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精選13篇)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實詞、虛詞的用法

2.把握作者感情,寫作思路。

3.歸納、分析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4.學習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2.“其”“之”“以”“夷”“相”等詞的用法。

3.背誦全文。

教學設想

1.本文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抒發議論為主而以記遊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解決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全域性,抓住“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理清脈絡層次,然後逐段誦讀,最後總結全文,即“全域性——區域性——全域性”。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絡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工具書查詢的方法積累這些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說過。

學生說出遊記篇目:《醉翁亭記》、《桃花源記》(注意不要把《核舟記》、《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遊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麼不同。(從記遊中生髮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遊褒禪山記》這樣由記遊中生髮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麼,它怎樣由記遊中生髮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二、講解文章的主旨

1.播放配樂課文朗讀。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多媒體展示)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褒(bāo)禪山亦謂之華(huā)山褒之廬冢(zhǒng)也

無物以相(xiàng)之後也之謬(miù)其傳而莫能名者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句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緣此而生。)

討論後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教師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關鍵詞語。

5.教師再追問:“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而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麼到了洞之源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澤東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也正是本句的關鍵詞語。

三、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佈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四、歸納文章佈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佈局的一些特點,這裡只稍作

補充,然後歸納。

教師提問: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洞後結束,可見了第1、2段是記遊部分,記遊山所見及經過)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寫遊山的心得)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引發出來的?(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後一點呢?(“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可見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1、2段)

五、誦讀第1段。

1.教師講讀

[說明]教師講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口褒禪;”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謬音為“華”)

②“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③“距洞百餘步……口‘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說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2.學生練習背誦第1段。

教師可將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媒體展示: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由來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3.學生齊背第1段。

先看行文思路順序背誦,然後獨立背誦。

4.個別檢查背誦。

六、佈置作業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附: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主旨句: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而餘亦悔其隨之不有極夫遊之樂也

佈局:記遊部分——記遊山所見及經過

(1、2段)山院洞碑

議論部分——寫遊山的心得

(3、4段)盡吾志而不至者,可以無悔矣

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理解:

領會前人關於“志”、“力”、“物”三者關係看法的精神實質,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2、積累:

⑴ 豐富學生有關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⑵ 瞭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3、運用:

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

2、理解“志”、“力”、“物”三者關係,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寫僕碑、前洞,詳寫後洞,與全文主旨的關係。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

1、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2、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3、瞭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本文體裁:遊記散文。

2、全文內容:通過遊山,闡發兩點感想。

二、範讀全文,自讀

三、逐段辨析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對照譯文,辨析疑難)

1、第一段:

⑴ 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⑵ 譯句: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出。

⑵ 找出形容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⑶ 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⑷ 不要讀破句:“而餘亦悔之……之樂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⑵ 解詞:觀、得、非常、至於等。

⑶ 讀準音:“相之”。

⑷ 口譯本段。

4、第四段:

⑴ 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後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四、作業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分段討論問題

1、第一自然段記了什麼?有什麼特點?

提示:

記所遊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記遊時,並不沉醉於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為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記敘遊華山洞的經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麼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

寫遊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遊後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

這樣剪裁,是為下文議論鋪設事實依據。

3、第三段作者寫遊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

闡述了巨集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絡。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說明“力”的重要。“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從反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了“盡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

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結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絡和照應作用,請分別找出來。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寫了什麼?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遊之人和時間。既照應前文,又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二、讀全文,師指點

三、完成思考與練習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文言詞語:陽、謬、咎、極、於是、夷、非常、觀、至於、相、焉、窮、盡、其等。

2.辨析詞類活用:動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以及詞類活用和詞的兼類的區別。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因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法。

三、德育目標

認識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對課文字詞句的準確把握。

難點:認識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解決辦法

1、瞭解作者,瞭解作者所生活的時代。

2、對註釋,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設計

一、課前預習

1.借功課下注釋,朗讀課文,瞭解其意。

2.注意課文生動語句的賞析。

3.歸納文意,疏通結構。

二、課內採用出題,學生自講,教師總結的方式

課時安排

兩課時(疏通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

本文所體現的雜記類散文因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法。

教學內容

一、第1段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提示:

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 者 認 真 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二、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寫前洞(不到二十個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

多處設比:

① 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

② 前洞“ 記遊者甚眾 ”與 後洞“ 來而記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通過這些對比,下文轉入議論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筆。

三、文章第三段有幾層意思?怎樣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接著以古人作為立論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它對比;然後 精闢地 闡述了巨集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絡,既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也強調了“力、物”這兩個客 觀條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辯證地看問題;最後又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這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這些道理,對於我們的治學、從事工作,無疑都有啟發作用。

四、在第四段裡,作者申述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引申出來的?

