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高中生物理學習方法

篇一: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

高中生物理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 有很多同學會問“學習物理有沒有捷徑呢”答案應該是沒有,學習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們來不得半分含糊。雖然沒有捷徑,但科學的學習方法確是有的。我給大家介紹一種“6+2”學習法,所謂“6+2”學習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嚴格貫徹“預習→上課→複習→作業→質疑→小結”六個環節,另外對於每一章或一單元進行學習前後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下面我們來看具體的分析。

1.預習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國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裡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國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鐘,短則課前的5、6分鐘,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鍊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後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

2.上課

(1)主動聽課。

(2)注意課堂要點。

要聽好課,我們應善於抓課堂的要點,這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兩個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聽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要想一節課幾十分鐘內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將這有限的集中注意時間用到“刀刃”上。

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理清頭緒;或條分縷析,仔細講解等,我們應培養自己善於去抓住這些。對於難點,則可能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專意,仔細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能“聽出門道”。

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3.複習

有的同學課後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裡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複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後我們再鑽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

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

4.作業

在複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在課後安排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作業時,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我們應時刻記著“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5.質疑

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迴圈,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於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於針對所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6.小結

學習的最後一個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

以上六個環節是學習新課的基本程序,它們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程序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六個環節之外,我們在學習每一章前後,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即在學習每一章前,我們應對這一章內容進行預覽,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學完每一章後,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進行系統總結,常用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網路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的瞭解,讓我們從“巨集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昇華”。當然,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我們還應該再多一個“知識拓展”的環節。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再參考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

學好物理的訣竅:三個“多一點”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複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藥,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式化。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範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後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後克服。

記憶物理知識十三法

1.理象記憶法:如當車起初和剎車時,人向後、前傾倒的現象,採記憶慣性概念。

2.濃縮記憶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濃縮成“三線共面、兩角相等,平面鏡成像規律可濃縮為”物像對稱、左右相反”。

3.口訣記憶潔:如“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論動與靜”。

4.比較記憶法:如慣性與慣性定律、像與影、蒸發與沸騰、壓力與壓強、串聯與並聯等,比較區別與聯絡,找出異同。

5.公式記憶法:如記住了功的公式W=F.S,就有助於記住功的概念、功的計算方法、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6.單位記憶法:如記往了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3,就容易知道密度的概念是: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

7.推導記憶法:如推導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8.歸類記憶法:如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單位時間裡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等,都可以歸納為“單位……的……叫……”類。

9.顧名思義記憶法:如根據“浮力”、“拉力”、“支援力”等名稱,易記住這些力的方向。

10.反義記憶法:如正、負電荷,同種電荷相吸,異種電荷相斥。磁場中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兩種電荷可獨立存在,而兩種磁極不可單極獨立存在。

11.因果(條件)記憶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則的條件時,可根據由於在磁場中有電流,而產生力,就用左手定則;若是由於受力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電流,就用右手定則。

12.圖表記憶法:可採用小卡片、轉動紙板、列表格等方式,將知識內容分類歸納小結編成圖表記憶。

13.實踐記憶法:如製作測力計,可以幫助同學們記在彈簧的伸長與外力成正比的知識。

學而思名師教你:如何走好高中物理學習的第一步馬教授聽我說完,笑著搖搖頭,“能學好物理的人不一定要很聰明,不過一定要單純、簡單。物理的學習簡單概括起來分為兩個層面的學習,一是知識層面,一是思維層面,下面我來詳細的解釋一下。

知識層面

物理和數學的相似之處都是要和數打交道,不同之處,數學的數往往是抽象的,而物理的數需要回歸到其本身的物理含義上。回顧我們國中的學習,我們首先學的是一個又一個物理量,再看我們高中物理的學習,我們又發現,好像在學習重複的東西,不過對其內涵的要求更深了,如果各位的感覺是這樣的,那麼說明已經開始有點上道了。

