些錯失了分寸。也有可能是自己剛從另一個大學校出來一下子適應不過來,有些急躁。現在讀著上面的話,真該好好反省。其實我們班的'孩子真的挺好,頑皮也只是個性的展示,有意注意差一些,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我怎可一下子想強求改變呢?

我在這裡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抓住機遇,繼續奮戰!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6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儀表就有著一些要求:具有職業美、即衣著、髮式要整潔大方,符合教師形象;氣質、舉止端莊穩重,姿態動作落落大方,有著教師的內在修養。

教師禮儀的好壞,對於學生的價值標準、審美標準的形成,有著重要的示範和影響作用。

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對學生做到:一副儀表風範,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迴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

說的具體點,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儀表上

衣著要整潔,服飾要大方,舉止要穩重端莊,注意公眾形象。給孩子們更好的引導和形象,在任何場合,都應自覺地保持良好的.儀表,待人接物溫和自然。

第二:在態度上

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師道尊嚴”,這種尊嚴不是強迫得來的,課講得好是一方面;另外,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把笑臉給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於所謂的“差生”,微笑、眼神、動作的鼓勵就更重要,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向,這樣學生才會尊重你。

第三:在語言上

“請”、“謝謝”要掛在嘴邊,不能用語言暴力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是不可以批評學生,而是不能侮辱他的人格,傷他的自尊。

第四:在舉止上:

要端莊穩重。戰慄時不要靠著講臺,累了不能一腿彎一腿直。和學生談話時不能用手指點學生。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7

書中提到,當孩子們懷疑老師沒有章法的時候,他們很快就會開始不遵守課堂紀律。沒有組織、沒有章法的教師只會考慮教授課程、舉辦講座、做練習、觀看視訊和進行課堂活動從來不進行課堂管理。當課堂管理不善時,課堂便會混亂無序以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在開學的第一週裡,最重要的事就是建立教學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一個管理良好的課堂是由一整套程式和慣例來構建的。程式和慣例構建了課堂,使得種種課堂活動能輕鬆有序的進行。

在第D部分:掌握課堂,這部分是在能夠有效管理課堂的基礎上展開的,管理課堂是第一部分,而掌握課堂則是管理課堂的目的。在本部分作者向我們講述瞭如何建立一份有效的.作業;如何測試學生的學習;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向建立一份有效的作業需要完成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你想要學生完成什麼。

2、用一句話表達一項具體任務。

3、給每位學生一份學習目標。

4、把目標展示給學生或者讓學生帶回家。關於測驗我也矯正了自己之前的一些不太正確的觀點:教師的主要角色不是給學生打分,教師的主要角色是幫助每位學生達到他們各自最高的學習成績。為了讓學生取得學習上的成功,最好使用學習目標和標準參照測驗,而不是用單純的分數來檢驗孩子。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得到了很多啟發,糾正了自己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明瞭了自己存在困惑的地方,同時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成為一名高效能的教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8

最近空閒之餘讀了幾本書,我想,老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29

為擴大讀書的影響力,以積極的態度、創新的精神,發揮網路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班開展了讀書心得交流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開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提高讀寫能力、豐富文化底蘊、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促進學校內涵式文化的發展,努力建立“學習型校園”。

整個活動過程中,得到了我班學生的積極響應。每位學生認真準備,踴躍發言,為大家建立了一個讀書交流的.平臺。

本次讀書活動一方面使同學們加深理解了讀書的益處,體會到讀書的樂趣,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的好習慣,同時讓學生在組織班級交流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強協作能力,增進了班級同學的情感,在班級中形成了濃郁的讀書氛圍,形成了“有書可讀,有書必讀,讀書必得,得之必論”的良好風氣;另一方面,使每個同學都積極地加入進讀書、評書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同學間的聯絡,拓寬了同學們的眼界,成為同學們生活學習的紐帶。

讀書交流活動形式比較單一,此次班會交流活動雖然做了大量的前期宣傳工作,但由於開展形式比較有限,班級同學主要利用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了小範圍的PPT演說和視訊觀賞,活動的影響有待進一步擴大。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0

今天我們讀了一篇名叫《南極的除夕》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南極考察隊僅用五天時間建好了一座長29米,寬6。2米,高1。3米的碼頭;他們只用了十多天時間,就把5000多噸建材物資從船上運到長安城;用罐頭盒把建站基地滲進的水一桶一桶的排除了。最後,南極長城站成功的在考察隊員們的手上建好了。