提示:

作者認為治學不應該輕信盲從,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大腦的認真思考辨析,然後謹慎地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揚棄那些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是很可貴的。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者之眾,自然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邏輯十分嚴密。

五、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呼應的?記遊時寫到前洞、後洞及僕碑等情況,對後邊的議論起了什麼作用?

提示:

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兩個部分之間用了過渡句(第二段的最後幾句,第三段開頭一句),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二是兩部分在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記遊時寫到前洞、後洞及僕碑等情況,正是處處為議論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筆,使議論有依據,三是記遊與議論這兩部分之間,遊山與治學處世這兩類事情之間,內在聯絡緊密,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圍繞這一 共同 點來 展 開議論。記遊,處處為說理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敘遙相呼應。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從而深刻表現了文章的主題。

完成課後練習(略)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

2、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

【教學重點】

1、 積累重點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

2、 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重難點: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在國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記,可說明、議論、描寫、敘述。本文它一篇遊記。那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遊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遊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那麼作者藉助遊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現在江西臨川)人。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嘉祐六年(1061)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後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諡文,故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2.背景資料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遊記,但卻是借記述遊山來說理。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劃出段落序號、讀準字音和停頓

2、指名兩學生 誦讀課文,是順勢正音

褒bāo禪山 華huá山 廬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遊(hào) 僕(pū)碑

無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過渡語: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們讀也讀了,現在就請大家依據課文註釋,說說看,文章的每一段講了什麼內容,好嗎?我們分組進行:男生負責一二自然段,女生負責三四五自然段。當然你們可以在翻譯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其他同學幫助解答。

具體步驟:(1)先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譯讀課文,並圈出疑難字詞。

(2)分組譯讀課文,教師及時予以點評和鼓勵。

4、自讀,理清思路(從表達方式考慮,課文共五段,各段表達方式有何不同):

一、(1—2):記敘——遊山經過。

1、介紹褒禪山概況。

2、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二、(3—4):議論——遊山心得。

3、寫遊華山洞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

4、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三、(5):記敘—結尾,補敘同遊者

5、畫出直接表現作者觀點的句子

(1)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歸納文言知識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並背誦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二、品讀鑑賞,合作探究

1、 研讀第一段

(1)這一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1段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3)這一段說明事物方位清楚,層次井然。交代空間的變化,有何作用?

教學預設:交代了作者遊山的蹤跡。

2、 研讀第二段

(1)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為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裡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教學預設:

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

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3)那麼遊洞後,作者有什麼感受呢?

明確: “後悔”,因為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3、研讀第三、四段

(1)齊讀第三段,思考:在這一段裡,作者一開始就指出古人瀏覽觀賞,“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麼呢?

明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2)追問:作者引出古人觀賞有得的目的是什麼呢?

明確: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觀點.

(3)追問: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樣探究思考的廣泛而深入呢?作者從哪些方面來發揮的?

討論歸納:

從五方面闡述:

①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說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說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在己為有悔

--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盡吾志也,可以無悔也”

--強調“盡吾志”的重要性.

教師小結歸納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 “志”、“力”、“物”,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裡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4)學生自由朗讀第四段

思考: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作者認為現實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何可勝道也哉”)

由此討論: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請舉例證明。

學生暢所欲言,估計說的更多的使廣告招牌、報章雜誌上出現的。(略)

提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作者從僕碑發生聯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採取“深思慎取”的態度。

4、研讀第五段

(1)齊讀第四段

“父”字讀作“fǔ”

(2)學習遊記寫法的結尾: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裡,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樣寫在文尾,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這也是古人寫遊記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記》的結尾也是這樣。

三、探究拓展

1、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

提示:試從

①過渡銜接;

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

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絡這三方面思考。

教學預設:

(1)兩部分間銜接過渡自然。

(2)記僕碑情況突出“花山”二字,為後文的議論作鋪墊。 (3)強調前洞路近、地平、遊者眾,後洞強調路遠、奇險、遊者少。為後文議論作鋪墊。

2、作者通過記遊,闡述了什麼觀點呢?

