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精選20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精選20篇)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

讀完了《理想國》,剛開始讀的時候其實內心的衝擊和情緒還是很多的。這本書前半部分在用批判性的思維在讀。

首先,明白下面這些,初讀《理想國》的人應該就可以平靜一些了。理想國,它就是個“理想國”,不能夠把它當做現實世界,用現實世界的思維,和普世價值觀等去思考和對待。不用太較真。

也不能認為被冠之“理想”二字就是說明這個國度盡善盡美只是現實中做不到,讀前四章的時候看到有些部分帶有一定的愚民文化,也有完全不符合普世價值觀和人文主義觀點的地方。

所以,在理想國中,不能夠用普世的思路來理解他們的思想,很多都是非現實的一種假設,很多地方的設計不符合人性,有些地方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也有很多地方令人無法贊同。

其次,走進理想國的國度。

理想國中的詩歌,曲調等藝術是被剔除了一些描寫死亡的恐懼,悲傷,痛苦的內容,留下表現忠誠,善良和勇敢等的主題。理想國所描述的人性被剔除了人性的負面和人性之惡。理想國度的國度還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人必須根據自己的性情選擇職業。想要尋求正義,應該先尋求一個國家的正義,然後再尋求個人的正義,先有國後有家。

這些是理想國的設計和藍圖。

其中,理想國中有對救治病人的觀點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相符,與人文主義觀點相駁,認為老弱病殘沒有生存和救治的權利。

也有在後面,關於男女的論述,體現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又實屬難得。

如笛卡爾所說,人們的意見之分歧,是因為我們由不同的路徑引導我們的思想,或者各人的思想不是針對同一件事物的緣故。所以,無論如何,有些地方持著與書中所描述的不同的觀點,引發了我更加深入的思考。

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思考,讀讀《理想國》吧,儘管可能這不是這個符合人性以及真正理想的國度,但是裡面也有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2

最初認識柏拉圖,是在國中歷史課上。真正接觸柏拉圖著作,是前幾天在學校圖書館找到了理想國一書,說實話,對於我這樣一個哲學小白來說,讀起來很是覺得生澀拗口,當時越看越覺頭疼,於是只草草看了開頭幾章。

後來,我刷到這樣一篇文章:讀書一般可分為三個區,舒適區內,閱讀者閱讀毫無難度的讀物,雖處於心理舒適的狀態,但進步緩慢;伸長區中,閱讀者閱讀有一定難度的讀物,感到某種程度的不適,但跳一跳還是夠得著,理解力提升明顯;恐懼區裡,閱讀者閱讀難度過大的書,由於超越能力範圍太多,感到嚴重不適,難以卒讀。

很多人都只願意待在舒適區和伸長區,不願意去挑戰恐懼區,讀完此文,我深受觸動,決定去攻克一些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書。

在這篇文章的驅使下,我又翻開了《理想國》這本書。剛開始時依舊是難熬,整本書是按對白來寫得,我甚至都分不清誰是誰,誰說了什麼觀點。只模模糊糊感覺好像一直在說什麼是正義,我看著哲學家們把正義的定義從欠債還債就是正義到正義就是給每個人適如其份的報答再到正義即強者的利益。我彷彿就看到哲學家們在我面前激烈辯論。

慢慢的,我投入進去。

翻開下一頁,第二章出現在我眼前。我不由得一驚,第一章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過去了。在第二章中,哲學家們依舊在討論正義。

不同的是,柏拉圖從中引伸了城邦正義,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首要原則,將城邦定義為“每個人務必在國家裡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或“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人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任何人都要服從城邦正義,個人正義應當讓位給城邦正義。

從柏拉圖關於正義的定義可以看出,他所謂的城邦是不是公平民主人人平等的城邦,他的城邦是每個人都有相應的級別職務,具有等級區分,由此城邦分為統治者、軍人、勞動者,因此他所謂的正義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

俗話說得好:“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本書每一章都寫得十分精彩,但整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婦女兒童的問題,不得不說,柏拉圖儘管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哲學大家,但是身在古希臘還是有其侷限性的。而這本書的侷限性就在於其對待婦女兒童的問題上。

柏拉圖式非常看重兒童的公平和教育的。他提出婦女兒童共有,可以共同享有城邦的資源。但是這樣完全將婦女兒童當成了一種附屬品的態度,侷限了其對婦女作用的正確估算。他不將婦女當成一種完全的客體,而是當成一種貴族政治的統治需要,這也表現出他對貴族生活的渴望。

而柏拉圖對貴族的渴望,最主要是表現在他提出的哲學王理論。他認為在一個理想城邦之中,應由擁有知識的哲學家擔當統治者,並稱之為“哲學王”。

《理想國》這本書是我接觸的第一本哲學著作,儘管我在看完這本書後也不太懂何為正義,但其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對!一定不放棄。我想:讀完此書,我收穫的不僅僅是對哲學的理解,更是學到了哲學家們認真執著的精神。也希望這樣一種執著追求真理的動力永遠存在於我心中。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3

斷更了半個月,忙忙碌碌,不知道幹了點什麼(可能就是懶

今天把前段時間讀完的理想國做一個簡單的總結,也算給自己讀這本哲學著作一個簡單的交代。

前言:這本書說他熱門,沒有幾個人沒聽說過這本書;說他冷門,卻又有很多很多人沒有讀完過這本書;對我自己來講,小時候看著犯困的書,長大了依舊看著犯困,但不同的是,這次時間很充裕,終於慢慢的啃完了這本書。

這部作品針對當時的城邦奴隸制危機時期的現實政治與社會文化問題,柏拉圖用他的哲學理念去打造一個他認為的理想國家的概念。柏拉圖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必須要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之上(開篇即圍繞正義展開論述)因為他認為正義是一個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石。

《理想國》裡關於教育的論述也十分有趣,對於個人的教育,柏拉圖認為人的心靈包含理性、激情、慾望三個部分:

理性部分是“人們用以思考推理的”,“用來學習的”,這是人心靈中最高貴的因素,正是這部分,把人與野獸區別開來;激情部分是人們“藉以發怒的那個東西”,根據它“永遠整個兒地是為了優越、勝利和名譽”,可以稱之為“愛勝”部分;慾望部分是心靈的最低階部分,是“無理性部分”,它表現為感官的需要,如物慾、情慾等,根據慾望主要為了利益、而“金錢是滿足這類慾望的主要手段”這一點,可以稱它為“愛利”部分。

反省自己、觀看旁人,不得不感慨大哲學家對於人性的洞察如此的高明,可謂看透人心、時刻提醒自己。

其他部分也很好,有時間繼續更,現在要打遊戲去了哈哈哈哈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4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柏拉圖有別於一般的在象牙塔裡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哲學家,他在《理想國》中提出政治就是人民的生活,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提前預告了後世多年來為政治作鬥爭的人類歷史。

柏拉圖想要締造一個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這也是要建立在政治統一的基礎上的。我國古代也有位與他思想相近的文人,叫陶晉,字淵明,他的《桃花源記》就體現了柏拉圖的這一思想,追求平靜美好、和諧友善的生活。對於這樣的完美,人人趨之若鶩。只是我們是否人人都能做到一輩子波瀾不驚,不與任何人產生矛盾的目標呢?試想一下,難道你能容忍別人毫無理由地指著你的鼻子唾罵而面不改色心不跳嗎?難道你能在戰爭來臨前淡定從容地將生死置之度外嗎?你不能!因為每個個體都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而每個人生來不同,有不同的價值觀、人生境遇和思想。

所以,正如永動機的失敗,生物實驗2號的放棄,瑪雅帝國的滅亡,歷史不斷驗證:理想國是不存在的。

《理想?風箏》,光是念題目,就有著新鮮而深刻?涵義。每個人都有理想,這?一位老師少了只腿,可他不氣餒,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越飛越高。他一個瘸男人,比躺在病床上埋怨著自己的腿的人強多了。身為老師,瘸了是非常麻煩的。也許,他的理想是好好當一位老師,那麼,他的理想系在了風箏上,每次都特別的高,飛得特別的好,他的理想離他根本就不遠了。

“圓木仗”是他的好助手,沒有它,劉老師不可能那麼那麼的偉大,說不定沒了它,劉老師就還在病床上呻吟呢!那在現實中,這根柺杖就是我們精神的支柱。劉老師瘸了還能這麼的精神,我們呢,四肢齊全,可對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沒邁過一步,對嗎?