作為自然科學的物理,非常注重對概念的精準理解,而且學得越深,這種精準的理解要求越高,比如說國中學路程,到高中學位移,位移的概念比國中的路程的概念只是多了一個方向,若同學偷懶覺得高中的位移不就是國中的路程,結果出現的問題就是在實際進行計算的時候,對方向非常不敏感,或者對方向的定義總是在混在了一起,看似簡單的問題,結果做的滿是漏洞。

“路程”和“位移”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剛剛上高中的同學們很多人都在被v、平均v、瞬時v,平均速率、瞬時速率、加速等概念困擾著。我們可以看一下,速度在國中被定義為“速度是單位時間內所走的路程”,而到了高中,速度的定義為“速度在數值上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通過的位移”,細細品一下,國中的那個定義的主幹為“速度是路程”,與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含義就有了一定的出入,由此高中中對於物理量的理解的精確度的要求則可見一斑。

思維層面

與數學相比,高中物理在思維層面上的要求要比數學低很多,而國中則更低。比如會考數學的最後一道題,可能考到圓、拋物線的數形結合層面,而物理的最後兩道壓軸題,連二次函式的最值問題都不會考,頂多應用到n元一次方程組,且 。而且物理的思維程式化特別的明顯,只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一定能搞定,尤其是國中物理問題的複雜程度比較低,哪怕學習的思維入口有點問題,只要狂轟亂炸一通題海,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那麼做就是了。

不過到了高中,除了知識精準度的提升以外,思維層面上我們則需要將我們的思維方式從國中的狀態思維轉向過程思維。那什麼是狀態思維?國中的知識很多問題都是對某一時刻某一狀態的把握,比如說力學問題,看看最終的狀態基本上都是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說白了找受力平衡或者是槓桿平衡,列幾個方程就好,而電學問題也是一樣,變來變去弄出來幾個電路圖,而每個電路圖都可以列出一個靜態的方程,最後解方程組就好了。而在高中,

變速直線問題的研究就已經向我們傳遞了一個訊號,我們要開始研究物體從一個狀態過渡到另一個狀態的中間過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去理解和描述整個物理過程,把握整個物理過程中的相關因素,從而準確的解決對應的問題。

總結說來,物理的學習就是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擴充套件以及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而從上面的解釋來看,物理這門學科還真不需要什麼小聰明,簡單、單純的去把這兩個問題搞定就可以,所以馬教授真的是一語道破物理學習的真諦。

所以,知識和思維就是物理的兩條腿,無論這次月考考得好還是不好,不妨問問自己,自己是在知識層面和思維層面上是不是都過關了,這樣一方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也能更準確的對症下藥了。

如何攻克難題?

高一物理知識記憶十五法 人的一切學習都包含有記憶。培養學生的任何能力,都離不開記憶力。記憶是智慧的倉庫,是智力活動的基礎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記憶力標誌著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一個人記憶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培養和訓練他們的記憶力,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影響深遠的環節。

1.聯想法

聯想,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聯想的特點是思路開闊、富有延展性、靈活性,聯想能使腦神經細胞興奮,在大腦皮層留下清晰的印跡,因而,記憶十分牢固。堅持使用這種記憶方法,有助於發展想象力,培養創造精神。如在高中教材:"彈性碰撞"一節裡,講述了"一個運動鋼球(m1)對心碰撞另一個靜止鋼球(m2)"的規律,推匯出了兩鋼球碰撞後的速度表示式。(參照高中教材)

在實際處理問題時,只要記住①、②兩式就能解決這一類碰撞問題,而不必要每次解題都要重新推導①、②兩式的來龍去脈。學習中學生應用這兩式來討論有關問題時,常常將式中分子項的腳標搞混亂。為澄清這種混亂,可把碰撞現象與公式聯絡起來看,"由於是m1去碰m2,我們就可把①式中的分子項m1-m2視為m1→m2,即把減號-形象地看成為動作指向的箭頭→,把m1-m2形象地讀作運動球m1→(去碰)靜止球m2(或稱:主動球m1→(去碰)被動球m2)",作了如此聯想後,即使以後遇到題目敘述為"運動的B球去碰靜止的A球",也能迅速正確地寫出表示式來。對於②式中的分子項,則只要記住它是"主動球動量的2倍(2m1v1)"即可。除此之外,①、②兩式的分母均相同,無所謂記憶的困難。