教學預設:本文把遊山_和治學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絡起來,借遊山的體驗,說明了處事、治學都要 “盡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拓展:態度決定成敗──也談“盡吾志”

(1)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永恆,但我們真誠;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努力。(畢淑敏)

(2)如果老天爺不曾給你聰明的才智和顯赫的家世,那麼,“態度”將是唯一能使你勝出的金鑰匙。

一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而去追趕兔子。可是追著追著,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為了呀。”再說兔子帶傷終於跑回洞裡,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那隻獵狗那麼凶,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它是盡力而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的話我就沒命了。”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知識點,倖存的老教案:遊褒禪山記。

2、把握作者通過遊記的形式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因事說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作者的觀點態度。

3、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初步疏通、理解課文,瞭解作者觀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引"生"入勝

從文章標題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如《醉翁亭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對北宋初年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有補於世"。他的文章結構謹嚴,說理透闢,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跟以前所學的那些遊記有什麼不同?會有什麼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是一篇遊記,作者一行共幾人?是在什麼時間遊的山?作者的遊蹤是什麼?

(2)作者遊覽褒禪山有何感想與體會?

討論補充與小結: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蕭君圭、王回、王安國、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遊的山。作者的遊玩路線是從慧空禪院--石碑--華山洞--後洞。

(2)作者借一次沒有盡興的遊山,提到兩條深刻啟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已無悔,於人不可譏。這裡是借遊山喻人生哲理--不論幹什麼事情,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對"華山"的"華"字讀音的謬傳而發的慨嘆--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思慎取"。

三.講讀課文記敘部分

方法:朗讀課文;釋詞譯句;內容理解;整理鞏固。

1.第一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介紹褒禪山概況;

詞:舍名址乃陽卒文蓋

句:…者…也;蓋音謬也;

內容:①別名②名稱由來③慧空禪院④華山洞⑤僕碑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緊扣,完整的結構表現了遊覽的全程,教案《倖存的老教案:遊褒禪山記》。

2.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此次遊山收穫之最重要誘發情節;

詞:側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隨之極

句:…者…也;蓋音謬也;其至又加少矣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內容:①前洞②後洞③進洞④出洞⑤至者已少⑥本可前進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們就易避難心理;未能盡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記敘作用:提供真實形象,為下文議論提供依據和鋪墊。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準備背誦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議論部分

方法同記敘部分

1.第三段:遊華山洞心得

詞:於是嘆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譏之乎

句:古人之觀於天地…而無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譏之乎;

內容:①過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難的普遍心理

④條件一:志

⑤條件二:力

⑥條件三:物

⑦強調:盡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據、標準和效法;非常之觀非任何人所能達到,而而唯有盡吾志且有了各方條件的人方可達到。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概括、虛實和意象的理解和創造;楊花落儘子規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指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詞:以悲之謬傳名勝道所以學者

句: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勝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內容:①批評: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學態度;

理解: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虛實的關係;行文的規律;形象大於思想;

二.佈置作業:

準備默寫第一二段

第三課時

一.作業檢查

默寫課文第一二段。

二.講讀結尾

第五段:補敘同遊者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是寫遊記常用格式。

詞: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佈局討論:

1、問題一:本文"敘"多,還是"議"多?為什麼?(本文是一篇遊記,但是他並不像我們以前學過的遊記那樣繪聲繪色地描摹景物、記敘遊程,而是更側重於抒發感慨,本題著重研究與眾不同的"敘議結合"的遊記方式。)

提示:文章沒有對褒禪山景色進行細緻精妙的描繪,不是因為景色不美。這一點從課文註釋和文中"其見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實本文名為遊記,可實際正如《古文觀止》評語所云:"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這個"道",我們可理解為治學之道,也可理解為創業之道。它的具體內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顯然,它不是一般記遊之作,而是傾吐抱負、借題發揮的"思想小品"。作者這樣寫,正體現其"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這一主張。因此全文的重點應在後一部分的發揮議論、闡明道理上。

2、問題二:作者認為"志""物""力"三者的關係是什麼?你同意嗎?(本題著重研究作者的觀點態度。)

(1)作者認為要達到"非常之觀",必須具備"志"、"力"、"物"三個條件,那麼作者認為"志"、"力"、"物"這三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提示:對於"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

