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人教版五年級下《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再見了,親人》記敘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這篇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凝鍊,是一篇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教材。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2篇關於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人教版五年級下《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14.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戰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於盡、深情厚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4、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錶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點:

教學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應放在體會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上,並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課前準備:

課件,瞭解抗美援朝戰爭,蒐集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發生的故事

教學時間

二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激發探究興趣

1、理解和認識“親人”。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學的綜合性學習《有趣的漢字》嗎?(記得),當我們遨遊在漢字王國時發現,我們中國的漢字真是歷史悠久,神奇有趣。今天我們來看這一個字,(出示“親”)大家都認識嗎?一起來讀“親”,再讀(出示:親),知道這個字是怎麼創造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我們的祖先看到大樹枝葉的茂盛,聯想到是下面樹根給予的營養,從而創造了這個字“親”,來表示有血緣關係的人,爸爸媽媽等這樣的人叫做“親人”(出示:親人圖)(張貼“親”“親人”在黑板上)

我們每天都在親人的懷抱中感受他們的愛,同學們長了這麼大,這裡邊經歷的事太多太多,結合你身邊對父母的體會,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你對這些親人的理解?(提問,指名答)小結: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偉大的無私的寬容、理解、包容的。

2、匯入新課。

可是有一些人,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我們也把他們稱為親人,知道為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這樣的課文。(播放課件)讓我們穿過時間隧道,來到五十年前,一同感受那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用多媒體播放配有當年抗美援朝畫面的《中國志願軍戰歌》)(讀“戰歌”)讓我們再一次追憶那可歌可泣的歲月。(播放抗美援朝畫面)

3、簡介背景。

(播放課件:音樂)師讀:1950年,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把戰火引向中國的邊境。中國人民響應毛主席發出的“抗美援朝、保家為國”的號召,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他們和朝鮮人民並肩作戰,一直打了3年,迫使美國坐下來談判。三年的戰爭,志願軍死傷幾十萬,停戰後又留守了五年,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先後出兵130餘萬人,有14萬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鮮的土地上,這其中就有:邱少雲、黃繼光、羅聖教、毛岸英,就這樣他們在朝鮮奮鬥了八年,在漫長的抗戰中,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我們與朝鮮人民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要回國了,當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分別時,有多少朝鮮親人在車站為我們送行,那場面十分感人,他們互相說著“再見了,親人”。想重溫那感人的一幕嗎?(播放課件再見了,親人)板書:再見了

4、這句話是誰說的?

志願軍,大娘,小金花,大嫂

5、“再見”什麼意思?(再次相見,美好的願望)

6、他們是“親人”嗎?為什麼稱他們為“親人”呢?文中的志願軍是中國人,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是朝鮮人,有血緣關係嗎?同學們,讓我們一同去現場感受那動人的一幕吧。(播放課件:課文情景朗讀)

(板書:志願軍,大娘,小金花,大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讀通句子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

同學們,現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課文中具體寫了幾位“親人”?為什麼稱他們為“親人”?(教師巡視)

2、學生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3、教師檢查初讀成果。(播放課件:書上生字詞)學生認讀。教讀。

4、理清文章條理。

剛才同學們讀了課文,理清文章條理了嗎?課文分別寫了志願軍向哪幾位親人告別的情景?(板書:大娘,小金花,大嫂,朝鮮人民)

三、精讀品味,體現真情

(一)教學課文1---3自然段。

1、那麼現在你就是志願軍戰士,你想和誰道別?(自由讀)

2、那麼誰想和大娘揮淚道別?(出示課件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誰來有感情的讀讀這一自然段。

(2).大娘為我們做了哪些事?付出什麼代價?(指名回答,並板書:洗補衣服幾夜沒閤眼送打糕昏倒在地上救傷員失去小孫孫)

(3)試按“請求——一回憶——反問”將課文分成三層。

同學們把這一自然段分成三層,可以嗎?(出示課件:開頭中間結尾)

(4)開頭:讀請求大娘的話。(指名用請求的口氣讀開頭。一人當志願軍戰士,一人當大娘,情景朗讀。)

(5)中間:(出示課件,理解重點句子)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麼意思?

哪裡寫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難和危險?

大娘她們僅僅是為我們送來打糕嗎?還為我們送來了什麼?(鼓勵、希望、信心……)抓住動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大娘還為我們做了什麼?你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唯一”“說明了什麼?大娘心裡怎麼樣?(痛苦)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結尾:將抒情部分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比較表達情感的不同。(更能體現大娘對我們的情誼,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板書: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7)感情朗讀。(播放課件:配樂集體朗讀)

3、誰想和小金花道別?(出示課件第二自然段)

(1)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播放課件:小金花為志願軍做了什麼?付出什麼代價?(板書:救老王失去媽媽)

(2)找出最感動人的句子:

你回到村裡,焦急地等待著媽媽。第二天傳來噩耗,你媽媽拉響手榴彈跟敵人同歸於盡。(抓住“噩耗”、“同歸於盡”兩個詞品味。)

(3)小金花的媽媽與敵人同歸於盡,她的死重於泰山。但小金花為什麼沒有哭呢?出示句子:“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你卻把腳一跺,嘴角抽動著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播放課件:請同學扮演小金花,讀。讀出對敵人的恨。)失去媽媽的痛,對敵人的恨,這兩種情感是多麼真切,對比又如此強烈。有感情地朗讀。

(4)引讀:多麼剛強的小金花,在失去媽媽的一刻,她沒有哭,但當與志願軍叔叔離別時,她卻哭了,她與志願軍戰士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

(5)集體配樂朗讀這一部分。(小組讀)

4、誰要和大嫂道別?(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1)(播放課件:大嫂為志願軍戰士做了哪些事?付出什麼代價?(板書:挖野菜失去雙腿)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小組交流體會。

(2)重點交流,出示句子:“您知道我們缺少蔬菜,就挎著籃子上山挖野菜。後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去挖。”到前沿陣地上挖野菜,會有哪些危險?那大嫂為什麼還要去挖呢?這說明了什麼?(這位大嫂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有感情地朗讀。

(3)引讀:為了給戰士們挖蔬菜,大嫂卻為此付出了雙腿殘疾的代價,所以在志願軍心目中,這位大嫂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4)集體配樂朗讀這一段。(小組讀)

(5)(對照板書),昇華感情。

為了志願軍,大娘();為了志願軍,小金花();為了志願軍,大嫂()。(播放課件)

(6)讓我們再來看一組照片,共同感受中朝兩國人民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偉大友誼。(播放課件)

(二)討論1---3自然段的結構上的異同點。

1、討論:

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都用第二人稱;都先用一個稱呼;這樣寫好像面向對方說話,更便於表達感情,都是通過具體事例直接抒發作者的感情。

開頭:都是請求的語句

中間:都是以回憶的形式進行敘述

結尾:都是反問的`語句

2、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體會二者在表達情感上有什麼不同。

3、小結:

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願軍怎能忘懷呢?讓我們走進志願軍叔叔,跟他們一起和朝鮮人民話別,同學們可以站起來讀。(感情朗讀1~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