2.比較法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進行記憶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地辨別記憶物件,抓住它們的不同特徵進行記憶;也可以幫助我們從事物之間的聯絡上來掌握記憶物件;還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記憶物件。

這種比較記憶法,在物理教學中會經常用到,如:比較電阻(和電容)的串、並聯特點;比較電場與重力場;比較重量與質量;比較左手定則與右手定則;比較α、β、γ衰變;比較幾個守恆定律等等。

篇二: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國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於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國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於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國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說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國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複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絡也不象國中那麼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剛從國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適應過來,都不,覺得高一物理難學。如何搞好國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國中的物理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我們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1. 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中,認知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充套件。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已不能為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所容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工或另建新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瞭解學生在國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國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就降低了高物理學習的臺階。

許多事例表明,學生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地採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學習中,應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例如:國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向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座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後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2.加強直觀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國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儘量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例項,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悅”

3. 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具體的物理問題,有時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線體的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對於不涉及系統內力,系統內各部分運動狀態相同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簡便。剛從國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指導。

高中物理題目型別多,方法靈活,用到初等數學的知識較多。教師在強化概念的同時,應精心準備每一節習題課,為提高習題課的效率,在上習題課前可先將題目佈置下去,先讓學生做,並讓他們爭先恐後地想辦法解題。每想好一種辦法便拿給大家看,實在想不出,就相互討論。一些有難度的題目上,學生常常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到上習題課時,學生們就特別專心,應算一些題目課前沒有做出來,但由於課前他們已經將題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課也特別容易理解和聽得懂。還要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把課堂上的知識和方法消化吸收。

另外,對學生作業的批改要認真、仔細,批改作業時,一看學生是否會做;二看學生是否認真做,書寫是否規範、作圖是否準確。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集體更正,個別存在的問題個別更正,不合格的作業一定要重做。通過嚴格規範的批改作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嚴密的思維過程;通過精心準備的習題討論、講解以及運用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在由簡單模仿到運用自如、由運用自如再到自我創造的發展過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物理興趣

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鑽研、勇於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楊振寧博士也說過:“成功的真正祕決是興趣”。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有對物

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谷望。用實驗匯入新課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後通過授課解決懸念。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鍾,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在講動量和衝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一高度直接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厚毛巾墊上的另一支卻完好無損,老師由此引入動量和衝量知識的`講授。又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並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現慢到一定程度後水會灑出,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灑落下來,必須滿足什麼條件?

三、加強學生的解題規範化要求

物理規範化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思想、方法的規範化,解題過程的規範化,物理語言和書寫規範化。對此大學聯考也有明確的要求。如在要求計算題時:“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因此從大學聯考的角度看高中物理的規範化要求應當從高一時就嚴格抓起。具體的來說應抓好以下幾點:

1.力學中要求畫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運動學中要有畫運動圖景的習慣

力學問題中必須畫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這是至關重要的。是正確解決力學問題的關健。有的同學認為問題很簡單,畫圖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畫受力圖。正確的結果往往難以得出。即使一時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但這種不良的習慣慢慢就會養成。當遇到較為複雜的問題時,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時甚至會宣傳一種觀點:力學問題當你不理解習題,難以下手時,對物體受力分析,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正所謂柳暗花明。 運動學中畫運動圖景輔助解題,有時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們在教學中深有體會,我們自己不畫運動圖景有時解題都不太容易。

2.字母、符號的規範化書寫

一些易混的字母從一開始就要求能正確書寫。如u、v、μ、ρ、p,m與M等,認真書寫,我在教學中就發現有不少同學m與M不分,那麼表示式就變味了。 受力分析圖中,力較多時,如要求用大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彈力,用小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摩擦力,用F與F′來表示一對彈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時的兩個分力Fx、Fy,初末速度V0、Vt等等。