(2)遷移討論:你認為"志"、"力"、"物"三個因素,對於達到成功,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題目的討論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經歷,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互相交流,從而得出結論。討論應當遵循切合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自圓其說即可,不必一概而論,強求統一。

四、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背誦文章三、四段,準備默寫。

2.完成講義《賀若弼》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6

【課前梳理】

在新教材裡這是一篇自讀課,但考慮到學生自讀有一定困難,而且這一課在寫作方法和前面的《蘭亭集序》與《赤壁賦》有很多可以通過比較加強認識的地方,而且在內容上也有指導意義,所以準備進行講讀,計劃來兩課時完成。準備教授的內容:

1、這篇文章的的寫作順序不同於一般遊記的記敘順序,先敘事再談理最後補敘遊覽的時間以及同遊的四人。這是在寫法上的有意安排,因為王安石所要強調的是在這次失敗的遊覽中所悟出來的個人準則。因此上《遊褒禪山記》重在遊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敘述最後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說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

2、《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3、與《蘭亭集序》的比較:

《蘭》盡興而悲(重在情感)。

《遊》敗興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說明,無論是盡興還是掃興,都可以對人有所觸動,都會使人有所收穫,從而可以引申出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關注我們的生活經歷,一樣會像《遊》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樣觀萬物而有得。

4、與《赤壁賦》的比較:

《赤》(客)觸景生情;(蘇)取景論理──事簡議多。

《遊》依事說理(緣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於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賦》沒有來得及進行,挪到此課中來。)

《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

2、引導學生以作者的論點考察自的生活學習。

3、通過比較加深本單元課文的理解。

〖計劃用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1、作為複習與鋪墊,齊讀《赤壁賦》。

2、匯入課文。

3、學生默讀、齊讀課文各一遍。

4、疏通課文大意,找出重點段落、分析作者觀點。

5、與《蘭亭集序》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6、與《赤壁賦》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完成了《赤壁賦》的誦讀。由王安石變法匯入(可以用來印證,文中的觀點),完成課文誦讀。梳理了課文第一、二段。沒有翻譯,讓學生注重註釋,互相補充理解課文。在講授中,調動了學生遊覽的經歷。

第二課時。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詳解志、力、不隨以止(不盲從)、無物以相之(客觀條件)的關係。進行與《蘭》的比較,強調了對失敗經驗的汲取是更為重要的。舉了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面對幾百次失敗,說:我已經知道了這幾百種材料不適於做燈絲。的例子。進行了與《赤壁賦》的比較。通過三篇文的差異比較,總體強調,文章的形式要服從於所要強調的內容、材料的安排應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內容為中心。

【課後反思】

學生對於文言文還是存在,先入為主的看不懂現象。根據導引大部分學生能夠理順文章大意,這反映出學生大多缺乏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第一課時

一、教學匯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在作文課上集中練習了“感受生活—描寫生活”這一專題,其實在古文中不乏這樣的範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寫生活的典範散文。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寫自己的旅遊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朝進士,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列寧稱之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齊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張文學應當“有補於時”,重在“適用”。其散文現實性和戰鬥性都很強。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所以世人稱為“王荊公”。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聽錄音,正音正句讀

1、對劃線詞注音釋義是否正確?請在括號裡作判斷。

A、褒禪山(bōushán,即華山)亦謂之華山()

B、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ong,墳墓)也()

C、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yao,深遠幽暗)然()

D、既其出,則或咎(jiu,責怪)其欲出者()

E、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ang,幫助)之()

F、何可勝(sheng,完全,盡)道也哉()

G、廬陵簫君圭(gui,人名)君玉()

H、餘弟安國平父(fu,對男子的美稱)()

2、下列各句中哪些停頓是正確的?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C、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D、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E、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F、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註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後

3、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從口入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退避三舍

2、餘

A、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遊刃有餘

D、其餘,則熙熙而樂

3、窮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

B、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吳廣以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為什麼要進山洞?又為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討論)

五、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六、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註釋

1、於是餘有嘆焉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因為,由於

3、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夫:那;以:而,並且

4、其熟能譏之乎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於是餘有嘆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其熟能譏只乎

D、其真不知馬也

E、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5、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6、於是餘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4、《臨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六)分析後三段

1、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作業:課後練習

五、教學後記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8

單元教學要點

一、教材地位:

