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國小書法課教學計劃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著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自身還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因素。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書法的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國小書法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1、學寫字就是學做人。

要練好字,決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長期的鑽研和磨練,需要“鐵棒磨成針”的“滴水穿石”之功,寫字的過程是檢驗毅力的手段,是磨練意志的途徑,字的好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個人是否具有敢於戰勝困難、百折不撓、力爭上游的精神。同時,寫字與美育又有著密切的聯絡,魯迅先生說過,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書寫的文字之美,這種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強審美能力,又能豐富和調劑我們的文化生活,使我們生活愉快,在藝術享受中受到教育。另外,寫字還與修養有密切的關係,“字”是寫給別人看的,好比一個人的“儀態”,字寫得規範端正,好比人的衣著整潔,作風嚴謹,面目可親,是一種文明禮貌,是對別人的尊重,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因此,學寫字就是學做人。

2、在寫字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

主體性教育思想是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體性的表現形式為自主性、選擇性、創造性。在寫字教育中,要通過寫字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練字的動機,尊重學生對字型的選擇、練習方法的選擇,保護和培養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的創造性,保證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樂學求美。

 二、學情分析

二、三年級大部分學生經過一到二年的寫字學習,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能熟練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學生的書寫工整率還算可以,但入體率不高。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不正確,個別學生的書寫比較草,書法基礎較差,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1. 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當你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 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1)漢字的基本筆畫,主要有如下一些:點、彎鉤、橫鉤、橫折彎、橫、斜鉤、橫折、橫折彎鉤、豎、橫折提、橫撇彎鉤、撇、豎提、橫折鉤、橫折折撇、捺、豎折、橫折折折鉤、提、豎彎、撇折、豎折撇、豎鉤等。

(2)漢字的筆順規則,可分為基本規則和補充規則兩種:基本規則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補充規則有中間突出先中、右上或字裡有點後補、上包下時先外、下包上時先內、三框首橫末折。

(3)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

(4)漢字的偏旁部首。

3. 對國小生的寫字提出嚴格要求:"規範、端正、整潔"。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進一步瞭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各種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佔的空間大小及筆畫的變化。

2.寫字時做到字跡工整、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

5.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學生對漢字書法的鑑賞能力。

 四、具體措施

1.在教學中,適當向學生講述一些有關漢字起源與發展的知識,介紹一些古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採用書法比賽、作品展覽等方式鼓勵學生好好寫字,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寫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起他們的寫字興趣。

2.認真上好每節的寫字指導課,優化寫字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做到訓練有度,在教學內容上注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使學生體驗到書寫的樂趣,樹立信心。

3.重視寫字課教學,先講後練,提示注意點,再讓學生去練習,使學生的練習能夠有章可循,從而提高寫字水平。教師的講解不超過10分鐘,學生練習不少於25分鐘。

4.要做到課堂指導和課後練習相結合;處理好寫字與識字的關係;處理好寫字教學與課外書法活動的關係。

5.培養和發展學生們的書法興趣和特長,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到寫字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寫字水平。

  【拓展閱讀】一個書法者的“書法觀”

臨帖要講究效率,什麼樣的效率是最好的呢?一本字帖,拿來,臨一遍,就明白了,就能用於自己的創作了。臨帖的境界分為以下幾種:

低 :拿一本帖,反覆臨,才能創作

漸高:拿一本帖,看幾頁,就會創作

較高:拿楷書類(或篆隸類、行書類)幾本字帖,看幾頁,就創作出集大成的楷書(篆隸、行書)

高:拿楷書、行書幾類貼,看幾頁,就能創作出集大成的書法作品

書法的學習方法看似簡單,就是個臨摹,其實隱藏著很多問題。結體和用筆哪個更重要?在臨摹的過程中,結構是第一性的,用筆是第二性的。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道:“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業,有形則有勢。兵家重形勢,拳法重樸勢,義固相同。得勢便已操勝券。”體勢的變化,最終導致了點畫發生變化,線條也發生了變化。

怎樣評價各種點畫、線條?應以誰能用線條把結構(字形)組織生效為標準。用筆千變萬化,用筆要想成為一種合理的存在,必須有一種結構來組織。沒有不好的用筆,只有不好的結構。

 在本質上,寫字應該注意什麼?

應注意字的筆畫關係,即:長短、方向、比例、角度、節奏、疏密等等假如一個不認識中國字的人,看到一個“中”字,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只有造型,沒有音義。而我們呢?首先反應的,是“音義”,然後才是“形”,而且,這些“形”,在我們的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固有的形式,這就是“視覺習慣”。視覺習慣干擾了我們對原碑帖的觀察力。

以前老師讓我們把字寫得方正,是為了導讀。這就麻煩了,在座各位不是幹“導讀”工作的。我們等於是帶著鐐銬去做另一種工作,唉~~“人生識字憂患始”啊!當你認識一個字的時候,把一個字寫好的能力就減弱了。作為一箇中國人,要把字寫好,就要排除這種干擾。搞書法藝術,是給懂書法的人看的。臨帖不能減弱或者消滅原碑帖的特點,若原帖10分,臨摹若8分,創作就只剩6分了,是逐漸減弱的過程。臨帖時,應該強化、放大特點。我們的臨摹,相當於與自己的視覺習慣做鬥爭的過程。所以,要寫“生”不要寫“熟”。要不斷訓練自己,把眼睛改變,把對漢字的認識改變,善於用各種線條來組織漢字,並組織得漂亮。

如果說,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叫人生觀,那麼對書法的認識,就叫“書法觀”。就是要確立一個正確的書法觀,就是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我們在臨帖時所犯的錯誤,大多是四個字:“熟視無睹”。“結構者,謀略也。”意思就是:意在筆先。好的字,就是有效地組織點畫。

 衡量臨摹效果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創作。

所謂書法的能力,有兩個:一是處理結構的能力(形的意象);二是用筆能力(線條的意象)。要帶著這種意識去臨帖:極大地採集原碑帖中的資訊,把每一個字的資訊點都找出來。打個比方,臨帖,相當於掙錢,創作相當於花錢。只有“掙”的多了,“花”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隨心所欲。

隸書的藝術價值,不在蠶頭雁尾,而且,隸書就恰恰是因為蠶頭雁尾而死亡的。不信,你從西漢到東漢再到唐宋的隸書,你看看,到最後,是“但有點畫爾”。

任何一種藝術,在它的發生階段,是最美的。因為雖然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天然的、自然的東西在裡面。不要注重在犄角旮旯處下功夫,那都是“末節”。

書法家應該具有兩種能力,漢字結體能力和操縱毛筆的能力。要做到:能大能小:能寫榜書也能寫蠅頭小楷;能快能慢:能寫快的行草,也能寫慢的篆隸、楷書

臨帖要點是:要練就用有意味的線條組織完成高效的藝術化字形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背字。

毛筆拿在手裡,要有感受,不能像電焊夾子夾焊條一樣——它是活的東西。

張遷碑的特點不是“放”,而是“收”。能收的好,收的稚拙,才是高手。

開啟一本字帖,找出其中一頁,要先整體地看,觀察字與字之間的關係,進行體量感分析,疏密關係分析,思考每一個字與周圍的字的關係及空間存在,然後是每一個字的特點。