3.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是對題目完整解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題思路表達得清楚明瞭,解答有根有據,流暢完美。 比如,有的同學在力學問題中,常不指明研究物件,一上來就是一些表示式,讓人很難搞清楚這個表示式到底是指向哪個物體的,有的則是沒有根據,即沒有原始表示式,一上來就是代入一組資料,讓人也不清楚這些資料為什麼這樣用。同時有的同學的一些表示式中用到一些題設中沒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這些字母的意義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顯然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據,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能反映出所依據的物理規律的基本式,不能以變形式、結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時方程式應該全部用字母、符號來表示,不能字母、符號和資料混合,資料式同樣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過程要求比較簡潔,不要求把大量的運算化簡寫到卷面上。

四、對探究式教學與學習的一點看法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探究式教學的意識。但我們也不應走極端:即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大都是探究式;物理實驗也都是探究性實驗;習題也都牽強附會地編成探究試題,無論上什麼樣的課都是探究式的實際上學習物理就是要在短時期內把前人通過長期大量的積累、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迅速承接過來,抽出時間和精力進行新的創新與發展,而且,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不只是探究實驗一種方式,介紹科學家的探究過程也是一種好的方法。總之,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的學習並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加強。

專題複習法

專題複習就是把一類一類的相關問題集中起來,當作一個專題,用一些時間,把這個專題的內容吃透,弄清物理過程、物理原理和常用的解答該專題的題目的方法。專題複習的目的就是真正理解這一類的問題的方方面面,做到以後再也不會出現此類問題理解和解答上的嚴重錯誤。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一個題目哪怕只要把它的一些數值改變,它就成了另外一題,更不要說一些技巧性的變種。從這個意義上說,專題複習也就是通過有限的同類問題的解答分析,找到題目後面不變的“宗”。真正掌握了它,遇到新題,你也同樣可以解決。物理試題中有創意的一些,也能因為你掌握了思考這類問題的方法和原理,而不再感到可怕。有的同學可能說,老師帶領我們也是進行的專題複習。通過對相關知識點的集中練習,促使同學們理解基礎理論,熟練解題過程。但是,對同學每個人來說,這個過程並不完美。考試的時候,發現錯誤的題目少了,但分數依然不高,做錯的一些問題還是不懂,另一些問題懂一點兒,但還有疑問。我們每個人在學習的時候,對知識的吸收都不同,這種複習屬於普遍性的,沒有照顧到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有的地方比別人掌握的差一些,而有的相對又好一些。現在已經不是第一輪複習了,我們需要的是再第二輪複習中有針對性迅速的將知識點加深加廣,而不是沒有考慮的一視同仁。所以,我們的專題複習,是針對我們自己,針對我們不明白的問題,把它弄清楚,就像已經被我們牢牢掌握的知識點一樣。這裡的專題和老師所講的專題也有不同的地方。老師的專題就像我們課本上一單元一單元的內容的集合。而我們的專題,是“一類問題的研究”,更像是一個要找出一大堆同類現象下的物理規律的研究課題(不過這和研究課題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我們研究的是題目)。一個單元就可能有很多的我們所謂的專題,但是隻有這個單元裡,我們不理解的知識點的專題才是重要的。 比如我們對自感現象理解不深,做題常常出錯,那麼就把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出過錯的和重要的題目集中起來,在練習和思考中,發現知道但是並沒有理解的物理規律,找到解答這種問題的一般途徑,如從什麼地方下手,用什麼公式等等。這就是我們的專題。而都電磁學的我們不會出錯的部分,就不需要這樣集中處理。事實上,當我們對我們具體的專題有了解答的時候,自然會加深我們對這個章節的內容的理解。 有個現實的問題,如何才能知道這類題目是屬於我的專題?確實,這需要我們對自己不困惑的地方有個瞭解,才能確定。只要我們在平時的練習中,去發現自己的疑惑,那麼“專題”就會慢慢走進你的視野。一個題目第一次我做錯了,當時老師講的,可能是聽懂了。然而這一次,還是那一類的題目,我又錯了。這種問題往往就是我們的弱點,裡面有我們理解不夠的物理理論。那麼確定後,下一步就是集中各種練習、考試中這類題目,分析,計算,總結。其實,發現專題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你把從前的試卷拿出來,做錯了的,只要不是馬虎而錯的地方,都需要你去思考,都是我們需要分析的專題中的題目。

