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

1.知道什麼是密度,密度的國際單位以及單位間的換算.

2.掌握密度的計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在一定條件下,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

4.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種物質密度.

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歸納知識結構評價標準

2.師生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適應

3.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學用具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量筒、鐵塊、鋁塊、銅塊、投影儀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講臺桌上放著銅絲、鐵絲、鋁絲、一杯水、一杯酒精.

師:1.這裡有銅絲、鐵絲、鋁絲、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們分辨出來嗎?

2、說明你是怎麼分辨的?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要分辨物質,就要知道並且利用物質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顏色、氣味、軟硬,就是物質的不同的特性。根據這幾種特性,利用我們的眼、鼻、手等感覺器官,就能將上面五種物質分辨出來。

3、我們桌上放的兩個物塊,一個是塑料塊,一個是鐵塊,外面塗有同樣的顏色,你能把它們分辨出來嗎?

a、討論與交流:(提出猜想)

師:物體的質量與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提出猜想“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它們各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設計實驗:

分別選取3個大小不同的、長方體的鐵塊和塑料塊(鐵塊和塑料塊的體積分別對應相等),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直尺測出邊長後,計算出它們各自的體積;算出每個鐵塊和塑料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然後加以比較。

C、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

測出3個體積不同的鐵塊的質量與體積;

1、 測出3個體積不同的塑料的質量與體積;

2、 分別算出每個鐵塊和塑料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學生分組實驗.並將得到的資料填入書中P9的表格中.教師巡迴檢查、指導.

把收集到的證據整理後,填寫在下表中:

d、實驗結論:

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3、 建立概念:

質量有體積的比值等於單位體積的質量。所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特性。

[板書1]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同種物質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物理屬性

4、 [板書2]密度的公式:r=m/v 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5、 [板書3]密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3,符號為kg/m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單位有時用克/釐米3,符號為g/cm3

6、 密度的測量:

師:在設計測量物體密度的時候,要測量質量和體積,測量質量的工具我們大家已經比較熟悉,下面和大家介紹一種測量體積的工具——量筒(量杯)

學生分組實驗

師:請大家把測的資料與課本P122的密度表中的資料比較,看看結果怎樣?如果不同,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生:測的資料基本接近,出現的誤差可能是由於用量筒測量體積出現的

7、 [板書3]密度的應用

師:密度公式有什麼用處呢?

生甲:可以測量密度,從而用來鑑別物質

生乙:可以用來計算不便於直接測量物體的質量或體積的。

8、 鞏固練習

小結:你學到了什麼?

TAG標籤:物質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