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中國古代地理知識的起源和發展知識點彙總

一、石器時代地理知識的萌芽

中國古代地理知識的起源和發展知識點彙總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依賴於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至今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原始文化,直立人的代表是屬於舊石器時代的雲南“元謀人”。新近測定其絕對年代應不早於距今73萬年前。

(1)他們生活在亞熱帶草原過渡到森林邊緣的地理環境中,選擇依山濱湖的地方生活與活動。這裡果實豐富、野獸出沒,具有采集和狩獵的優良環境。他們選擇堅硬的岩石、打製粗糙的工具,產生了萌芽狀態的感性地理知識。

以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在距今50—2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一帶居住著“北京人”。這裡山前有寬而淺的河流,水源豐富、湖沼眾多,森林、草原交匯,各種動物來往頻繁。人們對地理環境的選擇,表明他們較前已具備了更豐富的感性地理知識。

至1萬8千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已進入新石器時代。他們已能磨製石器、骨針,穿孔海蚶殼等。

(2)他們用獸皮縫製簡單的衣服,抵禦寒冷的天氣。海蚶殼的發現,證明他們的活動範圍已遠及東海之濱。

“仰韶文化”距今6—7千年前。這裡定居農業已出現,萌芽狀態的文字元號也出現了。人們已能選擇地形和利用土壤、氣候資源。並且聚族而居,其居住區、墓地、窯場已有地理佈局的觀念。

(3)他們還能測定和辨認方向。

80年代中葉,在遼寧西部東山嘴村和牛河梁村一帶發現了距今5千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人們看到,“祭壇遺址內有象徵天圓地方的圓形和方形祭壇,建築佈局按南北軸線分佈,注重對稱”。

(4)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天地觀和地理學思想。

此後,在山東大汶口文化層中出土的陶器上刻有“■”和“■”圖形,描繪了太陽、雲氣和山崗,反映了當時對自然地理現象的認識與記錄。

(5)龍山文化已進入到父系氏族社會,私有制逐漸確立,為保護財產,標誌著中國傳統城市特徵的城牆,在山東龍山鎮城子崖村被發現。它是夯築泥土而成的,周長約2公里,平均厚9公尺,高約6公尺,略呈矩形。

(6)河南安陽後崗也發現此期的夯土圍牆遺蹟。

(7)它們都是最早萌芽狀態的城址,是當時城市地理知識的反映。龍山文化時期還發明瞭鑿井術。這是當時人們利用地理環境資源的一大進步。從此人們可以遠離江河、湖泊,開闢淺層地下水為生活水源與灌溉水源,於是相應的尋找地下水源的地理知識也必然豐富起來。龍山文化分佈的地理範圍遠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蘇北、皖南、湖北以及內蒙河套地區和遼東半島等地。這反映了當時同一種文化型別所達到的地理範圍。它與夏文化的疆域範圍差不多,表明了其間的親緣關係。

二、夏、商時期的地理知識

夏、商(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是我國農業蓬勃發展的時期,同時手工業興起、城市出現、宮殿建造等技術大為提高。這時期專門從事科學、文化活動的專業文化人的出現,又使得文字成熟、科學萌芽、造型藝術得到發展,地理知識也取得了與過去漫長石器時代不可比擬的突出成就。

傳說約4千多年前的夏代,曾發生洪水,禹繼父業治水,曾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們爬山涉水進行野外作業,“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並“相地宜所有以貢”。

(8)因治水直接推動了地理考察、測量和製圖的發展。“準”是測量方向與物體平直距離的工具;“繩”是測量距離的工具;“規”是校正圓的工具,“矩”可以構成直角,是畫方形的曲尺。這表明當時已經出現了最早的地理定向、定位和量度資料的方法。漢畫像石上繪出了禹的使臣,拿著繪圖與測量的儀器“規”和“矩”。在測量的基礎上,使地理概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曆法是早期人們對地理環境認識的集中體現。《尚書?堯典》記載遠在帝堯時代已專門設定觀察天象和時令的官。堯曾派人到當時認為極遠的“暘谷”(山東東部)、“南交”(長沙南)、“昧谷”(甘肅境內)、“幽都”(北京附近)觀察鳥、火、虛、昂四恆星在黃昏時刻的天象,用以確定一年366天和四季。