思維方法的培養和訓練

物理思維方法的培養和訓練1、從"複合到單一,從單一到複合"的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在對複雜的物理物件、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研究中,我們往往把研究的物件以及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分解為許多單一部分或者單一過程一一進行分解研究,然後把分解的部分再結合成整體來認識。為了讓學生儘快掌握這種方法在力學中解決物體受力問題時,採用"隔離法",想象的把研究物件從聯接體中隔離出來,全面考察物體對它的作用。物理學中不僅存在許多複合問題,而且存在著許多分過程,組成一個物理過程的複雜問題。為了研究這些複雜過程,先搞清每個分過程的規律,然後再把這些分過程聯絡起來,得出整個過程的規律。許多問題特別是力學問題經常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可以通過分析大量的複雜過程,讓學生來逐步的掌握。下面提供兩例:1:火車從甲站到乙站,即使軌道是平直的,但進站和離站時速度都有變化(可以看做是均勻變化),因此對於整個過程,我們也必須分解為三個不同的分過程來處理:火車離站時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火車中途的勻速直線運動、火車進站時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在這些分運動的基礎上得出整個過程的運動規律。先分析後綜合的的方法在物理教學中用控制條件來探索物理問題和物理規律的方法稱為分析綜合法,這種思維方法可以通過一些物理定律的獲得,讓學生掌握。總之,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是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師通過知識的講解、習題的演練,完全能夠讓學生掌握並靈活運用這種方法。

篇三:高一物理學習方法

對於高中生來說,物理一直是大部分同學最頭疼的一門學科。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同學在高一剛接觸物理時,對物理就有一種畏懼感,並且物理內容也比較抽象,需要較強的思維能力,從而使不少學生沒有興趣、沒有信心、也沒有毅力學好物理。其實只要教師教學方法得當,高一物理還是比較受學生歡迎,學生也能夠學得很好的。根據筆者這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最大限度的降低高中物理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國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於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國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於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國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說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國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複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絡也不象國中那麼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剛從國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適應過來,都覺得高一物理難學。如何搞好國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國中的物理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我們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1、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中,認知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充套件。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已不能為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所容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瞭解學生在國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國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就降低了高中物理學習的臺階。

許多事例表明,學生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地採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學習中,應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例如:國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

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向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座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後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2、加強直觀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國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儘量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例項,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悅”

3、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具體的物理問題,有時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線體的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對於不涉及系統內力,系統內各部分運動狀態相同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簡便。剛從國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指導。

高中物理題目型別多,方法靈活,用到初等數學的知識較多。教師在強化概念的同時,應精心準備每一節習題課,為提高習題課的效率,在上習題課前可先將題目佈置下去,先讓學生做,並讓他們爭先恐後地想辦法解題。每想好一種辦法便拿給大家看,實在想不出,就相互討論。一些有難度的題目上,學生常常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到上習題課時,學生們就特別專心,就算一些題目課前沒有做出來,但由於課前他們已經將題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課也特別容易理解。還要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把課堂上的知識和方法消化吸收。

另外,對學生作業的批改要認真、仔細,批改作業時,一看學生是否會做;二看學生是否認真做,書寫是否規範、作圖是否準確。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集體更正,個別存在的問題個別更正,不合格的作業一定要重做。通過嚴格規範的批改作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嚴密的思維過程;通過精心準備的習題討論、講解以及運用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在由簡單模仿到運用自如、由運用自如再到自我創造的發展過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鑽研、勇於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楊振寧博士也說過:“成功的真正祕決是興趣”。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慾望。用實驗匯入新課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後通過授課解決懸念。