也曾試過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讓它飛高飛遠,讓自己的理想靠自己走,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卻沒有達到:我寫過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是懺悔,要自己好好學習,相當於計劃表,可當我想做這件事時,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把它給撕了。我實在想不通,劉老師的理想率已經少了一大半,他卻能挺過去,而我,懶惰得連自己條件充足了還不知足,還跟自己的理想慪氣,我真不應該呀!

但願我自己理想?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了曲折挺胸抬頭;驕傲了,自己改過;飛高了,永不知足!朝自己的理想飛吧!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5

第一次讀理想國這本書時花了一個多月,但因為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沒有更深入地思考,幾乎是囫圇吞棗似的,看不懂的地方就直接略過了,當時只是覺得內容晦澀難懂,幾次看不下去想要棄書。但內心深處還是喜歡的,隔離在家的日子,又拿出來它,終於以一種被打擾較少的方式,用了整整一週的時間,重新讀了第二遍。

閱讀經典的難點與好處在於,每一行字都需要、也值得去仔細思索和回味,甚至到深夜還讓人輾轉反側。然而,一旦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他的思想產生哪怕一點的共鳴,那種感覺就好像心裡一種原本混亂無序的狀態一下子有了一些規律和秩序,好像對於自身、生活,對於所處的這個世界的瞭解又深入了幾分。事實上,這是一件高於任何一種感官快樂的令人真正快樂的事情。

在這本書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兩個部分的探討:

一、正義是什麼?

柏拉圖通過丟擲問題、一步步提出論據,通過不斷辯論的方式,得出最終的結論,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理想的城邦。對於一個理想的城邦而言,正義就是人人各得其所、各盡其責,每個群體能夠順應天性和稟賦,堅守自己的崗位,令整個國家得以自如運轉。

而對於個體的正義,也可以由此延伸得來。柏拉圖在哲學史上第一次揭示出,自己(錄魂)不是單一的實體,而是相反力量的集合。對於每個人來講,他的行為有三種根源,也就是書中講的靈魂的三個組成部分:慾望、情感和理智。要想達到個體的正義,也就是想得到身心的和諧,就必須要讓這種各司其職、配合得當。那麼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如果讓慾望控制行為,無節制的滿足感官的快樂,只是讓本性中貪婪的慾望部分不停滋長,那對於一個人長遠的發展的危害無疑是致命的。情感的部分在此而言,起到的是監督員或輔導者的作用。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昇華自己的理性思維,通過理智的正確引導,讓情感部分成為理智的同盟軍,輔助理智共同管理慾望,才能做到讓自己的內心秩序井然,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樣的個體才能被稱為一個正義的人,或者說這樣的個體的行為才稱得上正義的行為。

對靈魂中這三個部分的追求對應著三種人,即愛智者、愛敬者、愛利者。愛智者即追求理智和真理的人,愛敬者想要的是人們的尊敬和地位,愛利者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逐利的人。在生活中究竟哪一類人是最快樂的呢?如果從快樂的豐富程度和深度來說,只有愛智者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既滿足了自身必要的慾望,又因為學識、能力出眾得到過人們的尊敬,可以說體驗到的快樂是一種在更高維度上、更加豐富和有內涵的快樂。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通過不斷學習,努力向愛智者看齊,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都不僅僅是為了利益,或者為了受人尊敬,而是為了獲取生命的真諦與崇高的理想,那麼我想,這個過程事實上是自己消耗最少,並且能夠讓心靈的三部分和諧而充分地發揮作用,最終能體會到最純粹和本質的快樂的最佳途徑。

二、如何達到—關於洞穴的隱喻

理想國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隱喻,講的是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只能在牆壁上看見洞外火光照出來的事物的影子,而看不見真實的事物,他們以為影子就是本體。假設有一個人得以走出洞穴,看見了外面真實的火光和世界,他才擺脫了束縛自己的牢籠,認識水平得到了變革似的飛躍。

一個人如果僅僅滿足於吃飯、睡覺等身體的需求,以及只是日復一日機械地勞作而不思考,那他無疑是“被縛住的人”,所過的日子無非是在洞穴中的日子。只有他開始學習、思考和探索,學習瞭解一件物品或事情,不僅是滿足於會使用或者瞭解具體的知識,而是繼續深入思考,激發自己的創新式思維,不斷練習通過具體表象看到事物本質的本領,對事物的理解做到融會貫通,不停地迴圈認識現象--總結規律--探尋真理的過程,那他最終會有一天掙開身上的繩索,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體系,也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靈魂的三部分達到和諧共處。

這也正是人們為何要讀書學習、努力上進的原因。面向著理智的可知世界,要直視自己的內心,意識到自己成長環境和慣性思維的侷限,從客觀的角度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思考判斷,從而不斷地突破主觀和狹隘的思想,拓展自己的邊界,最終成為那個走出洞穴的人。誠然,想要破除自己的枷鎖,這個過程一定是艱辛曲折的,但只要始終面對著火光的方向,在努力中尋找生命的意義,每向前進一步便是歡喜,這大概是我們最有尊嚴的快樂了。如果堅持不懈,最終必然會讓火光照進眼裡和心中,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且內心和諧快樂的人。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6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為復活的蘇格拉底安排了諸多精明的詭辯家作為對手,使蘇格拉底在不斷地追問和質疑中,娓娓道出“正義”的含義。對手越是強勁,就越能夠顯示出蘇格拉底的英明,即顯現出柏拉圖的哲學思想。

《理想國》被稱為是哲學家的宣言書和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它以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搞笑,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資料深刻豐富,到達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

《理想國》通過蘇格拉底與對手們的談話,反覆詰難來推理尋求正義的定義。在第一卷,柏拉圖用蘇格拉底知識助產術的問答法推翻了幾種關於正義的定義:

1、正義就是有話實說有債照還;

2、正義就是幫助朋友傷害敵人;

3、正義是強者的利益;

4、不正義比正義有利。

這四種說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圖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對於我們人生道路的選擇有深刻的啟示。針對第一種觀點,他用不能將武器還給一位瘋子朋友的例子反駁有債照還的正義說法,我們不能簡單的按照常理來辦事,應該考慮事情的結果是否會是不正義的,這種說法忽略了正義的真實本質,所以我們應在生活中多學習柏拉圖的思想方式,考慮問題不光從本身的立場出發,不能簡單照辦,還要考慮我們的物件和事情的後果。針對第三種觀點,柏拉圖指出掌權的統治者有時也會犯錯,制定出對自己不利而對被統治者有利的法規要被統治者執行,正義就變成了“弱者的利益”了。在此,柏拉圖提出“在任何政府裡,一個統治者,當他是統治者的時候,他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屬下老百姓的利益。”所以,作為統治者應該為人民謀福利而不僅僅是考慮自己的利益。

如果一個人具備所假定的哲學家的天賦,並且得到了合適的教導,必定會成長而達到完全的至善,然而,這些配的上哲學的人會受到環境的敗壞,因而離棄了哲學,"使她孤獨淒涼"。所以,"剩下來配得上研究哲學的人就只有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了:他們或是出身高貴又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處於流放之中,因而沒受到腐蝕,依然在真正地從事哲學;或是一個偉大的靈魂生於一個狹小的城邦,他不屑於關注這個小國的事務;少數人或許由於天賦優秀,脫離了他所正當藐視的其他技藝,改學了哲學;還有一些人,也許是我們的朋友塞亞格斯的缺陷束縛了他們,須知就塞亞格斯而言,背離哲學的所有其他條件都是具備的,但是他病弱的身體使他脫離了政治,沒能背離哲學。

那蘇格拉底所謂的"理想國"是不是現在不會有,過去不曾有,將來也決不可能有的呢?針對眾人的疑問,蘇格拉底給出了其"理想國"存在的可能條件:"只有在某種必然性碰巧迫使當前被稱為無用的那些極少數的未腐敗的哲學家,出來主管城邦(無論他們出於自願與否),並使得公民服從他們管理時,或者,只有在正當權的那些人的兒子、國王的兒子或當權者本人、國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愛上了真哲學時,只有這時,無論城市、國家還是個人才能達到完善。(虞興如)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7

讀完《理想國》第一卷,我感覺到心中有許多疑惑。也許是第一次讀這種對話體的書的緣故,腦子裡總會帶著很多原來的讀書習慣,希望讀到某個截點的時候,可以停下來總結一下作者意圖表達的觀點,然而這種意圖總是落空。因為至少在這一卷,我們看不到作者對於觀點的任何直接陳述和論證,有的只是兩個人在對話。然而,即便我們追尋著這本書的主角——先賢蘇格拉底所說的話,我們也會發現,很難找到任何實質的觀點,只有一些看似是蘇格拉底所支援的觀點。關於正義,蘇格拉底到底是認為它是有用還是無用?蘇格拉底真的認為“心懷正義的人顯然是某種竊賊”嗎?還是說,他認為“正義的人根本不能傷人?”