本單元選擇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蘇洵、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的散文名篇。《六國論》《遊褒蟬山記》是教讀課,後兩篇是自讀課。《六國論》《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散文,《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是因事說理的遊記散文。可以分別作比較閱讀。

宋代散文繼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並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語言更加暢達,長於議論,體現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風,對後世散文產生深遠影響。

二、輔助教材

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喜雨亭記》,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司馬光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比較各種遊記散文與史論文風格的多彩多姿。

【知識目標】

1、學習借鑑文章借古諷今針對現實有感而發的說理方式。

2、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的特殊含義與用法

3、掌握幾個文言句式並能讀懂文中語句

【能力目標】

1、迅速把握文章整體內容與思想情感。

2、能結合寫作背景賞析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實踐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誦讀背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含義。

2、難點:領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熟練掌握文言詞類用法與句式是難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引導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瞭解作家作品及遊記散文的基本寫法

2、藉助工具書初步讀懂全文內容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記遊寫景與感悟說理結合起來的。

二、學生簡介自己所瞭解的作家作品常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稱王荊公,王文公,王臨川。21歲中進士,40歲進萬言書,提變法,抑特權,力圖改變北宋積弱積 貧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之策。49歲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援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攻擊,54歲罷相,次年為相。56歲再次辭去 相位,隱居江蘇南京,從事創作。封荊國公,諡號文公。《臨川先生文集》。

三、朗讀文字,整體把握內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與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體描寫遊褒禪山幾個地方,哪個地方寫得最詳細?

2、作者在第一段為什麼要特別寫不會引起別人注目的路邊石碑,後邊哪一個語句與它呼應?

3、作者在遊華山洞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現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個句子?

4、作者通過遊華山洞的經歷悟出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5、作者認為要完成自己的事業理想必須有哪些條件,哪一個條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認為盡力而為雖然可能不成功,可以問心無愧,也不用怕別人嘲笑,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五、老師範讀全文,學生理解詞句

六、作業

1、藉助工具書讀懂全文語句,準備複述。

2、完成《導學》練習,鞏固文言詞語與句式的理解。

3、朗讀全文,準備背誦。

第二課時

一、重點語詞與句式理解檢測

二、重點語段口頭翻譯檢測

三、學生誦讀全文

1、個別誦讀能力一抽一查

2、集體誦讀訓練】

四、教師示範朗讀與誦讀指導

五、學生劃分重點語段層次,把握背誦的文脈與記憶的銜接特徵語詞

六、學生分層誦讀,以文意串連銜接回憶線索

七、遷移運用

把“遊華山洞”的兩段描述改寫成為現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

2、運用心裡細節描寫表現遊覽者的見聞與感受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理解並學習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培養立大志併為之奮鬥的精神。

2、學習因事見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3、積累文言基礎知識: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活動重點】

理解本文的精神實質,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積累文言知識、學習文章寫法,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活動用具】

1、多媒體課件。

2、朗讀錄音磁帶。

3、補充的相關資料。

【活動時間】

90分鐘。

【活動步驟】

一、匯入新課,多媒體助讀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變法引出作者。

2、作者簡介:多媒體課件展示。

3、瞭解時代背景:多媒體課件展示。

二、活動之一:朗讀活動

1、聽朗讀錄音或多媒體配音朗讀:學習字音和斷句。

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句讀,讀準字音,讀出表情。

3、檢查朗讀效果:學生單人朗讀,師生聽讀,並進行評議,師生相互取長補短。

三、活動之二:學習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學課文:結合課下註解,藉助工具書,學生自讀全文,學習文中字詞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學生記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中尋求解決,疑難問題供班級交流。

3、師生班級交流:小組問題展示──班級交流討論──師生答疑解難──形成班級共識。

四、活動之三:小組合作探究

1、總結性學習活動:

⑴課文中疑難字詞句的積累學習。

⑵文中出現的文言句式的歸納學習。

⑶小組學習中還存在的新問題記錄。

2、探究性學習活動: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⑵“盡吾志”一句跟前文記遊中哪句話是照應的?

⑶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麼緊密聯絡的?

⑷體現課文主體的段落是哪一段?為什麼?