(9)今人根據歲差計算,證明此四星的位置確實是四千多年前夏代初年的天象,證明了遠古文獻的可靠性。當時人們已認識到了南方熱,北方冷,冬日短,夏日長的自然現象,並用之與一年四季鳥獸生長、發育、交配、繁殖的狀況相對應,說明其間的緊密聯絡。商代進一步認識到鳥星、火星是測定春分、夏至的重要標誌,有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知識。這時以干支紀日,用月亮的朔望週期紀月,太陽的四季變化紀年,用閏月調整年、月、日之間的分配。這就是商代的歷法,它的平年有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十二月為歲首。

(10)當時已能根據草、木、鳥、獸等物候現象及一些天文現象來確定與之相對應的農耕、收割、蠶桑、畜牧等農事活動。《禮記夏小正》就是後人整理的總結夏、商、周時期物候知識的著作。

城市的出現是地理知識發展的結果。河南偃師二里頭上層發現了一處迄今所見到的最早的大型宮殿基址。河南登封王城崗與淮陽平糧臺發現的城址,都有可能是夏代的建築。由於城內僅有高階建築區遺址,沒有發現手工業與商業區,說明當時的城市僅具有城堡性質,這與夏代進入私有制社會是吻合的。

經考古發掘與文獻印證,考古工作者目前找到的最早國都是鄭州商城遺址。其地在今鄭州市二七廣場以東。人們在這裡發掘出周長約7公里的夯土城垣及其它遺存。城牆基本上為正南北方向,約在2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斷斷續續分佈著許多作坊、房基、地窖、水井、壕溝、墓室等。

(11)那裡的街道、宮殿區、居民區、作坊區都有一定佈局。夯土牆內由炭14測定為3570±135年。有人認為,這裡就是《史記殷本紀》中“帝中丁遷隞”的隞都。城內發現熱帶象牙,原產於我國西北的.綠松石,產於華南、西南的錫以及來自祖國各地的銅礦石、玉石、金、海貝、海蚌、鱘魚甲等。這些都標誌著商代人們的地理知識水平和活動的地理範圍。

商代的甲骨文是一種古老、成熟的文字。現已出土有字甲骨片16萬多塊。其中記錄了不少城市、河流、聚落的地名,以及狩獵區、民族居住區的地名等。其中也記錄了豐富的氣象、氣候現象,如晴、曇、陰、霾、霧、雷、電、霜、雪、暈、虹等天氣現象以及連續一旬的氣象實況。甲骨文中還記錄了當時所見到的動物名稱70餘次,代表30多種動物。

(12)甲骨文從字形結構上反映了當時動物分類的知識和動物地理的知識。

在殷人的地理概念中,殷是個城市,商是居於四方、四土的天地之中的中心區域。由於商代奴隸制國家的建立,領土觀念逐漸明確。當時商朝統治者對於中心區之外的四周,是按部族、氏族的分佈來分割槽統治的。殷商時期的政治勢力所及,包括今河南全境,山東、河北、山西、安徽等省的一部分。周圍又有大大小小的許多屬國環繞著。這些就構成了殷人的地理思想。

三、周代的地理知識

周(公元前11世紀—前221年)是從青銅器時代過渡到鐵器廣泛使用的時期。我國最早的“地理”概念就開始出現在這一時期。《周易繫辭》中提出:“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13)什麼叫做“天文”、“地理”呢?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把“天文”解釋為星象;把“地理”解釋為地形。唐代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說:“天有懸象而成文章,故稱天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地理也。故知幽明之故者,故謂事也。”

(14)這就使“天文”的概念中具有天象及其運動的觀念,“地理”的概念中含有地形及其出現與分佈規律性的觀念,並有了推究其演變的初步意向。它不僅要弄清地表的形態,而且還需推究這些形態分佈的相互關係,探索隱藏在事實後面的原因和道理。周代地理概念的提出,有利於地理知識的集中和地理內容的條理化。