就在對於問題的疑惑之中,我漸漸發現了一個真相:蘇格拉底只是在提問,從來沒有提過任何自己觀點。是的,整個對話的開始,就源於蘇格拉底對於克法洛斯的一個質疑:償還從他人那裡拿回的東西到底算不算正義的定義?

對於克法洛斯的這個定義,我們讀者初次讀到時,恐怕不能發現有什麼問題,甚至會十分認同。但我們為何在跟隨著蘇格拉底的問題進行思索之後,會忽然發現這個定義事實上是極度荒謬的呢?我認為,其實是因為我們從未嚴密仔細的思考過“正義到底是什麼”這樣的問題。

殺人償命是正義麼?如果這個殺人者是為了防衛他人侵犯呢?如果這個殺人者殺人行為本身是執法行為呢?即便不屬於前面兩種情況,償命能救活死者麼?讓一個母親的眼淚匯入另一個母親眼中就算正義麼?

先把正義放一邊,思考一個簡單一點的問題。筆的定義是什麼?是用來寫字的物體?石頭也可以在樹上寫字,手指咬破也可以寫字,這些也是筆麼?船的定義又是什麼?在水上漂浮的載人工具?那竹筏算不算船?可以容納一個人並浮在水面大盆子算不算船?氣墊船這種近似於飛行狀態,算不算漂浮?它有是不是船呢?

事實上,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都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們會發現,其實生活中許多我們熟悉的事物,我們在認識它的時候我們依賴的只是前人告訴我們的結論。就如同,珀勒馬科斯對西蒙尼德的結論的引用。可事實上,他最後發現他自己都不瞭解西蒙尼德真正想說的是什麼,自己從未檢驗或思考西蒙尼德的結論,卻已經在使用它了。坦白講,這種狀態是愚昧的,並且我們很多人都如珀勒馬科斯一樣,在遇見蘇格拉底之前從沒發現自己的愚昧。

如果我們想擺脫愚昧,就必須先正視自己的愚昧,並發現自己的愚昧,即知道自己的無知。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8

今年的上課老師讓讀柏拉圖《理想國》,對於這樣的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的名著,似乎在我們這天的人看來是不怎樣樣的,因為在我們這天的理解中我們看到書中的一些對話是十分的荒唐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其實在這樣的理解中我們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視角,我們忽視了我們就應關注的東西,我們只是明白在我們這天看來這樣的東西或許是不怎樣樣的,在我的老師組織的課堂的討論上邊,很多人都在從這樣的理解上誤解柏拉圖的著作思想,所以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或許在我們閱讀的首先就應更加的關注柏拉圖的寫作才背景和他自己的很多的背景,這樣的理解是十分的必要的,我們務必在理解著作的首先明白了作者的自己的背景,或許我們的瞭解會更加的寬容一點,我們或許在我們理解中更加的清楚如何來應對自己的閱讀的困難。

我們明白,柏拉圖的《理想國》寫作於古希臘的時代,這樣的時代的背景讓我們明白柏拉圖的思想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當然我這樣說的目的不是說他的思想不能夠啟迪我們這天的人們,相反的是,柏拉圖的著作啟發了後世的很多的思想家去開發他們自己的思想的領地,柏拉圖的《理想國》在古希臘的文字的理解中是“政治學”的意思,這和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學》是一個名字,在某一種程度上也是說的一個資料,在之後人們的翻譯的過程中西方人將希臘文翻譯為拉丁文時是翻譯為了這天的英文“The Republic”拉丁文詞根,所以英文的翻譯自然就是“The Republic”,我們的國人在翻譯英文的時候翻譯為了"共和國","國家篇"或者是我們這天在理解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一種關於自己的制度的建設的一種期盼,你是否理解這樣的目的,就是說我們在閱讀或者理解那樣的文字的知識的時候我們無法迴避的想到我們自己的環境和我們自己的制度是否能夠適合於我們自己的生存,於是我們翻譯的理想國也就在這樣的瞭解中定了下來,其實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柏拉圖的是一個十分的現實的政治的東西,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在理想的環境中想象的東西,但是我們曲解了柏拉圖的理解,從題目的翻譯上我們就能夠看的出來,所以我們更多的是

相信理想國是空想的,卻不明白那是一個經過當時現實的思考而做出的一個高於我們的實際的制度建制的一個政治的東西。

關於柏拉圖,蘇各拉底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一個出生在雅典的貴族的後裔,在當時雅典和斯巴達交戰的時候出生,那個時候雅典的民主的代表人物伯里克利已經去世,其實當時的人從荷馬世界降落到了民主的世界中,同時,人們開始思考一些東西,在柏拉圖成長後,那個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戰爭的結果驗證了斯巴達人在聖廟中乞求的預言,雅典戰敗了,於是,外受到斯巴達人的壓迫,內受到自己的統治者的壓迫,人民的生活能夠想象,也正是在這樣的狀況,柏拉圖開始在進行了自己的考察結束後開始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所以柏拉圖的理想國也就展此刻我們自己的面前。

關於正義的一種理解,或者是一種另類的想法

《理想國》在討論到城邦的建設的時候,首先說的就是人的正義問題,在柏拉圖的理解中,他認為我們如何去理解正義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個城邦的正義,如果我們理解了城邦的正義那麼也就理解了個人的正義,所以,理解就是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但是在我們的課堂的討論中有的人的言論讓我有這樣的想法,在我們一個直白的理解中,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正義是最重要的,就是說,有個人才有國家的一切,在一個認同個人主義的時代中,在自由主義的思想的指導下,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我們需要從我在上一次的筆記中說的,我們要明白柏拉圖寫作的背景和寫作的意圖,所以從一個城邦的建設意圖出發,城邦的正義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服從城邦的正義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時候,個人正義往往就應讓位給城邦的正義的,所以,我們在理解柏拉圖所說的“先寫大字,再寫小字”的言論是從城邦的理念出發的,因為他認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個時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狀況下,個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那麼在哲學王的統治下或許是這個樣貌的,所以我們在理解的時候就需要分的清楚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如果我們僅僅是從個人正義的角度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的話,那樣的話,我們的理解難免要走向偏激,或者說我們那樣的理解是一個狹窄的理解,那樣的話就很容易誤解柏拉圖的意思,所以,嚴格的區分的理解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是我們在這天這樣的時代中正確的理解柏拉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同樣的原因我們在分清了這樣的正義的劃分後,我們就要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觀念了,在《理想國》中柏拉圖明顯的提出正義的概念是“個人做自己分內的事情”在我的理解中或許和古羅馬的烏爾比安說的法律的追求:使人各得其所。或許是我們這樣的理解,在柏拉圖的意思中或許認為,人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等級的劃分並不必須意味著必須是一個級別的劃分,或許還有一個秩序的要求,這一點是我在課堂的討論中從同學的言論中得到的啟發,在博登海默的《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一書中說到的法律的理解的時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秩序的理解,秩序在法律的要求中是很重要的,所以柏拉圖要建立自己的城邦的時候,他不能不思考到一個城邦對於秩序的要求,所以,柏拉圖的關於人就應各做個的事情是基於人本身的內在的素質,或許換個說法是每個人在他生來就有自己屬於自己的稟賦,所以他的稟賦決定了他所就應從事的事業,那是正義的。這是柏拉圖的正義,當然這些是柏拉圖從他的城邦的正義推倒出個人的正義,但是在我自己的理解中這樣的理解或許適合於當時的城邦的正義的,在我們這天的時代,關於正義的描述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對於這些,在我們這天討論的更多的或許是個人的正義了,所以對於這樣的問題對於這天的