讀完文章,我被那隊南極洲考察隊深深地震撼了,被那愛國情懷所感動。南極洲考察隊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南極長城站,可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們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是什麼讓他們能這麼團結頑強呢?是他們穿的暖和?是他們知道這樣做能很快的做好,能早點去休息?都不是就算他們穿上一件棉襖,去做長時間的室外工作,他們也會這麼頑強。這其實就是因為為了開發南極的共同理想。使他們團結的`像一個人一樣。你也許認為這個不太好理解,其實,說穿了我們生活中也有這些例子。班級中要出黑板報,大家為了出好黑板報這一個目標,擠出時間,團結的把黑板報出好;幾個同學要去戲劇表演,他們為了表演好這個目標,努力的排練著節目。再小點,打掃衛生時,我們不也是為了搞好衛生這個目標而努力打掃嗎?這樣例子數不勝數,我們在為了同一個目標時,激發出來要把這件事做好的精神,不就是我們團結時做好每一件事的動力嗎?

《南極的除夕》鼓勵著我,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國爭光。我要更努力成為有用之才,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愛祖國,從我做起!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1

魏書生認為,尊重別人是一種本事,“不會尊重人,從高層次上講,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種自豪感和幸福感;從低層次上講,自我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魏書生很尊重自我的學生,學生只要有一點提高,他就表揚;學生犯了錯誤,他也不直接批評,而是用唱歌、寫說明書等形式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更讓我感動的可是,魏書生還十分注重點燃後進學生的期望之火,善於幫忙學生尋找長處,發展長處。

魏書生以往講過這樣一件事:新學期,有兩個全校最差的學生進了他的班,他要求這兩個學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我的優點”。學生說沒有優點魏書生則說:“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兩條了”還有一個學生向魏書生坦言“我學的不好,只考了8分。”而魏書生則一臉驚喜:“你一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8分,這是天賦啊!”我想,類似的故事,魏書生肯定還有很多很多,他善於研究後進學生的心理特點,揚其長而避其短,不斷增強後進學生的內部驅動力,真正體現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而其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說的“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性,會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幫忙、諒解、信任的和諧氣氛之中,從而真正體驗到做人的幸福與自豪感,減少內耗,明顯提高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2

讀了《教師最需要什麼》這本書後,對我啟示很大,收穫很多,這本書從教師人生最需要什麼,教師教學最需要什麼,教師職業最需要什麼,教師教育最需要什麼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教師最需要什麼?

首先,教師最需要一份滋潤心靈的愛心。“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炙熱心靈中。”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出生於幹部權貴之家或是平民百姓人家,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淘氣包,都應一視同仁。對學生的'愛應體現在平日裡的點點滴滴中,學生成功時,與他一起開心;學生退步時,與他一起分析;學生氣餒時,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我相信對待學生需要無盡而真誠的愛。

其次,教師更需要一顆能納百川的寬容心。寬容是一種尊重,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愛,是博大的胸懷。寬容好比是春風,溫暖著寸寸心闕。曾有位哲人說過這樣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這句話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最形象的詮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是聖者,犯錯也在所難免。更何況是國小生呢?現今大多數孩子是家裡的“獨苗苗”,集百般寵愛於一身,從小就養成嬌氣慣縱。所以,教師更需要一顆能納百川的寬容心。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3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到了民主對於教育的重要性,在國小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也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覺得老師比較親近。這樣學生就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和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們的狀況,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對於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對所教學科,抓住要領,舉一反三,運用自如,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資訊科技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其次,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4

相信很多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上課時自己講的津津有味,而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呢?為什麼每次講解的越詳細而有學生越不懂呢?這個問題長時間的困擾著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第48條《要思考,不要死記》,心中才豁然開朗。

“為什麼孩子們要記住學過的教材是這麼困難呢?”“不是看起來學生已經理解了嗎?”在文中,作者也帶著困擾我多年的問題展開研究。“腦力勞動應當怎樣進行,才能使知識保持在記憶裡,才能使識記變得牢固,才能使學生不感到特別困難的回想起規則呢?”通過不斷的研究識記和記憶保持的心理學規律性,企圖弄清腦力勞動效率太低的原因,究竟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鞏固性歸根到底取決於什麼?