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鍾,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並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現慢到一定程度後水會灑出,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灑落下來,必須滿足什麼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2、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已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

首先教師的生動風趣,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其次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老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自然的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學內容。

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鬆、愉快的人際關係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3、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有許多摸不著、看不到的現象,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現象缺少豐富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和掌握,更談不上什麼創新。而物理教學中大量的內容又是實驗無法直接向學生提供的。例如:天體運動、航天發射、磁場、電場等,這些學生都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教學內容。可利用電視錄影或多媒體課件,突破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把所講的物件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快為慢、化繁為簡,從而把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通過多媒體變成看得見、看得清,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遙遠的東西變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付諸於學生感官,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創新活動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時空環境,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觀其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複雜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了較好的突破。

4、開展豐富的科技活動,培養物理學習的興趣

動動手才能動動腦,開展第二課堂科技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而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必定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反過來會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物理科學的願望,增強他們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同時我們可以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收集圖書雜誌、上網查詢並下載大量有關物理學在現代科學技術方面

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專題資料,精心組織、篩選,每學年出幾期科普專欄,學生課前、課後都能隨時觀賞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科普牆報,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與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緊隨時代的步伐。這樣能激發學生較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和探索科學的強烈願望,使之保持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三、加強對學生的解題規範化要求

物理規範化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思想、方法的規範化,解題過程的規範化,物理語言和書寫規範化。對此大學聯考也有明確的要求。如在要求計算題時:“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因此從大學聯考的角度看高中物理的規範化要求應當從高一時就嚴格抓起。具體的來說應抓好以下幾點:

1、力學中要求畫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運動學中要有畫運動圖景的習慣

力學問題中必須畫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這是至關重要的,是正確解決力學問題的關健。有的同學認為問題很簡單,畫圖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畫受力圖。正確的結果往往難以得出。即使一時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但這種不良的習慣慢慢就會養成。當遇到較為複雜的問題時,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時甚至會宣傳一種觀點:力學問題當你不理解習題,難以下手時,對物體受力分析,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正所謂柳暗花明。運動學中畫運動圖景輔助解題,有時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們在教學中深有體會,我們自己不畫運動圖景有時解題都不太容易。

2、字母、符號的規範化書寫

一些易混的字母從一開始就要求能正確書寫。如u、v、μ、ρ、p,m與M等,認真書寫,我在教學中就發現有不少同學m與M不分,那麼表示式就變味了。受力分析圖中,力較多時,如要求用大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彈力,用小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摩擦力,用F與F′來表示一對彈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時的兩個分力Fx、Fy,初末速度V0、Vt等等。

3、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是對題目完整解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題思路表達得清楚明瞭,解答有根有據,流暢完美。比如,有的同學在力學問題中,常不指明研究物件,一上來就是一些表示式,讓人很難搞清楚這個表示式到底是指向哪個物體的,有的則是沒有根據,即沒有原始表示式,一上來就是代入一組資料,讓人也不清楚這些資料為什麼這樣用。同時有的同學的一些表示式中用到一些題設中沒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這些字母的意義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顯然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據,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能反映出所依據的物理規律的基本式,不能以變形式、結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時方程式應該全部用字母、符號來表示,不能字母、符號和資料混合,資料式同樣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過程要求比較簡潔,不要求把大量的運算化簡寫到卷面上。

四、對探究式教學的一點看法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探究式教學的意識。但我們也不應走極端:即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大都是探究式;物理實驗也都是探究性實驗;習題也都牽強附會地編成探究試題,無論上什麼樣的課都是探究式的。實際上學習物理就是要在短時期內把前人通過長期大量的積累、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迅速承接過來,抽出時間和精力進行新的創新與發展,而且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不只是探究實驗一種方式,介紹科學家的探究過程也是一種好的方法。總之,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的學習並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

TAG標籤:學習 物理 高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