3、小組合作學習,形成小組作業,供班級交流使用。

五、活動之四:班級交流

1、多媒體展示某一小組的總結性學習成果,其他小組修訂補充。

2、多媒體展示探究性學習的成果,班級交流討論:展示成果──小組異議──班級討論──師生交流──形成共識。

六、佈置作業(略)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1、4。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註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絡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詢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關係,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教學要點: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匯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 冢 華 相 謬 窈 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複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型別: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②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③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④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⑤語氣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課文第3段:

(一)匯入:第二段詳寫遊後洞的經過,著重寫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後洞的對比,都為第3、4段的議論打下伏筆。

1.提問,回答第2自然段的層次。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到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達遺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築物的一種,讀 ,“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2)“得”:①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②心得、收穫。“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剷平、削平。“今操芟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4)“相”:①幫助、輔佐,讀 。“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 。“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2.古今異義:

“非常”:本文義為“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如:“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3.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於“而”:①表並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三)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l)教師範讀並穿插評點。

(2)①問:古代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對學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應作分析,然後總結,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②問:作者說“不能至”是針對什麼說的?

不能到達洞的深處,見不到“非常之觀”。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④“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②“極夫遊之樂”是針對什麼說的?

至洞之深處。

③為什麼到了洞的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明了這樣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隨之止。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總結: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裡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三、講讀第4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悲”:

①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③哀憐。“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2)“勝”:

①盡 。“何可勝道也哉”。

②能承擔,禁得起, 。“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

③優美的,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④勝利, 。“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詞性活用:

(1)“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2)“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為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二)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教師範讀,提問“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2)“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3)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為什麼?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四、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裡,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五、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絡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六、全班齊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解釋下列句中的虛詞:

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之”字:

(1)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餘之所得也

2. 解釋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②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③獨其為文猶可識(它,代僕碑)

④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遊客)

⑤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後洞;那,代指遊客)

⑥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3. 解釋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作介詞用:因、由於。)

② “無物以相之”。 ( 作介詞用:用來、拿。)

③“夫險以遠”。(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並列。)

④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修飾。)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12

【課前梳理】

在新教材裡這是一篇自讀課,但考慮到學生自讀有一定困難,而且這一課在寫作方法和前面的《蘭亭集序》與《赤壁賦》有很多可以通過比較加強認識的地方,而且在內容上也有指導意義,所以準備進行講讀,計劃來兩課時完成。

準備教授的內容:

1、這篇文章的的寫作順序不同於一般遊記的記敘順序,先敘事再談理最後補敘遊覽的時間以及同遊的四人。這是在寫法上的有意安排,因為王安石所要強調的是在這次失敗的遊覽中所悟出來的“個人準則”。因此上《遊褒禪山記》重在遊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敘述最後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說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

2、《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3、與《蘭亭集序》的比較:

《蘭》盡興而悲(重在情感)。

《遊》敗興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說明,無論是盡興還是掃興,都可以對人有所觸動,都會使人有所收穫,從而可以引申出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關注我們的生活經歷,一樣會像《遊》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樣觀萬物而有得。

4、與《赤壁賦》的比較:

《赤》(客)觸景生情;(蘇)取景論理──事簡議多。

《遊》依事說理(緣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於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賦》沒有來得及進行,挪到此課中來。)

《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

2、引導學生以作者的論點考察自的生活學習。

3、通過比較加深本單元課文的理解。

〖計劃用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1、作為複習與鋪墊,齊讀《赤壁賦》。

2、匯入課文。

3、學生默讀、齊讀課文各一遍。

4、疏通課文大意,找出重點段落、分析作者觀點。

5、與《蘭亭集序》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6、與《赤壁賦》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完成了《赤壁賦》的誦讀。由王安石變法匯入(可以用來印證,文中的觀點),完成課文誦讀。梳理了課文第一、二段。沒有翻譯,讓學生注重註釋,互相補充理解課文。在講授中,調動了學生遊覽的經歷。

第二課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詳解“志”、“力”、“不隨以止”(不盲從)、“無物以相之”(客觀條件)的關係。進行與《蘭》的比較,強調了對失敗經驗的汲取是更為重要的。舉了“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面對幾百次失敗,說:我已經知道了這幾百種材料不適於做燈絲。”的例子。進行了與《赤壁賦》的比較。通過三篇文的差異比較,總體強調,文章的形式要服從於所要強調的內容、材料的安排應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內容為中心。

【課後反思】

學生對於文言文還是存在,先入為主的“看不懂”現象。根據導引大部分學生能夠理順文章大意,這反映出學生大多缺乏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13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關常識。