在積累大量事實面前,作者得出一條很有意義的'規律性: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要識記和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的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內心使用這條真理理解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

思考,才是識記的唯一途徑。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5

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裡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絡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6

通過《教師法》的學習,本人受益匪淺,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照每一條每一款,認真地剖析自己,有針對性地查擺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理想信念、宗旨觀念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爭取邊學習,邊整改,邊提高。

教師作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通過對《教師法》的學習,我認為要很好地履行教師的義務,首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其次,“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風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基礎,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還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楷模的形象。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7

讀過這本書《教師人文讀本》,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在於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著我,從師範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公平公正”“愛心”“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等等,新教育為教師提出了那麼多的.努力方向。所謂堅持,所謂勤奮,所謂的所謂。教師自身的前進動力,外在的推動力.不論怎樣,都去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教師,努力的教師。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資訊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8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39

應女兒的邀請暑假開始看水滸。快意恩仇,兄弟義氣的故事讓我們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作為女性我是不愛看那些打打殺殺的作品的,但既然看了,加上水滸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即使不看,也能說上幾個人物,評論幾個故事,所以就邊看邊評,贏得了女兒深深的讚賞和敬佩。這對一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來說,真是難得的很。

我們都喜歡魯智深,他有著豪爽的行事風格,菩薩一樣的慈善,為了朋友不顧一切的情誼,也有著超人的武藝。每當看到魯智深相關的情節,我們倆都會叫好不斷,豎起大拇指。他為了金家父女打死鎮關西,為了林沖燒死高衙內,為了可憐的老僧人戰敗了兩個惡賊,身居二龍山老大卻甘願一直為林沖留著首領的位置。他的心裡沒有名利,只有情誼。

你看那羽扇綸巾談笑間令敵人飛回湮滅的.吳用,儒雅中透著睿智,從容中有著機警。他不急不緩,卻總是胸有成竹。我以為楊志見了他會大打出手,卻也只是提了幾個刁鑽的問題而已。他就那樣四兩撥千斤的化解了楊志的刁難。他真像三國的諸葛亮啊!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其實裡面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光芒四射呢?林沖,李逵,宋江,晁蓋,戴宗——一個個個性鮮明,感愛敢恨,重情重義,各具所長。文學經典的影響沒有時空界限,相差幾十歲的母女倆人,共讀水滸,都能看得激情洋溢,為書中的一字一句而折服。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吧!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0

前幾天拜讀了肖川的《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文中解答了人生、教育教學中的很多疑惑,觸頗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首先要樂於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是閱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大師的書籍,讓閱讀成為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為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反之,沒有博覽群書,只能就教材講教材,就內容講內容,就試題講試題,課堂會因此而單調乏味,死氣沉沉;沒有閱讀,就難有深層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匱乏,展現於學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說,閱讀是教師獲取思想的源頭活水的最佳。

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要在反思中進步。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出有效的和反面教訓,從經驗中出規律性的東西,將經驗抽象成理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作為教師應當學會反思,注意積累一點一滴的`經驗,不斷地工作,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發展,使自己逐步向創新型教師邁進。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學會引領學生的心靈和精神。從對課程內容的發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氣氛的營造,甚至用什麼語言,背後都蘊藏著一種思想底蘊,平時只是不覺得罷了。

教師的思想對學生的薰陶,也是非常關鍵的,思想可以薰陶學生學習、薰陶學生做人。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真的很難,這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和思考。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1

讀了《幼兒教師的感想》一文後,我認為,培養孩子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全面發展。首先,注重觀察,現代幼兒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也是一個觀察者,這樣可以幫助我瞭解幼兒的個體差異,也是直接獲得第一手材料所。為此我針對幼兒的具體情況,注重一日生活中的觀察,捕捉著孩子一瞬即逝的現象和變化過程。而且,我通常會加入他們的遊戲中參與他們的活動,這樣會使觀察更真實,更直接。每天我都會利用一段時間在教室裡和孩子玩耍,這時孩子們都特別的高興,把我看作他們中的一分子。我想,正是我的親近,使孩子們感到了友好、平等、互相尊重和學習的良好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殊的孩子班班都有。如我班有個叫“吳彭淑嫻”的小朋友,不太會說話,聲音好象很難從他嗓子裡發出,每說一次話,好象都很費力,許多小朋友都會笑他,但是不能只看到他在語言方面的'短處,應看到他的長處,每次個談話活動時,每個小朋友都會拿介紹自己今天下午玩了什麼或做什麼事,老師都會引導他來說,讓其他小朋友試著接受他,而我在評價他時,則降低了標準,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增加了自信心。

我想,在施教的過程中應深入觀察、細緻瞭解每位幼兒,並充分尊重、相信他們,進行分層指導,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的進步,使每個幼兒的臉上都開露出燦爛的笑容。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2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國學經典誦讀《大學中庸孝經》,《孝經》的資料好象都比較難懂,爸爸媽媽又和我一起閱讀了《二十四孝》,我覺得其中的故事都十分感人,小時候那些孝順的人,長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自古以來,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孝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天地間的自然規律,是人類一切德行修養的基礎,是思想教化的源泉。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給予我們一切,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著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關懷總是那樣的無微不至,勞而無怨。

百事孝為先,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孝道就是要盡心盡力的供養父母。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樣能去愛他人、愛國家呢?