時代是個艱難,所以在那裡不做更多的論述。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9

《理想國》第一卷大體由三組對話組成。首先是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的對話,接著是與克法洛斯的兒子珀勒馬科斯的對話,最後是和忒拉緒馬霍斯的對話,討論的中心議題是什麼是正義。這三組對話中,與克法洛斯的對話以討論老年問題為起頭,逐漸引入了正義的主題,與後面兩個人的對話是對這一論題的進一步深入。值得注意的是,克法洛斯和他的兒子屬於商人階層,而忒拉緒馬霍斯是智術士,屬於帝王師的角色,因此蘇格拉底與他們的對話針對他們各自所屬階層的思維特點,運用詰問法迫使他們不得不認識到其對正義概念的錯誤認識。這則讀書筆記僅分析梳理蘇格拉底與珀勒馬科斯的對話。

前面說過,珀勒馬科斯出身商人家庭,所以他對正義的看法具有典型的商人思維特點,即總是把正義和利益、功用等功利性的概念聯絡在一起。在與蘇格拉底對話的一開始,他沿用西蒙尼德對正義的定義,正義就是把欠每人的東西還給每人。蘇格拉底問他,如果某人把某物交人託管,當他索回時如果他頭腦不正常了,託管人是否還應該歸還呢,因為託管人如果歸還了,對他並無好處。珀勒馬科斯意識到這個定義是有問題的,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應當歸還的。於是他修改了正義的定義,即正義是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做好事,決不做任何壞事。這意味著,如果歸還朋友的東西,可能反而會造成朋友的損失的話,則不應當歸還。蘇格拉底馬上發問,那麼對仇人呢,如果欠了仇人的東西,應不應該歸還?珀勒馬科斯回答說應該歸還,因為仇人之間所欠的,無非是一些壞事。蘇格拉底藉著對方的思路作了總結,西蒙尼德對正義的定義,實際上就是給與某人他所應得的東西,即應該給予朋友好事,給予敵人壞事,因為根據前面的定義,朋友就應該得到好處,敵人就應該得到壞處。

由此引入對話的第二個環節。蘇格拉底進一步總結對正義的新定義,即正義就是對待朋友好,對待敵人不好。珀勒馬科斯認可了這個新定義。蘇格拉底繼續發問,以檢驗這個定義是否妥當。注意,在這個環節,蘇格拉底把究竟什麼是正義的問題,轉換成正義有什麼用的問題。面對這個轉換,珀勒馬科斯絲毫沒有察覺,更沒有提出異議,這是因為他的商人功利思維的慣性在作崇,看待一件事情時,往往以考慮其功用性代替了對事物本身的思考。蘇格拉底正是利用了他思維的盲區,來達到對他的引導。蘇格拉底問,正義的人,在什麼情況下最有能力去幫助朋友,損傷敵人?回答是在戰爭中。那麼,不打仗時,正義的人是不是就沒有用了呢?珀勒馬科斯認為和平時期正義也還是有用的。蘇格拉底於是舉了幾個例子,比如在下跳棋時,是正義的人有用,還是跳棋手有用?回答當然是跳棋手。又問堆砌磚塊石頭時呢?回答當然是建築師了。這時,珀勒馬科斯提出在用錢的方面正義的人是有用的。蘇格拉底隨即指出,在使用錢購買物品時,相關有專業知識的人要比正義的人更合適。珀勒馬科斯只好退而求其次,說在保管錢時,正義的人是有用的。蘇格拉底說把錢存放起來,也就意味著錢閒著,沒有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在錢沒用時,正義才有作用。珀勒馬科斯不得不勉強同意這個說法。蘇格拉底又用修剪葡萄的刀、盾牌、里拉琴等例子,來進一步說明正義在每件東西被使用時無用,在它們閒著無用時才有用。推理到這個地步,珀勒馬科斯又只得無奈地承認“也許如此”。至此,蘇格拉底對話的階段性目的達到了。他做了小結,說如果正義只能對無用的東西有用,那就決不可能是有價值的東西。也即從功用的角度來探討正義問題是此路不通的,由此又轉入對話的第三個環節。

在第三個環節的一開始,蘇格拉底為了鞏固以上結論,稍稍退後一步,用幾個例子說明即便正義的人在保護錢財時是有效的,但同時也可能成為有效偷竊錢財的竊賊,進而得出正義彷彿是某種竊取的藝術,儘管是對朋友有益而對敵人有害。這個結論顯然是荒謬的,說明如果我們堅持從功用的角度來論證正義的話,推論到最後難免會得出荒謬的結論。這時候珀勒馬科斯已經暈頭轉向了,可又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他說,“我已弄不清我自己剛才所說的話了。”但他仍然堅持正義是給朋友利益,給敵人傷害。

蘇格拉底這次又從朋友、敵人的定義入手,來說明這個定義的不可靠。他說,朋友可能會是表面上看起來有用,事實上並非如此,敵人也是這樣。那麼,就有可能使好人成了敵人,壞人成了朋友。這個時候,就會因為朋友是壞人而傷害朋友,因為敵人是好人而幫助敵人,這一結果顯然與上面的結論(也即西蒙尼德的意思)相悖。珀勒馬科斯說,這是因為沒有正確地給朋友和敵人的概念下定義。他說,應該好人是朋友,壞人是敵人,用這個認識對正義的概念進行新的修訂,即正義是做對朋友有利的事,如果他真是好人;做對敵人有害的事,如果他真是壞人。珀勒馬科斯認可了新的定義。

但是,蘇格拉底有了疑問,“一個正義的人能傷害任何人嗎?”珀勒馬科斯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正義的人對那些敵人和壞人就應當予以傷害。蘇格拉底問,音樂老師能讓人失去樂感嗎,騎馬教練能使人失去騎馬藝術嗎?珀勒馬科斯認為不能。那麼,蘇格拉底反問道,有正義的人倒能使人失去正義?如同熱的功能並不能使物冷卻,而是與之相反;乾的功能並不能使物潮溼,而是與之相反;那麼好的功能也不可能使物受損,而是與之相反。有正義的人是好人,所以傷人並不是正義者的功能,不管對方是朋友還是敵人。非正義者才具有傷人的功能。蘇格拉底最後作了總結,那些憑著“把所欠的東西還給每一個人是一件正義的事”的觀點的人,從而認為有正義的人應該給敵人造成傷害,給朋友帶來利益。這樣的認識並不明智,不正確,傷人絕不是一件正義的事情,只有那些專制者之流,或是某個認為自己擁有大權的富豪才會這樣認為。至此,珀勒馬科斯同意了蘇格拉底的觀點,否定了自己侷限於商人思維,而從功用的角度給正義下的定義。但是,以上的對話僅僅推翻了對正義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頂多說明了正義不是什麼,但正義究竟是什麼呢?帶著這個問題,於是,對話進入到下一個階段,蘇格拉底與忒拉緒馬霍斯的對話。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0

今天讀完柏拉圖的《理想國》,終於對這部著名的作品有了一點親身的認識,雖然還談不上理解,但是想把自己看後的收穫寫下來,或者說是一點總結吧。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圍繞“正義”這一話題而展開討論的,並致力於解答這樣幾個問題:什麼是正義;人們為什麼要實行正義;什麼樣的政治最正義。文章開篇就由幾位智者為正義下了定義:有人說,“正義就是給予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回報”;有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有人說“正義是弱者為謀求最大利益而相互達成的契約”,而對於這些觀點,柏拉圖都借蘇格拉底之口給予了否認。那麼什麼才是正義呢?

而柏拉圖討論正義的過程中,不僅要證明正義比不正義善,正義的人比不正義的人幸福,更要表達這樣一種思想,那就是正義的城邦比不正義的城邦更加的和諧而美好。他說:“我們所要尋找的正義,就是能使人和國家成為正義的人和正義的國家的這種品質。”柏拉圖認為只有理想的城邦才擁有完整的正義,所以就要構建理想的城邦。理想城邦的構建有三個階段:1、生產者階段;2、輔助者階段;3、統治者階段,他們之間沒有時間上的順序,而是邏輯存在的關聯,這三個階段又對應三個等級:生產者等級;輔助者等級;統治者等級。而一旦這樣的城邦形成,人們便可從中找到城邦最重要的品格: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而正義恰恰又是它們當中最重要的,“正義是能使智慧、勇敢、節制產生並保持的一種品質。”有趣而智慧的是,柏拉圖在在《理想國》一書中,總是將城邦的討論加諸於個人,所謂大中見小,有時個人的討論又見諸於城邦,所謂以小見大,因為他認為人的美德和精神與城邦相應要素間是同構的。因而與城邦三個階段相對應地,人有理性、激情和慾望,他認為,在人身上,當激情服務於理性,當慾望服從於理性時,人就是最正義的人。而在城邦中,統治者代表的是理性,輔助者代表的是激情,生產者等級最低,代表慾望。由此折射出城邦的正義乃是三個等級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相互輔助所達到的最善。“然而正義不是關於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關於內在的,即關於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所以柏拉圖的正義觀還強調內在。