2.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

3.學習、借鑑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進行點撥、解難。

2.通過學生合作討論,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理解作者“有志”“盡吾志”的觀點。

3.重視誦讀,落實背誦要求,聯絡學習過的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溫故知新。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度,明白其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即事明理”的寫法,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研習第三段。

【教學難點】

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及“乃”“道”“蓋”“文”多義詞辨析,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投影、課件,印發《遊褒禪山記》課堂練習。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在國中我們學過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小石潭記》、《醉翁亭記》等,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這篇遊記與我們學習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實際上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遊記有助於同學們提高思維的能力為此我們共同來研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二、解題(簡介作者及課文)

學生讀註釋①,知道作者及課文,教師補充。

本篇文章是王安石34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遊記,借遊生議,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援下,制定並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援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形勢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篇文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於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為相熙寧九年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作(王安石的詞教輔《菩薩蠻》)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

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諡文,故又稱“王文公”。

(知道作者的這些生平事蹟,更能深刻地理解這篇遊記體散文所蘊含的深意)

三、整體感知:

1、放視訊,學生跟著閱讀課文,注意字詞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4、對照註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提問:本篇文章各段落寫了什麼內容?

點撥:①(1~2):記敘——遊山經過。

②(3~4):議論——遊山心得。

③(5):記敘的結尾,補敘同遊者的籍貫、姓名。

四、掌握重點文言詞句

學生分小組合作,翻譯各段,解決各段的文言字詞句,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教師點撥。

1.課文第一段重點掌握詞句。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距其院東五里:名→狀,往東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表判斷,為,是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這裡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課文第二段重點掌握詞句

有泉側出 名→狀,從旁邊

有穴窈然 幽深的樣子然,形容詞詞尾

問其深 形→名,深度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形→動,到盡頭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而”,表修飾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動→名,見到的景象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則其至又加少矣 動→名,到達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動,照明

則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責怪,埋怨

3.課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詞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穫,名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因為 / 並且,連詞

夷以近…險以遠而且,表並列,連詞

古人之觀於天地 觀察,動詞

非常之觀 不平常 / 景觀,名詞

常在於險遠 形→名,危險遙遠的地方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形→名,讓人迷惑的地方/到達 / 幫助

於人為可譏:對於 / 是,算得上,動詞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副詞,表反問語氣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魚蟲、鳥獸:介詞結構後置句

不隨以止也:不隨(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餘之所得也:判斷句

4.課文第四段重點掌握詞句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因為

後世之謬其傳 弄錯,使……錯,使動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沒有人 / 名→動,識其本名

何可勝道也哉 盡,完 / 說,動詞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斷句

五、作業設計

1.誦讀全文

2.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

2.理清課文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絡,弄清因事說理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學習文言文,重要的是誦讀,誦讀成詠方能加深理解內容現在按學習小組(四人)展開誦讀,第一小組讀完第一段,第二小組接著第二段,依次輪流下去,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

二、集體朗誦全文,注意語感

三、研習、討論課文內容

(一)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學生分小組思考、討論下列問題後,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畫出空間方點陣圖

3.討論:為什麼要特別提及僕碑上的文字?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4.為什麼說“華( huá )山”是“音謬”?

學生思考後回答

點撥:1.名寺 洞 碑

2.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據。

3.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 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 “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二)第四段寫由僕碑而得的感悟

1.點名朗讀

2.學生討論: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第四段又是如何與第一段照應的?

點撥: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採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雙重否定,強調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謹慎的採用對於治學的重要”這種治學態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實踐的。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提到的“僕碑”,為後面的議論“深思慎取”的治學態度提供了具體的資料前面是伏筆,後面是照應有敘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小結:第一段是把所遊之地交代清楚(所遊之地有褒禪山、慧空禪院、華山洞),主要說明褒禪山和華山洞名稱的由來,辨識“華實”之“華”應為誤讀第四段中寫到僕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照應前面的描寫為後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三)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1.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簡介前洞和後洞第二層: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點撥:這一段先介紹前洞和後洞,接著寫遊後洞的情形,然後簡析他們本來具有進洞盡遊的條件,結果卻是半途折回介紹前洞極簡略,只點明因“平曠”而“記遊者甚眾”;介紹後洞較具體,寫“窈然”,突出其艱險,寫“寒”和“深”都與“窈然”有關,也是“好遊者不能窮”的原因寫前後兩洞相互照應,著力突出“窈然”——洞險、深、盡、寒,為下文寫半途退出作鋪墊。