當時由於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人們已經注意到發展生產與保護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左傳》中就記載了人們對於人地關係的一些論述,例如:“天其有五材,而將用之,力盡而敝之,是以無拯”,“能協於天地之勝,是以長久”。

(15)“五材”指的是當時認為構成自然以及環境的資源——金、木、水、火、土。人們認識到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認識到生產的發展只有同自然環境的保護相協調,社會才能安定發展。基於保護各種動植物資源,是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條件這種認識,相傳周文王曾在鄗對太子發(後來的周武王)諄諄告誡說:“嗚呼!我身老矣。吾語汝我所保與我所守,傳之子孫??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麛不卵,以成鳥獸之長。”

(16)這段話包含著對於保護草木、鳥獸、魚鱉等自然生物繁衍的遠見卓識,反對掠奪式開發,反對開發性破壞。他也提出在利用自然資源時,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這些思想作為先王之法,要求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以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達到利用自然生物資源與社會發展的協調。

(17)周代系統的地理知識,已開始用地圖來表示。據《尚書?洛誥》記載,周成王要營建洛邑,命周公選勘地址,周公選好城址之後,使人將城址地形圖及占卜吉兆的結果“伻來,以圖及獻卜”,敬獻成王。此記載說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使用地圖已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尋常之事了。那時的地圖主要運用於國家行政管理工作。據《周禮》記載,當時專門從事掌管各種地圖與地理資料的官員上自大司徒、小宰,下至土訓、職方氏、司險、冢人、墓大夫等,有近20種官員。他們有的熟悉全國的“九州形勢”、“山川所宜”,具備地形廣柔高下、山林川澤分佈的自然地理知識;有的掌握各地土地、財政、民族、人口、城市、聚落、墓地等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知識。

(18)對於當時各種內容豐富的專門地圖,《周禮》中也有記載,如礦產圖、交通圖、墓冢圖、城市圖等。七十年代出土於河北平山縣的中山國《兆域圖》證實了《周禮》中記載的有關地圖種類、用途等是符合周代歷史事實的。在城市地理方面,西周已初步確定了城市建設的基本思想。《周禮?考工記》雖成書時代稍晚,但其反映的建城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書中說:國都的建設,每邊九里,各三個門,縱橫各九條街道。北面是貿易市場,南面是朝廷辦公的地方及皇室居住的地方。左面是祖廟,右面是社稷壇,王宮居中。當時用方格網式的規劃佈局以及採用井田制的土地計量單位“夫”來計算城市用地。

(19)這一都城建設的指導思想,一直延用到明、清時期。

四、《禹貢》與《山海經》

自春秋以來,簡策的廣泛應用與流傳,為地理知識的系統積累和地理著作的出現,提供了可能。《禹貢》大約成書於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文獻中一篇具有系統地理觀念的著作,在世界上也是極古老的區域地理著作。

《禹貢》在紛然雜陳的地理現象中,抓著了最基本、最關鍵的地理事物,並把它們提升為一種概括的地理觀念,用簡潔明確的文字表達出來。

(20)《禹貢》全篇僅用1193個字,就把當時知道的全國地理概貌,從政區劃分到農業、物產、貢賦、山河、交通運輸等內容,分割槽表述。它把全國依天然的江、河、湖、海界線,劃分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這就是當時原始的地理區劃。後代儒家學者把“九州”認定為“夏制”,對我國幾千年來的地理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禹貢》以分割槽論述的結構,突出地理特點,把自然區與經濟區、行政區融為一體,對當時全國的自然地理、經濟地理、水運交通網等作了系統、全面的介紹,表達了古樸、原始的大一統政治理想。

《山海經》是一部獨具風格的“奇書”。全書雖說只有31000多字,卻包含著我國古代地理、歷史、神話、民族、動植物、礦產、醫學、宗教等多方面的內容。《山海經》中《五藏山經》簡稱《山經》,成書較早;《海內經》和《海外經》成書較晚。《山經》記述的地理範圍,東南至今浙江紹興,西南至今四川西南,西北至今新疆天山,東至山東泰山,北到今蒙古或西伯利亞。其中心區為河南、山西一帶。它是分五藏即五列山脈系統來敘述全國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