為了說服人們相信這種等級劃分的合理性,柏拉圖還引入了“神的力量”,他說,神在造人時,向一部分人身體裡注入了黃金,這一部分人最高貴,將成為統治者,一部分人身體裡注入了白銀,這些人將成為輔助者,其餘人則被注入了銅,他們將成為生產者。

接下來是討論正義如何實現。為了實現正義,柏拉圖主張採取兩項措施,即教育與公有制。這兩項措施都是針對護衛者(包括統治者和輔助者)的,與生產者無關。教育旨在培養出道德和能力個方面都合格的護衛者,是他們既能勝任自己的職責,又能滿意自己的職務。實現公有制旨在為消滅護衛者的私有觀念提高保障。護衛者的教育包括文藝教育和體育教育,當然他所說的“文藝”範圍廣泛,決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文藝”,而相當於今天我們說的“文化”。他主張在文藝教育方面,要從小從善的方面引導孩子,規定他們讀什麼樣的書,聽什麼樣的音樂。實行公有制包括婦女、兒童、財產公有。不要說今天,這在當時都是難以想象的,可見柏拉圖的思想具有很強的理想色彩。關於子女公有大體是這樣的,父母將不知道自己的兒女是誰,而把在那個特定時段出生的孩子都看作自己的兒女;兒女也將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樣,城邦上層等級就形成一個真正的大家庭,不分你我,實現了高度統一。

下面就是討論理想城邦的最高統治者了。在柏拉圖的觀點裡,在理想城邦之中,應由擁有知識的哲學家擔當統治大任,稱“哲學王”。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分為四個狀態:想象、信念、理智和知識,前兩者屬於意見,後兩者屬於理性,一般的人只擁有意見,而哲學家的靈魂才擁有理性。在這一章中,柏拉圖給我們打了個生動的比喻,就是著名的“洞穴理論”,他說哲學王就是那個走出洞穴,瞭解到外部真實世界的學成歸來者,他的志向和任務是用自己所獲得的知識來改變洞穴中人的錯誤認識,而他所面對的阻礙就是囚徒們對無知的堅守。所以說哲學王不僅要是一個擁有超然智慧的智者,即自身已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還要有克服愚昧的被統治者的無知的反抗的信念與能力。這同時也正是他要說明的當下哲學家不吃香的原因,那是因為人民足夠無知,還沒有意識到哲學家的大智慧與大能力可能產生的對社會進步的幫助,當然也在於這種哲學家的難求。從這裡可以看出,真正的“哲學王”必須具備(我把它理解為)“超然”與“迴歸”兩種品質(“超然”即超人的智慧與知識,“迴歸”即迴歸到世俗人當中來統治世俗世界)。

最後柏拉圖論述不正義的城邦和不正義的個人。她從歷史和現實中總結出四種政治體制,包括斯巴達榮譽政制、寡頭政制、平民政制和僭主政制。柏拉圖詳細討論了四種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過程,他認為這四種政制都是不正義的,且一代不如一代,榮譽政制以勇敢取代智慧,寡頭政制、平民政制、僭主政制則分別以財富、自由和無限貪婪取代智慧。這樣一來,無疑柏拉圖所構建的理想城邦則是正義的,因為哲學王是真正擁有知識和智慧的人。與此相對,不正義的`人則是人格中的激情和慾望超越了理性。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1

作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一生立著無數,而《理想國》無疑是其中最能表現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學家與王的辯證關係也一直為後人稱道。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這個城邦是歷史上大大小小“烏托邦”的開山鼻祖。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而不是什麼是正義的人,他從城邦至公民、從上往下、從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該書是柏拉圖中期思想的總結,其語言華麗,邏輯縝密,想象豐富,闡述精彩,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

羅素先生評價柏拉圖的《理想國》時說,這篇作品有一個藍本,是斯巴達和它的立法者萊庫格斯。無數青年讀了這類著作,燃燒起雄心,要做一個萊庫格斯或者哲人王。

柏拉圖認為的理想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而這些所要體現的東西在他的《理想國》開始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他是利用了正義二字逐漸將其拓展並且引申出來的。正義是一種好的表現,然而什麼是正義呢,面對這個看似很好理解的詞語,柏拉圖首先對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我不敢奢望對《理想國》中所有的思想妄加揣測,只好在自己的知識範圍之內加上自己的興趣點,認真研讀分析《理想國》中關於哲人、王和國家的關係。

柏拉圖首次提出了讀書人,或者說哲學家的“入世”說,他認為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裡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而政治家只有在擁有了哲學思維之後才真正的能夠治理和統治好國家。

如此,“哲人王”則成為柏拉圖在《理想國》裡提出的最理想的君王。

“哲人王”領導的城邦是柏拉圖理想的城邦制度。我國古賢孟子在孔子“內聖”基礎上開出了“外王”的理論。他認為,國家的元首必須是道德的領袖,如古代的堯舜。佛教也認為,最好的人間制度是轉輪聖王用“十善”治理國家。這麼多先賢都認為天下最好的制度是聖人治下的制度。而我們所說的“哲人王”是個泛指,指的是一個好的王者,智慧者,仁愛者或聖人。“哲人王”制度就是某種君主制或者貴族制度。

緣何古今中外的聖人先哲大多偏愛“哲人王”制度?我想柏拉圖在這點上和其他先哲應該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吧:

1、君主制的優點

如果君主是“上帝”,那麼這樣的君主制無疑是人間最好的制度。原因如下,君主制的效率是高的,因為君主一聲令下,大家立刻執行;君主制的決策是最正確的,因為最智慧的人當了統治者,他的決策是人間所可能的最好的決策;君主制是“最人道”的,因為“最慈悲”的人當了君主;君主制下的人民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無憂無慮。所以,柏拉圖認為“哲人王”統治下的城邦是理想國。

2、法律的侷限性

法律是成文的,是經過歷史傳統慢慢形成的,是由人制定的。正如佛教的戒律,並不是刻意要有這麼多戒律的,而是每當出現一些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召集僧團制定一些新的戒律。如此下來,慢慢才形成了比丘戒等戒律

關於法律的侷限性,柏拉圖在《政治家》裡借客人之口說道:“因為法律從來不能用來確切地判定什麼對所有的人說來是最高尚的和最公正的從而施予他們最好的東西;由於人與人的差異,人的行為的差異,還由於可以說人類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靜止不變的,所以任何專門的技藝都拒斥針對所有時間和所有事物所頒佈的簡單規則。”關於法律的政治家可修改性,柏拉圖又說到:“任何一個人或一群人,無論是誰,他制定了法律,如果他在認為那些法律需要改進時著手對它們進行修改,難道他不是在盡力做著與我們的真正的政治家所做的同樣的事嗎?”

出現例外的、法外的情況時,怎麼辦,由誰說了算?這就要歸之於“哲人王”類的人物了。在美國,大法官可以對一些例外的案件進行最高審判。所以,美國的大法官在某種程度上正是行使了“哲人王”的作用。

柏拉圖的《理想國》裡面不僅有著他對理想國的闡述,也包含著一種樸素的辨證主義觀點和應變的思想,他自始至終沒有明確給出正義的定義,也暗示著人們,這裡沒有什麼正確的定義,還需要繼續的探索研究,只不過他的想法是讓人們去利用這個探索研究構造他那種柏拉圖式的理想國。

“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我們也才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裡還是將來在我們剛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結尾如是說。

正義的哲學家做了王,也許,這是柏拉圖對國家的完美定義。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2

純美的文字,細膩的筆觸

書寫作者之理智

所見所聞、所歷所感

打動讀者之心靈

就讓我們安安靜靜的品讀

筆者感觸的世界

柏拉圖生於公元前427年,入世於公元前347年,他是古希臘哲學家,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燦爛而輝煌的古希臘文化中耀眼的星辰,照耀了整個西方大陸。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此三者被並稱為古希臘三傑,他們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理想國》是柏拉圖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最為深遠的著作,這是一部典型的大綜合著作,它將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心理、社會、家庭、宗教、藝術等諸多領域和問題集中到一起,內容錯綜複雜且思想深邃,深刻反映了柏拉圖對於諸多社會問題的獨到見解和深刻剖析。懷著無比仰慕的心情去一點點的瞭解這一著作之後,於我而言,確實是晦澀難懂且咬文嚼字艱難,然而我也略有一些感想與心得。