2.提問: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點撥: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兩種情感,哪一種對文意來說更重要?)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本段寫遊洞,並不寫景,只是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這與第一段中寫上山獨寫一塊倒在路上的碑類似顯然記遊不是重要的,而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是為後面進行議論準備材料的。

(四)研習第三段

1.本段著重寫什麼?闡述了什麼觀點?學生思考後回答

明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1)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於是”的“是”什麼意思?讓學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這種情況”都包括哪些語句?——“是”說“遊華山洞”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啟下,自然地轉入議論。

2.主要寫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作者以遊洞為喻,自己無所得產生的懊悔,就是因為沒有“求思之深”。

3.寫現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

4.對比之後,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觀點: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5.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學生找出文句後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雙重否定(作用是加強論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堅定的志向)、有力(不斷的艱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質條件)。

6.三者關係:

那麼為什麼後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是不是沒有相應的條件?學生思考後回答。

因為餘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根結在於他的意志不堅定。

作者從順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這一正一反得出結論:“盡吾志,可無悔”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7.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穫,迴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烏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 。

四、問題探究

1.思考本篇文章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提示:可以從過渡、銜接,前後呼應,遊山與治學處世三方面聯絡上思考)

明確:文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正因為回家探親途中游山探勝,卻因輕信隨從,失諸檢察,半途而廢,褒禪山最為奇妙之處未能一睹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從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正因為遊覽中發現“有碑僕道”,“花”“華”音訛,於是由此發出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後照應的句子體現了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把治學處世比做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遊覽中總結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從而勉勵自己和讀者在治學、處事、創業的道路上堅定志向,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攀登風光無限的險峰。

2.本篇文章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絡嗎?

明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絡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兩個觀點的聯絡)。

3.討論總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討論、歸納,學生補充,教師訂正

明確:(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篇文章是一篇遊記,但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之美的描寫和景物的敘述,或者寄託某種情致懷抱,而重在借景生論,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

文章以記遊作比喻,引發出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了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內涵啟發,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諧統一文章前部分記遊山,後部分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呼應文中記遊內容是後文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理清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記遊,處處為議論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敘相呼應遊蹤交代完整清晰,見聞卻言約而事豐,未盡的遊興在議論中得以宣洩,強烈的感受在議論中盡情地傾吐“記”為“議”提供形象依據,“議”是“記”的最後昇華二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平中見奇,別開生面。

(2)本篇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志”“盡吾志”並“深思而慎取”,為此選材遊褒禪山從略,遊華山洞詳寫,記僕碑文字從詳,其餘從略;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遊後洞從詳,又以寫心情“悔”從詳。

五、學生閱讀全文

六、背誦第二段

七、課堂小結

本篇文章最大的特點是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兩段記遊,第三、四段發議論記遊為發議論做鋪墊,而發議論則句句迴應記遊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學習本篇文章要掌握這種在記敘的基礎上深入發表有道理的議論的方法。

作者通過遊褒禪山的所見和所感,闡明瞭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以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三段,力爭全文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辨析詞類活用

2.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3.完成課堂練習

【教學步驟】

一、點名背誦三段

二、集體朗誦課文

三、發放課堂練習,學生完成

四、點名學生彙報完成文後練習四的情況(解釋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同學們補充訂正)

五、辨析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看課文,指出加點的字古今詞義不同或詞類活用情況

(1)而卒葬之古:終於;今:士兵,完畢

(2)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數詞ll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詞,很、十分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緣故”;今常用作因果關係的連詞“學者”: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的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5)長樂王回深父這是一個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

(6)問其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這三個詞都可以視為形容詞用作名詞,分別為深度、到達的人、險遠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險遠”看做是後面省略,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動詞。

(8)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情享受,形容詞用作動詞。

4.點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點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3)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明確: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1)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2)、(3)個句子是因果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六、全文小結

《遊褒禪山記》是一篇遊記體的論文,闡述兩個觀點,一是“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必須“盡吾志”以赴;一是古書不存,學者研究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文章以遊山為喻說明無論治學、立業都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意志不堅,淺嘗輒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篇文章的結構謹嚴,可以從前後敘議的緊密聯絡,行文的上下呼應和寫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體會。

七、作業設計

歸納、整理多義詞“道、名、然、其”四個詞的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