此刻我們中間的很多人,異常是我們這些00後,經常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自己要向父母要點什麼,想要怎樣樣玩耍,自己喜歡怎樣樣就要怎樣樣。與父母一起時,自己必須要選最好的,要玩自己最喜歡的;吃東西時必須要選自己最喜歡吃的。有時,父母指出我們的錯誤期望我們改正時,我們不僅僅不願意承認,反而還會發脾氣;有時甚至還會在對父母、長輩說話時很不禮貌。

所有這些表現,和《孝經》中的要求相對照,關鍵是“孝順”二字沒有做好,我們距離《孝經》中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讀了《孝經》這本書,我以後必須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吧!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3

最近我讀了幼兒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畫出五彩世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許多對好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筆者在文中說到,要深入到幼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並將幼兒的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我們也知道了只有當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才會自發地想去了解並進一步觀察和探究,而這些行為都是建立在幼兒主

動的基礎上的,最終幼兒學到的都將通過一系列手段展現出來。

其次,引導與評價相結合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在孩子的眼裡,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體,而情節的創設,讓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探究和興趣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易於讓幼兒產生輕鬆、愉快的遊戲心理,所以儘量運用形象生動地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絡,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自己也投入到情節中,以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調動孩子,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參與、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情境中去,和活動融為一體。無論幼兒的作品是否理想,教師都應以認真、細緻的態度去欣賞,儘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表揚和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體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增強繪畫的興趣和信心。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4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天天擁抱著我們,幸福從個人層面的和諧中處處能體現。而和諧又能從以下幾方面體現:

和諧的美在於禮。雖然每天見面的都是熟悉如朋友般的家長、孩子,但不能以習以為常的接待方式處之。尊重每位來自於不同階層的家長,我總是會主動地熱情問好、交流;親切招呼,細心觀察每個來園的孩子。家長回禮友善的問好,孩子回禮甜甜的微笑,新的一天在和諧有禮中開始。禮,可以是物質上的',禮,更可以是精神上的,那就是愛。通過教育活動引導孩子關心父母是“愛”、開展班上講座指導家長細心照料寶貝是“愛”、家長之間熱情幫助更是“愛”。禮是橋樑,聯絡著班上的每家每戶,禮是血液,讓和諧的愛流淌整個大家庭。

和諧的美在於尊。尊老愛幼良好品德在我們班上也處處可尋。尊敬長輩,不論是什麼職業、什麼職位,但凡是長輩,我都心懷尊敬之意。對來園接送孩子的爺爺、奶奶我用禮貌語尊稱問好,對記憶力稍弱的長輩,更會付出加倍的耐心去交流和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他們的點頭微笑是給出的讚揚。班上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孩子,大家的生活、習慣存在差異,通過開展“巧手媽媽”、“本領爸爸”、“親子燈籠創作”等等一系列的互動活動,讓大家彼此認識,相互交流,在尊重與理解中建立友好的氛圍。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5

《愛的教育》一書講述了安利柯在老師、父母、同學的引導和幫助下變成了聰明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陽光男孩。讓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世界上的愛如空氣,遍佈著每個角落,無論在哪裡都能感受到愛的情意。比如說安利柯的老師不對學生髮脾氣是因為他太愛安利柯他們,想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像在家裡一樣的溫馨與和諧。

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一切的情與愛,讓我感覺到充滿情與愛的世界是幸福、友好的`。在別人愛你的同時,可別忘記關愛別人喲!讓我們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在這愛意盈盈的環境裡再多製造些愛的芬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本教育我終生的書!看了這本風行全世界的書,那如春風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

這是其中的一個故事:安利柯的朋友一不小心把一位老人打傷了,那位朋友在老師和同學的支援和鼓勵下去向老人道歉,並把自己最心愛的郵票冊送給了他,過了幾天老人的病好了後,他不僅親自去學校看砸傷自己的人,還把郵冊還給了他。