柏拉圖的思想觀念在中外教育學上都佔有一席之位,而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就體現在《理想國》一書中,同時這本書也是古代西方一部最早的系統教育專著。柏拉圖認為,兒童從七歲開始,男女兒童分開居住生活,都分別進入國立初等學校接受約十年的教育。柏拉圖這一主張最早提出男女分開教育和接受國家統一初等教育,為近現代國小、國中教育制度提供了極大的啟發作用。同時柏拉圖第一個提出學齡前的社會教育(我國當前的幼稚園教育制度),其指出遊戲在學齡前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要精心選擇童話材料,承認歌唱、講故事的教育意義。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雖然是保守的唯心主義的,但他重視教育的作用,提倡德智體的全面和諧發展,強調早期教育和女子教育,這些思想是可貴的,為以後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柏拉圖這本書不僅反映了教育理念,更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訴求。柏拉圖藉助蘇格拉底的詭辯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並且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國”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為了三種:掌握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大平民,三者承擔各自的責任,互相配合、各司其職才能保障國家正常執行。柏拉圖描繪的這一理想藍圖,滿懷著憧憬,被後來的空想主義者所向往。讀到此處,我也不緊嘆息,偉人也逃不出時代的禁錮,都會受到歷史的捆綁而無法掙脫,都脫離不了那個時代的氛圍和精神思想。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傳世之作,也被稱為關於“關於正義的學說”,理想國真正奠定了西方正義學說的基礎,書中把正義範疇作為討論的中心,並通過歸謬的方法,先提出正義的不確定意義,然後歸納抽象來尋找正義的真正含義,這也就是所謂蘇格拉底真理“助產術”的來源。柏拉圖在這本震鑠古今的書裡談及了道德問題、教育問題、專政問題、民主問題、獨裁問題、共產問題、文學問題、宗教問題以及男女參軍、男女參政、男女平權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超前的,對於那個時代而言,柏拉圖思想本身就是震鑠古今的,有人說他這是本專著,也有人說這是本綜合性著作,在我們今天看來,柏拉圖思想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作用。

有幸拜讀大作,然學藝不精,只能從這三個方面進行理解,其餘方面涉獵種種,所學有限,只能到此為此。總的來說,柏拉圖的《理想國》所思所寫實在是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其思想光芒至今為止仍然熠熠生輝,歷史的風沙肅殺而過,也掩不住這溫潤的明珠生輝。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3

在《理想國》這本書中,我感觸最深的是第四卷,即關於節制貧富善德。《理想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以對話的形式闡述觀點,提問作答,其中不乏通俗易懂的比喻,將一個真善美的國家展現出來。在第四卷中,對話主體是阿得曼託斯和蘇格拉底,通過智者間的交流,我看到了文章中蘊含的能量:

一、在文章中始終強調正義的重要性。

“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某一個階級的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因為,我們認為在一個這樣的城邦裡最有可能找到正義,而在一個建立得最糟的城邦裡最有可能找到不正義。”唯有正義,可以讓每個人的需要最真實地體現出來,才能構建最穩定的社會秩序,正義永遠最具有魅力,也是自有人類社會來,人們一直追求和渴望締造的美好社會標準。以正義之尺,量你我心聲。

二、作者關於“貧富”的看法是:富則奢侈、懶散和要求變革,貧則粗野、低劣,也要求變革。

其指出解決貧富差距給國家造成問題的方法是:全體公民無例外地,每個人天賦適合做什麼,就應派給他什麼任務,以便大家各就各業,一個人就是一個人而不是多個人,於是整個城邦成為統一的一個而不是分裂的多個。即社會各角色之間應當做到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不讓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造成社會紛擾。貧富差距向來是一個社會秩序混亂的重要原因,難消滅,難弱化,現階段的中國亦飽受其擾,故借理想國之言,望社會貧富差距減小,以期一個公正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穩定發展。

三、在本章節中,作者關於教育培養的觀點值得一提。

原文中提到:只要當政者注意一件大家常說的所謂大事就行了。其中這裡的“大事”就是指教育和培養。作者認為原因在於“如果人們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能成為事理通達的人,那麼他們就很容易明白,處理所有這些事情還有我此刻沒有談及的別的一些事情”,他認為教育的作用是“良好的培養和教育造成良好的身體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再接受良好的教育,產生出比前代更好的體質,這除了有利於別的目的外,也有利於人的進步”以及“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卻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結合我們這一門課的內容,我的感想是:柏拉圖在書中借對話方式所描繪的公正的理想國,是人類社會最早的烏托邦式的國家。即使是這樣,他也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從大的方面來說,由古至今,教育始終是一國之本,一國之領導人應當重視教育,建設好教育事業,才能為國家輸送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實現一國強盛之可能。從小的方面來看,良好的教育能完善一個人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一方面可以傳播生活所需的知識,另一方面教育可以使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並融入個體的為人處世的方式中,不可分割,成為個體的一部分,明白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從而實現人的進步,進而促進社會的進步。

所謂理想,往往承載著人們對最美好事物的嚮往。《理想國》以直白的語言告訴了我們正義與公平、美德與智慧在一個國家發展和進步中的重要力量。雖然已經過千年的沉澱,這本書仍在用它最具感染力的言語訴說著一個美好國家的樣貌和形態。無論在千年以前,亦或是今時今日,我們每個公民都在為這一目標而努力著,奮鬥著,朝向心中的理想國進發。而對於現階段的中國來說,也應當停一停快速向前的腳步,聽一聽所有人的心聲,公平之稱是否依舊平衡,是否依舊在丈量著我們前進的每一步,我們的國家是否充滿正義之聲,是否被美德圍繞,為禮儀之邦?我想,理想國的力量永遠在指引著我們朝向更美好的未來。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4

今人都懂得民主自由,曉得為自己的權利站出來抗議,甚至革命。今人也懂得蘇格拉底的智慧,併為之敬佩不已。公元前三三九年,雅典民主派當權,追求智慧的蘇格拉底被控傳播異端邪說和荼毒青年,被判死刑。

蘇格拉底做過什麼?不少路人會發現這個人經常呆呆地站地廣場上思想一整天,不時還會跟路人搭訕,用那種經典的蘇格拉底式的辯論,一步步將人的思想從心底拉出來。他用極為謙虛的語氣向途人詢問,並指出他們思想中矛盾的地方,藉以進入深刻的探討,同時考察人們和他自己的想法。

他曾經就誰是最有智慧一事詢問阿波羅神殿的通靈者,結果是:蘇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得知這個神喻之後,他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心想,不可能的啊,我一直覺得自己最無知,為何睿智的阿波羅神說我最有智慧?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那些被稱為有智慧的人。然而,他與好幾個自認為有智慧的人交談之後,感到深深地失望,認為他們聞名不如見面,所謂智慧的言語都是錯漏百出,矛盾橫生。最後,蘇格拉底就明白到一點,原來他比他們更有智慧的一點在於:他知道他自己是無知的,相反地,那些自以為有智慧卻閉口不說自己的無知。

牛虻,蘇格拉底經常這樣自稱自己,意下即是將雅典比喻成牛,而牛虻則叮牛來促使他前進。由此可見,蘇格拉底並無作惡的意圖。他抱著使雅典進步的動機,加上一顆自認無知的心,隨處與人交談,揭發人們的無知,進而逼使人們反思──這難道是一件錯事?

問題來了。蘇格拉底做這樣的事就被控以思想荼毒,被判以死刑,是否應該?

依據柏拉圖的《申辯篇》和各處考證,可以得知蘇格拉底申辯時,柏拉圖身處現場。目睹民主(大眾)殺害哲人,作為貴族後裔的柏拉圖心中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民主制度是否正義的呢?新政權是否將以正義取代不正義?「我極端注意他的先是怎麼說的,後來是怎樣做的」。

在當時,哲學之類的高等教育只面向貴族和少數自由人,所謂民主的投票在柏拉圖看來無疑是叫

一大幫盲人來投票決定走哪一條路。對於人民的愚蠢,柏拉圖倒也沒有感到十分憤怒,因為在他看來,農民工人商人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和推銷者,他們只要安守本份就行,智慧本不是屬於他們的,而民主制卻讓多數無知的人決定城邦和公民的命運,這使他不得不對民主制度產生反感。當然,這也許是出於他貴族的優越感,也因為這種優越感,使他《理想國》一書中,表達了對哲人-王這種獨裁製度的好感和嚮往。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5

《志向國》是一部政治學經典,但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思維經常在字裡行間靜靜的遠行,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停下來想想自己的思維跑到了哪裡,是怎樣跑的。

這本書不是很簡單讀懂的,在細讀起來總是覺得在和先哲對話時少了那份開闊與氣度,多了些唯唯諾諾,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話去理解去探究可那終歸是一道很漫長且艱辛的路,所以我將漸漸的前行,那樣收穫的或許才更多。

在《志向國》裡蘇格拉底剛起先探討的話題就是正義問題。正義真的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有時想與其長期的在屋裡思索理念上的正義還不如做一件正義的事,為一些不公發發自己的聲音來的更為實際。或許這是浮躁或許這也是心虛,因為正義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未明白,彷彿自己能恍然若悟的機率也很小。但我卻信任自己和柏拉圖一樣,對正義有著劇烈的嚮往與憧憬!可他認為肯定的正義在神那裡,作為一個唯心主義者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而對於自己甚至對於整代中國人來說缺乏信仰總是讓我們有時候焦慮、孤寂、無所適從,不知將來、過去,甚至不明白現在。柏拉圖最終說讓我們恆久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才智。我很喜愛,或許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愛因為有了自己別樣的感受。

柏拉圖不僅是一位巨集大的政治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其哲學才智儘管沒有特地的哲學專著,但卻幾乎體現在他的每部著作當中。不論是從早期的《志向國》,過渡階段的《政治家》還是思想有了較大轉變的《法律篇》,都閃爍著西方哲人的才智之光。

在哲學上,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唯心主義,成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在閱讀《志向國》這本書時,柏拉圖的一個主導的觀念及其對話的起點就是:理念本身是實在的,感知、具象與閱歷的都是虛幻的。比如說,在書中就柏拉圖與大家辯論的緣起正義而言,什麼是正義?蘇格拉底的對手給出了正義的多種解答,諸如傳統的仰或當時流行的:正義是有話實說、欠債還錢、把善賜予友人,把惡賜予敵人、幫助摯友,損害敵人等,這些都是正義的詳細事例,正如現在問我們一樣我們總會回答成正義的人或正義的事。因為他認為真正的學問是理念,不是存在於客觀可見的物體之中的。而其哲學觀點可以簡潔的總結為認為理念是事物的永恆不變的範型,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感性的詳細事物是不真實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這些都在《志向國》的正義論與洞窟理論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闡釋。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他的理論是典型的唯心主義,但作為一個智者與先驅他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一個人的哲學觀對其理論有著很大的影響,其理論也隨處可以看到其哲學觀。在《志向國》裡柏拉圖的這種理念說對其在辯論中思維的綻開、發展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是這本書對話的起點也是其中的一個主導觀念。在看這本書時我常想起中國的哲學問題,想起另一位的哲學大師王陽明,或許他們觀點什麼的相關的真的很少,或許唯一的關聯就是他們都被稱作唯心主義,而唯心主義在過去思維裡,在我們從小被教育或明或暗的教育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辯證法時,我們對唯心主義或許不是厭惡反對但至少也退而遠之,不敢親近,就如王陽明大家許多人或許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這句話充溢了詩意與人生很難理解的韻味,可這句話也是我們在哲學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進一步知道王陽明是餘秋雨的書裡提到了這位老鄉,這位在抗日鬥爭期間日本人特地派人為其守墓,有個日本將軍甚至有個腰牌上寫道一生俯首拜陽明,讀到後我深深的觸動了,覺得如此對一個厲害的人物在我們厚厚的課本里竟然沒有提過,自己也知之甚少。後來也也許瞭解了一下王陽明,明白了其巨集大,儘管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這不能阻擋我們去觀賞他的巨集大。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6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志向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具體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志向,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珍寶。這個學期,我專心的讀完了電子雜誌版的《志向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索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速、機靈的思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辯論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辯,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並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志向國”的藍圖,向世人呈現了自己的政治志向。

《志向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志向。柏拉圖心目中的志向國實質應當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肯定是才智的、英勇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志向的城邦中,人被分為三等:駕馭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駕馭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闊平民。柏拉圖認為國家權力應駕馭在哲學家的手中,哲學家必需是有護衛國家的才智和實力的人,同時也是一些真正關切國家利益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城邦的正義。而代表英勇的武士應努力維護城邦的平安,並維護統治者的任何確定。同時,他認為掌權者和被統治者間應保持和諧、團結的關係,被統治者要聽從統治者的全部政策,這樣,才做到了節制和正義。柏拉圖描繪的這一志向藍圖,滿懷著嚮往,被後來的空想主義者所憧憬。

與前面一樣,讀到這裡,我又有了一些和柏拉圖相左的見解。柏拉圖覺得:為加強思想統治,應當不惜限制全部藝人,阻擋他們不論在繪畫或雕刻作品裡,還是建築或任何藝術作品裡描繪邪惡、放蕩、卑鄙、齷齪的壞精神,“哪個藝人不願聽從,就不讓他在城邦中存在下去”。但是,我認為:世界上善與惡、美與醜、正義與邪惡,都是相對應而存在的。因為有惡,人們才可以感受到善;因為有醜,人們才能體會到美;因為邪惡的存在,人們才追求正義。摒棄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行能做到的,追求極端只會適得其反。無論是藝術還是思想,都只有豐富、全面、博大精深時才是最有利於人才培育、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所以,或許不應當過分去追求社會思想的統一和單調,人的思想是不行能長期恆久的被壓制的。

《志向國》詮釋了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為理念社會和現實社會構成我們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會真實存在而且處於永恆不變的狀態之中,但人類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會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實。人們感受到的世界由現象組成,時刻在時間、空間的作用下不斷改變。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柏拉圖提出了別出心裁的一種相識論,囊括理念論和相識論,以此來指導他的哲學教程。柏拉圖作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書寫並流傳了豐富的哲學著作,建立了博大精深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對後世哲學影響尤甚。《志向國》幾乎是一部“哲學大全”,大部分由對話體寫成,文體之美麗,思維縝密。柏拉圖認為我們我們生活的世界分為可感世界與理念世界,只有有學問的人才能將詳細事物與理念事物精確區分開,因為他們能真正相識到美。柏拉圖覺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緣由,它是最高的理念。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始終覺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相互聯絡的處於發展改變之中,人能主觀能動的相識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相識會受立場、學問、世界觀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雖然我和柏拉圖的世界觀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善、對於美,我們都是心懷感恩並敏銳感受著的,對於它們的歌頌我們有一顆同樣的心。

看這本書,不僅能瞭解古希臘的政治制度、經濟狀況、風俗人文等,還能跟著蘇格拉底的辯論培育一些哲學思維,肯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學家思索問題的方式和對待生命的看法,同時也能學到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小的啟迪。讀這本書,我收穫良多。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7

《志向國》是柏拉圖(公元前427年—347年)的代表作,它孕於古希臘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記得導師曾今說過《志向國》不是簡簡潔單的一本如其書名的政治著作,更是一部教化著作,拜讀之後,倍感如此。其中本書闡述的對護衛者的培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聯想到當今現實,謹對此發表一點鄙薄之見。

在《志向國》構建的城邦裡,作為守護這座城邦的人——守護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樣一個重要的群體是須要更多的時間,“最多的學問和訓練”來培育他們。培育這樣的一個人須要怎樣的教化呢?在此,我想用個別說明一般。

在本書中,要對護衛者進行教化。首先,要選擇有天性基礎的人,天性即天賦,有護衛者的質地,要把愛好才智和剛烈、靈敏、有力這些品質結合起來。之後,才進行對後天的培育。從教化的內容上看:第一,有選擇性,要選擇善的、真的、主動的故事,解除惡的、假的內容;其次,有序性,先進行教音樂後教體操,教音樂以使其心靈達到對美的愛,教體操已達到身體健康、熬煉他心靈的激情部分。從教化方法上看,運用講故事的方法,激勵孩子們要仿照就仿照與他們專業有關的人物,仿照那些英勇、節制、虔誠、自由的人物,不要仿照壞人和鄙夫。當然,前提是故事的內容須要經過細心選擇的。此外,在培育的過程中要留意加強監督,進行考察。