這就是愛,是愛使他勇敢承認錯誤,是愛使老師同學給予他鼓勵,是愛使老人原諒了他。沒有愛就沒有這一切。這一霎那,我忽然覺得愛深不可測,高尚無比,似乎“愛”這個字的每一筆劃都是一個愛的哲理,她們也像一個拉環把每一個人的距離拉近,讓他們相互愛護;愛讓世界更精彩。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6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教師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時,很形象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絲線。他在帶領孩子們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課後這樣寫道:“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圍攏來看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這根很細的絲線把孩子們都拴在我的身邊來,這就好比是一根無形的韁繩,只要一個兒童的注意力轉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絲線就斷了,於是我給他講的和所指給他要看的東西,他就再也不看,不聽了——思想開了小差。”

讀到這裡,我深切的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這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做到教書育人、持續穩定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僅要連通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這根“絲線”,使用好這根“韁繩”,而且要在課堂內外連通師生之間的情感這根“絲線”,通過這根“絲線”來培養和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使教師與學生在親切、和諧、彼此信任的氛圍中教學相長。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感受頗深。他精練的語言、閃光的思想,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作為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確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實踐鼓舞著千百萬教師。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7

我今天認真地閱讀了《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一文後,被書中動人的情節和老師們高貴的品質所感動。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總是會留下老師辛勤的足跡。在書中就有一位叫晏才巨集的老師,在2004年的一堂電路分析課上,他用平靜的口氣告訴自己的學生他患上了肺癌晚期,之後他繼續上完他人生最後的一堂課,也把自己最後的愛獻給了學生。在我們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困難時,總是會留下老師鼓勵幫助的身影。在書中有一個故事《地震中的英雄老師》汶川大地震時一所國小的教學樓被突然震塌了,救援人員趕到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呆的一幕,一位男子跪僕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那個男子就是張米亞老師。孩子得救了。可是老師卻為了孩子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那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苦”。在我的學習經歷中,也有很多讓我感動的'事情。我們的班主任高老師得了咽喉炎,嗓子都啞了,她用沙啞的嗓音堅持給我們上了許多節課,讓我深深感動。音樂老師讓我管理班級的紀律,我認真執行老師的任務,下課啦,音樂老師輕輕地搭著我的肩膀,和藹地說:“辛苦你了!”老師對我的肯定和鼓勵讓我這個有點膽小的人,變得自信了。謝謝你,我的好老師!

老師,您的品德樹立了我。您的博學傳授了我,您的語言感染了我。這一生我不會忘記您——老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8

讀完《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震驚,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當通過一段段短小卻精闢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這些他所創立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因為他在多年前提出並研究的問題,正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的理念。

書中也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1、虛心;2、寬容;3、與學生同甘共;4、跟民眾學習;5、跟小孩子學習;6、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

通過讀書,使我學習到了:

1、教師和孩子是平等的,我們的教育要以幼兒為本,有一顆寬容的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

2、尊重,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孩子,教師對孩子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為孩子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尊重孩子還要學會欣賞孩子,特別是對個體幼兒、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 篇49

帶著崇敬的心情我認真研讀了魏書生的《堅持民主治教,促進自育自學》和《堅持科學治教,建立保障機制》兩部分,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其一,考試——學生出題、評卷。具體做法有兩種:自由式和規定式,自由式就是學完一個單元,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經驗、認識,確定共分幾種題型,幾道大題,各包括幾道小題。知識的覆蓋面,題量大小,分數分配全由學生自己確定。規定式就是老師對試卷上每道題的題量、分數做了嚴格的規定,然後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認識去填具體考試內容,出好試卷後,學生互做,做好試卷後出題人根據自己的評分標準評卷。

這種考試法我認為對老師和學生都有益處。教師既瞭解了學生又減輕了工作量,學生既明確了複習目標,又激發了學習興趣。

其二,大掃除15分鐘結束,一般情況下,只要大掃除,學生總是要在花上一節課的時間,而魏書生老師的班級只需15分鐘就能搞定,原因是他們班學生大掃除的任務都是固定的,誰來包什麼任務,由自己報,凡有一樣活,必有一人承包,而且一包就是三年,只要大掃除,馬上行動,用不著衛生委員再分配再耽誤時間。佩服,真是佩服!佩服魏書生的'領導能力和其生活委員的管理能力,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

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增強了責任感,提高了勞動效率,也有利於他們將來走向專業化較強和現代社會。

魏書生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方法都讓我有一種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隻有創新型教師才能培養出創新型學生。

TAG標籤:讀書 假期 通用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