教化過程中,書中尤其強調早期教化,在此期間要重視教化內容的選擇。“凡事開頭最重要,特殊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階段,最簡單接受陶冶,你要把他鑄造成什麼形式,就能鑄造成什麼形式”。好的故事鑄造他們的心靈,要解除醜惡的假的故事,因為它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簡單變更。有些好的故事從小就應當講給他們聽。柏拉圖提出“兒童階段,文藝教化最關緊要,節奏與和諧浸入了他們的心靈深處”。

反觀我們現在,值得確定的是部分年輕父母會用美麗的音樂或好聽的自然之聲進行胎教以及父母為兒女的殷殷之心。然而一部分父母太過焦急,從小就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比誰早會認字、數數,比誰背的詩詞多,誰說的英語好。於是,重點班、輔導班氾濫成災,孩子弱小的心靈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失去了童真與應有的童年,與孩子的稱呼不相稱了。還有一些父母,不注意早期教化,忽視了家庭教化,不清晰自己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面前心情限制不好,一些不好的事務在孩子面前頻頻發生,給孩子心理留下抹不掉的陰影。

對於早期教化,我雖然不贊成柏拉圖書中的教化確定論(你要把他鑄造成什麼形式,就能鑄造成什麼形式),但其重要性也是很明顯的。我信奉環境確定論,受教化者先天條件差別不是很大,而且很好滿意。教化是一個特別的環境,在後天人的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而早期的教化是後天教化的基礎,尤其是孩子心性的培育,我認為一些技能的培育可以放在孩子稍大一些培育也不遲。我們的孩子們,早期接受的不應當是一串串的數字、公式,不是一首首拗口晦澀難懂的詩詞,而是讓他們的心靈得到自然的洗禮,和善的浸潤,藝術的薰陶,這樣才能與後天的培育相得益彰,讓他們自然、健康地成長、成才。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8

前段時間,我在咪咕閱讀上看了《理想國》。首先,這本書給出了以下示例:狗看到不認識的人時會變得很討厭,即使這個人過去沒有虐待過它;相反,當它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即使他從來沒有好好對待過它,它也會歡迎他。由此可見,愛學問和愛智慧是一回事,於是他們就開始討論教育問題。

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你知道,這是任何事業的開始,這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別是對任何年輕和溫柔的人來說。”一般來說,這是每個事物最容易塑造的時候,他們會考慮你所付出的一切,成為你想看到的。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第一印象最強烈。

因此,我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盡最大努力讓他們聽到最美麗、最高尚的故事,以培養他們的美德。在教育方面,本書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那就是“體育教育針對幼兒,音樂和詩歌教育針對心靈”。在我看來,精神和道德的教育確實比體育更重要,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對我們中國學生來說,必須提高道德素質。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看到老人跌倒不扶,浪費糧食和水資源,在文物上雕琢。最重要的原因是過分強調學業成績而忽視了道德素質的提高。總之,我很贊成修身養性,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講述最高尚的故事。

我感興趣的另一個話題是我們應該遵守法律,用法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這樣我們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眾所周知,在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如今,國家領導人也在積極推進法制建設。法律可以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使社會運轉良好,人與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方面我們只能選擇用法律來規範,因為這些可能關係到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例如,我們有言論自由,但這不是絕對的自由。再比如,涉嫌散佈謠言的秦火火,因其言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而被警方逮捕。

看完了《理想國》,我很受鼓舞,蘇格拉底幾千年前的觀點至今仍然適用。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弘揚人文精神,繼承和發展其中符合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需要的價值理念。只有這樣,整個國家和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19

這個故事來自柏拉圖《理想國》中《蓋吉斯之戒》中,一段柏拉圖的哥哥格勞孔向柏拉圖的恩師蘇格拉底提問題的對話。故事大概的意思是,當我們有一個很牛的蓋吉斯戒指時,我們有什麼反應?並由此引發討論:道德的動機是出於什麼?

這是我第一次學習西方哲學,所以寫一篇文章複述一下以強化認知。

《理想國》中的對話,表達了三個問題:

正義的本性和起源人之所以按規矩辦事是為了獲得好聲譽人這樣做是對的嗎?

我們會因為什麼動機來處理對這枚很牛的戒指。因為沒人看見,所以可以不按道德行事來將這枚戒指佔為己有;因為怕別人發現而名譽掃地,所以自認為道德的不佔有這枚戒指。

格勞孔結論:在沒人看到的情況下,人會按照不正義不道德的方式行事。

因此,事物存在兩個價值形式:

內在價值:本身具有價值工具價值:手段來達到目的。

因此正義與道德其實不具有內在價值,僅僅存在工具價值(獲得聲譽或者獲得認同性),他們僅僅是看起來有內在價值。

同時另一個結論是:當事物只具有工具價值時,我們可以通過後果知道動機。

吃藥:吃能夠導致病情好轉,如果吃不吃都能好那可以不吃藥,相反吃藥加重一定不會吃藥(工具價值)

視力:有了視力就可以避免撞東西,如果沒視力也可以避免撞東西你還是會想要視力,因為還要用視力去達到其他結果,相反如果沒視力才能避免撞東西根據之前說的,我並不能選擇。因為我不知道那些其他結果和撞東西哪個更有價值(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

丹尼爾。巴特森的道德偽善性與英格蘭咖啡自覺付費實驗同樣證明了,當有人監督時,你的道德和正義才會利於社會行為。也就是像工具價值這樣判斷動機,當不想名譽掃地時人們趨向於自覺道德與正義,當沒有人與社會監督時,人們趨向於利己而忽視道德和正義。道德與正義僅僅是為了獲得社會認同的一個工具而已,僅僅具有工具價值。

柏拉圖的《理想國》簡單讀後感 篇20

在該書中柏拉圖把國家分為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的統治階層、保衛國家的武士階層、平民階層。他鄙視個人幸福,無限地強調城邦整體、強調他一己以為的“正義”。在柏拉圖眼中,第三階層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騙的。他賦予了統治者無上的權力,甚至統治者“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者公民”《理想國》討論的主題是正義問題,首先討論國家的正義。柏拉圖認為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制、正義這4種德性。國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個國家的知識,只有少數人才具有這樣的智慧;國家的勇敢屬於保衛它的衛士;國家的自制是一種和諧,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能夠和諧一致,這個國家就達到了自制。若一個國家有了這三種德性,也就有了正義。柏拉圖先是探討出城邦的正義,進而推及到個人。在他看來,正義是各司其職,互不侵擾。

哲學家是愛智慧的人,不過那種對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還不是真正的哲學家,只有熱忱於尋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學家,這就涉及到了真理問題。

柏拉圖把世界劃分為可感世界與理念,那些只愛好具體事物如美的聲調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見而無知識,只有那些認識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將其與具體事物區分開,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識的人。

柏拉圖通過“太陽”的比喻說明,正如太陽是可見世界之所以可見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通過“線”的比喻進一步將兩個世界劃分為4個部分:

第一,影象;

第二,影象所像的實物;

第三,數理物件。靈魂將影象的實物作為影象來研究,它只能從假設出發下降到結論;

第四,理念。靈魂從假設出發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來作系統研究。

前兩個部分屬於可見世界,後兩個部分組成了可知世界。

與此相應,靈魂的狀態也可以分為4個階段,這就是想象或猜測、信念、理智和理性。

柏拉圖通過“洞穴”的比喻指出,認識的4個階段並不是後天學習的發展過程,而是“靈魂的轉向”。因為靈魂本身具有一種認識能力,教育只是使這種能力掌握正確的方向,使它從黑暗轉向光明,從現象的世界走向真實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國》的重要主題之一。

柏拉圖設計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課程,除了體育和音樂這兩門初等課程之外,必須學習算術、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天文學和諧音學等5門課程,按照這個次序將靈魂從可見世界逐步引向哲學,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國家統治人才,促成他們的靈魂轉向。

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提到了共妻共子的制度。他提倡最好的男人和最好的女人結合,並將生下來的孩子由官員撫養。這個觀點即使是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也不贊同。在《政治學》一書中,亞里士多德對這個觀點進行批判。

柏拉圖的這種構建國家的思路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有一些觀點我並不敢苟同,例如:共妻共子的理念,我認為這有悖人倫,和動物沒有區別的人倫關係我很反對,人高於動物的區別在於自愛和愛他人、懂得尊重他人,而並非應為是理想的國度而放棄做人的準則。總之,理想國的有些民主自由的精神是值得推崇,但是一些弊端還是要摒棄,畢竟他是有時代侷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